一、51例闭经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玉阳[1](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with Insulin Resistance,PCOS-IR)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PCOS-IR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中医证型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HipRatio,WHR)、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性激素、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关系,为完善本病的辨证分型及辨证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0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中医科不孕不育门诊的PCOS-IR患者。制定PCOS-IR患者临床观察表,对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证候表现等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苔、脉象等确立中医证候,最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证候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结果:1.纳入研究的PCOS-IR患者基本情况:本次共纳入PCOS-IR患者92例,其中痰瘀互结证患者23例(25%)、脾虚痰湿证患者19例(20.65%)、肝郁血瘀证患者19例(20.65%)、肾虚痰凝证患者21例(22.83%),脾肾阳虚证患者4例(4.35%)、肝经湿热证患者2例(2.17%)、肝郁化火证患者2例(2.17%)、痰湿阻滞证患者2例(2.17%),以痰瘀互结证多见;2.不同中医证候 BMI、WHR、FINS、FPG、HOMA-IR 比较:92 例 PCOS-IR 患者 BMI均数为26.86±3.51kg/m2,较集中分布在25.0~30.0kg/m2,其中腹型肥胖患者51例(55.4%)。痰瘀互结组、脾虚痰湿组、肾虚痰凝组PCOS-IR患者的BMI、WHR、FINS、FPG、HOMA-IR水平显着高于肝郁血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BMI、WHR、HOMA-IR值较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性激素水平比较:肾虚痰凝组PCOS-IR患者E2水平显着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E2水平有上升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瘀组患者T、PRL、LH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组间比较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CRP水平:脾虚痰湿组患者CRP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IR患者证候分布临床以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肾虚痰凝证、肝郁血瘀证为主;PCOS-IR不同证型与糖代谢、性激素水平、CR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PCOS-IR患者临床辨证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标准。其中脾虚痰湿证患者肥胖、中心性肥胖发生率相对更高,胰岛素抵抗程度更严重,且更容易出现慢性炎症状态;肝郁血瘀证患者与高雄激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黄念[2](2020)在《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量表,舌脉,辅助检查等资料分析,研究证候类型及相关因素,为此类患者中医辨证论治夯实基础,为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科学研究作出前期铺垫,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及相关思路,为预防及调护此类疾病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2020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安定医院符合诊断的患者106例,通过收集其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性激素,B超,垂体MRI),疾病治疗史,中医证候,西医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UKU),副反应量表(TESS),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评估表,以及舌象图片,脉象等,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整理,统计学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r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频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计量变量采用k-means clustering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催乳素水平与年龄无显着性相关,r值为-0.133,P=0.175,但可以看出催乳素水平可能与年龄呈负相关趋势;催乳素水平与BMI(体重指数)、怀孕次数、是否有性生活史、痛经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评估表评分、月经周期、服药时间、月经量无显着相关,r值分别为-0.023、-0.061、0.027、0.097、-0.012、-0.026、0.063、0.001,0.069。催乳素水平与服药数量呈显着正相关,r值为0.404,P<0.01;催乳素水平与与抑郁量表HAMD评分呈正相关,r值为0.301,P<0.01;催乳素水平与出现泌乳症状呈显着正相关,r=0.317,P<0.01;催乳素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呈正相关,r值0.226,P<0.05。患者脉象依次为细滑65例(占59.1%),脉弦细15例(占13.6%),脉滑数10例(占9.1%),脉弦滑9例(占8.2%)。舌色,以舌淡暗为主,为51例,占48.11%;其次为舌尖红(18.87%);舌淡(11.32%);舌暗红;舌淡红,舌暗,舌红。舌质,以舌质可为主,占73.58%;依次为嫩舌(22.64%);老舌(7.55%)。舌形,以舌有齿痕为主,占34.91%;依次为舌有裂纹(18.87%),舌肥(16.98%),舌有瘀斑(14.15%);舌有点刺(9.43%),舌瘦(5.66%)。舌苔,以舌苔白为主,占32.08%;依次为舌苔白腻(22.64%),舌苔薄白(17.92%),舌苔黄腻,舌苔少,舌苔剥脱,舌苔不洁。患者病位频次依次为脾(占85.9%),脑(占61.3%),肝(占58.5%),肾(占40.6%),心(占32.1%);证候以气虚(占82.1%),气郁(占56.6%),毒热(占52.8%),阴虚(占 46.2%),湿蕴(占 41.5%),血瘀(占 3 1.1%),阳虚(占 8.5%)为主,相关分析是是脾虚,肝郁,毒热,痰湿,肾虚为主要病机。根据聚类分析,证型依次为脾气亏虚;肝郁脾虚;毒热扰心;痰湿蕴结;肾虚血瘀阻络5种类型。
李媛[3](2020)在《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脱环率等,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妇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5年间经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计2194例;其中185例术中同时放置曼月乐节育环,电话随访至2019年6月,共随访138例,失访47例。分析整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40-49岁妇女居多(占60.0%),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占70.8%)和月经过多(占51.4%),多为轻度至中度贫血(占89.7%),约有一半(占51.3%)的女性彩超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厚,且以子宫前位为主(占63.8%),宫腔长度以7-9cm为主(占77.6%),单病因多为子宫内膜息肉(占51.0%)和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占30.1%)。2.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主诉主要为乳房胀痛(占26.8%)及下腹和(或)盆腔坠胀不适(占29.7%)(考虑与围绝经期患者卵巢激素失调等相关)。3.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上环年限及不同病因上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的患者较其他年龄的患者更易出现下腹和(或)盆腔坠胀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在比较不同年限、不同年龄、不同孕产次、不同病因、有无痛经、不同子宫位置、不同宫腔长度方面脱环率有无差异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月经过多者曼月乐脱落率高于术前非月经过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术后闭经、经血减少、月经稀发为治疗有效,有效率达89.9%。58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缓解者48例,痛经缓解率为82.8%。6.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上环后4-5年患者的闭经率达75.0%,但与上环不足4年的患者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率在不同上环年限及不同病因上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仅有1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复发率为0.72%。结论:1.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高,痛经缓解率高,脱环率及疾病复发率低。2.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对不同病因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均显着,尤其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及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3.宫腔镜术中即刻放置“曼月乐”,可校正宫腔内“曼月乐”位置,避免了再次宫腔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折晶[4](2020)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文中提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40岁以下的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时间超过4个月且同时满足两次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25 IU/L(间隔 4 周)的一类临床综合征。POI具有高度异质性,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免疫因素、原因不明性因素等。其中,遗传学因素作为POI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存在于家族性POI患者中,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散发性POI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不可逆性,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因此对于POI患者分子遗传学病因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明确POI患者的基因诊断,深入了解卵巢和卵泡发生发育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实现高危人群之筛查和POI早期诊疗。第一章,对一个中国汉族近亲婚配的家系中的两个具有POI典型临床特征的患病姐妹及其临床表型正常的生物学父母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患病姐妹中存在一个与减数分裂相关的SYCE1基因区域内的大片段纯合缺失突变,其父母为表型正常的杂合缺失携带者,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提示SYCE1大片段缺失与POI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第二章,通过对一个中国汉族非近亲婚配家系进行WES及分析,在患病母亲和先证者中发现了位于HFM1基因上的杂合错义突变(c.3470G>A),而在其临床表型正常的妹妹及父亲中均未发现该突变。HFM1作为一个重要的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被认为是一种ATP依赖的DNA螺旋酶,且在生殖细胞中高表达。HFM1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损伤修复、基因调节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后续功能实验证实突变p.C1157Y在两种细胞中均影响剪切功能。由此推测,POI-2家系中HFM1基因突变(c.3470G>A)对可变剪切功能的影响是POI发生之可能致病机制。第三章,对GJA4基因与中国POI患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对95例中国散发性POI患者及18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GJA4基因变异筛查,发现GJA4基因与中国POI患者发病关联性不大。提示GJA4基因变异可能不是中国散发性POI患者常见的致病原因。第四章,对51例中国PO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及运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探寻其遗传学病因。归纳总结51例PO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POI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再运用WES进行测序分析,在部分患者中发现与POI发病相关的多个已知或新的致病基因突变,结果对于今后POI患者在遗传学咨询,患病风险评估及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尹芳[5](2020)在《补肾疏肝方改善IVF-ET失败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女性婚育年龄和生育年龄明显推迟,全世界不孕不育率不断升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有效地解决了很多不孕症患者的生育需求,随着ART的广泛应用,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入,如何提高患者的卵巢功能,使卵巢能够产生足够数量和质量良好的卵子,使其能自然妊娠,或提高ART的临床妊娠成功率,成为生殖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旨在观察补肾疏肝方对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 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门诊,辨证为肾虚肝郁型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共计51例,釆用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均纳入治疗组,予补肾疏肝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辅助生殖的获卵数及可供移植胚胎数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化妊娠例数、临床妊娠例数,早期流产例数。结果:1.早期妊娠情况:治疗后生化妊娠率为90.20%、临床妊娠率为84.31%、早期流产率为4.65%;2.血清激素:治疗后FSH、LH、FSH/LH值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E2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3.获卵数及可供移植胚胎数:经治疗后,患者获卵数与可供移植胚胎数均有增加,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临床疗效比较:①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中度患者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过比较单项中医证候,治疗后中医主证(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颜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中医次证(腰骶酸痛、郁闷不舒或烦闷、乳胀、头晕、小便清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及性欲减退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经治疗,显效8例,占15.69%;有效32例,占62.74%;无效11例,占21.57%。总有效率达 78.43%;5.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检查,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1.补肾疏肝方能明显有效降低FSH、LH及FSH/LH值,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2.补肾疏肝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且安全有效;3.补肾疏肝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IVF-ET失败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王宏琰[6](2020)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指发生在子宫内膜基底层不可逆受损后的内膜纤维化以及修复障碍,导致肌壁部分粘连甚至全宫腔闭塞。主要危险因素有感染、机械创伤、低雌状态等,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不孕症,并伴有月经问题或周期性盆腔疼痛,复发性流产、异位妊娠、产前出血与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TCRA)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 IUA的治疗策略,因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是诊断、治疗IUA的首选方法。TCRA可恢复粘连宫腔的正常解剖结构,但术后复粘率居高不下,临床上采用多种方法术前术后综合治疗IUA,如生物物理屏障短期内预防复粘、人工周期及扩血管药物改善子宫内膜微环境等。目前,关于减少TCRA术后复发、改善IUA患者月经异常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大,然而关于评估治疗的最终目标——妊娠结局的随访研究较少,多用宫腔恢复率及月经改善率替代。如何提高TCRA术后妊娠率、改善IUA患者生育结局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通过对IUA患者TCRA术后妊娠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TCRA术后妊娠时间、妊娠率、活产率及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宫腔粘连患者改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5月~2018年0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TCRA治疗的461例IUA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年龄22~44岁,平均(31.76±5.01)岁;病程1个月~19年,中位病程为1.7年。患者平均孕次(2.30±1.75)次,平均产次(0.47±0.67)次,平均流产次数(1.43±1.33)次。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后行TCRA,术后留置Foley球囊5~7d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采取电话、门诊等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月经情况、内膜厚度、有无再次粘连及妊娠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妊娠,选取可能影响IUA患者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CRA术后总妊娠率为50.54%,其中195例自然受孕,38例辅助生殖。活产率为31.02%,足月产率为27.98%,早产率为3.04%,流产及异位妊娠发生率 17.57%。2.在233例妊娠患者中,术后1年内妊娠者占69.96%,1年后妊娠者占30.04%,妊娠率随时间延长降低。术后1年内妊娠者活产构成比(67.48%)及足月产构成比(61.35%)均高于1年后妊娠患者的活产构成比(47.14%)及足月产构成比(4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成功妊娠的患者中,轻、中、重度IUA分别有77.17%、72.04%、52.08%的妊娠发生在术后1年内,不同粘连程度患者的妊娠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已分娩的143例患者中,有54例(37.76%)出现了胎盘发育异常。随着粘连程度加重,胎盘异常发生率增高(轻度25.81%,中度41.38%,重度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TCRA术后妊娠的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包括:年龄、既往宫腔操作次数、粘连程度、术中内膜状态、术后月经情况、是否再次TCRA、术后内膜厚度;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OR值2.163)、既往宫腔操作次数(P=0.024,OR值1.258)、粘连程度(P= 0.045,OR值1.356)、术后月经情况(P==0.000,OR值6.572)、是否再次TCRA(P=0.038,OR值1.763)及术后内膜厚度(P=0.018,OR值1.765)是患者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1.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妊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既往宫腔操作次数及宫腔粘连程度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减少宫腔操作次数、做到精准治疗、避免宫腔损伤是提高妊娠率的可行措施。2.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的妊娠多在术后1年内,妊娠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生育指导。3.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妊娠流产率、早产率较高,易发生胎盘发育异常,因此IUA患者一旦妊娠应视为高危妊娠,加强孕产期监管。
王晴晴[7](2020)在《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低度炎症状态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经临床试验,观察化痰活血法联合达英-35治疗育龄期PCOS的临床疗效;观察化痰活血法与达英-35联合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复发率;初步探索低度炎症状态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及本方案对低度炎症状态的影响;希望通过上述研究为本病的治疗及远期疗效改善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集的51例符合要求的病例按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试验组予加减苍附导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对照组予达英-35治疗,每组病例均观察6个月经周期,包括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体征变化,对比检测性激素LH、FSH、LH/FSH、T及炎性因子IL-6、HS-CRP、TNF-α治疗前、治疗后水平,观察随访期月经来潮率。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比分析试验观察及检测指标。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对照组在年龄、病程、月经情况、中医证候、痤疮、多毛、性激素及炎性因子IL-6、HS-CRP、TNF-a无显着差异,可进行比较。2.治疗后:①总有效率: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70.83%,组间比较P=0.004,具有显着差异,表明化痰活血法与达英-35联合疗效较单用达英-35疗效更佳。②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75%,组间比较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化痰活血法与达英-35联合治疗较单用达英-35治疗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更佳。③中医证候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P=0.008,具有显着差异,表明试验组方案对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④痤疮、多毛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痤疮情况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表明试验组方案改善痤疮情况更佳;两组多毛情况均改善不佳。⑤性激素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效降低T、LH、LH/FSH水平,组间比较具有显着差异,表明试验组方案在降雄、改善LH、LH/FSH水平方面疗效更佳;两组FSH水平无明显变化。⑥炎性因子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IL-6、HS-CRP、TNF-a水平上,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化痰活血法与达英-35联合治疗效果更佳。⑦随访月经周期情况:随访3个月,试验组月经来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P=0.018,有显着差异,表明化痰活血法联合达英-35方案疗能明显提高停药后月经来潮情况,对于远期疗效更佳。结论:经比较可知,化痰活血法联合达英-35治疗PCOS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达英-35治疗效果;随访3个月,经化痰活血法联合达英-35治疗的患者月经来潮率明显高于单纯达英-35治疗患者。可见化痰活血法与达英-35联合治效果更佳,且远期疗效更为显着。因此,对本病患者,临床上推荐该方案治疗。化痰活血法与达英-35联合方案改善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纯达英-35,可见本方案能有效改善PCOS的低度炎症,为该病治疗、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宋辉光[8](2019)在《针灸治疗闭经单穴与腧穴配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对2007年1月—2017年12月发表的针刺治疗闭经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以探求针刺治疗闭经的腧穴特点和配伍规律;并观察单穴与腧穴配伍分别治疗闭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1.使用计算机以及人工检索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针刺治疗闭经的期刊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文献处方中的穴位进行分析,总结针刺治疗闭经的腧穴特点和配伍规律。2.对针刺治疗闭经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收集72例闭经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配伍组和单穴组,配伍组采用针刺三阴交-关元的方法治疗,单穴组采用针刺三阴交的方法治疗,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色、质情况,其它症状以及血FSH、LH、E2的变化,运用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1.数据挖掘的结果。三阴交、关元治疗闭经使用的频次居前两位,腧穴配伍上分析,三阴交-关元使用的频次最高。2.临床研究的结果。三阴交单穴和三阴交-关元配伍治疗闭经,两组患者总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配伍组中医证候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单穴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配伍组FSH、LH和E2有显着性差异,单穴组的LH和E2有显着性差异,而单穴组的FSH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闭经不外虚、实两端,主要由肾、肝、心、脾胃虚或任冲脉不畅导致。2.针刺三阴交-关元治疗闭经比三阴交单穴效果好,主要体现在改善月经量、色、质,减轻中医症候和调节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
林影雯[9](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卵巢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与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4月,收集中医药或联合西药治疗DOR和POF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对症状积分、妊娠率、FSH、E2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选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DOR文献26篇,POF文献85篇。文献质量分析表明本研究的文献研究质量偏低,大部分文献均未明确隐匿分组,所有文献无法判断其他偏倚来源。1.通过对DOR和POF进行分层研究,分析结果如下:(1)DOR本亚组共纳入3篇文献进行中药与西药比较研究,观察组均采用补肾疏肝法,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FSH、E2水平方面,补肾疏肝中药与西药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在妊娠率方面,仅有1篇文献报道,故未做META分析,但通过文中数据表明补肾疏肝中药与单纯采用西药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相比方面,共纳入11篇文献;再按照中医治疗方法补肾疏肝法、补肾填精法、补肾健脾法、中药周期疗法分为4个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补肾填精中药联合西药、补肾健脾中药联合西药的疗效优于西药(P<0.05);在妊娠率方面,补肾疏肝中药联合西药、补肾健脾中药联合西药的疗效优于西药(P<0.01);在血清FSH水平方面,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对降低血清FSH水平的疗效优于西药(P<0.05);在血清E2水平方面,补肾健脾中药联合西药对提高血清E2水平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P<0.05);在AMH和AFC方面,补肾健脾中药联合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P<0.05)。(2)POF中药与西药相比方面,共纳入13篇文献,按照中医治疗方法补肾填精法、补肾活血法、补肾调经法、中药周期疗法分为4个亚组,通过Meta分析可看出,在血清E2水平方面,补肾活血中药、中药周期疗法对提高血清E2水平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P<0.05);在血清FSH水平方面,补肾活血中药对降低血清FSH水平的疗效优于西药(P<0.05)。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相比方面,共纳入47篇文献,按照中医治疗方法补肾填精法、补肾疏肝法、补肾活血法、补肾调经法、补肾助阳法、补肾养阴法、中药周期疗法分为7个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FSH水平方面,补肾填精中药联合西药、补肾活血中药联合西药、补肾助阳中药联合西药对降低血清FSH水平的疗效优于西药(P<0.05);在血清E2水平方面,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西药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对提高血清E2水平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P<0.05);在AFC方面,补肾填精中药联合西药与补肾活血中药联合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P<0.05)。结论:1.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DOR和POF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质量偏低,降低系统评价的证据强度,不能对中药治疗DOR和POF的有效性做出有利的结论。2.本研究数据显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DOR和POF,在改善血清FSH、E2、FSH/LH、AMH、增加AFC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是需要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证实。
杨阳[10](2019)在《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与评估三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为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35例Ⅱ型CSP患者(彩色多普勒提示瘢痕处见滋养层丰富的高速低阻血流信号)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135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米非司酮+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共45例;B组: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共60例;C组: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肌壁修补术(Transvaginal debridement and repair surgery,TDRS),共3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停经天数、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清除病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CG恢复至正常时间、首次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并随访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变化、再次妊娠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1)首次治疗成功率:A组75.55%,B组88.33%,C组96.67%,C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出血量:A组为80.54±20.56ml,B组为25.78±5.79ml,C组为69.54±20.6ml,B组最少,A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时间:B组手术时间最短,C组手术时间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β-HCG下降情况:C组(21.0±7.9d)降至正常时间最短,B组(29.2±8.9d)优于A组(38.1±6.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住院时间:C组(4.0±2.2d)较A组(9.04±0.53d)、B组(10.5±3.5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住院费用:B组最高,A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随访:三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经量变化及再次妊娠时宫内孕率、再发C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Ⅱ型CSP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如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必须引起重视。(2)不同治疗方案各有优势。需根据医院的医疗能力和患者个人因素、经济情况、病情及是否能配合长期随访等因素综合评估进行个体化治疗。(3)米非司酮+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手术方式简便易行,住院费用低、短时间内可再次妊娠,术中出血多、术后β-HCG下降缓慢、住院时间长。(4)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后超声引导下清宫可显着降低术中术后出血风险,保留子宫完整性,住院费用高,对医师手术技术及医疗设备要求高。(5)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肌壁修补术一次成功率高,术后β-HCG下降迅速,愈后时间短,费用低廉,并发症少,可修复患者正常解剖结构,值得推广。(6)三种治疗方式对再次妊娠无影响,不增加CSP复发率。
二、51例闭经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1例闭经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病例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质量控制 |
2 研究方法 |
2.1 基本信息采集 |
2.2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信息 |
3.2 PCOS-IR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3.3 PCOS-IR的主要中医证候与BMI、WHR的关系 |
3.4 PCOS-IR的主要中医证候与基础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
3.5 PCOS-IR的主要中医证候与胰岛素功能的关系 |
3.6 各组别CRP比较 |
讨论 |
1 PCOS-IR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1.1 痰瘀互结证与PCOS-IR |
1.2 脾虚痰湿证与PCOS-IR |
1.3 肝郁血瘀证与PCOS-IR |
1.4 肾虚痰凝证与PCOS-IR |
2 PCOS-IR患者主要中医证候与生物学诊断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2.1 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肾虚痰凝证患者BMI、WHR水平较高 |
2.2 肝郁血瘀证患者T、PRL、LH水平显着增高 |
2.3 肾虚痰凝证患者E_2水平较低 |
2.4 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肾虚痰凝证患者的FINS、H0MA-IR较高 |
2.5 脾虚痰湿证患者CRP较高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 |
3. 诊断沿革 |
4. 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 |
5. 治疗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HPRL的认识 |
1. 概述 |
2. 中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认识 |
3. 证型及方药 |
4. 其他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一小节 一般资料 |
第二小节 样本量计算 |
第三小节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一小节 文献调研及证候问卷 |
第二小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HPRL量表 |
第三小节 量表填写培训 |
第四小节 舌脉采集 |
第三节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
第四节 结果 |
第二章 讨论 |
第一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一般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
第二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舌脉分析 |
第三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证候分析 |
第四结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异常子宫出血的分类 |
1.2 异常子宫出血9类病因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1 AUB-P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2 AUB-A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3 AUB-L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4 AUB-M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5 AUB-C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6 AUB-O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7 AUB-E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8 AUB-I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9 AUB-N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3 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LNG-IUS)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
1.3.1 宫腔镜手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进展 |
1.3.2 曼月乐(LNG-IUS)临床应用进展 |
1.3.3 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研究进展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2194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
3.1.1 年龄分布特点 |
3.1.2 病因分布 |
3.1.3 临床表现 |
3.1.4 患者贫血程度 |
3.1.5 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
3.2 185 例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特点 |
3.2.1 185例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一般资料 |
3.2.2 术后随访 |
第4章 讨论 |
4.1 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年龄及病因分布情况 |
4.2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术后不良反应 |
4.3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曼月乐下移及脱落情况分析 |
4.4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优势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一近亲婚配POI家系中SYCE1基因大片段缺失突变的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中国一非近亲婚配POI家系中HFM1基因突变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GJA4基因与中国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运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51例中国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基因变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全文小结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附录1 ACMG致病变异分级标准 |
附录2 20种氨基酸符号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补肾疏肝方改善IVF-ET失败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西医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
1. 概念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 |
4. 诊断 |
5. 治疗 |
二、中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病机 |
3. 治疗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收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安全性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7 不良事件记录与报告 |
3. 技术路线图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随访方案 |
6. 结果 |
6.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6.2 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
6.3 患者治疗前后获卵数及可供移植胚胎数 |
6.4 临床疗效结果 |
6.5 中医证候积分 |
6.6 安全性指标观察 |
6.7 随访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
1. 中医药在治疗卵巢低反应中的应用 |
1.1 卵巢低反应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1.2 卵巢低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
2. 中医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应用 |
2.1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2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中医药治疗 |
3.中医药在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
3.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3.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 |
4. 小结 |
二、导师对肾虚肝郁型DOR的认识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 |
3. 选方用药及方药分析 |
4.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
5. 典型医案 |
6. 临床观察结果研究分析与评价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录2 技术路线图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低度炎症状态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PCOS的认识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药治疗进展 |
2. 西医学对PCOS的认识 |
2.1 病因 |
2.2 病理机制 |
2.3 诊断标准演变 |
2.4 治疗进展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终止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及管理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测时点及测量方法 |
2.5 疗效标准 |
2.6 统计整理数据 |
3. 结果 |
3.1 治疗前比较 |
3.2 治疗后比较 |
3.3 随访月经来潮率 |
3.4 安全性分析 |
3.5 脱落病例说明 |
4. 结果与结论 |
4.1 疗前分析 |
4.2 疗后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PCOS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 |
1.2 肾虚是低度炎症发生的内在基础 |
1.3 痰湿、血瘀与低度炎症互为病理基础 |
1.4 IL-6、HS-CRP、TNF-a作用机制 |
1.5 治法分析 |
1.6 “加减苍附导痰汤”的组方之义和药理分析 |
1.7 达英-35作用机制 |
2. 疗效和机制浅析 |
2.1 月经情况和中医证候改善浅析 |
2.2 性激素改善机制浅析 |
2.3 低度炎症改善机制浅析 |
2.4 随访期疗效对比 |
3. 总结 |
4. 本研究创新点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针灸治疗闭经单穴与腧穴配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闭经的病因分析 |
1.1 外因 |
1.2 内因 |
1.3 不内外因 |
2 闭经的病机分析 |
2.1 肾虚 |
2.2 心肝血虚 |
2.3 脾胃虚弱 |
2.4 肝气郁结 |
2.5 冲任不畅 |
2.6 气血亏虚 |
2.7 气滞血瘀 |
2.8 寒凝血瘀 |
2.9 痰湿阻滞 |
3 闭经的病位分析 |
3.1 闭经的根本病位在肾脏和任冲脉 |
3.2 心、肝、脾脏和阳明经是闭经的重要病位 |
4 闭经的近现代研究 |
4.1 现代医学把闭经的类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
4.2 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研究 |
4.3 针灸治疗闭经研究 |
4.4 其他疗法研究 |
4.5 周期疗法研究 |
5 中医治疗闭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5.1 中医治疗闭经的优势 |
5.2 中医治疗闭经存在的问题 |
第一部分 针灸治疗闭经的数据挖掘分析 |
1 数据准备 |
2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观察 |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疗效判定标准 |
4 病例资料分析 |
讨论 |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中西医对闭经的认识 |
3 三阴交、足三里和关元配伍治疗闭经的理论依据 |
4 临床疗效评析 |
5 研究心得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来源 |
2 提出检索问题 |
3 文献检索 |
4 文献筛选 |
5 资料提取 |
6 纳入与排除标准 |
7 干预措施 |
8 方法学质量评价 |
9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疗效评价 |
1 文献筛选 |
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5 敏感性性分析 |
6 发表性偏倚检测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一.疗效分析 |
二.中医治疗的特点 |
三.不良反应报告 |
四 文献质量评价 |
五.敏感性性分析 |
六.发表性偏倚检测 |
七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检索策略 |
附录3 提取质取 |
附录4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
(10)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临床资料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标准及分型 |
2.2 治疗方法及分组 |
2.2.1 米非司酮+超声引导下清宫术(A组) |
2.2.2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B组) |
2.2.3 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肌壁修补术(C组)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特点 |
2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
3 三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
4 首次治疗成功率 |
5 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 |
6 术后再次妊娠情况 |
讨论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概况 |
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形成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 |
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分型 |
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 |
5 Ⅱ型 CSP的治疗方法 |
5.1 米非司酮+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CSP |
5.2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CSP |
5.3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肌壁修补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51例闭经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朱玉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D]. 黄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D]. 李媛. 吉林大学, 2020(08)
- [4]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D]. 折晶.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补肾疏肝方改善IVF-ET失败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D]. 尹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宏琰. 郑州大学, 2020(02)
- [7]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低度炎症状态的机制研究[D]. 王晴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针灸治疗闭经单穴与腧穴配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宋辉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疗效评价[D]. 林影雯.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D]. 杨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