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从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神韵(论文文献综述)
余顺利[1](2021)在《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内容,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其中文化艺术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源泉,在乡村景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家以艺术独有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景观建设中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作为探索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新模式,成为实现乡村社会、人文、生态、风貌修复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文化精神不断缺失、乡村面临转型和复兴的背景下,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为纽带介入乡村振兴,探索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为乡村传统文化复兴和乡土空间再造提供多元化的启示,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景观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和现象的综合表现。论文从艺术介入的视角,对乡村景观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论文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乡村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剖析当前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并从艺术导入型、艺术入驻型、艺术合作型等模式对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按照最大化变异原则选取了设计丰收项目、碧山计划、郝堂村、西河村、许村计划等不同区域、不同艺术介入方式的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对其中实践的方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现路径及影响因素,提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并通过对瑶里镇绕南村的设计实践,对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进行应用。论文探索研究了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为乡村风貌塑造和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了路径和方法,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及乡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增加乡村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村民认同感及实现乡村文化的经济转化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郭磊[2](2021)在《中国的“亭”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亭与中国其他传统建筑形式一样,富有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亭从开始的实用性向后来的审美性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亭是形式和意蕴美的统一,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历史时期亭建筑的不同功能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当时的时代审美特征。不同时期,虽然亭的功能在不断变化,但是中国亭的文化内涵与形式美学却不断被丰富和提升。所以,中国独有的亭建筑,不但是中国传统审美的结晶,又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外化和表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国亭的历史发展与构造形式入手,表现亭的空间性,物质性以及功能性,介绍亭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形象特征;第二部分介绍亭的形式语言,从构成亭基本形态的建筑语言,到亭的空间形式美,再把亭置于园林中,由里到外,分析亭的空间形式之美;第三部分阐释亭从实用功能到审美对象的变化,亭中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因亭的外形而产生,自亭中寄予的情感而变化,而不同时期亭的文化内涵又不一样,历代文人与工匠充分发掘出来加以运用,又演变成中国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古典文化意蕴;第四部分从对亭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小品的研究引申到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审美的普遍关注,将审美的变迁与美学思想的营造相结合,力图探讨新时代下传统美学对建筑审美发展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建筑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补充。
梁毅[3](2021)在《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建筑形制及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结构演变,建筑营造技术逐渐趋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的模数制度体系,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建造的特殊体系。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但这些建筑均是某一特定时期文化、历史的见证者。当前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建筑遗产的保护,许多残损、破败的古建筑得到修缮,得以继续保存。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人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做到全面保护古建筑,让古建筑的长久的保存,让古建筑文化代代传承。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虽然经过修缮能够得以保存,但古建筑终究是有寿命的,如何能保留其所有的信息,让建筑长久的延续下去就需要结合现代技术。要实现建筑的保护,首要的就是对其建筑本体结构特点进行完整的、明确的把控,通过对建筑的结构特征、比例特点进行研究,了解建筑状况,保证修缮过程的准确性。同时,古建筑在修缮施工过程中不同构件、不同材料工艺、不同残损情况、不同结构的信息复杂、繁多,包括材质、尺寸、残损程度、残损位置、修缮措施等,传统的信息保存方法多数是以文字描述、图片信息并与AUTODESK CAD、Sketch Up等软件结合记录,这种传统的古建筑信息管理没有对传统建筑的信息进行系统性的归档,给资料提取、查阅、对比研究及后续维护管理上造成了较大难度。BIM技术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古建筑保护技术道路,BIM技术拥有随时提取、添加、更新信息的优势,将传统建筑的历史信息、材质、残损信息、修缮信息等综合到同一平台中,实现信息之间的系统化、一体化管理,在修缮施工时随时查看,提高效率的同时避免出错,并且结合BIM技术还能实现传统建筑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思维策略。本文通过大悲殿历史演变梳理的基础上,对大悲殿的建筑形制进行研究,把握建筑的整体比例关系,同时记录大悲殿的残损情况,并分析其残损原因,基于此建立起残损信息模型,对残损现象进行记录与表达,最后提出针对性的修缮措施。本文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第二部分是对山西明代建筑特点的总结和概述,首先以明代建筑大木技术发展特点为切入点,然后分析了山西明代建筑发展过程,并对明代建筑特点总结,最后在碑刻及文献资料的研究下,对崇善寺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了解大悲殿的前世今生。第三部分是对大悲殿现状的研究,包括第三章建筑形制研究和第四章残损现状及成因分析两章。首先是对建筑营造尺度、平面尺度、立面比例、剖面构成、斗栱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大悲殿的整体比例关系,明确大悲殿的结构特点、时代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是在现场调研、勘察的基础上,对大悲殿的残损现状及原因分析,并明确大悲殿的价值。第四部分是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悲殿保护技术的研究,包括残损信息模型搭建以及保护修缮措施两方面。第五章是在建筑形制和残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EVIT平台,建立大悲殿残损信息模型,实现残损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并利用Revit包含的扩展功能,直观的表达残损情况,第六章根据现状研究,在“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修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修缮措施,保证修缮过程的顺利进行,更好的保护古建筑。本文希望通过对大悲殿现状情况探究,整理、分析大悲殿在建筑形制上的特点以及具体残损情况,针对其特点,运用合理的技术妥善保护大悲殿,并对今后古建筑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许婷婷[4](2020)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的审美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更是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个艺术领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融合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共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同的艺术门类也形成了具有一定共通性的艺术表现及特性。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它们能够相互联系继而相互融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意象,意象的相通使建筑和舞蹈有了一致的美学特色。研究它们的审美共通性将帮助人们在舞蹈审美活动中更加开阔地进行审美想象、激发艺术创作灵感。该文旨在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古典舞蹈艺术的各自的本体特征,并且探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共通的文化内涵,以此总结出中国传统建筑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影响。通过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特点比较研究,把舞蹈艺术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能够为古典舞蹈发展开拓空间观点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并论证其价值。古典舞蹈从建筑艺术中吸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建筑艺术的启示作用,为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笔者分别从空间造型、审美风格、文化内涵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对舞蹈发展的意义四方面来进行论证。
常玉春[5](2020)在《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细部是还原建筑师设计思想,阐释材料、构造、形式之间内在关联的重要途径。湖南大学早期建筑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范本,其细部设计对于近代湖湘建筑师建筑思想研究、湖南大学早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国近代转型期建筑细部特征研究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关于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细部设计研究较少。2013年“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成功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凸显了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大学对校园现存的早期建筑开展了新一轮的保护与修缮,需要改造和替换的饰面层及结构被拆解,能够直观地看到建筑细部的工艺与做法。2019年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办学9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的建筑学术论坛与建筑展览,在中国书院博物馆中举办的“营造——刘敦桢、柳士英湖南大学校园建筑展”展出了湖南大学档案馆封存的设计图纸,为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鉴于湖南大学早期建筑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提升、建筑修缮和保护技术要求的提高以及从细部角度解析建筑师创作思想的需要,本研究以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办学90周年公开早期建筑原始图纸为契机,结合建筑类型学理论、实地调研测绘开展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研究。本研究聚焦于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的屋顶、屋身和台基,通过分析主要建筑细部设计的形态特征,梳理细部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设计遵循1)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2)部分与整体有机协同、3)施工与构造相互制约的设计法则,建筑细部设计经历了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演变,由最初对东西方传统建筑细部的简化模仿,转向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与基本国情、传统文化结合的创新,呈现1)地域适应、2)融汇中西、3)几何建构、4)细部联动、5)母题重复、6)动静结合、7)现代内隐、8)繁简相宜的设计特征,隐含了1)源于传统终于现代、2)始于模仿长于创新、3)发乎于情止乎于理的宏观演变规律。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式法则、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揭示了留日建筑师在国情复杂、基础薄弱、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将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和传统建筑细部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现代主义建筑创作之路,建造适合中国国情、适应地域气候、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其探索对现代主义实践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彭天福[6](2020)在《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水平到达空前的高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快速的推进,房地产业在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由于建设用地的不断减少和城市人口急速增加,高层住宅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大规模的建设,高层住宅出现了建筑形式单一、外立面设计如出一辙、地域性建筑特征丧失等问题,并引发城市住居环境千篇一律的趋势。而广府地区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发源地,对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发展在这场不断勾绘城市天际线的时代洪流中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对避免构建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和对传统建筑文化发扬都更应该引起当地开发商和建筑师的思考和重视。本论文针对以上情况确定了研究路线,首先对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为了能岭南传统发掘岭南传统民居的文化形态和住居理念,笔者选择了从岭南建筑的传统元素着手展开系统梳理与分析探究。从中再提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特点的传统岭南建筑元素,分别自形态、色彩、神韵等在现代建筑技术和工艺的支持下,运用当代建筑设计手法对提取的部分元素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探究。最后,基于广府地区近二十年来岭南风格高层住宅小区的优秀案例出发,积极寻求和总结一些高层住宅外立面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结合共融的可参考的设计原则,为以后的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时至今日,我们生活的城市在不断固化的机械式生产模式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地域化的特色,高层住宅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就是趋同化的城市风貌。消费者对住居环境的需要已经上升到精神的层面,文化地产的发展趋势渐渐成为时代的选择。而时代在不断地前进,而对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研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深入与前进,使其最终能够符合现代化审美,在传承的路上寻求发展,继而打造具有品牌性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名片。
乐立[7](2020)在《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博物馆建筑作为文化积淀与创新实践的现代化场所,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展现其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质。博物馆建筑形态既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建筑形式,又是一种能动的“态势”,它传达着形式背后的语义。建筑形态的语义与特定区域下的文化要素息息相关,它是对地域文化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表现。因此,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索博物馆建筑形态有其重要性,从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形态来看,它是受到地域文化影响最典型的案例之一。苏州博物馆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文化中获取灵感,赋予博物馆建筑以新的场所精神,并将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创作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苏州文化特质的建筑形态。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论述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论文以地域文化影响因素的分类阐释为切入点,从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传统建筑营造因素三个方面,论述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的生成。并通过对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由点及面的分析,结合现代化的构成方法与审美原则举例论证,进一步探究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之构成。最后通过分析苏州博物馆的创作理念与建筑材料,论述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在地域文化下的创新发展,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苏州博物馆对地域文化的关键质素予以传承、转化与创新,结合现代建筑材料与创作思维,展现苏州之“韵”,园林之“境”,体现苏州秀美的文化特质,并给予观者与历史对话的空间氛围,对现代博物馆建筑创作具有启发性意义。
肖雅阁[8](2020)在《山水画经营位置对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江南园林作为一种较大空间尺度的文化艺术载体,这个特点使得其对于文化艺术众多领域成就的借鉴涵纳、融通展示有着其他艺术更为优越的便利条件。其中,山水画与明清江南园林其源高深,其流浩荡,互融式发展贯穿了两者的历史轨迹。本文透过山水画经营位置的微观视角,追溯山水画经营位置对明清江南园林空间营造的影响。在文献和实物中,抓住雪泥鸿爪,吉光片羽,从依附于明清江南园林之上的哲学向度、审美趣味和建构范式等不同维度展开新的探索,研究山水画传统意境与章法布局对于营造明清江南园林充分艺术化的时空形态的意义。本文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深意还原的尝试。通过山水画经营位置的解读对明清江南园林空间营造产生影响的研究路向,探索明清江南园林空间的组织结构艺术。逐一解锁山水画经营位置诸手法与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相对应的逻辑关系,对于明了明清江南园林构景艺术和意境所在,探讨如何将山水画的情境在明清园林中展开,形成三维的立体画卷无疑是借古开今的有益探索。
黄庄巍[9](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认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姚珏[10](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二、乐从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神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乐从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神韵(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 |
1.1.2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兴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艺术 |
2.1.2 艺术介入 |
2.1.3 景观 |
2.1.4 乡村景观 |
2.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
2.2.1 艺术介入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3 区域景观规划理论 |
2.2.4 内生式发展理论 |
2.2.5 乡村旅游学理论 |
2.3 乡村景观的构成与特征 |
2.3.1 乡村景观的构成 |
2.3.2 乡村景观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与分析 |
3.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兴起 |
3.1.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 |
3.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模式及实践分析 |
3.2.1 艺术导入型 |
3.2.2 艺术入驻型 |
3.2.3 艺术合作型 |
3.3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实践的作用与成效 |
3.3.1 乡村文化景观得到保护与传承 |
3.3.2 乡村人文资源得到转化 |
3.3.3 重塑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生活 |
3.3.4 激活乡村活力 |
3.3.5 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
3.3.6 提升村民审美意识与美化乡村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案例调研分析 |
4.1 调研对象确定及调研过程 |
4.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1.2 实地调研内容 |
4.2 调研案例与分析 |
4.2.1 农业景观的艺术化与产业拓展案例——设计丰收项目 |
4.2.2 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案例——碧山计划 |
4.2.3 村貌美化与基础设施改善案例—郝堂村 |
4.2.4 建筑改造与功能拓展——西河村 |
4.2.5 艺术节庆的引入案例——许村计划 |
4.3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1 村民问卷调查及分析 |
4.3.2 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
4.4 乡村景观存在问题及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借鉴 |
4.4.1 我国乡村景观的现状问题 |
4.4.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借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分析 |
5.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基因形态构成 |
5.1.1 乡村自然景观 |
5.1.2 乡村农业生产景观 |
5.1.3 乡村聚落景观 |
5.1.4 乡村文化景观 |
5.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艺术家具有的乡土知识因素 |
5.2.2 乡村历史文化因素 |
5.2.3 乡村场所特征因素 |
5.2.4 乡村自然景观要素 |
5.2.5 村民参与度因素 |
5.2.6 “人群”需求因素 |
5.3 艺术形式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 |
5.3.1 绘画艺术 |
5.3.2 雕塑艺术 |
5.3.3 大地艺术 |
5.3.4 装置艺术 |
5.3.5 多媒体艺术 |
5.4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 |
5.4.1 人—艺术激发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
5.4.2 文—艺术实现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
5.4.3 地—艺术表达地方美学 |
5.4.4 产—艺术发展乡村核心产业 |
5.4.5 景—艺术创造并激活乡村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 |
6.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原则 |
6.1.1 在地性原则 |
6.1.2 生态保护性原则 |
6.1.3 参与互动性原则 |
6.1.4 文化乡土性原则 |
6.1.5 新旧共生性原则 |
6.2 乡村自然景观的艺术介入 |
6.2.1 乡村大地艺术景观表达 |
6.2.2 乡村水系景观感知 |
6.2.3 乡村植物景观展现 |
6.2.4 乡村夜晚景观打造 |
6.3 农业生产景观的艺术引入 |
6.3.1 农田艺术景观的呈现 |
6.3.2 农作物创意景观小品搭建 |
6.3.3 农用器具乡土氛围营造 |
6.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的再造与延伸 |
6.4.1 乡村聚落景观风貌规划 |
6.4.2 乡村建筑空间景观的再造 |
6.4.3 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构建 |
6.4.4 乡村绿道空间景观改造 |
6.4.5 乡土小品景观的艺术介入 |
6.5 乡村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创新 |
6.5.1 乡土文化记忆的挖掘与修复 |
6.5.2 乡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辐射 |
6.5.3 乡土文化的艺术化活态展示 |
6.6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机制创新 |
6.6.1 加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管理 |
6.6.2 强化村民的主体性及乡村景观保护意识 |
6.6.3 促进艺术家、乡村及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 |
6.6.4 制定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相关细则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践探索 |
7.1 瑶里镇绕南村概况 |
7.2 绕南村前期调研 |
7.2.1 乡土资源调研分析 |
7.2.2 村民调研访谈分析 |
7.3 瑶里镇绕南村现存问题分析 |
7.3.1 民俗文化的流失 |
7.3.2 建筑的年久失修 |
7.3.3 景观的缺失 |
7.4 艺术介入绕南村景观建设具体策略分析 |
7.4.1 自然景观的艺术介入 |
7.4.2 聚落景观的艺术介入 |
7.4.3 文化景观的艺术介入 |
7.4.4 机制创新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3 绕南村民访谈提纲 |
(2)中国的“亭”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亭的历史与构造形式 |
第一节 亭的起源和历史 |
一、亭的词源学溯源 |
二、亭的发展史 |
第二节 亭的构造形式 |
一、亭的种类 |
二、亭的形式 |
第二章 中国亭的建筑语言和形式美学 |
第一节 亭的建筑语言要素 |
一、柱 |
二、屋檐 |
三、斗拱 |
四、基座 |
五、装设与色彩 |
第二节 亭的空间形式美学 |
一、比例和尺度 |
二、韵律和对比 |
第三节 亭在园林之中 |
一、亭与植物 |
二、亭与水体 |
三、亭与舫、台、榭 |
第三章 中国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体现 |
第一节 亭中的审美意识 |
一、“虚空纳万境的”空间意象 |
二、天人合一的追求 |
三、自然与艺术的共融 |
第二节 亭中的审美文化体现 |
一、园林中亭的审美文化体现 |
二、诗词歌赋中亭的审美文化体现 |
三、山水画中的亭的审美文化体现 |
四、古人生活中亭的审美文化体现 |
第四章 中国亭对后世审美和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亭对设计美学以及国外建筑的影响 |
一、中国美学思想与亭营造的结合 |
二、中国亭与西方审美和谐共生 |
第二节 亭对当代设计美学发展的影响 |
一、亭的意境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
二、亭的审美意向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建筑形制及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山西明代建筑概述及崇善寺历史沿革 |
2.1 山西明代建筑概述 |
2.1.1 明代大木技术特点 |
2.1.2 山西明代建筑发展 |
2.1.3 山西明代建筑特点 |
2.2 崇善寺历史沿革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崇善寺大悲殿建筑形制研究 |
3.1 营造尺度研究 |
3.2 平面尺度 |
3.2.1 面阔与进深比例关系分析 |
3.2.2 平面尺度设计与斗口的关系 |
3.3 立面比例 |
3.3.1 通面阔与檐柱高的比值分析 |
3.3.2 檐柱高与明间面阔的比值分析 |
3.4 剖面构成 |
3.4.1 檐柱与建筑剖面 |
3.4.2 步架与举架 |
3.4.3 屋面出檐 |
3.4.4 歇山收山 |
3.5 斗栱 |
3.5.1 一层柱头科斗栱 |
3.5.2 一层平身科斗栱 |
3.5.3 一层角科斗栱 |
3.5.4 二层柱头科斗栱 |
3.5.5 二层平身科斗栱 |
3.5.6 二层角科斗栱 |
3.6 与明代瞿昙寺隆国殿比较分析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崇善寺大悲殿残损现状及价值分析 |
4.1 大悲殿现状特征 |
4.1.1 大木构架 |
4.1.2 屋顶瓦作 |
4.1.3 墙体 |
4.1.4 台基地面 |
4.1.5 内外装修 |
4.1.6 木基层 |
4.1.7 其他 |
4.2 残损现状分析 |
4.2.1 大木构架残损现状 |
4.2.2 屋面残损现状 |
4.2.3 墙体 |
4.2.4 台基地面 |
4.2.5 木装修 |
4.2.6 木基层 |
4.3 残损成因分析 |
4.3.1 自然因素的影响 |
4.3.2 人为因素影响 |
4.3.3 自身因素影响 |
4.4 大悲殿价值分析与评估 |
4.4.1 大悲殿价值分析 |
4.4.2 大悲殿价值评估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崇善寺大悲殿残损信息模型建立 |
5.1 BIM技术应用的信息管理 |
5.1.1 BIM技术的定义 |
5.1.2 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
5.1.3 BIM技术与大悲殿结合的信息管理研究 |
5.2 大悲殿信息模型的建立 |
5.2.1 数据的采集与准备 |
5.2.2 大悲殿族库的创建 |
5.2.3 大悲殿信息模型的阶段化设置 |
5.3 残损信息的记录与表达 |
5.3.1 残损信息的记录 |
5.3.2 残损现象的表达 |
5.4 修缮信息的搭载及输出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崇善寺大悲殿修缮方法及措施 |
6.1 大悲殿历史修缮记录 |
6.1.1 修缮记载 |
6.1.2 大悲殿历史与现状形制对比 |
6.2 大悲殿的修缮原则 |
6.3 修缮方案设计 |
6.3.1 大木构架的修缮 |
6.3.2 屋面的修缮 |
6.3.3 墙体的修缮 |
6.3.4 台基地面的修缮 |
6.3.5 木装修的修缮 |
6.3.6 木基层的修缮 |
6.3.7 地基及环境治理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与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本课题的不足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的审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解读 |
一、中国传统建筑概念的梳理 |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 |
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古典舞蹈的解读 |
一、中国古典舞蹈概念的梳理 |
二、中国古典舞蹈的历史发展 |
三、中国古典舞蹈的特征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时空造型的比较 |
第一节 平面布置 |
一、点 |
二、线 |
三、面 |
第二节 立面形式 |
一、三度空间 |
二、三维空间 |
第三节 内外空间组织 |
一、节奏感 |
二、韵律感 |
第四节 静态造型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运用 |
一、在汉唐舞蹈中的运用 |
二、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 |
三、在戏曲舞蹈中的运用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审美风格的关联 |
第一节 气势恢宏之美 |
第二节 曲线灵动之美 |
第三节 诗情画意之美 |
第四节 宗教信仰之美 |
一、道教思想 |
二、佛教思想 |
三、儒家思想 |
第四章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文化内涵的精神统一 |
第一节 规矩与方圆——规范 |
第二节 物我合一——交融 |
第三节 起承转合——贯通 |
第五章 中国传统建筑对古典舞蹈创作发展的意义 |
第一节 建筑师对舞蹈编导思维的启发 |
一、灵感来源于实际积累经验 |
二、灵感来源于对地域、文化的探寻 |
三、灵感来源于联想 |
第二节 建筑物对舞蹈编导创作的启发 |
一、构图布局 |
二、色彩装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文献综述 |
1.2 研究方法 |
1.2.1 实证研究法 |
1.2.2 归纳分析法 |
1.3 研究范围 |
1.3.1 时间范围 |
1.3.2 空间范围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概述 |
导言 |
2.1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所处环境及背景 |
2.1.1 人文环境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背景 |
2.2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设计根源 |
2.2.1 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 |
2.2.2 西式现代建筑的引入 |
2.2.3 适应国情地域的创新 |
2.3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划分 |
2.3.1 建筑细部划分总结 |
2.3.2 本文建筑细部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屋顶细部设计 |
导言 |
3.1 屋顶形态 |
3.1.1 屋顶形态简述 |
3.1.2 屋顶形态分析 |
3.1.3 屋顶形态特征 |
3.2 屋顶装饰 |
3.2.1 屋脊装饰 |
3.2.2 屋面装饰 |
3.2.3 檐部装饰 |
3.3 屋顶构造 |
3.3.1 普通坡屋顶构造 |
3.3.2 传统大屋顶构造 |
3.3.3 现代平屋顶构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屋身细部设计 |
导言 |
4.1 墙身设计 |
4.1.1 墙身形态 |
4.1.2 墙身节点 |
4.1.3 墙身装饰 |
4.2 门窗设计 |
4.2.1 门窗样式 |
4.2.2 门窗构造 |
4.2.3 门窗装饰 |
4.3 梁柱设计 |
4.3.1 梁柱形式 |
4.3.2 梁柱构造 |
4.3.3 梁柱装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台基细部设计 |
导言 |
5.1 台基设计 |
5.1.1 台基形态 |
5.1.2 台基构造 |
5.1.3 台基装饰 |
5.2 台阶设计 |
5.2.1 台阶样式 |
5.2.2 台阶构造 |
5.2.3 台阶装饰 |
5.3 栏杆设计 |
5.3.1 栏杆样式 |
5.3.2 栏杆构造 |
5.3.3 栏杆装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总结 |
导言 |
6.1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式法则 |
6.1.1 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 |
6.1.2 部分与整体有机协同 |
6.1.3 施工与构造相互制约 |
6.2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特征 |
6.2.1 地域适应 |
6.2.2 融汇中西 |
6.2.3 几何建构 |
6.2.4 细部联动 |
6.2.5 母题重复 |
6.2.6 动静结合 |
6.2.7 现代内隐 |
6.2.8 繁简相宜 |
6.3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演变规律 |
6.3.1 源于传统终于现代 |
6.3.2 始于模仿长于创新 |
6.3.3 发乎于情止乎于理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分布 |
附录B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基本信息 |
附录C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分析 |
附录D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测绘图纸 |
致谢 |
(6)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涉及的区域与概念界定 |
1.4.1 广府地区 |
1.4.2 岭南地区 |
1.4.3 高层住宅 |
1.4.4 建筑外立面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1.5.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二章 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发展进程 |
2.1 国内外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发展进程 |
2.1.1 国外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发展概述 |
2.1.2 国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发展概述 |
2.2 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
2.2.1 外立面设计的整体表现形式 |
2.2.2 外立面设计的局部表现形式 |
2.3 现代高层住宅外立面地域性表达的设计手法与原则 |
2.3.1 高层住宅地域化表达的相关研究 |
2.3.2 高层住宅外立面建筑构造的地域性表达 |
2.3.3 高层住宅外立面建筑色彩的地域性表达 |
2.3.4 高层住宅外立面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提取、分析与文化内蕴 |
3.1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相关概述 |
3.2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提取和表征 |
3.2.1 双塑脊饰 |
3.2.2 青砖黛瓦 |
3.2.3 满洲窗 |
3.2.4 木趟栊 |
3.2.5 镬耳墙 |
3.2.6 客家围屋 |
3.2.7 五行山墙 |
3.3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
4.1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原则 |
4.2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
4.2.1 建筑元素形态的应用 |
4.2.2 建筑元素色彩的应用 |
4.2.3 建筑元素材料的应用 |
4.2.4 建筑元素装饰的应用 |
4.3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融入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项目研究 |
5.1 带岭南建筑元素的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同等案例分析 |
5.1.1 广州·岭南湾畔 |
5.1.2 广州·保利越秀岭南林语 |
5.1.3 广州·兰亭颖园 |
5.1.4 珠海·岭南世家 |
5.1.5 广州·兰亭御园 |
5.2 项目外立面设计的综合评述 |
5.3 岭南风格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共性原则 |
5.4 应用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诠释 |
2.影响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因素 |
2.1 苏州博物馆概述 |
2.2 自然环境因素 |
2.3 人文环境因素 |
2.3.1 再现历史文化 |
2.3.2 协调环境 |
2.3.3 表现地域性格及情感 |
2.4 传统建筑营造因素 |
2.4.1 转译传统建筑符号 |
2.4.2 延续传统建造方法 |
3.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之构成 |
3.1 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构成要素 |
3.1.1 点的运用 |
3.1.2 线的组合 |
3.1.3 面、体块的表现 |
3.2 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构成方法 |
3.2.1 空间形态的组织——叠合与联结 |
3.2.2 外部形态的延续——切割与变形 |
3.2.3 室内形态的嬗变——解构与重组 |
3.3 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审美原则 |
3.3.1 形态单纯化——统一与均衡 |
3.3.2 形态连续化——节奏与韵律 |
4.地域文化下博物馆建筑形态新构架 |
4.1 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创新发展 |
4.1.1 注重人的情感体验 |
4.1.2 注重材料特性 |
4.1.3 注重功能复合化 |
4.2 博物馆建筑形态推动地域文化发展 |
4.2.1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
4.2.2 衍生文化符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山水画经营位置对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1.3.1 现实意义 |
1.1.3.2 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明清江南园林的研究 |
1.2.2 关于山水画的研究 |
1.2.3 关于山水画与明清江南园林关系的研究 |
1.2.4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对于当代建筑启示性的研究 |
1.2.5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论文可能的探索空间 |
1.3.1 明清江南园林是西方建筑参照体系之外的意境造化 |
1.3.2 从山水画理论经营位置角度探索明清江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尚有余地 |
1.3.3 对明清江南园林完美人居的往还及其现代化的吐纳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4.1 明清江南园林与山水画内在的相关性 |
1.4.2 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与山水画经营位置的相关性 |
1.4.3 明清江南园林“画意世界”空间布局的建构机理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田野调查法 |
1.5.3 类比法 |
1.5.4 跨学科分析法 |
1.6 主要理论依据 |
1.6.1 以园林为主的中国建筑及景观的营造法式 |
1.6.2 明清江南园林的造园理念 |
1.6.3 山水画理论中“经营位置”的格致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对研究对象和理论的再认识 |
2.1 山水画创作的发展轨迹 |
2.1.1 六朝时期创其滥觞 |
2.1.2 隋唐时期独立成科 |
2.1.3 五代两宋蔚成大观,影响深远 |
2.1.4 元朝时期意境融彻 |
2.1.5 明清两代传承有序 |
2.2 山水画理论的风格流变 |
2.2.1 六朝时期奠定了山水画创作意境和创作技法的基础 |
2.2.1.1 澄观一心,笔摄万象是为山水画空间意识的先河 |
2.2.1.2 “谢赫六法”是山水画创作技法的开山之作 |
2.2.2 唐朝时期初步搭建了一个山水画理论的逻辑体系 |
2.2.2.1 格高思逸,心源造化成为画家的品行追求 |
2.2.2.2 “运墨五色”奠定了后世“写意”的新途径 |
2.2.3 五代、两宋时期是山水画理论的集大成者 |
2.2.3.1 注重形神兼备和笔墨技法之精雕细琢 |
2.2.3.2 体现林泉之心与自然山水的相互映射 |
2.2.4 元朝时期将逸笔传神列为山水画的枢机之要 |
2.2.5 明清两代学有宗统,以“多文”而“晓画”为指归 |
2.3 经营位置理念的脉络梳理 |
2.3.1 经营位置理念的缘起 |
2.3.2 经营位置理念的阐发 |
2.3.2.1 经营位置被认定为“画之总要” |
2.3.2.2 经营位置是状物传情、形色达意的手段 |
2.3.2.3 经营位置是对画面的匠心安排 |
2.3.2.4 经营位置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时空观 |
2.3.2.5 经营位置需要沉谋研虑、“惨淡经营” |
2.4 明清江南园林的历史钩沉 |
2.4.1 明清江南园林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2.4.2 明清江南园林的演变路径 |
2.4.2.1 中国园林始于帝王欲万世之缔构而成就的皇家别馆 |
2.4.2.2 明清江南园林是文人士大夫“闲燕”之地演进的结果 |
2.5 园林营造理论概览 |
2.5.1 以《园冶》为肇端,明清造园理论进入自觉阶段 |
2.5.2 以童寯为代表的建筑师将中国古典园林纳入世界建筑学史的范畴 |
2.5.3 陈从周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原则的贡献 |
2.6 园林空间布局的理论内涵 |
2.6.1 园林空间布局的内涵 |
2.6.2 明清园林理论着述对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的体认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水画与明清江南园林的内在联系 |
3.1 造园家与画家身份或修养兼具 |
3.1.1 文人画家兼造园家 |
3.1.2 造园家兼画家 |
3.1.3 造园家与画家在绘画和造园实践中相映成辉 |
3.1.4 文、雅是造园家与画家的共同的身份指征 |
3.1.4.1 “文思光被”被造园家与画家奉为共同的艺术圭臬 |
3.1.4.2 清雅绝尘是造园家与画家共同追求的品质 |
3.2 意境之美是山水画和明清江南园林的共同追求 |
3.2.1 山水画致力于营造象外之象的无穷意境 |
3.2.1.1 “写意”是山水画的出发点和目的 |
3.2.1.2 “神似”是“写意”追求的精神高蹈和超越 |
3.2.2 明清江南园林意图营造寓情于景的画意栖居 |
3.2.2.1 因借历史文本的精神旨趣点景题名 |
3.2.2.2 赋予自然事物以特定的寓意 |
3.2.2.3 园林的艺术探索是造园家心境和审美体悟的映射 |
3.3 山水画和明清江南园林本源同一的哲学蕴藉 |
3.3.1 俯仰天地的宇宙观 |
3.3.2 天人相与的自然观 |
3.3.3 修养心性的隐逸观 |
3.3.4 超越世俗的人生观 |
3.4 山水画理亦即明清江南园林的构园之理 |
3.4.1 山水画赋予明清江南园林表现技法之美 |
3.4.2 山水画赋予明清江南园林构园章法之美 |
3.4.3 山水画赋予明清江南园林画境之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营位置诸手法在山水画的表现 |
4.1 虚实 |
4.1.1 间隔 |
4.1.1.1 留天留地 |
4.1.1.2 以虚衬实 |
4.1.2 留白 |
4.2 开阖 |
4.2.1 收放之间注重起承转合 |
4.2.2 物象安排上把握节奏起伏 |
4.2.3 视觉成像上讲究随步换形 |
4.3 呼应 |
4.3.1 讲究物象之间的联系映衬 |
4.3.2 形成物象之间的错落有致 |
4.4 远近 |
4.4.1 引导观者形成“人在山中”的内向视野 |
4.4.2 以烟岚映带模糊观者的感知距离 |
4.4.3 以平远构图延展观者的视觉走向 |
4.5 藏露 |
4.5.1 画中藏颖的正是画之用意 |
4.5.2 若隐若现中生发更多的意蕴 |
4.6 取舍 |
4.6.1 在确定的尺幅中浓缩真山实水的阔大气象 |
4.6.2 以边角之景体现完整的意境 |
4.7 疏密 |
4.7.1 密从有画处求画 |
4.7.2 疏从无画处求画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营位置诸方法在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中的表现 |
5.1 虚实 |
5.1.1 间隔 |
5.1.2 空白 |
5.1.2.1 以建筑尺度的巧而得体营造出庭院敞阔的观感 |
5.1.2.2 以楼宇的高敞拓展心理空间 |
5.1.2.3 以凿池引水营造开阔的空间形态 |
5.1.2.4 营造富于想象空间的无人之境 |
5.1.3 光影 |
5.1.3.1 天光水影 |
5.1.3.2 粉墙弄影 |
5.1.3.3 疏林清影 |
5.1.3.4 亭台倒影 |
5.2 开阖 |
5.2.1 构园要素的起承转合赋予单体景致有意义的关联与延伸 |
5.2.1.1 门 |
5.2.1.2 廊 |
5.2.1.3 桥 |
5.2.1.4 墙 |
5.2.1.5 径 |
5.2.2 通过对动线的拿捏营造园林空间的韵律节奏 |
5.2.3 运用多向视野切入形成步移景异的动态观照 |
5.3 呼应 |
5.3.1 对景的配置讲究和而不同 |
5.3.2 借景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 |
5.4 远近 |
5.4.1 制造沉浸式体验产生深远不尽的纵深感 |
5.4.2 运用水面转换视野中景物的远近大小 |
5.4.3 通过高视点产生极目旷望的观感 |
5.4.4 以迂回曲折形成富于转圜的空间导向 |
5.4.4.1 曲径 |
5.4.4.2 曲桥 |
5.4.4.3 曲廊 |
5.5 藏露 |
5.5.1 以藏拙的手法滤绝市井喧嚣 |
5.5.2 以掩映的姿态引发游人想象 |
5.5.2.1 隔景 |
5.5.2.2 障景 |
5.5.2.3 藏景 |
5.5.2.4 漏景 |
5.6 取舍 |
5.6.1 概括提炼 |
5.6.1.1 缩小景物来提高环境的相对尺度 |
5.6.1.2 通过夸大体量的近人尺度将周遭的环境显大 |
5.6.1.3 以真山实水的一隅概括自然界的万千气象 |
5.6.2 框取裁剪 |
5.6.2.1 门的框取 |
5.6.2.2 窗的框取 |
5.7 疏密 |
5.7.1 用湖山的“疏”接纳重台叠馆的“密” |
5.7.2 用建筑的“密”环抱一弯曲水的“疏”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6.1.1 明清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是囊括景观要素的特殊的建筑处理方式 |
6.1.2 从山水画的经营位置角度对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的全面梳理 |
6.1.3 透过位置经营的形式美使意境之美可视化 |
6.1.4 基于园林空间布局的人居构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品集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
5.1.1 世界维度 |
5.1.2 中国维度 |
5.1.3 地域维度 |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
5.2.1 现代脉络 |
5.2.2 古典脉络 |
5.2.3 人文脉络 |
5.2.4 乡土脉络 |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
5.3.1 家国情怀之力 |
5.3.2 政治文化之力 |
5.3.3 外来思潮之力 |
5.3.4 技术革新之力 |
5.3.5 经济起伏之力 |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
二、异地的馆藏 |
小结 |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
一、家族群居形制 |
二、独居民宅形制 |
小结 |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
一、动植混合类 |
二、戏文叙事类 |
三、诗句意境类 |
四、宗教信仰类 |
五、吉祥装饰类 |
六、数字阴阳类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
一、意象表现 |
二、符号隐喻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
一、均衡开合 |
二、饱满律动 |
三、虚实相生 |
四、质朴本色 |
小结 |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
一、祖制家教 |
二、士大夫名门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
一、阴阳观念 |
二、驱凶纳吉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
一、廉商元素 |
二、外朴内华 |
小结 |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图录 |
二、访谈记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乐从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神韵(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D]. 余顺利.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中国的“亭”审美文化研究[D]. 郭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建筑形制及保护技术研究[D]. 梁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舞蹈的审美比较研究[D]. 许婷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研究[D]. 常玉春. 湖南大学, 2020(08)
- [6]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D]. 彭天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D]. 乐立.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0)
- [8]山水画经营位置对明清江南园林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D]. 肖雅阁.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