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请求语的句法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龚恺悦[1](2019)在《目的语环境对英语母语者习得请求策略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二语学习者选择去海外留学,目的语环境对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利用目的语环境,有效提高语言能力,是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提高语用能力,能够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地运用二语进行交际,是教师和学习者的共同目标。请求策略作为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语用策略,是学习者迫切需要掌握的语用能力。本研究关注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请求策略的习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细化目的语环境的诸多要素(居住时长、教学指导、语言接触和使用等),来探讨目的语环境对学习者请求策略习得的影响,帮助来华留学生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习得汉语,为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教学指导。结果发现,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其请求策略相较于外语环境中的学习者有更接近汉语母语者的趋势。另外,对于同处于目的语环境中的学习者,通过其请求策略所表现出的语用能力也有较大的个体差别。调查与访谈研究表明汉语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的居住时长,与汉语母语者的具体交流活动:课外书籍与影视作品;课堂讲解与及时操练;学习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影响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请求策略的具体因素。本文针对研究结果对教师课堂语用教学和汉语学习者学习习惯提出几点建议。
陈心妍,邵华[2](2019)在《英汉请求语的差异及原因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请求语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有着重要的语用意义。由于受到不同语言文化的影响,中英请求语存在较显着的差异。本文主要探究中英请求语在语法、语用策略层面上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研究,揭示蕴含在请求语中的文化价值,以引起外语学习者对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视。
古洁[3](2016)在《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用迁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研究 ——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调查中国高校中习得汉语的外籍教师和中国在校的汉语专业研究生关于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出这两组学习者使用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相同性及其差异性,探讨异同背后存在的机制。请求研究已经取得相关成效,不过由于研究对象大多囿于英语专业学习者,目前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留学生请求策略的关注。“礼貌”原则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使用社团中,但是“礼貌”原则的标准及实施手段成为一个参数,使语言学习者在言语交际中存在一定的困惑。为了探讨具有文化背景差异的学习者在实施同一语言(汉语)的请求言语行为时的异同及其原因,本研究跟踪调查某一高校外教中文课学习和教授状况,主要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笔者主要任务是对外教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通过录音、转写、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跟踪调查、观察学习状况,收集语料证据。所得材料主要根据国内外遵循的研究路线,以“请求”言语行为为载体,探讨语用迁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具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在实施“请求”言语行为的过程中,汉语习得者的语言使用与本族语者的语言使用有何差异?(2)造成这些差异的影响机制是什么?(3)在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经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基于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本研究结果归纳如下:根据汉语习得者习得“请求”言语行为的学习难点,可以发现由于学习者社会语用能发展低下或停滞,导致产出的语用语言形式缺乏得体性。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元语用知识的输入,并通过足量的练习将此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以达到成功交际。
李颖慧[4](2015)在《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英汉请求策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文化语用学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活动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请求策略分为直接请求,规约性间接请求,非规约性间接请求。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研究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采取请求策略的差异。研究对象为100名中国学生和100名美国学生。中文组由笔者所在教学机构的学生组成,均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共100人;英文组由笔者在美国的朋友协助完成,选取对象和人数与中文组一致。共发出200份,有效问卷178份。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做了定性定量分析。问卷设计采用语篇补全测试DCT(DiscourseCompletion Test)方法。研究表明,中英两组受试者在相同语境下采取的请求策略不同。影响英汉请求策略的因素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权势差距。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恰当的人际关系是基础,倾向于在亲近关系中使用直接请求策略;英语国家人认为独立性和自主性很重要,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策略。英语国家人在亲密朋友间更倾向于通过不施加请求来表示对人们行为自由的尊敬。换言之,他们更倾向于“消极”礼貌。中国人看待距离的不同方式则表现出了对“积极”礼貌的较高倾向。说话者对于对方真实的个人背景信息的了解也使得直接策略的使用显得不仅适当,而且也是相互间所期望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中国社会,平等关系的人们之间相互请求时也常常直截了当,以祈使句的结构来实现“直接式请求”。因此,直接策略,尤其是祈使句请求语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最不礼貌的策略,而规约性间接策略被英语国家人认为是最礼貌的。本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跨文化语用学和英汉请求策略的中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第二章论述了本研究依据的3个理论框架:跨文化语用学、请求言语行为、请求策略;第三章交代研究方法;第四章分析研究结果。第五章总结和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
张锦[5](201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请求”功能项目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本体研究的相关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结构一功能一文化”为纲的理论指导下,选取汉语“请求”功能项目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请求”功能项目的三类表达方式分别从形式、语义、语用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重点对每类表达方式的语用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对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偏误进行了分析、说明,给出教学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请求”功能项目教学的理论研究领域有所补充,从而在指导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使留学生的汉语“请求”功能语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黄仙姬[6](2013)在《汉韩请求语认知语用对比》文中认为中韩两国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两国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风俗文化会影响到语言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用理论对汉韩请求语进行对比,并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桑洪艳[7](2012)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的习得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习得特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对高一、大一、研一三组受试者进行了横向研究比较。通过借鉴Blum-Kulka等人在CCSARP项目中使用的“请求”分析框架,建立了本文数据分析框架,主要分析了请求策略、内部修饰语和外部修饰语,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的特征。在请求策略方面,三组受试规约性间接策略使用最多,且高水平组明显多于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低水平组更多使用直接策略,中水平组的直接策略和规约性间接策略的使用频率介于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之间。在直接策略中,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倾向于使用祈使句和需求陈述。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使用的直接策略类型更多。三组受试的请求策略使用频率反映了从低水平组向高水平组发展的“请求”习得特征。在内部修饰语方面,三组不同水平受试者也显示出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句法请求习得发展。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更多使用句法缓和语,且在句法结构使用上更趋近于本族语。在外部修饰语方面,低水平组在外部修饰语总数上明显少于高水平组,而三组受试均在“解释原因”和“表示道歉”方面使用频率最高,无明显差异。在外部修饰语类型上,高水平组明显多于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本研究结果表现出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习得“请求”体现出的不同中介语特征。低水平组在数量上以直接策略占主导,内部修饰语和外部修饰语种类单一。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规约性间接策略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内部修饰语和外部修饰语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种类也趋于多样化,对语境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三组受试表现出不同水平学习者在“请求”习得逐步向目的语过渡的明显特征。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二语语用习得受到母语语用迁移、二语水平和课堂教学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建议从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教学内容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何文婷,刘爱真[8](2010)在《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具有普遍特征,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比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旨在通过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何文婷,刘爱真[9](2009)在《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具有普遍特征,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中英文化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交际风格差异。
周熹[10](2006)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策略及语用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介语语用学的角度,主要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请求语使用中的请求语策略及语用迁移。其目的在于:首先是揭示在使用请求语时英语本族人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其次是提供在请求语表达方面与现存理论相关的数据资料,最后是揭示英语本族人和中国人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本研究主要是在语用迁移理论和前人请求语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的习得的情况进行了跨文化对比研究和探讨,并从语用语言迁移,社交文化迁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并讨论其原因。本篇论文中的数据来自三个研究群体: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生,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生,以及英语本族人。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数据,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1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使用请求语时,中国英语学习者比本族语英语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祈使句;的确存在汉语请求句式,词汇等语用语言负迁移的现象,而且,随着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请求语表达更接近于英语本族人请求语的使用习惯;同时语用语言迁移显着减少,但是却没有因此而避免社交语用文化迁移现象的发生。此外,由于受到汉语权势的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请求语时受社会权势影响较大而英语本族人受社会权势影响较小,这也是造成英语学习者社交语用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发现对外语教学和实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跨文化交际实践以及英语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英汉请求语的句法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请求语的句法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目的语环境对英语母语者习得请求策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 |
1.2 文献综述 |
1.2.1 语用能力与请求策略 |
1.2.2 语言环境与语用能力 |
1.2.3 前人研究小结 |
第二章 目的语环境的影响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测量工具 |
2.2.1 语篇补全测试 |
2.2.2 请求策略的情景设计 |
2.3 施测过程和数据统计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2.4.1 请求策略的类别比较分析 |
2.4.2 起始行为语的分析 |
2.4.3 辅助行为语的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影响请求策略习得的具体因素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调查 |
3.3.2 个人访谈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施测过程 |
3.5 研究结果 |
3.5.1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3.5.2 个人访谈的结果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目的语环境与语用能力发展 |
4.2 具体学习经历与语用能力发展 |
4.3 教学与学习建议 |
4.3.1 教师课堂教学 |
4.3.2 学习者学习习惯 |
4.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英汉请求语的差异及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依据 |
1. 社会语言学 |
2. 言语行为理论 |
四、英汉请求语的差异 |
1. 句法差异 |
2. 英汉请求语请求策略差异 |
五、英汉请求语差异的原因 |
1. 文化因素 |
2. 社会因素 |
六、结语 |
(3)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用迁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研究 ——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 |
1.3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
2.1.2 请求言语行为的定义 |
2.1.3 请求言语行为的组成部分 |
2.1.4 请求言语行为的视角 |
2.1.5 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 |
2.1.6 礼貌原则 |
2.1.7 语用迁移 |
2.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工具 |
3.3.1 调查问卷 |
3.3.2 访谈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对比 |
4.2“请求”言语行为招呼语对比 |
4.3“请求”言语行为中心行为语对比 |
4.3.1 中心行为语的内部修正:句法修正和词汇修正 |
4.3.2 中心行为语的外部修正:辅助行为语 |
4.4 对请求言语行为的回应 |
4.5 语言使用差异背后的影响机制 |
4.5.1 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学习难点 |
4.5.2 影响机制分析 |
4.5.3 教学措施 |
5. 结语 |
5.1 主要发现 |
5.2 本论文的局限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附录访谈内容 |
缩写 |
图标清单 |
(4)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英汉请求策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
2.2 Request Speech Act |
2.3 Request Strategy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Investigation Object |
3.2 Investigation Tool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
Chapter Four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Analysis |
4.1 Differences of Request Strategy |
4.2 Cross-Cultural Factors |
4.3 Politeness Principles |
4.4 Face Maxim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I |
Appendix II |
作者简介 |
Acknowledgements |
(5)对外汉语教学中“请求”功能项目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解题 |
1.1 功能及功能项目 |
1.1.1 功能 |
1.1.2 功能项目 |
1.1.3 对外汉语教学以“功能项目”为纲的研究现状及其科学性 |
1.2 “请求”的相关研究 |
1.2.1 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
1.2.2 “请求”在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相关研究现状 |
1.2.3 请求功能项目表达方式 |
1.2.4 请求功能项目表达方式的系列分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请求”功能项目表达方式专题考察 |
2.1 专题一:“请+(帮我)+……”类直接使役型表达方式的考察 |
2.1.1 形式考察 |
2.1.2 语义考察 |
2.1.3 语用及偏误考察 |
2.2 专题二:“能+(帮我)+……?”类征询可能型表达方式考察 |
2.2.1 形式考察 |
2.2.2 语义考察 |
2.2.3 语用与偏误考察 |
2.3 专题三:“我想+做某事”类主观求取型表达方式的考察 |
2.3.1 形式考察 |
2.3.2 语义考察 |
2.3.3 语用及偏误考察 |
3.本文研究的三类“请求”表达方式的对比考察总说及教学建议 |
3.1 三类“请求”表达方式的对比考察总说 |
3.2 关于“请求”功能项目的教学建议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汉韩请求语认知语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韩请求语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认知语用定义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汉韩请求语定义 |
(三) 请求策略及其力图式 |
二、语料收集及统计结果 |
(一) 汉韩请求语认知语用相同点 |
1. 强制图式 |
2. 潜在性图式 |
3. 障碍清除图式 |
(二) 汉韩请求语认知语用不同点 |
1. 汉语强制图示&韩国语障碍清除图示 |
2. 汉语潜在性图示&韩国语强制图示 |
三、结语 |
(7)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Part 1 Introduction |
1.1 The Problem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bjectives |
1.2.1 Research questions |
1.2.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Type of Research |
Part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lated Literature |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1 Speech act theory |
2.1.2 Politeness principle |
2.1.3 The complexificaion hypothesis |
2.2 Related Literature |
2.2.1 Definition and taxonomy of request |
2.2.2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2.2.3 Pragmatic competence |
2.2.4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ILP) |
Part 3 Method and Procedure |
3.1 Introduction |
3.2 Materials Collection |
3.3 Research Design |
3.3.1 Objectives |
3.3.2 Subjects |
3.3.3 Instruments |
3.4 Analysis and Procedures |
3.4.1 Request strategies |
3.4.2 Internal modification (IM) |
3.4.3 External modification (EM) |
Part 4 Result |
4.1 Introduction |
4.2 Results of the Request Strategies |
4.3 Results of the Internal Modification |
4.4 Results of the External Modification |
Part 5 Discuss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Discussions |
5.2.1 Request strategies |
5.2.2 Internal modification |
5.2.3 External modification |
5.3 Findings |
5.4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
5.4.1 Awareness of the pragmatic difference |
5.4.2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
Part 6 Conclusion |
6.1 Summary |
6.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
6.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6.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6.3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
6.4 Limit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Published Paper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Questionnaire on English Requests |
(8)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受试与研究方法 |
1.受试 |
2.研究方法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1.请求策略类型 |
2.请求修饰语 |
四、英汉请求策略的跨文化研究 |
五、文化价值观差异影响下的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差异 |
1.请求策略差异 |
2.“请”与”please” |
3.称呼语的差异 |
六、结语 |
(9)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
1. 请求言语行为的特征 |
2. 请求策略类型 |
3. 影响请求策略选择的因素 |
三、英汉请求策略的跨文化研究———影响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文化价值观 |
1.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
2. 权势差距 |
四、文化价值观差异影响下的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差异 |
1. 请求策略差异 |
2.“请”与“please” |
五、结语 |
(10)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策略及语用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Literature Review |
1.1 Previous Views on Language Transfer |
1.2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Transfer |
1.3 Types of Pragmatic Transfer |
1.4 Blum-Kulka, House & Kasper's Taxonomy in CCSSARP |
1.5 Request Segments |
1.6 Previous Studies on Requests and Pragmatic Transfer in Request |
1.6.1 Request Studies by Foreign Scholars |
1.6.2 Request Studies by Chinese Scholar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rief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Research Methodology |
2.1 Research Question and Hypotheses of the Present Study |
2.2 Research Design |
2.2.1 Participants |
2.2.2 Instrument |
2.2.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Method |
2.2.4 Statistical Method |
2.2.5 Data Coding Method |
Chapter 3 Findings in Pragmatic Transfer in Request-making by Chinese Learners |
3.1 Request Expressions from Questionnaire |
3.1.1 Comparison of CLEs' L2 Data with CNs' and NEs' L1 Data in Request-making |
3.1.2 Comparison of CLEs' L2 Data (Passed and Failed English Major Band 4) with NEs' L1 Data in Request-making |
3.2 Request Expressions from Interviews |
H, S=H, and S |
H, S=H, and S |
3.3 The Pragmatic Transfer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
3.3.1 The 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 |
3.3.1.1 Transfer in Lexical Level |
3.3.1.2 Transfer in Sentence Level |
3.3.2 The Socio-pragmatic Transfer |
Chapter 4 Discussion |
4.1 Language Proficiency versus Pragmatic Performance |
4.2 Elements that Cause Pragmatic Transfer |
4.2.1 Cross-Culturally Different Assessments of Solidarity and Power |
4.2.2 Different Politeness Syste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Chapter 5 Conclusions |
5.1 Summary of the Main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四、英汉请求语的句法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目的语环境对英语母语者习得请求策略的影响[D]. 龚恺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9)
- [2]英汉请求语的差异及原因探究[J]. 陈心妍,邵华. 大众文艺, 2019(08)
- [3]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用迁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研究 ——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D]. 古洁. 东华理工大学, 2016(12)
- [4]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英汉请求策略对比研究[D]. 李颖慧. 吉林大学, 2015(08)
- [5]对外汉语教学中“请求”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 张锦.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汉韩请求语认知语用对比[J]. 黄仙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7]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的习得研究[D]. 桑洪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5)
- [8]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 何文婷,刘爱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9]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 何文婷,刘爱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0]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语策略及语用迁移研究[D]. 周熹. 新疆师范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