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肖,杨肖芳,李伟龙[1](2021)在《氟酰羟·苯甲唑等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有效药剂,选用3种复配药剂(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4%苯甲·烯肟悬浮剂)和生物药剂0.4%蛇床子素可溶性液剂开展大田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同时,将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分别与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混配,探索增效作用。结果表明,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75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且安全,分别与5%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用后,增效作用显着。但是,代森锰锌会在果面留下明显药斑,不适宜在结果期施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比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750倍液差,差异极显着;24%苯甲·烯肟悬浮剂、0.4%蛇床子素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较差,不适宜用作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通过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为草莓白粉病科学防控提供指导。
周晓肖,李伟龙,蒋桂华,杨肖芳[2](2021)在《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文中认为为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00 g·L-1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稀释75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好,其次为40%氟啶胺悬浮剂稀释1 000倍液。两种药剂均对草莓安全,可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张振荣,田云霞,董琼娥,谭海燕,张丽芳,冯德党,赖泳红,杨俊誉,苏代发,崔晓龙,童江云[3](2021)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冬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离体后病原菌种群的变化。【方法】2019年2-4月在昆明市草莓白粉病爆发区3个不同地点取样,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昆明地区3个冬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章姬、红颜、桃香的白粉病患病部位表面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离体白粉病样品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温度25℃,光强1500 lx,光照时间12 h·d-1,培养7 d,检测长出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而对比两类样品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变化。【结果】6个样品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即在属水平上进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均显示98.8%以上是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2个离体白粉病样品在灭菌培养皿内培养7 d后,HL(地点3的红颜白粉果实和叶片)样品上长出许多浅绿色的粉状霉菌,其真菌群落组与结构分析显示为Penicillium(88.80%)、Cladosporium(9.38%)、Acremonium(1.44%)、others(0.25%);而ZH(地点2的章姬果实和叶片)样品上长出许多黑色粉层的霉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为Aspergillus(86.87%)、Acremonium(4.11%)、Cladosporium(1.25%)、others(0.23%)。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培养之后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结论】昆明地区冬草莓栽培种的白粉病病原菌为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不同草莓品种和感染部位的白粉病病原菌相同,是首次报道中国西南地区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种类。草莓白粉病病原菌感病的部位离开母体植株后,感染部位表面很快生长出其他真菌菌落,原白粉病原菌不再是优势菌群,说明草莓白粉病病原菌是活体营养寄生菌。该病原菌还表现出侵染周期长、侵染不同品种的不同组织的特性。
李玉春,张振英,韩文璞,慈志娟[4](2021)在《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文中指出草莓维生素C含量极高,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被誉为"水果皇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采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并且草莓当年栽植、当年见利,因此,发展草莓设施栽培成为很多地方休闲观光产业的首选,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白粉病是一种草莓设施栽培中极易发生的病害,危害叶片、花蕾、果实等部位,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病,在保护地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更快,危害极大,严重的可导致整株死亡。
刘艳茹[5](2021)在《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莓“红叶”根腐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草莓种植者又称为草莓红叶病,发病初期造成红叶症状,后期死棵。为明确该病害,2019年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出现上述症状的植株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和致病性回接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方法对致病菌进行了分类地位的鉴定;同时测定了不同药剂的室内抑菌效果与盆栽药效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测定:本研究对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采集的草莓病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共获30株病原菌。由于引起草莓“红叶”根腐病的病菌也会在叶部引起病害,因此,致病性测定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和盆栽草莓根部接种两种方法。离体叶片接种结果显示,通过离体叶片接种筛选出29株致病菌株,其中18株为3级强致病性菌株,5株为2级中等致病性菌株,6株为1级弱致病性菌株。盆栽草莓根部回接结果显示,18株叶部强致病性菌株中有14株强致病性菌株接种的所有草莓植株根部均发病,且发病症状与原始发病症状一致,其中S20190506Na、S20190506Ne、S20190506Zd-1、S20190506Zd-2、S20190506Zh-2和S20190506Zf-3六株致病菌侵染草莓根部,草莓植株发病时间最快,菌株致病性最强。2.草莓拟盘根腐病致病菌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7 d后菌落直径均可达到90 mm;菌丝颜色均为白色菌丝,菌落背面颜色呈白色、乳白色及淡黄色。不同菌株的产孢时间不同,大部分菌株15 d可产生分生孢子,子实体分散密集或稀疏,颜色及形状为黑色墨滴状或颗粒状。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相似,分生孢子5细胞,4个隔膜,两端细胞无色,中间三细胞同色或异色,具有3根顶端附属丝,一根基部附属丝。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长度、中间三色胞长度及附属丝长度略有不同。通过形态鉴定发现14株供试菌株形态特征与Neopestalotiopsis roase的描述相近。通过ITS、TUB以及tef1三段基因联合建树的方法,将所获得的供试致病菌序列分别与类拟盘多毛孢菌已发表种进行对比。由于类拟盘多毛孢包含3个属,且种群较多,树型庞大,建树所耗费时间长,为提高建树效率,本研究分别在属水平、属内种水平、近缘种分支水平进行了系统发育树的逐级构建。建树结果表明:14株供试致病菌亲缘关系较近,在属水平分析中归于Neopestalotiopsis属;在属内种水平分析中与N.roase属于同一进化枝;在与N.roase近缘种建树分析中,进一步明确14株供试致病菌与N.roase处于同一分支。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14株供试菌株为Neopestalotiopsis roase。传统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系统发育鉴定结果均表明引起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草莓“红叶”根腐病的致病菌为Neopestalotiopsis roase。根据病害特征及病原菌类型将草莓“红叶”根腐病修改为“草莓拟盘根腐病”。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由N.roase引起的草苺根腐病。3.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测定:以分离自根部的S20190506Na等6株致病菌作为靶标,分别测定了4种供试药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3种化学药剂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微生物菌剂。3种化学药剂中咯菌腈抑菌效果相对最好,供试6株菌株对咯菌腈均敏感,其最大EC50值为0.0186μg/m L(针对S20190506Zh-2),对S20190506Zh-2的抑菌率高达94.4%;其次是苯醚甲环唑,其最大EC50值为0.1778μg/m L(针对S20190506Zf-3),大约是咯菌腈用量的10倍,苯醚甲环唑对S20190506Ne的抑菌率最高,为93.6%;吡唑醚菌酯在这3种化学药剂中效果相对较差,最大EC50值为1.122μg/m L(针对S20190506Zf-3),大约是咯菌腈用量的60倍。吡唑醚菌酯的抑菌率最高,为90.2%(针对S20190506Na);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杀菌剂与化学药剂相比较抑菌率稍低,但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最高达85.4%(针对S20190506Na),抑菌率最低为69.7%(针对S20190506Zd-2)。4.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的盆栽防效测定:盆栽药剂防治试验按照田间灌根使用浓度,分别将4种供试药剂配制成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和200亿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800倍液进行定量药液灌根施药。接种15 d时,对照组的草莓发病率达98.88%;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发病率为11.11%,防效为83.67%;吡唑醚菌酯处理的草莓盆栽发病率为5.56%,防效为93.33%;苯醚甲环唑处理的草莓盆栽发病率为2.77%,防效为96.67%;咯菌腈处理的草莓盆栽无发病情况,防效为100%。供试4种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
党雨晴[6](2020)在《基于迁移学习的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草莓在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水果皇后”。但草莓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扰,其中草莓果实白粉病的发生将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大多是人为的从病害叶片和果实中选择并提取病害特征,耗时费力且在特征不明显的时期容易由于主观因素产生误判现象。因此,本研究旨在针对草莓果实白粉病研究出高效、准确的病害识别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自主特征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复杂的人工特征提取过程,近年来普遍应用于植物病害的识别。但目前研究大多针对水稻、玉米等作物,缺少针对草莓果实白粉病的深度网络模型,因此本研究设计选取4种深度网络模型(VGG-16、Res Net-50、Inception-V3和Dense Net-121),利用参数迁移的方式,在大型数据集Image Net上进行多次训练,将模型训练参数用于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模型中。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草莓果实白粉病图像数据库建立。采集田间环境下的草莓健康果实与白粉病果实两种图像,建立了一个包含6364幅图像的草莓果实白粉病图像数据库。为探究田间环境的冗余信息是否对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造成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HSV的阈值分割与Grab Cut算法实现对草莓果实图像的目标提取。此外,通过对图像样本进行仿射变换实现数据扩充,提高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及准确性。(2)基于迁移学习的病害识别模型构建与优化。本研究提出4种改进的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模型,基于参数迁移的迁移学习方式,重新初始化4种网络模型的最后一层(用2个标签的Soft Max分类层替换掉原有网络的Soft Max分类器),其余层直接使用在大型图像数据集Image Net上预训练的权重参数,再利用草莓果实图像数据库对网络参数进行精调。综合考虑试验复杂度,组合3种图像类型,3种分辨率大小共进行36组组合试验。实验证明基于迁移学习改进的Dense Net-121模型在目标提取且分辨率大小为512×512的情况下对草莓果实白粉病测试集的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8.12%。(3)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系统设计开发。基于Django框架搭建病害识别系统,实现对草莓果实白粉病的病害识别。该系统集图像输入、识别处理、结果展示等功能于一身,为果农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方式。本文提出的基于迁移学习的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方法及应用可以实现白粉病的有效准确识别,对于农作物病害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凤舞剑,杨俊杰,陶佩琳,刘建辉,孟潇,滕文杰[7](2020)在《几种杀菌剂对高架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试验,筛选出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研究结果表明: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和43%氟菌·肟菌酯SC防效较好,药剂指导用量下防效分别为83.15%和80.42%。若将该2种药剂用量分别调整到750mL/hm2和600mL/hm2,防效可分别提升到86.52%和82.54%,可在高架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冯军[8](2020)在《水杨酸介导的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莓白粉病是草莓栽培中最普遍的重要真菌病害,常会给草莓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这种真菌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制剂,这必然给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开展草莓真菌病害的高效无害化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了解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机制是开展高效无害化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基础,也是草莓优良品种培育和遗传改良的基础之一。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等在植物抗病应答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论文以八倍体草莓红颜(Fragria x ananassa cv.‘Benihoppe’)为研究材料,将草莓分为双蒸水处理组(对照组)和SA诱导组,在温室大棚条件下侵染白粉菌(Podosphaera aphanis),采用比较转录组研究技术,筛选获得白粉菌侵染前后草莓的差异基因,通过对水杨酸途径、茉莉酸途径及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差异基因(DEGs)的表达分析,确定草莓抵御白粉菌的调控网络节点,以期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控的信号通路角度阐明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率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SA诱导草莓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特性。白粉菌侵染后,草莓体内与抗病相关的活性氧代谢系统酶(如SOD、POD、CAT、PAL和PPO)的活性提升,而外施SA后会使草莓体内以上酶类的活性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同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ΦNO和ΦPSII)在白粉菌侵染后会明显下降,但经SA诱导的草莓叶片中这些参数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此外,SA诱导组内白粉菌孢子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果表明SA不仅会提高草莓的抗白粉病能力,而且也能降低白粉菌孢子的萌发率。2.RNA-seq结果显示,对照组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的unigenes是48,020条,SA诱导组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的unigenes是45,896条。对照组的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的DEGs是4,198个,而SA诱导组白粉菌侵染前后的DEGs是3,754个。此外,PCA分析也证实了DEGs是稳定存在的。同时,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苯丙烷和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是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的主要的富集通路。系统进化分析和保守域分析表明Fa MYB9/11、Fab HLH3和Fa TTG1参与调控叶片中的花青苷生物合成,它们将导致次生代谢物原花青素的积累。而我们进一步研究也证明SA诱导组的草莓体内类黄酮(TFC)和原花青素(PAs)含量高于对照组的,结果说明SA可以提高草莓体内的TFC和PAs含量。3.本研究证明草莓中SA生物合成中两个关键酶是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异分支酸合成酶(ICS),这与其他物种中是一致的。水杨酸合成的两个关键基因(Fa ICS1和Fa PAL2),对照组白粉菌侵染过程中Fa ICS1表达量变化不显着,Fa PAL2表达量呈现显着上调趋势,而SA诱导组Fa ICS1和Fa PAL2表达量在诱导初期显着上调,表明红颜草莓对白粉菌的应答可能是以PAL途径为起点的,而ICS途径可能在白粉菌侵染初期受到抑制。白粉菌侵染草莓叶片的早期(侵染三天内),SA诱导的PR1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是不依赖Fa NPR1的;而Fa NPR3可能是SA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草莓需要快速平衡SA过量引起的负面效应。SA诱导期初与JA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Fa LOX、Fa AOS、Fa JAR、Fa JAZ、Fa WKRY33和Fa MYC2表达量显着升高,暗示了SA途径与JA途径具有协同作用,SA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JA的生物合成,JA与SA在草莓抗白粉病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另外,两组处理中草莓体内编码病程相关蛋白PRs(PR1、PR2、PR3和PR5)的基因在整个病程期间的表达量均呈现出持续上调趋势,说明它们在草莓抵抗白粉菌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SA诱导可通过促进JA的生物合成,导致PAs的积累,及其下游病程相关基因的显着上调,两者共同参与抵御白粉菌的入侵。4.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多途径性。鉴定了草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激发的免疫反应(PTI)途径和效应蛋白激发的免疫反应(ETI)途径中关键的同源基因。这两个途径均有SA信号途径中的成员参与,它们共同构成草莓抵御白粉菌的分子调控网络。综合系统进化分析、保守域分析和DEGs在病程期间的表达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细致的草莓抵御白粉菌的分子调控模式。综上所述,SA通过参与调控草莓体内与抗病有关的活性氧代谢系统酶的活性以及某些次生代谢物的含量来增强对白粉病的抗性,此外SA诱导初期可以与JA协同作用激活多种防卫基因的表达,不仅使草莓获得了系统获得性抗性,也与原花青素共同在侵染位点抑制白粉菌的入侵。本文构建了SA介导的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网络,并为草莓抗病调控技术的研究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姜楠[9](2020)在《基于图像处理的草莓病虫害特征提取及识别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作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而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随着草莓种植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对于草莓的病虫害诊断工作刻不容缓。针对草莓病虫害识别诊断不及时、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文以常见的草莓病虫害种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虫害识别和诊断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为了克服复杂背景的干扰,采用超绿色灰度法、直方图均衡化方法进行图像增强,采用双边滤波方法进行图像的去噪处理。2.充分运用图像的RGB、HSV颜色模型进行空间向量转换,利用索引函数的k-means算法进行颜色特征的提取;又探究了不同的LBP算法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通过平均准确率、平均查准率、平均查全率、时间复杂度等方面的大量比较,最后提出采用均匀模式LBP算法和旋转不变模式LBP两种算法组合方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3.构建不同核函数的分类器SVM,通过十折交叉验证选择最佳超参数,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将平均召回率、平均查准率、平均查全率、混淆矩阵等进行对比,对表现良好的SVM分类器进行改进以提高识别精度。4.设计草莓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初步实现对草莓病虫害的诊断功能。结果与结论:本文采用的预处理操作有效实现了去除噪声、增强图像显示的效果;为了可以更全面提取病斑图像特征,采用融入索引函数的k-means算法进行颜色特征的提取,采用均匀旋转模式的LBP算法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结果显示该融合算法对草莓正常,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红蜘蛛虫害的综合平均查全率为78.26%,综合平均查准率为81.06%,平均准确率达到81.27%,平均运行时间21s;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拼接起来探究SVM的精度,将权重为0.32多项式核SVM分类器和权重为0.68高斯核SVM分类器线性组合,其平均召回率、平均查全率、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6.306%、96.586%、95.158%,各项指标均证明了本实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张小利,潘洪吉,陶永梅,谢爱婷,梁铁双,祝宁,卢志军[10](2020)在《贝莱斯芽孢杆菌NSZ-YBGJ00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NSZ-YBGJ001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SZ-YBGJ001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第3次药后7d,对草莓叶部白粉病防效达86. 64%,对果实白粉病防效达71. 08%,对草莓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二、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氟酰羟·苯甲唑等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效果调查 |
1.4.1 防治效果调查 |
1.4.2 安全性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氟酰羟·苯甲唑等杀菌剂的防效 |
2.2 氟酰羟·苯甲唑等杀菌剂对草莓安全性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2)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处理设计 |
1.3 调查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治效果 |
2.2 安全性 |
3 小结与讨论 |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2 样品采集 |
1.3 不同草莓白粉病样品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
1.4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深度分析 |
2.2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种类 |
2.3 离体培养后的两个白粉病样品群落组成分析 |
2.4 白粉病原菌不同样品的真菌菌落比较分析 |
3 讨 论 |
4 结 论 |
(4)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表现 |
1.1 病原菌 |
1.2 受害表现 |
2 防治措施 |
2.1 农业防治 |
2.1.1 选用抗病品种 |
2.1.2 清除带病部位 |
2.1.3 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 |
2.1.4 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
2.1.5 规范用水,控制湿度 |
2.1.6 轮作换茬 |
2.2 药剂防治 |
2.2.1 早期预防 |
2.2.2 发病期药剂防治 |
2.2.3 用药原则 |
(5)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草莓概况及草莓病害研究进展 |
1.1 草莓概况 |
1.1.1 草莓营养及保健价值 |
1.1.2 草莓品种及分布 |
1.1.3 草莓国内外生产现状 |
1.2 草莓主要病害研究现状 |
1.2.1 草莓灰霉病 |
1.2.2 草莓白粉病 |
1.2.3 草莓炭疽病 |
1.2.4 草莓枯萎病 |
1.2.5 草莓褐斑病 |
1.2.6 草莓蛇眼病 |
1.2.7 草莓黄萎病 |
1.2.8 草莓根腐病 |
第二章 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与保存 |
2.1.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1.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1.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 |
2.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药剂 |
3.1.3 供试药剂浓度筛选 |
3.1.4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的药剂浓度 |
3.2.2 不同浓度供试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菌落直径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的毒力测定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草莓拟盘根腐病盆栽药剂防治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药剂 |
4.1.2 供试靶标菌株 |
4.1.3 盆栽处理方法 |
4.1.4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4.2.2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迁移学习的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病害识别研究 |
1.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害识别研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理论基础 |
2.1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
2.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2.1 卷积层 |
2.2.2 激活函数 |
2.2.3 池化层 |
2.2.4 全连接层 |
2.3 常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析 |
2.3.1 LeNet模型 |
2.3.2 Alex Net模型 |
2.3.3 Vgg Net模型 |
2.3.4 Goog Le Net模型 |
2.3.5 Res Net模型 |
2.3.6 Dense Net模型 |
2.4 迁移学习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莓果实数据库建立 |
3.1 草莓白粉病介绍 |
3.2 草莓果实图像的采集 |
3.3 草莓果实图像的处理 |
3.3.1 预处理 |
3.3.2 数据扩充 |
3.4 草莓果实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迁移学习的病害识别模型研究 |
4.1 模型设计 |
4.1.1 模型分析与优选 |
4.1.2 模型结构设计 |
4.2 网络学习算法 |
4.3 模型训练与测试 |
4.4 结果分析 |
4.4.1 模型选取比较分析 |
4.4.2 目标提取比较分析 |
4.4.3 分辨率大小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病害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需求分析 |
5.1.1 总体分析 |
5.1.2 功能分析 |
5.1.3 可行性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用架构设计 |
5.2.2 系统功能设计 |
5.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主要技术 |
5.3.2 注册模块的实现 |
5.3.3 登录模块的实现 |
5.3.4 图像输入模块的实现 |
5.3.5 识别处理模块的实现 |
5.3.6 结果展示模块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7)几种杀菌剂对高架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情况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内容 |
1.5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对草莓安全性分析 |
2.2 对白粉病防效分析 |
2.3 优选2种药剂不同用量的防效 |
3 小结与讨论 |
(8)水杨酸介导的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引言 |
1 植物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 植物免疫系统 |
1.1.1 植物超敏反应 |
1.1.2 植物防御反应中生长调节物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1.1.3 植物防卫反应中次生代谢途径 |
1.1.4 水杨酸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 |
1.2 草莓白粉病研究进展 |
1.2.1 草莓白粉病菌 |
1.2.2 草莓白粉病菌的生活史 |
1.2.3 影响白粉病的环境因素 |
1.2.4 白粉菌侵染植物的过程 |
1.2.5 草莓白粉病防治方法 |
1.3 草莓与白粉菌互作关系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2 水杨酸诱导草莓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草莓 |
2.1.2 供试病原菌 |
2.1.3 接种方法 |
2.1.4 光镜样品的制备 |
2.1.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1.6 与抗病相关的活性氧代谢系统指标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亲和互作中白粉菌的侵染统计 |
2.2.2 水杨酸对草莓叶片F_v/F_m、Φ_(PSII)、Φ_(NPQ)、和Φ_(NO)的影响 |
2.2.3 水杨酸对草莓叶片活性氧的影响 |
2.2.4 水杨酸对草莓叶片PAL和 PPO活性的影响 |
2.2.5 水杨酸对草莓叶片SOD、POD、CAT和 TFC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的差异基因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Solexa测序文库构建与测序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4 基因表达量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1.5 构建基因相关性网络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3.2.2 差异基因分析 |
3.2.3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2.4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通路分析 |
3.2.5 草莓应答白粉菌的差异基因与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水杨酸对草莓叶片中原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
4.1.3 两个处理组内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1.4 原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结构基因的热图分析 |
4.1.5 调控原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转录因子分析 |
4.1.6 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分析 |
4.2 结果 |
4.2.1 同源候选基因筛选鉴定 |
4.2.2 原花青素合成的结构基因在草莓叶片应答白粉菌过程的表达水平 |
4.2.3 原花青素合成转录调控因子研究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水杨酸信号通路在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SA含量测定 |
5.1.3 草莓SA代谢途径中的差异基因同源性分析 |
5.1.4 草莓SA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5.1.5 差异基因在病程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5.1.6 荧光定量PCR分析 |
5.1.7 拟南芥关键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
5.2 结果 |
5.2.1 草莓SA合成途径中差异基因与表达分析 |
5.2.2 SA信号转导通路中差异基因在草莓应答白粉菌侵染中的作用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在草莓抗白粉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DEGs筛选 |
6.1.3 草莓-病原菌互作通路DEGs的热图分析 |
6.1.4 与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相关的DEGs的表达分析 |
6.2 结果 |
6.2.1 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中的DEGs |
6.2.2 FaPAD4和FaEDS1 序列及表达分析 |
6.2.3 PTI中 DEGs在草莓抵御白粉菌侵染中的作用 |
6.2.4 ETI中 DEGs在草莓抵御白粉菌侵染中的作用 |
6.2.5 植物-病原物互作途径中差异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水杨酸可增强草莓抗白粉病的能力 |
7.1.2 原花青素在草莓抵御白粉菌侵染中的作用 |
7.1.3 草莓抵御白粉菌侵染的SA信号途径 |
7.1.4 草莓抗白粉病过程中PTI和 ETI途径的作用 |
7.2 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基于图像处理的草莓病虫害特征提取及识别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草莓病虫害图像预处理 |
2.1 彩色图像超绿色灰度处理 |
2.2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图像增强方法 |
2.3 基于双边滤波的图像去噪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莓病虫害图像特征提取 |
3.1 草莓病虫害图像颜色特征提取研究 |
3.2 草莓病虫害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莓病虫害图像识别 |
4.1 图像分类方法概述 |
4.2 SVM分类器 |
4.3 评价指标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莓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 |
5.1 草莓病虫害诊断系统基本特点 |
5.2 草莓病虫害诊断系统结构 |
5.3 草莓病虫害诊断系统诊断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贝莱斯芽孢杆菌NSZ-YBGJ00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置 |
1.2.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草莓叶片上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2.2 对草莓果实上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2.3 对草莓的安全性 |
3 结论与讨论 |
四、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氟酰羟·苯甲唑等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 周晓肖,杨肖芳,李伟龙. 中国南方果树, 2021(06)
- [2]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J]. 周晓肖,李伟龙,蒋桂华,杨肖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析[J]. 张振荣,田云霞,董琼娥,谭海燕,张丽芳,冯德党,赖泳红,杨俊誉,苏代发,崔晓龙,童江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21(07)
- [4]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J]. 李玉春,张振英,韩文璞,慈志娟. 北方果树, 2021(01)
- [5]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D]. 刘艳茹.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6]基于迁移学习的草莓果实白粉病识别研究与应用[D]. 党雨晴.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几种杀菌剂对高架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J]. 凤舞剑,杨俊杰,陶佩琳,刘建辉,孟潇,滕文杰. 现代化农业, 2020(08)
- [8]水杨酸介导的草莓抗白粉病的分子调控机制[D]. 冯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图像处理的草莓病虫害特征提取及识别诊断研究[D]. 姜楠.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贝莱斯芽孢杆菌NSZ-YBGJ001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张小利,潘洪吉,陶永梅,谢爱婷,梁铁双,祝宁,卢志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