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测试

人际关系测试

一、人际关系测试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烜瑀[2](2021)在《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材“珍爱生命”元素研究 ——以部编本和苏教版为例》文中提出教育是一个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的领域,有关于教育的讨论似乎从来没有休止过。2016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珍爱生命”列为十八个基本点之一,但是生命教育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青少年自杀、伤人事件仍然屡见报端,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再次给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及时、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珍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由教育部统一编订的在各类教材中起示范作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和以“人文性”着称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选文又有何异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这些“珍爱生命”教育元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进行两版教材的对比研究时,根据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将生命教育分成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层面,并将这三个主要层面细分为安全防范、健康成长、人际交往等十个要点。根据以上划分标准,笔者通过对部编本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珍爱生命”教育元素各层面、要点的分布、数量、内容和价值观导向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部编本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选文数量相似,部编本中蕴含“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选文共有84篇,约占所有选文的58.33%;苏教版中蕴含“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选文共79篇,约占所有选文的50.64%。但在具体的要点分布和价值观导向上,部编本教材更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政治站位相对更高;苏教版教材更注重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更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由此给出以下建议:1.教材中应适当增加自然生命层面的选文,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健康成长;2.应适当增加让学生了解“死亡”意义的选文,让学生明白“死”为何物,“生”为何意;3.应适当增加如何和异性健康交往的选文;4.选文中应呈现成就生命的多元化途径,注重“英雄主义”和现实实际的有机融合,应该更贴近学生的情感认知;5.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策略的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中。本论文旨在探究教材中“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探究如何将“珍爱生命”教育元素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生命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具有唯一性,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的感悟和启发,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有裨益,而且让学生成长为一个能感悟生命、感知幸福的人,应该也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所希望看到的。

罗远淑[3](2021)在《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权力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诚实行为是道德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和谐社会里一项不可或缺的道德指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从幼儿园直至大学都有对诚实行为的理念输出,足以看出其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影响人们做出不诚实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敬畏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可以抑制人们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权力感不同的个体不诚实行为表现也有差异。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敬畏、权力感以及不诚实行为的关系。主要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来展开。研究一包括研究1a和研究1b两部分,研究1a使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来考察状态性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不同的情绪状态(社会情景诱发敬畏、不诱发敬畏),因变量为不诚实行为,被试为某高校抽取的8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表明:诱发敬畏组和不诱发敬畏组在不诚实行为得分上差异显着(t=-2.78,P<0.01),表现为未诱发敬畏组被试比诱发敬畏组被试有更多的不诚实行为表现。研究1b同样使用两种方法,考察权力感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不同的权力感水平(高权力感、低权力感),因变量为被试的不诚实行为得分,被试为某高校抽取的6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表明:高权力感个体比低权力感个体有更多的不诚实行为表现(t=15.37,P<0.01)。研究二考察权力感在状态性敬畏对不诚实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机制。同样采用以上两种两种方法和两因素被试间设计,敬畏和权力感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个体在测验中的不诚实行为,被试为某高校抽取的6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为:状态性敬畏既对不诚实行为有直接影响,又可以通过权力感间接影响不诚实行为,即权力感在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0%。本研究结论如下:(1)敬畏可以显着负向预测个体的不诚实行为。(2)敬畏可以通过权力感的中介作用显着负向预测个体的不诚实行为。

汪玲[4](2021)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文字承担着交际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承担了大部分的语义传递功能,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意义重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阐述了针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方面也有相关表述,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实践难点较多,词语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它指出认知是身体、环境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表达在认知基础上逐渐概念化和范畴化,最终产生词汇。换言之,词汇的建构和认知带有“具身”和“隐喻”特性。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词语特性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和具身认知研究在教学领域的发展两方面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对研究目标与内容作了具体说明。第二至六章,正文部分。首先,分别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并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等方法调查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研究从理论关系与实践指导两方面阐述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然后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特点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研究以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为例,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对其词语教学进行设计,并在L中学选择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教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设计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进行反思。第七章,结语部分。此部分对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张国全[5](2021)在《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司法公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是法治建设最重要衡量的标准之一,公众对于司法的高度信任、信心和认同是司法工作成功的标志和价值。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是司法公众认同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正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刑事裁判如果不被公众认同,不仅不能发挥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还会损害司法公信力。从整体上讲,司法大数据(包括历年的上诉率、抗诉率、改判率等)显示刑事裁判整体上的公正性没有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刑事案件因为自身“狱者,天下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的特点,个案极易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与参与,导致公众“以偏概全”并对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度产生质疑。因此,在刑事裁判公正性整体上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如何解除个案导致公众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产生怀疑,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主体的角度,涉及法院(刑事裁判的主体)、公众(对刑事裁判进行评价的主体)和媒介(对刑事裁判进行解读及传播的主体)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刑事裁判司法公众认同度的关键。具体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两个问题最为突出:大部分公众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各类媒介基于商业或者其它因素而进行的炒作。因此,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全面分析,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思路与方案。基于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基础的前提下,本文从法院和法官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在法院层面,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提升涉及法院的权威、法官的职业形象、司法权行使过程的透明度、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等诸多因素。因此,法院应从制度方面,结合法院权威的因素,进行制度化的完善,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裁判、完善量刑规范化制度等内容。在法官层面,主要包括法官品质、法官能力及相应的保障制度。其中,提高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能力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方面。法官薪酬、晋升、法官惩戒是解决法官品质存在问题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完善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及法官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公众是刑事裁判的评价主体,但公众并不是意见完全一致的集合体。公众可以分为个人类型的公众与人际类型的公众两种类型。论文重点研究个人类型的公众。在行为模式上,个人类型的公众存在“暂时性群体”的特征,即个体在群体中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这一点,在其对“天理和人情”诉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媒介主体方面,无论是司法大数据,还是调研结果,都证实媒介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媒介是连接公众与法院的中间载体,是将法院刑事裁判解读给公众的主体。媒介主要包括媒体与律师。媒体具有公共性与逐利性两个特征,后者在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上表现得非常突出。本文从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及职业伦理建设两个方面,对强化媒体的公共属性和规范媒体的逐利属性进行了论证。刑事裁判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两次传播,律师是两次传播的意见主导者。律师在两次传播中具有双重性,其庭外慎言义务是提高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对我国的现行规定及完善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余秋宏[6](2020)在《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研究 ——以M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审计心理学是在学科多元化的趋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主要融合了审计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研究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及规律,有助于增加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了解,进而提高其审计效率和质量,构建审计主客体之间良好关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性分析法、事例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进行研究。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重点分析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阐述审计客体的积极心理与非积极心理,并分析影响审计客体心理变化的因素,从而得出审计客体各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其中,在对审计客体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时,将审计客体心理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对云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6家公司发放《审计客体心理研究的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是审计客体心理的应用研究。引入一些小事例,重点阐述审计客体积极心理与非积极心理对审计的指导意义与不良影响,其次,根据审计客体的心理规律,改进并丰富相应的审计程序,提出应对审计客体积极心理与非积极心理的审计对策。三是M公司审计心理分析。本部分先对M公司及其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介绍,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了解M公司高层和相关部门经理面对外部审计时的心理、态度及行为,并记录一份“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访谈报告,对M公司中高层人员的心理进行分析,提出审计对策,得出启示。对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进行研究:一方面,把对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研究纳入审计理论研究的范围,揭示审计客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理论,丰富和发展审计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一方面,应用审计心理学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实践中人际关系协调、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熊佳辉[7](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语法学习》;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塔里木》(节选)《趣味心理测试》》文中研究表明

樊梦婷[8](2020)在《如何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教育资源?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文中指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基础教育暴露出了重视“教学”、轻视“育人”的实际问题,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近几年来,对学生非认知领域尤其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国际教育的改革方向,不仅提上了全球的教育政策议程,更是具体体现在教科书这一课程内容的载体中。因此,挖掘教科书中蕴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资源能够反映特定时期国家、社会对于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主观期望。基于语文学科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及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考虑到学科内容体系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权威性及其影响力,本研究以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小学全年级使用的小学语文部编本为分析文本并将阅读课文主副题和口语交际教学板块视为分析单位,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这五个维度和19个一级指标在教科书中的呈现情况以及三个学段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关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进行优化。自我认知包含识别情绪/情感、识别优势和自信,自我管理指的是管理情绪、自律、设置目标和坚持不懈反映的自我能力,社会认知具体分为同理心、赏识差异、了解规范以及识别资源和支持,沟通、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协商以及建立人际关系共同构成了人际交往技能,负责任的决策涉及分析情境、解决问题和道德责任。小学语文部编本中蕴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资源呈现出五大特征:社会与情感能力在小学语文部编本中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内容覆盖面,三个学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能力领域上,教材更强调个体的自我能力;反映了国家对课程知识拥有的话语权,即课程知识的官方立场;顺应国际教育对21世纪核心素养已形成的共识;小学语文部编本中关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容过于强调情感层面。为了使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今后的编制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反映社会与情感能力,首先在内容上,应该加深对个体非认知维度的关注,并丰富社会与情感领域核心能力的内涵,其次在呈现形式上,强化个体综合性、系统化运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文本以及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融合。

叶子璐[9](2019)在《统编本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也对落实素质教育和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深远意义。而教育部对于初中生的要求则是,重点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让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通过引导、引领,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国情。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诵读,还需了解格律,达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水平,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等。可见古诗文作为初中阶段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分别从政策支持和学情需要两方面阐述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初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初中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状况以及初中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状况,全面把握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状况。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存在着制定教学目标偏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手段局限、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学生则存在课堂参与度低、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笔者从新发行的统编本教材入手,分别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三方面整合了教材中古诗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希望本文的创作可以留给在一线教学的初中语文教师一些借鉴和启示。

张利蕊[10](2019)在《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标复句运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其句法语义的复杂性、句型句式的多样性以及内部成员的繁复性,使其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极易产生偏误的难点,也使得学界对有标复句的习得研究相当薄弱。复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常规句式与关联标记的使用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给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有标复句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人对汉语有标复句和英语关联标记研究的基础上,以欧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做了系统的调查与深入的分析。重点讨论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偏误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学大纲的不足与有标复句的教学方法问题。文章全面勾勒出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教学与学习效果。习得顺序的研究基于60万字的欧美留学生的自然语料和诱发语料,采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和蕴含量表法分析欧美留学生对12类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依次是:因果句、转折句、假设句、条件句、递进句、并列句、目的句、推断句、让步句、选择句、假转复和连贯句。但从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来看,欧美留学生对52个汉语有标复句句式的习得顺序为:Y1>Z1>Y2>Z2>T3>M1>X1>JZ2>D1>B4>T5>Z3>Z4>Z6>B2>J2>T2>TD2>T1>Y4>Y3>TD1>B1>M4>B3>R2>R1>JZ1>J1>L5>L1>M2>Z5>M3>X4>X2>T4>T6>L2>J5>X3>J3>J4>R3>D4>L3>X6>L4>D2>M5>D3>X5。从研究结果来看,句类和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没有必然联系;有标复句的习得是一种渐进、动态的过程,具体的句式习得没有清晰的界线,而是多个句式同步进行、相互交叉、互相渗透;随着语言水平和等级的提高,对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也随之提升;对比其它国别留学生的习得顺序研究结果,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对某一语法点的习得情况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书面语中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与偏误情况。我们首先将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分析。统计的样本为433847字的欧美留学生作文和433467字的中国中小学作文。对两种语料中97个较为常见的关联标记进行统计显示,欧美留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9163次,中国中小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4847次,前者为后者的1.89倍。这一结果和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对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预估有较大的出入。基于真实、自然语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使自己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欧美留学生比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有标复句。这一结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以给面向对外汉语的复句教学一些启示。然后我们调查了书面语料的偏误情况。我们借助欧美留学生的书面语语料所做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近43万余字语料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有标复句的偏误用例1868例。并将这些偏误细分为关联词错搭、关联词错用、关联词缺失、关联词误加、关联项失当、关联词错位和标点不当等7种类型。最后基于这7种偏误类型,我们对43万多字语料样本的12类复句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每一类有标复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联标记进行了逐一调查,分析高频复句的偏误情况。口语中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基于对10名欧美留学生开展的中英文访谈,和对5名汉语母语者的访谈。从访谈语料中识别出13个有标复句中的17个关联标记,统计出欧美留学生在口语中最常使用的5个关联标记依次是:“但是”、“所以”、“因为”、“然后”和“如果”。还有一些关联标记如“再说”、“比如”、“还有”、“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未被收录,但在欧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却很常用,其原因是真实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关联标记自身的语言功能所造成的。与习得顺序的研究结果相比,常用的关联标记Y1、Z1处于习得顺序的第1和第2位,D1处于第9位,J2和B1分别位于第16和23位,而L1、X2和X3分别位于第31、36和41位,这说明欧美留学生口语和书面语中对有标复句的掌握情况是有差异的。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欧美留学生对于“所以”、“或者”、“而且”、“虽然”、“那(么)”这5个关联标记的使用呈现出显着性差异性。差异分析显示,母语迁移、学习年限和学习者个人语言使用习惯是欧美留学生使用关联标记的显着的影响因素。在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汉语自身语法结构的影响和母语干扰因素以及学习者因素三个方面对欧美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教学大纲的建议和对汉语教师的建议两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我们将偏误分析中所有高频关联标记的使用频率进行汇总,然后对照五部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发现有些高频词存在未被录入或出现顺序与我们的考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对大纲编写提出了合适的修改建议。综合对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中的偏误情况、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偏误原因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我们针对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丰富自身的复句语法知识、科学安排复句教学的顺序、合理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大力强化课堂内外的实践练习。在综合分析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之后,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对外汉语课堂中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教学持续了两周8个课时,共有22名留学生参与,在严格按照“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后,笔者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中所有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两个组别所使用的关联标记的复杂度和准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出导向法”在有标复句的教学效果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但在促进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复杂度和准确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出远超传统教学的优势。

二、人际关系测试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际关系测试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材“珍爱生命”元素研究 ——以部编本和苏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1.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语文课程和生命教育息息相关
    (二)研究综述
        1.生命教育的内涵
        2.核心素养中珍爱生命元素的解析
        3.生命教育在各国的研究侧重点
        4.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三)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目的
        3.研究方法
一、部编本和苏教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珍爱生命”元素的界定
    (一)部编本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1.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二)“珍爱生命”元素的界定
二、部编本和苏教版教材中“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统计和分析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选文统计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选文统计
    (三)两版教材中“珍爱生命”教育要素的分析阐述
三、部编本和苏教版教材中“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异同
    (一)自然生命层面
        1.数量统计
        2.内容分析
        3.价值观导向
    (二)社会生命层面
        1.数量统计
        2.内容分析
        3.价值观导向
    (三)精神生命层面
        1.数量统计
        2.内容分析
        3.价值观导向
四、教材中“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关于两版教材中“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研究结论
    (二)对教材中有关“珍爱生命”教育元素选文的选编建议
        1.关于增加自然生命层面的选文数量的建议
        2.关于增加精神生命层面中认识死亡教育元素的选文数量的建议
        3.关于社会生命层面中人际交往和走近自然教育元素的选文建议
        4.关于精神生命层面“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相关选文的建议
        5.关于选文删改时注重“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建议
    (三)在教学中有效融入“珍爱生命”教育元素的案例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权力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敬畏
        2.1.1 敬畏的定义
        2.1.2 敬畏的原型模型
        2.1.3 敬畏的测评
        2.1.4 敬畏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2.2 权力感
        2.2.1 权力感的定义
        2.2.2 权力感的影响
        2.2.3 权力感的研究方法
        2.2.4 权力感相关理论
        2.2.5 权力感的相关因素研究
    2.3 不诚实行为
        2.3.1 不诚实行为的定义
        2.3.2 不诚实行为的研究方法
        2.3.3 不诚实行为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2.4 敬畏、权力感、不诚实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建构
        2.4.1 理论基础
        2.4.2 敬畏与不诚实行为的关系
        2.4.3 敬畏与权力感的关系
        2.4.4 权力感与不诚实行为的关系
        2.4.5 敬畏、权力感与不诚实行为之间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思路
4 预实验
    4.1 预实验一诱发状态性敬畏的材料和方式筛选
        4.1.1 研究目的
        4.1.2 方法
        4.1.3 研究过程
        4.1.4 研究结果
    4.2 预实验二权力感启动范式的有效性检验
        4.2.1 研究目的
        4.2.2 方法
        4.2.3 研究过程
        4.2.4 研究结果
    4.3 预实验三特质性敬畏、权力感、不诚实行为关系初探
        4.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3.2 方法
        4.3.3 研究结果
5 研究一状态性敬畏、权力感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5.1 研究1a状态性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5.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1.2 方法
        5.1.3 研究结果
        5.1.4 讨论
    5.2 研究1b权力感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5.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2.2 方法
        5.2.3 研究结果
        5.2.4 讨论
6 研究二权力感在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6.2 方法
        6.2.1 被试
        6.2.2 研究设计
        6.2.3 研究工具
        6.2.4 研究过程
    6.3 研究结果
        6.3.1 敬畏、权力感与不诚实行为的相关分析
        6.3.2 权力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6.4 讨论
7 总讨论
    7.1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7.1.1 不诚实行为测量方法及工具的选择
        7.1.2 状态性诱发材料的有效性比较
        7.1.3 大学生敬畏与权力感的关系
        7.1.4 大学生敬畏与不诚实行为的关系
        7.1.5 大学生权力感与不诚实行为的关系
        7.1.6 权力感在敬畏情绪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7.2 应用价值
    7.3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7.3.1 创新性
        7.3.2 局限性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具身认知研究
        1.2.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2.3 具身认知视域下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具身认知
        1.3.2 教学活动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实施方案
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概述
    2.1 课程层面: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目标的规定
        2.1.1 教学目标的隐含性
        2.1.2 教学目标的指导性
    2.2 教材层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词语教学内容编排特点
        2.2.1 纵向:水平、难度
        2.2.2 横向:位置、形式
    2.3 教学层面:初中语文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内容: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 学段: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
    2.4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4.1 现状调查
        2.4.2 现状分析
        2.4.3 原因分析
3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
    3.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3.1.1 哲学基础
        3.1.2 心理学基础
        3.1.3 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主张
    3.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必要性
        3.2.1 理论关系上的必然联系
        3.2.2 实践指导上的积极意义
4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分析
    4.1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特点
        4.1.1 在身心的共同参与中积累与建构
        4.1.2 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梳理与整合
        4.1.3 在主体的交互过程中运用与巩固
    4.2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原则
        4.2.1 具身性
        4.2.2 情境性
        4.2.3 活动性
        4.2.4 交互性
        4.2.5 生成性
5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探讨
    5.1 唤醒身体,为情境中的活动找准核心
        5.1.1 强调身体参与,获得词语感性体验
        5.1.2 基于身体联想,把握词语丰富内涵
    5.2 创设情境,为身体参与活动提供条件
        5.2.1 创设“实感”之境,切身感知词语
        5.2.2 创设“实境”之境,置身体会词语
        5.2.3 创设“离线”之境,想象理解词语
    5.3 设计活动,为身体与情境的沟通搭桥
        5.3.1 明确活动目标,注重词语教学生成性
        5.3.2 组织活动过程,注重词语教学交互性
6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6.1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案例举要
        6.1.1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6.1.2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
        6.1.3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分析
    6.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效果分析
        6.2.1 效果分析
        6.2.2 个人反思
7 结语
    7.1 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许霆案件引发的公众认同问题
        一、许霆案的基本事实
        二、许霆案一审判决引发的舆论反响与争议
        三、许霆案终审判决与公众认同的回归
    第二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内涵解析
        一、认同与公众认同
        二、公众认同与制度认同
        三、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三节 常识、常理、常情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一、常识、常理、常情理论述评
        二、常识、常理、常情理论在刑事裁判中的应用
    第四节 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一、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二章 公众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公众、媒介与刑事裁判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类型及对刑事裁判的不同诉求
        一、公众的界定因素与类型划分
        二、公众的分类
        三、个人类型公众对天理与人情的诉求
        四、人际类型公众对于国法的诉求
    第三节 个人类型公众暂时性群体的特征
        一、暂时性群体
        二、个人类型的公众与暂时性群体
    第四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因素与生成机制
        一、刑事裁判的公众关注内容
        二、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三、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第五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提升途径
        一、提高司法权威
        二、提高法官品质和司法能力
        三、规范司法传播媒介
        四、强化律师慎言义务
第三章 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础
    第一节 权威与司法权威
        一、权威
        二、司法权威
        三、法院权威的调查分析
        四、司法权威的困境
    第二节 完善立法是确保司法权威的制度基础
        一、立法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二、部分立法的目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三、部分立法的技术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四、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对立法问题的缓解
    第三节 完善人身保护令制度是提升司法权威的必要举措
    第四节 促进量刑规范化是提高司法权威的重要路径
        一、量刑规范化的实践作用
        二、量刑规范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量刑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第五节 健全法院与公众交流机制是提高司法权威的工作渠道
        一、贯彻执行《人民陪审员法》
        二、建议引入“法庭之友”制度
第四章 法官品质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一节 法官品质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一、法官品质是影响司法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二、基层法院法官公众认同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
        三、当前法官品质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二节 刑事裁判说理制度的完善
        一、刑事裁判说理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二、刑事裁判说理存在的问题
        三、刑事裁判说理的完善
    第三节 法官管理与培训制度的完善
        一、建议实行非公务员化管理制度
        二、完善职业安全保障
    第四节 法官奖惩制度的完善
        一、对法官的薪酬激励
        二、对法官晋升的激励
        三、对法官的惩戒
    第五节 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
        一、王桂荣玩忽职守案引发的问题
        二、法官职业豁免制度
        三、法官职业豁免制度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四、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六节 法官心理健康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一、白山中院精神病法官案及分析
        二、积极建立与完善法官心理健康机制
第五章 媒体传播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
        一、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理论
        二、司法与公众的天然隔膜
    第二节 媒体与刑事案件的两次传播
        一、媒体的公共性和逐利性与信息传播
        二、媒体与司法公开
    第三节 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
        一、媒体、公众与司法的基本关系
        二、媒体的新闻自由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
        三、媒体两次传播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四、自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第四节 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影响
        一、新闻报道引起公众质疑刑事裁判的因素
        二、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积极影响
        三、媒体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消极影响
    第五节 通过媒体传播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媒体传播促进法院实质性公开
        二、利用社交媒体开放系统形成答疑与释疑机制
        三、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合理限制
        四、依法规制媒体审判
        五、对媒体不当报道追究的法律责任
        六、规范媒体报道内容与加强媒体职业伦理建设
第六章 律师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键媒介
    第一节 律师、意见主导者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第二节 律师的慎言义务
        一、律师的慎言义务
        二、暂时性群体与律师慎言义务
    第三节 我国有关律师慎言义务的规定
    第四节 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的基本模式
        一、美国的相对自由模式
        二、英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三、德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四、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节 律师慎言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律协“管理”职能
        二、完善律师职业伦理规范
        三、改进律师惩戒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
“刑事裁判法官认同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司法认可度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6)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研究 ——以M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审计心理学研究
        二、审计客体的心理规律研究
        三、审计客体的心理障碍及审计对策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点和局限性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
第二章 审计心理学理论概述
    第一节 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审计主体的心理现象
        二、审计客体的心理现象
        三、审计委托者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 审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
        二、博弈论
        三、行为科学理论
        四、有限理性理论
        五、信息加工论
第三章 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审计客体的心理
        一、审计客体的个体心理
        二、审计客体的群体心理
        三、审计客体的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审计客体的心理活动
        一、审计客体的积极心理活动
        二、审计客体的非积极心理活动
    第三节 审计客体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积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二、非积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审计客体心理研究的问卷调查
        一、审计客体心理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审计客体对待审计工作的态度
        三、审计客体的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关系
        四、公司的激励与期望机制对审计客体心理的影响
第四章 审计客体心理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审计客体心理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对审计的指导意义
        二、非积极心理对审计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利用审计客体积极心理的对策
        一、审计人员缩短审计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审计程序
        二、审计人员保持专业胜任能力,不辜负审计客体的期望
        三、审计人员坚持公平公正立场,不带个人偏见
    第三节 应对审计客体非积极心理的对策
        一、应对审计客体程度上心理障碍的对策
        二、应对审计客体内容上心理障碍的对策
        三、应对审计客体方式上心理障碍的对策
        四、应对审计客体关系上心理障碍的对策
第五章 M公司审计心理分析
    第一节 M公司简介
        一、M公司总体情况简介
        二、M公司高层人员简介
        三、M公司中高层群体结构分析
    第二节 M公司中高层人员审计心理活动:访谈报告
        一、M公司的个体心理活动及审计心理分析
        二、M公司的群体心理活动及审计心理分析
    第三节 M公司审计心理的应用对策
        一、M公司中高层人员积极审计心理的意义及其应用
        二、M公司中高层人员非积极心理的影响及其应对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语法学习》;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塔里木》(节选)《趣味心理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语法学习》介绍
    (二)维译汉
        1.《塔里木》(节选)介绍
        2.《趣味心理测试》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语法学习》译文
    (二)维译汉
        1.《塔里木》(节选)译文
        生命在延续
        2.《趣味心理测试》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语法学习》原文
    (二)维译汉
        1.《塔里木》(节选)原文
        2.《趣味心理测试》原文
结语
致谢

(8)如何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教育资源?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社会与情感学习”的研究
        (二)关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与情感能力
        (二)教育资源
第二章 教科书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一)学科范围:语文
        (二)分析主体: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部编本
    三、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四、分析工具
        (一)分析单位及其对应的统计方法
        (二)分析类目:借鉴CASEL的五维度划分
    五、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信度
        (二)效度
第三章 教科书文本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以“主副题”为分析单位的数据统计结果
        (一)主类目和一级指标的编码数据整体呈现
        (二)主类目和一级指标在学段中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二、自我认知
        (一)识别情绪/情感:反映个体的情感能力
        (二)识别优势:识别和评估自身的实际成就水平和潜力
        (三)自信: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主要受到自我成功经验和关键社会角色的影响
    三、自我管理
        (一)管理情绪:调节情绪及想法以适应特定的文化规则,或改变情绪的外在表达
        (二)自律:两种“自律”观
        (三)设置目标:目标“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
        (四)坚持不懈:正向的努力坚持
    四、社会认知
        (一)同理心:学段之间各有侧重
        (二)赏识差异:以群际认知为对象
        (三)了解规范:基于“他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
        (四)识别资源和支持:主要来源是父母和老师
    五、人际交往技能
        (一)频度分析和内容分析
        (二)沟通:在交际情境中明确交际原则,培养相应的口语交际核心能力
        (三)团队合作:在“责任分担”中体现个体的合作素养
        (四)社会参与:强调单向帮助
        (五)协商
        (六)建立人际关系:“分享”和“关心体贴”是教科书中最为强调的人际关系准则
    六、负责任的决策
        (一)分析情境和解决问题:强调两者在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共同参与
        (二)道德责任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社会与情感能力在小学语文部编本中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内容覆盖面,三个学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二)在社会与情感能力领域上,小学语文部编本更强调个体的自我能力领域
        (三)小学语文部编本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呈现反映了国家对课程知识拥有的话语权,即课程知识的官方立场
        (四)小学语文部编本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呈现顺应国际教育对于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认识的新趋势
        (五)小学语文部编本中关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容过于强调情感层面
    二、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建议
        (一)在内容上,加深对个体非认知维度的关注,丰富社会与情感领域核心能力的内涵
        (二)在呈现方式上,强化个体综合性、系统化运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容,构建与其他学科教学文本以及课外教学资源间的联结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各个一级指标在三个学段间所呈现的动态变化趋势折线图
    附录2:小学语文部编本阅读课文目录
后记

(9)统编本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文化
        1.4.2 传统文化
        1.4.3 优秀传统文化
        1.4.4 文化传承
        1.4.5 古诗文教学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2.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依据
    2.1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依据
        2.1.1 新课程标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2.1.2 国家支持传统文化教育
    2.2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情依据
        2.2.1 基于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的需求
        2.2.2 基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求
3.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统计分析
    3.1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3.1.1 教材概观
        3.1.2 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编写特点
    3.2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概览
        3.2.1 古诗文数量统计
        3.2.2 古诗文内容概览
    3.3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举要
        3.3.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3.3.2 “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
        3.3.3 “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
4.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4.1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结果分析
        4.1.1 初中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1.2 初中生古诗文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1.3 初中教师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2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现存问题及原因
        4.2.1 教师方面
        4.2.2 学生方面
5.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对策略
    5.1 丰富教学方法
        5.1.1 组织经典诵读活动
        5.1.2 组织各类主题活动
        5.1.3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5.2 完善教学目标
        5.2.1 教学目标的确立
        5.2.2 完善目标的全面性
    5.3 拓展教学资源
        5.3.1 提倡整本书阅读,丰富学生积累
        5.3.2 开发校本课程,拓宽学生视野
    5.4 多元教学评价
        5.4.1 发展性教学评价
        5.4.2 运用互联网完善评价体系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主体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主体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假设与研究思路
        1.4.1 基本假设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句类与句式
        1.5.1 研究句类
        1.5.2 研究句式
    1.6 语料来源与语料加工
        1.6.1 语料来源
        1.6.2 语料加工
第二章 研究现状
    2.1 国内复句的研究现状
        2.1.1 第一阶段: 滥觞期
        2.1.2 第二阶段: 奠基期
        2.1.3 第三阶段: 探索期
        2.1.4 第四阶段: 创新期
        2.1.5 第五阶段: 拓展期
    2.2 海外研究现状
        2.2.1 海外关于汉语复句的研究
        2.2.2 海外对英语关联标记和衔接词的研究
        2.2.3 海外对非母语者习得英语关联标记的研究
        2.2.4 海外对儿童习得连词的研究
    2.3 研究评价
        2.3.1 取得的成绩
        2.3.2 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有标复句句式选定及习得顺序
    3.1 句式选定
        3.1.1 考察对象
        3.1.2 考察结果
        3.1.3 结果分析
        3.1.4 大纲中句式的选定
    3.2 研究方法
        3.2.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
        3.2.2 蕴含量表法
    3.3 研究结果
        3.3.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研究结果
        3.3.2 蕴含量表法研究结果
        3.3.3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复句类型习得顺序研究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偏误分析
    4.1 关联标记连接小句的基本模式
        4.1.1 单用
        4.1.2 对用
        4.1.3 连用
        4.1.4 复用
        4.1.5 套用
    4.2 有标复句的偏误类型
    4.3 各类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
        4.3.1 因果复句的偏误分析
        4.3.2 推断复句的偏误分析
        4.3.3 假设复句的偏误分析
        4.3.4 条件复句的偏误分析
        4.3.5 目的复句的偏误分析
        4.3.6 并列复句的偏误分析
        4.3.7 连贯复句的偏误分析
        4.3.8 递进复句的偏误分析
        4.3.9 选择复句的偏误分析
        4.3.10 转折复句的偏误分析
        4.3.11 让步复句的偏误分析
        4.3.12 假转复句的偏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调查
    5.1 调查对象
    5.2 数据收集
        5.2.1 汉语访谈及结果
        5.2.2 英语访谈及结果
    5.3 结果和讨论
        5.3.1 与习得顺序的关系
        5.3.2 与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5.4 差异显着关联标记分析
        5.4.1 “所以”的使用情况
        5.4.2 “那么”的使用情况
        5.4.3 “虽然”和“而且”的使用情况
        5.4.4 “然后”的使用情况
        5.4.5 “因为”的使用情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6.1 汉语自身的影响
        6.1.1 关联标记多义现象多
        6.1.2 易混淆词多
        6.1.3 有标复句句型多变
    6.2 母语的干扰
        6.2.1 母语对关联词错搭的影响
        6.2.2 母语对关联词错用的影响
        6.2.3 母语对关联词缺失的影响
        6.2.4 母语对关联词误加的影响
        6.2.5 母语对关联项失当的影响
        6.2.6 母语对关联词错位的影响
        6.2.7 母语对标点不当的影响
    6.3 学习者因素的影响
        6.3.1 基本描述统计
        6.3.2 出错原因与个体关联性卡方分析
        6.3.3 小结
    6.4 应对策略
        6.4.1 对五部大纲的审视与建议
        6.4.2 针对教师的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有标复句教学实践研究
    7.1 研究设计
        7.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对象
        7.1.3 实验过程
        7.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7.2 讨论
        7.2.1 POA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7.2.2 POA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7.2.3 学生对POA的评价
        7.2.4 实验组和对比组的教学差异
        7.2.5 POA模式下汉语教学思考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习得顺序
        8.1.1 句类和句式的习得顺序
        8.1.2 不同级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8.1.3 不同国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8.2 书面语偏误分析
        8.2.1 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情况对比
        8.2.2 对书面语料的偏误分析
    8.3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
        8.3.1 总体情况
        8.3.2 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习得情况对比
        8.3.3 和汉语母语者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对比
    8.4 偏误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8.4.1 偏误原因的分析
        8.4.2 应对策略
    8.5 针对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
        8.5.1 “产出导向法”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8.5.2 “产出导向法”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8.6 本文的创新
        8.6.1 实证研究
        8.6.2 从母语角度深度分析偏误原因
        8.6.3 把标点符号纳入复句的偏误
        8.6.4 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复句教学
    8.7 本研究的不足
        8.7.1 语料样本的不足
        8.7.2 教学实验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人际关系测试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材“珍爱生命”元素研究 ——以部编本和苏教版为例[D]. 王烜瑀. 延安大学, 2021(11)
  • [3]敬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权力感的中介作用[D]. 罗远淑.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汪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D]. 张国全.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
  • [6]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及应用研究 ——以M公司为例[D]. 余秋宏.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语法学习》;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塔里木》(节选)《趣味心理测试》[D]. 熊佳辉. 新疆大学, 2020(07)
  • [8]如何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教育资源?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D]. 樊梦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统编本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D]. 叶子璐.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D]. 张利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人际关系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