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

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

一、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石红青[1](2021)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和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意义]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把握《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精神,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和路径,以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方法 /过程]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剖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和内涵,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具体目标。[结果 /结论]要调整科研评价标准,吸引一流论文投稿,要推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要做精做强中文科技期刊,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编辑队伍。

周畅[2](2018)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编辑人员是出版企业的立社之本,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新媒体编辑需要怎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较高的绩效,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出版企业的需要,因此以职业胜任需求出发的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胜任力是研究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相比其他行业领域,国内编辑领域胜任力理论研究较少,对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的研究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本文将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国内新媒体编辑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胜任力一直是业界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间,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理论、模型建构、应用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取得大量优秀成果。但是关于我国编辑胜任力尤其是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研究却少之又少。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之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我国编辑出版人才战略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全面规划。新媒体编辑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新兴力量,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并使之在出版企业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效用,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胜任力、工作分析、新媒介素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目前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编辑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加以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验证。随后结合当前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人才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8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9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坚持、抗压性、成就感、注重细节、自控、灵活性、诚实可靠、积极倾听、主动学习。专业能力包含6个胜任特征要素,即口头理解、思维创造力、书面表达、制作与推广、广泛涉猎、领导力。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3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6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主动学习、信息组织能力、积极倾听、批判思维、时间管理、诚实可靠。专业能力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口头理解、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1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职业素质、人格特质和新媒介素养。职业素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领导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和主动性。人格特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自控、抗压性、坚持和成就。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本文认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习惯。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可以贯穿于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为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职前教育与测评、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规划与设计、岗位考核与激励、组织人才盘点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技术工具,成为现代新媒体编辑管理的新基点。

杨学军[3](2018)在《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将实现其发展活力的提升。目前一些传统出版社需要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将数字化、电子化的出版物纳入自己的工作范畴。这样才能实现出版社的转型升级。本文重点分析了传统出版的局限性,数字出版的优势,从基于数字化的编辑素养、编辑流程等方面提出优化提升的具体措施。

陈浩元[4](2017)在《创业奉献 平凡辉煌——我所经历的编辑学会和《编辑学报》的点点滴滴》文中研究说明真是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已届而立之年,《编辑学报》也进入了29岁。为纪念建会30周年,任胜利秘书长约我写一篇文章,作为见证了一会一刊诞生、发展全过程,在学会担任了30年常务理事、3年青委会主任、20年副理事长并分管过教育委员会和青委会,在学报当了29年编委、5年副主编、

代艳玲,朱拴成[5](2016)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文中认为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编辑的能力密切相关,青年编辑的业务能力更是期刊质量的重要支撑。掌握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原则,将短期培养与长远培养相结合,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方能促进青年编辑的快速成长。青年编辑的成长依赖于编辑部内部环境与自我努力的结合程度,编辑部只有为青年编辑搭建个人成长的舞台,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结合编辑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期刊和个人的协调、全面发展。开展选题策划、承担编辑学项目、参与社会活动等都是提高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有效办法。

徐瑛[6](2013)在《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工矿自动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前人研究和编辑部自身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三种培养模式:⑴寓学于实践的编辑实务学习模式,该模式将实践与学习结合起来,辅以指导和培训;⑵寓学于考试的自学模式,该模式基于国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利于新编辑掌握编辑理论、编辑实务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⑶寓学于研究的专业现状与动态调研模式。经过以上三种模式的培养,青年编辑在几年中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具备现代出版环节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和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的骨干型编辑人才。实践说明这些培养模式是可行的,可操作性强,具有普遍适用性。

史春薇,仲崇民,朱伟,王亚新,闫玉玲[7](2012)在《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选题及修改编辑学论文》文中提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参与科技编辑学研究,多写论文。通过6个方面,重点论述青年编辑撰写编辑学论文的选题及修改过程。

亓国[8](2010)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之我见》文中指出时代赋予科技期刊更加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技期刊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着集"科学编辑"与"技术编辑"于一身,即向"编辑学者化"方向转变的挑战。这就给当代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亓国[9](2009)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文中研究指明指出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着向"编辑学者化"方向转变的挑战,这是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提出的要求。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要具备: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甘于寂寞,默默无闻;与时俱进,不断进取;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

龙江[10](2006)在《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对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对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论述了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3大原则:超前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并阐述了科技期刊人才培养的4种具体方式:教育为本,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在职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发挥知识的辐射作用;业务进修,短期培训,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以老带新,发挥老编辑的传、帮、带作用。

二、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和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
    2.1 期刊数量稳中有升,基本实现学科全覆盖
    2.2 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彰显
    2.3 期刊集约化发展初具规模,出版发布平台逐渐成型
    2.4 期刊数字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从纸刊走向多种形态的融媒体
3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和内涵
    3.1 发表一流的学术成果
    3.2 拥有一流的编辑团队
    3.3 背后有强大资源支持
    3.4 使用英文在全世界发行
4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
5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路径选择
    5.1 调整科研评价标准,吸引一流论文投稿
    5.2 加强资本运作,推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
    5.3 做精做强中文科技期刊,提高科技和学术话语权
    5.4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编辑队伍

(2)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新媒体编辑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1.2.3 我国编辑领域胜任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胜任力理论
        2.1.2 工作分析理论
        2.1.3 新媒介素养理论
    2.2 本文研究框架
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3.1 新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
    3.2 O*NET工作分析导出的胜任力特征
    3.3 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数据补充
    3.4 新媒体编辑胜任特征要素的最终确立
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1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预试
        4.1.1 预试模型的建立
        4.1.2 预试模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4.2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4.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5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5.1 问卷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5.2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胜任力差异
    5.3 不同工作类别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差异
        5.3.1 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
        5.3.2 网络编辑胜任力
    5.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4.1 同性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2 不同工作年限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3 不同工作类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4 不同工作职务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5 不同职称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5.4.6 不同学历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6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6.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
        6.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选拔的优势
        6.2.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体系建设
    6.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
        6.3.1 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困境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优势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体系
    6.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
        6.4.1 我国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6.4.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的优势
        6.4.3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体系的建立
    6.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
        6.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
        6.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6.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组织人才盘点
        6.6.1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的优势
        6.6.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机制
    6.7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 总结与讨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出版的局限性分析
    (一) 传统出版队伍的局限性
    (二) 出版流程的局限性
二、数字出版的优势探索
    (一) 数字出版写作门槛较低
    (二) 数字出版有着高效性
三、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 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意识
    (二) 构建新型的创新能力
    (三) 纠正编辑等出版人员的是非观念
    (四) 加强编辑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
四、数字化转型中出版流程的具体创新措施
    (一) 服务宗旨意识的提升
    (二) 宣传营销能力的优化

(4)创业奉献 平凡辉煌——我所经历的编辑学会和《编辑学报》的点点滴滴(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培训班———教育品牌
2 青年委员会———人才摇篮
3《编辑学报》———学术名片
4 结束语

(6)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工矿自动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寓学于实践的编辑实务学习模式
    2.1 编辑加工的学习
    2.2 选题组稿方法的学习
    2.3 稿件初审方法的学习
    2.4 与作者沟通方法的学习
    2.5 网络采编与数字出版技术的学习
    2.6 与实践相结合的编辑出版实务研究
3 寓学于考试的自学模式
4 寓学于研究的专业现状与动态调研模式
5 结语

(7)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选题及修改编辑学论文(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年编辑进行科技编辑学研究的意义和可能
2 选题与论文修改
    2.1 把握基础
    2.2 抓住特色
    2.3 结合专业
    2.4 利用新技术
    2.5 抓住研究热点
    2.6 掌握投稿时机

(10)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培养原则
    2.1 超前性原则
    2.2 系统性原则
    2.3 实效性原则
3 培养方式
    3.1 教育为本, 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
    3.2 在职攻读学位, 提高学历层次, 发挥知识的辐射作用
    3.3 业务进修, 短期培训, 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
    3.4 以老带新, 发挥老编辑的传、帮、带作用

四、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和路径分析[J]. 石红青.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1(07)
  • [2]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周畅. 武汉大学, 2018(01)
  • [3]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问题探讨[J]. 杨学军. 凯里学院学报, 2018(04)
  • [4]创业奉献 平凡辉煌——我所经历的编辑学会和《编辑学报》的点点滴滴[J]. 陈浩元. 编辑学报, 2017(04)
  • [5]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 代艳玲,朱拴成. 编辑学报, 2016(01)
  • [6]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工矿自动化》为例[J]. 徐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03)
  • [7]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选题及修改编辑学论文[J]. 史春薇,仲崇民,朱伟,王亚新,闫玉玲. 编辑学报, 2012(02)
  • [8]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之我见[J]. 亓国. 编辑之友, 2010(03)
  • [9]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四种精神[A]. 亓国. 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 2009
  • [10]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J]. 龙江. 体育科技, 2006(01)

标签:;  ;  ;  ;  

新世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