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系统族的理论及处理要点介绍

鲍文系统族的理论及处理要点介绍

一、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曾宪东[1](2021)在《我国肛肠专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临床医学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肛肠疾病因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人群中痔病、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等常见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1.14%[1],因此以常见肛门疾病主要诊疗范畴的现代肛肠专科应运而生。

井绪秀,马莎,刘晓华,郭茜,范娟,徐勇,何燕玲,李华芳,李冠军[2](2020)在《1例难治性少年期抑郁发作患者的诊疗探讨》文中认为少年期抑郁障碍起病受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影响。在诊断上需要结合考虑病前的人格特点、家庭关系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治疗上需要联合心理、药物等综合干预。原生家庭对少年患者的成长发育、人格发展及身心健康等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家庭结构的特殊性,改善家庭的功能,可以消除阻碍疾病康复的不良因素。文章通过介绍一例少年期难治性抑郁发作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探索药物治疗结合物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杨蕾,夏阳,刘娟,杨柳,郭大龙[3](2020)在《军事飞行学员心理选拔淘汰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招飞心理选拔淘汰的高中毕业生231名,将其淘汰因素分为与飞行相关的能力因素和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的非能力因素,分析其心理选拔淘汰的原因并总结归类。因能力因素被淘汰的招飞学生75人,主要为动作模仿学习能力差(76.0%)、注意分配不合理(42.7%)、控制和表达能力问题(37.3%)。非能力因素被淘汰的招飞学生156人,主要为情绪过度紧张(41.0%)、自卑(34.0%)、性格孤僻(32.1%)。因非能力因素淘汰的比例高于能力因素,今后工作中应借鉴吸收国外的家庭系统理论,采用更有效的方式评估由原生家庭问题造成的非能力因素的影响。

陈珍[4](2020)在《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编制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即身心健康两方面的需要。而全民服务的途径是从基层社区家庭健康促进入手,才能全面有效地展开。首先要了解民众目前家庭心理健康需要的服务现状和水平,为此需要有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和量表,以便为精准服务提供科学工具。目的:本文旨在以需要理论为基础,以家庭为研究对象,从健康个体觉知角度,研究建构居民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内容和维度,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探讨目前居民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方法:以奥尔德弗德ERG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作为问卷建构的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综述和开放式访谈、专家评议等方法步骤,编制中国人《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the Questionnaire for Needs of Family Mental Health Service,QNFMHS),形成初始问卷(64个测题项目);采用初始问卷对样本1(N1=432)的评估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41个测题项目);再通过样本2(N2=723)进行问卷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QNFMHS终版问卷的测题项目和维度,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差异性分析。结果:(1)本研究最后形成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QNFMHS)包括34个题目,6个维度,分别为家庭实现服务需要、家庭健康与安全服务需要、家庭精神卫生服务需要、老年与丧失服务需要、子女安全服务需要、家庭爱的服务需要。QNFMHS的分半信度在0.607-0.890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84-0.947之间,重测信度(间隔一个月)在0.617-0.818之间。(2)按照QNFMHS项目均分计算,样本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处于中高等水平(M=3.86),其中需要层次依次最高的是家庭健康与安全服务需要(M=4.09),其次分别是子女安全服务需要(M=4.07)、家庭爱的服务需要(M=4.02)、家庭实现服务需要(M=4.00)和老年与丧失服务需要(M=3.81),最后是家庭精神卫生服务需要(M=3.44)。(3)QNFMHS总分在0~46分表示低水平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47~123分表示中等水平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124~170分表示高水平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4)被试样本评估结果显示,QNFMHS总分在年龄上存在差异(F=3.661,p=0.006),且30-39岁、40-49岁高于20岁以下、20-29岁,50岁及以上高于20-29岁人群;QNFMHS总分在文化水平上也存在显着差异(F=3.252,p=0.012),且高中、大学人群高于硕士人群;QNFMHS总分在职业上存在差异(F=2.311,p=0.032),且教师、医护人员的需要高于学生的需要,医护人员的需要高于企业职员与小型个体户的需要;QNFMHS总分在婚姻状况上存在差异(F=3.874,p=0.004),且已婚群体需要高于未婚群体和离异群体的家庭需要;QNFMHS总分在是否生育上存在显着差异(F=3.978,p=0.000),且有生育子女的群体家庭需要高于未生育子女的群体;QNFMHS总分在不同家庭角色视角上存在显着差异(F=5.400,p=0.001),且父母角色高于女儿角色觉知的需要,母亲角色高于儿子角色觉知的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分和各维度在民族、户口所在地、家庭类型、家庭月收入、家庭收入满意情况上差异不显着(p>0.05)。(5)家庭健康与安全服务需要维度存在性别差异(t=-2.372,p=0.018),且女性需要大于男性群体,但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分上差异不显着。(6)家庭精神卫生服务需要在性别(t=2.392,p=0.017)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群体需要显着大于女性群体,但在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分上差异不显着(p>0.05)。(7)子女安全服务需要维度在家庭整体健康状况上差异显着(F=5.318,p=0.005),但在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分上差异不显着。(8)家庭爱的服务需要在家庭氛围(F=2.742,p=0.042)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总分上差异不显着。(9)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分与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呈正相关,与职业、家庭角色呈负相关(p<0.01),且婚姻状况对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分有显着预测作用(p=0.000)。结论:(1)《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包括34个题目,6个维度,分别为家庭健康与安全服务需要、子女安全服务需要、家庭爱的服务需要和家庭实现服务需要以及老年与丧失服务需要、家庭精神卫生服务需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我国普通健康居民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测量和评估工具。(2)QNFMHS总分在0~46分表示低水平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47~123分表示中等水平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124~170分表示高水平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

杜楠[5](2019)在《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大众的婚姻家庭观随之变迁,家庭内部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重组家庭中新的环境和成员使其关系更加复杂化,纵向代际间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反映出新时代特殊结构家庭的特征。其中,未成年子女作为被动进入重组家庭场域的子代其生活体验和成长问题应当被重视。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方法,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参照,探讨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以及关系重构的途径。通过对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和资料分析,以家庭系统理论中三角的概念为框架,审视重组家庭中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子女的慢性焦虑水平和自我分化水平为参考,总结并分析出以下研究发现:首先,家庭重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包括代际互动关系的失衡、亲生两代情感的疏离、继父母的教养困难和子女同代互动下的关系压力;其次,在情感和冲突交织的作用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演化出较为理想的和谐型,也分化出隔阂型、对抗型和矛盾型的不良形态;进一步分析得出:代际关系重新归于平衡、家庭成员角色融入以及子女的自我觉醒是重组家庭代际关系良性重构的途径。经过对重组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问题表象、演化形态和良性关系重构途径的探讨,本研究回归到这一类子女自身的多层次诉求,进一步分析和谐代际关系建构的关键因素:强调子女在关系中的主体性、将伤痛转化为支持力量以及认识亲子关系的实质。基于此,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视角对重组家庭和子女的问题和界定以及具体干预策略进行反思和探索,提出了要以子女为基点评估家庭问题、挖掘重组家庭子女的共性以及通过动态互动关系来把握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本研究最后探讨了在儿童和青少年、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社会工作等领域开展治疗性、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社会工作干预的具体目标和策略。

刘培洁[6](2019)在《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对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稳定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情感意志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攻击性儿童进行干预,能更好的帮助儿童更好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家庭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以及与父母攻击性倾向间的关系,解析家庭系统中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萨提亚模式自编一套适合攻击性儿童的干预方案,验证萨提亚模式干预方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分为三个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一是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代际传递研究。先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儿童与父母外显攻击的关系,再采用词汇偏好范式的内隐实验,分别让儿童以及家长进行测验,探究儿童与父母的内隐攻击性的关系,以此探究家庭系统下父母与子女间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倾向的关系。①父母的外显攻击倾向、性别、年级、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外显攻击性倾向。儿童的外显攻击与父母的外显攻击显着低相关。男生的攻击得分高于女生,四年级攻击得分显着高于五年级。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儿童攻击的得分显着高于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的敌意维度的攻击得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②儿童的外显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检出率为12.22%,儿童的外显攻击性行为与父母的攻击性行为倾向存在显着相关,父母的指向自我维度与儿童的间接攻击相关度最高,父母的指向自我攻击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③父母的内隐攻击性影响儿童的内隐攻击性。儿童的内隐攻击性与父母的内隐攻击性显着相关。父母的攻击性词汇偏好得分对儿童的攻击性词汇偏好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2)研究二是采用访谈法,从研究一检出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中,选取攻击性儿童以及攻击性儿童的家长,对他们进行访谈,以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亲子系统中的亲子沟通、家庭规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亲子间采用指责型沟通方式,缺乏情感沟通,家庭规则呈现缺乏、过度狭窄、不公平、一成不变等特点,易使亲子间产生矛盾,增加儿童的攻击行为。②夫妻系统中家庭角色分工、情感交流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母亲过多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父亲的家庭角色过于弱化,夫妻间较少的交流,或者冲突过多,家庭氛围紧张,亲子间易产生矛盾。③同胞系统中相处方式以及情绪状态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同胞间的争执严重破坏同胞关系,对儿童关系攻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负性情绪累加影响儿童的行为。(3)研究三是采用2(前测,后测)X2(干预组,对照组)混合实验设计,自编萨提亚模式干预方案,在研究一检出的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中选取20名进行干预,探究萨提亚模式干预对降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效果。结果发现:①萨提亚模式干预有效降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攻击行为以及社会适应的前后测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在攻击得分以及社会适应的后测中,干预组控制组得分差异显着。实施萨提亚模式的团辅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显着降低,社会适应提升。②萨提亚模式的团体辅导效果良好。研究者的观察结果发现儿童的合宜行为增多、积极性很高、课程效果较好;干预组被试对团辅课程的效果给予较高的评价。被试普遍认为自己在团辅课上可以自由的表达想法,和成员相处愉快,更能学到知识,对自己帮助较大。

胡迎节[7](2019)在《3-6岁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庭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而言重于泰山,不仅会影响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命观,更会影响其人格与社会能力的发展,而在家庭中又以父母对儿女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然而当前幼儿家长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面临着家庭内部难以解决的育儿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家长育儿的真实需求,呈现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的主要特点,并以研究结果为基础探索能够有效给予家长育儿支持的方法与策略。本研究的调查工具参考相关研究中的量表内容与划分维度,结合问卷编制前对幼儿家长的开放式访谈拟定问卷内容。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础信息、自编家长育儿困惑的5级李克特量表(量表三个维度为:自身成长、家庭建设、社会支持)、家长育儿需求的调查表。另外选取9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旨在与问卷信息相互印证。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出家长育儿现状和特点:(1)家长显性育儿需求程度普遍“较低”;(2)幼儿家长的育儿需求内容和形式较为多样;(3)家长育儿需求内容偏重幼儿的能力发展;(4)家长需求内容注重易操作性和高效性;(5)家长育儿需求注重专业性、互动性和即时性;(6)幼儿家长隐性育儿需求亟待关注。结合家长和幼儿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得出影响因素:(1)家庭系统内部成员间的交互作用与反馈;(2)开放的家庭系统与灵活的信息交换;(3)工作角色与家庭经济地位的深远影响;(4)社会公共服务与城乡差异的渗透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研究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为幼儿家长育儿提供有效支持:(1)立足城乡差异,注重幼儿家长育儿支持的针对性;(2)关注弱势群体,育儿支持向处境不利的家庭倾斜;(3)抓准时代机遇,借力信息网络扩展家庭育儿支持;(4)加强规范管理,保障幼儿家长自主学习育儿质量。

程佳妮[8](2018)在《父母冲突家庭中学生自我分化及同伴交往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期生活在父母冲突环境下可能会对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的中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从中学生主体视角出发了解对父母冲突的主观感受,自我分化的表现特征以及同伴交往的发展,理解父母冲突对中学生自我分化的影响及其与同伴交往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并以此为依据,丰富中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理论,为提升父母的家庭养育经验提供参考。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入访谈法,使用目的取样,通过班主任推荐及量表筛选的形式访谈15名中学生,其中男性7名,女性8名,6名初中生,9名高中生。设计半结构访谈提纲,对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中学生在长期父母冲突下自我分化的表现特征以及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结果如下:(1)被访者在长期父母冲突下自我分化表现特征主要包括负性情绪反应:情绪敏感、情绪反应强烈、情绪反应不稳定;自我位置随自我强大而逐渐外显;与冲突受害方高度融合;情感断绝程度较高。(2)父母冲突中学生同伴交往的特点有同伴交往情绪反应不稳定、同伴交往由妥协依赖到专断强势、过多依赖同伴且与同伴融合的需要强烈、选择境况相近的知心同伴、难以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或无法交心、同伴交往受挫后回避妥协。父母冲突家庭中学生的自我分化发展具有特殊的表现,并进一步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发展,在与家庭分离的同时表现出与同伴的融合,但又难以与同伴交心,同伴关系模式受到家庭关系模式的影响。

杨菲[9](2017)在《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从自我分化和成人依恋两个内在特质上来探究人际关系困扰的来源和本质。本研究以武汉市34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文献分析以及量化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有47.4%的大学生报告了人际困扰,此中有10.6%的被试存在严重困扰,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的增加与交往能力的停滞不前的矛盾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相关。从维度来看,大学生在人际交友和人际交谈两个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将人际关系置于人口学变量,女生优于男生;文科生优于理科生;大四及以上学生优于大一新生;有过恋爱经验的被试人际关系优于没有恋爱经验的被试,这可能与社会期望、生活环境以及阅历等相关;人际关系不存在独生、户籍上的显着差异。(2)本次研究中,自我分化水平低于均值的被试占32.3%,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进行理智的思考,平衡亲密性与独立感,但小部分学生在这一方面还有向上发展的空间。自我位置上,男生优于女生;与人融合上,文科生优于理科生;研究生在在情感断绝、与人融合和总量表上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大二、大四学生;自我分化不存在户籍、独生、恋情上的显着差异。(3)本次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被试占57.94%,表明大部分学生在人际互动中能体验到愉悦感和舒适感。有过恋爱经验的个体的亲近依赖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没有恋爱经验的个体,焦虑维度反之;研究生的亲近依赖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本科生,焦虑维度反之,这可能与个体的交往经历和生活阅历有关。成人依恋不存在性别、专业、户籍、独生上的显着差异。(4)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人际关系三者之间相关显着。自我分化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着负相关,成人依恋的亲近依赖维度与人际关系困扰成显着负相关,焦虑维度与其呈显着正相关,同时,自我分化与亲近依赖维度成显着正相关,与焦虑维度呈显着负相关。即个体自我分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与他人建立亲近感,对他人的信任度越高,同时,个体越趋向于安全型依恋,在交际过程中感到被孤立或抛弃的焦虑情绪越少,其人际关系越和谐。(5)自我分化一方面直接作用于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成人依恋的亲近依赖和焦虑维度对人际关系起作用。即成人依恋在自我分化与人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近依赖和焦虑两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3.55%、12.42%。

彭雅娟[10](2017)在《父、母自我分化与其教养方式、子女社会适应关系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两个核心人物,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本研究旨在以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作为背景对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进行研究,并考察父亲和母亲自我分化和教养方式的差异及其与子女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并对父亲和母亲的自我分化、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的差异进行比较。本研究采用亲子配对取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成套发放问卷,对湖南省三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家庭进行施测。由家长分别填写Skowron和Schimitt编制的自我分化问卷修订版(DSI-R),学生填写岳冬梅等人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陈建文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共发放400套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8套。研究使用SPSS18.0,采用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温忠麟提出的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进行多层次回归分析,以检验教养方式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父亲和母亲的自我分化存在差异:父亲自我分化总分显着高于母亲,父亲在情绪反应和人际融合维度上得分极显着高于母亲。(2)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得分极显着高于母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偏爱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极显着高于父亲。(3)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两两相关。(4)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在父亲自我分化和子女社会适应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在母亲自我分化和子女社会适应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母亲拒绝否认在母亲自我分化和子女社会适应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二、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肛肠专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我国肛肠专科的特色与优势
2 加强中外交流,加快我国肛肠专科发展与国际接轨进程
3 把握学科热点,提升我国肛肠专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技术水平
4 完善专科医师培训与人才储备体系,实现我国肛肠专科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临床科研,提升我国肛肠专科科研实力
6 结语

(2)1例难治性少年期抑郁发作患者的诊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案例介绍
    2.1 病史简介
    2.2 个案背景
3疑难病例讨论分析
    3.1 从发育角度分析
    3.2 从家庭治疗的角度分析
    3.3 从认知行为学角度分析
    3.4 综合分析
4 后续治疗总结
    4.1 第一步:拓展家庭对问题的构建
    4.2 第二步:探讨导致症状持续的家庭互动模式
    4.3 第三步:结构化地集中探索家庭成员的重要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4.4 第四步:探索相关的改变方式
5 讨论
知情同意
利益冲突

(4)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编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影响因素
        2.4 评估工具
    3 以往研究的局限
    4 研究问题和意义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研究设计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4 研究步骤
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的编制
    1 初始问卷编制及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结果分析
        1.4 信度分析
    2 问卷正式施测与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问卷得分等级设定
    3 讨论
    4 结论
723个被试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工具
    3 结果
        3.1 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特征
        3.2 人口统计学差异
        3.3 家庭特征差异
        3.4 家庭角色视角对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差异
        3.5 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研究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重组家庭子女本身的相关研究
        1.4.2 重组家庭代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1.4.3 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1.4.4 家庭代际关系重构的相关研究
        1.4.5 文献小结
    1.5 理论视角、研究框架及概念界定
        1.5.1 理论视角
        1.5.2 研究框架
        1.5.3 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
        1.6.1 资料收集方法
        1.6.2 研究样本
        1.6.3 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2章 失衡与拘束:重组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问题表象
    2.1 关系失衡:局外人的窘境
        2.1.1 单边式互动:父母一方为局外人
        2.1.2 排除式互动:子女单独为局外人
    2.2 情感羁绊:亲生两代的疏离
        2.2.1 监护方亲生父母:熟悉的陌生人
        2.2.2 非监护方亲生父母:身体缺场者
    2.3 教养两难:继父母的角色困境
        2.3.1 教养目的:利他还是利己?
        2.3.2 管教方式:放任还是苛待?
    2.4 照顾压力:同代关系的挣扎
        2.4.1 对外关系压力:手足关系的问号
        2.4.2 对内关系压力:照顾责任的转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合与分化:重组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演变形态
    3.1 理想的融合状态
        3.1.1 和谐型:高情感低冲突的互动关系
        3.1.2 和谐型:沉淀与磨合下的互动关系
    3.2 分化的不同形态
        3.2.1 隔阂型:低情感低冲突的互动关系
        3.2.2 对抗型:高情感高冲突的互动关系
        3.2.3 矛盾型:低情感高冲突的互动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衡、融入与觉醒:重组家庭代际关系良性重构的途径
    4.1 关系平衡:理解与对话
        4.1.1 疏离到紧密:亲父母的中介作用
        4.1.2 敌人到朋友:亲父母间矛盾缓和
    4.2 角色融入:内在动力的推动
        4.2.1 重大事件助推:角色认同的质变
        4.2.2 家庭结构变化:新生血缘的联结
    4.3 自我觉醒:意识形态的转变
        4.3.1 情感加温:家庭观念的改变
        4.3.2 偏见消除:家庭阴霾的驱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理性、转化与主体性:重组家庭和谐代际关系建构的启示
    5.1 扎根于诉求:子女对代际关系的期待
        5.1.1 归属与爱:渴望平常的家庭
        5.1.2 自尊与尊重:自主而非强迫
        5.1.3 自我实现:全面的接纳自我
    5.2 着眼于意识:和谐关系建构的关键
        5.2.1 理性意识:认识亲子关系的实质
        5.2.2 转化意识:将伤痛化为支持力量
        5.2.3 主体性意识:挖掘子女的能动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治疗、预防与发展:重组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探索
    6.1 问题发现与界定的策略
        6.1.1 以子女为基点评估家庭问题
        6.1.2 挖掘重组家庭子女共性问题
        6.1.3 通过动态互动关系把握问题
    6.2 干预策略探索
        6.2.1 以治疗为主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6.2.2 以预防为主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6.2.3 以发展为主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总结
    7.2 家庭系统理论实践应用的反思
        7.2.1 对理论内涵的反思
        7.2.2 对理论应用的反思
    7.3 研究贡献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目的及问题
        1.2.1 研究一: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代际传递研究
        1.2.2 研究二: 探究家庭系统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1.2.3 研究三: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
    1.3 研究架构
    1.4 研究意义
        1.4.1 研究理论意义
        1.4.2 研究实践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1.5.1 攻击性行为倾向
        1.5.2 攻击性儿童
        1.5.3 家庭系统理论
        1.5.4 萨提亚模式
    1.6 研究限制
2 文献综述
    2.1 攻击性行为理论
        2.1.1 攻击性行为概念与测量
        2.1.2 攻击性行为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
        2.1.3 攻击性行为实证研究
    2.2 家庭系统理论
        2.2.1 家庭系统概念及结构
        2.2.2 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
        2.2.3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3 萨提亚模式及相关研究
        2.3.1 萨提亚模式的概念
        2.3.2 萨提亚模式的理论模型
        2.3.3 萨提亚模式的治疗技术
        2.3.4 萨提亚模式的应用研究
    2.4 研究的不足及假设的提出
3 研究一: 儿童攻击性行为代际传递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3.4.1 儿童攻击性行为评估标准
        3.4.2 问卷调查对象情况
        3.4.3 实验研究对象情况
    3.5 研究工具
    3.6 实验介绍
        3.6.1 实验目的
        3.6.2 实验设计
        3.6.3 实验程序
    3.7 研究结果
        3.7.1 儿童外显攻击性倾向与父母外显攻击性倾向的关系分析
        3.7.2 攻击性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3.7.3 儿童内隐攻击性与父母内隐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3.8 讨论
        3.8.1 总体儿童外显攻击与父母外显攻击的现状及关系分析
        3.8.2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攻击性行为倾向的现状及关系分析
        3.8.3 儿童内隐攻击性与父母内隐攻击性的现状及关系分析
    3.9 结论
        3.9.1 父母的外显攻击倾向、及背景变量影响儿童的外显攻击倾向
        3.9.2 父母攻击性行为倾向、儿童的年级影响儿童的外显攻击性行为
        3.9.3 父母的内隐攻击性影响的儿童内隐攻击性
4 研究二: 探究家庭系统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对象
    4.5 研究工具
        4.5.1 访谈提纲
        4.5.2 效度检验
        4.5.3 访谈资料处理
    4.6 研究结果
        4.6.1 儿童视角下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家庭因素
        4.6.2 父母视角下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家庭因素
    4.7 讨论
        4.7.1 亲子系统中的沟通、家庭规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
        4.7.2 夫妻系统中家庭角色分工、情感交流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4.7.3 同胞系统中相处方式以及情绪表现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
    4.8 结论
        4.8.1 亲子系统中的沟通、家庭规则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
        4.8.2 夫妻系统中家庭角色分工、情感交流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4.8.3 同胞系统中相处方式以及情绪表现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
5 研究三: 萨提亚模式干预方案对降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问题
    5.3 研究方法
    5.4 研究对象
    5.5 研究工具
    5.6 实验设计
    5.7 干预方案
        5.7.1 干预方案的理论基础
        5.7.2 干预方案的架构和阶段
        5.7.3 萨提亚模式干预有效性评估
    5.8 研究结果
        5.8.1 萨提亚模式下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5.8.2 萨提亚模式干预下儿童社会适应的分析
        5.8.3 萨提亚模式下团辅课程的分析
    5.9 讨论
        5.9.1 萨提亚模式干预对降低儿童攻击性的效果分析
        5.9.2 萨提亚模式干预提高儿童社会适应的效果分析
        5.9.3 萨提亚模式团辅课程的效果分析
    5.10 结论
        5.10.1 萨提亚干预方案对降低儿童攻击性的效果良好
        5.10.2 萨提亚干预方案对提升儿童社会适应的效果良好
        5.10.3 萨提亚模式的团体辅导效果良好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儿童的内外攻击性与父母的攻击性倾向相关
        6.1.2 儿童的攻击行为受到家庭诸多因素的影响
        6.1.3 萨提亚模式干预能降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6.2 建议
        6.2.1 教育层面: 儿童攻击行为的改善需要家长、学校共同努力
        6.2.2 研究层面: 从家庭视角解析儿童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7)3-6岁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家庭育儿的困境——家长育儿“束手无策”
        1.1.2 幼儿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重于泰山
        1.1.3 当前研究的不足——育儿需求亟待明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理论基础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家长育儿需求的内容研究
        1.4.2 家长育儿需求的形式研究
        1.4.3 家长育儿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1.4.4 家长育儿需求的社会支持研究
        1.4.5 已有研究评析
    1.5 概念界定
        1.5.1 教育需求与育儿需求
        1.5.2 幼儿与幼儿家长
        1.5.3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方法
        1.6.4 研究步骤
2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现状与特点
    2.1 幼儿家长育儿困惑现状
    2.2 幼儿家长育儿困惑的差异分析
        2.2.1 幼儿家长育儿困惑的城乡差异
        2.2.2 幼儿家长育儿困惑的人口学差异
        2.2.3 幼儿家长育儿困惑的家庭差异
    2.3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的现状
        2.3.1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的内容
        2.3.2 幼儿家长育儿信息来源
        2.3.3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对象
        2.3.4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形式
        2.3.5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频率与时长
        2.3.6 影响幼儿家长接受育儿支持的因素
        2.3.7 幼儿家长接受育儿支持的满意度
    2.4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现状的特点
        2.4.1 家长显性育儿需求程度“较低”
        2.4.2 家长育儿需求内容偏重幼儿的能力发展
        2.4.3 家长需求内容注重易操作性和高效性
        2.4.4 家长育儿需求注重专业性、互动性和即时性
        2.4.5 幼儿家长隐性育儿需求亟待关注
3 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家庭系统内部成员间的交互作用与反馈
        3.1.1 家庭系统中的父母角色定位影响育儿需求
        3.1.2 家庭系统中的家长自身特质影响育儿需求
        3.1.3 家庭系统中的幼儿自身特质影响育儿需求
        3.1.4 家庭成员自我分化不良放大育儿焦虑
    3.2 开放的家庭系统与灵活的信息交换
    3.3 工作角色与家庭经济地位的深远影响
        3.3.1 家长的社会工作压力挤压孩子的发展需求
        3.3.2 家庭经济地位越低需求程度越高
    3.4 社会公共服务与城乡差异的渗透影响
        3.4.1 家长育儿需求受到社会公共服务的限制
        3.4.2 乡镇地区家长可获得的育儿支持十分有限
4 思考与建议
    4.1 立足城乡差异,注重幼儿家长育儿支持的针对性
        4.1.1 政策倾斜,着力转变乡镇家长育儿观念
        4.1.2 家园合作,着力提升城市家长亲子互动质量
    4.2 关注弱势群体,育儿支持向处境不利的家庭倾斜
        4.2.1 设立分管科室帮扶处境不利家庭
        4.2.2 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处境不利幼儿
    4.3 抓准时代机遇,借力信息网络扩展家庭育儿支持
        4.3.1 建立与推广专业权威的家庭育儿支持网站
        4.3.2 开发手机移动端的家庭育儿指导的软件系统
    4.4 加强规范管理,保障幼儿家长自主学习育儿质量
        4.4.1 促进家庭教育服务的行业化发展
        4.4.2 建立家庭育儿支持资格认证体系
5 研究反思
    5.1 研究不足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学位论文类
    (三) 期刊杂志类
    (四)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家长访谈提纲
        教师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8)父母冲突家庭中学生自我分化及同伴交往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父母冲突的相关研究
        1.3.2 自我分化的相关研究
        1.3.3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
        1.3.4 父母冲突对青少年自我分化、同伴交往的影响
        1.3.5 相关理论基础
        1.3.6 研究评述
第2章 研究过程
    2.1 研究的关键概念
        2.1.1 父母冲突
        2.1.2 自我分化
        2.1.3 同伴交往
        2.1.4 中学生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过程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步骤
        2.3.3 研究对象
        2.3.4 资料收集
        2.3.5 资料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父母冲突中学生自我分化表现
        3.1.1 负性情绪反应
        3.1.2 自我位置随自我强大而逐渐外显
        3.1.3 与冲突受害方高度融合
        3.1.4 情感断绝程度较高
    3.2 父母冲突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发展
        3.2.1 同伴交往情绪反应不稳定
        3.2.2 同伴交往由妥协依赖到专断强势
        3.2.3 过多依赖同伴且与同伴融合的需要强烈
        3.2.4 选择境况相近的知心同伴
        3.2.5 难以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或无法交心
        3.2.6 同伴交往受挫后回避妥协
第4章 讨论
    4.1 父母冲突中学生自我分化表现——情感与理智的失衡,依赖与独立中挣扎
    4.2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同伴交往发展的关系——负面影响与替代补偿
    4.3 基于自我分化视角父母冲突对同伴交往的影响——家庭分离与同伴融合
    4.4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附录 C 儿童感知的婚姻冲突量表(部分)
    附录 D 访谈文本与编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人际关系
        2.1.1 人际关系的概念
        2.1.2 人际关系理论
        2.1.3 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2.2 自我分化
        2.2.1 自我分化的概念
        2.2.2 自我分化理论
        2.2.3 自我分化的测量
        2.2.4 自我分化的相关研究
    2.3 成人依恋
        2.3.1 依恋概述
        2.3.2 成人依恋的概念
        2.3.3 成人依恋的测量
        2.3.4 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2.4 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工具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4.1.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4.1.2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4.2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特点
        4.2.1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总体状况
        4.2.2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3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
        4.3.1 成人依恋类型统计
        4.3.2 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4 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4.4.1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人际关系相关分析
        4.4.2 高低水平自我分化组的人际关系差异检验
        4.4.3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成人依恋的相关分析
        4.4.4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4.5 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综合作用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讨论
    5.1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5.1.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分析
        5.1.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5.2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特点分析
        5.2.1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总体状况分析
        5.2.2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5.3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分析
        5.3.1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分析
        5.3.2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5.4 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相关分析
        5.4.1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5.4.2 大学生自我分化与成人依恋的相关分析
        5.4.3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5.5 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人际关系的综合作用模型分析
    5.6 建议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父、母自我分化与其教养方式、子女社会适应关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自我分化及其教育意义
        2.1.1 自我分化的界定
        2.1.2 父母自我分化及其教育意义
        2.1.3 自我分化的测量
        2.1.4 自我分化的相关研究
    2.2 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方式及其子女社会适应的关系
        2.2.1 社会适应的定义
        2.2.2 父母自我分化与子女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其相关研究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2.2.4 父母自我分化与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其相关研究
        2.2.5 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其相关研究
    2.3 小结与思考
3. 研究构想与假设
    3.1 研究构想
    3.2 研究假设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及其取样
    4.2 研究工具
        4.2.1 自我分化量表修订版(DSI-R)
        4.2.2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4.2.3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4.3 施测程序
    4.4 统计处理方法
        4.4.1 描述统计
        4.4.2 方差分析
        4.4.3 相关分析
        4.4.4 回归分析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父亲与母亲自我分化的差异分析
    5.2 父亲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5.3 子女社会适应的差异分析
    5.4 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5.4.1 父亲自我分化、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5.4.2 母亲自我分化、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5.5 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5.5.1 父母自我分化对子女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5.5.2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5.5.3 父母教养方式在其自我分化和子女社会适应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讨论
    6.1 父亲与母亲在自我分化与教养方式上的差异问题
    6.2 子女(初中生)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问题
    6.3 父母自我分化与其教养方式、子女社会适应的相互关系
        6.3.1 父母自我分化与其子女社会适应的相互关系
        6.3.2 父母自我分化与其教养方式的相互关系
        6.3.3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其子女社会适应的相互关系
    6.4 父亲和母亲在自我分化与其教养方式、子女社会适应之间关系上的差异问题
        6.4.1 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自我分化与子女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及其差异
        6.4.2 父亲与母亲自我分化、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适应产生的影响及其差异
    6.5 教育启示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肛肠专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 张勇,曾宪东.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01)
  • [2]1例难治性少年期抑郁发作患者的诊疗探讨[J]. 井绪秀,马莎,刘晓华,郭茜,范娟,徐勇,何燕玲,李华芳,李冠军. 心理学通讯, 2020(02)
  • [3]军事飞行学员心理选拔淘汰原因分析[J]. 杨蕾,夏阳,刘娟,杨柳,郭大龙.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2)
  • [4]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编制及应用研究[D]. 陈珍.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4)
  • [5]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重组家庭的代际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16名子女的深入访谈[D]. 杜楠.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刘培洁. 苏州大学, 2019(04)
  • [7]3-6岁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现状调查研究[D]. 胡迎节.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父母冲突家庭中学生自我分化及同伴交往的质性研究[D]. 程佳妮.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 杨菲.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父、母自我分化与其教养方式、子女社会适应关系的比较研究[D]. 彭雅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鲍文系统族的理论及处理要点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