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班团组织生命与管理模式重组——班团组织的活力再创(论文文献综述)
聂菲,程泓钦[1](2021)在《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层团组织作为党联系广大青年群体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发展阶段必然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影响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制约活力发挥的因素,提出路径进一步完善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提高组织能力,激发组织活力。
曾建萍[2](2019)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和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因而需要以新时代辅导员职责的根本性要求、新时代教育对象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等核心因素为依据来确立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赋予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新内涵,提出了辅导员应当具备新时代感召力、美好生活引导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将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结构划分为核心能力(基础层)、业务能力(中间层)及发展能力(高度层)三个层面,有利于明确高校辅导员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力结构是能力提升的上位概念,依据专业化、开放化、系统化与层级化的建构原则,构建了对象维度、职业能力维度和职业发展层级维度等三个维度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基于这样的结构模型,在整体队伍能力结构方面,可以通过凸显核心能力,落实辅导员思政教育主体地位;优化辅导员团队结构,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建立多元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长效发展;完善评价体系,激发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动力。在个人能力结构方面,可以通过主动对接新时代职业能力的新要求,适应时代发展;聚合能力要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基础;把握各种交流平台,提高自身育人管理能力;提高发展能力,跨越职业高原期。从整体队伍和个人能力结构优化以实现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纵深发展、对接新时代新要求、促进个人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曾捷[3](2019)在《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真正的强国最终是依靠文化、价值观、制度文明等软实力的优势才能生生不息。因此,文化自信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受到国际社会更多地关注。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发挥中华文化的引领和影响作用,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本文从文化自信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通过将文化自信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旨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同时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本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阐述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发现。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导论、结语和四章正文内容。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理论运用。本文首先对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从提出、定义、内涵等方面作了阐释;然后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为基础;还运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等。理论是研究的基础和先导,不仅明确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还为下文提出可行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呈现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了文化自信的时代特征、涵及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承载了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文化自信的现实目标等。发现问题是深入实践的动力,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对文化自信的强化不够、文化载体利用不充分、文化成果的现实运用不够、传承文化的自觉性不够等问题。第四章分析了影响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找到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环境因素、社会现实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作了具体地分析。第五章提出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选择。本文主要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承革命文化、深入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因此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才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总而言之,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可以运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能够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还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青年强则国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全社会应当竭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鼓励大学生奋发向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追梦人。本文在厘清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意义的基础上,意在将它有效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知识,针对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路径选择。特别地,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蹇思宝[4](2019)在《高校班级团组织管理探析——以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61班团支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班级团支部作为联系团员与团组织的基层组织,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管理不仅有利于沟通上下团组织的关系,以积极配合上级团组织及党组织的领导,更有利于联系团员,充分发挥团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个人素养。该文以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61班团支部为例,从现有管理机制、现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班级团支部管理的对策三个方面对高校班级团组织管理进行探析。
艾小平[5](2017)在《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四元多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实践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性之一,实践教学是现行教师教育最为重要也最为薄弱的部分。联结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和农村师资补充的实习支教是教育实习的创新形式,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希望。现有实习支教各种模式的设计缺陷使实习支教实践背离了实现“双赢”的初衷,实践效果差强人意,有必要依据当前教育综合改革趋势,建构统合、完善的实习支教新模式。在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建构以实习支教为联结和抓手的“四元多维”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既是对实践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也对我国当前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元多维”模式既是以师范生培养为核心和本体价值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追求多元价值目标实现、促进区域教育生态发展的综合教育改革模式。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依据文献分析——理论关照——实践反思——模型建构——策略应用的基本思路,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紧紧围绕“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建构,从微观实践教学和宏观教育管理两个视角,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基础、理论内涵、建构原则、运行要求及应用策略。“四元多维”模式针对现有实习支教三种模式的缺陷升级而成,在完善实践主体关系、加强实践场域转换以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同时,摄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教师轮训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等项目,统合了更多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致力于区域教育生态建设。全文除引言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基础,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政策指引及现实需要,阐明模式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对时代背景的考察,阐明实习支教对于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确立模式建构的价值基底;通过对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渐进性教育改革理论等的解读,阐明相关理论对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理念指引,确立模式建构的学理基础;通过对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梳理,阐明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政策依据,确立模式建构的制度规范;通过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习支教模式的固有缺陷的分析,寻找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直接动因,确立模式建构的可为空间。第二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内涵,从理念、内核、目标、要素和特征等方面,阐释模式的合理性与独特性。“四元多维”模式以当前主流的“整体和谐”的存在型实践、“实践反思”的学习型教师和“多元共生”的生态型教育等为基本理念,以连续的时间向度、整合的空间向度、融合的关系向度、投入的主体向度、具体的情境向度和内在的系统向度等为内核,整合多个教育改革项目,摄入“四元”组织要素和“四元”主体要素,期望通过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的教育综合改革设计与实施,实现各类教师的协同发展,推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与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模式具有实践设计、实践目标、实践主体、实践资源和实践效益等多重效价整合的特征。第三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原则与运行要求,以对模式的合理性的突出与强调来保障模式的内在可行性。主要从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能力与价值、先进性与适应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等五对基本范畴来探讨建构“四元多维”教师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在每对范畴所构成的张力结构中彰显模式的系统性、平衡性、辩证性和生态性;同时强调整合效益与个性价值、组织支持与大胆创新、位元责任与合作共生的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模式运行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模式的整合效益和生态功能。第四章主要探讨“四元多维”模式的应用策略,从文化凝练、高师改革、模式设计与实施及共同体建设等角度给予策略建议,提升模式的外部可行性。从理解文化多样性、形成多元文化教育观和建设多元融合的组织文化等方面凝聚“四元多维”模式的文化精魂;以改革高师实践教学夯实“四元多维”模式的内在基础;通过优化模式前期设计、加强模式实施的前期准备奠定“四元多维”模式的实施框架;通过实施过程评估强化“四元多维”模式的过程引导;建设教师实践共同体为“四元多维”模式提供现实承载。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建构来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从“应然”角度完善实习支教模式,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教师教育发展及区域教育生态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新思路:以实习支教为载体推动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一体化,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以实习支教为抓手进行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地市综合教育改革联结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省级统筹——地市协同——县域均衡”的改革框架;以教师为“棋眼”下好区域教育生态发展这盘棋,在教师、学校、教育的同步、可持续发展中实现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公平改进,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李苑静[6](2017)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是道德规范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个人只有在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社会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提升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程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90后”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不但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与成才,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道德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进程。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为研究目标,通过实证调查,客观揭示了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相应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相关概念探讨入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相关理论的梳理,明确了责任判断的依据,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史为鉴,通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内容的历时性梳理,探寻出不同历史阶段,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国家、社会的紧密关系以及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特点,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提供历史的借鉴和思考。“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既是以往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效果的回应,也是未来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现实基础。通过问卷的设计和开发,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对影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个体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对策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环境育人、宣传育人和实践育人以及培育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有效对策:优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育人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重视榜样示范作用、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遵循科学的育人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培育的层次性、差异性和协同性,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的目标。
郝桂荣[7](2017)在《高校文化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见,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本文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第一,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属性、育人功能以及文化育人的内涵和目标。本文认为,文化具有主体性、实践性等本质属性;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塑造人或教化人,文化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文化育人。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育人的内涵不是单一的,它具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在渐进的文化过程中培育人、从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层面培育人三重内涵。文化育人的目标也在多个层次上有所体现,分为核心目标、根本目标和基础目标。第二,阐述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是人的本质性存在、人的解放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人的精神动力推动文化发展的思想和列宁关于灌输的理论思想为我们研究文化育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人、文化环境濡染人、隐性方式育化人的思想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中关于人的观察学习规律的阐述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思想借鉴。第三,阐述了文化育人的要素、机理和实施条件。文化育人有育人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共同构成相对稳定的要素结构;文化育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价值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其内在机制主要有人化与化人互动机制、文化认同机制、文化内化与外化机制、感染与模仿机制。实施文化育人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主体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条件要求的。在当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强国时代,人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文化育人的条件,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成熟、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凸显。第四,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发展、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育人理念和实践进一步深化、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学文化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化育人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组织实施不深入、缺乏合力育人、学生知行不一。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文化大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者、教育机制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社会转型中国家主导文化受冲击、不良的校园亚文化环境影响、教育者育人理念不坚定、文化育人实践机制不完善。第五,从文化育人的原则、方法、四要素协同育人三个方面提出文化育人的发展理路。一是要坚持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即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尊重学生发展与教育规律原则、合力育人原则、真善美统一原则。二是要完善文化育人方法,针对文化育人的隐蔽性、场域性和生活实践性特点,提出隐性育人法、场式育人法、生活养成法。三是从文化育人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构建“四要素”协同育人体系,具体包括提升教育者价值引导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建设文化育人主阵地四个方面。
罗觅嘉[8](2016)在《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协同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职业教育复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转向“素质本位”的时代境遇下,理论界提出了“职业素质化教育”的观念,即重视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可持续的生涯发展能力。随着人们对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的关注逐渐加深,借助职业学校学生组织的力量提高职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成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可忽视的路径之一。在职业学校学生组织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形成了两种研究走向,一种是理论研究,即探索职业学校学生组织协同培养职教人才的理论基础,试图以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等理论为职业学校学生组织人才培养的合法性找到理论依据。另一种是实践研究,主要从挖掘职业学校学生组织本身的问题入手,探索解决组织经费、管理、制度、保障等现存问题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作为促进学生组织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使其承担起职业教育第二课堂的相关任务,以配合职业教育第一课堂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的综合发展能力。然而,我国在借助学生组织的力量,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CTSOs)在职教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协同职业学校、企业、社区、政府等主体,以提高学生领导力、就业竞争力、生涯发展能力以及学术能力等综合能力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承担起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内容,把学生视作自主发展、能够自我规划的个体,摒弃了狭隘的职业技能培训,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将组织活动实践与专业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和第一课堂从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紧密衔接,构成缺一不可的生涯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共同致力于生涯技术教育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生涯与技术教育实践当中,研究者不禁追问,美国CTSOs何以产生、发展?其与相关人才培养主体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协同?在CTSOs与相关主体形成的人才培养共同体中,以何为培养目标、培养内容,通过何种方式以及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于人才培养?而这种学生组织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又产生了何种启示?聚焦于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着眼于ctsos在协同培养美国生涯技术教育人才所形成的机制,以协同培养为核心概念,以文献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为方法手段,着力展开了四个板块,六个部分内容的研究。第一板块:缘何。以“为何要研究ctsos协同培养生涯技术教育人才”为核心主题,第一板块包含绪论部分,用于回答缘何研究以及构建分析框架。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以往对单一、重复的岗位能力的重视转向对综合化、灵活性的生涯发展能力的重视,美国生涯技术教育学生组织在促进这一培养目标所具备的优越性和特殊经历,再加上我国在应用学生组织进行职业教育人才的素质化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从而回答选题缘由,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论文的思路。第二版块:是何。以“ctsos是什么,经过了何种历史变迁”为核心主题,第二板块包含第一章“ctsos的发展沿流”,主要是对ctsos再其萌芽、建制、发展以及转型等四个阶段所处的时代背景,发展情状进行梳理,揭示了经济发展、生涯技术教育变革与ctsos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历史阶段ctsos所呈现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ctsos的萌芽阶段,受到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农业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乡村中的少年们因此失去了对农业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在这一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业学校的教师建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俱乐部,后来被统称为少年俱乐部,试图唤起学生对农业的兴趣,提升农业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气质,这一类组织成为ctsos的前身。在这一个阶段,少年俱乐部的活动主要是在课后进行农业竞赛、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学习以及集会学习,但组织之间零散,目标短浅且活动内容与制度化的学习内容脱节,尚且处于自发阶段。在ctsos的建制阶段,随着农业学校的增多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制度化发展——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进一步促进了少年俱乐部的增长,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组织纵向发展,形成了州层面、甚至联邦层面农业教育学生组织的产生,它更具包容性,替代了少年俱乐部的作用,其组织结构、制度的确立,成为ctsos“联邦—州—地方”三级制度的雏形。在ctsos的规模化增长阶段,随着职业教育新专业产生以及职业教育法案对ctsos地位的认可,经费的支持,ctsos的增长速度达到顶峰,种类也得到了极大丰富。随着影响力的增强,ctsos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整体。为了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ctsos积极进行竞赛项目的专业化调整、开发社区服务项目,还表现出国际化发展的倾向,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在ctsos的内涵化发展阶段,美国制造业进入集约化发展期,职业教育重心上移,呈现出中高职衔接,生涯化发展等趋势,ctsos积极配合这一变革,在联邦、州、地方层面建立了与管理部门齐平的校友部门,为ctsos的经费筹集、资源供给和政策建议提供支持。不仅如此,ctsos还对会员结构、组织目标、项目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第三板块:如何。以“ctsos怎样协同人才培养”为核心主题,第三板块包含第二章“ctsos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逻辑及其协同基础”,第三章“ctsos参与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第四章“ctsos参与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特点”等三个部分的内容,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ctsos与相关主体之间基于何种基础,形成了怎样的人才培养关系机制;ctsos怎样协同其它主体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及ctsos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为何。在ctsos的实践当中,与学校、企业、社区、政府之间发生着协作的关系,形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体,以第二课堂的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实施着人才培养活动的策划、操作和评估工作。为了探明ctsos与各个主体之间到底发生着何种关系,弄清在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规律特征,揭示ctsos协同各主体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基于何种动力机制、怎样运作以及获得了怎样的保障,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探析,发现: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ctsos与学校、企业、政府、社区之间的协同关系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由疏远到紧密的过程。这一过程背后隐藏着主体之间协同关系形成的规律,具体表现为它们产生了共同的培养价值观,即“人本主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经历了对不同主体利益需求的调和过程以及在主体间形成了培养责任的共同分担机制。其次,ctsos与各主体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受到了社会经济、职业教育以及哲学思潮等方面的驱动,就社会经济的动因而言,ctsos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与了产业革命、产业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就职业教育的动因而言,ctsos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深受“职业教育公平”理念的影响;就哲学思潮的动因而言,美国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推动着ctsos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在这些动力的推进作用下,ctsos以涵盖“个人能力、职场能力、技术能力”等三级金字塔形人才培养目标框架为导向,开发了竞赛项目、社区服务项目、专业发展项目以及就业准备项目等培养内容模块,以“经验学习圈”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以及“服务学习”理论为人才培养基础,形成了包括模块化课程、参与项目开发、实践学习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并构建了包括规章制度、经费投入以及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的保障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生涯技术教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术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第三,ctsos与各主体进行人才培养所形成的协同机制中,表现出自组织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其与职业学校、企业、社区、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了服务于美国生涯技术教育学生,以第二课堂的内容作为培养内容的人才培养系统。该系统表现出自组织的特征,具体而言呈现出三大特点,即整体性,揭示的是CTSOs协同培养系统与系统内部要素(或部分)之间的关系;非线性性,揭示的是CTSOs协同培养系统内部,部分与部分,或者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开放性,揭示的是CTSOs协同培养系统与其它外部系统,例如社会经济系统、生涯技术教育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关系。第四板块,何向。以“我国可以从CTSOs协同培养中获取何种经验”为研究主题,第四版块包含一个部分,即第五章“CTSOs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的启示”。在职业教育素质化发展的浪潮中,如何发挥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的作用,以辅助职业教育第一课堂培养职业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国情的不同,尽管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与CTSOs具有相近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但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存在“与普通学校学生组织的人才培养同质化”、“尚未形成包括多元主体的人才培养系统”以及“缺乏学生组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建构意识”等问题表征,究其背后的社会机理,主要受到了“高职院校扩张弊病下的历史渊源”和“非盈利组织‘官民二重性’的社会根源”的影响,导致我国职校学生组织和CTSOs在人才培养的主体、内容、方式、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基于这些区别,再加上前文中对CTSOs协同培养机制的充分研究,研究者认为,我国应该立足自身国情,从构建“学、校、企、社、政”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入手,构建培养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充分吸取CTSOs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协同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提供较为系统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
陈勇[9](2015)在《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53年清华大学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至今,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史,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政工干部→政工干部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允许评聘教师职称→承认教师身份→确立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强调专业化”的历史变迁。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变化,是辅导员制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变化,辅导员的称呼、选聘准入、职位设置、学历要求和培训培养等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变迁的诸多转变。辅导员制度的变化,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部24号令规定了辅导员的八大职责,主要分为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方面,他们与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干部身份密切相关,“双重身份”使得辅导员的职责与高校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有着很大的不同。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并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的日常教育。辅导员的管理身份也更多地是用管理的手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更多地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高校辅导员的职位设置,在国家层面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在社会层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层面是学生工作队伍内部职责分工的需要,在学生层面是成长成才过程中得到学习、生活、交往、心理、就业、深造等具体指导和帮助的需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岗位分析”理论,可以编写出辅导员的岗位说明书。通过岗位分析可以看出:辅导员的工作带有很强的实践色彩,单纯强调辅导员的管理干部身份或者是德育教师身份,或者是兼而有之的“双重身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绝大多数辅导员和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处长等学工领导都认可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认为保障了辅导员的待遇,提高了辅导员的地位,但是他们对双重身份带来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在职辅导员和新任辅导员都比较倾向于将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成一种“服务者”的角色,反映出他们一种更为平等的师生观,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更多地充当了“管理干部”的角色。如果能够转岗,大部分辅导员选择转岗至教师岗位,从事自己原来所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双重身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相吻合,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相对于原来的单一干部身份,双重身份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和实际待遇,为辅导员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蕴含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双重身份与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辅导员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双重身份的制度设计会在将来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变革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双重身份是一种摇摆性的制度设计。双重身份给辅导员带来了身份上的不确定感,辅导员的身份认同面临挑战;调查显示,辅导员倾向于将自己确定为教师身份,而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人:如大学生、专任教师和行政干部都倾向于将辅导员看成是管理干部;双重身份的定位有可能使辅导员产生教师和干部任何一方的核心利益都无法享受的蝙蝠效应。第二,双重身份给辅导员带来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双重身份导致辅导员角色内容的矛盾性、角色结构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双重身份引发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的冲突。第三,双重身份凸显了辅导员制度体系内在的缺陷与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章将高校岗位设为专业技术岗位、行政管理岗位、工勤服务岗位三类岗位,这是一种单一身份的岗位设置取向,而教育部24号令对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设置显然与上述上位法律规章不一致;双重身份同时也是一种权宜化的制度设计,具有过渡性、依附性、关照性的特点,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双重身份的制度设计还与教育领域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趋向背道而驰。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定位折射出我国长期存在的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折衷主义的教育定位、管理本位的思维方式。这既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模式的直接影响,也有着政教不分、官师合一、“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从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美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已渐趋成熟,其学生事务工作者的突出特点是队伍职业化、培养专业化、管理职能化、身份稳固化。这启示我们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要强化辅导员身份的专业属性,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推进辅导员的职责分工。鉴于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因素逐步丧失,根据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逐步消解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淡化其干部身份,强化其专业内涵。依据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可以将辅导员的身份确定为“专业的学生工作者”。以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身份为依托,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可以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称为全科式、凝聚式、专科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固化和专业分化的齐头并进,初步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通道与路径。双重身份问题是目前制约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一个症结问题,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可能是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杨建兰[10](2015)在《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新生由于学习要求、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等的转变而造成学习适应不良。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问题已开始引起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对他们的学习予以关注和指导,既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本研究以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的实践为切入点,首先对大学新生学习指导的内涵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采用深度访谈网站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开展状况展开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得出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员配置偏少且零散、专业化水平不高、课程缺失、保障体系缺失等三个方面。之后再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美国大学一年级教育的成功案例展开分析,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激励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来探讨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在人员、项目、保障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改革和完善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从完善学习指导的人员配置,加强学习指导的课程资源整合,完善保障体系,在建立相关协会的基础上,加强全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探讨,以期对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论班团组织生命与管理模式重组——班团组织的活力再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班团组织生命与管理模式重组——班团组织的活力再创(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团组织活力的研究视角 |
二、影响基层团组织活力的因素 |
(一)组织内部因素 |
1.组织自身制度建设 |
2.成员对组织的认同 |
(二)外部环境因素 |
1.物质环境 |
2.制度环境 |
三、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 |
(一)加强党集中统一领导 |
(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 |
(三)推进基层法治化建设 |
(四)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 |
(五)拓展协同治理的广泛参与 |
(六)在实践中增进认同 |
(七)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 |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和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的相关概念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概念 |
第二章 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
一、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
三、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 |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 |
二、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需要 |
第三节 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确立依据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一、构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原则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基于能力结构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整体队伍能力结构的优化 |
一、凸显核心能力,落实辅导员思政教育主体地位 |
二、优化辅导员团队结构,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 |
三、建立多元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长效发展 |
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发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动力 |
第二节 个人能力结构优化 |
一、主动对接职业能力的新要求,适应新时代发展 |
二、聚合能力要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基础 |
三、把握各种交流平台,提高自身育人管理能力 |
四、提高发展能力,跨越职业高原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运用 |
2.1 核心概念 |
2.1.1 文化自信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2.2.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 |
2.2.3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 |
2.2.4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 |
2.3 理论借鉴 |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2 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 |
3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样本选取 |
3.1.3 调查实施 |
3.2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映照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了文化自信的时代特征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涵及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
3.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载了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
3.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了文化自信的现实目标 |
3.3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文化自信强化不够 |
3.3.2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文化载体利用不充分 |
3.3.3 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的现实运用不够 |
3.3.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不够 |
4 影响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 国际环境因素 |
4.1.1 经济全球化浪潮演进影响大学生格局构建 |
4.1.2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影响大学生理性思考 |
4.2 社会现实因素 |
4.2.1 改革开放大环境下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
4.2.2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的干扰 |
4.2.3 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传播的内容略显庸俗化 |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
4.3.1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关乎思想理论教育成效 |
4.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关乎价值引领成效 |
4.4 大学生自身因素 |
4.4.1 大学生文化自觉还不够高度 |
4.4.2 大学生文化素养还不够丰富 |
4.4.3 大学生文化实践还不够有效 |
5 拓展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5.1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5.1.1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
5.1.2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文化体验 |
5.1.3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深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
5.2 积极传承革命文化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
5.2.1 继承革命传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
5.2.2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
5.2.3 开展革命主题教育激发大学生追寻革命先贤足迹 |
5.3 深入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 |
5.3.1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
5.3.2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高校文化育人 |
5.3.3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高校班级团组织管理探析——以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61班团支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管理机制 |
1.1 支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
1.2 团员主动参与管理 |
2 现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2.1 支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与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
2.2 团员意识淡薄, 团员参与管理缺乏引导 |
3 加强班级团支部管理的对策 |
3.1 加强支部委员会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 |
3.2 加强团情教育, 积极引导团员主动参与管理 |
3.3 建设支部组织管理文化, 不断提升组织管理水平 |
3.4 加强与党组织及上级团组织的联系, 将支部管理深化到团建工作中去 |
(5)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四元多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 全球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
(二) 我国教师教育的现实需求 |
(三) 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 |
(二)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
(三) 教育实习研究 |
(四) 实习支教研究 |
(五) 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四、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基础 |
一、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时代背景 |
(一) 顺应专业化、一体化、生态化的国际潮流 |
(二) 因应建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 |
(三) 响应以实习支教促进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政策要求 |
二、建构“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 情境学习理论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 渐进性教育改革理论 |
三、构建“四元多维”模式的政策指引 |
(一) 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 |
(二)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 |
(三) 发展农村教育,推广实习支教 |
(四) 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
四、构建“四元多维”模式的现实依据 |
(一) “顶岗实习、支教农村”模式的内在矛盾 |
(二) “顶岗支教、置换培训,模式的远近交困 |
(三) “二次置换、三位一体”模式的理想色彩 |
第二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理论内涵 |
一、理念:多维度教育理念 |
(一) “整体和谐”的存在型实践理念 |
(二) “实践反思”的学习型教师理念 |
(三) “多元共生”的生态型教育理念 |
二、内核:多向度实践 |
(一) 连续的时间向度 |
(二) 整合的空间向度 |
(三) 融合的关系向度 |
(四) 投入的主体向度 |
(五) 具体的情境向度 |
(六) 内在的系统向度 |
三、目标:多重一体化 |
(一)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
(二) 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一体化 |
(三)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体化 |
(四) 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教育发展一体化 |
四、要素:多元主体多维关系 |
(一) 项目要素 |
(二) 机构要素 |
(三) 主体要素 |
五、特征:多效价整合 |
(一) 实践设计的纵向系统性与横向交融性 |
(二) 实践目标的多层多元性 |
(三) 实践主体的混合协作性 |
(四) 实践资源的整合优化性 |
(五) 实践效益的系统辐合性 |
第三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原则与运行要求 |
一、“四元多维”模式的建构原则 |
(一)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
(二)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嵌入 |
(三) 能力与价值的互济并重 |
(四) 先进性与适应性的兼顾平衡 |
(五) 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 |
二、“四元多维”模式的运行要求 |
(一) 整合效益与个性价值共生 |
(二) 外部支持与内部创新并进 |
(三) 位元责任与合作互利兼顾 |
第四章 “四元多维”模式的应用策略 |
一、确立多元文化教育观,凝聚“四元多维”模式的文化精魂 |
(一) 理解文化多样性 |
(二) 形成多元文化教育观 |
(三) 培育多元融合的组织文化 |
二、改革高师实践教学,夯实“四元多维”模式的内在基础 |
(一) 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
(二) 变革实践教学内容 |
(三)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
三、细化实化模式设计,奠定“四元多维”模式的实施框架 |
(一) 形成合作意愿,明确各方权责 |
(二) 建立实施机制,开展制度性合作 |
(三) 组建领导及协调队伍,调配人员及经费 |
四、加强实施过程评估,强化“四元多维”模式的过程引导 |
(一) 抓好初始环节,保证开局良好 |
(二) 抓好中期环节,加强过程控制 |
(三) 抓好结束环节,力争千了百当 |
五、建设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四元多维”模式的现实承载 |
(一) 共同体及实践共同体 |
(二) 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特性 |
(三) 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6)“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及创新性 |
1.4.1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2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的基本理论 |
2.1 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的基本概念 |
2.1.1 责任、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 |
2.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的相关理论 |
2.2.1 人何以要负责——人的存在方式与人的责任 |
2.2.2 人何以能负责——自由意志与人的责任 |
2.2.3 责任判断的依据 |
第3章 新中国建立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及其培育的历史变迁 |
3.1 1949—1966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
3.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革命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
3.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举措 |
3.2 1966—1976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狂热的政治盲从 |
3.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病变 |
3.3 1977—1989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
3.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 |
3.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回归 |
3.4 90年代至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
3.4.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理性”的务实意识 |
3.4.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发展 |
3.5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历史反思 |
小结 |
第4章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 |
4.1 问卷设计及调查的基本情况 |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1.2 调查地点的选取 |
4.1.3 调查样本的抽取 |
4.1.4 问卷基本情况 |
4.2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 |
4.2.1 对自我的责任意识 |
4.2.2 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
4.2.3 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
4.2.4 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
4.2.5 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
4.2.6 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意识 |
4.3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总体表现 |
4.3.1 社会责任意识主流积极向上 |
4.3.2 社会责任意识支流不容乐观 |
第5章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因素 |
5.1 个体特征因素分析 |
5.1.1 性别因素分析 |
5.1.2 年级因素分析 |
5.1.3 专业因素分析 |
5.1.4 政治面貌因素分析 |
5.2 学校环境因素分析 |
5.2.1 学校类型因素分析 |
5.2.2 几项学校工作因素分析 |
5.3 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
5.3.1 家庭所在地因素分析 |
5.3.2 家庭结构因素分析 |
5.4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
5.4.1 政治因素分析 |
5.4.2 经济因素分析 |
5.4.3 文化因素分析 |
第6章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对策 |
6.1 优化育人环境 |
6.1.1 优化社会环境 |
6.1.2 优化学校环境 |
6.1.3 优化家庭环境 |
6.2 加强宣传教育 |
6.2.1 树立先进榜样 |
6.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 注重实践育人 |
6.3.1 校园文化活动育人 |
6.3.2 社会实践育人 |
6.4 遵循科学育人理念 |
6.4.1 尊重主体性 |
6.4.2 区分层次性 |
6.4.3 注重差异性 |
6.4.4 加强协同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高校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系统研究法 |
1.3.3 矛盾分析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化育人概述 |
2.1 文化及其功能 |
2.1.1 文化的内涵及类型 |
2.1.2 文化的属性及特征 |
2.1.3 文化的功能 |
2.2 文化育人的内涵 |
2.2.1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 |
2.2.2 在渐进的文化过程中培育人 |
2.2.3 从人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仰层面育人 |
2.3 文化育人的目标 |
2.3.1 培育社会主义道德 |
2.3.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3.3 培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3章 文化育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思想 |
3.1.1 文化是人的本质性存在 |
3.1.2 人的解放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
3.1.3 人的精神动力推动文化发展 |
3.2 列宁的灌输理论 |
3.2.1 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及核心要义 |
3.2.2 理论灌输在培育无产阶级中的作用 |
3.2.3 灌输理论在教育中的作用 |
3.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育人思想 |
3.3.1 先进文化理论中育人思想 |
3.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中育人思想 |
3.3.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育人思想 |
3.4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思想借鉴 |
3.4.1 主体、行为和环境交互决定思想 |
3.4.2 替代、符号和自我调节思想 |
第4章 文化育人的要素、机理及实施条件 |
4.1 文化育人的基本要素 |
4.1.1 育人主体要素—教育者 |
4.1.2 育人客体要素—大学生 |
4.1.3 育人媒介要素—文化载体 |
4.1.4 育人环境要素—以先进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环境 |
4.2 文化育人的内在机制 |
4.2.1 人化与化人互动机制 |
4.2.2 文化认同机制 |
4.2.3 文化内化与外化机制 |
4.2.4 感染与模仿机制 |
4.3 实施文化育人的条件 |
4.3.1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成熟 |
4.3.2 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 |
4.3.3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凸显 |
第5章 高校文化育人现状分析 |
5.1 文化育人工作成效 |
5.1.1 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 |
5.1.2 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
5.1.3 大学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
5.2 文化育人中现实问题 |
5.2.1 文化育人实践较难落到实处 |
5.2.2 整体育人的合力不足 |
5.2.3 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明显 |
5.3 影响文化育人的主要因素 |
5.3.1 社会转型中国家主导文化受冲击 |
5.3.2 不良的校园亚文化环境影响 |
5.3.3 教育者育人理念不坚定 |
5.3.4 文化育人实践机制不完善 |
第6章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理路 |
6.1 坚持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 |
6.1.2 尊重学生发展与教育规律原则 |
6.1.3 坚持合力育人原则 |
6.1.4 坚持真善美统一原则 |
6.2 完善文化育人方法 |
6.2.1 隐性育人法 |
6.2.2“场”式育人法 |
6.2.3 生活养成法 |
6.3 构建“四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6.3.1 提升教育者价值引导力 |
6.3.2 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 |
6.3.3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 |
6.3.4 建设文化育人主阵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协同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指向美国生涯技术学生组织的协同培养 |
一、问题缘起 |
(一)时代回应:“素质本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的必然要求 |
(二)他山之石:CTSOs在生涯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典型作用 |
(三)实然境况: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消极制约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梳理及启示 |
(一)关于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 |
(二)关于学生组织的研究 |
(三)关于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CTSOs) |
(二)CTSOs人才培养 |
(三)CTSOs协同培养 |
(四)CTSOs人才培养机制 |
五、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CTSOS发展的历史沿流 |
一、美国生涯技术教育学生组织的早期萌芽 |
(一)玉米男孩俱乐部(Boys’Corn Clubs)的初现 |
(二)少年俱乐部及其目标、内容的确立 |
(三)少年俱乐部的滥觞 |
二、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的制度建立 |
(一)维吉尼亚州职业教育学生组织的产生 |
(二)联邦职业教育学生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三)CTSOs“联邦—州—地方”三级制度的确立 |
三、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的规模化增长 |
(一)CTSOs的勃兴 |
(二)CTSOs项目活动的调整 |
(三)CTSOs的国际化发展 |
四、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的内涵化发展 |
(一)CTSOs会员结构的扩展 |
(二) CTSOs社区服务活动的升华 |
(三)CTSOs对专业项目的调整 |
第二章 CTSOS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逻辑及其协同基础 |
一、CTSOS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逻辑 |
(一)CTSOs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关系 |
(二)CTSOs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三)CTSOs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四)CTSOs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
二、CTSOS与相关主体的协同基础 |
(一)人才协同培养的价值认同 |
(二)人才协同培养的利益共享 |
(三)人才协同培养的责任共担 |
第三章 CTSOS参与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
一、CTSOS参与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动力源 |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 |
(二)“职业教育公平”的驱动作用 |
(三)“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动力作用 |
二、CTSOS参与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作机理 |
(一)CTSOs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 |
(二)CTSOs人才培养的运行过程 |
(三)CTSOs的会员评价机制 |
三、CTSOS参与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保障基础 |
(一)规章制度保障 |
(二)经费投入保障 |
(三)监督管理保障 |
第四章 CTSOS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 |
一、结构的整体性 |
(一)整体性的内涵解读 |
(二)CTSOs协同培养人才系统的整体性 |
二、互动行为的非线性 |
(一)非线性的内涵解读 |
(二)CTSOs协同培养人才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
三、系统的开放性 |
(一)开放性的内涵解读 |
(二)CTSOs协同参与人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 |
第五章 CTSOS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的启示 |
一、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人才培养的现实境况 |
(一)与普通学校学生组织的人才培养同质化 |
(二)尚未形成包括多元主体的人才培养系统 |
(三)缺乏学生组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建构意识 |
二、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组织人才培养问题的社会机理 |
(一)职校学生组织人才培养系统发育不良的历史渊源 |
(二)职校学生组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缺陷的社会根源 |
三、形成“学、校、企、社、政”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一)构建职校学生组织、学校、企业、社区、政府间的协同关系 |
(二)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
(三)完善职校学生组织协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
结语 寻求美国CTSOS协同培养的新意义 |
后记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受美国教育部认可的生涯技术教育学生组织(CTSOs)列表 |
附录2 2015-2016 FBLA 上半年中等职业教育活动日程表 |
附录3 CTSOS发展情况一览表 |
附录4 联邦 FFA 组织章程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9)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徘徊在双重身份之间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发展轨迹 |
一、政工干部 |
二、是政工干部,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 |
三、允许评聘教师职称 |
四、承认教师身份 |
五、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 |
六、专业化职业化 |
第三节 与高校辅导员身份相关的其他制度的演变 |
一、称呼 |
二、选聘准入 |
三、职位设置 |
四、学历要求与培训培养 |
五、制度变迁所折射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构建与演化 |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系统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岗位设置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演变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演变历程 |
二、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分析 |
三、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职责与教师身份 |
四、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职责与干部身份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工作职责的比较 |
一、高校专任教师的工作职责 |
二、工作职责比较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与管理干部工作职责的比较 |
一、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职责 |
二、工作职责比较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设置 |
一、岗位设置的依据 |
二、基于岗位分析理论的岗位设置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认知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问卷形成 |
二、调查预想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
三、对辅导员工作的情感态度 |
四、对辅导员岗位发展出路的打算 |
五、对辅导员角色身份的认识 |
六、关于职业化专业化的开放性问题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确立存在不少问题 |
三、调查预想的验证 |
第四章 双重身份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双重身份的产生背景 |
一、“后继乏人”、“育人不教书”——政治辅导员的尴尬 |
二、“教师化、专业化”——稳定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举措 |
第二节 双重身份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二、有利于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三、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
第五章 双重身份的挑战与困境 |
第一节 身份定位的摇摆性 |
一、辅导员的身份认同危机 |
二、身份摇摆的实证调查 |
三、身份摇摆与蝙蝠效应 |
第二节 角色内容的冲突性 |
一、角色的基本概念 |
二、角色冲突的类型 |
三、双重身份导致的角色冲突 |
第三节 制度设计的矛盾性 |
一、冲突性 |
二、权宜化 |
三、行政化 |
第四节 双重身份的哲学反思 |
一、双重身份的理念溯源 |
二、双重身份的文化归因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的身份重建 |
第一节 双重身份的变革依据和目标 |
一、变革的依据 |
二、变革的目标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启示 |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简介 |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基本特点 |
三、对我国辅导员身份定位的主要启示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未来构想 |
一、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身份定位 |
二、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建构原则 |
三、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职业构想 |
余论 双重身份制度设计的政策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安徽省2012年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问卷调查表 |
附录2:安徽省2012年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问卷调查表 |
附录3:高校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冲突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学习学理论 |
第3章 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的不足 |
3.1 新生学习指导的人员配置问题 |
3.1.1 人员的构成多样零散 |
3.1.2 人员的数量相对偏少 |
3.1.3 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
3.2 新生学习指导的课程体系缺失 |
3.2.1 新生教育课流于形式 |
3.2.2 学习方法指导课与学习实际有差别 |
3.2.3 规章制度学习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
3.3 新生学习指导的保障体系缺乏 |
3.3.1 实施的机构多样化 |
3.3.2 实施的经费不固定 |
3.3.3 保障的制度不健全 |
第4章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及启示 |
4.1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目标 |
4.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项目 |
4.2.1 大学101课程和大学102课程 |
4.2.2 共同阅读项目 |
4.2.3 学习社区项目 |
4.2.4 辅助教学项目 |
4.2.5 父母伙伴项目 |
4.3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激励及保障措施 |
4.3.1 专项奖学金制度 |
4.3.2 专业化的指导人员 |
4.3.3 专业化的指导机构 |
4.4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对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的启示 |
4.4.1 尊重学生发展需求 |
4.4.2 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
4.4.3 注重部门之间的联合互动 |
第5章 我国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的构建 |
5.1 加强学习指导的队伍建设 |
5.1.1 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
5.1.2 完善指导人员的专业结构 |
5.1.3 强化人员的培训与交流 |
5.2 加强学习指导的课程资源整合 |
5.2.1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
5.2.2 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内容 |
5.2.3 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 |
5.3 促进新生学习指导的保障体系建设 |
5.3.1 完善新生学习指导管理制度 |
5.3.2 规范指导机构的运行于发展 |
5.3.3 加强学习指导的经费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部分高校新生学习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 |
四、论班团组织生命与管理模式重组——班团组织的活力再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J]. 聂菲,程泓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1)
-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和提升研究[D]. 曾建萍.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9)
- [3]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D]. 曾捷.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高校班级团组织管理探析——以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61班团支部为例[J]. 蹇思宝.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9(01)
- [5]立足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四元多维”模式研究[D]. 艾小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 李苑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7]高校文化育人研究[D]. 郝桂荣. 辽宁大学, 2017(02)
- [8]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协同培养机制研究[D]. 罗觅嘉. 西南大学, 2016(01)
- [9]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D]. 陈勇. 安徽师范大学, 2015(12)
- [10]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研究[D]. 杨建兰. 湖南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