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清末满语的发展——兼评《满蒙汉三合教科书》(论文文献综述)
张凌霄[1](2019)在《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文中认为近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如何看待清帝国早期的历史,已与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清朝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一个依靠汉人精英支持,借助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等进行统治的王朝或者是阻碍中国文明进步、造成中国全面衰败的元凶——广袤的疆域、多元的族群以及复杂而有效的早期现代(early modern)统治技术,使得清代历史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又面临众多挑战的画面。但是如何看待19世纪以降特别是1840年以后的清帝国,仍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例如关于清帝国的“国语”(gurunigisun)——满语,长期以来都将其看作是处于一个不断衰落并最终丧失“国语”地位的历史过程。本文所要考察的,正是1821—1911年间作为“国语”、“国书”的满语、满文在帝国晚期的政治地位,借此观察两种“国语”(满语和汉语)观念和实际上在帝国晚期政治中的关系以及隐藏于背后的身份认同、权力博弈。本文认为,从道光至宣统时期,作为大清国(daicing gurun)而“国语”的满语以及“国书”满文,在政治层面上实际从未丧失自己的尊贵地位。无论是清朝皇帝还是八旗官员,始终都将维护帝国“国语”视为自己的职责之一。满语的“国语”地位,不但体现于清代周密的制度当中,亦表现于复杂多变的帝国政治现实之中。对内而言,当皇帝和旗员拥有强烈的“国语”意识之时,满语、满文自然而然地被广泛地运用于帝国行政。首先是在教育层面,统治者与各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和支持满语教育,尽管因为时局动荡、战火纷飞,某些地区旗人的满语教育受到重大冲击,但直至帝国覆灭,满语教育在八旗社会中都延续下来,甚至在最后十余年有某种程度的复兴和发展。其次在政务处理方面,今天遗留的许多满文奏折、咨文、上谕等,都显示了这一时期满文在帝国政治中的参与程度,而笔帖式这一官僚群体的活动,则像我们明白无误地展示了“国语”整个清帝国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对外而言,作为“国语”、“国书”的满语、满文,不但被国内的官僚系统所坚持使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清帝国以外众多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在理藩院、礼部处理的传统交涉国以及海洋领域国家之中,虽然像朝鲜这样的国家在帝国晚期与清朝交往时,对满文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但是在订立外交条约、公文往来、刺探情报、笼络他国等众多场合中,满语、满文仍然充分发挥着“国语”、“国书”。此刻,清帝国的语言统治策略在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清末、民国以来有关清朝“国语”的衰亡论又该如何解释?透过“国粹”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群体——旗人、改良主义者和激进的革命党,在对“国语”的不同认知中,实际反映地是他们在当时对“国”的边界和定义的差别。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别,导致清帝国灭亡后,掌握了舆论和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透过种种手段,编织了完全脱离历史的关于清帝国“国语”早已衰落的叙事,以此来消解帝国的意识形态和历史记忆。最终,两种“国语”间的历史关联彻底断裂,被摧毁的不仅是作为“国语”的满语,也包括其背后历经上百年确立起来的合璧式语言统治策略。自此,中国在近代开始以一种人为制造的“民族国家”的面貌,逐步实现其“现代转型”。
刘楠[2](2018)在《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提出东北地区作为满洲故地,自清为统治者后,为维护本族旧俗与统治秩序,即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深满文化对东北少数民族的影响。本文即通过对清代官史、地方及私人史料文献的研究,意图了解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的背景原因、政策方式及具体表现,通过清代不同时期有关“剃发易服”、“国语骑射”政策、教育学校及风俗习惯的转变来介绍东北各少数民族对满文化的认同程度,继而探讨其对于东北地区的作用与影响。认识作用与影响中有益部分并从中借鉴方法,投入实践;分析其中有缺陷部分并吸取经验,继而为此后东北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张晓传[3](2017)在《语言政策下的文化传播——以满清满语政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传播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渠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而言,满文化传播以及对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这与当时满清政权实施的有效的满语语言政策有密切关系,满语的传播大大促进了满文化的传播,这给当今国家文化传播以及民族语言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
郭恩琪[4](2017)在《满语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族作为最后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它所创造的满语对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有一定的影响。在东北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过程中,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的影响,使得各民族间的语言交流便产生一定的语言关系。本文将从满族的民族崛起、满族统治期间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关系和满语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这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李娜,王晶[5](2015)在《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以《初级国语读本》为例》文中提出对清末民初时期的早期教科书进行细致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可以为当代教科书编写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出版的《初级国语读本》(一套八册)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套初小教材,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发现这套教材有如下特点:课文多为韵文,朗朗上口,利于诵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教材充满美感;插图课文相辅相成等。另外《初级国语读本》在设计上,尤其是常用字的选用、识字量的确定上较合理,符合母语习得的基本规律,这一点尤其值得当代教科书编纂者借鉴。
宋冰[6](2014)在《满汉合壁《庸言知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庸言知旨》是一部满汉合璧读本会话类文献。该书辑录大量满汉日常用语并附以汉语注释,具有鲜明的口语特征。《庸言知旨》现存两种版本,即嘉庆二十四年刻本、光绪十七年抄本。作者宜兴除编纂《庸言知旨》外,还编有满语词典《清文补汇》,整理刊刻了《月山诗集》《四松堂集》,这些活动均体现出宜兴较高的满汉文水平。《庸言知旨》采用直译的方法将谚语、成语、惯用语等汉语俗语翻译成满文,保留了汉语俗语的字面意义;而书中的满语俗语转换成汉语时,往往借用汉语俗语,这就使得我们得以一览满语俗语的原貌。《庸言知旨》中的满语俗语讲究押韵,词汇对应;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反映了满族的生产生活经验,也蕴含着满族渔猎骑射文化内涵。
戴克良[7](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允允[8](2012)在《上海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变迁初探(1920-2011)》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科书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对于传播国家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教科书出版是出版业的支柱产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20年至2011年上海地区的中小学教科书出版。首先,论文以一定的篇幅论述了1949年前的教科书出版变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国后的教科书出版活动研究,这样不仅形成了对历史发展连贯、饱满的认识,同时在对比中更能体现出建国后教科书出版的一些问题。其次,.论文从教科书出版的变动情况的角度,探讨制度形成的根本要素,从而使历史更为丰满、真实。另外,除了论述教科书变迁的过程,论文更结合教科书文本的内容来研究教科书变迁的影响,其中还要结合对当下的思考,形成本文的现实关怀。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从1920年至1937年7月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的初步发展时期。第二章则主要分析从1937年7月至1949年10月抗日战争及建国前教科书出版的发展变化情况。论文第三章研究了新中国建国伊始至1986年教科书在过渡时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教科书出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上海地区在1986年进入了一期课程改革,开始重新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第四章主要论述1986年至2011年上海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在此期间,上海成为教科书的试点地区。本章探讨了两次课程改革对上海教科书出版带来的影响。第五章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教科书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迁研究:一是教科书形式的变迁;二是教科书内容的变迁;三是教科书制度的变迁。初步还原和建构上海近代以来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的脉络。
胡艳霞[9](2012)在《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语言学的研究,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清代满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共同的语言发生学基础以及平行互动(满-蒙语言关系)、深层渗透(满-达语言关系)、全面传承(满-锡语言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分析民族关系对语言关系的影响,揭示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实质,探讨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历时演变及表现形式,总结语言演变规律。首先,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分别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历史接触及民族关系进行了考察。从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的角度,探讨清代统治者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以作为各个时期不同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为探讨语言关系的演变做铺垫。其次,进入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主体部分的研究。从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过程及语言本体的词汇、语音、语法等几个方面分别对满族与蒙古族、满族与达斡尔族、满族与锡伯族的语言关系进行探讨。此部分的研究力求做到分析深入、总结全面,对一些学术界争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总结在清代多民族共存的政权下,语言关系的发展规律。本文在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之后,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式,根据各自不同特征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清代满语与蒙古族语言的互动关系、满语与达斡尔族语言的渗透关系、满语与锡伯族语言的传承关系等三个类型。以清代满族与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关系为线索,用可靠的语言材料说明在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民族关系中,满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并存、互补、交替的一般情况,重点说明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是不同民族彼此交融和不同语言文化相互作用的前提。论文共由六章构成: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第二章,清代满族与东北疆域的少数民族关系。叙述了清代东北疆域的划分和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等统治机构的建立、管辖范围及职责,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及满文的创制发展历程,以及清代满族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第三章,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及其民族语言关系。从清代政治、社会、文化政策几方面分析其对民族关系及语言关系的影响。第四章,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从时间跨度与空间分布上论述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接触过程。第五章,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表现形式。采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对满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共同的语言发生学基础,以及平行互动(满-蒙语言关系)、深层渗透(满-达语言关系)、全面传承(满-锡语言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与概括。第六章,总结。对全文各章节的观点以及文章创新、不足和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部分进行了说明。通过以上的研究,笔者希冀勾划出一个清晰而深刻的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发展脉络,相信这一探索无论在语言学领域还是在满学研究领域都将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意义,从而可以为民族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例证和借鉴,并试图对民族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支持。
季永海[10](2011)在《论清代“国语骑射”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推行"国语骑射"教育。清代实行的"国语骑射"教育对中国东北地区满、蒙古、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二、论清末满语的发展——兼评《满蒙汉三合教科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清末满语的发展——兼评《满蒙汉三合教科书》(论文提纲范文)
(1)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转写格式说明 |
清朝皇帝、年号及在位时间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 学术回顾 |
(三) 研究主题 |
(四) 文献介绍 |
第一章 清帝国早期的“国语”、“国书” |
(一) “国语”、“国书”的创制与发展 |
(二) 清代“国语”、王朝政治与帝国治理 |
(三) 比较视野下清帝国前期的语言统治策略 |
小结 |
第二章 帝国晚期的统治与“国语”、“国书” |
(一) “清语骑射,我朝根本” |
(二) “国语”、“国书”与帝国统治 |
(三) “国语”、“国书”的兴亡与帝国命运 |
小结 |
第三章 帝国晚期的中外交往与“国语”、“国书” |
(一) 清代早期中外交往中的“国语”、“国书”简介 |
(二) 理藩院与礼部的传统交涉国 |
(三) 海洋领域国家 |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国语”的嬗变与帝国记忆的重构 |
(一) 新“国语”与切音字运动 |
(二) “国语”与“国粹” |
(三)断裂的“国语 |
小结 |
结语: 语言、权力与现代转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东北少数民族与满文化 |
第一节 清代东北少数民族 |
一、清代满洲与东北的土着少数民族 |
二、清代迁入东北的少数民族 |
第二节 清代满文化 |
一、语言文字与骑射技艺 |
二、衣食住行 |
三、宗教习俗 |
第三节 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基础 |
一、八旗制度与民族杂居 |
二、共同的宗教习俗与文化心理 |
第二章 清代在东北实施的满化政策 |
第一节 清前期清政府采取的强制政策 |
一、“剃发易服”政策的实行 |
二、“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
第二节 清后期对满文化认同的政策 |
一、“剃发易服”的继续实施与变化 |
二、“国语骑射”的衰落与统治者的对策 |
第三章 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的表现 |
第一节 对国语骑射的接受与强化 |
一、对满语的接受 |
二、对骑射技艺的强化 |
第二节 对衣食住行的影响 |
一、衣食方面的变化 |
二、住行方面的继承 |
第三节 对婚丧嫁娶的浸染 |
一、婚嫁习俗的转变 |
二、丧葬习俗的吸收 |
第四节 对宗教节日的认同 |
一、对宗教的承认 |
二、对节日的接纳 |
第四章 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的评价 |
第一节 对少数民族自身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丰富各族本民族文化 |
二、传播满文化 |
三、完善东北地区文化内容 |
第二节 对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
一、加强东北各少数民族与满洲关系 |
二、稳定东北各少数民族关系 |
第三节 对边疆巩固与开发的作用与影响 |
一、强化边疆保卫力量 |
二、加快边疆经济与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语言政策下的文化传播——以满清满语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传播与语言政策 |
二、满族政权满语政策下的文化传播 |
(一) 入关前的满语语言政策与满文化传播 |
(二) 入关后的满语语言政策和满文化保持与传播 |
(三) 清末满语语言政策和满文化传播 |
三、结语 |
(4)满语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族的民族崛起 |
二、满族统治期间对东北少数民族的影响 |
三、满语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性研究 |
1、满语和蒙古语言的相关性研究 |
2、满语与锡箔族语言的相关性研究 |
结语 |
(5)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以《初级国语读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编纂思想 |
三、插图 |
四、字频比较分析 |
(一)常用字 |
1.每册书中的极高频字(前20个字)分析 |
2.每册书中的高频字(前500个字)分析 |
(二)识字量 |
1.每册教材识字量的统计 |
2.每册教材汉字复现率的统计 |
五、启示与结论 |
(6)满汉合壁《庸言知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庸言知旨》考述 |
第一节 《庸言知旨》版本考述 |
一、 《庸言知旨》的着录 |
二、 《庸言知旨》全本考述 |
第二节 作者宜兴考述 |
一、 宜兴生平考证 |
二、 宜兴的满汉文着述 |
三、 宜兴任职巴里坤时期的奏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庸言知旨》的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庸言知旨》的内容 |
一、 《庸言知旨》宜兴自序 |
二、 《庸言知旨》的话条 |
第二节 《庸言知旨》的特点 |
一、 《庸言知旨》的特点 |
二、 《庸言知旨》的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庸言知旨》的俗语 |
第一节 《庸言知旨》的满语俗语 |
一、 《庸言知旨》的满语俗语 |
二、 见诸于《同文广汇全书》的满语俗语 |
第二节 《庸言知旨》的汉语俗语 |
一、 《庸言知旨》的汉语俗语 |
二、 《庸言知旨》汉语俗语的翻译 |
第三节 《庸言知旨》俗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
一、 《庸言知旨》俗语的语言特色 |
二、 《庸言知旨》俗语的文化特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
三、 老满文的创制 |
四、 新满文的改制 |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
一、 满语民间文学 |
二、 满语翻译文学 |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蒙古族 |
二、 达斡尔族 |
三、 鄂温克族 |
四、 鄂伦春族 |
五、 赫哲族 |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结论 |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8)上海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变迁初探(1920-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缘起和研究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及结构安排 |
四、研究对象、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现状回顾 |
第一章 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发轫及繁荣期(1920年至1937年7月) |
第一节 上海教科书出版的发轫时期概况 |
一、教科书出版的发轫 |
二、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促进了教科书出版的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教科书审定制度变迁概况 |
一、实行教科书审定制的南京政府时期 |
二、实行教科书国定制的袁世凯复辟时期 |
三、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三节 民国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繁荣时期的格局 |
一、教科书出版机构概况 |
二、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格局特点 |
第四节 案例分析:商务印书馆1920年—1937年语文教科书出版 |
一、1920年至1937年商务语文教科书出版变迁 |
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文教科书特点 |
第二章 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的衰落时期(1937年7月至1949 年10月) |
第一节 本时期教科书的出版制度变迁 |
一、审定制和国定制并行 |
二、教育部开放出版权利 |
第二节 本时期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概况 |
一、上海的教科书出版格局概况 |
二、教科书出版概况特点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战争时期的“七联处” |
一、七联处的成员构成及组织机构 |
二、“七联处”的业务 |
三、七联处的困境和终结 |
四、如何来评价七联处 |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上海教科书出版(1949年10月至1986年) |
第一节 本时期教科书编审制度变迁 |
一、教科书出版制度大变革时期(1949年至1967年) |
二、震荡和破坏时期(1967年至1976年) |
三、恢复与调整时期(1976年至1985年) |
第二节 上海教科书出版格局概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在大变革时期的教科书出版 |
一、上海教育出版社教科书出版历史概况 |
二、全国第一套彩色语文教科书 |
三、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优势分析 |
第四章 大变革时期上海教科书出版(1987年至2011年) |
第一节 本时期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制度概况 |
一、第一次课程改革概述 |
二、第二次课程改革概述 |
三、两期课改的背景下对教科书出版的影响 |
第二节 本时期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格局 |
一、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社分布 |
二、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教科书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新时期华东师大出版社的教科书出版 |
一、华东师大出版社教科书出版情况 |
二、华东师大出版社教科书出版特点分析 |
第五章 教科书出版变迁分析与总结——以上海地区为例 |
第一节 教科书出版编审制度变迁 |
一、教科书出版编审制度从国定走向审定 |
二、我国现行教科书编、审制度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变迁表征与特点——以语文教科书为例 |
一、二十年代教科书语言变化 |
二、三十年代语文教科书体系发生变化 |
三、四十年代之后教科书内容指导思想变迁 |
第三节 教科书出版形式的变迁 |
一、插图的变迁 |
二、字体的变迁 |
三、装帧的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基本框架 |
一、选题意义 |
二、基本框架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满—蒙语言关系研究 |
二、满-达语言关系研究 |
三、满-锡语言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问题与切入点 |
第二章 清代满族与东北疆域的少数民族关系 |
第一节 清代东北疆域及驻防设置 |
一、清代东北疆域 |
二、东北疆域的驻防设置 |
第二节 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与满文的创制与发展 |
一、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 |
二、满文的创制与发展 |
第三节 满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的民族关系 |
一、满族与蒙古族 |
二、满族与达斡尔族 |
三、满族与锡伯族 |
第三章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及对民族语言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八旗制度 |
一、驻防八旗与东北少数民族 |
二、建立专门的蒙古八旗 |
第二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联姻制度 |
第三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教育政策 |
一、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满学 |
二、蒙古官学、翻译与典籍的编撰 |
第四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其他相关制度 |
一、宗教制度 |
二、理藩院 |
三、其他相关制度 |
第五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之下的民族语言关系 |
第四章 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第一节 满-蒙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一、蒙古语处于强势阶段 |
二、满蒙语互相影响阶段 |
三、满蒙语接触弱化——满语受到汉语影响迅速汉化的阶段 |
第二节 满-达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一、达斡尔语对满语的认同阶段 |
三、“达呼尔”文字的创立与满语满文并存阶段 |
第三节 满-锡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一、锡伯语对满语的认同阶段 |
二、锡伯语全方位接纳满语阶段 |
三、锡伯语独立发展的阶段 |
第五章 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层次特征 |
第一节 共同的语言发生学基础 |
一、从借源文字看蒙古文、满文、达斡尔文与锡伯文 |
二、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结构的异同点 |
第二节 平行互动:满-蒙语言关系特征 |
一、满语与蒙古语语音对应关系 |
二、满语、蒙古语词汇的互补相融关系 |
第三节 深层渗透:满-达语言关系特征 |
一、满语与达斡尔语语音对应关系 |
二、达斡尔语言中的满语借词 |
第四节 全面传承:满-锡语言关系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后记 |
(10)论清代“国语骑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族贵族的教育思想 |
1. 不遗余力推行“国语骑射” |
2. 大力推崇儒家思想 |
3. 重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 |
二、“国语骑射”的推行 |
1. 旗民分治 |
2. 实行公文双语制 |
3. 建立考核考试制度, 奖优罚劣 |
4. 设立学校, 对八旗子弟进行“国语骑射”教育 |
三、学校的设立 |
1. 八旗官学 |
2. 八旗义学 |
3. 私塾教育 |
四、教学内容和教材 |
1. 教学内容 |
2. 教材 |
五、满语文教学对东北少数民族的影响 |
1. 锡伯族 |
2. 蒙古族 |
3. 赫哲族 |
4. 鄂伦春族 |
5. 鄂温克族 |
6. 达斡尔族 |
四、论清末满语的发展——兼评《满蒙汉三合教科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D]. 张凌霄. 山东大学, 2019(09)
- [2]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满文化认同研究[D]. 刘楠.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3]语言政策下的文化传播——以满清满语政策为例[J]. 张晓传. 大众文艺, 2017(07)
- [4]满语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性研究[J]. 郭恩琪.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 [5]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以《初级国语读本》为例[J]. 李娜,王晶. 江汉学术, 2015(05)
- [6]满汉合壁《庸言知旨》研究[D]. 宋冰. 黑龙江大学, 2014(11)
- [7]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8]上海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变迁初探(1920-2011)[D]. 张允允.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9]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 胡艳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论清代“国语骑射”教育[J]. 季永海. 满语研究, 2011(01)
标签:满语论文; 满族论文; 满族文化论文; 东北文化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