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沙窑瓷、出口名瓷考察(一)——印尼打捞唐代“黑石”沉船引发的考察

唐代长沙窑瓷、出口名瓷考察(一)——印尼打捞唐代“黑石”沉船引发的考察

一、唐代着名外销瓷器长沙窑陶瓷调查(一)——从印尼打捞唐代“黑石号”沉船引发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登,韩莉[1](2021)在《长沙窑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统计与分析(1980—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沙窑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知名民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通过使用统计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法对长沙窑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工艺技术方面,铜红釉的发明是长沙窑在瓷器史上的独特贡献,釉上彩是长沙窑主流施彩工艺而非釉下彩;在装饰技法方面,模印贴花、写意画装饰和诗文装饰塑造了独树一帜的长沙窑风格;在文史内涵方面,长沙窑是研究湖湘本土生活、南北方交融和异域贸易往来的活化石。研究结果可为欲认识此课题者提供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探索未来长沙窑研究思路。

王思阳[2](2021)在《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收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类型、特征、年代、流布以及长沙窑的生产性质等问题。第一章介绍了国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瓷器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术史作简要回顾。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产品的类型,将所有产品分为二十五大类,其中执壶、罐、碗是最主要的三类产品,此外还有盘、碟、盒、水盂、水注、灯、枕、瓷塑等,每一大类下再细分若干类型,通过表格和图片全面展示考古材料。第三章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特征和年代。长沙窑瓷器多数呈灰白胎,以单色青釉为主,高温釉上彩和模印贴花产品最具特色。其始烧于8世纪中期,衰落于10世纪中期,9世纪早中期为其盛烧期。第四章探讨了长沙窑瓷器的流布问题。长沙窑瓷器流布范围广泛,北抵中国东北,南及西沙群岛,东至于海,西达成都平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较为零散。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长沙窑瓷器的运销路线,大体可分为南北两线,甲线沿湘水北上入长江,向东可至扬州,向西可抵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沿汉水北上可至梁州(今陕西汉中),经陆路达长安(今陕西西安)。此外从扬州北上可沿邗沟、通济渠直达两京地区,也可出海南下至广州和海外地区或北上至山东半岛、渤海国和东亚诸国。乙线可溯湘水而上,经灵渠至桂州(今广西桂林),再沿漓水或白石水入郁江至广州后出海。而在诸多线路中,潭州(今湖南长沙)——扬州一线应为主要运输路线,其它路线均属支线,这些线路共同构成长沙窑的贸易网络。除贸易外,进贡、个人携带可能也是其传播方式。使用对象有平民、中下级官吏和僧侣,但也受到一些高等级官吏甚至是宫廷青睐。政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丰厚的利润促使长沙窑产品大规模运销。第五章结合国内外出土长沙窑瓷器,对长沙窑的生产性质进行探讨,认为海外市场在长沙窑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小,其更应是一个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窑场。

孟原召[3](2019)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中国同海外地区的海上交通和商贸往来由来已久1。秦汉时期,岭南已与海外地区有一定的贸易往来,《汉书·地理志》记述了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抵达印度、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航线,并记载黄门设"译长","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2。隋唐五代以来,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3,海外交通得以迅速发展4,及至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达到空前繁荣5,至明清时期受海外贸易政策影响则又出现了新的特点6。丝绸、瓷器和茶叶是海外贸易中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

张宇[4](2020)在《宋代海舶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大力发展海上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对海外贸易活动采取了鼓励和提倡的态度,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大量阿拉伯、南亚、东南亚诸国贡使商人来华进行贸易,当时沿海各港口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兴盛景象。除了传世文献丰富的记载之外,“泉州湾后渚沉船”、“南海1号”沉船、“华光礁一号”沉船等水下考古资料的出土,为我国古代海外贸易的发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证据。社会经济的变革、海外贸易的繁盛、海舶制造的进步,促进了宋代海运业的发展。当然,市舶机构及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为贸易有序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在两宋海外贸易发达的大背景下,围绕海舶管理、造船技术、船运货物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文重点研究水下考古的相关沉船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记载相结合,分析沉船货物的构成及船体构建技术,考察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西亚地区造船技术方面的交流,及其对物质文化的交流与社会生活发展的推动。总之,本文以海舶为中心,借以窥见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陈景惠[5](2020)在《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产业因其在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高关联度与强大的综合带动作用,逐渐成为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旅游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通过传承和传播文化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文化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在查询了文化旅游相关资料后,笔者选择湖南重要的文化旅游地——长沙铜官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长沙铜官窑的文化氛围及游客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并基于游客感知构建了旅游地文化氛围与游客满意度模型。其次根据旅游地文化氛围与游客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结合旅游相关从业者建议,将文化氛围分为物质、精神及制度三个维度,并进行测项确定及测评。再基于感知绩效模型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测量,最后计算出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力。通过网络问卷发放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信效度分析、多元回归等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整体而言,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有直接显着的影响,其中,物质文化氛围及制度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有直接影响,但精神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力极低。除此之外,长沙铜官窑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但门票价格及购物体验的评分相对较低。最终本文根据结论提出了物质文化氛围及制度文化氛围的针对性建议:从物质文化氛围构建角度,长沙铜官窑需构造遵循历史原真性,构建旅游地文化氛围;打破传统模式,构建衍生物文化氛围。从制度文化氛围构建角度,此地应该保持服务过程规范;提供游客后勤保障;周全景区规划设计。

葛颖[6](2020)在《唐代长沙窑彩瓷装饰中的异域文化研究》文中指出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海域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并从船上获取了六万多件中国瓷器,其中五万多件来自长沙窑。巨量而精彩的瓷器集中出水,与1956年湖南省文管会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长沙窑遗址并经几次发掘出土的大量瓷器比对和相互印证,一时间引起了湖南考古界的和学界的极大兴趣,这座唐代曾经极盛一时,产品广销海内外,却莫名被历史遗忘和封尘了上千年的窑口迅即在考古界、收藏界、美术界、历史界集聚了一大批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尤其是一些看似与本土文化多有差池的造型与纹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审美样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聚焦于长沙窑在器物造型、装饰纹样表现出异域文化特点的元素进行梳理与研究,试图找出它们的渊源、传播路径以及内在的关联。文章首先对长沙窑外贸出口的路径、港口和传播的地区进行追寻,通过海外考古发现、博物馆遗存、相关文献资料做一个详细的梳理,还原当时长沙窑外贸的流线途径和景象,这是展开研究的事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在唐代与我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和深入。佛教源于天竺国,且对东南亚国家影响甚大,我国也有“唐僧取经”的文化盛举。唐代的佛教在我国的宗教史上已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影响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出口东南亚国家的长沙窑瓷器,必然会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出口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供外国人使用,必须要遵从他们的生活习惯与精神信仰,沉入他们的文化底色,窑工们对客户需求的主动迎合是一种商贸的基本规律和必然选择。长沙窑的外贸路线一直伸延到广大的阿拉伯地区,这里奉行的是伊斯兰文化,在长沙窑的造型和纹饰中随处可见各种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符号,从器型到纹饰以及工艺方式都显而易见的接受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文章重点梳理和分析了异域文化在长沙窑瓷器的显性和隐性的影响,并从市场商贸规律,文化交流规律以及消费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层面进行剖析,达到分析与解读长沙窑——这一座中华腹地的窑口何以弥漫着异域风情的历史背景与深层原因。

陈克伦[7](2019)在《印尼“黑石号”沉船及其文物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石号"沉船出水了大量中国唐代中晚期的瓷器和一些金属器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通过对长沙窑瓷器、越窑青瓷、白瓷、绿彩瓷器、金银器、铜镜的造型、装饰及图案等的解读,阐述了中国唐中晚期外销瓷器的总体情况和所包含的文化交流内涵,分析了外销对中国部分窑口瓷业生产的影响。对采集到的两件白瓷标本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元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外销白瓷可能的产地。论文也就沉船可能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进行了讨论。

侯样祥[8](2019)在《“瓷”,凭什么你是“中国”?》文中研究指明在英文里,瓷器和中国是一个拼法,即China。为什么?文章从四个方面试图解读这一疑问:首先,瓷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是全球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其次,瓷器曾经作为物质文化畅销全球长达千年之久,为世人所熟知;再次,中国的制瓷技艺曾作为精神文化,向全球输出也达千年;最后,在千年输出的同时,域外文化也对中国制瓷文化产生过强大的"反影响"。显然,瓷器是古代中国实现国际文化交流最成功的媒介。

申素[9](2019)在《唐长沙窑瓷业经济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8—9世纪时期重要外销贸易瓷之一的长沙窑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长沙窑瓷器的工艺属性和瓷器产品本身,对长沙窑瓷业经济的研究关注度不够。瓷业经济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整的长沙窑瓷业研究史应该是一部包含瓷器工艺史、瓷器经济史和瓷器美术史的综合史。中国古代制瓷业分布广泛,但由于自古以来施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除部分官窑瓷器作坊留有一些记载,宋代以前详细记载民间制瓷手工业的相关文献十分稀少。因此,目前大多数瓷窑遗址主要采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的大量古代瓷窑遗址成为研究古代制瓷手工业的主要素材。基于考古学视角研究长沙窑瓷业经济,对长沙窑瓷器产品的生产组织形式、国内外的销售区域及范围、瓷业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廓清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本文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长沙窑瓷业经济。为了更好地研究长沙窑瓷业经济问题,论文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释和说明。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介绍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关于长沙窑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难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长沙窑概况。这部分介绍长沙窑的历史、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报告、博物馆藏品来说明长沙窑的历史地位及意义。第三部分是关于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背景的研究。这方面主要通过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税收、贸易政策、瓷业技术和文化交流等因素的研究,来呈现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的背景及对其继续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生产组织形式及影响长沙窑生产的诸多要素进行研究,来探讨长沙窑瓷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生产要素包括原料、燃料、水资源;生产组织形式包括窑厂规模、产品产量、生产方式、制度管理、技术分工等。第五部分是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发掘出土、出水报告分析唐长沙窑瓷器的内外销情况及销售线路。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长沙窑瓷器产品的内外销产量、产值和贸易;长沙窑瓷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瓷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以此来探讨瓷业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地和销售地瓷业生产的影响及对当时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结语部分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马杏杏[10](2019)在《唐代南窑与长沙窑青瓷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瓷最早成熟于东汉,发展至唐代青瓷已经成为一大体系,和白瓷相竞争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白瓷以北方的邢窑、定窑、巩义窑为代表,青瓷则以南方的越窑、瓯窑、洪州窑、寿州窑、婺州窑、岳州窑为代表。南窑是江西地区继洪州窑之后出现的青瓷窑场,长沙窑是湖南地区继岳州窑之后出现的青瓷窑场,二者都属于南方青瓷体系,并且在唐代瓷器发展的历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南窑窑址是“瓷都”景德镇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窑场,其出现将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向前推了近两百年,引起了学术界对景德镇制瓷历史的广泛关注。南窑窑址经过考古调查与发掘,证实了南窑的烧瓷历史应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烧造时间大约为800900年。长沙窑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经过考古人员数次对铜官、瓦渣坪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肯定了长沙窑的烧瓷历史应始于唐代,兴盛于晚唐,至五代后逐渐衰落。南窑和长沙窑作为唐代时期重要的青瓷窑场,都以烧造青瓷为代表,并且在器物的造型、装饰、烧造工艺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类似,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研究理解两窑瓷器的烧造情况、器物特征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本论文试通过南窑与长沙窑的社会经济背景、器物特征、制瓷工艺、窑炉技术等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两窑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异同,以试图探索两窑之间相互影响的原因,确定两窑之间存在的联系。

二、唐代着名外销瓷器长沙窑陶瓷调查(一)——从印尼打捞唐代“黑石号”沉船引发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着名外销瓷器长沙窑陶瓷调查(一)——从印尼打捞唐代“黑石号”沉船引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窑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统计与分析(1980—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沙窑研究简况
    1.1 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年度分布
    1.2 研究者的身份及所属机构
2 长沙窑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考古发掘
    2.2 文史内涵
    2.3 装饰技法
    2.4 工艺技术
3 长沙窑未来发展方向
    3.1 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建设
    3.2 文化产业的体验化建设
4 结语

(2)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第二章 长沙窑瓷器的类型
第三章 长沙窑瓷器的特征与年代
    第一节 特征
    第二节 年代
第四章 长沙窑产品的流布
    第一节 流布范围
    第二节 传播路线
    第三节 传播方式
    第四节 使用对象
    第五节 传播动因
第五章 长沙窑性质再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宋代海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海外贸易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海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章 宋朝海贸船舶的管理
    第一节 设立主要海港
    第二节 市舶司的管理
第三章 宋代沉船与海上贸易
    第一节 东南亚海域所见沉船
    第二节 中国海域所见沉船
    第三节 沉船货物分析
第四章 中外造船与航海技术的交流
    第一节 造船基地与造船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造船技术交流
    第三节 中国与西亚造船技术交流
    第四节 航海技术的传播
余论:从海舶想到航海生活
参考文献

(5)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1.1.2 地域文化传承的需要
        1.1.3 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2.1 构建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量表
        1.2.2 揭示长沙铜官窑游客满意度现状
        1.2.3 探讨文化氛围与游客满意度关系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文化氛围
        1.4.2 游客满意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定量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
        1.6.1 文章框架
        1.6.2 研究思路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长沙铜官窑相关概况
    2.1 长沙铜官窑挖掘历程
    2.2 长沙铜官窑地理分布情况
    2.3 长沙铜官窑历史发展脉络
    2.4 长沙铜官窑文物现存情况
        2.4.1 国内文物保存情况
        2.4.2 国外文物保存情况
        2.4.3 “黑石号”沉船的打捞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前期工作
        3.1.2 文化氛围维度识别
        3.1.3 游客满意度维度确定
        3.1.4 模型构建
        3.1.5 研究假设
    3.2 问卷设计
        3.2.1 文化氛围量表设计
        3.2.2 游客满意度量表设计
    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4章 数据分析
    4.1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4.2 信度分析
    4.3 效度分析
    4.4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5 多元回归分析
        4.5.1 岭回归
        4.5.2 模型计算
    4.6 满意度总体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构建建议
        5.2.1 物质文化氛围构建建议
        5.2.2 制度文化氛围构建建议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A 铜官窑文化氛围调查问卷

(6)唐代长沙窑彩瓷装饰中的异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长沙窑瓷器海外商贸概述
    第一节 长沙窑的兴起与衰落
        一、长沙窑兴起背景与盛况
        二、长沙窑的陨落
    第二节 长沙窑外销瓷海外商贸路线图
        一、“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二、长沙窑主要海外贸易路线
    第三节 对外出海口岸的考古发掘
    第四节 海外长沙窑考古遗存
        一、“黑石号”沉船的发现
        二、海外出土分布
第二章 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佛教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印文化的融合
        一、佛教发展之盛况
        二、唐代佛教盛行之因
    第二节 佛教在唐代的艺术元素体现
        一、佛教建筑及造像
        二、多方面的潜移默化
    第三节 佛教在长沙窑地区的渗透
    第四节 佛教文化对长沙窑器物类型和装饰纹样的影响
        一、长沙窑器型中的佛教因素
        二、长沙窑瓷上纹样中的佛教文化体现
第三章 西亚阿拉伯地区的文化交流—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东传
    第二节 伊斯兰艺术文化
        一、主要装饰纹样类型
        二、色彩倾向
    第三节 长沙窑器型及纹样装饰中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一、器型式样—瓷化了的金银器
        二、装饰题材中的伊斯兰因素
    第四节 西亚工艺手法的影响
第四章 长沙窑彩瓷装饰体现的文化史价值
    第一节 长沙窑兴衰:对外交流可持续性受多种因素干扰
        一、长沙窑兴起的因素
        二、长沙窑衰落的原因
    第二节 瓷器海外交流的范本
    第三节 装饰纹样的丰富性典范
        一、釉下多彩:浮翠流丹、气韵生动
        二、诗书结合:雅俗共赏、相映生辉
    第四节 唐代瓷器商贸文化的代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印尼“黑石号”沉船及其文物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沉船及其年代
2 沉船文物
    2.1 长沙窑瓷器
    2.2 越窑青瓷
    2.3 白瓷
    2.4 白地绿彩瓷器
    2.5 关于“盈”和“进奉”款瓷器的讨论
    2.6 青花瓷器
    2.7 金银器
    2.8 铜镜
3 “黑石号”沉船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讨论

(8)“瓷”,凭什么你是“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人发明了瓷
二、畅销全球千年的商品
三、技艺输出的文化价值
四、域外文化的“反影响”
小结

(9)唐长沙窑瓷业经济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长沙窑瓷器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
        (二)关于长沙窑瓷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二)图表数据统计分析法
        (三)考古类型学方法
        (四)文献研究法
        (五)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四、创新及难点
第一章 长沙窑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技术源流及兴衰
    三、历史地位及意义
第二章 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背景
    一、唐以前湖南地区制瓷业情况
    二、唐代长沙地区瓷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二)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三)税收制度改革
        (四)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开放
        (五)南北瓷业技术交流频繁
第三章 唐长沙窑瓷业的生产
    一、生产资料
        (一)原料
        (二)燃料
        (三)水资源
    二、生产组织形式
        (一)窑场规模
        (二)产品产量
        (三)技术分工
        (四)生产形式
        (五)制度管理
第四章 唐长沙窑瓷器的销售情况、路线及市场
    一、国内销售情况及路线
        (一)国内考古发掘出土及出水情况
        (二)内销情况及路线
    二、国外销售情况及路线
        (一)国外考古发掘出土及出水情况
        (二)外销情况及路线
第五章 长沙窑瓷器业经济效益及其影响
    一、产量、产值及贸易
        (一)产量
        (二)产值及贸易
    二、内、外销瓷器产品的特点
    三、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瓷业经济发展对瓷器生产的影响
        (二)瓷业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10)唐代南窑与长沙窑青瓷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时间范围
第二章 南窑、长沙窑概述
    2.1 南窑简介
    2.2 长沙窑简介
    2.3 唐代南窑、长沙窑社会经济背景
        2.3.1 自然地理环境
        2.3.2 行政区划
第三章 南窑与长沙窑的器物特征及比较研究
    3.1 器形特征与对比
        3.1.1 壶
        3.1.2 罐
        3.1.3 其他
    3.2 装饰风格特征与对比
        3.2.1 胎装饰
        3.2.2 釉装饰
        3.2.3 外来文化对南窑、长沙窑纹饰的影响
    3.3 胎釉特征与对比
        3.3.1 胎质
        3.3.2 釉质
第四章 南窑与长沙窑的制瓷工艺
    4.1 塑胎工艺
        4.1.1 轮制
        4.1.2 模制
        4.1.3 手塑
    4.2 施釉工艺
        4.2.1 施釉方式
        4.2.2 釉下彩工艺
    4.3 装烧工艺
        4.3.1 窑炉
        4.3.2 装烧方式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唐代着名外销瓷器长沙窑陶瓷调查(一)——从印尼打捞唐代“黑石号”沉船引发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窑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统计与分析(1980—2020)[J]. 张宗登,韩莉. 湖南包装, 2021(03)
  • [2]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D]. 王思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J]. 孟原召. 考古学研究, 2019(00)
  • [4]宋代海舶研究[D]. 张宇. 暨南大学, 2020(04)
  • [5]长沙铜官窑文化氛围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研究[D]. 陈景惠. 湘潭大学, 2020(02)
  • [6]唐代长沙窑彩瓷装饰中的异域文化研究[D]. 葛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印尼“黑石号”沉船及其文物综合研究[J]. 陈克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4)
  • [8]“瓷”,凭什么你是“中国”?[J]. 侯样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4)
  • [9]唐长沙窑瓷业经济的考古学研究[D]. 申素.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10]唐代南窑与长沙窑青瓷的对比研究[D]. 马杏杏.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唐代长沙窑瓷、出口名瓷考察(一)——印尼打捞唐代“黑石”沉船引发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