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机制:对20世纪中国经济史的认识

农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机制:对20世纪中国经济史的认识

一、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庆[1](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肖蓉[2](2019)在《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文中认为人造空间既是集体合作的产物,也是集体合作的工具。分工作为集体合作的内生属性,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中心-边缘结构是分工的基本空间组织方式,所有分工主体对节省成本的需求最早引发人造空间的中心-边缘分化。分工也是一个组织结构,需要对剩余权的分配做出有效率的安排,而剩余权的分配方式反过来又会改变组织结构。连接、集聚、生产性组织的兼并拆分、共同体组织的第三方实施是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四种主要方法。城市作为最复杂的人造空间,上述四种方法与中心-边缘结构的相结合是提高城市分工效率的主要路径。论文从分工角度,以空间交易成本为关键变量,通过历史归溯,对中国次大陆上城、市的概念形成、关系演变提出新的解释性研究框架,从中考察南京空间组织中心变迁的脉络;然后采用量化分析工具,着重研究1998-2016年间南京城市在空间交易成本、劳动力分工、连接网络、商业集聚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据此考察新街口研究范围内共同体组织、生产性组织在空间利用上的主要特点。在历史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次大陆的土地资源禀赋塑造了在集体内部、人际关系化交换为主的初始分工方式,剩余权的不对称分配是集体合作的核心问题,并为此发展出最早的组织工具和空间工具。对剩余权不对称分配的控制从一开始就与对定居空间组织中心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分工的规模、范围扩大需要改进组织工具和空间工具,剩余积累的主要来源也从土地逐渐转向商业,它们与中心-边缘结构相结合,衍生出中国次大陆特有的空间组织方式:城郭结构和行政等级化的城体系。工业化之前,城始终是集体合作的空间组织中心;城郭结构则是控制商业剩余权的空间工具,并在南京地区发展出规模最大的城郭空间。但是,商业财政分工的内在不稳定性最终阻碍了集体合作的分工深化。工业化在中国次大陆上的扩散意味着分工的范式转换,需要围绕工业分工进行空间重组,建立新的空间组织中心。作为工业后发国家,国内的集体合作不得不将全球化作为加入国际生产分工的时间窗口,路径选择“租界贸易-国有工业-进口替代+出口加工-离岸生产-互联网商业”。国内城市作为发展工业分工的主要空间载体,新空间组织中心的构建需要首先处理好与历史形成的城郭结构的关系。南京的新空间组织中心不仅未能跳出历史城郭,还因之与产业新区的空间联系松散,多中心结构发展缓慢表现为城市租金相对偏高。其次,新空间组织中心的形成是多元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土地相对价格偏高的约束下,中央、城市两级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实行渐进式放松,并提供连接供给;国内外商人、城市有产者据此调整空间利用方式,塑造了当下南京新街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刘静[3](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谈笑[4](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周新年[5](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张诗阳[6](2018)在《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既包含对历史变迁的梳理,也包含对现阶段矛盾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前者则是后两者的基础。景观是人地关系的客观呈现,其具体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迁过程。中国国土景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特质。然而,这一特质正因快速的城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展开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的国土景观历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历史都城所在的区域景观系统,是其所处阶段人地关系状况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土景观研究的深度,探索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汉至北魏时期的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其所在区域无疑为区域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四维的典型历史切片。在本研究中,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人居环境系统是研究的主体内容,而研究过程则是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变迁为基础,探索自然系统、支撑系统和城市系统在区域中的客观呈现,即区域景观系统。具体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主要都城的地理环境特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三个要点:国家与区域视野、空间层次与时空变迁。随后,通过多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多阶段解析北魏以前洛阳社会变迁的特点,以明确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基础。最终,以东汉至北魏时期都城作为出发点,将区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都城支撑景观与都城城市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自然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主要自然景观要素和自然景观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支撑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关隘、城乡、农业、水利四个系统的解析;城市景观研究部分则首先探究了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关系,分别对东汉、魏晋、北魏三个时期的城市景观进行解析,最终总结了这一时期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的特征。研究认为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有5点主要特征:①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②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③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④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⑤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而正是这5点特征,形成了融合自然与文化的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①成果创新。以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作为典型历史切片,拓展了国土景观、历史城市、都城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②体系创新。在系统的视野下,研究都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的客观呈现,注重对子系统解析的同时关注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③思路创新。动态的看待区域景观系统,注重各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剖析其中的深层原因;④方法创新。结合古今资料展开图解研究,并以图示化方式展现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

崔永盛[7](2016)在《唐宋庄园和庄园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园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代经济社会重要文明成果之一,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的庄园和庄园经济,虽然与欧洲中世纪庄园和汉唐时期的庄园有诸多不同特点,但同样是古代社会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生产和组织方式之一,对唐宋及后世影响深远。通过对唐宋庄园及庄园经济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综述,本文认为学术界讨论的主要问题不是“庄园”的有无,而是关于庄园性质的不同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所研究的庄园和庄园经济进行了界定,认为庄园和庄园经济,既不是一种所有制形态或生产关系,也不是普通耕地,而是一种农地经营组织形式,作为古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园经济对唐宋及后世农业经营管理影响深远。论文考察了唐宋文献中的“庄园”和庄园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比照不同历史时期庄园的不同类型和发展轨迹,讨论了庄园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庄园生产与商品经济发展、庄园组织与富民社会等问题,进一步揭示唐宋庄园的主要历史特征及重要意义。考察的结果显示:一是唐宋时期的庄园人口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大量富民庄园兴起;二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庄园从封闭走向开放,契约式租佃关系盛行;三是庄园组织逐步转变为一种乡村社会的稳定力量。总之,庄园经济在唐宋时期一改过去封闭形态,顺应和融入商品经济发展潮流,与其他经济社会因素一起,共同促进了古代经济社会发展。

朱林方[8](2016)在《论中国法上的“家” ——以古今家国之变为线索》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元分析单位,分析单位价值排序的不同,塑造了差异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将“家”作为制度的最后根据,家庭在价值序列上成为高于个人的存在。中国法受此“家本位”文化之影响最深最巨,法律系统在古代的生成、在近代的变革以及在当代的重构,均与对“家”的理解和定位息息相关。因此,“家”成为理解中国政治法律体系古今之变的枢机。本文从民事法、刑事法、政事法三个领域切入,分别将法上的“家”问题化为“国家通过法律所塑造的家庭关系形态”、“国家介入家庭实施强制的方式”、“国家如何通过家庭将人民‘组织起来’”,考察“家”在中国法上的变与常。除“引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梳理了塑造中国法律基本形态的“拟家化”的政教结构。以“家”为母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在”合一地形成了“拟家化”的治理体系,其核心在于建立起“家”与“国”之间的关联。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便被认为是宗族的团结方式与政权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导致“社会组织领域之内的革命”由以致成,即政治国家与血缘团体完美结合,形成了“国”与“家”的统一。宗法制与封建制相结合的治理结构虽然崩溃,但儒家通过“轴心突破”,建立了一套缘“家”而生的整体性社会政治理论,把“家”内的秩序形态扩大到整个国家秩序中,从而在哲学上重建了“家”与“国”的关联。新兴的“家产制”国家,经过改易更化,与父权制家庭相结合,通过拟制,家庭与家庭关系重新成为国家治理的组织基础和心智模型,从而在新的政治社会基础之上重建了“家”与“国”的和合关系,并发展出一套传衍两千载的“拟家化”治理之道。第二章以三个法律类型、六条法律原则呈现“家”在中国古代法中的位置。在“拟家化”治理体系统摄之下,“中国之法律乃以家庭之观念为中心”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中国古代刑事、民事、政事之法,皆围绕以家庭为核心的名分关系而展开。刑事法的定罪、量刑与归责皆蕴含着家庭主义的因素,区分亲属关系的丧服制度成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同样的犯罪因亲属间尊卑、长幼、亲疏的不同而科以差等刑罚,通过缘坐实施一人犯罪、责及亲属的家庭连带责任;民事规范的法权逻辑并非立基于独立的个人,而是围绕人所置身其中的家庭展开,在人身关系上突出表现为在父子与夫妻之间建立尊卑秩序的父权家长制,在财产关系上体现为“同居共财”的家产制;政事法上的保甲制以家庭作为规训主体,令家庭承担起公法上的自我管理责任,使得家庭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机构”,建立基于信息的家际连带责任,使得分散的家庭之间通过横向的相互性监视成为“有系统之政体”,从而对万千家庭及附着其下的个人实施有效规训。第三章讨论中国法上的“家”原则在近代变法中所引发的争执及其命运选择。随着个人从共同体中“脱嵌”而出,分离“家”、“国”,使国民出于家庭而直抵于国家,成为变法的精神主旨。清末民初次第展开的一系列法律变革,使“家”在中国法上的位格发生了巨变。刑事法之变自清末开启,以缘坐为代表的家庭连带责任宣告废除,“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不再被严格遵守,基于家庭伦常而予以差别对待的原则经历激烈争辩后在部分条款中得到保留;民法典究竟如何安顿“家”与“人”,因关涉到现代中国人伦秩序和政制安排的重新奠基,在民国民法典制定中成为争讼焦点,民事法通过将无差别的权利能力赋予千差万别的所有人而赋予自然人独立的个体人格,法律主体从家庭向个人迈进,平等型的家庭关系初步确立,个体财产制基本取代家庭财产制;近代民族国家的政权建设,要求国家权力扩张、下沉直至最低的社会层级,以提升经济汲取和社会控制能力,为达此目的,以家庭为规训主体的保甲法,起初在“共和”的呼声中被地方自治所取代,之后又被纳入“以自治为体,以保甲为用”的实用主义政治策略,在国民政府的推动下全面复兴。第四章考察法律中的“家”原则在新中国建立后的重新定位以及在当代法中的遗存。新中国废除旧法统,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刑事、民事、政事法律、政策体系,重置了个人与家庭在法律中的位置。在刑事法中,差等刑原则隐而不退,司法解释隐约存在一副亲属之间财产侵犯予以差别处断的法律图景,诉讼法也承认了一种“不完整意义上的亲属作证豁免权”,在司法运行中,亲属之间的侵犯与庇佑予以差别对待更是强有力的实践逻辑;民事立法取消了家制和家长制,实现了家庭成员人身上的平权,个人财产制越来越具体、明确地成为主导性的财产原则,尽管个人取代家庭成为民法基本主体,“家”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在财产关系中,家庭在个人的强势挺进中依然保持了顽强的适应性,并借助“户”的概念获得了制度性的依托;新中国成立后,保甲法彻底被取消,不再作为将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度选择,但改革开放之前,总体性体制借助对家庭出身、家庭户口等政治、行政符号以及附着于其上的象征性资本与实质性资源的调配而实现其治理目的,改革开放之后,家庭成为通过户内委托投票和户代表选举制实现自治的单元,作为初级组织,一直发挥着次级组织整合社会的功用。第五章重拾“文质论”传统,观察中国法上的“家”在“长时段”下的流变与得失。法统的根本性变易,必然源于变法的准据之变。“文质论”是传统中国人理解变法问题的准据法,近代以后被自西方引进的进化论与革命论取代。在文质损益之道的观照下,中国法律儒家化呈现出文胜于质的衰变逻辑,导致家庭成为礼法节文压抑自然情义的场域;近代早期变法不出以质救文、以仁黜礼的框架,后受唯“最先进者”是求的进化论影响,以西法为准绳,极力取消“家”在中国法上的地位与影响;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阶级政治被高度强化,家庭自然情感也成为被批判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以实践为导向的道德实用主义变易哲学,为法律上的“家”的变革实现文质相宜提供了可能的空间。由于个体自家庭“脱嵌”而出,“家”、“国”之关联分化解纽,中国法的历史变迁表现出一种“离家出走”的个体化态势。然而,法上的“家”,在巨变之中依旧有保持恒常不变的内容,“家”不断以与往昔不同的方式和面目重返法律,成为当代中国法中隐性的实践逻辑。中国文化传统的落根之处在“家”,中国文化复兴之着力处亦必在“家”。中国法律之于中国家庭的历史任务就在于,通过创造性转化,从家庭伦常的破瓦颓垣里,寻找出不可毁灭的种子,保卫她,使其生根发芽,从而重新建立起能够安顿现代中国人的伦理家园。

苏瑞娜[9](2014)在《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兼论市场中的权力与全球粮食安全》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粮价全面上涨与剧烈波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着许多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要问题。以往大多数研究偏向于从市场供求平衡的角度来分析粮食价格波动,这类研究将市场视为一个自发调节的独立系统,在分析中剔除了权力因素对市场的控制作用。粮食制度理论则修正了这一缺陷,将市场纳入更广泛的权力体系中进行考察。在粮食制度理论看来,权力塑造了市场的特定结构,供求关系是在这个特定的市场中以一种被束缚、被限制的方式产生作用,因而讨论粮食价格波动时需要关注塑造市场长时段趋势的权力因素。但粮食制度理论在考察权力的作用时,将关注点集中在具有普遍性的国家单位之上,并不太关注区分市场内部经济权力与市场外部政治权力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及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解释市场变化时稍嫌不足。本文认为应将国家理解为阶级的中介工具,进而本文将对权力主体的分析集中在阶级上。这样当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属于同一阶级时,它们便具有了一致性。在市场中获得经济权力优势的阶级会进一步借助国家的政治权力来强化自身的经济优势并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因而,市场往往是被最具控制力的主导阶级所塑造的,服务于主导阶级的利益,并随主导阶级力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进而,本文以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为例,着重分析控制小麦市场体制的主导阶级,探究主导阶级是如何塑造并控制着小麦市场体系的运转。遵循粮食制度理论的分析路径,本文划分出两个不同时段的全球小麦市场体系:英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体系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体系。第一个市场体系中的主导阶级是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对廉价粮食的需求推动英国在全球建立一个自由贸易的小麦市场体系,因而这一阶段的国际粮价维持着一个低价趋势。第二个市场体系中的主导阶级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先是在二战后借助干预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国家干预的小麦市场体制以解决生产剩余、打开国际市场;而后又推动战后带有国家干预色彩的小麦体系朝向自由贸易的国际小麦市场体系发展,以满足私营资本谋求控制世界小麦市场、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美国主导的这两阶段市场体系下,国家干预的小麦市场体系满足美国对外倾销以解决国内生产剩余为目的,因而此阶段的全球小麦价格维持着相对低价的趋势;而自由贸易的国际小麦市场体系则是以自由竞争为导向,满足私营资本借助竞争优势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因而随着市场体系的发展,国际小麦价格也开始逐步上扬并呈现出剧烈波动的态势。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的全面上涨与剧烈波动正是现阶段的主导阶级——跨国私营资本通过自由贸易的粮食市场体系来控制国际粮食供应以获取垄断利润的一个外在表现。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现今全球粮食市场的发展趋势,这是造成当前全球粮食市场持续动荡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未来全球粮食市场继续服务于跨国私营资本攫取垄断利润的需求,那么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将会继续维持目前这种高位震荡的局面。这种服务于私营资本垄断全球市场、提取高额利润的粮食市场体系也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粮食的稳定供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要维护国内粮食安全,除了要实现生产自主、储备自足之外,还应当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市场体系的制度建设,通过参与国际制度的制定来使得市场体系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以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

易仲芳[10](2013)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文中指出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领军作用。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很快从众多学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应时顺势,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以“务实应用”为科教理念,以“中国化”为学术特色,并与工、商、农、学、政及国外学术机构密切互动合作,共同服务社会,推进学术,产生了丰硕的“中国化”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性声誉:社会调查“独开风气之先”,指数编制享誉中外,“出版物驰名全球”,建言献策触动朝野。本文以时间演变为经,地点变更为纬,“学术中国化”为主题,截取1927年—1949年的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区间,将考察重点放在群体活动最为频繁、最具影响力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建国前创立、发展、繁荣、衰退四个时期(1927—1949年)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评价,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简介欧美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对中国经济学留学人员群体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四个阶段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各阶段人、财、物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主要厘清“学术中国化”核心定义,引介“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评判标准,阐明南开经济学人、时人及今人对“学术中国化”的主要认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中国化”内涵的自我理解,进而为下文探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活动作好前期概念与学理上的铺垫工作。第三章主要对南开经济研究所指数调研、工商调研、“三农”调研等社会调研活动进行介绍,并结合西方社会调查方法,总结南开经济研究所“实证调研方法”、“计量方法”、“教授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社会调查“中国化”的特色和优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说明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作用与地位。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探索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分类介绍其“中国化”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其中第四章主要探讨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工业思想和理论。本章对比英、法、苏、美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历程及“工业化”路径选择,结合韦伯等人工业建设理论与主张,阐明南开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知,探讨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资本因子”面前对外来经验与模式的态度,评析方显廷工业重心思想演变,并总结陈振汉对韦伯等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结合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相关理论和改造手工业有关思想,借鉴美、加、意等欧美国家合作组织模式和经验,介绍南开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等人改造“三农”思想,发展乡村工业、农业合作的有关思想与理论,总结其改造“三农”的“中国化”特色与亮点,肯定方显廷、吴知提出的区别于步赫卡尔等人的乡村工业演变制度路径更适合中国国情。第六章探索南开经济学人在苏德成功经济模式面前认知态度,简析其“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计划自由经济”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路径,总结其“中国化”的“混合经济”和“计划自由经济”模式,阐明南开经济学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理立足中国实情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保护”、“外汇合理统制”以及财税改革的主张,并结合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欧文·费雪与霍曲莱的货币学说、皮古现款差额理论等,总结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与理论。第七章主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举措和思想。首先对“轮回教育”风波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洋化”教育问题进行简要总结,进而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土货化”教育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与理念进行解析。第八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教研环境,研究其与工、商、农、学、政社会各界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第九章围绕“得”、“失”、“同”、“争”四个方面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的活动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在学科建设的推进;“失”在学理构建中理论缺失;“囧”在教研环境的不到位;“争”在于学术思想上的四次大辩论。“结语”对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成功之“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时顺势”,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大变革的需求,顺应了政府谋求经济建设的大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建所宗旨、“中国化”学术理念及“实用至上”的服务原则;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是部不老的“传奇”,时至今日仍叶繁枝茂,学术生命如日中天。重翻其建国前这部尘封的历史,深挖其“学术中国化”的活动和成果,探索其历百折而不衰的“秘籍”,于昔于今,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二、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城市分工深化
        1.1.2 交易成本攀升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
        1.1.3 互联网商业正在成为城市中心地区分工演进的新动力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范围和时间段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城市体系研究
        1.5.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1.5.3 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结构研究
        1.5.4 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章 空间交易成本与中心-边缘结构
    2.1 空间上的并存,时间上的继起
    2.2 从分工角度研究中心-边缘结构
        2.2.1 分工是人类集体合作的内生属性
        2.2.2 分工的关键问题是降低成本
        2.2.3 空间交易成本
        2.2.4 组织的关键问题是剩余权的不对称分配
        2.2.5 中心-边缘结构是分工的基本空间组织方式
    2.3 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四种方法
        2.3.1 连接
        2.3.2 集聚
        2.3.3 生产性组织的兼并拆分
        2.3.4 共同体组织的第三方实施
    2.4 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中心-边缘结构
        2.4.1 自组织分工与有计划分工
        2.4.2 自组织分工的中心-边缘结构
        2.4.3 有计划分工的中心-边缘结构
第三章 土地财政的分工与集聚的萌芽
    3.1 定居的出现
    3.2 初始要素禀赋决定初始分工方式
        3.2.1 美索不达米亚的初始分工方式
        3.2.2 中国次大陆的初始分工方式
    3.3 礼器的组织试验
        3.3.1 组织试验一:辽河流域
        3.3.2 组织试验二:长江下游
        3.3.3 组织试验三:黄河中游
        3.3.4 组织试验四:江汉平原、黄河上游、黄河下游
    3.4 青铜礼器的分工
        3.4.1 青铜礼器的发明(二里头)
        3.4.2 青铜礼器应用于单一集体内部的分工(二里岗)
        3.4.3 邑、国、市的概念出现(殷墟)
        3.4.4 青铜礼器作为大空间尺度下维系集体合作的组织工具(西周)
    3.5 新组织工具的试验
        3.5.1 组织试验一:管仲+城郭结构的出现
        3.5.2 组织试验二:孔子+中轴对称
        3.5.3 组织试验三:商鞅+行政官僚+郡县制
    3.6 土地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构建
        3.6.1 新组织工具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实施成本偏高(秦)
        3.6.2 土地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建立(两汉)
    小结
第四章 商业财政的分工和集聚的兴衰
    4.1 商业财政的组织试验
        4.1.1 从土地财政向商业财政的转型(东吴)
        4.1.2 北方生产要素与组织工具的移植(东晋)
        4.1.3 商业财政在中等空间尺度下的建立(南朝)
    4.2 商业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构建
        4.2.1 基于国家安全的商业财政设计(隋)
        4.2.2 商业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建立(唐)
        4.2.3 商业财政的内在不稳定性
    4.3 商业财政的结构调整
        4.3.1 商业财政结构调整的组织试验(五代十国)
        4.3.2 海外贸易作为商业财政主要来源的制度化(两宋)
        4.3.3 商业财政对欧亚贸易的高度依赖(元)
        4.3.4 元集庆路与平江路的空间对比分析
    4.4 商业财政的分工扭曲
        4.4.1 商业财政的分工扭曲与古典全球化(明)
        4.4.2 明应天府与苏州府的空间对比分析
        4.4.3 商业财政的内在不稳定性与城市化停滞(清)
    小结
第五章 初始工业化与新集聚区位的出现
    5.1 初始工业化的路径探索和新集聚区位的第一次选择(1864-1911 年)
        5.1.1 国内外商人共同推动的私营工业化
        5.1.2 洋务官僚主导的官营工业化
    5.2 私营工业化和新老集聚区位的并存(1911-1927 年)
        5.2.1 私营工业在不同空间的际遇
        5.2.2 新老产业交替与新老集聚区位的并存
    5.3 国有工业化的萌芽和新集聚区位的第二次选择(1927-1949 年)
        5.3.1 第一次全球化波动与国有工业化
        5.3.2 新集聚区位的第二次选择
    5.4 国有工业化的全面建立和集聚的消解(1949-1978 年)
        5.4.1 第一次全球化逆转
        5.4.2 计划分工的构建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转型与集聚的强化
    6.1 工业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与市场主体重现(1978-1988 年)
        6.1.1 国际生产分工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
        6.1.2 城市改革从放松商业管制开始
        6.1.3 城市工业转型路径的自下而上探索
    6.2 两种工业化转型路径的应用和市场重建(1988-1998 年)
        6.2.1 两种工业化转型路径对城市的不同影响
        6.2.2 进口替代对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6.3 离岸生产和市场扩大(1998-2008 年)
        6.3.1 离岸生产与外部市场扩大
        6.3.2 快速城市化和内部市场扩大
    6.4 全球化波动和互联网商业的兴起(2008-2016 年)
        6.4.1 第二次全球化波动
        6.4.2 实体市场与互联网商业的此消彼长
    小结
第七章 南京城市空间交易成本特性分析
    7.1 长三角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概况
    7.2 城市租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量化计算
        7.2.1 指标体系的构架
        7.2.2 研究数据
        7.2.3 计算公式
        7.2.4 计算结果
    7.3 租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分析
        7.3.1 用波士顿矩阵对19 个城市进行类型划分
        7.3.2 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城市租金水平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系
        7.3.3 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城市租金水平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系
    7.4 租金峰值的位置判断
    小结
第八章 南京城市劳动力分工特性分析
    8.1 区位熵指标设计
        8.1.1 区位熵指标设计
        8.1.2 研究数据
    8.2 长三角19 个城市工业、第三产业结构分析
        8.2.1 产业结构的多样化水平分析
        8.2.2 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分析
    8.3 南京工业、第三产业结构演变
        8.3.1 南京工业结构变化分析
        8.3.2 南京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小结
第九章 南京城市连接网络特性分析
    9.1 基于道路交通的南京城市网络演变
    9.2 中外四个城市连接网络的对比分析
        9.2.1 芝加哥与巴塞罗那:用轨道交通改善初始集聚区位的缺陷
        9.2.2 南京与苏州:用轨道交通强化新老集聚区位之间的连接
    9.3 新街口研究范围的路径结构分析
    小结
第十章 南京新街口的集聚特性分析
    10.1 商业服务业的整体空间发展变化
        10.1.1 初始工业化阶段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864-1949 年)
        10.1.2 国有工业化阶段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949-1978 年)
        10.1.3 工业化转型以来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978-2016 年)
        10.1.4 消费需求的空间分析
    10.2 新街口土地交易成本分析
        10.2.1 老城土地利用变化
        10.2.2 新街口研究范围的土地交易成本分析
    10.3 新街口街区尺度分析
    10.4 新街口商业零售设施的空间发展
        10.4.1 空间分布特征
        10.4.2 开发规模变化
    10.5 新街口商务办公设施的空间发展
        10.5.1 空间分布特征
        10.5.2 开发规模变化
    10.6 南京新街口研究范围与芝加哥中心地区(The Central Area of Chicago)的对比分析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机制
    11.2 主要创新点
    11.3 建议
    11.4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论文和成果清单)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5)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完善国土景观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1.2.2.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景观的动态演变
        1.2.3. 拓展古都研究的视野与内容
        1.2.4. 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多尺度、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1.2.5. 提供历史经验,发掘当代价值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景观(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3.2. 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1.3.3. “景观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关键内涵的认知
        1.4.2.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从当代的意象、场所精神到古代的形胜
        1.4.3. 都城研究方法——借鉴历史地理学与古都学
        1.4.4.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1.5.1. 研究对象
        1.5.2. 空间范围
        1.5.3. 时间范围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综合
        1.6.2. 图解分析
        1.6.3. 田野调查
        1.6.4. 学科交叉
        1.6.5. 归纳整理
    1.7. 研究框架
2. 中国都城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研究综述
    2.1. 都城选址的区位特征
        2.1.1. 空间方位——天下之中
        2.1.2. 交通区位——四达之地
        2.1.3. 政权的地域背景
        2.1.4. 对外关系
        2.1.5. 人口分布
    2.2. 都城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势条件
        2.2.2. 山水格局
        2.2.3. 水文条件
        2.2.4. 土地条件
        2.2.5. 气候条件
        2.2.6. 生态环境
    2.3. 小结
3. 洛阳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
    3.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3.2. 地质形成
    3.3. 地形地貌
    3.4. 水文条件
    3.5. 气候条件
    3.6. 土壤条件
    3.7. 小结
4. 史前至北魏时期社会变迁对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的影响
    4.1. 东汉之前各时期
        4.1.1. 史前文化时期
        4.1.2. 夏商周时期
        4.1.3. 秦、西汉时期
        4.1.4. 本节小结
    4.2. 东汉至北魏时期
        4.2.1. 东汉时期
        4.2.2. 魏晋时期
        4.2.3. 北魏时期
    4.3. 小结
        4.3.1. 区域社会群体对景观系统营建的影响
        4.3.2. 王朝不同时期对景观系统营建的影响
5.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自然景观系统
    5.1. 区域自然景观要素解析
        5.1.1. 山脉
        5.1.2. 河流
        5.1.3. 自然植被
    5.2. 区域自然景观系统特征解析
        5.2.1. 区位优势
        5.2.2. 营建条件
        5.2.3. 意象格局
    5.3. 小结
6.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支撑景观系统
    6.1. 关隘系统
        6.1.1. 关隘的概念
        6.1.2. 区域的关隘景观
        6.1.3. 区域关隘系统特征
    6.2. 城乡系统
        6.2.1. 城邑
        6.2.2. 乡村聚落
    6.3. 农业系统
        6.3.1. 东汉到北魏各时期农业开发相关的制度背景
        6.3.2. 区域农业生产模式
        6.3.3. 区域农业开发空间分布特征的探讨
    6.4. 水利系统
        6.4.1. 洛阳都城区域水系统
        6.4.2. 区域水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6.5. 小结
7. 汉魏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
    7.1. 城址与自然环境
    7.2. 东汉洛阳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7.2.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7.2.2. 宫城
        7.2.3. 交通景观
        7.2.4. 城池水系
        7.2.5. 帝陵区
        7.2.6. 园林
        7.2.7. 寺庙
    7.3. 魏晋洛阳城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7.3.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7.3.2. 宫城
        7.3.3. 城池水系
        7.3.4. 庄园、宅院
    7.4. 北魏洛阳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7.4.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7.4.2. 内城水系
        7.4.3. 交通景观
        7.4.4. 宫城、皇家园林
        7.4.5. 寺庙
    7.5. 小结——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城市景观系统特征归纳
        7.5.1. 依托自然环境的城垣变迁
        7.5.2. 连接城市与自然的区域南北轴线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特征归纳
        8.1.1. 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
        8.1.2. 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
        8.1.3. 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
        8.1.4. 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
        8.1.5. 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插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唐宋庄园和庄园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日本和欧美学术界对唐宋庄园的研究概况
        (二) 国内学者对唐宋庄园的研究概况
        (三) 与唐宋庄园相关的富民社会研究和唐宋变革研究学术简述
    三、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和不同观点
        (一) 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庄园
        (二) 关于中国古代庄园的起源及类型
        (三) 关于中国古代庄园的变革轨迹
        (四) 关于庄园性质的不同认识
        (五) 关于东西方庄园和庄园经济的不同认识
    四、目前需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一) 目前需解决的问题
        (二) 对本文所研究的庄园和庄园经济的界定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第一章 唐宋文献中的“庄”和“庄园”
    一、笔记小说中的“庄”和“庄园”
    二、正史和类书中的“庄”和“庄园”
    三、书信奏议中的“庄”和“庄园”
    四、唐宋诗文中的“庄”或“庄园”
    五、“庄”的语义考释
第二章 中国古代庄园的不同类型和历史演变
    一、先秦封建领主庄园
    二、两汉豪强庄园
    三、南北朝世族庄园和坞壁庄园
    四、唐宋时期的私庄和富民庄园
第三章 皇庄、官庄、寺庄与富民庄园的比较
    一、唐宋皇庄的规模及管理
    二、唐宋寺庄的结构和管理
    三、唐宋官庄的管理变革及私有化趋势
第四章 唐宋私庄和富民庄园的经营管理
    一、官僚私庄的发展及转化
    二、富民庄园的发展及“变相”存在
    三、富民庄园及族田义庄的经营管理
第五章 土地制度变革与唐宋庄园发展
    一、均田制条件下小农经济的“低水平平衡”
    二、“耕作半径”变化与土地“庄园化”
    三、土地制度变革与庄园土地经营
        (一) 均田制破坏后庄园租佃关系的成熟和完善
        (二) “两税法”实施促进了土地私有产权完善
        (三) 租佃经营使庄园显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
第六章 庄园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
    一、世族庄园衰落与富民庄园发展
    二、庄园商品经济与社会流动
    三、从地方割据力量到社会稳定力量的转变
第七章 唐宋庄园与“富民社会”
    一、庄园转型与财富力量崛起
    二、“主客共存”与“贫富相资”的历史意义
    三、庄园经济与唐宋乡村社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论中国法上的“家” ——以古今家国之变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概念的厘定
    二、问题的提出
    三、既有研究评述
    四、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拟家化”治理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天下一家”的宗法构造
        一、宗法:“家天下”如何继承
        二、封建:“家天下”如何治理
    第二节 “家”的宗教向度与哲学建构
        一、“家”的宗教根基
        二、“家”与内在超越
        三、“家”的哲学创发
    第三节 “家”、“国”的断裂与和合
        一、法家的“去宗法化”改革
        二、社会的“编户齐民”化
        三、儒法国家的合“家”、“国”之道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中的“家”
    第一节 五服治罪、差等刑罚与家庭连带责任
        一、“准五服以治罪”原则的确立
        二、差等刑原则
        三、家庭一体的连带责任
    第二节 人身上的家长制与财产上的家产制
        一、人身关系上的父权家长制
        二、“同居共财”的家产制
    第三节 以家户为规训主体的保甲法
        一、保甲法之构成与演变
        二、家户式规训的法理
第三章 近代变法中的“家”问题
    第一节 “礼法之争”下的伦常之变
        一、家庭连带责任之取消
        二、准礼制刑原则之存废
        三、伦常差等条款之争执
    第二节 民法典如何安顿“家”与“人”
        一、个体人格出离家庭
        二、家庭关系的平权化
        三、个人财产制取代家产制
    第三节 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家户式规训
        一、自治,抑或保甲?
        二、“容保甲于自治之中”
第四章 当代中国法中“家”的复归
    第一节 隐而不退的差等刑逻辑
        一、亲属相犯差等处断原则的遗存
        二、大义灭亲与亲属相隐的博弈
        三、差等刑的隐性实践逻辑
    第二节 民法上“人”的挺进与“家”的自适应
        一、“人”的形象与“家”的位置变迁
        二、个人财产制的挺进
        三、家产制的自适应
    第三节 从规训主体到自治单元的家庭
        一、总体性支配:家庭出身与家庭户口
        二、自治性治理:户内委托投票与户代表选举制
第五章 家庭法律位格之变与常
    第一节 变法准据之变
        一、文质论
        二、进化论
        三、革命论
    第二节 文质损益之辨
        一、文胜于质
        二、文质驰离
        三、文质再变
    第三节 法之变与不变
        一、家国的谱系
        二、就其变者而观之
        三、就其不变者而观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兼论市场中的权力与全球粮食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选题意义、文献综述与写作框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和写作框架
第二部分 论市场与权力
    第二章 论市场
        第一节 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的理解: 以交换为核心的市场
        第二节 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交换的理解: 交换的互利性
        第三节 对交换互利的批判: 等量交换背后的不平等
        第四节 国际市场中的交换: 比较优势下国际分工的不平等
    第三章 论权力
        第一节 政治学研究中对权力的三种理解
        第二节 三种权力概念的异同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 论市场中的权力
        第一节 作为一种权力系统的市场: 垄断中的经济权力
        第二节 政治权力对市场的渗透: 经济权力的固化或消解
        第三节 全球粮食市场中的权力
第三部分 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第五章 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英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与塑造市场的权力
        第二节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小麦市场与塑造市场的权力
    第六章 二战后全球小麦市场体制制度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全球小麦市场制度的规则基础: 美国国内农业政策
        第二节 全球小麦市场制度与美国农业政策的一致性
        第三节 总结
总结: 论全球粮食安全与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学术综述
    三、研究时段的说明与研究的困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与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组织发展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1927.9-1949.1)
    小结
第二章 “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内涵与评判标准
    一、“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
    二、“学术中国化”概念厘定
    三、“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的评判标准
    小结
第三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及其“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研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小结
第四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业“中国化”之途径探索与抉择
    一、工业化思潮的兴起与南开经济学人“工业化”的主要认知
    二、南开经济学人“资本因子”的权衡与论争
    三、方显廷“工业重心”的思想演变
    四、陈振汉关于“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小结
第五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农业“中国化”之体系改造与建构
    一、何廉“三农”主张与农业合作理论
    二、南开经济学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三、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小结
第六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化”经济发展之路的思辨与扬弃
    一、南开经济学人“统制(计划)经济”思想与“计划自由经济”主张
    二、南开经济学人关于国际贸易与外汇问题的研究
    三、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财税问题的研究
    四、南开经济学人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
    小结
第七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之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教改的缘起:“轮回教育”风波
    二、风波的背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实用性致上:“教育中国化”探索
    小结
第八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之互动合作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国民政府的互动合作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工商企业的互动合作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农业的互动合作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学术界的互动合作
    小结
第九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失冏争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学科推进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失:学理构建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冏:教研环境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争:学术“论剑”
    小结
结语
    一、逆境崛起:时局面前的抉择
    二、“中国化”:南开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学术宗旨
    三、内外兼重: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D]. 肖蓉. 东南大学, 2019(08)
  •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4]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D]. 张诗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唐宋庄园和庄园经济研究[D]. 崔永盛. 云南大学, 2016(04)
  • [8]论中国法上的“家” ——以古今家国之变为线索[D]. 朱林方.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1)
  • [9]论全球小麦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 ——兼论市场中的权力与全球粮食安全[D]. 苏瑞娜.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D]. 易仲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农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机制:对20世纪中国经济史的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