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碧霞,魏峰群,赵晶雪[1](2021)在《国内遗产活化的研究进展与评述》文中指出以CNKI数据库中2002—2020年10月遗产活化相关论文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并结合常规统计方法和文献定性分析方法对遗产活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分为初级阶段(2002—2005年),深入阶段(2006—2010年)和活跃阶段(2011年后)。(2)生产性保护、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等是近年来遗产活化研究的热点;关键词突现最高的是活态文化,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时间最晚的是传统村落和数字化。(3)政府和企业是强势利益相关者,传承群体和当地居民是弱势利益相关者。学者主要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遗址及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为活化对象,并采用还原传承式活化、旅游产业活化、高品质特色产品活化和数字化活化等活化方式。未来的遗产活化研究应在强调多学科领域引入、交叉与融合的基础上,注重遗产活化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关系、地理空间尺度上的多案例对比研究及开展遗产活化的时空动态监测与可持续维持机制研究,关注活化效率。
乔晓光,裴诗贇[2](2021)在《从中国开始:剪纸艺术的世界现象及其文化发现与认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剪纸艺术(欧美卷、亚洲卷)》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主编。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呈现了书籍编撰的过程、研究方法、书籍特色、现实意义等信息,同时,乔晓光教授还深入阐述了剪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跨文化性,以及剪纸传承中的性别问题。
李萍[3](2021)在《时空交融视角下的非遗生态建构:壮族嘹歌进校园反观》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采用人物走访、小型座谈会、资料查阅等方法对壮族嘹歌进校园的活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依托时空交融视角反思嘹歌个案,文章认为现代背景下的非遗生态建构,应以"双向交互推动"为重要路径,以"内外重组调适"为基本遵循,以"文化跨界共享"为价值导向。纵向存续与横向扩布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非遗生命力,而内部结构调适与外部环境重组的叠加才能真正激活非遗的当下价值。我们应立足大历史观视角,正视并珍视非遗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突破族性和区域界限,对标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从时空二维度重塑非遗价值观。
孙宏宇[4](2021)在《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和产业化发展》文中认为
郝泽升[5](2021)在《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陈家沟村的社会考察》文中提出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长期根植于民间社会,其传承与发展得益于民间武术组织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寻求合理、科学的发展路径变得极为迫切。党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价值功能”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民间武术组织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多中心治理以及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为考察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对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生成机制、参与治理的主要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与阐释,进而为当代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结论如下:一、陈家沟太极拳与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早在陈卜之年就有民间武术组织——武术学社的存在。同时陈家沟拳师的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上升到现今的300多名,拳师数量的日益增加促使村中武术组织社团得到空前发展。据实地调查统计,现今组织规模扩展到39家,存在形式主要有“庭院式”太极拳馆、“校园式”太极馆校以及武术类基金会组织三种。同时发现陈氏太极拳一直维持着以“家”为空间载体的传承模式,至此,“庭院式”拳馆早已成为村中武术组织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组织形式衍生出馆校、基金会等多种形式。二、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隶属于内生型民间组织的范畴。它不仅是由传统村落村民自愿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组织,而且与内生型组织性质颇为相似,都是具备内生性、自发性的特质。基于此,本研究将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产生的因素归纳如下:(一)陈氏族民对宗族文化的内生需求是组织产生的根本动力;(二)陈氏太极拳师的主动抉择是民间武术组织产生的重要契机;(三)“熟人社会”中的社会资本是民间武术组织形成的中坚力量;(四)陈家沟村干部的强烈认可与大力支持是组织产生的关键推动力。三、本研究根据“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从村委会(政府)、太极拳组织、太极拳个体三个不同对象出发,来阐释民间武术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并得出:(一)村委会(政府)培育太极乡村之风促进基层自治,即通过加强与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来提升乡村太极拳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成立“拳师”党员工作室,激发习武者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二)太极拳组织改善民约之风构建乡村礼治秩序,即通过寻根祭祖,强化太极文化圣地的身份认同,通过重规守律,共筑“太极乡村”社会的公序良俗;(三)太极拳个体通过塑造武德之风来强化乡村德治机制,即通过传授太极拳,对弟子门进行德行教导,以拳助力,回馈乡村。四、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对当代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启示有:(一)挖掘符号文化资源,塑造民间习武者的社会形象;(二)树立合作意识,统筹民间武术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加强与乡村治理之间的融合发展;(四)倡导文化自信,提升民间习武者的身份认同感。
宋修见[6](2020)在《中华美育是中国人的生存美学》文中认为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为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也是对承载中国本土文化精神的民族民间艺术价值体系的再发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是一部部活态的生命美育之书。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构成了民族美育的精神内涵,也成为当今文明转型期社会发展与文化创造的情感之源。美育的提倡,也是在推进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的建设与弘扬。美育从文明的整体性连接了传统与现代、当下与未来。回到生存的美育,使日常生活具有了更开放的文化接纳,推动传统融入现代生活,发现多民族生活中的美育之光,回到以人和自然生命为本体的民族生存美育,作为活态文化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正是与互联网智能发展时代对应的精神情感源泉。
孙发成[7](2020)在《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文中研究表明"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重要理念,在传统工艺保护领域中也得到广泛探讨。传统工艺的活态保护应该从手艺人主体视角切入,肯定手艺人的身体价值,确认手艺人具身化的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是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的根本所在。在活态保护中应关注手艺人作为传承主体以"身体"为媒介所建构的活态空间,这也是活态保护的元点。在活态保护中要重视传统工艺的生产属性和当代价值,在包容多种空间维度的生活世界中逐步构筑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体系。
滕希望[8](2020)在《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诸多文化类别都是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融合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即是文化融合的典型现象。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其以多种形式存在、发展,呈现拳种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的特征,与中华文明同源同步,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样态。武术拳种呈现出地域特征的同时,也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融合。为了探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起源与形成,推进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并选择兼具地方民俗特色和武术特征的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进行研究。海阳大秧歌是典型的武术与民俗活动融合的文化样式,但已有研究侧重其舞蹈、娱乐、表演功能及其在族群交往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忽略了对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学术探寻,而这种文化溯源,可提供武术文化的形成历史和学术依据。海阳大秧歌既属于民俗同时也具有武术活动的典型特征,其中“斗秧歌”是其武术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斗秧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主要动因就是武术技术的融入。研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现象,对于揭示武术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武术文化起源和多元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均具有学术价值。本文是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及仪式展演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志报告。本研究从仪式展演入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口述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身体动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现象进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具体而言,主要从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历史、拳坊在其中的作用、斗秧歌仪式三个方面对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求武术融入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因与价值,并由此提出文化人类学解释,为武术文化形成提供学理依据。本文通过深度调研海阳大秧歌中的武舞融合与巫术祭祀仪式,证实海阳大秧歌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具体表现为武舞融合与巫术的交融样态,其本质上是具有巫术祭祀功能的武舞。从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两个维度发现,海阳大秧歌的巫术祭祀仪式由祭祖与祭海仪式组成,武舞融合则包括对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两部分。其中,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象征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即推广礼乐以教化百姓、民间演武以保境安民。其一方面源于国家层面的“祀”与“戎”向下的强力推行,另一方面是民间地方对“祀”与“戎”的主动模仿,形成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武舞融合是武术与其他文化形态如巫术交融的重要形式,也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延至当代仍是武术的活态文化样式。拳坊是海阳地区特有的地域武术文化景观,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海阳地域武术拳种如螳螂拳等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具有行业兼商业双重属性。以流传于海阳乡间的俗语“不喝两冬油,不能唱秧歌”为线索,研究发现,拳坊是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是武术文化转换的结果,从融合机制来看,是一种文化的涵化现象。拳坊具有一定的权力表征,带有权力的隐喻。根据“权力——知识”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权力——武术知识”的框架来解释师徒关系中的权力内容。拳坊的权力隐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货卖帝王家:向国家权力的主动依附;二是游离于庙堂与江湖:民间权力的在野;三是侠以武犯禁:压迫与反抗权力的隐喻。拳坊的权力隐喻也映射进海阳大秧歌中,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角色赋予的权力、制胜对方的权力、权力的复利效应。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进行考察,通过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的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古代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如螳螂拳、八卦掌等拳种的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同时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斗秧歌表现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即由斗秧歌必动武到不动武的变化;偶发的冲突仅限于集体情绪的宣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避免了肢体的暴力对抗。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对当代武术传承的启示:第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的现场直接展示武术文化,可以使观众近距离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在仪式性节日庆典中,民间武术不断呈现于观众面前,强化了武术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象。这种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互动的关系,推动了二者彼此的交相辉映。第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基点。文化生境是一种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海阳大秧歌就是在多重文化要素作用下的文化生境中形成的。以武术基本功为表演秧歌前提的规定,强调了武术与海阳大秧歌的密切关系。海阳乡土社会是二者融合的土壤,也是武术孕育的土壤和文化生境。第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是武术文化的显着特点,诸多传统文化事象从武术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造就其艺术风格。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也是武术与多元文化共生及融合的典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诠释,可揭示武术的多元价值与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了解民间武术在乡土社会的真实生存状态,也可为地域武术及村落武术研究等提供借鉴,并丰富武术文化理论体系。总之,深挖武术的民俗文化根源,将民俗武术活动展演作为弘扬武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武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胡容[9](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种类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最近十多年来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由于保护手段的落后、保护观念的不足、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消失,令人痛心。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性朝阳产业,不仅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要,还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意义。国内关于活态保护的提议也日趋高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的想法也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首先,本文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保护的概念,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原真性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相关的文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中的矛盾进行研究,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难点,主要包括遗产异化与原真性的矛盾、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冲突、有限性与可持续性的难题;得出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溢出效益,包括激活文化内涵、保护地方认同、提供资金支持和实现可持续性;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具体冲突,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环境的破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异化等方面。其次,基于原真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下的旅游开发原则,即原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人本主义原则、体验性原则,基于这些原则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下的旅游开发的具体步骤与措施,主要包括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统筹规划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选择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等。
孙发成[10](2020)在《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热门概念,现有研究多从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外部因素切入进行了探讨。应该说,掌握特定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人是活态保护的核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和元点应该是构建以传承人为主体和载体的活态空间,以传承人为纽带链接遗产存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肯定传承人基于"身体"而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艺、信俗,在情境化的言传身教中完善传承机制,并在身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为可共享的知识形态,从而实现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能够被识别和有序传承,进而扩大传承人群规模,增强遗产生命力。
二、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遗产活化的研究进展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国内遗产活化研究的发文量分析 |
3 国内遗产活化研究的热点分析 |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
3.2 关键词突现分析 |
3.3 研究阶段分析 |
4 国内遗产活化研究的内容体系 |
4.1 活化的利益相关者 |
4.2 活化对象 |
4.3 活化策略 |
5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3)时空交融视角下的非遗生态建构:壮族嘹歌进校园反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嘹歌进校园现状:措施与成效 |
(一)调研过程 |
(二)调研小结 |
三、“嘹歌进校园”前瞻:逆境与生机 |
(一)调研过程 |
(二)调研小结 |
四、嘹歌进校园对现代背景下非遗生态建构的启示 |
(一)“双向交互推动”:非遗生态建构的重要路径 |
(二)“内外重组调适”:非遗生态建构的基本遵循 |
(三)“文化跨界共享”:非遗生态建构的价值取向 |
(5)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陈家沟村的社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5 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2 陈家沟武术组织的实践考察 |
2.1 陈家沟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 |
2.1.1 陈家沟村落生活景观 |
2.1.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概况 |
2.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的存在形式 |
2.2.1 居住与习拳为一体的“庭院式”太极拳馆 |
2.2.2 教育、太极、文化为一体的“校园式”太极馆校 |
2.2.3 武术类的民间基金会组织 |
2.3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发展的影响要素 |
2.3.1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发展的内在因素 |
2.3.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发展的外在因素 |
3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的生成机制 |
3.1 内生型组织的基本内涵 |
3.2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产生的动因分析 |
3.2.1 根本动力:陈氏族民对宗族文化的内生需求 |
3.2.2 产生契机:陈氏太极拳师的主动抉择 |
3.2.3 支持力量:“熟人社会”中的社会资本 |
3.2.4 助推拉动:陈家沟村干部的认可与支持 |
4 陈家沟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 |
4.1 村委会(政府):培育太极乡村之风促进基层自治 |
4.1.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乡村太极拳的组织化程度 |
4.1.2 成立“拳师”党员工作室,提高习武者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 |
4.2 太极拳组织:改善民约之风构建礼治秩序 |
4.2.1 寻根祭祖,强化太极文化圣地的身份认同 |
4.2.2 重规守律,共筑太极乡村社会的公序良俗 |
4.3 太极拳个体:塑造武德之风强化德治机制 |
4.3.1 传拳授术,德行教导 |
4.3.2 以拳助力,精准扶贫 |
5 陈家沟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对当代民间武术发展的启示 |
5.1 符号隐喻:挖掘符号文化资源,塑造民间武术者的社会形象 |
5.2 协同发展:树立合作共赢意识,统筹民间武术内外环境协调发展 |
5.3 传承保护: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加强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发展 |
5.4 文化自信:倡导文化自信观念,提升民间习武者的身份认同感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华美育是中国人的生存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乔晓光学术年表 |
● 1957年 |
● 1978—1982年 |
● 1983—1984年 |
● 1985—1986年 |
● 1987年 |
● 1988年 |
● 1989年 |
● 1990年 |
● 1991年 |
● 1992年 |
● 1993年 |
● 1994年 |
● 1995年 |
● 1996年 |
● 1997年 |
● 1998年 |
● 1999年 |
● 2000年 |
● 2001年 |
● 2002年 |
● 2003年 |
● 2004年 |
● 2005年 |
● 2006年 |
● 2007年 |
● 2008年 |
● 2009年 |
● 2010年 |
● 2011年 |
● 2012年 |
● 2013年 |
● 2014年 |
● 2015年 |
● 2016年 |
● 2017年 |
● 2018年 |
● 2019年 |
● 2020年 |
学术着作 |
论文 |
(7)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活态保护”理念及相关研究 |
二、“在身”的知识与实践:手艺人身体价值的显现 |
(一)“身体”作为手艺人知识系统的物质载体与“容器” |
(二)“身体”作为手艺人技艺实践的天然工具与“标尺” |
(三)“身心一体”作为手艺人技艺传承的核心表征与依托 |
三、以身体为媒介的“活态”空间:传统工艺活态保护的认知元点 |
(一)手艺人身体与物质空间的互动 |
(二)手艺人身体与精神空间的统一 |
(三)手艺人身体与生活世界的融合 |
结语 |
(8)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海阳大秧歌研究 |
(二)民俗武术研究 |
(三)人类学与武术文化研究 |
(四)文化融合研究 |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说明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民族志报告与田野调查说明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海阳大秧歌的文化生境 |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人文背景 |
一、海阳的历史文化追溯 |
二、海阳的传统文化习俗 |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的自然地理背景 |
一、海阳市自然地理环境 |
二、田野调查村落的背景 |
第三节 海阳大秧歌的武舞文化土壤 |
一、祭祀乐舞 |
二、民间武术 |
小结 |
第二章 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 |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田野调查记录 |
一、没有秧歌不叫年 |
二、春节邂逅大秧歌 |
三、逗秧歌展演 |
四、海阳大秧歌的身体动作分析 |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
一、武舞与巫术交融: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解读 |
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
小结 |
第三章 拳坊: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
第一节 拳坊的地域武术文化阐释 |
一、拳坊的历史变迁 |
二、拳坊是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
第二节 拳坊的权力隐喻及其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
一、权力理论分析 |
二、权力——知识结构中的武术 |
三、拳坊的权力隐喻 |
四、拳坊的权力隐喻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
小结 |
第四章 斗秧歌:武术仪式展演的民俗舞台 |
第一节 从文斗到武斗:礼法约束下斗秧歌的逻辑阐释 |
一、斗秧歌之文斗:兵法谋虑运用的民间舞台 |
二、斗秧歌之武斗:礼法制约下的克制性交手 |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地方性知识:斗秧歌的民俗语境解读 |
一、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 |
二、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 |
三、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 |
四、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 |
第三节 由野蛮走向文明:时代变迁中的斗秧歌叙事 |
一、斗秧歌必动武:关于斗秧歌的历史记忆 |
二、斗秧歌不动武: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趋向 |
三、集体情绪宣泄:斗秧歌中的限制性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对民间武术发展启示 |
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 |
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切入点 |
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9)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
1.1.2 文化旅游业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选择 |
1.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提上日程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
1.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研究 |
1.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旅游开发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归纳法 |
1.6.3 实地调查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活态保护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原真性理论 |
2.2.3 社区参与理论 |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 |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难点 |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化与原真性的矛盾 |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冲突 |
3.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与可持续难题 |
3.2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溢出效应 |
3.2.1 激活文化内涵 |
3.2.2 保护地方认同 |
3.2.3 提供资金支持 |
3.2.4 实现可持续性 |
3.3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负面效益 |
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环境的破坏 |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异化 |
第4章 活态保护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原则 |
4.1 原真性原则 |
4.2 创新性原则 |
4.3 人本主义原则 |
4.4 体验性原则 |
第5章 活态保护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措施 |
5.1 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 |
5.2 统筹规划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5.3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
5.4 选择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 |
5.5 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活态”文化研究的早期视角 |
二、遗产保护视域中“活态遗产”“活态文化”的提出与深化 |
三、非遗“活态”属性的确认与对活态保护路径的探索 |
四、如何确立非遗“活态保护”的元点 |
四、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遗产活化的研究进展与评述[J]. 林碧霞,魏峰群,赵晶雪. 湖北农业科学, 2021(22)
- [2]从中国开始:剪纸艺术的世界现象及其文化发现与认知[J]. 乔晓光,裴诗贇. 民艺, 2021(06)
- [3]时空交融视角下的非遗生态建构:壮族嘹歌进校园反观[J]. 李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
- [4]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活态传承和产业化发展[D]. 孙宏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民间武术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陈家沟村的社会考察[D]. 郝泽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6]中华美育是中国人的生存美学[J]. 宋修见. 民艺, 2020(05)
- [7]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J]. 孙发成. 民族艺术, 2020(04)
- [8]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 滕希望.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9]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胡容. 湘潭大学, 2020(02)
- [10]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J]. 孙发成. 文化遗产, 2020(03)
标签:海阳大秧歌论文; 武术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传统民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