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儒家民族观与祖国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春[1](2020)在《类族之道:简论我国族类称谓的类型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族类称谓的类型、制作及不同时期涵义的演变,反映了民族交往的历史过程,体现了族际政治的结构变化。文章尝试走出自称与他称的传统二分,以官方称谓引入国家对族类称谓的影响,把族类称谓分为自称、他称与官方称谓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官方称谓与自称和他称的关系出发,整理了封建王朝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后三种背景下我国族类称谓相互转化和发展演变的大致情况,尝试厘清不同时期称谓演变背后的原则和脉络。称谓制作与演变背后,是意识形态、族体政治与民族交往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陈铭浩[2](2020)在《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取得学界的广泛认可。在清朝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清前期无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这段时期在清朝甚至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朝以及清前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清代尤其是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吸收继承了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历代思想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可以说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集历代民族关系思想之大成。清前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客观认识,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他们以民族关系思想为指导,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汉、蒙、藏、回等民族的关系,而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乎清朝发展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清前期统治者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与政治思想相统一的特点,满族形成初期满族文化的二元特质又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二元性特点。清前期统治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封建帝王,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前期各类历史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梳理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包含绪论、总结及六章的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等。第一章阐述了清太祖、清太宗、岳托、宁完我等人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这一时期的“恩威并用”、“诚信”、“参汉酌金”等思想成为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基石。第二章是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本章探讨了多尔衮、史可法、范文程以及洪承畴的思想,其中多尔衮的“一统”思想为清朝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总结了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章探讨了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康熙帝的“大一统”、“中外一体”、“尚德不尚威”等思想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梳理了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为“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雍正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雍正帝为例,他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六章比较了清前期统治者与前代着名帝王思想的异同,通过比较使我们更好地理清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总结共包含五大部分,一是总结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以汉治汉”、“以汉攻汉”等不同于前代的思想体系;二是分析了清朝入关前与入关后民族关系思想的不同之处;三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四是概括了清前期统治者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五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于衍学[3](2019)在《基于三个认知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文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各民族凝心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各民族能否凝心聚力,有赖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实体认知、价值认知和路径认知三部分构成。实体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价值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的关键点,路径认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张欣蕊[4](2019)在《文庙在大理地区的兴建及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护国家统一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掘和保护。我们今天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指在过去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它长期存在并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并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的文化。众所周知,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进程中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被中华各民族所认同和接纳。文庙作为传播儒学教化和教育的物质载体,亦在广阔的中国边疆地区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大理地区现存的大理古城文庙、下关文庙以及凤仪文庙这三个文庙为研究对象,结合文本资料以及多次田野实地调查成果,从文庙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所承载的政治、文化等功能来研究,着重解决大理地区文庙的复建对民族地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着怎样重要作用的问题。并且试图通过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来探究文庙在时下复建的意义和作用,努力探寻文庙所体现出的儒学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存在发展的意义。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大理自古为儒学繁盛地域,汉化程度高。自汉武帝下令各郡县均建立文庙以来,便开启了大理地区建设文庙的历史,从此儒学在大理地区的传播就从未中断过。通过文庙为载体的儒学思想辐射整个白族社会,在白族人民心中儒学已经内化为一种信仰,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认同,使得大理地区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优秀的文化。令世人瞩目的南诏和大理国文化,就是大理白族地区学习中原先进儒家文化与白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本论文的亮点及创新点:首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这一学科角度出发,旨在研究地方文庙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与白族文化在长期交流过程中互相影响所达到的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多元统一状态;其次学术界研究文庙一般是静态的研究,研究其建筑特色、历史作用等,本文则通过大量文庙的田野调查总结出在新时期文庙功能的倾向和对儒家文化新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变。通过对文庙现今举办的活动与参与人的详实描述,以期为读者展示文庙是如何在空间中传递儒学的过程,从而挖掘文庙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最后,笔者将文庙及其代表的儒学放在新时期民族地区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探寻二者的结合点,为其的永续发展进步探索路径。
吴慧[5](2018)在《清中晚期新疆文化流人民族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第一手原始资料包括文化流人着述、清代史籍等为基础,分析清代中晚期新疆文化流人民族观的内容及形成原因,概括其特征,研究其社会影响,从中获得研究和处理当今民族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导论部分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并说明其研究意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清代新疆文化流人的概况,包括文化流人被遣戍到新疆的来源、当地戍所对文化流人的管理,本文所选择研究的文化流人对象及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第二章阐述清代新疆文化流人民族观的内容,主要通过对文化流人着述与清代史料的文献梳理,分文化流人关于各个民族的认知和态度、对民族问题的看法与对策两个板块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结合清中晚期文化流人民族观的内容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包括中国古代民族观、清代统治政策、文化流人各自经历等,并概括三个特征;第四章分析清朝文化流人民族观的影响并做出评价,总结清代新疆文化流人民族观对当时清代新疆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当代的若干启示。结论简明概要地总结与再次陈述本论文观点。
邓云[6](2015)在《明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朝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得到了迅猛发展,民族关系形势也非常复杂。明前期,退居漠北的“北元”政权伺机南下扰明,企图东山再起,成为威胁明朝的“心腹大害”;明中晚期,叱咤于白山黑水的女真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建立后金政权,并最终取代明政权。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形下,明朝汉族统治集团围绕着如何认识少数民族、如何处理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与理论探索,产生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新认识、新思想,对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论文主要由绪论、六章内容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在绪论部分中,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难点、重点和论文的不足之处。第一章明太祖至明宣宗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明太祖和明成祖统治时期是明朝实力最强、最具开拓进取精神的时期。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引下,统治者以实力为后盾,注意使用军事打击与政治招抚两手相结合的策略,积极经略边疆地区,对后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儒家知识分子刘基的夷夏观在华夷易代之际也表现出开明与宽容的特色。明仁宗和明宣宗统治时期是“守成”时期,在民族关系上调整了战略思想,放弃大规模的军事征伐,采取“顺则抚之,逆则御之”的求和求安思想。第二章明英宗和明景帝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这一阶段民族关系的关键节点是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从此明王朝实力由盛转衰,明朝对周边少数民族也由进攻态势全面转向防御,形成了以“守备”为主的民族关系思想。随着西南地区麓川土司势力大增,大臣围绕“剿”与“抚”展开激烈争论。第三章明孝宗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这一时期明朝国计日艰、边防日蹙,与蒙古、女真等民族关系更加复杂,矛盾愈加突出,被称为“中兴之主”的明孝宗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想有番作为,让边臣献计献策,所以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表现在边防大臣和世代大儒身上。比如马文升的“抚安东夷”、“收复哈密”,杨一清的“关中奏议”,王鳌的“上议边八事”以及丘浚的“严武备”、“驭夷狄”等;另外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微以及土鲁番势力的强大,哈密卫的“弃”与“守”成为当朝大臣讨论争锋的焦点。第四章明世宗和明穆宗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这一时期,边患增多,“南倭北寇”使明王朝疲于应付,特别是面对“套寇”屡屡犯边,曾铣等有识之士就收复河套问题多次上疏,从现实中找对策,从历史中找经验,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明穆宗时期实现了明蒙之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隆庆和议”,结束了蒙古各部与中原王朝近二百年兵戈交战的局面。第五章明神宗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明神宗在位时期爆发了“万历三大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国家日趋走向衰亡。幸有内阁首辅张居正改革,在民族关系上力挽狂澜,启用大将李成梁和戚继光,在辽东和蓟镇取得大捷,延缓了明朝走向灭亡。第六章明熹宗和明思宗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这一时期明朝衰落到国事不可收拾的阶段,尤其是东北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建立后金政权,不断扰明。因此,这一时期在与东北女真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辽东总兵熊廷弼、袁崇焕等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在明清易代之际,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表现出特有的悲壮情怀和对华夷问题的深刻反思,成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滥觞。结语部分主要通过对明朝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深入细致的辨析和探讨,可以从中总结出明朝民族关系思想基本上是对传统儒家民族观“大一统”和“华夷之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受到蒙元政权的影响,表现出“华夷一家”与“华夷之防”思想的矛盾与统一。
韦成功[7](2014)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我国还面临着“三股势力”煽动的民族分裂、暴恐等敌对活动的冲击,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交往日益频繁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内部新情况和新问题,更有国际大环境中存在的政治角逐和民族事件及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能否科学看待这些纷繁的现象,辨析各类暗涌的思潮,妥善解决遇到的民族事务,既影响当下民族的团结与进步,更影响着中华民族未来的根本利益与前程。而这些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们是否具备科学的民族观,并且,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效果。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南,综合多学科方法对大学生民族观教育进行了全面考察。在绪论部分首先提到了本研究的迫切性,体现为:其一是国际层面日益纷繁的民族现象和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愈发直接;其二是国内快速发展下各类涉及民族问题的不同性质的矛盾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具体,如影响民族信任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其三是高校民族观教育现状与大学生的需求以及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本文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研究的论题做了相关述评。终归,本研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观的科学性,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素养,提高他们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应的理性思维,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在第二章,本文概括总结了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在创立与发展阶段,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表述,主要有:民族是历史范畴的确定共同体;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须依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革命;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准则。本文认为,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与创新的阶段,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体系,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实际状况及各阶段的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包括一个“发展”、三个“关系”,具有“三性”;坚持各民族人民平等、团结和联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落实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最新内容。与此同时,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相关思想,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对民族观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列宁斯大林注重民族观的文本宣传、理论灌输和政治工作;毛泽东注重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强民族观的宣传、教育与检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民族观教育的大力支撑等。同时总结了我国传统民族观及其教育实践内容以及部分国家民族观教育实践的得失。从而为本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本质、特征、功能与价值,以及教育的各要素及其内容进行了梳理。具体观点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倡导科学民族观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民族素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本质属性;呈现出以培育大学生科学的民族观为核心任务、以充分把握大学生的民族观状况为前提、以科学严谨和高度慎重为基本教育态度、以理性的政治主张和和鲜明的民族文化为教育重点、以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时代实践为主要素材的特点;拥有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促进大学生适应和发展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在教育进程上讲究循序渐进推进、在教育理念上讲究长期教育与应急管理并重、对于教育对象讲究兼顾统一、在教育过程中讲究“三个”结合的原则等等。从而明确了教育的边界,构建了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在第五章,对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成就经验做了回顾,对大学生的民族观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在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数个阶段中,有效地实现了对各阶段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很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民族工作。主要有以下经验:重视民族观教育的开展,注重对应教育渠道的搭建、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以及方法和成果的丰富完善,注重队伍的建设。并且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认同以及对应的国家认同、民族自豪感都很高。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政治认识和情感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等。这些问题有其背后的原因,如复杂的社会民族情况影响以及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困难等。在第六章,本文提出了当前开展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对策。认为,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更好的效果,就必须考虑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合力问题,只有加强各教育渠道、教育区域、教育对象和类别的协同,才能形成某个高校民族观教育效果和其他高校民族观教育效果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局面。其次,在协同的基础上,要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各方协同有了资源保障。再者,在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布局(指宏观上的协同和整合)优化的同时,各高校作为教育具体推进的实施点,要发挥自主性,主动针对教育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予以改进。而这种改进亦离不开方法的运用,这里既包括对传统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方法的发扬,也要注重对新的方法的借鉴。最后,以上教育思路,在实践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逐渐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凝练,形成大学生马克主义民族观教育领导、调控、保障、监测的机制。
唐建兵[8](2012)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理与中国民族结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及其重要成员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是被民族工作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动因包括: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的历史背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碰撞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的阶级基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实践动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肥沃土壤、马列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处理民族问题失误的借鉴素材、长期民族工作实践的验证平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实践渊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探索与酝酿(1917—1921年)、奠基与初创(1921—1978年)、形成与确立(1978—1989年)、成熟与完善(1989—)等四个阶段。马列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斯大林给出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有民族就会有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实际上就是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压迫制度,实现民族的自由解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条件和基础。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政治结构的理想形式,联邦制仅是过渡形式。始终坚持民族自决、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纲领,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制定与各国民族实际相适应的民族政策,以调适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缩小民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阐释是论文的重中之重。历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实际,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内涵的界定、外延的分析;民族特征的综合描述,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及民族问题“六大特性”,民族问题实质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结构形式;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安全等系列问题的论述和阐释,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自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民族纲领,制定切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民族纲领政策,不断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推进民族发展,最终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魅力,富有丰富哲理,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其进行逻辑总结以推广其主要经验、认识其历史地位、把握其基本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即“五个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阶段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贯彻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丰富和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董强[9](2011)在《孔子民族观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文中提出孔子的民族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本文梳理了孔子民族观的内容,归纳了孔子民族观的特点,解析了孔子民族观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现实意义。
林先建[10](2009)在《儒家华夷观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华夷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观。它随着儒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其主要内容是:把文化作为划分华夷的标准,主张用夏变夷;明确等级秩序,强调华尊夷卑;要求华夷一体,主张因俗而治;提出修文德与“善战”的方式,使四夷归服。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儒家华夷观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的民族思想,影响着古代民族关系的处理和王朝民族政策的制定。本文试图采用思想观念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抓住汉武帝时期有关民族政策制定和民族关系处理中的对外征伐、优抚四夷、管理四夷和和亲政策这四个关节点,来考察儒家华夷观对汉武帝民族政策制定和民族关系处理的影响力,从而反映出汉代儒学立足于社会现实和国家统治的实际需要,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的文化品格。汉武帝把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其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儒家华夷观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精神和设想。武帝大规模对外征伐体现了古代中央政权对实现华夷一体的迫切要求,并以“德及四夷”和“善战”的名义展开;采用优抚四夷的方式,吸引四夷归服,体现儒家“修文德以来之”的政治理想;其对四夷管理机构的设置,尽显“因俗而治”的特点;他中断与匈奴和亲,调整和亲政策,也是在强烈的华尊夷卑观念影响下,为扭转汉初尊卑倒置局面所作的努力。儒家华夷观和汉武帝带有儒家思想烙印的民族政策对于汉代及其后世处理统一过程中的民族关系,以及发展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浅论儒家民族观与祖国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儒家民族观与祖国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类族之道:简论我国族类称谓的类型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族类称谓的类型 |
二、封建王朝时期的族类命名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称谓整合 |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民族称谓演变及其运用 |
结语 |
(2)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清太祖至清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清太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宁完我的“参汉酌金”思想 |
第四节 岳托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祖可法和张存仁的“伐明三策” |
第二章 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多尔衮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范文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史可法的“联清灭寇”思想 |
第四节 洪承畴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章 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世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陈名夏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党争中的异化 |
第三节 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黄宗羲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
第六节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四章 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圣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施琅的“大一统”思想 |
第三节 蓝鼎元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吕留良对“夷夏之辨”的认识 |
第五章 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世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年羹尧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岳钟琪的“以夷攻夷”和“畏威怀德”思想 |
第四节 鄂尔泰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曾静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六章 清前期帝王与历代着名帝王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清太祖与金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二节 清太宗与金太宗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三节 清圣祖与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四节 清世宗与明成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总结 |
附录 清前期民族关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三个认知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实体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 |
三、价值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的关键 |
四、路径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的核心 |
五、结论 |
(4)文庙在大理地区的兴建及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儒家民族观以及文庙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儒学在大理地区传播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大理地区文庙历史源流和作用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文献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及亮点 |
第一章 儒学传入大理与文庙的兴建 |
一、儒学在大理地区的传播 |
(一)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传播 |
(二)儒学在大理传播的历史 |
二、大理地区文庙的历史沿革 |
(一)唐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兴建 |
(二)元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广建 |
(三)明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发展 |
(四)清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繁荣 |
(五)民国至新中国初期文庙的衰落 |
(六)新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复建 |
三、大理地区文庙的历史功用 |
(一)文庙教化民众的功用 |
(二)文庙封建教育的功用 |
第二章 大理地区文庙个案调查之一——大理古城文庙 |
一、大理市建置沿革 |
二、大理古城文庙简史 |
三、大理古城文庙的建筑特色 |
(一)大理古城文庙的空间布局及儒学内涵 |
(二)大理古城文庙的建筑及儒学内涵 |
四、大理古城文庙祭孔活动与儒家文化传承 |
(一)大理古城文庙祭孔活动 |
(二)大理古城文庙祭孔活动对白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
第三章 大理地区文庙个案调查之二——大理下关文庙 |
一、下关文庙的历史追溯 |
二、下关文庙的建筑特色 |
三、下关文庙“三礼”文化活动 |
(一)“三礼”文化活动 |
(二)活动中体现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大理地区文庙个案调查之三——大理凤仪文庙 |
一、凤仪镇基本情况介绍 |
二、凤仪文庙的历史沿革以及建筑特点 |
三、凤仪文庙的历史作用 |
(一)促进儒学在当地的传播 |
(二)培养大量精通儒学的知识分子 |
(三)增强白族先民的国家认同度 |
四、凤仪文庙的现状和发展 |
(一)凤仪文庙的现状 |
(二)凤仪文庙的发展 |
第五章 大理地区文庙当代价值的再认识 |
一、新时代背景下文庙的复建 |
二、大理地区文庙价值功能的再认识 |
(一)文庙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的启示作用 |
(二)文庙对维护国家统一的启示作用 |
三、大理地区文庙的现实处境 |
(一)当地民众对文庙认知不足 |
(二)复建的文庙建筑利用度不高 |
四、文庙的开发和保护 |
(一)文庙复建要以政府为主,经济手段为辅 |
(二)文庙复建要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清中晚期新疆文化流人民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中晚期新疆文化流人概况 |
一、文化流人的来源与管理 |
(一)来源 |
(二)对文化流人的管理 |
二、文化流人简介 |
(一)选择与分类 |
(二)生平与着作 |
第二章 文化流人民族观的内容 |
一、文化流人对各民族的认知与态度 |
(一)对满族、汉族的认知与态度 |
(二)对维吾尔族的认知与态度 |
(三)对蒙古族的认知与态度 |
二、对民族问题的看法与对策 |
(一)多民族大一统问题 |
(二)民族关系问题 |
(三)民族发展问题 |
第三章 文化流人民族观的形成原因及特征 |
一、成因 |
(一)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
(二)清王朝统治政策的影响 |
(三)文化流人各自经历影响 |
二、特征 |
(一)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 |
(二)对各民族认知的矛盾性 |
(三)对大一统认同的一致性 |
第四章 文化流人民族观的社会影响及启示 |
一、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二、启示 |
(一)察今知古 |
(二)知古鉴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1-1清中晚期新疆文化流人情况一览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明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明太祖至明宣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明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刘基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明成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明仁宗、明宣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章 明英宗和明景帝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明英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关于是否征讨麓川的思想交锋 |
第三节 于谦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王阳明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章 明孝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明孝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马文升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杨一清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王鳌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丘濬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六节 关于哈密卫弃与守的思想交锋 |
第四章 明世宗和明穆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明世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曾铣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明穆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高拱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章 明神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万历三大征 |
第二节 郑洛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张居正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李成梁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六章 明思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明思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熊廷弼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袁崇焕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 |
1.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
1.4.1 民族、民族观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1.4.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
第二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其教育思想 |
2.1.1 创立与发展阶段: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表述 |
2.1.2 运用与创新阶段:党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体系的阐释 |
2.1.3 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相关思想 |
2.2 历史源流:中国传统民族观及其教育实践 |
2.2.1 我国古代的民族观 |
2.2.2 我国古代民族观教育实践 |
2.2.3 我国近现代的民族观及其教育实践 |
2.3 时代参照:部分国家的民族观教育实践 |
2.3.1 部分发达国家的民族观教育实践借鉴 |
2.3.2 前苏、南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及其教育失误 |
第三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本质、特征、功能和价值 |
3.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本质 |
3.1.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本质属性 |
3.1.2 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 |
3.1.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本质及属性 |
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
3.2.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特征 |
3.2.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
3.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功能、价值 |
3.3.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功能 |
3.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价值 |
第四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要素构成及其内容 |
4.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要素 |
4.1.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主体及地位 |
4.1.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客体及地位 |
4.1.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介体及作用 |
4.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环境 |
4.2.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环境的状况 |
4.2.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环境的功能 |
4.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 |
4.3.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目标 |
4.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原则 |
4.3.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内容 |
第五章 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成就经验及大学生民族观状况分析 |
5.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成就与经验 |
5.1.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成就 |
5.1.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经验 |
5.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状况剖析 |
5.2.1 大学生民族观的现状分析 |
5.2.2 大学生民族观的趋势性分析 |
5.2.3 大学生民族观的差异性分析 |
5.3 大学生民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5.3.1 大学生民族观存在的问题 |
5.3.2 大学生民族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六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对策研究 |
6.1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渠道、区域、群体的协同 |
6.1.1 加强各教育渠道的统筹协调 |
6.1.2 加强各区域高校、各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协同 |
6.2 注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资源的整合 |
6.2.1 注重与其它理论内容及教育主题的整合 |
6.2.2 注重民族观教育各类文化资源的挖掘 |
6.2.3 加强民族观教育社会资源的利用 |
6.3 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6.3.1 推进课程体系在民族观教育中的普及作用 |
6.3.2 发挥大学生党建在民族观教育中的先导作用 |
6.3.3 营造校园文化在民族观教育中的熏陶作用 |
6.3.4 加强制度管理在民族观教育中的规范作用 |
6.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方法的改进 |
6.4.1 传统民族观教育方法的完善 |
6.4.2 现代多学科方法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合 |
6.5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机制的完善 |
6.5.1 加强领导与调控机制 |
6.5.2 健全保障机制 |
6.5.3 建立测评监督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主要贡献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 |
二、写作总体构想 |
三、论文框架结构 |
四、需阐释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的社会动因 |
一、历史背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
二、思想基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碰撞 |
三、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成长壮大 |
四、实践动力:汹涌澎湃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探源 |
一、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肥沃土壤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 |
三、处理民族问题的失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借鉴素材 |
四、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验证平台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酝酿时期(1917—1921年) |
二、奠基时期(1921—1978年) |
三、确立时期(1978—1989年) |
四、成熟时期(1989— )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和民族问题观 |
第一节 前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
一、古时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 |
二、近代资产阶级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规律的初步探讨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和观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规律的认识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 |
1、中国民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的问题之一 |
2、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目标:实现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
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路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三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
二、中华民族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
三、中华民族发趋势:共同因素不断增多,民族差异也将长期存在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形式 |
一、民族自决(分离制) |
二、联邦制是向单一制国家的过渡形式 |
三、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区域自治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的艰难抉择 |
一、人民群众的心里天平:大一统思想与崇“和”尚“中”的处事哲学 |
二、马列主义者的分析与预想:联邦制亦或民族区域自治制 |
三、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的实践历程 |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初步发展时期 |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严重破坏时期 |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的基本内容 |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与内容 |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显着特点 |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
第五节 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观制度化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治法制建设 |
二、以民族自治地方为依托,加强自治机关自身建设 |
三、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精神实质,做到“三个不容”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关系观 |
一、生产力对民族关系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
二、各民族的兄弟友爱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纯粹的社会意义 |
三、各民族彼此团结、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的发展历程 |
一、执政以前,营造构建良好民族关系的氛围 |
二、执政初期及曲折时期,民族关系总体改善与局部恶化交替 |
三、改革开放以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其基本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本质特征 |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
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 |
五、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路径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观与和谐社会构建 |
一、民族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
二、民族和谐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
三、民族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发展观 |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民族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二、关心民族利益,注重经济发展 |
三、民族发展是逐步消除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发展历程 |
一、执政之前,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
二、执政初期及曲折时期,各民族初步发展与徘徊待进 |
三、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一、民族发展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
二、民族发展问题关键是经济发展问题 |
三、民族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四、民族发展科学道路:走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之路 |
第四节 民族发展观实践的个案分析——以西藏跨越发展为例 |
一、立足西藏实际认识西藏特点 |
二、发挥西藏优势突出特色产业 |
三、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跨越发展 |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文化观 |
一、公民权利“决不以无条件地彻底地废除宗教为前提” |
二、从各民族实际出发,“考虑各民族文化上和生活上的特点” |
三、研究落后民族和部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提倡发展民族文化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
一、执政以前,“帮助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其宗教信仰” |
二、执政初期至反“右倾”运动以前,大力提倡尊重民族文化 |
三、反“右倾”运动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否认民族差别、无视民族文化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文化愈来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
一、少数民族在演进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承载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 |
二、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文化缺一不可的因素 |
三、坚持“一元”,弘扬“多样”,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 |
一、正视民族文化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根基 |
三、推展少数民族文化,彰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活力 |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观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纲领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政策观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观 |
一、民族平等原则 |
二、民族自主原则 |
三、民族团结原则 |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观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
二、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 |
三、新世纪新阶段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理性思考 |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实践经验和历史地位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三、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五、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践经验 |
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 |
三、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必须着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五、必须切实贯彻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纲领政策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
一、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 |
三、丰富和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
结语 |
参考书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一) 期刊论文 |
(二) 博士论文 |
三、外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部分学术论文 |
二、相关科研项目 |
(9)孔子民族观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的民族观 |
(一) 华夷之辨与用夏变夷 |
1. 华夷之辨, 主要是区分华夏与夷狄, 采取不同的办法处理华夏诸国之间的关系和华夏诸国与夷狄的关系。 |
2. 用夏变夷, “用夏变夷”是孔子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华夷之别与四海之内皆兄弟 |
1. 华夷之别 |
2. 四海之内皆兄弟 |
(三) 仁政与修文德以来之 |
1. 仁与礼 |
2. 修文德以来之 |
(四) 大一统与和合 |
1. 大一统思想 |
2. 和合思想 |
二、孔子民族观的特点 |
(一) 孔子的民族观以“仁”、“礼”学说为指导 |
(二) 孔子的民族观以“天下归仁”的“德治”为纲领 |
(三) 孔子的民族观以西周的礼仪制度为样板 |
(四) 孔子民族观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并存 |
三、孔子民族观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现实意义 |
(一) “华夷之辨”所强调的文化因素 |
(二) “四海之内皆兄弟”所孕育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 |
(三) “大一统”所反映的统一思想 |
(四) “和合”所体现的和谐理想 |
(五) “仁政与修文德以来之”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理念 |
(10)儒家华夷观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概况 |
一、先秦到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华夷观 |
(一) 华夷之分,用夏变夷 |
(二) 华尊夷卑,义之正也 |
(三) 华夷一体,因俗而治 |
(四) 修德善战,归服四夷 |
二、儒家华夷观对汉武帝民族政策的影响 |
(一) 开拓边疆,德及四夷 |
1、汉武帝对边疆的开拓 |
2、德及四夷理想的实践 |
3、以"善战"为名义的征伐 |
(二) 优待四夷,修德来远 |
1、重赏降者 |
2、封侯加爵 |
3、以重利吸引四夷归服 |
(三) 完善管理机构,因俗而治 |
1、管理四夷中央机构的设立 |
2、属国制度 |
3、边地的郡县制 |
4、校尉统领四夷 |
(四) 调整和亲政策,尊卑有序 |
1、用夏变夷是西汉和亲政策的深层涵义 |
2、华尊夷卑与和亲的中断 |
3、汉武帝对和亲政策的调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论儒家民族观与祖国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类族之道:简论我国族类称谓的类型与演变[J]. 张少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4)
- [2]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 陈铭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3]基于三个认知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J]. 于衍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12)
- [4]文庙在大理地区的兴建及其作用研究[D]. 张欣蕊. 大理大学, 2019(02)
- [5]清中晚期新疆文化流人民族观研究[D]. 吴慧.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6]明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 邓云. 兰州大学, 2015(12)
- [7]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 韦成功.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 唐建兵. 安徽大学, 2012(09)
- [9]孔子民族观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J]. 董强. 满族研究, 2011(01)
- [10]儒家华夷观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研究[D]. 林先建. 青岛大学, 2009(11)
标签:民族问题论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