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管理 特色立校 全面育人(论文文献综述)
常克义[1](2019)在《校园体育艺术节:给学生一个多元发展大舞台》文中认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为学生提供知识性材料和教学活动,更要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能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通过"校园体育艺术节"课程建设,探索特色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学生双重发展。变活动为课程,落实"三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变学习为实践,实现"自我建构、自主实现"的学生个性发展;变封闭为开放,实现学校特色、优质发展。
王红[2](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陈沛酉[3](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郝宏奎[4](2018)在《新时代公安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系及特色》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公安院校作为应用型高校,更应该将本科人才培养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36年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公安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核心工作和基础工作,确立了以"一个目标、两个维度、三大专业群、三大人才培养体系(道德品格培养体系、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三大人才培养特色(一以贯之的忠诚教育、源远流长的实践教学、别具一格的支撑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本科人才培养框架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过程、结果方面与其他公安院校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公安高等教育进一步科学定位,理清思路,明确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和路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杨穆,明媛[5](2018)在《“特色”引领办学高度——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办学特色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通过营造数理学科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实现"数理见长,通文达理,理性规范,格物穷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学校创新课程"建设,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理性精神和学科素养的现代人,"特色"引领办学高度,让学生站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成为最好的自己。数理特色立校马山头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年9月正式招生。学校位于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社区,办学规模54个班,2520个学位。学校占地39096平方
包建强[6](2017)在《乘改革春风 扬博雅风帆》文中提出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普通高中,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城区,前临滔滔灵江,旁踞巍巍巾山双塔。办学仅十七年就获得了浙江省二级特色普通高中、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等十几项省市级荣誉。近年来,年轻的"六中人"乘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春风,紧抓学校战略发展机遇,紧绕"特色立校、品质立人"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博雅特色教育,使学校进入快速发展的超车道。
燕秀梅[7](2014)在《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各大高校和千家万户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十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倍增、待业人数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岗位结构性矛盾等促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并且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人才成长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基于此,论文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较清晰地界定了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和就业力构成要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力现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调查得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力低这一现状。通过具体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力低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对策,希望社会能“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能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全面育人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指导、加强以创业基地为依托的辐射作用;学生能发挥以创业协会为主体的社团活动作用。
郑万新[8](2013)在《立足新起点 提升新能力 推进学校“后示范”建设》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通过为期三年的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战略机遇,全面深化了公安职业教育改革,有效提升了内涵实力和办学水平,面对当前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全局各条线、各单位和广大民警的新需求、新期盼,学校必须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在建设思路上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
陈启新[9](2012)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职院校是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它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这种教育形式要能够办出成效,切实服务社会发展,就必须有适切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办学理念的含义,提出了高职院校应有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理念的实现途径。
朱文良[10](2010)在《德育工作贵在创新》文中指出青海省民和县回族中学坚持从小、从细、从严、从恒地要求学生,强化管理,以集体行为的优化,带动学生个体行为的优化;通过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成功教育和爱校教育,营造一个身心两健、德智双全的发展空间,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内化了学生的素质;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一体两翼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管理 特色立校 全面育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管理 特色立校 全面育人(论文提纲范文)
(1)校园体育艺术节:给学生一个多元发展大舞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园体育艺术节:不仅仅是一项活动,而且是特色课程 |
1.目标:特色立校,个性树人[1] |
2.项目(即课程内容):三育并举,全面育人 |
二、校园体育艺术节:给学生一个多元发展的大舞台 |
1.组织:学生全程参与———我的课程我做主 |
2.实施:学生自主实现———学校搭台我主演 |
3.评价:促进学校、学生的双重发展 |
三、校园体育艺术节:敞开校门办学,提升品牌效应 |
(2)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新时代公安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系及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 一个目标: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级公安专业人才 |
2 两个维度:现实适岗维度和未来发展维度 |
3 三大专业群:即体现学院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布局优势特色的三大主导专业群——刑事科学技术 (法庭科学) 专业群、侦查专业群、新型侦查技术专业群 |
4 三大人才培养体系:道德品格培养体系、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
4.1 以忠诚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的道德品格培养体系 |
4.1.1 以大学生基本道德品格培养为基础 |
4.1.2 以忠诚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 |
4.1.3 以“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为保障 |
4.2 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
4.2.1 以科学人文艺术素养和健康身心培养为基础 |
4.2.2 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
4.2.3 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保障 |
4.3 以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
4.3.1 以公安基本素养培养为基础 |
4.3.2 以“4+1”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
4.3.3 以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 |
5 三大特色:一以贯之的忠诚教育、源远流长的实践教学、别具一格的支撑体系 |
5.1 一以贯之的忠诚教育 |
5.2 源远流长的实践教学 |
5.3 独具一格的支撑体系 |
(7)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大学生 |
2.1.2 大学生就业力 |
2.2 大学生就业力构成要素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3.2 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 |
2.3.3 终身教育观 |
2.3.4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对象及方法 |
3.2 调查分析 |
3.2.1 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评价 |
3.2.2 对就业方式的调查 |
3.2.3 对就业信息的了解程度 |
3.2.4 大四本科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评价 |
3.2.5 对自主创业的意向 |
3.2.6 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
3.2.7 毕业后是否找到理想职业 |
3.2.8 四组调查对象认为最需要具备素质的对比 |
3.3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制约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因素 |
4.1 高校办学理念模糊 |
4.1.1 办学理念不明确 |
4.1.2 忽视特色立校 |
4.1.3 没有充分发挥全面育人的功能 |
4.2 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
4.2.1 教学内容单薄理论与实践脱节 |
4.2.2 实习实践环节不够 |
4.2.3 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4.3 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 |
4.3.1 教学方式单一实践体系不健全 |
4.3.2 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3.3 大学生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
4.4 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 |
4.4.1 创业意识薄弱 |
4.4.2 “第三本教育护照”的创业教育作用没得到充分运用 |
4.5 社团作用发挥度低 |
4.5.1 心智不够成熟的影响 |
4.5.2 团队合作能力欠缺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与建议 |
5.1 确立以就业出口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
5.1.1 凸显高校办学理念的重要性 |
5.1.2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 |
5.1.3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
5.1.4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
5.1.5 构建“以就业出口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
5.1.6 创新理念提炼特色服务就业 |
5.2 构建以全面育人为重点的长效机制 |
5.2.1 全面育人的提出与推广 |
5.2.2 全面育人实施的必然性 |
5.2.3 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
5.2.4 全员参与育人 |
5.2.5 全方位实施育人 |
5.2.6 全过程贯穿育人 |
5.3 完善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的就业指导 |
5.3.1 开设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
5.3.2 避免就业指导课程误区 |
5.3.3 定位就业指导课的构成要素 |
5.3.4 升级授课教师水平革新授课方式 |
5.3.5 改革就业指导课的评价体系 |
5.3.6 建设就业指导委员会 |
5.4 加强以创业基地为依托的辐射影响 |
5.4.1 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校本资源 |
5.4.2 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孵化扩大学生创业 |
5.4.3 开展创业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
5.4.4 校友“反哺”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 |
5.4.5 结合校本资源开展创业教育 |
5.4.6 由找“饭碗”到造“饭碗”创业教育常态化 |
5.5 发挥以创业协会为主体的社团作用 |
5.5.1 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
5.5.2 鼓励创业协会蓬勃发展 |
5.5.3 提高创业协会孵化作用 |
5.5.4 培养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 |
5.5.5 国外创业成风对我国的启发 |
5.5.6 着名创业人士积极倡导大学生创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立足新起点 提升新能力 推进学校“后示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时俱进, 毫不懈怠, 深刻认识上海公安教育训练改革和学校“后示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一) 各级领导的新期盼 |
(二) 公安实战的新变革 |
(三) 广大民警的新需求 |
(四) 全国同行的新发展 |
(五) 发达国家的新启示 |
(六) 自我加压的新动能 |
二、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积极树立学校“后示范”建设的思想理念 |
(一) 德育为先, 全面育人 |
(二) 围绕中心, 服务实战 |
(三) 内涵发展, 凸显特色 |
(四) 战训交融, 育用衔接 |
(五) 全面合作, 共享共赢 |
(六) 改革创新, 追求卓越 |
三、瞄准一流, 把握方向, 科学确立学校“后示范”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
(一) 主要目标 |
1. 服务公安实战成效凸显。 |
2. 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
3. 主阵地作用充分显现。 |
4. 示范辐射效应持续扩大。 |
(二) 基本思路 |
四、凝聚力量, 求真务实, 全面践行学校“后示范”建设的方略要求 |
(一) 坚定信念, 增强信心 |
(二) 突出重点, 实干兴校 |
(三) 强化管理, 增强效能 |
(四) 深化合作, 谋求共赢 |
(五) 提升能力, 团队协作 |
(9)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释义 |
(一) 何谓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
(二) 办学理念举例及其所反映的高校功能 |
(三) 办学理念的功能 |
二、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的误区 |
(一) 贪图大规模高规格 |
(二) 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实用化 |
(三) 偏重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传授, 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 |
(四) 办学理念与实际办学行为脱节 |
三、高职院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分析 |
(一) 以人为本是高职办学的目的和出发点 |
(二) 服务社会是高职办学的天然使命 |
(三) 特色立校是办学的实力保障 |
(四) 改革创新是办学的动力源泉 |
(五) 质量强校是办学的生命根基 |
四、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 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解放校内生产力的规章制度 |
(二) 调整用人机制, 全面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三) 创新育人模式,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起平坐 |
(四) 完善课程设置, 突出能力本位和全面发展 |
(10)德育工作贵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
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
2. 发挥主渠道作用, 强化育人功能 |
3. 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 强化规章制度, 形成良好习惯 |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拓宽育人渠道 |
5. 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 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全方位开展工作 |
6. 稳步推进学生自治制度,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 |
二、加强德育工作框架构建, 努力营造“四有新人” |
三、特色立校, 全面育人 |
1. 突出两大主题, 集约精细发展 (1) 关注心灵, 创建诚信校园 |
2. 彰显一个特色, “成功教育”与“爱校教育”协同 |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德育激励机制 |
五、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 |
四、强化管理 特色立校 全面育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校园体育艺术节:给学生一个多元发展大舞台[J]. 常克义.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11)
- [2]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4]新时代公安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系及特色[J]. 郝宏奎.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04)
- [5]“特色”引领办学高度——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办学特色解读[J]. 杨穆,明媛. 教育, 2018(31)
- [6]乘改革春风 扬博雅风帆[J]. 包建强. 教育家, 2017(10)
- [7]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D]. 燕秀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8]立足新起点 提升新能力 推进学校“后示范”建设[J]. 郑万新. 公安教育, 2013(05)
- [9]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J]. 陈启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10]德育工作贵在创新[J]. 朱文良. 民族教育研究, 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