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氙光低周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圆[1](2020)在《透刺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透刺疗法联合电针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寻求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更优方案,为针灸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针灸科,并确诊为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予透刺疗法联合电针,每天1次,每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连续治疗5周。对照组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量表、VAS疼痛量表、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及髌上囊积液量的改善度和差异,以分析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量表、VAS疼痛量表、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及髌上囊积液量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均具有可比性。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疼痛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VAS疼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VAS疼痛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疼痛积分、僵硬积分、活动功能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疼痛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僵硬、活动功能积分及总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髌上囊积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髌上囊积液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髌上囊积液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透刺疗法联合电针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均可以有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分、VAS疼痛量表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评分及减少髌上囊积液量。2.透刺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卓越[2](2020)在《阴阳调理灸改善阳虚体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阴阳调理灸改善患者阳虚体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基于中医体质辨识与体质调理理论,在“调和阴阳”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探讨在常规针灸疗法基础之上联合运用阴阳调理灸疗法治疗阳虚体质膝骨性关节炎的安全性与优效性,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优势方案,并为进一步相关科学研究拓宽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明确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且符合中医体质辨识为阳虚体质的患者共66例,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的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常规针灸组和阴阳调理灸联合组。常规针灸组取穴为患侧血海、梁丘、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及阿是穴,均使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待腧穴酸胀得气后于患侧内、外膝眼处施以悬灸,共治疗30min。阴阳调理灸联合组在常规针灸组的基础上加用阴阳调理灸,具体操作为:在患膝局部针灸治疗的同时,于腹部的神阙穴与关元穴上放置自制药箱灸进行熏烤;待身体腹侧治疗结束后,于身体背侧的脾俞穴(双)、肾俞穴(双)、命门穴处再次施用药箱灸。身体腹背两侧施用药箱灸的治疗时间均为30min。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5次,每次治疗需间隔1天。在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进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JOA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评分、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2-短卷(AIMS2-SF)评分、阳虚质转化评分和阳虚质症状评分,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记录与统计学分析,作出阴阳调理灸联合疗法治疗本病的安全性与优效性评价。结果1.脱失及基线情况: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常规针灸组脱失受试者2例,阴阳调理灸联合组脱失受试者1例。最终常规针灸组有31例完成治疗,阴阳调理灸联合组有32例完成治疗,共计63例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且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WOMAC评分、JOA评分、AIMS2-SF评分及阳虚质转化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总疗效比较:经过治疗后,阴阳调理灸联合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常规针灸组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4.19%。阴阳调理灸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WOMAC评分比较:(1)疼痛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WOMAC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WOMAC疼痛评分下降更显着(P<0.05)。(2)僵硬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WOMAC僵硬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WOMAC僵硬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3)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WOMAC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WOMAC关节功能评分下降更显着(P<0.05)。4.JOA评分比较:与首次治疗前相比,两组受试者在末次治疗结束后JOA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升高较常规针灸组更明显(P<0.05)。5.AIMS2-SF评分比较:与首次治疗前相比,两组受试者在末次治疗结束后的AIMS2-SF评分均相对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AIMS2-SF评分升高相对常规针灸组更显着(P<0.05)。6.阳虚质转化评分:与首次治疗前相比,阴阳调理灸联合组患者阳虚质转化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针灸组末次治疗后其评分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阳虚质转化评分下降更显着(P<0.05)。7.阳虚质症状评分:与首次治疗前相比,阴阳调理灸联合组患者在畏寒怕冷(阳虚质量表第1-4项代表症状类型)、感冒易感性(阳虚质量表第5项代表症状类型)、对寒凉食物耐受度(阳虚质量表第6-7项代表症状类型)这3类主要症状评分上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针灸组患者治疗前后这3类症状评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较:阴阳调理灸联合组在畏寒怕冷、感冒易感性、对寒凉食物耐受度这3类症状评分上的改善较常规针灸组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针灸疗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阴阳调理灸的疗法对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较而言,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阴阳调理灸的疗法不仅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僵硬、膝关节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方面效果更佳,且能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偏颇体质,改善其畏寒怕冷、易于受凉感冒、不耐寒食等阳虚症状,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免疫力,振奋人体正气,帮助人体内外逐渐达到阴平阳秘的平和状态。同时,阴阳调理灸凭借其可对偏颇体质进行整体性调理的独特优势,明显改善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一线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弘振忠,梁洁贞[3](2019)在《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药熏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将低周波治疗和口服的吲哚美辛胶囊(用法用量为:饭后口服,每天3次,首次25~50 mg,此后25 mg,在患者疼痛缓解后停止用药。在此之后采用低周波治疗器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2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1个月并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中药熏洗(包含了熟地黄30 g,枸杞20 g,山萸肉20 g,牛膝30 g,独活20 g,威灵仙30 g,川芍30 g,当归尾20 g,红花30 g,川乌20 g,草乌20 g。将上述诸药放置于熏煮器中,注水后接通电源,直至雾化蒸汽出现,裸露患病膝关节进行30 min的熏蒸,1日2次,以实现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病理渗出物吸收以及消炎止痛的作用。)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着较高,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药熏洗的效果显着,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赵明雷,白跃宏,张颖,施问民[4](2016)在《小针刀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3个月随访》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小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定点随意、操作各异,作用机制也众说纷纭。研究证实运动疗法能增强肌力,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能有效缓解疼痛等优点。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1),治疗组给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予以低周波理疗,两组同时配合运动训练。统计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问卷调查(WOMAC)、以及膝关节肿胀程度、股四头肌周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来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与结论:(1)治疗2周结束后,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法、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目测类比评分法、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第12周随访时,治疗组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全分析集总体有效率比较及符合方案集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4)治疗组有4例手术、4例失访,2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手术、3例失访,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说明,小针刀与理疗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小针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短期内改善疼痛的优势,并且在膝关节活动度、身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总体临床疗效的提高方面均优于理疗结合运动疗法,随访3个月疗效确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徐文斌,熊俊龙,戴文俊,范炳华[5](2015)在《物理因子干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主要的病理因素是由于膝关节的慢性积累性损伤和退行性改变,引起膝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间隙狭窄,进而引发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目前现代医学常选用西药注射疗法、康复疗法、物理疗法、手术治疗以及中药熏洗、推拿、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过程中运用仪器产生灯、光、电、磁、冷热等物理因子的干预疗法,在KOA急性期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并可减少治疗KOA的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对身体的危害,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应。
李志明,伍文超,刘梅英[6](2015)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8例,以布洛芬治疗为主。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药物布洛芬对照组。
虞记华,张驰,胥方元[7](2013)在《电针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以中老年人多发,并且患病率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而增加[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膝骨关节炎在4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中高达80%[2]。膝骨关节炎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互结合,必要时行手术治疗。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
吴妍[8](2012)在《低周波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低周波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stroke)后患者恢复健康提供一个有效的、易被患者接受的新的康复治疗方法,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方法:采用随机表将符合标准的59例患者分为低周波组(30例)和头穴丛刺组(29例)。低周波组选用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头穴丛刺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运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和临床疗效比较,以上均由同一名康复医师评定。结果1.临床观察表明低周波组和头穴丛刺组患者的CS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头穴丛刺组与低周波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FMA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头穴丛刺组与低周波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MBI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头穴丛刺组与低周波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低周波组与头穴丛刺组疗效相似。显着有效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低周波组。结论:低周波组与头穴丛刺组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均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前者优于后者。因低周波无创伤,容易被患者接受,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价值
赫连元辉[9](2012)在《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艾灸循经筋阿是穴与艾灸传统经穴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为研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新方向,扩大诊疗思路,并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来自于大连市中山区山峦中医诊所患者。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穴从下列穴位中选取:髌内下、髌内、髌内上、髌外下、髌外上、髌下、胫骨外髁棘、胫骨内髁棘、鹤顶次、成骨次、腓骨小头、成腓间、阳陵泉次、髎髎次、膝关次、阴陵上、髎膝间、曲泉次、阴谷次、委阳次、合阳次、合阳外、合阳内、承筋次、委中次。对照组选穴从下列穴位中选取:承山、委阳、足三里、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膝关。采用艾条(南阳卧龙汉医艾绒厂生产的汉医牌纯艾灸条豫药管械(准)字2003第2270007号)进行回旋灸和雀啄灸,每次取穴6-8个,交替使用,每次治疗40分钟左右。每日1次,5d为1疗程。休息2天,行第2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统计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结果的比较经t检验,艾灸循经筋灸阿是穴、艾灸传统经穴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两组均能改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度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WOMAC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定治疗后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组、艾灸传统经穴对照组,两组均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但是治疗后各症状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经临床疗效比对,治疗组32例,其中治愈2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28例,其中治愈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2%。本组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组能够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2.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组在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艾灸传统经穴对照组。3.本方法简便有效,适宜在临床推广,为中医治疗本病扩大了临床思路。
杨帆[10](2012)在《经筋辨证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文中提出目的: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rthritis,简称KOA)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膝关节以及其周围疼痛位置,运用经筋辨证,按经筋所在部位进行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经筋辨证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及优越性,从而选择更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膝关节以及其周围疼痛位置,运用经筋辨证,按经筋所在部位寻找反应点进行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方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0天、第3天治疗后、1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表及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评分记录观察评定疗效,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成果:一、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JOA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二、在第3天治疗后、一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JOA评分对比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三、第3天治疗后、一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JOA评分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四、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晕针、指针、弯针、断针、血肿等不良事件。结论:两种针刺治疗方案治疗KOA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且经筋辨证结合针刺在近期以及远期疗效上要优于传统针刺的对照组。
二、氙光低周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氙光低周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透刺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样本量估计 |
3 分组方法 |
4 治疗方法 |
4.1 观察组 |
4.2 对照组 |
5 观察指标 |
5.1 各量表观察指标 |
5.2 客观观察指标 |
6 疗程观测时间 |
7 疗效判定标准 |
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对比 |
3 各量表观察指标对比 |
3.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2 VAS疼痛量表对比 |
3.3 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因子比较 |
3.4 WOMAC骨关节炎指数总积分比较 |
4 客观观察指标对比 |
4.1 髌上囊积液比较 |
5 疗效评估 |
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 概况 |
1.2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
1.3 发病机制 |
1.4 治疗方法 |
2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证型选择依据 |
4 透刺疗法选择依据 |
5 穴位选择依据 |
6 透穴穴位及方向选择依据 |
7 电针波形选择依据 |
8 对照组玻璃酸钠选择依据 |
9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9.1 中医证候积分 |
9.2 VAS疼痛量表 |
9.3 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 |
9.4 髌上囊彩超的选择依据 |
10 结果分析 |
10.1 一般资料分析 |
10.2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析 |
10.3 VAS疼痛量表比较分析 |
10.4 WOMAC骨关节炎指数积分比较分析 |
10.5 客观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
10.6 临床疗效分析 |
11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阴阳调理灸改善阳虚体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观察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操作器材 |
2.3 研究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及评价指标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2.7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2 研究结果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 |
4.结论 |
讨论 |
1.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 古代文献层面 |
1.2 病因病机层面 |
1.3 治则治法层面 |
2 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认识 |
2.1 基本认识 |
2.2 发病危险因素 |
2.3 治疗现状 |
3 方案确立依据 |
3.1 中医体质学说与KOA |
3.2 阴阳调理灸理论基础及特色 |
3.3 阴阳调理灸治疗本病思路 |
3.4 取穴依据 |
4.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
附录3 WOMAC评分量表 |
附录4 JOA评分量表 |
附录5 AIMS2-SF量表 |
附录6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3)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小针刀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3个月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设计 |
1.2时间及地点 |
1.3对象 |
1.3.1诊断标准 |
1.3.2纳入标准 |
1.3.3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4.1分组方法 |
1.4.2治疗组治疗方法 |
1.4.3对照组治疗方法 |
1.4.4 运动训练方法 |
肌肉训练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1.4.5疗效判定标准 |
1.5主要观察指标 |
1.6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
2.3两组目测类比评分法比较 |
2.4两组WOMAC评分比较 |
2.5两组患侧膝关节肿胀程度、股四头肌周径、活动度比较 |
2.6总体疗效评价比较 |
2.7安全性分析 |
3 讨论Discussion |
3.1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概况 |
3.2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
3.3运动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康复作用 |
3.4 小针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
3.4.1疼痛 |
3.4.2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
3.4.3膝关节肿胀程度、股四头肌周径、膝关节活动度 |
3.5展望与不足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问题 |
文章查重 |
文章外审 |
作者声明 |
文章版权 |
(5)物理因子干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疗法 |
2 超声波疗法 |
3 光疗法 |
4 磁疗法 |
5 其他 |
6 结语 |
(6)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治疗组: |
1.3.2 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口服布洛芬0.3g/次, bid。服用时间7天以内。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
2.2 两组间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症, 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
3.2 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骨痹”等范畴。 |
3.3 现代医学认为。 |
(7)电针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 |
1.1 镇痛消炎作用 |
1.2 促进软骨生长 |
1.3 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本体感觉恢复 |
2 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2.1 单一电针治疗KOA |
2.2 |
2.2.1 电针结合物理因子治疗KOA |
2.2.2 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 |
2.2.3 电针结合药物治疗KOA |
3 总结 |
(8)低周波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风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1 脑梗死概述 |
2.2 脑梗死发病机制 |
2.3 脑梗死临床症状 |
2.4 脑梗死治疗方法 |
3. 低周波治疗及应用研究进展 |
3.1 低周波疗法概述 |
3.2 低周波治疗及其发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法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康复评定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治疗前两组入选病例年龄及病程构成情况比较 |
4.2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
4.3 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评估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运动功能比较 |
4.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
讨论 |
1. 头针与康复结合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1.1 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的理论基础 |
1.2 头针与康复综合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的机理 |
2. 低周波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2.1 低周波治疗的可能机制和选择依据 |
2.2 低周波治疗面临的问题 |
3. 低周波康复治疗与头穴康复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9)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临床资料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疗效观察 |
5 数据统计方法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经筋辨证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致病机制的认识 |
一、中医学 |
二、现代医学 |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
一、中药内治法 |
二、中药外治法 |
第三节 现代医学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
一、药物 |
二、手术 |
三、康复理疗 |
四、基因治疗 |
第四节 针灸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 |
一、毫针疗法 |
二、温针及温针为主的治疗 |
三、电针疗法 |
四、腹针疗法 |
五、针药结合 |
六、艾灸为主的治疗 |
七、针刀疗法 |
八、综合疗法 |
九、其他针灸疗法 |
第五节 经筋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及脱落标准 |
六、随机分组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取穴方法 |
二、操作方法 |
三、对照组 |
四、针刺疗程 |
第三节 意外情况处理 |
第四节 疗效观察 |
一、观察方法与指标 |
二、统计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JOA评分结果 |
第六节 讨论 |
一、经筋与KOA的关系 |
二、经筋辨证分析KOA |
三、经筋辨证针刺治疗KOA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五、设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四、氙光低周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透刺疗法联合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圆.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阴阳调理灸改善阳虚体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卓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价值分析[J]. 弘振忠,梁洁贞. 中医临床研究, 2019(36)
- [4]小针刀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3个月随访[J]. 赵明雷,白跃宏,张颖,施问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07)
- [5]物理因子干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 徐文斌,熊俊龙,戴文俊,范炳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 [6]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李志明,伍文超,刘梅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4)
- [7]电针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J]. 虞记华,张驰,胥方元. 西南军医, 2013(06)
- [8]低周波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D]. 吴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9]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赫连元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7)
- [10]经筋辨证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D]. 杨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周波论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 经筋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