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衡针法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雯,梅紧紧,王艺莹,郭健,任彬彬,冯晓东,李瑞青[1](2022)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总有效率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各种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总有效率。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1年10月20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Cochrane Handbook偏倚风险工具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和R 3.6.2软件gemtc、rjags程序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查阅9 324篇文献后,最终纳入21篇研究,总样本量为1 522例,其中试验组764例,对照组758例,共涉及7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温针灸、火针、腹针、芒针、张力平衡针法、电针、毫针。结论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效果具有一定优势,其中温针灸的总有效率最佳,火针次之。
符海燕,刘建浩,郑全成,朱金莉[2](2021)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留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肩痛穴平衡针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MBI指数评分、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后伸、前屈、外展肩关节活动度及血清TGF-β1、PGE2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着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TGF-β1、PGE2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PGE2水平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肌力评分显着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伸、前屈、外展肩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后伸、前屈、外展肩关节活动度显着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MBI指数评分、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I指数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结论:采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TGF-β1、PGE2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游莹乔[3](2021)在《张力平衡针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
唐雅妮[4](2021)在《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差异;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差异,探讨不同疗法的代谢组学效应差异,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肉毒素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肉毒素治疗,以改良Ashworth量表、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等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评价两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2.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后采集脑瘫患儿的血清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HPLC-QE-MS)检测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治疗前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血清样本,同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鉴定治疗前后潜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1.组内比较:针刺组和肉毒素组治疗6周后较治疗前肌张力下降,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肌张力、足背屈角下降,内收角、腘窝角、GMFM总百分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肉毒素组较针刺组治疗6周肌张力下降得更多,针刺组较肉毒素组治疗12周肌张力下降得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针刺组较肉毒素组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GMFM总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病情程度分层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肌张力Ⅰ级、Ⅲ级比Ⅳ级下降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GMFM总百分数Ⅲ级比Ⅰ级提高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毒素组GMFM总百分数Ⅲ级比Ⅰ级、Ⅳ级提高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精氨酸、鸟嘌呤浓度升高,磷酰胆碱、烟酰胺、L-缬氨酸、丙酮酸浓度下降,参与的代谢通路有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嘌呤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糖酵解或糖异生。5.肉毒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D-谷氨酰胺、波维酸、2-羟基乙磺酸酯、顺乌头酸浓度下降,参与的代谢通路有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均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2.肉毒素在治疗6周后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优于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在治疗12周后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优于肉毒素。3.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和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能是通过上调精氨酸、下调谷氨酰胺,调节体内氨基酸的水平来达到对神经的保护作用。
洪梦颖,俞红五,张忆楠[5](2020)在《基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平衡针疗法的优势病种》文中指出目的:对纳入本研究的307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归纳现阶段平衡针疗法的主要适应证与优势病种,以期指导临床。方法:在5个较权威的中英文数据库中搜索与平衡针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分析并统计其所属各疾病科属的数量、主要适应证、优势病种、研究总病例数与相应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纳入文献表明平衡针疗法的主要适应证有92种,涉及11个疾病科属。运动系统疾病占第一位,占所有适应证的33.70%(31/92),第二为心脑血管疾病,占16.30%(15/92)。优势病种主要分布在运动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平衡针疗法疗效显着,常被应用于临床,适应证广泛也相对集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代表。其适应证与优势病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的疾病谱仍有上升的空间。
邓雅丹[6](2020)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肱二头肌表面肌电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肱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及肌张力分级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82例,随机分成张力平衡针法组(28例)、醒脑开窍针法组(27例)和传统针法组(27例),治疗上分别采用张力平衡针法、醒脑开窍针法和传统针法,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2周(共12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次后用表面肌电仪测定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值(RMS),并评估改良Ashworth分级(MAS)。结果:1.三组治疗后的肱二头肌RM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肱二头肌RMS。治疗后组间比较:(1)张力平衡针法组与传统针法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张力平衡针法对肱二头肌RMS的改善明显优于传统针法;(2)张力平衡针法组与醒脑开窍针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张力平衡针法对肱二头肌RMS的改善优于醒脑开窍针法;(3)醒脑开窍针法组与传统针法组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醒脑开窍针法对肱二头肌RMS的改善优于传统针法。2.三组治疗后的肱二头肌MA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肱二头肌MAS。治疗后组间比较:(1)张力平衡针法组与传统针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张力平衡针法对肱二头肌MAS的改善优于传统针法;(2)张力平衡针法组与醒脑开窍针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张力平衡针法对肱二头肌MAS的改善与醒脑开窍针法相当;(3)醒脑开窍针法组与传统针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醒脑开窍针法对肱二头肌MAS的改善与传统针法相当。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醒脑开窍针法、传统针法均能降低卒中后患者肱二头肌被动运动时的表面肌电RMS值,其中,张力平衡针法优于醒脑开窍针法和传统针法,醒脑开窍针法优于传统针法。2.张力平衡针法、醒脑开窍针法、传统针法均能降低卒中后患者肱二头肌的MAS分级,其中,张力平衡针法优于传统针法,张力平衡针法与醒脑开窍针法相当,醒脑开窍针法与传统针法相当。
曾婷[7](2020)在《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及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张力平衡推拿法是基于张力平衡针法理论创立的“以指代针”推拿疗法,用于治疗痉挛型脑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患儿提供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更易为患儿接受的有效治疗方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编号,先将患儿按照年龄(24-48月和49-72月)分层,再分别按1:1比例将两个年龄层患儿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最终完成有效病例共53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予以张力平衡推拿法,对照组予以张力平衡针法,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一致。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间隔2天,共治疗观察12周。以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GMFM-88量表评分以及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来评价其改善痉挛状态与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及临床总体疗效。结果:1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比较:(1)第6周末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有下降,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表明治疗到第6周末两种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改善均不甚明显。(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表明第12周末治疗结束时两种疗法都能显着改善患儿肌张力。(3)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张力平衡推拿法改善患儿肌张力效果与张力平衡针法基本相当。2两组GMFM-88量表评分比较:(1)第6周末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MFM-88评分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第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MFM-88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表明两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在第6周末就都已显示出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而治疗结束时两种疗法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更明显。(2)观察组GMFM-88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张力平衡推拿法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与张力平衡针法基本相当。3两组治疗前后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比较:(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表明两种疗法都能显着改善患儿综合功能。(2)观察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张力平衡推拿法改善患儿综合功能效果与张力平衡针法基本相当。4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96.15%,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疗法临床总体疗效相当。结论: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能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减轻痉挛状态,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而提升综合功能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与张力平衡针法总体疗效相当。张力平衡推拿法无创伤、无痛苦、更易为患儿及其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菲秦[8](2020)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通过观察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及症状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足下垂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卒中后内科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干预,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胫前肌肌力应用MMT分级标准评定、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程度应用改良Ashworth(MAS)评定量表、Gareeau标准评价足趾改善程度、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各指标的对比情况,所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比较,观察组评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患者Gareeau标准评价足趾改善程度,观察组优良率为70%,对照组43.3%,并且等级评定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足趾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肌力MMT分级(kendall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增高(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提高胫前肌肌力都有治疗作用。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胫前肌肌力MM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高(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都有改善作用;并且观察组FMA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小腿三头肌痉挛,提高胫前肌肌力,促进足趾状态改善,加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推动康复进展,且对比临床常规针刺,具有更好的疗效,临床操作性高。
唐玲[9](2020)在《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及对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张力平衡理论指导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探究其对于患儿上肢肌张力和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为推广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更适合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张力平衡推拿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根据患儿年龄(2-4岁及4-6岁)采用分层随机法分别按1:1的比例将患儿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有效病例51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共治疗观察12周,并与张力平衡针法进行对照,以上肢肌张力评分(MAS)、上肢功能评分(UEFT)、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分(Wee FIM)作为观察指标,评价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总体疗效及对上肢肌张力和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1.两组上肢肌张力评分(MAS)比较:(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第6周末MAS评分均稍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第6周末两组治疗改善上肢肌张力效果均尚不明显;(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种疗法足疗程均能明显改善患儿上肢肌张力;(3)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值比较,Z=1.47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疗法改善上肢肌张力效果相当。2.两组上肢功能评分(UEFT)比较:(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第6周末及治疗后UEFT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种疗法改善患肢精细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效果;(2)两组UEF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Z=1.12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疗法改善患肢精细运动功能效果相当。3.两组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分(Wee FIM)比较:(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ee FIM评分均变大,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种疗法在改善患儿综合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效果;(2)两组UEF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t=1.4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疗法在改善患儿综合活动能力上疗效相当。4.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0%,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张力平衡推拿法与张力平衡针法总体疗效相当。结论:张力平衡推拿法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肌张力,明显改善精细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张力平衡推拿法通过“以指代针”,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痉挛肌与拮抗肌施以不同手法,协调肌张力平衡,改善手功能,患儿痛苦少,无创伤,与张力平衡针法比较,更容易为患儿及其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熊小路[10](2020)在《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探讨该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颈椎病拓展新的思路、提供新的疗法。方法: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对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生成随机数,对随机数进行编秩并排序,随机将7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针指震颤行气法)和对照组(平补平泻法),每组各35例。两组主穴均取风池、颈夹脊穴(病变节段)、肩井、手三里、列缺;疗程均为2周,每周治疗3次,共观察2个疗程。记录两组合格受试者疗程前后的疗效指标(MPQ、NPQ量表)和疗效评价标准等信息,采用SPSS 24.0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疗效。结果:1、纳入受试者70例,脱落6例,实际完成64例,治疗组最终完成34例,脱落1例,对照组实际完成30例,脱落5例。比较两组受试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疗程前MPQ和NP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两组疗程前后MPQ、NPQ评分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两种方法均有效。3、比较两组疗程后MPQ、NPQ评分,疗程前后MPQ、NPQ差值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程后评分较对照组低,疗程前后差值评分较对照组高,说明治疗组治疗后对各项评分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4、综合疗效评价: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指震颤行气法与平补平泻法均能降低MPQ(PRI、VAS、PRI)、NPQ及其百分比评分,针指震颤行气法对疼痛感觉、情绪变化、疼痛程度和现时疼痛强度的改善优于平补平泻法;2、针指震颤行气法对颈痛程度引起的麻木疼痛症状的改善以及生活方式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较平补平泻法更具优势;3、针指震颤行气法的整体临床疗效较平补平泻法更显着。4、针指震颤行气法以其“调形”“调气”“调神”为精髓,在治疗CSR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为治疗CS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提倡。
二、平衡针法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衡针法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总有效率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
2.4 直接比较的Meta分析 |
2.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2.5.1 网状关系图 |
2.5.2 不一致性检验 |
2.5.3 收敛诊断 |
2.5.4 一致性模型下的网状Meta分析 |
2.5.5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温针灸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影响 |
3.2 火针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影响本研 |
4 结论及本研究的局限 |
(2)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临床疗效[7] |
1.4.2 观察项目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MBI指数评分、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2.3 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
2.4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
2.5 两组血清TGF-β1、PGE2水平比较 |
3 讨 论 |
(4)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 |
1 研究对象 |
1.1 伦理审批 |
1.2 受试者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对照 |
2.3 治疗方案 |
2.4 评价时间点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不良事件处理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脑瘫患儿纳入、排除、脱落和病例完成情况 |
3.2 有效病例的基线比较(年龄、性别、分型、分级) |
3.3 疗效评价 |
3.3.1 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GMFM总百分数比较 |
3.3.4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
3.3.5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 |
3.3.6 按病情程度分层两组治疗前后GMFM总百分数比较 |
3.4 不良事件评价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血清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1.3 试验试剂与仪器 |
1.4 代谢物提取 |
1.5 UHPLC-QE-MS分析条件 |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1.7 潜在代谢筛选和鉴定 |
1.8 模型质量控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 |
2.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散点图及置换检验 |
2.3 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
2.4 差异代谢物的层次聚类分析 |
2.5 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2.5.1 针刺组治疗前后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2.5.2 肉毒素组治疗前后差异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全文讨论 |
1 痉挛型脑瘫高患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
1.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的认识 |
1.1.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病名的认识 |
1.1.2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研究现状 |
1.2 现代医学对痉挛型脑瘫的认识 |
1.2.1 痉挛型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 |
1.2.2 痉挛型脑瘫的的现代康复治疗 |
2 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机制 |
2.1 传统医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增高的认识 |
3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渊源及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
3.1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渊源 |
3.2 张力平衡理论与现代生物力学的关系 |
3.3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痉挛瘫痪的临床应用 |
3.4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意义 |
4 肉毒素是目前公认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有效方法 |
4.1 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机制 |
4.2 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应用 |
5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 |
5.1 针刺和肉毒素改善脑瘫患儿肌张力各有优势 |
5.2 针刺和肉毒素能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6 针刺和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6.1 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
6.2 氨基酸代谢失衡是脑瘫发病的机制之一 |
6.3 针刺通过上调精氨酸保护神经和增强免疫功能 |
6.4 肉毒素通过下调谷氨酰胺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
7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随机数字表法 |
附录B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
附录C 张力平衡针法组取穴及取穴标准 |
附录D 病例报告表 |
综述 中西医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基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平衡针疗法的优势病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与检索方法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 |
2.2 纳入文献情况 |
2.3 各系统疾病的适应证及优势病种 |
2.4 平衡针疗法在各疾病科属中的总体疗效分析 |
3 讨论 |
(6)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肱二头肌表面肌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一般资料 |
2.3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
3.2 表面肌电RMS值 |
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表面肌电均方根值比较 |
2 改良Ashworth分级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卒中后痉挛的认识与治疗 |
1.1 中医对卒中后痉挛的认识 |
1.2 中医对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
2 西医对卒中后痉挛的认识与治疗 |
2.1 西医对卒中后痉挛的认识 |
2.2 西医对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
3 表面肌电 |
3.1 表面肌电相关参数 |
3.2 表面肌电相关临床研究 |
4 醒脑开窍针法 |
5 张力平衡针法 |
6 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卒中后痉挛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及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1.1 受试对象 |
1.2 一般资料统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剔除与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比较 |
2 两组GMFM-88量表评分比较 |
3 两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分比较 |
4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 |
1 中医对小儿脑瘫的认识 |
1.1 对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对辨证分型的认识 |
1.3 推拿治疗痉挛型CP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西医对小儿脑瘫的认识 |
2.1 西医对小儿脑瘫病因的认识 |
2.2 西医对小儿脑瘫病理的认识 |
2.3 西医治疗痉挛型CP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CP的理论与临床 |
3.1 张力平衡针法的理论来源与运用现状 |
3.2 运用张力平衡理论指导推拿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 |
3.3 张力平衡理论与粗大运动功能的关系 |
3.4 康复护理在痉挛型CP治疗中的作用 |
4 临床体会 |
5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脑性瘫痪的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 B:GMFCS分级标准 |
附录 C:随机数字表 |
附录 D: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肌群与拮抗肌群的穴位分布及手法选择 |
附录 E:临床病例报告表 |
附录 F:综述 近10年中医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卒中后足下垂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1 认识概述 |
1.2 病理机制认识 |
1.3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2.卒中后足下垂的祖国医学研究现状 |
2.1 认识概述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祖国医学治疗方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中止、脱落标准 |
1.7 中止、脱落病例处理方案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见附表5)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指标 |
3.2 临床数据指标 |
4 统计方法 |
5 医学伦理学 |
6 结果分析 |
6.1 临床病例收集情况 |
6.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6.3 临床数据观察对比 |
6.4 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立题依据 |
1.2 临床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1.3 卒中后足下垂病因病机中引发治法的思考 |
1.4 针刺治法的选穴分析 |
1.5 张力平衡针法的现代医学理论分析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 |
2.1 基线资料分析 |
2.2 胫前肌肌力应用MMT分级(kendall百分比)标准评定结果及分析 |
2.3 小腿三头肌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比较结果及分析 |
2.4 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比较结果及分析 |
2.5 Gareeau标准评价足趾改善程度比较结果及分析 |
3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及对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与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注意事项 |
2.4 不良反应处理 |
2.5 疗效指标及评价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上肢肌张力评分(MAS)比较 |
2 两组上肢功能评分(UEFT)比较 |
3 两组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分(WeeFIM)比较 |
4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 |
1 对脑瘫病名的认识 |
2 对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中医对小儿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西医对小儿脑瘫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对痉挛型CP治疗的认识 |
3.1 中医治疗 |
3.2 西医治疗 |
4 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特色 |
4.1 先辨阴阳与虚实,手法不同贯全程 |
4.2 以指代针为核心,穴位选择有讲究 |
4.3 解痉矫姿是目的,关节牵拉有帮助 |
5 临床体会 |
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临床病例报告表 |
附录 B:脑瘫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 |
附录 C:改良Ashworth评分(MAS) |
附录 D:上肢功能评分(UEFT)表 |
附录 E:WeeFIM评分表 |
附录 F: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 |
附录 G: 文献综述 临床常用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方法概况 |
参考文献 |
(10)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随机分组 |
2.操作方法 |
3.观察指标与观察方法 |
4.疗效判定标准 |
(三)数据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1.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3.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
(二)MPQ量表结果比较 |
1.两组PRI评分比较 |
2.两组VAS评分比较 |
3.两组PPI评分比较 |
(三)NPQ颈痛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
(四)临床疗效比较 |
(五)安全性评价 |
三、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
1.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二)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 |
1.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三)课题依据 |
1.针指震颤行气法 |
2.选穴依据 |
3.选用平补平泻法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4.疗效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四)研究结果讨论 |
四、结论 |
五、问题与展望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一、单一针刺方法 |
二、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
三、总结 |
参考文献 |
运用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一、传统针刺手法 |
二、特殊针刺手法 |
三、其他针刺手法 |
四、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表5 |
致谢 |
四、平衡针法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总有效率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J]. 李婧雯,梅紧紧,王艺莹,郭健,任彬彬,冯晓东,李瑞青. 护理学报, 2022
- [2]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J]. 符海燕,刘建浩,郑全成,朱金莉. 四川中医, 2021(07)
- [3]张力平衡针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D]. 游莹乔.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张力平衡针法联合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D]. 唐雅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基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平衡针疗法的优势病种[J]. 洪梦颖,俞红五,张忆楠. 中医临床研究, 2020(34)
- [6]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肱二头肌表面肌电的影响[D]. 邓雅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及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D]. 曾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菲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张力平衡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及对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D]. 唐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熊小路.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