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汤文华,邓妍[1](2021)在《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具有经济增长效应,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源泉。乡村人才振兴是培养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一、二、三产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乡村人才振兴主体包括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等,其协同机制包括要素资源协同机制、激励协同机制、利益协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乡村人才振兴推进策略包括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教育对口支援、构筑"人才共享"机制和提高乡村人才待遇等内容。
姜玉桂,刘月姣[2](2021)在《一池活水润乡村——2021年农业农村系统金融工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集聚更强大的力量,也更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领域贷款难、贷款贵是普遍的客观现象。吸引更多金融资本进入目前仍然利薄而险高的农业农村领域,犹如逆水行舟,不仅需要耐心和决心,也考验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智慧与担当。一年来,农业农村部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搭建金融支农平台,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谋划金融支农抓手,激活一池金融活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有利的环境。
崔园园,何婵[3](2021)在《“十四五”时期上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上海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型城乡融合关系、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形成农业主导、服务业渗透的"1+3"产业渗透、农业工业交叉渗透的"1+2"产业重组、农业为基,向二三产延伸的"1+2+3"的全产业链发展、工业主导,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2+1"农业园区、服务业主导,反哺农业升级的"3+1"产业联动等五种融合发展模式。同时也将面临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主体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要素有待进一步激活、城乡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建议未来上海农村依托紧靠国际大都市的先天优势,探索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改革,整合城乡高能级资源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耦合互动,构建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
张婷婷[4](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邱纯义,姜棽,张利庠[5](2021)在《县域闭合全产业链综合体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以四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农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如何改变发展方式成为当下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支持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所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当下,我国的县域农业缺乏特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传统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李碧霄[6](2021)在《基于Hotelling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竞争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加剧变革的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蓬勃发展。该类电商平台为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农产品及农资的线上交易场所,并通过平台的网络效应、双边市场效应等经济特征,实现平台交易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快速扩张中由于网络效应引起的正反馈循环,导致市场份额集中到少数平台乃至单一平台,引发寡头垄断、恶意竞争和资本无序扩张现象。为维持农产品供应链市场良好的经济秩序,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构造农产品供应链多平台共同发展的竞争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产品上行和农资下行两个业务板块,分析目前构成农产品供应链市场竞争格局的电商平台分别在农产品上行、农资下行时的竞争优势。其次,考虑用户与平台的不同归属情形,通过对Hotelling模型融入网络外部性因素和用户基础效用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竞争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推导和求解,得到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在两种不同用户归属情形下的均衡结果,分析得出平台的收益与平台的差异化正相关,平台差异化策略是提高平台要价能力、增加平台收益的有效途径。再次,对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结合平台竞争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在农产品上行时,农村淘宝应对不同归属行为的用户采取倾斜价格策略;在农资下行时,为提高平台收益,“供销e家”应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通过上述策略,可为增强农村淘宝和“供销e家”在农产品供应链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为维护农产品供应链市场公平竞争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梁勤芳[7](2021)在《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融合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早出现于国外的信息通信行业。随后,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具体来讲,产业融合是指在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间或者不同产业间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他们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进一步分析,为使农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三产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把农业作为基本依托,实行集约化跨界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以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本文基于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深层次研究。产业融合,指代基于畜牧业进行的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中的三次产业是指,以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畜牧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销售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融合是新巴尔虎右旗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巴尔虎右旗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这一课题,就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差异,积极依托畜牧业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新巴尔虎右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本文借鉴了前辈们对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从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索其发展规律。本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测算新巴尔虎右旗2010-2019年间的畜牧业产业融合度,并进行融合度分析。文章由五部分组成,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引言部分: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及评述。第一章相关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部分。本章界定了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三次产业和产业融合,并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产业集聚理论、分工理论及产业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阐述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第一,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第二,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举措。第三,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典型村”的发展现状,即“芒来”产业融合模式与“七村”产业融合模式。第三章对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及评价。本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在2010-2019年间,新巴尔虎右旗畜牧业与种植业、加工业及旅游业处于中高度融合范畴内,并有小幅波动,呈现出产业融合度总体提高的趋势。第四章分析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指出新巴尔虎右旗存在产业结构安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扶持力度不够、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滞后等问题。第五章提出促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在对本课题现状研究、融合度测算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后,提出确立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拓宽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创新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强化推动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措施、优化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郭鹏鹏[8](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提出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陈凡[9](2020)在《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但“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矛盾,财政资金扶持是破解农业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财政资金通过发挥撬动、引导作用,可为产业化项目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理论分析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梳理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缘由、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最后,分别从微观视角、宏观视角探究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建设主体,以自身发展为抓手,微观意义上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对河北省、天津市60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调研,搜集2014-2018年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投入产出情况及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每增加1个单位,将分别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增加0.1207、0.1271个单位。第二,农民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及受益者,其收入状况是财政投入产出的微观“窗口”。探究项目区内农民是否增收、增收效果,可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提供微观视角。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估计,结果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显着提高了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73%。第三,基于省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效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分析表明,东部、中部、西部财政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076、0.0120、0.0080。中部地区作为农业大区,财政投入发挥了较好的积极效果。第四,基于县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能够促进宏观农业经济增长。以北京、天津、湖南、湖北等省(市)作为调研区域,搜集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第一产业总产值、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常规投入要素、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指标,运用DID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宏观农业经济增长的净效果为0.3366。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及监管机制;建立并推进效果评价及纠偏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并推行差别化的扶持办法;提高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目标瞄准精度。
贺源[10](2020)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下Z公司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天下之大也。作为拥有九亿多农民的人口大国,我国一直将重农固本作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农业企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织者,不仅联接农民与消费者,将农产品推向市场,也在不断探索革新农业技术和服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所以,要发展农业,离不开农业企业的引领,在这其中,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利于减少松散小农户打入市场的障碍,也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释放了农业经济的活力。农业产业化对于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农业产业化模式下企业的绩效水平,对提升企业自身绩效能力,发挥规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Z公司的绩效水平进行研究。在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定量性的原则,从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两大层面出发,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社会效益五大维度以及14项具体指标,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探究各个评价指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Z公司的绩效与偿债能力的关联度最高,与社会效益的关联度最低,存在整体绩效评价值不高、各项发展能力不均衡的问题,这不仅与Z公司内部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关,也与零售业凋零的外部情况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分别从协调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提升财务绩效、提升社会绩效这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Z公司的绩效水平。
二、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人才振兴的经济效应 |
二、乡村振兴聚焦的人才类型 |
(一)乡村生产经营人才 |
1.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人才 |
2. 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农业科技人才 |
3. 农业生产性服务人才 |
(二)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
(三)乡村治理人才 |
三、乡村人才振兴的推进机制 |
(一)乡村人才振兴推进主体 |
1.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供给 |
2. 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训基地与经验技术输出 |
4. 民间社团智库:相关资源及智力支持 |
(二)乡村人才振兴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
1. 要素资源协同机制 |
2. 激励协同机制 |
3. 利益协同机制 |
4. 考核评价协同机制 |
四、乡村人才振兴的推进对策 |
(一)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 |
(二)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强化教育对口支援 |
(四)构筑“人才共享”机制 |
(五)切实提高乡村人才待遇 |
(2)一池活水润乡村——2021年农业农村系统金融工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着眼于体系完善,搭建金融支农平台 |
着眼于稳定长效,创新金融支农机制 |
着眼于服务创新,谋划金融支农抓手 |
链接 |
2021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事一览 |
(3)“十四五”时期上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深化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 上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特征分析 |
2.1 农业主导、服务业渗透的“1+3”产业渗透模式 |
2.2 农业工业交叉渗透的“1+2”产业重组模式 |
2.3 农业为基,向二三产延伸的“1+2+3”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
2.4 工业主导,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2+1”农业园区模式 |
2.5 服务业主导,反哺农业升级的“3+1”产业联动模式 |
3 上海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 |
3.1 支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
3.2 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主体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 |
3.3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资源要素有待进一步激活 |
3.4 城乡融合不足及郊区基础设施短板制约了一二三产融合业态的升级 |
4 上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夯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础 |
4.2 加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释放一二三产融合引领效应 |
4.3 激活郊区乡村要素资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能级提升 |
4.4 强化郊区基础设施供给,优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撑体系 |
(4)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县域闭合全产业链综合体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以四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区域优势的农牧企业发展新逻辑与新要求 |
1. 打造全产业链,区域协同发展。 |
2. 建设使命共同体,践行价值共享。 |
3. 共塑产业和谐生态,实现合作共赢。 |
二、县域闭合全产业链综合体模式实施路径与实践逻辑 |
1. 推进效益优先,构建闭合式全产业链。 |
2. 加强品牌建设,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 |
3. 推进新六产融合,引领区域发展。 |
4. 利用循环全息新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
5. 构建生猪产业联合体,践行价值共享。 |
6. 成立区域合作联盟,倡导合作共赢。 |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综合体模式效益凸显 |
1. 新模式助力当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
2. 新模式带动当地养殖户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
(6)基于Hotelling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商平台相关研究 |
1.3.2 双边市场相关研究 |
1.3.3 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涉农龙头企业的内涵 |
2.1.2 农户的概念 |
2.1.3 供应链及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义 |
2.1.4 电商平台的定义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2.3 双边市场理论 |
2.2.4 Hotelling模型 |
第三章 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发展现状及竞争性分析 |
3.1 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发展现状 |
3.2 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的竞争性分析 |
3.2.1 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的竞争格局 |
3.2.2 农产品上行业务平台竞争性分析 |
3.2.3 农资下行业务平台竞争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Hotelling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竞争模型构建 |
4.1 改进Hotelling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 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竞争模型构建及求解 |
4.2.1 模型的参数设计及说明 |
4.2.2 模型构建及求解步骤 |
4.2.3 模型均衡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平台竞争模型构建及策略建议 |
5.1 “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的平台竞争模型构建及数值分析 |
5.1.1 农产品上行时“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竞争模型构建 |
5.1.2 农资下行时“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竞争模型构建 |
5.1.3 “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的竞争模型数值分析 |
5.2 “供销e家”和农村淘宝的竞争策略 |
5.2.1 农产品上行时农村淘宝的竞争策略 |
5.2.2 农资下行时“供销e家”的竞争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1)实现牧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
(2)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
(3)推动“五化”协同发展的战略需求。 |
(4)有助于游牧文化的繁衍与传承。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综述 |
(1)关于产业研究现状 |
(2)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
2.国内综述 |
(1)产业融合 |
(2)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
(3)畜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六)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三次产业 |
2.产业融合 |
(二)产业融合理论基础 |
1.产业集聚理论 |
2.产业链理论 |
3.分工理论 |
二、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一)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
1.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平稳 |
2.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稳步推进 |
3.畜牧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 |
4.畜牧加工业不断完善 |
5.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形成 |
(二)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举措 |
1.明晰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和组织分工 |
2.培育和扶持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 |
(三)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村” |
1.“芒来”产业融合模式 |
2.“七村”产业融合模式 |
三、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程度评价 |
(一)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度测算方法 |
(二)数据介绍及处理 |
(三)结果分析 |
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安排不合理 |
(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缓慢 |
(三)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
(四)配套扶持力度不够 |
(五)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
五、促进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确立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
1.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
2.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二)拓宽产业融合发展空间 |
1.培育产业融合经营主体 |
2.延伸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
3.着力发展畜牧业新型服务业 |
(三)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
1.建立激励监督机制 |
2.健全部门间沟通协作机制 |
3.建立政策和资金支持机制 |
(四)强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
1.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
2.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3.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
(五)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1.保持良好作风提供优质服务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营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法治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研究 |
1.3.3 关于财政投入农业发展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的基础性及弱质性理论 |
2.1.2 制度变迁与产业组织理论 |
2.1.3 公共财政理论 |
2.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特殊性分析 |
2.2.1 基于农业的视角 |
2.2.2 基于政策目标的视角 |
2.2.3 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视角 |
2.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面临困境的博弈分析 |
2.3.1 管理机制角度的分析 |
2.3.2 利益联结机制角度的分析 |
2.4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理 |
2.4.1 作用机制 |
2.4.2 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发展演进及现状分析 |
3.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缘由及历史演变 |
3.1.1 农业产业化内涵及成效分析 |
3.1.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
3.1.3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变迁 |
3.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分析 |
3.2.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必要性 |
3.2.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总体特征分析 |
3.2.3 财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分析 |
3.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分析 |
3.3.1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分析 |
3.3.3 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微观视角 |
4.1 背景分析 |
4.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 |
4.2.1 数据说明、指标选取及初步分析 |
4.2.2 模型设计、选择及研究假说 |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2.4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效益分析 |
4.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4.3.2 数据、模型及方法 |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宏观视角 |
5.1 分析框架及作用机制 |
5.1.1 研究视角 |
5.1.2 分析框架 |
5.1.3 作用机制 |
5.2 基于省级视角的分析 |
5.2.1 财政扶持产业化项目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5.2.2 变量设置及模型设定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基于县级视角的分析 |
5.3.1 理论框架 |
5.3.2 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 |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农业产业化模式下Z公司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产业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绩效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预期目标 |
2 农业产业化及企业绩效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化 |
2.1.2 企业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
2.2.2 权变管理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2.4 共生理论 |
3 农业产业化模式下Z公司发展及运行现状 |
3.1 公司概况 |
3.1.1 经营状况 |
3.1.2 财务状况 |
3.2 运行现状 |
3.2.1 生产规模化 |
3.2.2 产品标准化 |
3.2.3 销售一体化 |
4 农业产业化模式下Z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选取 |
4.2.1 财务绩效指标 |
4.2.2 社会绩效指标 |
4.3 赋权方法确定 |
4.3.1 赋权方法选择 |
4.3.2 熵权法绩效评价可行性分析 |
5 农业产业化模式下Z公司绩效评价 |
5.1 绩效评价过程 |
5.1.1 数据处理 |
5.1.2 熵值及差异系数计算 |
5.1.3 熵权计算 |
5.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1 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2 社会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3 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6 Z公司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统筹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 |
6.2 提升财务绩效 |
6.2.1 完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
6.2.2 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加快资金运转速度 |
6.2.3 依靠科技兴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
6.2.4 增强自身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
6.3 提升社会绩效 |
6.3.1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6.3.2 构建完善契约体系 |
6.3.3 积极响应政府引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机制研究[J]. 汤文华,邓妍. 贺州学院学报, 2021(04)
- [2]一池活水润乡村——2021年农业农村系统金融工作观察[J]. 姜玉桂,刘月姣. 农产品市场, 2021(24)
- [3]“十四五”时期上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A]. 崔园园,何婵.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 2021
- [4]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县域闭合全产业链综合体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以四川天王牧业有限公司为例[J]. 邱纯义,姜棽,张利庠. 中国畜牧业, 2021(14)
- [6]基于Hotelling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竞争策略研究[D]. 李碧霄.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7]新巴尔虎右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梁勤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8]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9]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陈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农业产业化模式下Z公司绩效研究[D]. 贺源. 天津农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