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1](2020)在《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环境的污染。文章对混动车辆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零部件、总成的故障特点分析,对传统的损坏检查手段和现代损坏检查手段对比研究,对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系统探究。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陈永刚[3](2013)在《基于μC/OS-Ⅱ的LPC2132汽车示波器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示波器的诞生,为汽车维修人员快速诊断汽车电子设备和点火系统等故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目前,国内汽车专用示波器市场几乎全被国外厂商占领,高昂的价格阻碍了汽车专用示波器在汽车修理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汽车修理业的发展。因此对汽车专用示波器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超低功耗汽车示波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LPC2132作为微控制器,配有液晶显示模块和数据通讯模块,利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管理任务之间的切换与通信。该系统实现了对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实时采集和显示,在必要时发送至上位机等功能,系统运行稳定、功耗超低并且携带方便。
谢军[4](2011)在《汽车故障诊断仪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在运行时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常常会发生故障,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国外便开始了汽车故障诊断。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故障诊断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故障诊断的内容,然后从故障特征和诊断理论两方面对汽车机械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汽车机械故障产生机理及其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利用传感器获取汽车实时工况数据,利用时、频域数值分析方法提取故障特征,利用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进行故障诊断,大大提高了汽车故障诊断水平。神经网络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用得较多的是BP神经网络。实际中,故障现象和故障、故障特征和故障之间往往有着某种逻辑关系,而BP神经网络恰恰可以通过样本的学习记住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很好地用于汽车故障诊断。文章最后完成了诊断仪通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实现了部分诊断功能。
金城钰[5](2007)在《博世无线KTS570:汽车尖端诊断设备》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这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上的电子装置也越来越多,从而对汽车的检测和诊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往依靠经验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也已经跨越到充分利用现代智能化仪器。因此,汽车维修站必须借助合格而又高效的控制单元诊断技术和设备,才能使自身所提供的服务永远具有优势。作为这个领
严朝勇,蒋波,刘越琪[6](2006)在《发动机分析仪的组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汽车点火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最大,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发挥。以EA1000发动机分析仪为例,介绍发动机分析仪的组成、功能和特点以及检测项目,利用EA1000型发动机分析仪对发动机点火初级、次级电压值、点火波形特征进行检测及其故障诊断,分析影响发动机点火性能的参数,从而确定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故障的位置。
宁汪洋[7](2005)在《地磅道闸的自动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设计是根据港口地磅系统生产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内地磅系统自动化程度应用不高的现状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在原地磅系统基础上进行,通过研究设计实现地磅的生产自动化。系统采用地磅称重,以道闸为主要控制对象,以地感和红外为主要检测手段,辅以红黄绿信号灯和语音提示,实现车辆的有序过磅和称重计费。控制部分用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做下位主控器,PC (Personal Computer) 做上位监控机,单片机控制语音提示。在STEP7 编译环境下编写PLC 控制程序,通过上位机VB (Visual Basic) 程序实现人机互动。最后把执行部分、检测部分、控制部分、通信部分及其他部分有机组合起来,实现系统的智能自动化。本研究设计的创新点和特点有:首次将双道闸应用在地磅系统上(出口入口均安装道闸)控制车流称重;将交通系统中的车辆监测器、红黄绿信号灯和智能门禁安全系统中的红外对射探测器引入地磅系统,另加入语音提示功能,使系统实现智能化和人性化。在系统研究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多门学科知识和大量的新产品,尤其是众多传感器的应用,如称重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车辆检测传感器等;系统设计过程中多思路多方法的运用是另一大特点,如应用功能分解法、黑箱技术分析法、冗余设计等。研究设计完成后的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便,布局美观,价值(性能比成本)高等优点。虽然论文从硬件、软件和通信等方面对自动化地磅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但作为整个自动化生产系统,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在论文论述方面可能有所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齐志鹏[8](2000)在《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文中研究说明汽车万用表不同于普通万用表 ,它具有多种扩展功能 ,能够方便快捷地判断和排除电控系统故障。简要介绍了利用汽车万用表测试 8种汽车信号参数的基本方法 ,并指出了用汽车万用表检测电控系统的注意事项。
二、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2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2.1 故障诊断技术含义 |
2.2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
2.2.1 人工检测阶段 |
2.2.2 使用简单仪器和仪表的测量和分析阶段 |
2.2.3 带专业仪器设备的综合诊断阶段 |
2.2.4 人工智能诊断阶段 |
3 传统与现代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3.1 传统故障检查手段 |
3.1.1 汽车示波器 |
3.1.2 万用表诊断 |
3.1.3 专业综合诊断 |
3.2 现代故障诊断技术 |
3.2.1 利用故障码诊断故障 |
3.2.2 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
4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新技术 |
4.1 基于网络的汽车远程故障诊断 |
4.2 基于模糊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4.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4.4 基于小波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5 结束语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基于μC/OS-Ⅱ的LPC2132汽车示波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发展概述 |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开发流程 |
2.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2.2 本课题的开发流程 |
3 汽车示波器的总体设计 |
3.1 汽车示波器的原理 |
3.1.1 信号的获取 |
3.1.2 数据采集模块 |
3.1.3 数据分析显示模块 |
3.2 汽车示波器的整体结构 |
3.2.1 汽车示波器系统检测参数的选择 |
3.2.2 汽车示波器系统的原理图 |
4 汽车示波器系统的硬件组成 |
4.1 硬件系统的结构组成 |
4.2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 |
4.3 主要模块电路 |
4.3.1 嵌入式微处理器 |
4.3.2 存储器模块 |
4.3.3 JTAG接口电路 |
4.3.4 系统时钟电路 |
4.3.5 RS-232接口电路 |
4.3.6 复位电路 |
4.3.7 电源模块 |
4.3.8 LCD接口模块 |
4.3.9 通讯模块HC-06 |
4.3.10 键盘电路 |
4.3.11 A/D转换电路 |
4.4 OBDII模块 |
5 汽车示波器诊断系统的软件组成 |
5.1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
5.2 操作系统选择和移植 |
5.2.1 μC/OS-Ⅱ在LPC2132上的移植 |
5.2.2 uC/OS-Ⅱ系统任务管理 |
5.3 任务流程 |
5.4 系统初始化程序 |
5.5 串口通信任务 |
5.6 LCD显示任务 |
5.7 A/D模块采集任务 |
5.8 键盘程序设计 |
5.9 应用程序部分界面 |
6 汽车示波器检测系统测试和应用 |
6.1 试验和测试平台 |
6.2 发动机点火性能测试 |
6.2.1 单缸初级点火波形检测与分析 |
6.2.2 点火次级阵列波形检测与分析 |
6.3 发动机传感器模块测试 |
6.3.1 空气流量计波形检测与分析 |
6.3.2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波形检测与分析 |
7 系统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
7.1 系统的误差分析 |
7.2 系统的误差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 |
(4)汽车故障诊断仪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在我国的发展 |
1.2 传统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
1.3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
1.4 本设计的特色 |
第2章 汽车故障诊断概述 |
2.1 车载自诊断系统 |
2.2 车外诊断 |
2.3 OBD-Ⅱ标准 |
第3章 汽车机械故障诊断原理 |
3.1 汽车机械故障特征 |
3.1.1 汽车发动机运动副轨迹特征 |
3.1.1.1 轴心轨迹 |
3.1.1.2 活塞轨迹 |
3.1.2 汽车传动系统振动特征 |
3.1.2.1 齿轮振动特征 |
3.1.2.2 滚动轴承振动特征 |
3.1.3 汽车配合副磨损特征 |
3.2 特征信号获取 |
3.2.1 振动信号获取 |
3.2.2 磨粒信号获取 |
3.2.3 温度信号获取 |
3.3 特征信号分析 |
3.3.1 特征信号预处理 |
3.3.2 时域分析 |
3.3.2.1 统计分析法 |
3.3.2.2 无纲量指标分析法 |
3.3.2.3 相关累积分析法 |
3.3.2.4 模型分析法 |
3.3.3 频域分析 |
3.3.3.1 傅里叶分析 |
3.3.3.2 倒谱分析 |
3.3.3.3 小波分析 |
3.4 故障诊断 |
第4章 BP神经网络汽车故障诊断 |
4.1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 |
4.2 汽车传动轴故障诊断 |
第5章 硬件设计 |
5.1 SAE_J1850(PWM)协议电平转换电路 |
5.2 SAE_J1850(VPW)协议电平转换电路 |
5.3 KWP2000(ISO9141-2)协议电平转换电路 |
5.4 CAN协议电平转换电路 |
第6章 软件设计 |
6.1 主函数模块 |
6.2 通讯模块 |
6.2.1 收发函数 |
6.2.2 协议自动识别函数 |
6.3 诊断模块 |
6.3.1 读取故障码函数 |
6.3.2 清除故障码函数 |
6.3.3 读取数据流函数 |
第7章 结束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发动机分析仪的组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基本组成 |
1.1 信号提取系统 |
1.2 信号处理系统 |
1.3 计算机测控与显示系统 |
2 发动机分析仪的功能 |
2.1 发动机分析仪主菜单 |
2.2 汽油机主要检测项目 |
2.3 柴油机主要检测项目 |
2.4 示波器检测项目 |
2.5 电喷发动机主要检测项目 |
3 发动机分析仪系统特点 |
4 使用EA1000型发动机分析仪对发动机进行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
4.1 平列波 |
4.2 并列波 |
4.3 重叠波 |
5 结 语 |
(7)地磅道闸的自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动控制的简介 |
1.1.1 自动控制的发展 |
1.1.2 自动控制基础理论的概述 |
1.2 地磅的简介 |
1.3 道闸的简介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方案的确定与技术路线 |
2.1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 |
2.2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2.3 技术路线方案的确定 |
2.4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 |
2.5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的分析 |
2.5.1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的功能元分解分析 |
2.5.2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的黑箱技术理论分析 |
2.6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的构成 |
2.6.1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工作流程 |
2.6.2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框图 |
2.7 地磅道闸控制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主要元器件的选择与介绍 |
3.1 执行部分器件的选择与介绍 |
3.1.1 道闸器的选择与介绍 |
3.1.2 地磅的选择与介绍 |
3.2 控制部分器件的选择与介绍 |
3.2.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与介绍 |
3.2.1.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一般介绍 |
3.2.1.2 西门子PLC S7-300 的介绍 |
3.2.2 PC 机与单片机的选择与介绍 |
3.3 识别检测部分器件的选择与介绍 |
3.3.1 车辆检测器的选择与介绍 |
3.3.2 红外感应器的选择与介绍 |
3.4 其他器件的选择与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PLC 应用系统设计概述 |
4.1.1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
4.1.2 分析评估控制任务 |
4.1.3 I/O 地址分配 |
4.1.4 系统设计 |
4.1.5 系统调试 |
4.2 系统硬件的设计 |
4.2.1 系统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
4.2.1.1 系统的主电路原理图 |
4.2.1.2 PLC 主机电路图 |
4.2.2 现场设备的布置设计 |
4.2.2.1 PLC 控制柜的设计 |
4.2.2.2 道闸的安装 |
4.2.2.3 地磅的安装 |
4.2.2.4 地感线圈的埋设 |
4.2.2.5 红外装置的安装 |
4.3 PLC 程序设计 |
4.3.1 一般PLC 软件编程概述 |
4.3.2 本系统PLC 程序的编写及其说明 |
4.3.3 STEP7 开发环境介绍 |
4.3.3.1 STEP7 软件安装 |
4.3.3.2 STEP7 软件功能 |
4.3.3.3 程序的编译 |
4.3.4 程序的测试与监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其他设计事项 |
5.1 系统通信设计 |
5.1.1 PC 与PLC 间的通信 |
5.1.1.1 通信部件的介绍 |
5.1.1.2 通信信号的设置 |
5.1.2 PC 与其他设备间的通信 |
5.2 系统的冗余设计 |
5.2.1 系统的电气联锁设计 |
5.2.2 系统的故障屏蔽设计 |
5.3 系统的现场调试 |
5.3.1 调试方法及步骤 |
5.3.2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解决 |
5.4 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 |
5.4.1 PLC 的安装 |
5.4.2 电源的设计 |
5.4.3 系统的接地 |
5.4.4 PLC 输出端的保护 |
5.4.5 系统布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
5.4.6 其他注意事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 者 简 介 |
(8)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万用表与普通万用表的主要区别a.可测量的信号种类不同 |
2 汽车万用表的功能 |
3 汽车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
3.1 信号频率的测试 |
3.2 温度的测试 |
3.3 闭合角的测试 |
3.4 占空比的测试 |
3.5 转速的测试 |
3.6 起动机起动电流的测试 |
3.7 氧传感器的测试 |
3.8 喷油器工作电压脉冲宽度的测试 |
4 用汽车万用表检测电控系统的注意事项 |
四、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 陈明.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6)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基于μC/OS-Ⅱ的LPC2132汽车示波器系统研究[D]. 陈永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4)
- [4]汽车故障诊断仪的研究与设计[D]. 谢军. 中南大学, 2011(04)
- [5]博世无线KTS570:汽车尖端诊断设备[J]. 金城钰. 汽车维修技师, 2007(09)
- [6]发动机分析仪的组成及其应用研究[J]. 严朝勇,蒋波,刘越琪. 现代电子技术, 2006(06)
- [7]地磅道闸的自动化研究[D]. 宁汪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8]汽车万用表——检测汽车电控系统的好帮手[J]. 齐志鹏. 汽车电器,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