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火灾事故发展形势、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顶峰[1](2020)在《S市城市火灾风险治理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中各类火灾风险不断滋生蔓延、积累爆发,引发了各类重大火灾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对政府的安全监管和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城市火灾风险的治理角度展开研究。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火灾风险治理的相关文献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前后,火灾风险治理的领导机构、职能部门和治理格局的沿袭变化,并以S市三类火灾风险隐患治理专项行动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 S市2018-2019年政府主导下城市火灾风险的成效与困境:制度类困境-城市政府监管合力不足、运行类困境-治理模式的架构局限性和资源类困境-平台监管缺少责任体系,探讨了城市火灾风险治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城市火灾风险从管理到治理的格局变化,是城市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市火灾风险治理的困境与部门监管履职不到位、非政府部门参与少、公众防控意识薄弱、第三方监管缺失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火灾风险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法治环境、群众自治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内,其风险的产生因素、发展演变、治理措施手段分别呈现不同的规律和要求。最后,在火灾风险的治理模式优化、路径调整、措施完善三个层次提出破解困境的建议。主要观点:一是从被动短期的“应急管理”走向主动而长效的“风险治理”;二是从“政府主导”的单一化刚性化整治走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三是从零星分散的“经验驱动”治理走向集成智能的“数据驱动”治理。
安恩光[2](2020)在《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公立医院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公共场所,它的服务对象特殊,大都是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且公立医院的门急诊楼、住院楼逐渐趋向高层,建筑机构复杂,人员比较密集而且流动性大,各种大型的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可燃物质多,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社会影响范围大。苏州作为江苏省经济总量第一的地级市,在全国排名也是名列前茅。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作为苏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公立儿童医院,其医疗服务辐射整个苏南,甚至长三角其他地区。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篇论文,通过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与考察,分析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并剖析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符合儿童医院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在消防管理方面,与其他公立医院有着一定的区别和自身特殊性,希望为其他公立医院提供管理经验和借鉴,推动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的发展。近几年,江苏省爆发了一系列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严峻,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梳理了公立医院消安全管理的现状,并从中得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进一步探索出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重视培养消防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体制、加快智慧消防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
宋佳骏[3](2020)在《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迁入,苏州厂房、出租房等人口密集场所日益增多,随之带来的群租房、楼道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厂房住人、车库住人等现象也越来越多,其中的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导致的火灾等伤亡事故也频频发生,此种严峻的形势不仅危害到公共安全,更考验着政府治理问题的水平和方式。苏州“331”专项整治是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的全面治理火灾事故隐患的大型行动,在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中,按照专项任务清单、履职清单、追责清单,在前面摸查各类火灾隐患底数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纠违、单位自查、联合执法、检查互查等多种方式消除隐患,并且通过铺天盖地的安全防范宣传,常态化地治理安全隐患。苏州“331”专项整治声势大、措施实、效果好,可以说很多做法都值得其他整治行动效仿。当然万事皆有两面性,苏州“331”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这需要我们重视想办法去解决。本文以整个行动的实施以及存在的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对策为重点,一是分析了以往的监管问题、五大隐患火灾事故特点和公共安全形势严峻进而得出整个行动的必要性,进而引出整个行动的提出和回顾;二是从准备措施、执行措施、长效管理措施阐述了整个行动的实施,着重分析苏州“331”专项整治的全天候、随时间不断进化、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利用通讯运营商短信业务媒介来宣传、监理多中心监管共治模式等创新特色,进而从整个行动的成绩和涉及的各方主体的观点得出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效果评价;三是提出整个活动进行的执行过于强硬、一刀切、忽略群众感受、执行差别化、执行数据化、形式化、驱赶低端人口、影响经济、负面舆情多等问题,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行动支撑、对外作为、保障效果、技术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范春姣[4](2020)在《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作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为了防范化解煤矿风险,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严重度,实现煤矿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目的,而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做出的规范。本文以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的应急管理制度框架下,进一步进行研究,构建一套更为完善、更为规范、更为标准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利用现场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现状,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中应急管理制度模块的检查结果,得出在我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中存在内容不规范、落实不到位、协同机制较差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的制定目标和原则。其次通过研究国内外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确定以应急管理全过程周期理论、应急管理“4R”理论、应急管理“3P”对策理论、应急法制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全面梳理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并汇总了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各项应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加以重点分块的形式,对各项应急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最后,为检验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的可行性,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制度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达到了预期要求,最后提出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的实施建议。该论文有图20幅,表7个,参考文献51篇。
王思成[5](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静静[6](2020)在《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安全的严峻形势令我们共生共存的社会置于高风险状态。当前,国际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灾害事故频发,我国社会发展正值关键转型期,城市公共环境也是“危机四伏”,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危害,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的理念日益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公共安全风险呈现出新的趋势。上海市作为我国特大城市之一,承载着超大的人口规模和巨大的发展压力,对其进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与城市风险评估无疑颇具挑战性和复杂性。基于上海市的特殊定位,有效应对上海市内在的脆弱性应当从多个方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全方位布局、多领域研究。针对风险多发的城市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及指标体系的研究举足轻重,科学的风险评估能够切实助力城市及早发现潜在风险隐患,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综合实力。基于此,论文通过剖析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现状,阐述公共安全管理理论及相关理论基础,深入分析“脆弱性”与“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证探索。通过梳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对上海市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将量化数据代入评估指标体系中,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当前风险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对风险评估结果做进一步客观分析,进而更透彻地分析现有的公共安全短板和安全发展瓶颈,探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优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改善对策与建议,试图从中发掘保障城市公共安全运行的一般性规律,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在发展规划、应急部署、设计布局、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有力参考,有利于强化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全面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促进社会安全和谐发展。该论文有图18幅,表21个,参考文献75篇。
张威涛[7](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刘一名[8](2019)在《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尤其是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息息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大力提升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近年来国内各地“三小”(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和整个安全工作敲响警钟。事实证明,“三小”场所消防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地方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形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以2015年成立的广州市新黄埔区为研究对象,新黄埔区成立于2015年9月1日,由原萝岗区和原黄埔区合并而成,面积达到484.17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跃居广州第二。原萝岗区和原黄埔区都存在大量的“三小”场所,合并后,如何做好“三小”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成为黄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研究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整个中国各地区省市区同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都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我国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提供较为完整的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合作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系统分析了“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存在主要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地区在“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最后加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赵鹏程[9](2019)在《公共消防安全的多中心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火灾风险和防控难度不断加大,消防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对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为研究主题,在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基础上,结合贵州黔南地区消防治理工作案例,对当前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类火灾防控隐患依然突出,公共消防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事务繁重和社会公众自防自救能力不足四个方面,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存在单一主体模式的缺陷,行业监管部门未形成多中心的监管合力,社会单位在多中心治理格局中配合不力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存在不足是主要原因。为此,本文尝试性地从多中心视角出发,旨在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中“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社会公众”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的理念融入公共消防安全治理过程中,从明晰多中心治理主体,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创新多元化治理措施三个方面对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给出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在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在我国,从多中心角度探索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深度和实践热度均较为匮乏。本文紧密围绕研究主题,科学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综合采取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对创新公共消防安全治理思路作了有益探索,对创新社会治理也将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参考。
苏鹤[10](2019)在《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铁路客运站具有建筑规模大、人员集中度高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减少铁路消防安全隐患,保护乘客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少甚至消除铁路消防安全隐患、维护铁路消防安全秩序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铁路客运站内开展的消防工作实际来看,还存在诸如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僵化、消防人员意识较差以及消防人员配备较少等许多值得改善的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创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地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断地增强乘客的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和意识,使得大家共同努力去预防和抵御铁路消防安全问题是当前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国内外铁路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大量文献进行集中整理,从中汲取了本文的研究要点和研究思路,得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对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Q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利用PDCA循环模型提出完善Q站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相关规定、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及应急救援等层面。最后,在提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的基础上,提出制度、组织、人力及资金等实施保障,目的是想为Q站及国内其他铁路客运站提供一个改良契机和改良方式,以保证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其他铁路客运站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二、浅谈火灾事故发展形势、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火灾事故发展形势、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S市城市火灾风险治理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基本理论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图 |
五、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城市火灾风险治理的格局变化 |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从组建到快速发展,管控主体单一化 |
(一) 发展初期形态 |
(二) 主要呈现特征 |
二、改革开放前后:被破坏到全面发展,政府为主,民众配合 |
(一) 面临的主要矛盾 |
(二) 取得的突破性发展 |
三、21世纪以来:经改制向社会化发展,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
(一) 前端入口审批分离,回溯监管源头 |
(二) 过程管控监管分离,落实各方责任 |
(三) 后端应急救援分离,厘清职能定位 |
第二章 S市火灾风险治理的现状 |
一、S市火灾风险治理的个案剖析 |
(一) 多发性三类火灾应激治理 |
(二) 运动式非理性扩张治理 |
(三) 建章立规后期回归理性治理 |
二、S市火灾风险治理的现实探索 |
(一) 探索了高目标高密度组织架构下的隐患治理模式 |
(二) 形成了高标准精细化闭环管理下的治理流程体系 |
(三) 丰富了高效率高强度手段措施下的治理策略工具 |
(四) 提升了高要求人性化共建共治中的公共服务能力 |
三、S市火灾风险治理的实际成效 |
第三章 S市火灾风险治理的存在的困境与成因 |
一、S市火灾风险治理的存在的困境 |
(一) 制度类困境:对火灾风险治理主体的责任体系制度建立滞后 |
(二) 资源类困境:对火灾风险的评估平台未及时完善 |
(三) 运行类困境:火灾风险治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矛盾未化解 |
二、S市火灾风险治理困境的成因 |
(一) 火灾风险治理的观念理念缺位 |
(二) 火灾风险治理的人员结构失衡 |
(三) 火灾风险治理的运行机制不畅 |
第四章 S市火灾风险治理困境的破解 |
一、升级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模式 |
(一) 优化风险识别:从被动应急走向主动治理 |
(二) 提升治理韧性:从刚性整治走向柔性互动 |
(三) 强化风险控制:从零星分散走向网格汇聚 |
(四) 优化治理体系:从单一管控走向多元协同 |
(五) 遏制风险转移:从短期攻坚走向常态监管 |
二、调整治理构架,形成治理合力 |
(一) 坚持党政主导,发挥政治的引领作用 |
(二) 完善相关法规,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
(三) 强化科技赋能,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 |
(四) 激发基层活力,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 |
(五) 深入宣传教育,发挥德治的教化作用 |
三、优化运行机制,强化治理措施 |
(一) 厘清部门职能定位 |
(二) 强化联合执法查处 |
(三) 完善智慧监管平台 |
(四) 推进社会协同治理 |
(五) 开展防控教育培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归纳总结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 |
第二章 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 消防的相关概念 |
(二) 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三)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三)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与社会化发展模式现状 |
(一) 我国消防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二) 我国消防社会化管理模式的现状 |
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
(一) 儿童医院的基本情况 |
(二)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
(三)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
(四) 人员的消防培训与演练 |
(五) 消防安全检查 |
(六) 消防设施设置与维护保养 |
三、儿童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特点 |
(一) 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创建方面 |
(二) 在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方面 |
第四章 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 消防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二)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工作有漏洞 |
(三) 培训与演练实战化不足 |
(四) 火灾隐患整改不到位 |
(五) 部分消防设施设置不合理维保有遗漏 |
二、原因分析 |
(一) 消防安全责任制有缺失 |
(二)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缺陷 |
(三) 消防安全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 |
(四) 缺乏对安全隐患整改的重视 |
(五) 智慧消防建设与发展不足 |
第五章 国外消防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国外消防安全管理的经验 |
(一) 美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二) 英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三) 日本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四) 德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二、国外消防安全管理经验的启示 |
(一) 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 |
(二) 积极发挥社会消防中介组织作用 |
(三) 加快推进消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使用 |
(四) 建立健全完善的消防教育培训体系 |
(五) 完善消防管理监管体制 |
(六) 加快消防安全管理法制化的进程 |
第六章 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 |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 |
二、建立健全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三、重视培养消防安全管理专业人才 |
四、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督体制 |
五、加快智慧消防的建设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1. 选题的背景 |
2.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
2.1 研究意义 |
2.2 选题的研究目标 |
3. 文献综述 |
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内容 |
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专项整治 |
1.1.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 |
1.2 相关理论 |
1.2.1 政府治理理论 |
1.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提出 |
2.1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必要性 |
2.1.1 以往的监管状态 |
2.1.2 五大隐患火灾事故特点 |
2.1.3 以往的公共安全形势严峻 |
2.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过程概述 |
2.2.1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提出 |
2.2.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后续发展 |
3.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 |
3.1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实施 |
3.1.1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准备举措 |
3.1.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执行措施 |
3.1.3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长效管理举措 |
3.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创新特色 |
3.2.1 全天候、随时间不断进化 |
3.2.2 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 |
3.2.3 利用通讯运营商短信业务媒介来宣传 |
3.2.4 建立多中心监管共治模式 |
3.3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效果评价 |
3.3.1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客观评价 |
3.3.2 各方主体对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观点评价 |
3.3.3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总体评价 |
4.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分析 |
4.1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中的问题 |
4.1.1 执行过于强硬,一刀切,忽略群众感受 |
4.1.2 执行差别化 |
4.1.3 执行数据化、形式化 |
4.1.4 驱赶“低端”人口 |
4.1.5 影响经济 |
4.1.6 负面舆情多 |
4.2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中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 |
4.2.1 政策不完善 |
4.2.2 监督考核片面 |
4.2.3 执行人员准备不足 |
4.2.4 陈年积弊多 |
4.2.5 生存成本变高 |
4.2.6 舆论引导还有待加强 |
5.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完善对策 |
5.1 行动支撑方面 |
5.1.1 渐进完善政策体系 |
5.1.2 进一步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
5.1.3 建立网格员专项激励机制 |
5.1.4 对陈年难点研讨解决方法 |
5.2 对外作为方面 |
5.2.1 加强引领舆论导向 |
5.2.2 发挥有形的手,平衡供求关系 |
5.3 保障效果方面 |
5.3.1 将群众评价纳入考核监督机制 |
5.3.2 将回头看行动纳入工作日常计划当中 |
5.4 技术创新方面 |
5.4.1 将科技手段纳入工作链条 |
5.4.2 引入分级管控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的访谈问题 |
致谢 |
(4)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应急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应急管理制度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
2.2 全过程周期理论 |
2.3 应急管理“4R”理论 |
2.4 “3P”对策理论 |
2.5 应急法制论 |
2.6 制度概论 |
2.7 本章小结 |
3 煤矿应急管理制度现状 |
3.1 应急管理制度问卷调查 |
3.2 应急管理制度标准化检查 |
3.3 应急管理制度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制定 |
4.1 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制定的目标及原则 |
4.2 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制定的方法 |
4.3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评价及实施意见 |
5.1 应急管理制度体系评价 |
5.2 实施意见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
2.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基础 |
3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
3.1 确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框架 |
3.2 进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 选取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 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过程 |
4.1 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2 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
5 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建议 |
5.1 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5.2 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三小”场所 |
2.1.2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合作治理理论 |
2.2.2 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
3.1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
3.1.1 积极制定本区消防安全管理政策 |
3.1.2 积极贯彻落实有关消防管理政策法规 |
3.1.3 重视建设消防信息平台和消防宣传 |
3.1.4 从制度上杜绝新增“三小”场所违法建筑的产生 |
3.1.5 积极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检查模式 |
3.1.6 对全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治理 |
3.2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取得的成效 |
3.2.1 排查大量安全隐患并集中整改取得初步成效 |
3.2.2 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
3.2.3 初步建立起消防安全长效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当前黄埔区“三小”场所仍存在的消防隐患 |
4.1.1 租住人员消防意识淡薄,人为消防隐患多 |
4.1.2 建筑老旧,基础设施存在先天消防缺陷 |
4.2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监督不明确 |
4.2.2 “三小”场所的消防执法不严,以罚代管现象严重 |
4.2.3 “三小”场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 |
4.2.4 消防管理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
4.3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合作治理其他主体的作用发挥有限 |
4.3.2 “三小”场所消防执法难度大 |
4.3.3 消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不足 |
4.3.4 消防宣传机制老旧、笼统 |
4.3.5 政府对“三小”场所重视程度不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发达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
5.1 国外发达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5.1.1 美国波士顿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5.1.2 德国慕尼黑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5.1.3 英国伦敦的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5.2 广东省发达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经验 |
5.2.1 深圳区域性消防安全整治经验 |
5.2.2 东莞市厚街镇的智慧消防经验 |
5.3 发达城市、地区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对黄埔区的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完善及发展建议 |
6.1 树立合作治理理念,形成“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合力 |
6.2 完善现行“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体制 |
6.3 加强“三小”场所消防执法流程再造 |
6.4 加强消防安全队伍专业建设 |
6.5 创新消防宣传机制和方式方法 |
6.6 加大消防财政预算、增加执法编制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对黄埔区“三小”场所租住人员的访谈内容 |
附件2:关于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访谈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公共消防安全的多中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概述 |
2.1.1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的概念 |
2.1.2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的属性 |
2.1.3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的特征 |
2.1.4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的原则 |
2.1.5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的目标 |
2.2 理论基础: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概述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相关原则 |
2.2.4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2.5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公共消防安全治理适用性的研究 |
3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现状 |
3.2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各类火灾防控隐患依然突出 |
3.2.2 公共消防基础建设较为薄弱 |
3.2.3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事务繁重 |
3.2.4 社会公众自防自救能力不足 |
4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公共消防安全治理存在单一主体模式的缺陷 |
4.2 行业监管部门未形成多中心的监管合力 |
4.3 社会单位在多中心治理格局中配合不力 |
4.4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存在不足 |
5 多中心视角下公共消防安全治理的建议 |
5.1 明晰多中心治理主体 |
5.2 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 |
5.3 创新多元化治理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研究成果 |
(10)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Q站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哈尔滨铁路局及Q站简介 |
2.1.1 哈尔滨铁路局简介 |
2.1.2 Q站简介 |
2.2 Q站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2.2.1 现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2.2.2 基础设施现状 |
2.2.3 教育培训现状 |
2.2.4 监督检查现状 |
2.2.5 应急救援现状 |
2.3 Q站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2.3.1 消防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不健全 |
2.3.2 消防基础设施情况较差 |
2.3.3 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力度较弱 |
2.3.4 消防监督检查难以全方位覆盖 |
2.3.5 消防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
2.4 Q站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滞后 |
2.4.2 消防安全思想观念落后 |
2.4.3 消防服务职能不到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案设计 |
3.1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及原则和目标 |
3.1.1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 |
3.1.2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的原则 |
3.1.3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的目标 |
3.2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
3.2.1 增加现有消防相关规定种类 |
3.2.2 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 |
3.2.3 创新消防考核及奖惩机制 |
3.2.4 推动消防安全管理职能化 |
3.3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
3.3.1 消防设备更新与购置 |
3.3.2 消防人员引入 |
3.3.3 消防技术试点 |
3.3.4 消防安全宣传管理 |
3.4 扩大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力度 |
3.4.1 改革现有消防教育模式 |
3.4.2 创新现有消防培训种类 |
3.5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 |
3.5.1 准确定位消防部门职责 |
3.5.2 落实消防监督主体责任制 |
3.5.3 提升消防监督干部的业务技能 |
3.5.4 消防设施状态实时监控与查询 |
3.6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措施 |
3.6.1 强化Q站应急管理的职责和权力 |
3.6.2 消防应急救援资源的科学评估与整合 |
3.6.3 构建扁平化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实施保障 |
4.1 制度保障 |
4.1.1 消防管理部门定期修订消防相关规定 |
4.1.2 借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 |
4.2 组织保障 |
4.2.1 加强Q站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 |
4.2.2 建立多层管理机构 |
4.3 人力保障 |
4.3.1 扩大消防志愿者队伍 |
4.3.2 加强社会公民的消防责任感 |
4.4 资金保障 |
4.4.1 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 |
4.4.2 积极拓宽消防经费渠道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四、浅谈火灾事故发展形势、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S市城市火灾风险治理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D]. 张顶峰. 苏州大学, 2020(03)
- [2]公立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D]. 安恩光. 苏州大学, 2020(03)
- [3]苏州“331”专项整治行动研究[D]. 宋佳骏. 苏州大学, 2020(03)
- [4]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体系研究[D]. 范春姣.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6]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 王静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8]黄埔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 刘一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公共消防安全的多中心治理研究[D]. 赵鹏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10]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 苏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