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1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段文华[1](2021)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对患者睡眠和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对患者睡眠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OSAH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包括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通气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空腹血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对患者睡眠和糖代谢水平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前呼吸指数、睡眠状态、糖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较为显着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优化患者睡眠指标及糖代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王亮,李玉静,杨超,孟静[2](2021)在《BiPAP压力滴定及Auto-CPAP在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压力滴定下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PAP)和自动压力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在治疗重叠综合征(OS)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06~2020-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OS伴呼吸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正压通气方式不同,将病人分为A组(65例):行压力滴定下的BiPAP治疗;B组(45例):采用Auto-CPA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SaO2)、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FEV1/FVC)及夜间睡眠相关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总睡眠时间、最低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及日间嗜睡程度(E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病人的PaCO2较治疗前有显着降低,PaO2、SaO2及PH值较前有显着升高(P <0.05),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睡眠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 <0.05),B组在总睡眠时间和微觉醒指数上明显优于A组(P <0.05);但A组在夜间最低氧饱和度上优于B组(P <0.05)。两组病人的FVC、FEV1、FEV1/FVC均较前有显着升高(P <0.05);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ESS评分显着降低(P <0.05);且A组评分明显优于B组(P <0.05)。结论:BiPAP及Auto-CPAP均是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通气方法,Auto-CPAP在延长睡眠时间及降低微觉醒上优势明显,而BiPAP在提升夜间低氧饱和度及改善日间嗜睡状态上效果更佳。
吴丹[3](2021)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了解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现状,通过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观察对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评价整体干预效果,以期实现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从院内到家庭的全程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评价成本效益,探索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干预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治疗出院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106例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类实验研究方法进行分组,在该院7家城市医共体服务范围内并选择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技术平台的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列为干预组(n=53),未选择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技术平台的患者列为对照组(n=53),对照组住院期间行无创通气治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临床现行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指导外,出院后实施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长共6个月。患者可通过使用微脉应用程序中的医护上门选择本院的家庭无创通气项目板块,通过微信群管理、线上护理服务,线下上门服务的方式个性化针对性的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两个时间点,收集呼吸机使用时长>6h/d的实际天数、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睡眠呼吸参数及Epworth嗜睡评分、护理相关成本指标及患者相关效益指标。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失访情况:干预前两组分别纳入53例,共失访4例,最终总样本量102例,其中干预组51例,对照组51例。2.基线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主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一般资料中,其中男性83例,女性19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67例,初中有23例,高中及以上有12例。干预组平均年龄为(47.20±5.5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6.84±7.00)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值之间的均衡性,采用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居住方式、结算方式及是否吸烟之间均衡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病程、肺功能分级之间的均衡性。经检验得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前6个月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干预组为(13.41±5.27),对照组为(14.22±5.24);肺部呼吸功能包括PH、Pa CO2、Pa O2、FEV1及FEV1/FVC值,睡眠呼吸功能包括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值与Epworth嗜睡评分数值,两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1)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天数(22.31±3.17)高于对照组天数(15.18±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差值(8.90±5.67)大于对照组差值(0.96±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部呼吸功能指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肺部呼吸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改善。干预后两组肺部呼吸功能各指标进行比较,干预组PH、Pa O2、FEV1、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Pa 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肺部呼吸功能各指标差值进行比较,干预组PH、Pa O2、FEV1、FEV1/FVC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值,干预组Pa CO2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值,两组差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呼吸功能指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睡眠呼吸功能各指标除Epworth嗜睡评分外均有所改善。干预后两组睡眠呼吸功能各指标进行比较,干预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值高于对照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Epworth嗜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睡眠呼吸功能各指标差值进行比较,干预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值,干预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值,两组差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Epworth嗜睡评分差值(-1.25±4.73)小于对照组差值(-0.22±5.39),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4)成本效益指标: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成本效益情况,干预组护理服务次数、总护理服务成本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ECOPD次数、住院次数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提高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2.“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肺部呼吸功能,升高PH与Pa O2值至正常范围,降低Pa CO2、FEV1、FEV1/FVC值至正常水平。3.“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功能,提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AHI值、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但对日间嗜睡程度的改善不显着。4.“互联网+护理服务”可以应用于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每位患者申请护理服务次数半年内平均为1.5次,即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普遍存在;护理服务成本处于中等水平,在本地区患者经济承受范围内,可为患者所接受;但“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效益指标中的AECOPD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减少效果不显着。
毛婷[4](2020)在《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率高,可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脑卒中等,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OSAHS是房颤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阵发性房颤若频繁发作,日久可进展成为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合并OSASH目前缺乏确效治疗药物,射频消融术、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存在明显局限性,且治疗依从性较差。目前房颤治疗达标率存在严重不足,其基本治疗原则如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强度均远未达标。房颤的药物治疗存在转复及维持窦律困难,易复发,且手术费用较高并具有不可预知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在疾病早期就联合中药治疗有望提高房颤总体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缓合并症进展,改善预后。中医药还能够减轻西药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对于降低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将随机对照的原理应用于单一病例所进行随机、多周期二阶段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案,阵发性房颤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的疾病,适用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可通过反复在同一个体身上进行多次的交叉对照研究,通过观察患者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来评价某种药物与安慰剂或另一种药物比较的疗效,优选出对于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措施。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与中医辨证论治有相通之处。中药复方通过作用于多个靶标和多种途径来发挥其治疗作用,传统研究很难阐明其作用机理。随着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被用来系统地反映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标,多途径和复杂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网络药理学是通过网络平衡的整体观来探索药物与机体互作关系的学科,可反映多靶点与多疾病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研究复杂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具有重要价值。其与中医学整体观有相通之处。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开展中药复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从OSAHS相关房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传统文献综述;并对OSAHS对冠心病患者房颤风险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发现OSAHS能够增加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的风险,且OSAHS严重程度越重,发生房颤的风险越大。第二部分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共纳入16例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患者,使用调肝益气定悸方与安慰剂进行三轮二阶段交叉对照,共持续23周。以观察调肝益气定悸方在预防房颤复发、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探索适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借鉴系统药理学思路,从“药物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疾病”系统阐释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OSAHS对冠心病患者房颤风险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OSAHS对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等中外文数据库,搜集OSAHS与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7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队列研究,包括709例OSAHS患者和975例非OSAHS患者。结果显示,OSAHS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房颤的发病风险[OR=3.00,95%CI(2.31,3.90),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OR=3.24,95%CI(2.26,4.65),P<0.000 01],其中冠心病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OR=5.60,95%CI(3.28,9.56),P<0.000 01];②采用柏林问卷调查(BQ)评估的冠心病合并高风险OSAHS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比冠心病合并低风险OSAHS 患者增加[OR=2.21,95%CI(1.50,3.26),P<0.001]。小结:OSAHS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的风险,且OSAHS严重程度越重,发生房颤的风险越大。第二部分: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目的:通过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调肝益气定悸方在预防房颤复发、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进一步探索调肝益气定悸方临床疗效评估的研究方法,为寻找适用于中医药个体化的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列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以自身病例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双盲、三轮二阶段交叉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案。共纳入16例受试者,采用试验药物(调肝益气定悸方)与安慰剂自身前后交替对照,每位受试者将接受三轮治疗交替周期,每轮治疗交替周期为8周,包括调肝益气定悸方与安慰剂两个治疗阶段,每个治疗阶段前3周为治疗期,后1周为洗脱期,疗程共23周。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的使用顺序为随机双盲。分别在3w末、7w末、11w末、15w末、19w末、23w末进行病症信息及疗效指标采集,包括房颤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率变异性、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1)与对照期相比,受试者4、受试者10、受试者11治疗期的房颤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即房颤负荷)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受试者治疗期的房颤负荷较对照期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所有受试者治疗期的房颤负荷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与治疗前相比,所有受试者对照期的房颤负荷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11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期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三角指数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期的PNN50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全部病例的每轮治疗期与对照期的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显示,治疗期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4)与治疗前相比,所有病例的每轮治疗期与对照期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减低。13例受试者每轮各期中医证候积分合并后结果显示,与对照期相比,病例1、病例2、病例6、病例7、病例9、病例10、病例12治疗期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期相比,治疗期的病例1、病例2、病例6、病例7、病例9、病例10、病例12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期的病例3、病例4、病例5、病例8、病例12、病例13、病例14、病例1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完成全部试验的受试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指标AHI、OD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次数、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SaO2在治疗后未见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调肝益气定悸方能够预防房颤复发、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中医证候疗效显着,同时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调肝益气定悸方对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未见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第三部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索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开展中药复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采用TCMSP数据库及BATMAN-TCM分析平台检索并获取调肝益气定悸方中11味药物酸枣仁、甘松、延胡索、仙鹤草、蒺藜、牡蛎、炙甘草、党参、白芍、麦冬、桂枝的药物成分及候选靶点。接着以“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及“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为关键词,在疾病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检索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再将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靶点与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作用靶点,接着结合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并分析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将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靶点网络与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靶点网络相映射,构建“药物候选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获得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药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对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靶点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确定关键治疗靶点;通过对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相应靶点的信号通路,构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药物成分-关键治疗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1)调肝益气定悸方11味药物共有活性成分214个,其作用于422个候选靶点。分别来源于酸枣仁、甘松、延胡索、仙鹤草、蒺藜、炙甘草、党参、白芍、麦冬、桂枝的8、5、50、9、11、89、18、7、8、5个活性成分为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有效成分。(2)经疾病基因数据库检索得到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232个。(3)调肝益气定悸方21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422个候选靶点,将其与232个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相映射,得到调肝益气定悸方189个活性成分作用于55个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4)通过对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治疗靶点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得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A)、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3(MAPK3)、白介素-1B(IL1B)、胰岛素(INS)、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共8个关键治疗靶点。(5)通过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发现65条生物学过程,14个分子功能相关过程,10条细胞组分表达过程及92条信号通路。其中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调节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NO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对缺氧的反应、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I-kappaB激酶/NF-kappaB信号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与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有关。小结:调肝益气定悸方中189个主要成分作用于55个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 疾病相关靶点,其中,IL6、TNF、VEGFA、AKT1、MAPK3、IL1B、INS、TP53为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关键靶点,主要富集于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
马双燕[5](2020)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症状更加明显及严重,II型呼吸衰竭是AECOP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析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呼吸机(Non-invasive Ventilator,NIV)辅助通气治疗下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今后呼吸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101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无创呼吸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无创组(B组),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化痰、糖皮质激素、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无创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COPD病程长短、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方式、住院时间、住院次数、住院费用、总有效率、气管插管、病死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本次研究总共纳入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101例,A组有51例患者,占的比例为50.5%,B组有50例患者,占的比例为49.5%。2、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COPD病程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上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H、Pa CO2、Pa O2、Sa O2、PCT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PH、Pa O2、Sa 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B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PH、Pa O2、Pa CO2、Sa 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a O2、Pa CO2、Sa O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费用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及病死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无创组(B组)相比较,常规组(A组)患者住院次数较多,住院费用较高。2、对于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下效果优于常规治疗。3、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AECO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4、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在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剑坤[6](2019)在《广州地区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证型、病理因素及虚实证候的临床特点,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OSAHS合并MS患者228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组,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性别分布特点,研究其吸烟史、饮酒史、BMI、合并症、高血压分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02)、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舌象、脉象等指标和临床症状在不同年龄阶段分布的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OSAHS合并MS患者中医证型、病理因素以及虚实证候的分布特点。结果:(1)228例OSAHS合并MS患者,最大为89岁,最小为31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3例占比18.86%、中年组79例占比34.65%,老年组106例占比46.49%,中年、老年OSAHS合并MS患者占比率高于青年组(P<0.001);青年、中年、老年组男性患者占比均高于女性(P<0.001);青年、中年、老年组有吸烟史患者占比率均高于无吸烟史患者(P。<0.001);但青年、中年、老年组有无饮酒史患者占比率无差异(P>0.05);青年、中年、老年组超重、肥胖患者占比率均高于BMI正常患者(P<0.001);中年、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占比率高于青年组(p<0.001);青年组合并1种疾病患者占比率高于中年、老年组,合并2、3、4、5种疾病患者占比率低于中年、老年组(P<0.001);青年、中年、老年组OSAHS合并MS高血压1、2、3级患者占比率高于血压正常患者(P<0.001)。(2)青年组AHI轻度占比率高于中年、老年组,AHI中度、重度占比率低于中年、老年组(P<0.001);青年组Sa02轻度、正常占比率高于中年、老年组,Sa02中度、重度占比率低于中年、老年组(P<0.05);青年、中年、老年组TG、HDL-C异常率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老年组FPG、HbAIC异常率高于青年(P<0.05)。(3)中青年、中年、老年组所有患者均伴有鼾声症状,占比100%,其次三组中临床症状占比前五的分别是乏力、形体肥胖、多梦、口干、胸闷,占比率最低的是水肿;青年、中年、老年组舌象临床占比率前五位的分别是淡暗、白腻、黄腻、胖大、红,占比率最低的是花剥苔;青年、中年、老年组脉象临床占比率前四位的分别是滑脉、弦脉、细脉、沉脉,占比率最低的是结脉、数脉。(4)中青年、中年、老年组中医证型临床占比率前五位的分别是气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气阴两虚证,占比率最低的是血虚证;青年、中年、老年组病理因素占比率最高的均为痰瘀,占比率最低的均为痰热;青年、中年、老年组虚实夹杂证候占比率高于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证候(P<0.05)。结论:(1)OSAHS合并MS患者以有吸烟史、肥胖、超重的中老年男性为主要发病人群;中老年OSAHS合并MS患者多合并2-3种合并症,合并高血压1、2、3级患者占比率高于血压正常患者。(2)中老年患者AHI、Sa02中度、重度占比较高;OSAHS合并MS患者TG、HDL-C、FPG、HbAIC异常率均较高,其中中老年患者FPG、HbAIC异常率高于青年患者。(3)OSAHS合并MS患者均有鼾声症状,其次临床症状占比前五的分别是乏力、形体肥胖、多梦、口干、胸闷;舌象临床占比率前五位的分别是淡暗、白腻、黄腻、胖大、红;脉象占比率前四位的分别是滑脉、弦脉、细脉、沉脉。(4)青年、中年、老年组中医证型临床占比率前五位的分别是气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气阴两虚证,占比率最低的是血虚;青年、中年、老年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OSAHS合并MS患者虚实夹杂证候占比率高于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证候;OSAHS合并MS患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候,所以在临床治疗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分型,开展针对性治疗。
李龙巧,王胜国,史先萍,吴飞凤,陈志太,周本忠[7](2019)在《内镜下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镜下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OSAHS患儿,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内镜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多导睡眠仪(PSG)检查,观察患儿临床疗效,采用OSA-18量表测评患儿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6.74%(P<0.05)。两组治疗前后PSG结果的变化幅度比较,观察组AHI下降幅度、最低SaO2上升幅度、SaO2<92%的时间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OSA-18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幅度比较,观察组在睡眠障碍、身体症状、白天功能状态以及总分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情绪不佳、对监护人影响上,两组评分的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率2.33%,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主要病因,进行内镜下手术切除,可明显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优于非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
荣毅[8](2019)在《OSAHS合并症中医证型研究及丹蒌片干预CIH诱导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的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关,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OSAHS常合并多系统合并症,近年来其合并症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尤其心血管疾病,此外可以进一步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也逐渐被关注,OSAHS与合并症常互相影响,加重了患者身体及经济负担。目前OSAHS患者的治疗方式以佩戴呼吸机联合运动疗法为主,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控制不佳,合并症、并发症控制较差,而中医药治疗OSAHS对患者进行整体论治,对原发病、合并症、并发症均干预,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目前也存在着中医辨证分型尚不规范,OSAHS其合并症中医证型研究资料有限的问题。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或运转异常所致的病症,它可以通过引起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等动脉硬化性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它常与OSAHS相伴发,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常用的降脂药存在影响肝功能、导致肌炎和肌病的风险,联合用药可能增加了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中医药治疗降脂疗效显着,还具协同西药的降脂作用、减少其临床用量及毒副作用等优点。祖国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属“痰浊”、“瘀血”等范畴,而动脉硬化、OSAHS病机中亦有痰浊、瘀血,痰瘀互结证是其常见的证型。痰瘀同治法是其共同的治法,中药丹萎片是痰瘀同治的代表方之一,具有调节血脂、改善动脉硬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对OSAHS诱导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研究。OSAHS主要病理机制是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它可以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现代研究CIH可通过HIF-1-Angptl4信号通路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硬化。以往研究已证实丹萎片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等作用,而适用于OSAHS诱导的血脂异常、动脉硬化,但其疗效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小鼠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模型进行CIH处理,观察HIF-1-Angptl4信号通路以及该通路可能上游靶点FIH-1在CIH诱导AS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给予丹萎片干预,观察其干预效果,并探索其干预间歇性低氧诱导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的机制。第一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其合并症中医证型规律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对住院OSAHS患者进行病史、合并症及中医证型采集,分析OSAHS和合并症中医证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与睡眠监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呼吸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OSAHS的数据齐全的患者77例。按照《鼾症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分为痰湿内阻、痰瘀互结、痰热内蕴、气虚痰瘀、肺脾气虚、脾肾两虚6个证型。建立数据库,对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型分布及与睡眠监测结果的关系、OSAHS合并症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 一般情况:本课题共入选OSAHS患者77例,男性40例,女性37例,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31岁,平均年龄63.82±11.44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91±4.45kg/m2。其中轻度 OSAHS 患者 28 例,中度患者19例,重度患者30例。OSAHS疾病程度与BMI进行分析,发现重度OSAHS患者BMI明显高于轻度及中度患者,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析2.1中医证型分布:痰瘀互结证患者26例,占总数的33.8%,痰湿内阻证患者19例,占总数的24.7%,痰热内蕴证患者15例,占总数的19.5%,气虚痰瘀证患者11例,占总数的14.3%。脾肾两虚证患者4例,占总数5.2%,肺脾气虚2例,占总数2.6%。2.2中医证型兼证情况:15例患者存在兼证,占整体的19.5%。其中痰瘀互结+脾肾两虚9例,肺脾气虚+痰湿内阻2例,脾肾两虚+痰湿内阻4例。单纯实证包括痰瘀互结、痰湿内阻、痰热内蕴证者共51例,虚实夹杂证者26例。2.3中医证型与睡眠监测结果之间的比较2.3.1各组中医证型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之间的比较:痰湿内阻、痰热内蕴两组AHI明显小于痰瘀互结、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三组AHI,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三组AHI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痰湿内阻、痰热内蕴组AHI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3.2各组中医证型患者LSpO2之间的比较:痰湿内阻、痰热内蕴两组LSpO2明显高于痰瘀互结、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三组LSp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痰湿内阻、痰热内蕴两组LSp02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痰瘀互结、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三组LSpC2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3.3各组中医证型OSAHS严重程度比较:痰湿内阻、痰热内蕴证OSAHS患者疾病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而痰瘀互结、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证OSAHS患者疾病程度以中、重度为主。2.4各中医证型合并症情况患者OSAHS合并症情况统计:高脂血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合并症,56例,占72%,其次是高血压52例,占6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2例,占41%,糖尿病28例,占36%,冠心病27例,占35%,胃食管反流病24例,占31%,中风10例,占13%。其中无合并症的患者7人,合并1种合并症患者6人,合并2种合并症患者15人,合并3种合并症的患者有19人,合并3种以上合并症的患者30人。中医证型与OSAHS合并症之间的关系:合并高脂血症的OSAHS患者常见于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证;合并冠心病的OSAHS患者常见证型为痰湿内阻、痰热内蕴证;合并高血压的OSAHS患者常见于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证;合并中风的OSAHS患者常见于痰瘀互结证;合并糖尿病的OSAHS患者常见于痰瘀互结证;合并胃食管反流的OSAHS患者常见于痰热内蕴证;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OSAHS患者常见于痰湿内阻证。结论:本组OSAH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为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热内蕴证>气虚痰瘀证>脾肾两虚证>肺脾气虚证,以实证为主,虚实夹杂次之,痰瘀互结证最为常见。不同证型的睡眠监测结果不同,痰湿内阻、痰热内蕴证OSAHS患者疾病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而痰瘀互结、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证OSAHS患者疾病程度以中、重度为主。OSAHS常伴发多种合并症,高脂血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合并症,常见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均可见。中医证型与合并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指导OSAHS及其合并症的治疗。第二部分:丹萎片干预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小鼠模型的研究研究一丹萎片干预间歇性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及动脉硬化小鼠模型疗效评价目的:评价丹萎片治疗间歇性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及动脉硬化小鼠模型的有效性。方法:12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16只,分为4组,每组4只,假手术组(Sham)不进行CIH造模。CIH+生理盐水组进行CIH处理,同时每天生理盐水(2ml/次)灌胃1次。CIH+Angptl4抗体组进行CIH处理,同时Angpt14免疫组化抗体(30mg/kg)每周腹腔注射。CIH+丹萎片组进行CIH处理,同时丹萎片(250mg/kg)每天灌胃1次。每组干预4周后取材,采集眶后血液,离心取血清。动物处死留取附睾脂肪垫,心脏组织标本,放入-80℃冰箱中保存。动物处死后从左心室缓慢灌流磷酸盐缓冲液,分离主动脉弓。进行指标检测,ELISA检测血清脂质,试剂盒测定血清脂蛋白,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LPL活性,HE和免疫组化观察动脉斑块形态性质。结果:1各组ApoE-/-小鼠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测定CIH组TC、TG、LDL、VLDL等与Sham组相比较,P<0.0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IH可以导致小鼠血脂异常。Angptl4抗体组其TC、TG、LDL、VLDL与CIH组结果相比较,P<0.0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AngptI4抗体可以减轻CIH诱导的血脂异常,降低血脂。丹萎片组其TC、TG、LDL、VLDL与CIH组结果相比较,P<0.0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丹蒌片可以干预CIH诱导的血脂异常,改善血脂代谢。2各组ApoE-/-小鼠血清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测定CIH组LPL活性与Sham组相比较,P<0.0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相比,CIH组小鼠血清中LPL的活性水平均显着降低,说明CIH可造成LPL活性减低,阻碍血脂的清除,造成血脂的升高。Angpt14抗体组LPL活性与CIH组相比,P<0.0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ngptl4抗体组可能通过中和Angptl4,从而升高LPL活性,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丹萎片组其LPL活性与CIH相比,P<0.01,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丹萎片干预后LPL活性显着升高,丹萎片通过升高LPL活性改善血脂代谢。3动脉斑块形态性质观察主动脉弓HE染色后,与Sham组相比,CIH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着增加,动脉壁变厚,管腔变狭窄。与CIH组相比,Angptl4组和丹萎片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着降低,动脉壁厚度有一定程度的变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有所缓解。与CIH组相比,Angpt14抗体组和丹萎片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68染色面积显着降低,染色强度减弱,动脉壁厚度有一定程度的变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有所缓解。结论:间歇性低氧处理可加重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升高血脂。而通过Angptl4抗体和丹萎片的干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有缓解,血脂下降。本实验验证了丹萎片干预治疗CIH诱导的动脉硬化、血脂异常的有效性,但其干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二丹萎片干预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索HIF-1-Angptl4通路以及其可能上游靶点FIH-1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丹萎片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取实验一中处死的各组动物附睾脂肪垫、心脏组织标本,按照实验一分组分为4组,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附睾脂肪垫、心脏组织中FIH-1、Angptl4、HIF-1、LPL 的 mRNA 表达量。并用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小鼠附睾脂肪垫、心脏组织中FIH-1、Angpt14、HIF-1、LPL的蛋白水平。结果:1 ApoE-/-小鼠的附睾脂肪垫组织qRT-PCR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IH组的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1(Factor inhibiting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FIH-1)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Angptl4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加,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mRNA 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LPL m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IH组相比,Angptl4抗体组的FIH-1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升,LPL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升,Angpt14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HIF-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与CIH组相比,丹蒌片干预组的FIH-1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升,LPL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升,Angpt14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HIF-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 ApoE-/-小鼠的心脏组织qRT-PCR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IH干预后,FIH-1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HIF-1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ngptl4 mRNA、LPL m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与CIH组相比,Angpt14抗体组和丹蒌片组的FIH-1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HIF-1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ngptl4 mRNA、LPL mRNA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3 ApoE-/-小鼠的附睾脂肪垫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IH组的FIH-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Angptl4、HIF-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LPL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CIH组相比,Angpt14体组和丹萎片组的FIH-1、LPL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上升,Angptl4、HIF-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4 ApoE-/-小鼠的心脏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IH干预后FIH-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HIF-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ngptl4、LPL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IH组相比,Angpt14抗体组和丹萎片组的FIH-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HIF-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ngptl4、LPL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萎片可能通过影响附睾脂肪垫HIF-1-Angpt14信号通路及该通路可能上游靶点FIH-1治疗慢性间歇低氧诱发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为中医痰瘀同治法干预OSAHS诱导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提供了研究参考。
徐雷倩[9](2019)在《间歇低氧模式大鼠氧化应激与神经递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睡眠对于维持机体稳态,保证人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几年睡眠相关性疾病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类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也是全身性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同时涵盖阻塞性与中枢性),伴或不伴有夜间睡眠低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睡眠呼吸疾病,造成夜间的低通气和白天嗜睡现象,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的狭窄。长期的夜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使得机体缺氧,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全身各个系统都受到间歇性低氧的影响,这种危害是广泛而且不可逆的,甚至常发生夜间猝死现象。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非手术治疗中以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最为有效,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呼吸道的阻塞,但这种方法个体性较强,有时不能完全治愈,会出现病情复发。OSAS与呼吸系统疾病密不可分,临床上将两者共患称为重叠综合征。肺心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疾病,患者往往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夜间长时间的呼吸暂停,使得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升高,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抽搐等表现。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以呼吸机治疗为主,用于扩张气道,减少夜间呼吸事件的发生,防止过低的通气导致的夜间猝死和并发症。氧化应激在OSAS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与TGF-b、NF-kb、AMPK等多种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另外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也与OSAS相关,可能原因是间歇性低氧对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作用。另外在前期临床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即使OSAS的严重程度不同,且在家族史、临床症状、夜间的各项指标监测上都有明显差异性,但很大一部分的这些OSAS的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包括白天偏头痛、头晕,以及夜间的癫痫、惊厥,甚至很多患者具有抑郁表现。OSAS的这种间歇低氧反应同样对大脑皮层的神经递质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低氧损害可以通过募集炎症细胞及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突触细胞凋亡,多巴胺能信号受损,引起学习、记忆及行为缺损,小脑功能失调。氧化应激反应是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失平衡的一种表现,机体产生的活性氧成分对组织细胞具有毒性,如若抗氧化物质减少,使得机体氧化应激程度增加,抗外界伤害程度减小,细胞功能状态失调,引起细胞损伤和凋亡,甚至可以引起蛋白质翻译表达异常。细胞凋亡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机制,但若氧化应激加剧使得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活性氧增加,则会伴随凋亡水平上升,研究表明抗氧化应激,如抑制NF-KB通道、SAPK通道,可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凋亡,而氧化应激在大脑神经递质表达上的影响及其机制也值得探讨,有研究显示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在OSAS下也会发生损伤和凋亡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我们利用健康成年雄性的SD大鼠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实验室,使用间歇低氧舱进行OSAS的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通过高效液相质谱分析仪,测定大脑内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13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发现除GABA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脑内的神经递质含量均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猜测OSAS的间歇低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与摄取,可能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另外我们将造模后的肺部切片染色,发现肺部结构破坏,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明显增加,且具有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变(EMT)。在间歇低氧模拟条件下的肺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指标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1)OSAS共同的多发神经系统症状值得引起关注。(2)OSAS具有氧化应激效应和EMT倾向。(3)OSAS通过低氧的氧化应激效应和炎症效应影响大脑皮层内神经递质的含量,包括多巴胺、高香草酸、5-羟色胺、3,4-二羟基苯乙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基吲哚乙酸、色氨酸、3-羟基犬尿氨酸、3-羟基-2-氨基苯乙酸、肾上腺素表达量的下降,犬尿氨酸表达量的升高,可能是引起失眠焦虑、抑郁、癫痫、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相关症状的因素。
高金红,李永春,夏明营,陈霞,黎莉[10](2017)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 30例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夜间应用面罩CPAP治疗7 h,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多导睡眠监测(PSG)主要指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PSG检查主要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收缩压(SBP)为(167.85±8.68)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为(108.94±7.87)mm Hg;治疗后SBP为(137.88±7.54)mm Hg,DBP为(88.12±7.31)mm Hg;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OSAS疗效确切,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1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1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对患者睡眠和糖代谢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呼吸指标比较 |
3 讨论 |
(2)BiPAP压力滴定及Auto-CPAP在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PSG监测指标比较 |
2.2 血气分析比较 |
2.3 肺功能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操作性定义 |
1.5 理论依据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退出标准 |
2.1.4 基线调查 |
2.1.5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与分组 |
2.2.2 干预方案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工具及量表 |
2.4.1 研究工具 |
2.4.2 研究量表 |
2.5 评价指标 |
2.5.1 主要评价指标 |
2.5.2 次要评价指标 |
2.5.3 资料收集步骤 |
2.5.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2.6 研究质量控制 |
2.6.1 研究设计阶段 |
2.6.2 干预实施阶段 |
2.6.3 数据整理阶段 |
2.7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失访情况 |
3.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2.2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指标的均衡性比较 |
3.2.3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均衡性比较 |
3.3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 |
6h/d天数比较'>3.3.1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比较 |
3.3.2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肺部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
3.3.3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
3.3.4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成本效益指标比较 |
4 讨论 |
4.1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4.2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
4.3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肺部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
4.4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
4.5 “互联网+护理服务”成本效益分析 |
5 结论 |
6 创新型及局限性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互联网在青年癌症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房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房颤风险影响的系统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样本量的估算 |
2.3 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及隐藏 |
2.4 对照措施 |
2.5 盲法 |
2.6 试验对象 |
2.7 试验用药 |
2.8 合并用药及治疗 |
2.9 观察周期 |
2.10 疗效评定标准 |
2.11 疗效性指标 |
2.12 安全性指标 |
2.13 试验流程图及随访时点 |
2.14 质量控制 |
2.15 数据管理 |
2.16 统计方法 |
2.17 伦理与注册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试验完成情况 |
3.3 随访及指标检测 |
3.4 个体化疗效评价 |
3.5 疗效揭盲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关于本研究的方法学探讨及方案设计 |
4.2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房颤合并OSAHS的临床疗效分析 |
4.3 房颤合并OSAHS中医证候的理论研究 |
4.4 从肝论治房颤合并OSAHS |
4.5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作用的机理探讨 |
4.6 OSAHS相关房颤的机制研究及治疗 |
5 结论 |
验案举例 |
参考文献 |
机制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及候选靶点筛选 |
2.2 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作用靶点筛选 |
2.3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作用靶点的网络构建 |
2.4 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 |
2.5 调肝益气定悸方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分析 |
2.6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结果 |
3.1 调肝益气定悸方药物成分作用靶点 |
3.2 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疾病相关靶点网络图(D-pT network) |
3.3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潜在作用靶点网络 |
3.4 调肝益气定悸方潜在作用靶点网络PPI分析 |
3.5 调肝益气定悸方潜在治疗靶点的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6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药物候选成分-关键治疗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作用机制 |
4.2 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OSAHS的主要成分 |
4.3 调肝、益气、安神定悸的生物学机制 |
4.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 |
创新点 |
课题来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5)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名词英汉对照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广州地区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部分 |
1.1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认识发展现状 |
1.1.1 代谢综合征中医学概念、发病机制 |
1.1.2 代谢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展 |
1.1.3 代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概念、病因、病机 |
1.1.4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 |
1.2 OSAHS的中、西医治疗认识发展现状 |
1.2.1 OSAHS的中医学概念、病因、病机 |
1.2.2 OSAHS的中医治疗理论依据 |
1.2.3 OSAHS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4 OSAHS的现代医学认识、发病机制 |
1.2.5 OSAHS西医治疗理论依据 |
1.2.6 西医治疗OSAHS研究进展 |
1.3 代谢综合征合并OSAHS研究进展 |
1.3.1 代谢综合征合并OSAHS定义 |
1.3.2 代谢综合征合并OSAHS现状 |
1.3.3 代谢综合征合并OSAHS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数据来源 |
2.1.2 OSAHS、MS诊断标准 |
2.1.3 病例入选标准 |
2.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5 观察指标与调查项目 |
2.1.6 统计学方法 |
2.1.7 研究流程 |
2.2 结果 |
2.2.1 OSAHS合并MS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
2.2.2 OSAHS合并MS患者的检查指标统计结果 |
2.2.3 OSAHS合并MS患者的临床症状整体分布情况 |
2.2.4 OSAHS合并M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3 讨论 |
2.3.1 OSAHS合并MS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2.3.2 OSAHS合并MS患者的疾病损害 |
2.3.3 OSAHS合并MS患者临床检查指标分析 |
2.3.4 OSAHS合并M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分析 |
2.3.5 OSAHS合并MS患者的中医证型、虚实证候辩证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内镜下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儿PSG结果比较: |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 |
2.4 并发症: |
3 讨 论 |
(8)OSAHS合并症中医证型研究及丹蒌片干预CIH诱导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2 中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3 思考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诱发动脉硬化的研究现状 |
1 OSAHS诱发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现状 |
2 OSAHS诱发动脉硬化的可能机制 |
3 思考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丹蒌片干预动脉硬化、血脂的研究现状 |
1 丹蒌片对高脂血症干预效应的系统评价 |
2 丹蒌片治疗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的基础研究现状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其合并症中医证型规律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中医证型分析 |
2.3 中医证型与睡眠监测结果之间的比较 |
2.4 各中医证型合并症情况 |
3 讨论 |
3.1 OSAHS一般情况分析 |
3.2 OSAH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3.3 中医证型与OSAHS睡眠监测结果的关系 |
3.4 OSAHS合并症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 结论 |
5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丹蒌片干预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小鼠模型的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丹蒌片干预间歇性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及动脉硬化小鼠模型疗效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丹蒌片干预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及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及展望 |
课题来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9)间歇低氧模式大鼠氧化应激与神经递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OSAS与氧化应激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材料 |
1.1.2 细胞培养 |
1.1.3 间歇低氧处理细胞 |
1.1.4 收集上清样本 |
1.1.5 检测炎症指标 |
1.1.6 检测氧化应激指标 |
1.1.7 Western Blot |
1.2 结果 |
1.2.1 间歇低氧模式诱导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 |
1.2.2 间歇低氧模式诱导肺成纤维细胞中α-SMA的表达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脑内神经递质表达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大鼠 |
2.1.2 建模条件 |
2.1.3 肺标本的包埋和切片制作 |
2.1.4 肺标本的HE染色 |
2.1.5 肺标本的免疫组化 |
2.1.6 脑组织样本预处理 |
2.1.7 测定神经递质含量需要的试剂 |
2.1.8 测定神经递质含量需要的仪器 |
2.1.9 对应的色谱条件 |
2.1.10 对应的质谱条件 |
2.1.11 统计学的处理 |
2.2 结果 |
2.2.1 肺组织HE染色 |
2.2.2 α-SMA的免疫组化 |
2.2.3 标准品色谱图 |
2.2.4 样本中神经递质含量测定 |
2.2.5 样本色谱图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睡眠呼吸暂停的神经症状和表现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一般资料收集 |
3.1.3 多导睡眠监测及标准 |
3.1.4 分析方法 |
3.1.5 一般资料中用到的分级标准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对于COPD合并睡眠障碍分类的探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PSG检查主要指标比较 |
2.2 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
3 讨论 |
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1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对患者睡眠和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 段文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09)
- [2]BiPAP压力滴定及Auto-CPAP在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王亮,李玉静,杨超,孟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3]“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D]. 吴丹. 湖州师范学院, 2021(09)
- [4]调肝益气定悸方治疗阵发性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毛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5]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D]. 马双燕.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广州地区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D]. 陈剑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内镜下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李龙巧,王胜国,史先萍,吴飞凤,陈志太,周本忠. 河北医学, 2019(08)
- [8]OSAHS合并症中医证型研究及丹蒌片干预CIH诱导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的机制[D]. 荣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9]间歇低氧模式大鼠氧化应激与神经递质的研究[D]. 徐雷倩.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 高金红,李永春,夏明营,陈霞,黎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