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语用与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中)(论文文献综述)
罗健京[1](2021)在《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文中认为“将来”概念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体认的对象。由于对其体验和认知不同,导致不光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形式表征,即便在同一语言中也有不同的形式表征。英语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其认识往往不到位,这给英语教育,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Leech(2013:VIII)就曾指出时体语法范畴是英语习得者的难题。为此,我们要迎接挑战,变挑战为机遇,改善英语教育效果、提升英语教育效率,让师生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体认性。通过对已有“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研究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用法,以及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的认定及理据这五个方面。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基于语言事实提出“将来”概念的内涵和属性特征,也未专门探讨“将来”概念的生成;尚未以事件概念框架为标准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同时也未基于语义构建其连续统;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和动因的探究比较零散,尚未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整体把握;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也有待补充;关于英语中是否有将来时的探讨,也鲜有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回答和解释。鉴此,本研究立足于生成,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哲学切入,语言学着陆,探讨“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如何解释“时间”和“将来”概念?“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哪些?“时间”和“将来”概念是如何生成的?二、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如何分类?三、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是如何形式表征的?四、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在语义和语用上有哪些差异?五、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如何认定?其认知理据是什么?本研究以原型范畴、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描写和解释的方法,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出发,首先,基于“时间”概念来解释“将来”概念,探讨其属性特征,运用原型范畴、概念化和事件概念框架理论对“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的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分别进行阐释;然后,分别运用事件概念框架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分类;再后,运用概念化、事件概念框架和语法化理论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过程、机制及动因进行剖析;然后,在对英语中常用的“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进行语义对比的基础之上,进行语用对比;最后,在认知语言学的视域下,对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法范畴进行认定,并说明其认知理据。从现实到认知到语言,对其过程的探究是创新的落脚点。我们的五个发现如下:第一,“时间”概念是认知主体用来标记“世界存在的过程”的参数,“将来”概念是认知主体在参照时点对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过程的主观设想。感知时间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时间”概念是感知时间在人类大脑中的心理表征,是“世界存在的过程”概念。感知将来是参照时点之后世界存在的过程,“将来”概念是说话人或相关的外界权威在参照时点对于参照时点之后的事件或事物的行为状态的主观设想(次范畴为:“意愿”、“打算”、“计划或安排”、“义务”、“祈使”、“假设”、“预测”、“必然”)。“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有三。根据“将来”概念与参照时点的联系,“将来”概念具有“相对非体验性”、“主观性”和“二重性”的认知特征。“时间”概念的生成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不同侧面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的生成可以分为“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和“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将来”概念作为“时间”概念子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世界存在过程的范畴化和概念化。“将来”概念次范畴的生成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主体主观性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第二,在事件概念框架的视域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可以分为行为事件句、出现事件句、领有事件句、存在事件句和状态事件句这五大类和十六小类。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域下,根据“将来”概念的内涵,即情态,建构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典型成员是“情态动词+主动词”,次典型成员是“半情态动词+主动词”,边缘成员是“主动词体形式”。这一连续统可具体表示为:情态动词(will>shall)>半情态动词(be going to>be about to>be to)>主动词的体形式(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无物理位移终止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进行体>延续性动词一般体>终止性动词一般体)。第三,“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从客观世界到概念世界,从概念世界到语言世界的隐喻或转喻映射的过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其语法化机制是发生在行为事件概念框架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隐转喻,其语法化动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包括语义的关联性、典型构式的组合成分的非典型化、语用因素的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以及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第四,由于六种英语中常用“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中动词原始意义的滞留,它们在“将来”性质、“将来”距离、“将来”源头上有所差异。依据“将来”性质,存在“内部将来”表达式和“外部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距离,存在“将来”距离远近的语义差异;依据“将来”源头,存在内源将来表达式与外源将来表达式的语义差异。will、be going to、be to、主动词的一般体和进行体在具体的使用中应依据“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将来”距离、“将来”源头的语义差异加以语用对比,选择最恰当的英语将来表达式。第五,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一方面,英语中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将来”概念。另一方面,英语不用将来时表征“将来”概念,用过去时表征“过去将来”概念,用现在时表征“现在将来”概念和“将来将来”概念。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不是将来时态的认知理据为,一方面,“将来”概念本质上是过去或现在(参照时点)的主观设想,用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和主动词体形式的现在时和过去时表征符合语言生成的省力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另一方面,时态是时间表达的语法化编码;“将来”概念并没有与其对应的特定形式的存在;will并不是时标记。因此,英语中没有将来时态,但可以通过过去时和现在时表征“将来”概念。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实质。“将来”概念具有普遍性,因此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着手,对“将来”概念及其形式表征问题的回答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与时间相关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提高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解决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困难,丰富了英语二语学习者对于英语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与翻译技能和英语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非常重要,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盛蕾[2](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吴福祥[3](2021)在《也谈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文中指出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主张语法化的基本机制有五个,即隐喻、转喻、重新分析、类推和语法复制,其中前四个是语法化的内部机制,最后一个是语法化的外部机制;语法化的动因有四个,即效率性动因、创新性动因、互动性动因和接触性动因,其中前三个是语法化的内部动因,最后一个是语法化的外部动因。
井然[4](2021)在《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遵循话语标记的特征与界定标准,选取明确性话语标记作为研究对象。明确性话语标记首先必须具有明确义,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为了清晰明了地解释说明事件,准确地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观点所使用的;其次,不会对话题真值产生影响,在句子中不做句法成分,只充当连接成分。文中选取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说白了、很显然、等于说、一句话”等11个明确性话语标记,根据BCC语料库、CCL语料库和MLC语料库中的语料例句,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明确性话语标记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划分分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标准,分析明确性话语标记满足的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条件,并观察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分布情况。第二部分划分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间的语义关系,并统计其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第三部分析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并对实际使用情况做出量化分析。第四部分探究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历程与演化机制,并分析其演化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在分布方面,语篇位置分布上明确性话语标记主要分布在分句之间、句群之间和段落之间。独立性分布上明确性话语标记在整体上呈现出倾向于独立使用的特点。2.在前后项语义关系方面,按照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划分为解释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和总括关系五大类,其中还有细分的小类。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以解释关系为主,而目的关系、转折关系较少的情况。3.在语用功能方面,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主要划分为话轮功能、话题功能和人际功能三个部分。在实际使用中话轮延续功能与延续话题功能使用占比高,而结束话轮功能与话题结束功能使用占比最少,这和明确性话语标记在语篇当中的位置有关。4.在演化与成因分析上,主要从共时的角度讨论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过程,发现其演化主要有高频使用和语言经济原则两方面原因。演化机制主要有演化机制、泛化机制、主观性与主观化,重新分析。论文从分布特征、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等几方面探讨了明确性话语功能,希望能够起到帮助理解明确性话语标记的作用,进一步丰富话语标记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参考。
朱健[5](2021)在《现代汉语坦言类话语标记研究》文中指出话语标记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式活跃在言谈交际中,是引导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意义的语言表达式,句法上具有独立性,语义上只承担程序意义,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制约作用,标示了话语使用者对命题的认识状态,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作为话语标记重要组成部分的坦言类话语标记指的是:表明话语使用者对话语内容的真实程度和坦诚程度,标示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引导听话人参与互动,恰当理解其立场的语言表达式。立足于李宗江对近代汉语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分类,根据语用功能的不同将现代汉语坦言类话语标记分为实言类话语标记、直言类话语标记和婉言类话语标记。坦言类话语标记在句法上形式固定,可以与“转折连词、语气副词、判断义动词、语气词”共现于语篇中。其次坦言类话语标记倾向于独立使用,独立使用和附着使用的区别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语义复杂性不同,二是语气强弱不同。位置分布具有灵活性,其中句首、句中为典型位置,句末为非典型位置,同时位置的改变关涉到主观性程度和辖域范围的变化,表现在坦言类话语标记越靠前,主观性越强,辖域越广,坦言类话语标记越靠后,主观性越弱,辖域越窄。在语义上动词“说”已经虚化,不再承担具体的言说意义,内部成员意义融合度增加,具备整体的词汇意义,坦言类话语标记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五种:解说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总结关系。坦言类话语标记具有三大语用功能,即语篇构建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元语用功能。语篇构建功能包括语篇衔接功能、话题标记功能、语境支持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包括传信互动功能和委婉表达功能;元语用功能包括标示说话人的态度、吸引注意,强调命题、调控话语语力。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三者共同促成的结果。如词汇化过程中语义的规约化趋势;语法化过程中内部结构的重新分析,由句内成分转移到小句外的附加成分以及动词“说”的泛化;语用化过程中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对表达语用意图的作用等,其中语用需要是坦言类话语标记演变的核心推动力,词汇化和语法化也会推动语用化的进程,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该类表达式最终固定成专门表坦诚态度的标记性成分。
崔梦婷[6](2021)在《汉语伴随义“V着”多维度研究 ——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四个表伴随义“V着”为研究对象,在共时平面描绘其语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篇语用功能,分析共性与差异,并结合历时平面考察该组词的演化历程,探析其演化动因和机制。全文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X着”类词的研究现状加以评述,扼要说明本文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并将本文的语料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对伴随义“V着”进行语法分析,论述伴随义“V着”语法功能和成员语法功能分布。语法分布上,伴随义“V着”充当谓语成分、介引成分、状语成分和句外成分;功能分布上,伴随义“V着”成员虽然具备多种词性与语法功能,但通过语料库的检索和数据统计发现,各自有较为突出的词性和优势的语法表现。第三章从语义层面对伴随义“V着”进行分析,将其概括为动作行为、介引依据、修饰摹状和后时顺序四类语义功能,提出伴随义“V着”成员的语义功能涉及多个语义范畴,语义功能内部相互关联,各有侧重。第四章探讨伴随义“V着”的语篇语用功能,分为语篇连接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在语篇连接功能上,伴随义“V着”语篇连接成分间的表达关系主要为时序衔接和逻辑衔接,其中时序衔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同时顺序和后时顺序。衔接功能体现在承接上文和引出下文;在人际互动功能上,伴随义“V着”能起到引导提示、节点标记和维持话轮的作用。第五章分析伴随义“V着”语法化动因和机制,主要从句法语义制约、认知机制和语用需求三方面讨论。在句法语义制约上,介词和副词伴随义“V着”受到不同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影响;在认知机制上,主要受隐喻机制、重新分析和类推作用的影响;在语用需求上,其虚化与语篇整合以及韵律制约效应有密切联系。第六章为结语,梳理归纳全文内容,指明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陈梦[7](2021)在《“V+一个动量”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现有语料,结合相关语言学理论知识,围绕汉语口语表达式“V+一个”,首先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依次对其进行了考察,其次探究了该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形成动因,最后又对比分析了该结构与“V+一下2”之间的异同,重点在于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第一章绪论首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计划和意义、研究近况、理论支撑和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从句法上考察了“V+一个”结构的特点。本章从该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指出V以具有动作性、自主性、持续性的动词为主,整个结构在句中主要做谓语。第三章就“V+一个”结构的语义和语用特点进行了说明,认为其基本语法意义是表主观小量,具有动作性、主观性和模糊性的语义特点;常见于指令类和表态类言语行为中,口语语体是其主要语体形式,带有随意的情态色彩。第四章分析了“V+一个”结构的构成机制和形成动因。指出该结构遵循以下几种方式生成:概念隐喻、语法化、词汇化、构式化和重新分析。产生动因则包括认知和语用两个层面的因素;其中,认知方面可能的原因有认知规律和联想心理、主观化与心理扫描方式、认知心理需求;导致该结构形成的语用原因则可能有语境制约、高频使用与汉语节律这几种。第五章中我们比较了“V+一个”和“V+一下2”两个结构。指出这二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句法和语用上,语用差异尤为突出,而语法意义大致相同。其中,句法的差异从V的选用、结构的句法功能、变式与拓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语用上的区别则从语体风格、适切语境、使用频率以及俗语化程度这几个角度分别比较说明。最后一章结语总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
刘童童[8](2021)在《汉英实情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情连接成分”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廖秋忠(1986)提出的,主要用于表达后面话语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也采用这一术语,并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将既能表明句子命题内容的真实性,又具有连接功能的词或短语均视作“实情连接成分”。根据实情连接成分的语义倾向,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1)表转折的实情连接成分,汉语主要包括“其实”、“实际上”、“事实上”,英语主要包括actually,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2)表坦诚的实情连接成分,汉语主要包括“说实话”、“老实说”,英语主要包括honestly,to be honest,to tell the truth;3)表确认的实情连接成分,汉语主要包括“真的”、“的确”、“确实”,英语主要包括really,indeed。这些实情连接成分在汉语和英语两个学界分别有不少研究,且角度各异,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方法借鉴,但是学界很少有从英汉比较的角度对其进行共时和历时全方位综合分析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我们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对汉英实情连接成分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共时层面,我们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语用、语篇层面对汉英实情连接成分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借助CCL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英语COCA语料库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量化。历时层面,我们主要是运用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对其历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借助CCL古汉语语料库、英语COHA语料库对其语法化演变机制加以探讨。通过这种系统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为二语习得、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以及翻译提供一些帮助。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与意义、前人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创新价值。第一章是对汉英表转折的实情连接成分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首先我们借用英汉双语语料库,对汉语“其实”、“实际上”、“事实上”与英语actually,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之间的对译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从共时层面比较它们在句法位置、连用情况、语义特征、情态功能、面子缓冲功能、反预期功能、话语组织功能以及信息功能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对它们的历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讨论其语法化演变机制。第二章是对汉英表坦诚的实情连接成分进行共时和历时层面的全面比较研究。首先我们借用英汉双语语料库,对“老实说”、“说实话”与honestly,to be honest,to tell the truth的对译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从句法位置、连用和共现情况、语义关系、情态功能、强调功能、礼貌委婉功能、传信功能、话语组织功能以及信息功能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最后运用语法化、主观化以及交互主观化等相关理论对其历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汉英表确认的实情连接成分进行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比较研究。首先,我们对汉语“真的”、“的确”、“确实”与英语really,indeed在双语语料库中的对应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从共时层面全方位地比较分析汉英表确认的实情连接成分的句法位置、连用与共现情况、语义特征、焦点标记功能、态度标记功能、传信功能、言语行为功能、话语组织功能和信息功能;最后讨论它们的语法化和主观化的演变规律。第四章是结语。我们分别对每一类汉语与英语实情连接成分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潜力。
徐茜朦[9](2021)在《“X意”情状副词的形成和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状副词是汉语词库中比较常用的副词小类,内部成员繁杂,与其他副词相比,其发展程度还未成熟,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尚未完善,存在分歧和争议,这一副词小类仍有研究的价值和空间。本文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事实语料为依据,分析形式相似、成规模出现、广泛使用的“X意”情状副词的成词历程,归纳其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中的句法变化、语用特征、语义演变,分析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并由此深入探索“X意”情状副词由短语到实词再到虚词的演变规律和特点。本文一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主要详细地讲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目前学界对该类副词的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章考察表示“预谋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故意”和“蓄意”,这两个个案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个案“蓄意”的研究。其中,“故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化的角度研究其历时演变,这里我们就“故意”从偏正短语词汇化为副词进行了探究。基于语料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词汇化、语用化、语法化的过程进行考察。第三章考察表示“失真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假意”和“曲意”,“假意”从偏正短语先词汇化为名词,后又历经语法化,演变为副词。而“曲意”只经历了从动宾短语到副词的词汇化历程。因此将其放在一起研究形成对比,总结其在历时成词上的共性和个性,本章基于对语料的充分调查和分析,从语用、语义、句法三个角度说明和解释其成词的动因和机制。第四章考察表示“态度坚定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执意”和“决意”,两者在历时演变的过程有所不同,虽然副词“执意”和“决意”都是动宾式短语为源头,但是“决意”在历时上有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的词组,在其成词过程中后者继续往词汇化方向演变,前者则停滞在偏正短语的阶段,而“执意”只经历了连动结构中,动宾短语到副词的词汇化过程。我们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它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第五章考察表示“放纵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恣意”和“任意”,两者都是前人未曾研究的个案,我们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进行了考察。第六章对情状副词“X意”词汇化的特点、动因和机制进行总结。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潘双双[10](2021)在《“X心”类方式副词的来源与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心”类方式副词属于情状副词中的一个小类,它们在内部构造、虚化程度以及语义特征等方面特点鲜明,研究“X心”类方式副词的历时演变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全面了解方式副词的各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以“成心”、“悉心”和“满心”三个典型的方式副词为研究对象,从它们的来源和演变着手,分析三个词成词的路径,并且结合共时平面的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对它们的特点进行阐述。第三章以“一心”、“无心”和“苦心”三个兼有副词词性和其他词性的方式副词为研究对象,考察三个词的成词和演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它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机制进行讨论。第四章以“精心”、“倾心”和“齐心”三个方式副词为研究对象,讨论三个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对它们在演变过程中的用法特点进行总结。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总结“X心”类方式副词词汇化的特点、动因和机制。第六章是结论,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二、认知、语用与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知、语用与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中)(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规模 |
1.3 研究问题及其提出的依据 |
1.4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 主要论点 |
1.6 研究目的、价值和意义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将来”概念研究数据与分析 |
2.2 “将来”概念研究综述 |
2.2.1 “将来”概念内涵研究 |
2.2.2 “将来”概念特征研究 |
2.2.3 “将来”概念生成研究 |
2.3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分类研究综述 |
2.3.1 类型学角度分类 |
2.3.2 历时角度分类 |
2.3.3 使用频率角度分类 |
2.3.4 语义角度分类 |
2.4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生成研究综述 |
2.4.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机制 |
2.4.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动因 |
2.5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研究综述 |
2.5.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义区别 |
2.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用法辨析 |
2.6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研究综述 |
2.6.1 英语“时间”概念的形式表征研究 |
2.6.2 英语将来时有无的研究 |
2.7 评价 |
第三章 理论阐释 |
3.1 原型范畴理论 |
3.1.1 范畴化与概念化 |
3.1.2 范畴与概念 |
3.1.3 原型范畴 |
3.2 事件概念框架理论 |
3.3 概念化理论 |
3.3.1 概念隐喻理论 |
3.3.2 概念转喻理论 |
3.4 语法化理论 |
3.4.1 语法化定义 |
3.4.2 语法化过程 |
3.4.3 语法化机制 |
3.5 理论应用 |
第四章 “将来”概念及其属性特征和生成 |
4.1 “时间”与“将来”概念 |
4.1.1 感知时间与“时间”概念 |
4.1.2 感知将来与“将来”概念 |
4.2 “将来”概念的属性特征 |
4.2.1 “将来”概念的相对非体验性 |
4.2.2 “将来”概念的主观性 |
4.2.3 “将来”概念的二重性 |
4.3 “时间”与“将来”概念的生成 |
4.3.1 “时间”概念的生成 |
4.3.2 “将来”概念的生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与形式表征分类 |
5.1 英语“将来”概念宿主的分类 |
5.1.1 宿主为行为事件的行为 |
5.1.2 宿主为出现事件的出现 |
5.1.3 宿主为领有事件的领有 |
5.1.4 宿主为存在事件的存在 |
5.1.5 宿主为状态事件的状态 |
5.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分类与连续统建构 |
5.2.1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属性分类 |
5.2.2 基于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连续统建构 |
5.3 小结 |
第六章 英语“时间”及其“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1 “时间”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1.1 动词时体范畴的生成 |
6.1.2 时间名词的生成 |
6.1.3 时间副词的生成 |
6.1.4 时间形容词的生成 |
6.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生成 |
6.2.1 “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
6.2.2“半情态助动词+主动词”中“半情态助动词”的语法化 |
6.2.3 “主动词体形式”的语法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语用对比 |
7.1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义对比 |
7.1.1 “内部将来”与“外部将来”的差异 |
7.1.2 “将来”距离的差异 |
7.1.3 “将来”来源的差异 |
7.2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的语用对比 |
7.2.1 “Will+主动词”与“be going to+主动词”的语用差异 |
7.2.2 “Will+主动词”与“主动词的现在时一般体”的语用差异 |
7.2.3 现在时一般体、be to、现在时进行体、be going to的语用差异 |
7.3 小结 |
第八章 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语法范畴确认及其认知理据 |
8.1 时态的内涵 |
8.2 英语表征“将来”的方式 |
8.2.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 |
8.2.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 |
8.3 英语表征“将来”方式的认知理据 |
8.3.1 英语表征“将来”用现在时和过去时的认知理据 |
8.3.2 英语表征“将来”不用将来时的认知理据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内容概述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历时语料来源 |
研究使用的电子资源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过程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
2.2.1 “拷贝”的范围 |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期刊 |
外文着作期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与分布 |
2.1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 |
2.1.1 话语标记的界定 |
2.1.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判定标准 |
2.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分布 |
2.2.1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频度分布 |
2.2.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篇分布 |
2.2.3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独立性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3.1 解释关系 |
3.1.1 概念性话题解释 |
3.1.2 举例解释 |
3.1.3 注释性解释 |
3.1.4 定义性解释 |
3.2 因果关系 |
3.2.1 前果后因 |
3.2.2 前因后果 |
3.3 目的关系 |
3.4 转折关系 |
3.5 总括关系 |
3.6 明确性话语标记前后项语义关系统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
4.1 话轮功能 |
4.1.1 话轮延续 |
4.1.2 话轮转接 |
4.1.3 话轮终结 |
4.2 话题功能 |
4.2.1 延续话题 |
4.2.2 转换话题 |
4.2.3 总结话题 |
4.2.4 结束话题 |
4.3 人际功能 |
4.3.1 确信功能 |
4.3.2 传信功能 |
4.3.3 主观评价功能 |
4.4 明确性话语标记语用功能统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与成因 |
5.1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
5.1.1 历时角度考察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
5.1.2 共时角度考察明确性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
5.2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原因 |
5.2.1 高频使用 |
5.2.2 语言经济原则 |
5.3 明确性话语标记的演化机制 |
5.3.1 隐喻机制 |
5.3.2 泛化机制 |
5.3.3 主观性与主观化 |
5.3.4 重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现代汉语坦言类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范围、特征及分布 |
第一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范围 |
一、话语标记的界定 |
二、坦言类话语标记的界定 |
三、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分类 |
四、标记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第二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特征 |
一、独立性特征 |
二、共现特征 |
第三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分布 |
一、位置分布特征 |
二、位置分布倾向性 |
第二章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语篇构建功能 |
一、语篇衔接功能 |
二、话题标记功能 |
三、语境支持功能 |
第二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人际互动功能 |
一、传信互动功能 |
二、委婉表达功能 |
第三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元语用功能 |
一、标示说话人的态度、观点 |
二、吸引注意、强调命题 |
三、调控话语语力 |
第三章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形成过程及动因 |
第一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形成过程 |
一、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
二、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词汇化 |
三、坦言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化 |
四、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坦言类话语标记的形成动因 |
一、主观性 |
二、交互主观性 |
三、泛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汉语伴随义“V着”多维度研究 ——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X着”类词研究现状 |
1.2.1 综合研究 |
1.2.2 分类研究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二章 伴随义“V着”的语法分析 |
2.1 伴随义“V着”的语法分布 |
2.1.1 伴随义“V着”充当谓语成分 |
2.1.2 伴随义“V着”充当介引成分 |
2.1.3 伴随义“V着”充当状语成分 |
2.1.4 伴随义“V着”充当句外成分 |
2.2 伴随义“V着”的功能分布 |
2.2.1 “伴着”的语法功能 |
2.2.2 “随着”的语法功能 |
2.2.3 “跟着”的语法功能 |
2.2.4 “接着”的语法功能 |
2.3 小结 |
第三章 伴随义“V着”的语义分析 |
3.1 动作行为 |
3.1.1 “伴着”表动作行为 |
3.1.2 “随着”表动作行为 |
3.1.3 “跟着”表动作行为 |
3.1.4 “接着”表动作行为 |
3.2 介引依据 |
3.2.1 “伴着”介引依据 |
3.2.2 “随着”介引依据 |
3.2.3 “跟着”介引依据 |
3.3 摹状修饰 |
3.3.1 “伴着”表摹状修饰 |
3.3.2 “随着”表摹状修饰 |
3.3.3 “跟着”表摹状修饰 |
3.3.4 “接着”表摹状修饰 |
3.4 后时顺序 |
3.4.1 “随着”表后时顺序 |
3.4.2 “跟着”表后时顺序 |
3.4.3 “接着”表后时顺序 |
3.5 小结 |
第四章 伴随义“V着”的语篇语用功能 |
4.1 语篇连接功能 |
4.1.1 表达关系 |
4.1.2 衔接功能 |
4.2 人际互动功能 |
4.2.1 引导提示 |
4.2.2 标记节点 |
4.2.3 维持话轮 |
4.3 小结 |
第五章 伴随义“V着”语法化动因与机制 |
5.1 句法语义制约 |
5.1.1 伴随义介词“V着”的句法语义制约 |
5.1.2 伴随义副词“V着”的句法语义制约 |
5.2 认知机制 |
5.2.1 隐喻机制 |
5.2.2 重新分析与类推 |
5.3 语用需求 |
5.3.1 语篇整合 |
5.3.2 韵律制约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V+一个动量”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量范畴的非范畴化研究 |
1.2.2 “个”和“一个”的研究 |
1.2.3 “V+一个”结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V+一个”结构句法分析 |
2.1 “V+一个”的构造 |
2.1.1 “V+一个”中的V |
2.1.2 “一个”的句法属性 |
2.2 “V+一个”的句法功能 |
2.2.1 充当谓语 |
2.2.2 充当其他句法成分 |
2.3 小结 |
第三章 “V+一个”结构语义语用分析 |
3.1 “V+一个”语义分析 |
3.1.1 “V+一个”的语法意义 |
3.1.2 “V+一个”的语义特点 |
3.2 “V+一个”语用分析 |
3.2.1 “V+一个”的言语行为类型 |
3.2.2 “V+一个”的情态色彩 |
3.3 小结 |
第四章 “V+一个”的形成机制与动因 |
4.1 “V+一个”的形成机制 |
4.1.1 认知概念隐喻 |
4.1.2 语法化、词汇化与构式化 |
4.1.3 重新分析 |
4.2 “V+一个”的产生动因 |
4.2.1 认知动因 |
4.2.2 语用动因 |
4.3 小结 |
第五章 “V+一个”与“V+一下_2”对比分析 |
5.1 句法比较 |
5.1.1 V的选用 |
5.1.2 句法功能 |
5.1.3 变式与拓展 |
5.2 语用比较 |
5.2.1 语体风格和适切语境 |
5.2.2 使用频率 |
5.2.3 俗语化程度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英实情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前人研究综述 |
0.2.1 有关“篇章”或“语篇”的研究 |
0.2.2 有关篇章连接成分分类的研究 |
0.2.3 有关汉英实情连接成分归类问题的研究 |
0.2.4 汉英学界对实情连接成分的研究 |
0.2.4.1 汉语学界关于“实情连接成分”的研究 |
0.2.4.2 英语学界关于“实情连接成分”的研究 |
0.2.4.3 “实情连接成分”英汉比较角度的研究 |
0.2.5 小结 |
0.3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 |
0.5 创新价值 |
第一章 汉英表转折的实情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 |
1.1 句法特征 |
1.1.1 句法位置 |
1.1.1.1 句首位置 |
1.1.1.2 句中位置 |
1.1.1.3 句末位置 |
1.1.2 连用与共现情况 |
1.1.2.1 与转折词的连用 |
1.1.2.2 与语气词和叹词的连用 |
1.1.2.3 与确信副词的共现 |
1.2 语义特征 |
1.2.1 概念意义 |
1.2.2 程序意义 |
1.2.2.1 转折关系 |
1.2.2.2 补充关系 |
1.2.2.3 因果关系 |
1.3 语用功能与语篇功能 |
1.3.1 语用功能 |
1.3.1.1 情态功能 |
1.3.1.2 面子缓冲功能 |
1.3.1.3 反预期功能 |
1.3.2 语篇功能 |
1.3.2.1 话语组织功能 |
1.3.2.2 信息功能 |
1.4 历时研究 |
1.4.1 “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的历时研究 |
1.4.2 actually,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的历时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汉英表坦诚的实情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 |
2.1 句法特征 |
2.1.1 句法位置 |
2.1.1.1 位于句首 |
2.1.1.2 位于句中 |
2.1.1.3 位于句末 |
2.1.2 连用与共现情况 |
2.1.2.1 与转折词的连用 |
2.1.2.2 与语气词和叹词的连用 |
2.1.2.3 与确信副词的共现 |
2.2 语义特征 |
2.2.1 添加关系 |
2.2.2 因果关系 |
2.2.3 转折关系 |
2.3 语用功能与语篇功能 |
2.3.1 语用功能 |
2.3.1.1 情态功能 |
2.3.1.2 强调功能 |
2.3.1.3 礼貌委婉功能 |
2.3.1.4 传信功能 |
2.3.2 语篇功能 |
2.3.2.1 话语组织功能 |
2.3.2.2 信息功能 |
2.4 历时研究 |
2.4.1 “说实话”、“老实说”的历时研究 |
2.4.2 to be honest,to tell the truth,honestly的历时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汉英表确认的实情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 |
3.1 句法特征 |
3.1.1 句法位置 |
3.1.1.1 句首位置 |
3.1.1.2 句中位置 |
3.1.1.3 句末位置 |
3.1.1.4 单独成句 |
3.1.2 连用情况 |
3.1.2.1 与叹词和语气词的连用 |
3.1.2.2 与确信副词连用 |
3.1.2.3 与否定副词连用 |
3.1.2.4 与表揣测的副词连用 |
3.2 语义特征 |
3.2.1 概念意义 |
3.2.2 程序意义 |
3.2.2.1 因果关系 |
3.2.2.2 追加关系 |
3.2.2.3 让步关系 |
3.2.2.4 并列关系 |
3.3 语用功能及语篇功能 |
3.3.1 语用功能 |
3.3.1.1 焦点标记功能 |
3.3.1.2 态度标记功能 |
3.3.1.3 传信功能 |
3.3.1.4 言语行为功能 |
3.3.2 语篇功能 |
3.3.2.1 话语组织功能 |
3.3.2.2 信息功能 |
3.4 历时研究 |
3.4.1 “真的”、“的确”、“确实”的历时研究 |
3.4.2 really,indeed的历时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4.1 结论 |
4.2 余论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X意”情状副词的形成和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2.3 “X意”情状副词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1.4 创新点和内容安排 |
1.4.1 创新点 |
1.4.2 内容安排 |
第2章 “故意”和“蓄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2.1 概论 |
2.2 “故意”的历时来源与演变过程 |
2.2.1 引言 |
2.2.2 从偏正短语到副词“故意” |
2.2.3 “故意”成词的动因和机制 |
2.2.4 结语 |
2.3 情状副词“蓄意”的成词及其动因 |
2.3.1 引言 |
2.3.2 “蓄”和“意”的共现连用 |
2.3.3 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蓄意” |
2.3.4 结语 |
2.4 小结 |
第3章 “假意”和“曲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3.1 概论 |
3.2 “假意”由偏正短语到副词的演变及其动因 |
3.2.1 引言 |
3.2.2 从偏正短语到名词“假意” |
3.2.3 从名词到情状副词“假意” |
3.2.4 “假意”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机制 |
3.2.5 结语 |
3.3 “曲意”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的历时演变研究 |
3.3.1 引言 |
3.3.2 动宾短语“曲意”的用法 |
3.3.3 “曲意”的词汇化 |
3.3.4 “曲意”词汇化的动因机制 |
3.3.5 结语 |
3.4 小结 |
第4章 “执意”和“决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4.1 概论 |
4.2 述宾式情状副词“执意”的来源及演变 |
4.2.1 引言 |
4.2.2 “执”和“意”共现连用 |
4.2.3 动宾短语“执意”的副词化历程 |
4.2.4 结语 |
4.3 “决意”从动宾短语到副词的历时演变探微 |
4.3.1 引言 |
4.3.2 “决”和“意” |
4.3.3 “决意”的短语义 |
4.3.4 “决意”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的成词过程 |
4.3.5 “决意”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 |
4.3.6 结语 |
4.4 小结 |
第5章 “任意”和“恣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5.1 概论 |
5.2 “任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5.2.1 引言 |
5.2.2 “任”和“意”的多项词义演变及其连用 |
5.2.3 “任意”的短语义 |
5.2.4 动宾短语“任意”的成词及演变过程 |
5.2.5 “任意”成词的动因和机制 |
5.2.6 结语 |
5.3 “恣意”的成词与发展 |
5.3.1 引言 |
5.3.2 “恣意”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 |
5.3.3 “恣意”的新发展 |
5.3.4 结语 |
5.4 小结 |
第6章 “X意”情状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 |
6.1 引言 |
6.2 “X意”从短语到副词演变的特点 |
6.2.1 动词成分的非典型性 |
6.2.2 名词性成分概念的抽象性 |
6.2.3 动词对名词成分的控制力低 |
6.2.4 演变路径的相似性 |
6.3 “X意”情状副词形成的动因 |
6.3.1 句法位置 |
6.3.2 语义因素 |
6.3.3 高频使用 |
6.3.4 双音化和韵律的影响 |
6.4 “X意”情状副词形成的机制 |
6.4.1 认知组块 |
6.4.2 重新分析 |
6.4.3 类推扩展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X心”类方式副词的来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对象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和内容安排 |
1.4.1 语料来源 |
1.4.2 内容安排 |
第2章 “成心”、“满心”、“悉心”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2.1 概论 |
2.2 从偏正短语到方式副词:“成心”的演变及机制研究 |
2.2.1 引言 |
2.2.2 “成”的词义演变过程 |
2.2.3 “成心”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 |
2.2.4 结语 |
2.3 方式副词“满心”的历时变化过程 |
2.3.1 引言 |
2.3.2 “满”和“心”的组合 |
2.3.3 “满心”从偏正短语到副词的演变 |
2.3.4 结语 |
2.4 副词“悉心”的历时演变探微 |
2.4.1 引言 |
2.4.2 “悉”和“心”的意义发展 |
2.4.3 “悉”和“心”的搭配使用 |
2.4.4 从述宾短语到动词“悉心” |
2.4.5 从动词“悉心”到副词“悉心” |
2.4.6 副词“悉心”在近代的发展 |
2.4.7 结语 |
2.5 小结 |
第3章 “一心”、“无心”、“苦心”的成词和发展 |
3.1 概论 |
3.2 “一心”的来源及发展演变 |
3.2.1 引言 |
3.2.2 “一心”的短语义 |
3.2.3 “一心”从偏正短语到名词的演变 |
3.2.4 “一心”从偏正短语到副词的演变历程 |
3.2.5 “一心”在成语中的使用 |
3.2.6 结语 |
3.3 “无心”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考探 |
3.3.1 引言 |
3.3.2 “无心”的短语用法分析 |
3.3.3 “无心”从述宾短语到副词的演变历程 |
3.3.4 “无心”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
3.3.5 结语 |
3.4 “苦心”的历时演变及其用法特点 |
3.4.1 引言 |
3.4.2 短语“苦心”的形成 |
3.4.3 述宾短语“苦心”的词汇化及其特点 |
3.4.4 偏正短语“苦心”的词汇化及其特点 |
3.4.5 结语 |
3.5 小结 |
第4章 “精心”、“倾心”、“齐心”的演化过程探讨 |
4.1 概论 |
4.2 “精心”的历时演变探微 |
4.2.1 引言 |
4.2.2 “精”和“心”的组合使用 |
4.2.3 从述宾短语“精心”到形容词“精心” |
4.2.4 从形容词“精心”到副词“精心” |
4.2.5 “精心”在当代汉语中的副词表现 |
4.2.6 结语 |
4.3 “倾心”的成词和演变 |
4.3.1 引言 |
4.3.2 “倾”和“心”的组合使用 |
4.3.3 从述宾短语“倾心”到动词“倾心” |
4.3.4 “倾心”从述宾短语到副词的演变 |
4.3.5 结语 |
4.4 “齐心”的历时演变过程 |
4.4.1 引言 |
4.4.2 “齐”的本义及引申义 |
4.4.3 述宾短语“齐心”的使用 |
4.4.4 “齐心”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演变过程 |
4.4.5 结语 |
4.5 小结 |
第5章 “X心”类方式副词演变的特点、动因和机制 |
5.1 概论 |
5.2 “X心”类方式副词演变的特点 |
5.2.1 成词前的短语特点 |
5.2.2 演变过程中的特点 |
5.2.3 成词后的特点 |
5.3 “X心”类方式副词的词汇化动因 |
5.3.1 句法位置 |
5.3.2 语义虚化 |
5.3.3 语用因素 |
5.3.4 使用频率 |
5.3.5 双音韵律 |
5.4 “X心”类方式副词的词汇化机制 |
5.4.1 重新分析 |
5.4.2 组块机制 |
5.4.3 类推机制 |
5.4.4 隐喻和转喻 |
5.5 结语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认知、语用与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中)(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将来”概念形式表征认知研究[D]. 罗健京.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3]也谈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J]. 吴福祥. 语文研究, 2021(02)
- [4]明确性话语标记的多角度研究[D]. 井然. 河北大学, 2021(02)
- [5]现代汉语坦言类话语标记研究[D]. 朱健. 扬州大学, 2021(09)
- [6]汉语伴随义“V着”多维度研究 ——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为例[D]. 崔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V+一个动量”结构研究[D]. 陈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汉英实情连接成分的比较研究[D]. 刘童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X意”情状副词的形成和演变研究[D]. 徐茜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X心”类方式副词的来源与演变研究[D]. 潘双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