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力诱变的耐压大肠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李欣,饶伟丽,何凡,陈丽,张德权[1](2016)在《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在816 MPa范围,以2 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酸(C16:1)、十七烷酸(C17:0)、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含量显着增加,其总脂肪酸含量也显着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外膜蛋白F(Omp 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酸还原酶铁-硫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酸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 SOD和Omp 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杨扬,李欣,饶伟丽,何凡,陈丽,张德权[2](2016)在《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文中认为采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在816 MPa范围,以2 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酸(C16:1)、十七烷酸(C17:0)、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含量显着增加,其总脂肪酸含量也显着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外膜蛋白F(Omp 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酸还原酶铁-硫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酸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 SOD和Omp 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杨扬[3](2014)在《高密度二氧化碳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转录组学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为探究DPCD的杀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通过逐步加压多轮胁迫驯化的方式获得一株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胁迫前后的细胞内脂肪酸组分、蛋白质表达水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突变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其突变位点。结果如下:(1)采用DPCD在8MPa16MPa范围内,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驯化810轮,筛选到一株存活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5。使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处理(37℃、8MPa、30min)前后细胞内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发现突变菌株中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油酸、亚麻酸和总脂肪酸的含量显着增加。其中十七烷酸含量的增加与大肠杆菌的酸耐受性提高有关。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内全蛋白与外膜蛋白组分的变化,发现突变菌株全蛋白及外膜蛋白均存在一定差异。(2)采用双向电泳和同位素标签相对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胁迫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全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得到6个差异在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表达上调与突变菌株的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通过iTRAQ定量标记技术,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质420个,显着富集在核糖体、三羧酸循环、双组分系统、氧化磷酸化以及核苷酸剪切修复等38条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外膜蛋白Slp、γ-氨基丁酸逆向转运蛋白(gad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以及核糖体、氧化磷酸化、DNA损伤修复与热应激等通路涉及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对保护细胞抵御DPCD胁迫具有重要作用。(3)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处理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相比,共检测到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141个,显着富集在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组氨酸代谢、双组分系统以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5条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编码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基因ibpA、编码酸休克蛋白的基因asr以及与组氨酸代谢相关的基因都与细菌的DPCD耐受性相关。(4)对突变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双脱氧链终止法验证,确定突变菌株存在3处插入位点、10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变异。其中,1处插入位点、7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位于外显子编码区域,涉及的基因分别为:ylbE(编码一种假定蛋白)、fhuA(编码外膜铁色素受体蛋白)、ybhJ(编码一种假定水合酶)、mntP(编码锰离子外排泵蛋白)、rpsD(编码核糖体亚基蛋白S4)、rpsL(编码核糖体亚基蛋白S12)。分析推测fhuA、mntP、rpsD、rpsL基因可能与突变菌株的DPCD抗性相关。
刘玉秀[4](2013)在《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偃展4110纯系种子经超高压(120Mpa、8h)处理获得F4诱变衍生系为试验材料,从中选择生长健壮、穗粒数明显增加、成熟期明显提前、株高明显增加的,种植至F4均未见明显分离诱变衍生系,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变化及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植株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如下:(1)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G2、G3、G5、G9和G11与对照偃展4110在总茎数(1.5m行长)、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存在差异,超高压诱变能提高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了产量。超高压诱变衍生系G2和G3在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均明显优于对照。(2)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G2、G3、G5、G9和G11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在苗期低于对照;拔节期至抽穗期高于对照,增加幅度高于对照。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G2、G3、G5、G9和G11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苗期和拔节期极显着低于对照,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极显着高于对照;从苗期到抽穗期,诱变衍生系间差异极显着。POD、SOD和CAT活性在苗期低于对照,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变大,抽穗期达到最大。MDA含量、POD、SOD和CAT活性与对照在不同的时期存在差异,各个诱变衍生系之间也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G2、G3、G5、G9和G11的生理特性存在显着差异,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间的生理特性也存在差异。(3)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中G3、G9和G11在不同时期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都高于对照,且降幅小于对照,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到开花期增幅较大。G3和G9增幅分别为29.7%和37.4%,而对照增幅仅为20.1%。在抽穗期至成熟期,G3号的气孔导度(Gs)均高于对照。从开花期到灌浆期,G2和G3的蒸腾速率(Tr)分别增加19.1%和16.0%,显着高于对照(11.3%)。在开花期到成熟期G2的胞间CO2浓度下降了0.6%,对照下降了4.7%,差异显着(p<0.05)。G2和G3的气孔限制值(Ls)在抽穗期最大。G2和G3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随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发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G2、G3、G5、G9和G11间光合特性存在显着差异,G2和G3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对照,是比较优异的诱变衍生系。(4)10对SSR引物在41份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共扩增出1680条具多态性等位位点,每对SSR引物扩增多态性位点数目由3个到10个,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4.54个等位变异。不同的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扩增的总条带在109-152,多态性条带在27-66,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与对照的多态性位点范围为21.28%-49.62%。UPGMA法对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SSR分子标记的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其相似系数范围为0.76-0.96。
葛含静[5](2012)在《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高压诱变选育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细菌纤维素具有高结晶度、高纯度、机械性能良好、持水透水性强、生物可降解性和合成可调控性等优良特性,纤维丝粗细度可达纳米级(纤维直径0.010.1um),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和器官再造、高级造纸、高档声学器材等领域。未来细菌纤维素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将不断扩大,需求量将迅速增长而供不应求,因此,如何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是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培养基、改进发酵条件和培育高产菌株是提高纤维素产量的常用手段。其中,选育高产菌株是解决高产问题的根本,而高压诱变是其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中,高静水压诱变克服了传统物理诱变(如UV或X-射线等)的辐射性和化学诱变(如DES、亚硝基胍、氯化锂等)的毒性,成为重要的诱变育种方法之一。在超高压(P≥100MPa)环境中,微生物细胞形态、细胞膜和细胞壁都可能发生变化,它也会引起细胞内生化反应,还可改变微生物的基因表达、核酸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这在微生物菌种诱变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首先从本实验室自制荞麦醋中筛选出一株性能优良的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J2,然后对其进行高静水压诱变,从突变菌株中成功筛选出一株纤维素产量更高且传代稳定的突变菌株M438。进而优化了两株菌生产纤维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并测定和对比了所产纤维素的各项指标及性能,继而对两株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比较,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两株菌做了菌种鉴定,最后通过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DNA水平对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高压诱变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从自制荞麦醋中分离出了性质稳定的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J2,并对其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菌株J2最优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7%,酵母膏1%,K2HPO40.5%,MgSO47H2O1.5%,无水乙醇2%(v/v),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种龄24h、接种量7%、摇床转速150r/min。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碳源3%(葡萄糖:蔗糖=1:2),酵母膏0.33%,FeSO40.4%,ZnSO40.09%,K2HPO40.1%,MgSO47H2O1%,苹果酸0.3%,无水乙醇0.7%(v/v)。细菌纤维素的产量为10.41g/100mL,是优化前(8.52g/100mL)的1.22倍。最佳发酵周期为7d,此时纤维素产量约为12g/100mL。(2)对野生菌株J2进行高静水压诱变处理,从突变株中筛选出纤维素产量高且传代稳定的突变菌株M438。高静水压诱变的最适条件为压力250MPa,时间15min,温度25℃。突变菌株M438的种子培养基和种子培养时摇床转速仍用其出发菌株优化的种子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后的种龄为24h,接种量为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碳源5%(葡萄糖/蔗糖=4:1),酵母浸出汁1.25%,CaCl20.15%,ZnSO40.2%,K2HPO40.2%,MgSO47H2O0.93%,富马酸0.3%,无水乙醇浓度为0.5%(v/v)。细菌纤维素的产量为28.99g/100mL,是优化前(15.75g/100mL)的1.84倍,是出发菌株J2产量(10.41g/100mL)的2.78倍。最佳发酵周期为7d,此时纤维素产量约为34g/100mL。(3)确定了菌株J2和菌株M438所产凝胶状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分别为89.32%和89.35%。菌株J2所产细菌纤维素的各项理化指标分别为:纤维素湿膜含水量为98.68%,干膜复水率为81.76%,蛋白质含量为7.69%,脂肪含量为1.65%,持水力是其干膜的94倍,释水率为56h。菌株M438所产细菌纤维素的各项理化指标分别为:纤维素湿膜含水量为98.73%,干膜复水率为80.63%,蛋白质含量为7.83%,脂肪含量为1.62%,持水力是其干膜的105倍,释水率为80h。菌株J2和菌株M438所产细菌纤维素为致密的网状结构,结晶度分别为78%和82%,Iα型纤维素含量分别为52%和62%,最大抗拉强度分别为55.8MPa和78.4MPa。以上数据说明,菌株M438所产的细菌纤维素比菌株J2所产细菌纤维素更具有优越性;高静水压不仅使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突变菌株的纤维素产量提高了,也使纤维素性能增强了。(4)通过表型测定和遗传学分类鉴定,菌株J2为典型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的变种,菌株M438为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的亚种。虽然野生菌株J2和高静水压诱变菌株M438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以及纤维素产量均不同,但两者表型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完全相同。说明高静水压使纤维素产生菌代谢途径中的某些生化过程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改变菌体的个体形态、群体形态、发酵状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遗传关系。(5)建立了适合高静水压诱变前后葡糖醋杆菌菌株的AFLP多态性分析的反应体系,即双酶切反应模板DNA用量为600ng、反应时间为8h,连接反应时间为8h或过夜,预扩增反应的产物稀释50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最为理想,筛选出了E+T/M+G为适合葡糖醋杆菌菌株高静水压诱变前后菌株多态性分析的引物组合。通过AFLP多态性分析,高静水压处理得到的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M438是缺失突变株,这唯一的缺失片段的补码序列编码的小多重抗药蛋白cl00910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细菌纤维素的分泌,因而经高静水压诱变的缺失突变菌株M438的细菌纤维素产量比它的野生菌株J2的纤维素产量显着提高。
王岁楼,王海翔[6](2011)在《利用超高压诱变选育食品与发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超高压处理对食品与发酵微生物的诱变效应,包括其在酵母菌、细菌、霉菌等诱变选育中的应用实例,并对超高压诱变微生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指出超高压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将会在食品与发酵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杜双奎,李志西,毋锐琴,杨甲平[7](2011)在《细菌纤维素菌株超高压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获得高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对初选的细菌纤维素菌株J2进行超高压诱变,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高压诱变菌株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因素效应进行评价,采用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压诱变压力、时间对细菌纤维素菌株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细菌纤维素菌株高压诱变条件为压力250 MPa、时间15 min、温度25℃。经超高压诱变,获得产纤维素能力高、遗传稳定性好的诱变菌株M438。影响诱变菌株M438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关键因子是酵母浸出汁、MgSO4和无水乙醇。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为碳源5%(葡萄糖∶蔗糖为4∶1)、酵母浸出汁1.25%、CaCl20.15%、ZnSO40.20%、K2HPO40.20%、MgSO40.93%、富马酸0.30%、无水乙醇0.50%。利用此培养基培养诱变细菌纤维素菌株M438,其纤维素产量是优化前的1.84倍,是超高压诱变之前的2.69倍。超高压技术用于细菌纤维素菌株的诱变育种是可行的。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可显着提高菌株M438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能力。
张巧艳[8](2008)在《超临界CO2诱变选育脂肪酶菌种》文中提出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可以快速、有效地诱导突变,因此在微生物育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常化学诱变剂诱变效果较好,但它们大多剧毒,甚至致癌;有些物理诱变剂虽然也有较理想的诱变能力,但价格昂贵,使用时对环境也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超临界C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溶剂,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致死效应。本论文首次尝试以超临界CO2为诱变剂对脂肪酶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希望获得正突变株,以此验证超临界CO2诱变方法的可行性。首先,从含油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细菌,发酵24 h产酶活力为16.4u/mL。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快速检测该菌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确定其为黄杆菌,暂命名为Flavobacterium sp.strain YY25。然后,用超临界CO2对YY25菌株进行诱变处理。主要考察了CO2压力、温度和处理时间,以及化学添加剂(二甲亚砜、水合肼)对YY25菌株存活率和正突变率的影响,确定最适诱变剂量,分别是8 MPa、35℃、30 min的超临界CO2和1%的二甲亚砜、0.5%的水合肼。经过诱变、筛选获得一株产酶活力为29.0 u/mL的突变株(YY25-H0.5),比出发菌株YY25提高76.7%。最后,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YY25-H0.5进行发酵条件优化,产酶活力最高达到38.9 u/mL,是优化前的1.34倍。实验证实,超临界CO2可作为一种新的环境友好的诱变剂使用。这一研究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诱变方法,同时也开拓了超临界CO2应用的新领域。
姜岷,陈可泉,蔡婷,吴昊,韦萍[9](2008)在《超高静压在琥珀酸生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采用超高静压对一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3进行诱变育种,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考察了压力、变压速度、生长期对菌株致死率的影响。在压力为200MPa,50MPa/min变压速度的诱变条件下对稳定期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一株突变菌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B19,琥珀酸产量达到32.2g/L,比出发菌株A3提高了17.9%,代谢副产物乙酸的产量降低了11.5%,经过6次传代表明突变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
李芝莲[10](2008)在《高压对啤酒酵母理化性质影响及诱变的研究》文中认为高压生物学是高压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目前,高压对生物系统的热力学参数,动力学特性和调节机制以及对蛋白质、核酸作用的分子机制有了广泛的研究和了解,本文主题在于研究高压力对于生物体系的影响,并且运用现代的高压生物技术,选育优良的啤酒酵母菌种。本文采用四个压力梯度100、200、300、400MPa进行保压20分钟处理,同时设立对照组。对其发酵性能作出初步测定,在300MPa压力下,最终获得变异菌株HP300a:还原双乙酰能力强、发酵速度快、酵母死亡率很低、风味好,适合消费者口味,且不易被杂菌污染。酿出啤酒的几项主要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株。分析研究了高压致变啤酒酵母变异株HP300a和对照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对照菌株及变异菌株在RAPD和ISSR的检测中多态性明显,分别为84.78%和67.27%。RAPD检测中对照菌株与变异菌株的平均绝对距离系数0.720,ISSR检测中对照菌株与变异菌株的平均绝对距离系数0.583。高压处理使酵母基因组DNA发生了插入、缺失、碱基突变等,并由此影响了基因结构、功能、表达等,高压力诱导了某些基因的表达,促进了某些蛋白例如压力诱导蛋白的合成。本研究首次较为全面地从生理、生化性质上及DNA分子水平上对高压引起啤酒酵母的变异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高压能引起啤酒酵母产生可以稳定遗传生理上的明显变异,且这种变异是基于DNA分子水平的变异。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高压对啤酒酵母进行诱变育种是可行的。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超高压已被很多研究者们应用于微生物诱变育种当中,并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深人研究。
二、高压力诱变的耐压大肠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力诱变的耐压大肠杆菌(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设备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菌株培养 |
1.3.2 耐DPCD突变菌株筛选 |
1.3.3 DPCD灭菌处理 |
1.3.4细胞脂肪酸样品制备 |
1.3.5 脂肪酸分析 |
1.3.6 细胞蛋白质样品制备 |
1.3.7 蛋白质组分析 |
1.3.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PCD对大肠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
2.2 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脂肪酸成分分析 |
2.3 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蛋白质组成分分析 |
3 结论 |
(2)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设备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菌株培养 |
1.3.2 耐DPCD突变菌株筛选 |
1.3.3 DPCD灭菌处理 |
1.3.4 细胞脂肪酸样品制备 |
1.3.5 脂肪酸分析 |
1.3.6 细胞蛋白质样品制备 |
1.3.7 蛋白质组分析 |
1.3.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PCD对大肠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
2.2 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脂肪酸成分分析 |
2.3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蛋白质组成分分析 |
3 结论 |
(3)高密度二氧化碳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概述 |
1.1.1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简介 |
1.1.2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机制研究现状 |
1.1.3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在肉品中应用研究 |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概述 |
1.2.1 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2.3 生物信息学 |
1.3 蛋白质组学技术概述 |
1.3.1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 |
1.3.2 iTRAQ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 |
1.4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筛选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筛选 |
2.2.2 菌株脂肪酸分析 |
2.2.3 菌株蛋白质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2-DE 与 ITRAQ 技术的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相关蛋白质的筛选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 SDS-PAGE 质检 |
3.2.2 双向电泳分析 |
3.2.3 iTRAQ 标记定量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转录组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仪器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 RNA 提取及质控检测 |
4.2.2 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4.2.3 GO 功能富集分析 |
4.2.4 KEGG 通路富集分析 |
4.3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关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基因组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仪器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因组提取及质检 |
5.2.2 序列比对 |
5.2.3 突变检测与注释 |
5.2.4 突变位点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验证 |
5.2.5 突变基因功能注释 |
5.3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项目资助 |
(4)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1.1.1 辐射诱变育种 |
1.1.2 化学诱变育种 |
1.1.3 航天诱变育种 |
1.2 诱变后代的选择与鉴定 |
1.2.1 形态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生化标记 |
1.2.4 分子标记 |
1.3 超高压处理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 |
1.3.1 超高压与超高压诱变 |
1.3.2 超高压技术应用于作物育种的理论依据 |
1.3.3 超高压处理作物的生物遗传效应 |
1.4 小麦高压诱变育种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农艺性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总茎数、分蘖数和次生根数的变化 |
2.2.2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株高及产量性状的变化 |
2.2.3 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生理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值)的变化 |
3.2.2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2.3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 MDA 含量的变化 |
3.2.4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 POD 活性的变化 |
3.2.5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 SOD 活性的变化 |
3.2.6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 CAT 活性的变化 |
3.2.7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光合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值)的变化 |
4.2.2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 |
4.2.3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气孔导度(Gs)的变化 |
4.2.4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蒸腾速率(Tr)的变化 |
4.2.5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胞间 CO2浓度(Ci)的变化 |
4.2.6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 |
4.2.7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 SSR 分子标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主要试剂 |
5.1.3 DNA 模板的制备 |
5.1.4 DNA 浓度和纯度检验 |
5.1.5 SSR 引物的确定 |
5.1.6 PCR 扩增 |
5.1.7 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PAGE) |
5.1.8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5.2.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5.2.3 聚类分析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农艺性状研究 |
6.1.2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生理特性研究 |
6.1.3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光合特性研究 |
6.1.4 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 SSR 分子标记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设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高压诱变选育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菌纤维素概述 |
1.1.1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 |
1.1.2 细菌纤维素的特性 |
1.1.3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理 |
1.2 纤维素产生菌的分离和改良 |
1.2.1 国外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的分离和改良 |
1.2.2 国内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的分离和改良 |
1.3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
1.3.1 国外的应用研究 |
1.3.2 国内的应用研究 |
1.4 高压生物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1 高压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
1.4.2 高压环境中的生物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的筛选 |
2.2.2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2.2.3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筛选结果 |
2.3.2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种子培养基的优化 |
2.3.3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4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3.5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纤维素产生动力学曲线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纤维素高产菌株的高静水压诱变选育 |
3.2.2 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
3.2.3 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的选育 |
3.3.2 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3 纤维素高产突变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3.4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纤维素产生动力学曲线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细菌纤维素理化性质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
4.2.2 细菌纤维素定性观察 |
4.2.3 细菌纤维素膜表观形态观察 |
4.2.4 细菌纤维素性质测定 |
4.2.5 细菌纤维素超微结构表征 |
4.2.6 细菌纤维素超分子结构表征 |
4.2.7 细菌纤维素机械强度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细菌纤维素定性 |
4.3.2 细菌纤维素膜表观形态 |
4.3.3 细菌纤维素性质 |
4.3.4 细菌纤维素超微结构 |
4.3.5 细菌纤维素超分子结构 |
4.3.6 细菌纤维素机械强度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野生菌株及其高静水压突变菌株表型比较和菌种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试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菌种复壮 |
5.2.2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
5.2.3 形态学研究 |
5.2.4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属内种间鉴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复壮后菌种的纤维素产量 |
5.3.2 基于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3 形态学研究 |
5.3.4 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属内种间鉴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AFLP 多态性体系建立及分析 |
6.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试剂 |
6.1.3 试验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6.2.2 双酶切体系的优化 |
6.2.3 连接体系 |
6.2.4 预扩增体系 |
6.2.5 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 |
6.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6.2.7 AFLP引物的筛选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基因组 DNA 的质量 |
6.3.2 双酶切体系的优化 |
6.3.3 连接体系的优化 |
6.3.4 预扩增体系 |
6.3.5 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 |
6.3.6 AFLP 选择性扩增引物的筛选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纤维素产生菌野生菌株J2的筛选、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7.1.2 纤维素产生菌突变菌株M_(438)的筛选、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7.1.3 菌株J2和菌株M_(438)所产细菌纤维素性质研究 |
7.1.4 菌株J2和菌株M_(438)表型分析和菌种鉴定 |
7.1.5 AFLP多态性体系的建立及分析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7.3.1 优化培养基配方,改进发酵条件 |
7.3.2 改进发酵设备 |
7.3.3 菌种复配 |
7.3.4 纤维素改性 |
7.3.5 诱变机理的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利用超高压诱变选育食品与发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高压对微生物的诱变效应研究 |
1.1 超高压在酵母诱变中的应用 |
1.2 超高压在细菌诱变中的应用 |
1.3 超高压在霉菌诱变中的应用 |
1.4 超高压在其他微生物诱变中的应用 |
2 超高压对微生物的诱变机理研究 |
2.1 超高压诱变的理论基础 |
2.2 从基因水平上解释诱变效应 |
3 超高压诱变的优势及影响因素 |
3.1 超高压诱变的优势 |
3.2 影响超高压诱变的因素 |
4 结语 |
(7)细菌纤维素菌株超高压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培养基 |
2.4 方法 |
2.4.1 超高压处理菌悬液的制备 |
2.4.2 超高压诱变处理 |
(1) 处理时间对菌株诱变的影响试验 |
(2) 处理压力对菌株诱变的影响试验 |
(3) 高压诱变处理条件的确定 |
2.4.3 细菌纤维素高产诱变株的初筛与复筛 |
2.4.4 细菌纤维素膜处理与产量测定 |
2.4.5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1)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
(2) 响应曲面 (RSM) 试验设计 |
2.4.6 发酵动力曲线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细菌致死率的影响 |
3.2 超高压处理压力对细菌致死率的影响 |
3.3 处理时间与处理压力对致死率的影响 |
3.4 诱变菌株的初筛 |
3.5 诱变菌株的复筛 |
3.6 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组成的筛选 |
3.7 培养基组分与纤维素产量的关系 |
3.8 细菌纤维素菌株发酵培养基响应面分析 |
3.9 细菌纤维素菌株发酵动力学曲线 |
4 结论 |
(8)超临界CO2诱变选育脂肪酶菌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超临界CO_2研究进展 |
1.1.1 超临界CO_2简介 |
1.1.2 CO_2的性质和对微生物的作用 |
1.1.3 高压或超临界CO_2对微生物的致死效应 |
1.1.3.1 压力、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 |
1.1.3.2 添加剂的影响 |
1.1.3.3 致死机理的推断 |
1.1.4 超临界CO_2对酶催化的影响 |
1.1.5 超临界CO_2对发酵的影响 |
1.2 微生物诱变研究进展 |
1.2.1 物理诱变 |
1.2.2 化学诱变 |
1.2.3 生物诱变 |
1.2.4 新型物理诱变 |
1.2.5 诱变剂及诱变剂量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选育路线 |
第二章 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试剂 |
2.1.1.2 主要仪器 |
2.1.1.3 培养基 |
2.1.1.4 主要溶液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脂肪酶菌种筛选 |
2.1.2.2 脂肪酶活力测定 |
2.1.2.3 菌种初步鉴定 |
2.1.2.4 酶学性质研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脂肪酶菌种筛选 |
2.2.1.1 平板初筛 |
2.2.1.2 摇瓶复筛 |
2.2.1.3 生长曲线制定 |
2.2.1.4 发酵曲线制定 |
2.2.2 菌种初步鉴定 |
2.2.2.1 形态观察 |
2.2.2.2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
2.2.3 酶学性质研究 |
2.2.3.1 酶反应最适pH值测定 |
2.2.3.2 酶反应最适温度测定 |
2.2.3.3 酶的pH稳定性测定 |
2.2.3.4 酶的温度稳定性测定 |
2.2.3.5 酶的有机溶剂稳定性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处理YY25菌株的诱变效应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1.1 试验菌种 |
3.1.1.2 试剂 |
3.1.1.3 主要仪器 |
3.1.1.4 培养基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种子液制备 |
3.1.2.2 超临界CO_2处理 |
3.1.2.3 致死效果的表征 |
3.1.2.4 正突变率的表征 |
3.1.2.5 脂肪酶活力测定 |
3.1.2.6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分析 |
3.1.2.7 出发菌株与突变株的对比研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超临界CO_2诱变处理 |
3.2.1.1 CO_2压力的影响 |
3.2.1.2 CO_2温度的影响 |
3.2.1.3 超临界CO_2处理时间的影响 |
3.2.1.4 二甲亚砜和超临界CO_2的协同效应 |
3.2.1.5 水合肼和超临界CO_2的协同效应 |
3.2.1.6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分析 |
3.2.2 出发菌株与突变株的对比研究 |
3.2.2.1 形态比较 |
3.2.2.2 生长曲线变化 |
3.2.2.3 发酵曲线变化 |
3.2.2.4 发酵最适起始pH值变化 |
3.2.2.5 发酵最适温度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突变株YY25-H0.5的发酵条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1.1 试验菌种 |
4.1.1.2 试剂 |
4.1.1.3 主要仪器 |
4.1.1.4 培养基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发酵产酶实验 |
4.1.2.2 单因素实验 |
4.1.2.3 Plackett-Burman实验 |
4.1.2.4 响应面实验 |
4.1.2.5 脂肪酶活力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单因素实验 |
4.2.1.1 碳源实验 |
4.2.1.2 氮源实验 |
4.2.1.3 诱导剂实验 |
4.2.1.4 表面活性剂实验 |
4.2.1.5 发酵起始pH实验 |
4.2.1.6 发酵温度实验 |
4.2.2 Plackett-Burman实验 |
4.2.3 响应面实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筛选 |
5.2 诱变 |
5.3 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
(9)超高静压在琥珀酸生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3.1 培养方法: |
1.3.2 诱变处理方法: |
1.3.3 筛选方法: |
1.3.4 超高静压诱变处理: |
1.3.5 发酵液中有机酸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超高静压对菌株致死率的影响 |
2.1.1 压力大小对菌株的致死率的影响: |
2.1.2 变压速度对致死率的影响: |
2.1.3 生长期对致死率的影响: |
2.2 突变株的筛选 |
2.3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
3 结论 |
(10)高压对啤酒酵母理化性质影响及诱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压生物学 |
1.1.1 压力作用的基本原理 |
1.1.2 高压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
1.1.3 高压生物技术研究的新领域 |
1.2 国内外啤酒酵母研究进展 |
1.3 多态性与分子标记 |
1.3.1 RAPD 标记技术 |
1.3.2 ISSR 标记技术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菌种来源及其形态特征 |
2.3 高压处理 |
2.4 啤酒酵母致死率测定 |
2.4.1 培养基 |
2.4.2 方法和步骤 |
2.4.3 结果与分析 |
2.5 对啤酒酵母生理理化性质的检测 |
2.5.1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2.5.2 方法和步骤 |
2.5.3 结果与分析 |
2.6 诱变株筛选及其生产性能试验 |
2.6.1 方法和步骤 |
2.6.2 结果与分析 |
2.6.3 诱变株PH300a 发酵性能 |
2.7 啤酒酵母变异菌株RAPD 和ISSR 的分析 |
2.7.1 啤酒酵母基因组DNA 的提取与纯化 |
2.7.2 PCR 扩增 |
2.7.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高压力诱变的耐压大肠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J]. 杨扬,李欣,饶伟丽,何凡,陈丽,张德权.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6)
- [2]高密度二氧化碳诱变的大肠杆菌突变菌株脂肪酸及蛋白质组分析[J]. 杨扬,李欣,饶伟丽,何凡,陈丽,张德权.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5)
- [3]高密度二氧化碳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研究[D]. 杨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4]小麦超高压诱变衍生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检测研究[D]. 刘玉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5]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高压诱变选育及其机理研究[D]. 葛含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6]利用超高压诱变选育食品与发酵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王岁楼,王海翔. 食品科学, 2011(03)
- [7]细菌纤维素菌株超高压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 杜双奎,李志西,毋锐琴,杨甲平. 高压物理学报, 2011(01)
- [8]超临界CO2诱变选育脂肪酶菌种[D]. 张巧艳.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8)
- [9]超高静压在琥珀酸生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J]. 姜岷,陈可泉,蔡婷,吴昊,韦萍. 微生物学通报, 2008(04)
- [10]高压对啤酒酵母理化性质影响及诱变的研究[D]. 李芝莲. 吉林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