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岷江干旱河谷的生态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中琪,杨斌,陈磊,张昂,鲁魏,韩彤彤[1](2021)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震后植被恢复时空变化与地形形变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特点,利用MODIS13Q1和ALOS PALSAR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和D-InSAR技术,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植被恢复率和地表形变;定量解析震后受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剖析汶川地震后干旱河谷地形形变与植被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1)植被恢复情况:干旱河谷区植被覆盖度较差,受损植被完全恢复占比不足0.2,地震次生灾害对植被覆盖度损害不存在滞后现象;(2)地形形变特征:地震造成严重形变,汶川区抬升量最大达229.985 mm,茂县区沉降量最大达1007.44 mm;(3)关系:受损植被恢复率与地形形变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说明植被受地震的扰动不大,形变区受损植被难以恢复,突出显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脆弱性的特点。
韦丹丹,刘鑫,王子龙,包维楷[2](2021)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西康扁桃灌丛生长繁殖特征》文中提出以西康扁桃(Amygdalus tangutica (Batal.) Korsh.)为材料,在岷江干旱河谷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至松潘段设置47个调查点进行该物种的自然分布调查;选取4个典型分布点,随机选择20株灌丛,测定西康扁桃的年龄、基径、高度、冠幅等生长指标以及结实量、结实重量等特征指标;并设置5个4 m×6 m的灌木样方,调查西康扁桃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情况。结果显示:西康扁桃广泛分布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并在松潘县南部安宏乡形成优势群落,群落主要由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物种丰富度较高(43~55种/24 m2);西康扁桃当年结实量较小,平均值为(8.83±2.25)粒/丛;灌丛平均萌生枝数为(7.38±0.46)枝/丛,其中25.68%的萌生枝处于5~10 a的年龄阶段,而果重/枝叶重仅为(0.69±0.16)%,表明其结实能力较低,主要依靠产生萌生枝维持种群稳定;各生长与结实参数关系密切,灌丛年龄、高度是影响结实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康扁桃广泛分布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内,灌丛有性繁殖贡献率较低,依靠无性繁殖维持群落稳定,亟需开展资源保护。
邓力濠[3](2021)在《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森林生态功能研究的热点。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多采用水文模型或者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但水文模拟涉及复杂的生态水文过程,数据需求量大,模拟调参费时,并伴有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目前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多根据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面积进行简单的外推计算。由于水文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简单地将林地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定量结果上推至流域尺度会造成严重偏差,无法反映流域真实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针对林地到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难题,本研究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为例,构建基于环境因子的林地-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转换模型,实现流域尺度水源涵养功能的快速评价和预测。首先通过建立30个标准样地,采集地被物和土壤样本,采用浸水法和环刀法实验测量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参数,定量林地尺度森林地被物及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筛选与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相关的环境因子;最后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森林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模型,预测流域尺度森林水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本研究将为岷江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森林恢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流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植被类型恢复演替阶段不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林内植被组成和林下植被特征有明显差异。天然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岷江冷杉,平均林龄在90年以上,其树高、胸径和冠幅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森林;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为云杉、白桦等,主要分布于海拔2700m-3200m区域,林地郁闭度降低、质量和功能下降、植被组成相对退化。(2)在流域尺度上,混交林分布最广,占流域面积比例为25.43%,主要分布于2500m-4500m海拔范围,以阳坡分布为主;其次为高山草甸和常绿针叶林,分别占流域植被面积的16%和13.42%。其中高山草甸95%以上分布于海拔3500m-4500m区域,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m-3500m区域,以阴坡和半阴坡分布为主。(3)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存在显着差异,使其最大持水量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蓄积量最大,其最大持水量也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地被物的有效拦蓄量平均值高于人工林,约为人工林的1.24倍,整体天然林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更强。在5种天然林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持水性能最强,其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而天然常绿阔叶林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都最低,这主要与它较低的蓄积量有关。在4种人工林间,地被物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高郁闭度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较其他类型人工林更加完整,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明显高于其他人工林。有效拦蓄率与最大持水量和自然含水率相关,不受蓄积量的影响,所有植被类型间无显着差异。(4)天然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吸持贮水量明显高于人工林,而滞留贮水量无显着性差异。天然针叶林持水能力最强,人工林中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滞留贮水量最大。鉴于林地水源涵养的主体为土壤层,在人工造林时采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种植方式,将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增加人工林下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提高人工林拦蓄降水的能力。(5)基于流域环境因子建立的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中,地被物蓄积量模型R2最高达到0.91(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6.5%-7.4%;地被物自然含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909(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9%-8.35%;地被物最大持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877(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4.67%-7.22%;地被物有效拦蓄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52(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2%-6.56%;0-30cm土壤最大持水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88(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4%-5.72%;0-30cm土壤吸持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846(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3%-6.22%;0-30cm土壤滞留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915(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3.51%-10.19%。该类模型的建立,为实现林地-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尺度转换以及无水源涵养功能实测数据的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工具。
钟政[4](2021)在《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旱有利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这给我们如今的泥石流监测预警、西南干旱河谷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要想防治这类泥石流灾害,首先需要认清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特征与力学机制,而对这类泥石流起动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成果较少。所以本文从试验出发,试图揭示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形成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干旱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该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以往在灾害预警预测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降雨,然而通过试验、以及国内泥石流分布特点来看,前期干旱气候下,土体更易失稳起动泥石流,在今后的灾害防治方面上,需关注前期雨量、气温等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干旱土体起动泥石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强降雨入渗阶段、超渗产流阶段、颗粒侵蚀阶段、土体坍滑阶段、泥石流起动阶段,并且泥石流起动属于非饱和起动,孔隙水压力及含水量均未达到最大值。(2)在相同的降雨、坡度、体积等条件下,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表层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起动泥石流,并且起动历时短,规模大。(3)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更有利于形成坡面径流,其主要原因是土体内部气体起到了作用,形成了封闭气泡,影响了降雨入渗的作用。这种坡面径流在冲刷表层松散颗粒的同时,沿坡面方向会产生剪切力,不断拖拽表层土体,产生裂隙,并且泥石流的起动前兆为土体发生大规模坍滑,土体发生剪胀破坏;而表层无松散土体的边坡则没有此类特征,首先产生的是地下径流,不断掏蚀坡底,使边坡慢慢发生蠕滑。(4)通过模拟现场边坡安全系数可以知道: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发生破坏,最小安全系数越低,且最危险的滑移面更浅,表现为浅层失稳破坏。
韦丹丹,包维楷[5](2021)在《岷江干旱河谷西康扁桃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文中提出西康扁桃[Amygdalus tangutica (Batal.) Korsh.]是西南干旱河谷区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特色乡土灌木树种,为准确估测其地上生物量,采用全株收割法,获取了80丛西康扁桃灌丛及其588个萌生株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地上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灌木丛与萌生株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选取8种[地径(D)、高度(H)、植冠面积(AC)等单变量因子以及植冠体积(VC)、DH、D2H、DH2、D2H2等复合变量因子]预测变量,5种数学方程(一元线性方程、二次多项式方程、三次多项式方程、幂函数方程、指数函数方程)构建模型,并采用决定系数(R2)、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AE)、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PS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以获取地上生物量最佳估测模型.结果显示,复合变量因子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更强,其中以D、H构成的复合变量因子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最高;西康扁桃灌丛与萌生株最优地上生物量方程的预测变量与方程形式不同,其中以DH、D2H2为变量参数的2种估测模型m1=2.022–13.627(DH)+80.626(DH)2–64.459(DH)3(R2=0.735,P<0.01)和m1=15.223(D2H2)0.583(R2=0.707,P <0.01)均能较好地反映西康扁桃灌木丛地上生物量的累计特征;以D2H2为变量参数的幂函数模型m2=0.083+283.693(D2H2)(R2=0.774,P<0.01)能较好地反映西康扁桃萌生株地上生物量的累计特征.本文构建的西康扁桃灌木丛与萌生株地上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可靠易行,可为进一步研究旱生灌木碳储量及灌木在干旱河谷植物群落中的生态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图3表8参53)
何淑勤[6](2019)在《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干扰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原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在我国生态脆弱区以植被建设为主的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背景下,适宜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本研究针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水土保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动态、水源涵养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筛选适合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脆弱带的植被恢复模式,以期为山地森林-干旱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量均在7月最高,4月最低;土壤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荒草地模式以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79.97%、72.96%和70.64%;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以砂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46.53%和27.7%;刺槐林和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以砂粒和粗粉粒为主,分别占75.33%和70.7%。除荒草地和刺槐林模式外,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满足不均匀系数(Cu)>5,且曲率系数(Cs)在1-3范围的条件,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47.53 g kg-1、4.94 g kg-1和8.19 mg kg-1,其次是天然次生林模式;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速效钾最高,而刺槐林、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均以>2 mm粒径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为主,约占团聚体数量的60%。天然次生林模式以>2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其他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以<0.25 mm粒径为主,且不同土层平均含量均超过50%。天然次生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最高;刺槐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也最低。(2)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密度、总有机碳密度、非活性有机碳含量、非活性有机碳密度均最高,而刺槐林和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与0-10 cm土层相比较,活性有机碳含量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31.40%和32.08%,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了29.89%和45.31%,总有机碳密度却分别增加了71.34%和195.29%。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和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我国各森林类型(44-264t C hm-2)的平均水平,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低于这一数值,研究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汇潜力较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荒草地>岷江柏幼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总体水平偏低(平均为0.2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介于48.31-251.56间,总体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在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下较高,刺槐林模式较低,各组分均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状况。(3)不同降雨条件下穿透雨量和透流率均表现为: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茎干流总体表现为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茎干流较高,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以乔木为主的植被干流量的较灌木和混交林更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降雨截留量变化范围1.331-3.824 mm,截留量占总降雨的25.49%-26.62%。天然次生林模式截留率均最大,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分别为50.32%、37.31%和25.49%,岷江柏幼林截留率均最小,分别为26.61%、17.51%和10.3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枯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是天然次生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荒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且均大于未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其中岷江柏幼林最高(79.89%),天然次生林最低(60.66%)。刺槐林和天然次生林模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分别为53.25 t hm-2和53.22 t hm-2,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间呈对数、幂函数、线性和指数函数等关系;而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效贮水力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入渗性能较强,考斯加可夫公式可较好拟合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入渗过程。(4)采用熵权法,从无机粉粘粒类、有机胶体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土壤有机物类角度,基于<0.05 mm土壤颗粒含量、<0.002 mm土壤颗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状况、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等11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生态交错带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三种模式总体抗蚀性较好,且天然次生林的抗蚀性分别为刺槐林和荒草地的1.48倍和1.39倍。土壤化学性质对研究区土壤抗蚀性影响较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随着冲刷时间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抗冲指数最大,为5.477,岷江柏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不仅与土壤颗粒特性有关,还与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表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大小均表现为荒草地最大,天然次生林地最小,且荒草地显着高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5)选择枯落物现存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枯落物分解强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稳定性指数、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风干团聚体分形维、土壤初渗速率、土壤稳渗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土壤抗冲指数、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非活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碳库指数等26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点决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相对近似度和贴近度获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结果,按照由优到劣依次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和荒草地。基于灵敏度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是适宜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模式。
李登峰[7](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4种生态恢复树种生理生态特征的干湿季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沙江干热河谷是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气候燥热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困难。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生态恢复树种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适应性,本研究以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坡柳(Dodonaea viscosa)、山黄麻(Trema tomentosa)、小桐子(Jatropha curcas)4种当地典型的生态恢复树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干湿季测定了上述树种的水分生理特征、形态解剖特征、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光合生理特征以及叶绿素荧光特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树种的生理生态特征在干湿季的变化原因,探讨了不同树种对干热河谷抗旱适应策略的差异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抗旱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水分生理方面,坡柳、山黄麻、小桐子的干季RWC(叶片相对含水量)较湿季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叶片水分亏缺程度加深,但这3种树种的Ψpl(叶片黎明水势)和Ψml(叶片正午水势)随之降低以提高对土壤水分吸收能力;新银合欢在干季仍能保持较高的Ψpl、Ψml、RWC,叶片水分生理受水分亏缺的影响较小。4种树种的气孔调节策略分为两种:坡柳和小桐子在干季降低Gs(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干季新银合欢和山黄麻的Gs、Tr出现增加,以加强气体交换。新银合欢和小桐子的干季WUE(水分利用效率)较湿季显着增加,但山黄麻的干季WUE较湿季显着降低。新银合欢和坡柳在干季通过增加消耗以适应干旱,其LMA(比叶重)较湿季显着下降;而山黄麻和小桐子在干季通过积累干物质来抵御干旱,其LMA则显着较湿季增加。各树种在水分生理方面的抗旱适应能力(WCDI)排序为小桐子>新银合欢>坡柳>山黄麻。(2)形态解剖方面,干湿季4种树种的形态解剖适应策略有以下3种途径:第一种,新银合欢和山黄麻在干湿季均保持较高的P/S(栅海比)、CTR(叶片紧密度),并在干季增加UET(上表皮厚度)、LET(下表皮厚度)、PTT(栅栏组织厚度)、STT(海绵组织厚度)、LT(叶厚度),以提高叶片储水能力并减少水分散失。第二种:小桐子在干湿季均保持较高的LT,在干季改变叶肉组织的组成比例,增加PTT、P/S、CTR以增加保水能力,LT下降幅度较小。第三种,坡柳的干季UET、LET、PTT、STT、LT、PTT、P/S、CTR较湿季显着下降,SR显着增加。各树种在形态解剖方面的抗旱适应能力排序为山黄麻>新银合欢>小桐子>坡柳。(3)生化特征方面,在干季,山黄麻通过增加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清除叶片内过量的ROS(活性氧),以防止细胞质膜被破坏;小桐子通过增加Pro(脯氨酸)含量,维持叶片细胞的水分平衡。各树种叶片生化特征方面的抗旱适应能力排序为小桐子>山黄麻>新银合欢>坡柳。(4)光合生理方面,在干季,4个树种的CE(初始羧化效率)、Vcmax(最大羧化速率)、J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TPU(磷酸丙糖利用率)、Jmax/Vcmax、Amax(光合能力)、ФPSII(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q P(光化学猝灭)、ETR(电子传递速率)、Rp(光呼吸速率)较湿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干季各树种叶片的光合酶活性降低,羧化效率下降,光合能力降低,光合器官受损程度加深,是一种被动消耗的适应策略。叶绿素荧光参数种的ФPSII、ETR两个指标对该地区4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光合能力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各树种叶片光合生理方面的抗旱适应能力排序为新银合欢>山黄麻>坡柳>小桐子。综上所述,4种生态恢复树种对干热河谷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在不同生理生态方面的抗旱适应能力也差异明显。综合叶片的水分生理、形态解剖、生化特征、光合生理4个方面共43个指标,对4种树种的抗旱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各树种综合抗旱适应能力的排序为新银合欢>山黄麻>小桐子>坡柳。
周会敏[8](2019)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优势灌木矿质元素与抗旱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典型区域杂谷脑河谷两岸分布的优势灌木为研究对象,优势灌木包括: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loides(Turcz.)poljak.ex Grubov、川藏香茶菜Rabdosia pseudoirrirata C.Y.Wu、小雀花Campylotropis polyantha(Franch.)Schindl、小叶杭子梢Campylotropis wilsonii Schindl、小蓝雪花Ceratostigma minus Stapf ex Prain,测定了这五种灌木的叶水势、叶绿素总量、矿质元素(包括大量元素P、K、Ca、Mg,微量元素Na、Fe、Zn、Mn)含量,分析物种、坡向、土壤矿质元素含量、水分、叶绿素等影响因子对灌木矿质元素含量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叶水势、叶绿素总量得出这五种优势灌木的抗旱性强弱排序,发现因坡向变化导致体内大量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小的灌木更具抗旱性,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物在矿质元素方面应对干旱胁迫的生态策略。结果表明:(1)灌木物种才是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物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体内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灌木物种,在各环境因子的影响下,依旧保持较高水平的矿质元素含量,环境因子对灌木矿质元素总量的影响有限;矿质元素含量低的灌木物种更具抗旱性,干旱河谷土壤干旱贫瘠,对养分需求较低的灌木物种更具抗旱性。(2)豆科、菊科植物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存有更优势度。(3)灌木矿质元素与其抗旱性关系密切,灌木通过调节体内矿质元素含量来适应干旱胁迫。灌木主要通过两种矿质元素调节方式来适应干旱胁迫:一是重新配置灌木体内各器官的矿质元素含量,二是通过积累一些有助于灌木抗旱的矿质元素,积累的矿质元素主要是渗透调节离子。(4)灌木体内微量元素对因坡向不同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敏感,灌木大量元素对其抗旱性的影响更明显。(5)坡向、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对灌木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较明显。(6)灌木叶水势反映灌木所处环境的水分状况,而叶水势与灌木大量元素显着相关,可以推知水分对灌木大量元素的影响;土水势数据证明阳坡更加干旱,数据表明同种灌木阳坡大量元素含量对比阴坡大量元素含量差异显着,而因坡向变化导致体内大量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小的灌木更具抗旱性。(7)灌木叶绿素对灌木矿质元素的影响因灌木物种、矿质元素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8)从灌木大量元素角度出发,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五种优势灌木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为:蓍状亚菊>川藏香茶菜>小雀花>小叶杭子梢>小蓝雪花花。
余昱[9](2018)在《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气候干燥炎热,以灌丛或灌草丛为主要植被类型,经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云南金沙江、澜沧江上游分布的河谷属较为典型的干暖河谷,以往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中下游干热河谷段展开,缺乏对两江干暖河谷生境与植被数据的对比分析。位于滇西北最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人口聚居带与干暖河谷重叠,灌草丛植被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本研究以德钦县金沙江、澜沧江上游河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植被数据结合气候与土壤数据,从生境、群落、物种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对两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金沙江、澜沧江上游河谷体现干暖河谷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量沿江由下而上递减。金沙江段干暖河谷气温较高,热量充沛,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相对湿润。两江土壤均呈碱性,土壤养分含量沿海拔梯度升高,在流域间沿江表现不同变化规律。澜沧江段干暖河谷土壤养分水平高于金沙江。(2)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共发现48种植物,金沙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共发现40种植物,澜沧江物种丰富度高于金沙江,禾本科植物在两江均占有优势。群落灌木层以小叶灌木为主要优势种,草本层以禾草为主要优势种。小叶荆(Vitex negundo var.microphylla)、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是两江共有的优势种。(3)金沙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沿江由下向上增大。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沿江由下向上先增大后减小。(4)金沙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灌木是白刺花(Sophora davidii)、横断山铁马鞭(Lespedeza fasciculiflora var.hengduanshanensis)、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草本是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灌木是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小叶栒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草本是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粗毛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 var.hirsutus)、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画眉草在两江物种生态位宽度中均占有优势。从生态位重叠来看,澜沧江段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高于金沙江。
孙松林[10](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岷江干旱河谷的生态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岷江干旱河谷的生态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震后植被恢复时空变化与地形形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处理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1 MODIS数据 |
1.2.2 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2 研究方法 |
2.1 地表形变提取 |
2.2 像元二分法模型 |
2.3 植被恢复率计算 |
2.4 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被的分布特征 |
3.1.1 植被恢复率的年变化 |
3.1.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 |
3.2 地形形变空间分布特征 |
3.3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被恢复与地表形变的关系 |
4 结论 |
(2)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西康扁桃灌丛生长繁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野外调查方法 |
1.2.1 灌丛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的调查 |
1.2.2 灌丛生长与繁殖特征的调查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康扁桃灌木丛的分布情况 |
2.2 西康扁桃灌丛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
2.3 西康扁桃灌丛生长繁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
2.3.1 生长特征 |
2.3.2 西康扁桃的年龄结构 |
2.3.3 有性繁殖特征 |
2.3.4 生长特征与繁殖特征间的关联 |
3 讨论 |
3.1 西康扁桃灌木丛生殖分配模式 |
3.2 西康扁桃植物繁殖策略 |
4 结论 |
(3)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 |
1.2.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
1.2.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 |
1.2.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方法 |
1.2.5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及尺度转换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流域地形地貌特征 |
2.2.1 海拔空间分布特征 |
2.2.2 坡度坡向空间分布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1 地形数据 |
3.1.2 气象数据 |
3.1.3 土壤数据 |
3.1.4 植被数据 |
3.1.5 土地覆盖数据 |
3.1.6 小结 |
3.2 流域植被调查与采样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地植被调查 |
3.2.3 地被物及土壤样本的采集 |
3.3 实验室测量 |
3.3.1 地被物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
3.3.2 土壤层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
3.4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分析 |
3.4.1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的确定 |
3.4.2 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
3.4.3 因子分析 |
3.5 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建立 |
第四章 流域森林特征分析 |
4.1 林地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
4.2 流域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
4.2.1 植被的垂直分异 |
4.2.2 植被的坡向分异 |
4.2.3 植被的坡度分异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地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分析 |
5.1 地被物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
5.1.1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差异 |
5.1.2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持水能力 |
5.2 土壤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
5.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 |
5.2.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孔隙度 |
5.2.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及空间分布 |
6.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计算 |
6.1.1 气候因子 |
6.1.2 地形因子 |
6.1.3 植被因子 |
6.1.4 土壤因子 |
6.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分析 |
6.2.1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
6.2.2 因子分析 |
6.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预测模型及验证 |
6.3.1 地被物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
6.3.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
6.4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 |
6.4.1 地被物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6.4.2 土壤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5.1 地被物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
6.5.2 土壤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起动机制研究现状 |
1.2.3 干旱与泥石流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干旱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
1.2.5 泥石流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6 现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干旱环境下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2.1 干旱河谷总体空间分布状况 |
2.2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形成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松散固体物质 |
2.2.3 水源条件 |
2.3 泥石流分布特征 |
2.4 区域地质概况 |
2.5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
2.5.1 岷江干旱河谷气象水文 |
2.5.2 地形地貌 |
2.5.3 地层岩性 |
2.5.4 地质构造 |
2.5.5 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 |
2.5.6 地震活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与力学机制分析 |
3.1 松散固体物质 |
3.2 试验观测系统 |
3.2.1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
3.2.2 含水率传感器 |
3.2.3 数据采集仪 |
3.3 试验土料的制备 |
3.4 土体基本参数 |
3.4.1 液塑限试验 |
3.4.2 土体比重测定 |
3.4.3 力学性质 |
3.5 试验土体含水量配置 |
3.6 试验坡度的选择 |
3.7 降雨条件的设计 |
3.8 干旱土体的制备 |
3.9 试验设计 |
3.10 试验现象分析 |
3.11 试验数据分析 |
3.11.1 边坡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 |
3.11.2 边坡土体含水率变化 |
3.12 无干旱松散土体表层边坡起动泥石流试验 |
3.13 干旱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力学机制分析 |
3.13.1 干旱对土颗粒之间粘聚力的影响 |
3.13.2 干旱后土体起动形成泥石流的机制分析 |
3.13.3 干旱土体破坏过程中土体受力分析 |
3.13.4 干旱影响泥石流发育的机制分析 |
3.1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干旱松散土体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及防灾建议 |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泥石流启动与边坡安全系数分析 |
4.1.1 SEEP/W板块的基本介绍 |
4.1.2 SLOPE/W模块的基本介绍 |
4.2 边坡安全系数理论 |
4.3 模型的建立和基本参数的设置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基本参数的设定 |
4.4 数值模拟 |
4.4.1 表层干旱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
4.4.2 表层天然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
4.5 两种土体表层下边坡稳定性比较 |
4.6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建议 |
4.6.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防治 |
4.6.2 防灾减灾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
(5)岷江干旱河谷西康扁桃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1.3 生物量估算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1.3.1 地上生物量模型的构建 |
1.3.2 地上生物量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康扁桃灌木丛、萌生株生物量模型参数的频数分布 |
2.2 西康扁桃灌木丛地上生物量模型建立 |
2.2.1 灌木丛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
2.2.2 灌木丛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 |
2.2.3 灌木丛地上生物量模型验证 |
2.3 西康扁桃萌生株地上生物量模型建立 |
2.3.1 萌生株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
2.3.2 萌生株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 |
2.3.3 萌生株地上生物量模型验证 |
3 讨论 |
(6)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交错带 |
1.2.2 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 |
1.2.3 植被恢复与土壤有机碳 |
1.2.4 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 |
1.2.5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样地及样方的确定 |
2.2.3 土壤理化性质 |
2.2.4 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碳储量 |
2.2.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源涵养功能 |
2.2.6 土壤保持功能 |
第三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
3.1.1 土壤水分动态 |
3.1.2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特征 |
3.1.3 土壤机械组成 |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3.2.1 土壤有机质 |
3.2.2 土壤氮、磷、钾 |
3.3 土壤团聚体特征 |
3.3.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
3.3.2 团聚体分形特征 |
3.3.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
3.4 讨论 |
3.4.1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
3.4.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响应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储量 |
4.1 土壤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 |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4.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
4.2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 |
4.2.1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 |
4.2.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4.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 |
4.3.1 轻组有机碳 |
4.3.2 重组有机碳 |
4.3.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
4.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
4.4 讨论 |
4.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响应 |
4.4.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响应 |
4.4.3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响应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冠层截留功能 |
5.1.1 冠层截留及降雨再分配 |
5.1.2 截留模型的构建 |
5.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
5.2.1 枯落物的现存量 |
5.2.2 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 |
5.2.3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 |
5.2.4 枯落物层的吸水过程 |
5.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
5.3.1 土壤蓄水性能 |
5.3.2 土壤渗透性能 |
5.3.3 土壤渗透模型拟合 |
5.4 讨论 |
5.4.1 冠层截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5.4.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5.4.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6.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蚀性 |
6.1.1 土壤抗蚀性指标体系 |
6.1.2 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
6.1.3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分析 |
6.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冲性 |
6.2.1 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
6.2.2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
6.2.3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分析 |
6.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坡面径流及侵蚀产沙特征 |
6.3.1 产流特征 |
6.3.2 产沙特征 |
6.4 讨论 |
6.4.1 土壤抗蚀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6.4.2 土壤抗冲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6.4.3 径流及侵蚀产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
7.1 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选择 |
7.1.1 构建原则 |
7.1.2 指标体系 |
7.2 评价方法 |
7.2.1 指标标准化方法 |
7.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7.3 评价与分析 |
7.3.1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
7.3.2 指标标准化 |
7.3.3 权重 |
7.3.4 功能评价与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全文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金沙江干热河谷4种生态恢复树种生理生态特征的干湿季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 |
1.2.2 植物叶片的水分生理对干旱环境的响应 |
1.2.3 植物叶片的光合生理对干旱环境的响应 |
1.2.4 植物叶片的渗透物质调节对干旱环境的响应 |
1.2.5 植物叶片的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环境的响应 |
1.2.6 目前干热河谷地区生态恢复树种的抗旱适应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计 |
2.3 研究区域干湿两季的水分和温度环境条件特征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饱和光下净光合速率和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2.4.2 光合-CO2(Pn-Ci)响应曲线和相关光合生理生化参数的测定 |
2.4.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4.4 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测定 |
2.4.5 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特征的测定 |
2.4.6 叶片水分生理特征的测定 |
2.4.7 叶片渗透物质、抗氧化酶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干湿两季4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叶片水分生理特征 |
3.1.1 叶片水气交换参数特征 |
3.1.2 叶片水分生理特征 |
3.1.3 水分生理各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2 干湿两季4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叶片解剖特征 |
3.2.1 叶片结构与叶厚度 |
3.2.2 叶表皮特征 |
3.2.3 叶肉组织特征 |
3.3 干湿两季4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变化特征 |
3.4 干湿两季4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征 |
3.4.1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体交换参数 |
3.4.2 光合-CO2(Pn-Ci)响应曲线特征 |
3.4.3 叶片光合生理生化参数特征 |
3.4.4 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特征 |
3.4.5 光合生理生化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5 4种树种抗旱适应性综合评价 |
3.5.1 4种树种在叶片水分生理方面的抗旱适应性评价 |
3.5.2 4种树种在叶片形态解剖方面的抗旱适应性评价 |
3.5.3 4种树种在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物质方面的抗旱适应性评价 |
3.5.4 4种树种在叶片光合生理方面的抗旱适应性评价 |
3.5.5 4种树种抗旱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气孔调节与叶片的水分生理特征在干湿季的变化 |
4.1.2 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在干湿季的变化 |
4.1.3 叶片的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在干湿季的变化 |
4.1.4 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在干湿季的变化 |
4.2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优势灌木矿质元素与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实验样地 |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不同坡向灌木矿质元素含量特征 |
3.2 土壤矿质元素 |
3.3 叶水势与灌木矿质元素的相关性 |
3.4 叶绿素与灌木矿质元素的相关性 |
3.5 灌木大量元素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灌木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种间差异 |
4.2 灌木矿质元素的坡向响应 |
4.3 灌木矿质元素的影响因子 |
4.4 灌木抗旱性比较 |
4.5 灌木矿质元素与抗旱性的关系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西南干旱河谷 |
1.2 西南干旱河谷植被 |
1.3 云南干旱河谷植被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收集 |
2.2.2 数据计算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生境特征与空间格局 |
3.1.1 气候条件 |
3.1.2 土壤因子 |
3.2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 |
3.2.1 金沙江干暖河谷 |
3.2.2 澜沧江干暖河谷 |
3.3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 |
3.3.1 金沙江干暖河谷 |
3.3.2 澜沧江干暖河谷 |
3.3.3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比 |
3.4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物种生态位 |
3.4.1 生态位宽度 |
3.4.2 生态位重叠 |
4 讨论 |
4.1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生境特征与空间格局 |
4.2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 |
4.3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 |
4.4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物种生态位 |
5 结论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岷江干旱河谷的生态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震后植被恢复时空变化与地形形变的关系[J]. 王中琪,杨斌,陈磊,张昂,鲁魏,韩彤彤. 科技通报, 2021
- [2]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西康扁桃灌丛生长繁殖特征[J]. 韦丹丹,刘鑫,王子龙,包维楷. 植物科学学报, 2021(04)
- [3]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D]. 邓力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D]. 钟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岷江干旱河谷西康扁桃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J]. 韦丹丹,包维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02)
- [6]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D]. 何淑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7]金沙江干热河谷4种生态恢复树种生理生态特征的干湿季对比研究[D]. 李登峰.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优势灌木矿质元素与抗旱性研究[D]. 周会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研究[D]. 余昱.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