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加强林地管理、维护生态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陈莎[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潮州市人民政府[3](2021)在《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潮府规[2021]1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各开发区、潮州新区管委会:现将《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7月1日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2021)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吉政办发[2021]1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21-203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开展绿化美化吉林行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举措,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增加绿色资源总量,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生态支撑。2021年3月9日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21-2030年)
刘林[5](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生态用地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不合理将造成区域景观格局连接度低、碎片化等问题。最小生态用地指在某一区域内,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对本区域城镇化扩张和社会经济增长不产生阻碍作用所保有的底线生态用地的空间范围,对其进行识别、量化研究有利于平衡城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能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基于此,本研究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构建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结果以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与情境模拟法对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进行识别研究,其次通过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法在确定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上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基于“集中与分散”理论,提出滇池流域未来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特征,从水资源供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及水源涵养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进行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重要性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供应单因子、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因子、土壤保持单因子及水源涵养单因子生态用地中极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467.81km2、227.36km2、874.27km2、1450.13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20.65%、10.13%、39.00%、64.65%,地类多为林地、水域、草地等,均具有大面积集聚特征。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从极重要到不重要等级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149.74km2、328.28km2、371.16km2、230.60km2及148.07km2。极重要等级生态用地面积最大,多为林地与水域。(2)基于MCR模型,通过构建生态“源”地与“阻力面”实现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结果显示,最小生态用地面积为1148.0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39.32%,主要分布于滇池流域东北部、中西部以及东南部,地类包括林地、水域等,发挥着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基于情境模拟法,通过对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评价值的划分,设立占研究区生态用地面积30%、40%、50%及60%的情境,结果显示,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面积为1129.55km2,占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面积50%,占研究区总面积38.96%,总体上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南部及东北部,各板块间连通性较好,各地类分布较为合理。(4)从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分布两个方面对MCR模型法与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中,研究区层面下,MCR模型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林地面积为901.08km2,占最小生态用地面积78.17%,占同类用地面积的82.49%,其余地类面积占比少,面积总和仅占最小生态用地面积比21.83%,无法较好维持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情境模拟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林地面积534.48%,占比47.32%,且各地类占同类型用地面积比在30%-85%中间,能较好地维持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行政界限层面下,两种方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各个区县内各地类面积波动较小,相较而言,情境模拟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中各地类面积分布更为稳定。(2)景观格局分布分析中,MCR模型与情境模拟法两者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占研究区总面积分别为37.42%、38.96%,一定程度上均满足生态系统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两种方法确定的最小生态用地的最大斑块面积、蔓延度、聚合度、斑块密度分别为6.08%、38.67%、92.45%、6.50/100ha与10.62%、39.57%、93.39%、5.08/100ha,通过对数值的比较可知,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的景观格局分布更为适宜,斑块连通性更好、破碎度更低。(5)以情境模拟法量化的最小生态用地为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面积为1129.55km2,占研究区面积38.96%,地类主要包括林地、水域等,如滇池、松华水库、西山保护区、长虫山等,广泛分布于整个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包括林地、草地、农用地、水域、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为534.48km2、66.56km2、286.67km2、170.86km2、70.97km2,总体上呈现大面积集聚现象,各斑块之间空间连接度较高,破碎斑块较少。该用地具有明显的涵养水源、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占比较为适中,对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不产生阻碍作用,是维持滇池流域生态平衡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生态用地。
彭琳玉[6](2021)在《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的上杭县城得以充分发展,城区规模日益扩大,而区域内生态用地的不断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对人类的生存也构成了威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不断得以发展落实,合理地规划和保护生态用地对维持研究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上杭县城规划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3、2019年三期的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并结合地形图、实地调研材料以及上杭县城规划区各规划纲要等材料,综合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展开研究。基于ENVI 5.3,ArcGIS 10.5软件平台首先对三期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结构变化特征,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方法揭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动态演变特征。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到最近水域的距离、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最近道路的距离、交通服务设施密度7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通过SPSS 26.0软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运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CA-Markov模型,结合IDRISI 17.0平台模拟预测生态用地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期间,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整体数量面积持续减少,其中林地、耕地、水体、草地的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地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公园与绿地是生态用地中唯一呈持续增加趋势的地类;在生态用地动态转移流向中,以林地、耕地、未利用地三类生态用地的转移变化量较为显着,生态用地演变总体呈城中心向四周城郊区扩张的趋势,重心由西北方向东北方迁移。(2)高程、到最近道路的距离和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至始至终影响着研究区生态用地的变化,且各时段生态用地的变化都与交通因素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政策法规和交通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格局,导致了更多的生态用地被建设用地替代。(3)预测结果显示,在2019-2025年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用地的流失主要发生在九州村、西南村北部、城北片区以及部分沿江地带。在2019-2029年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用地的减少主要集中在交通干道周边、中心城区北部、南部工业园区以及汀江下游部分区域,与城市规划中北扩南优的发展方向相符合。(4)为促进研究区生态用地的保护和良好发展,可通过改善农村的生活就业环境,避免人口过度流向城区;其次需要统筹推进耕地保护,改进加强耕地占补平衡;构建生态网络系统,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管控建设用地规模,提高生态用地质量;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转型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同时加强生态用地格局中基质、廊道、斑块上的优化和保护,以长期维护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赵栋昌[7](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厉泽[8](2021)在《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宜居,产业结构转向多产融合,生产工具逐渐机械化,出行方式实现由自行车、摩托车向轿车的三重转变。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国道、县道、乡道体系日渐完善,但村道体系建设依旧滞后,村域内部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为适应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需求,对乡村村道体系建设做进一步提升优化,显得尤其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三生”需求出发,围绕村道体系与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要素、村道建设与管养三方面构建乡村村道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村道体系评分提供标准。根据长沙城郊乡村的发展类型,以普通发展型浏阳市卓然村、农业主导型望城区盘龙岭村、工业主导型长沙县石塘铺村以及商旅主导型宁乡市关山社区的村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村道体系规模、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路面、村道界面、村道附属设施、村道建设、村道管养七个方面对上述四个村的村道体系进行调研、现状问题分析与村道体系评价,对比分析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提出优化方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类似乡村村道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三生”需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来优化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对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研究表明:(1)满足“三生”需求是村道体系建设的基准。村道体系设定有助于村道建设与管养工作,根据功能与服务需求将村道分为主干路、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机耕道与山林道。连接县、乡及各村的主干道建设情况良好,而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在路幅宽度、路面状况、道路附属设施、路侧植物种植等方面不能满足三生”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应进行重点优化。(2)机耕道需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路面通行条件进行优化与改善,以满足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通行需求。(3)村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村道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乡村村道不能“重建设,轻养护”,村道建设后需加强日常的管养工作,保障村道更好的为乡村服务。
侯淑珺[9](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 ——以原阳县太平镇四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五级三类”系统构架下,国土空间格局逐步完善的同时,村庄发展的劣势愈发凸显。笔者通过参与河南省“千村示范”项目多个村庄规划,从中发现村庄问题,积攒实践经验。并参与《河南省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三年来对河南省黄河流域多个村庄走访调查,结合遥感测绘数据统计分析,搜集调研大量相关研究成果,从“统筹发展,落实实用,补齐村庄短板”的角度出发,延展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5大部分。(1)把握课题背景与研究方向。对课题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占比分析,确定研究内容,界定研究范围。(2)提出理论研究基础。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内在关系及其特征,从“功能空间—要素解构—集成规划”三个层级,指导课题研究。(3)问题分析。对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展开梳理,构建村庄规划现状评价体系,并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村庄现状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分析归纳总结出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状问题:即生产用地有待完善;生态用地问题较为突出;生活用地利用不集约;人居环境需提升;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强;公共服务有待健全等方面的问题。(4)应对策略研究。针对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存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即:强化村庄土地规划管控;维护村庄生态用地;集约村庄生活用地;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彰显区域资源优势;加强村庄公共服务。(5)案例实证。将前期研究成果应用于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中,解决村庄实际问题,落实规划实施,实现“区域大联动,村村有亮点”,验证前期研究成果,为后期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切入点,整合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统筹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村域及村庄建设规划,助推河南省黄河流域乡村振兴。
王梦琪[10](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二、浅谈加强林地管理、维护生态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加强林地管理、维护生态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地 |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4.2 研究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空间韧性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
2.2.5 文献评述 |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
4.4 小结 |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
6.3.1 情景基础界定 |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
6.4 建模 |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
6.6 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
7.2.1 生计指数 |
7.2.2 综合丰度 |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
1.1.3 北京市层面 |
1.1.4 海淀区层面 |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
2. 项目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交通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土地资源 |
2.3.2 水资源 |
2.3.3 湿地资源 |
2.3.4 动植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2.3.5 旅游资源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2.4.1 空气环境质量 |
2.4.2 水环境 |
2.4.3 土壤环境 |
2.4.4 声环境 |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2.5 特色文化 |
2.5.1 皇家园林文化 |
2.5.2 古树名木文化 |
2.5.3 大运河文化 |
2.5.4 红色文化 |
2.5.5 高等教育文化 |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
3.1.1 林地资源 |
(1)总体情况 |
(2)空间分布 |
3.1.2 林种结构 |
3.1.3 乔木林特征 |
(1)林龄组成 |
(2)林分起源 |
(3)优势树种 |
3.1.4 林木蓄积 |
3.1.5 森林覆盖率 |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
3.4.1 森林防火 |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
3.4.4 公益林管护 |
3.4.5 绿地管护 |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
3.4.7 林业队伍 |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
3.5.1 森林网络 |
(1)林木覆盖率 |
(2)城区绿化覆盖率 |
(3)城区树冠覆盖率 |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5)城区林荫道路率 |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7)乡村绿化 |
(8)道路绿化 |
(9)水岸绿化 |
(10)农田林网 |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
3.5.2 森林健康 |
(1)树种多样性 |
(2)乡土树种使用率 |
(3)苗木使用 |
(4)生态养护 |
(5)森林质量提升 |
(6)动物生境营造 |
(7)森林灾害防控 |
(8)资源保护 |
3.5.3 生态福利 |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
(3)公园免费开放 |
(4)乡村公园 |
(5)绿道网络 |
(6)生态产业 |
3.5.4 生态文化 |
(1)生态科普教育 |
(2)生态宣传活动 |
(3)古树名木 |
(4)市树市花 |
(5)公众态度 |
3.5.5 组织管理 |
(1)建设备案 |
(2)规划编制 |
(3)科技支撑 |
(4)示范活动 |
(5)档案管理 |
3.5.6 总体情况 |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
(1)林业用地 |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
(3)城区绿地 |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
3.7 优势与问题 |
3.7.1 优势 |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
3.7.2 面临的问题 |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建设原则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
4.3 规划愿景 |
4.4 规划依据 |
4.4.1 法律法规 |
4.4.2 标准规范 |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
4.5 规划范围 |
4.6 规划期限 |
4.7 规划目标 |
4.7.1 总体目标 |
4.7.2 阶段目标 |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
4.7.3 指标目标 |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
5.1 上位规划衔接 |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2 总体布局 |
(1)一屏四心 |
(2)多廊多点 |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
6.1.2 建设目标 |
6.1.3 建设内容 |
(1)公园绿地建设 |
(2)小微绿地建设 |
(3)老旧公园升级 |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
6.2.1 建设现状 |
6.2.2 建设目标 |
6.2.3 建设内容 |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6.3.1 建设现状 |
6.3.2 建设目标 |
6.3.3 建设内容 |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
(3)林荫停车场建设 |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目标 |
6.4.3 建设内容 |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
6.5.1 建设现状 |
6.5.2 建设目标 |
6.5.3 建设内容 |
(1)休闲场所建设 |
(2)村庄绿化提升 |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
6.6.1 建设现状 |
6.6.2 建设目标 |
6.6.3 建设内容 |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
6.7.1 建设现状 |
6.7.2 建设内容 |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
6.8.1 保护现状 |
6.8.2 建设目标 |
6.8.3 建设内容 |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
7.1.1 林分抚育提质 |
(1)建设现状 |
(2)建设目标 |
(3)建设内容 |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
(1)建设现状 |
(2)建设内容 |
7.2 生境营建 |
7.2.1 建设目标 |
7.2.2 建设内容 |
(1)完善生态廊道 |
(2)划建自然保留区 |
(3)营造鸟类栖息地 |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
7.3 绿地养护 |
7.3.1 建设目标 |
7.3.2 建设内容 |
(1)绿地有机覆盖 |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
7.4 森林火灾防控 |
7.4.1 建设目标 |
7.4.2 建设内容 |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
(3)提升扑救火能力 |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7.5.1 建设目标 |
7.5.2 建设内容 |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
7.6.1 建设现状 |
7.6.2 建设目标 |
7.6.3 建设内容 |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
8.1 绿道网络建设 |
8.1.1 建设现状 |
8.1.2 建设目标 |
8.1.3 建设内容 |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
(2)绿道服务点建设 |
(3)绿道管理养护 |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
8.2.1 建设现状 |
8.2.2 建设目标 |
8.2.3 建设内容 |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
8.3.1 建设现状 |
8.3.2 建设目标 |
8.3.3 建设内容 |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
9.1.1 建设目标 |
9.1.2 建设内容 |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
(5)义务植树基地 |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
9.2.1 建设目标 |
9.2.2 建设内容 |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
9.3.1 建设目标 |
9.3.2 建设类别 |
9.3.3 建设内容 |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
9.4 生态文化传播 |
9.4.1 建设目标 |
9.4.2 建设内容 |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
1 0.1 估算依据 |
1 0.2 工程总投资 |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
1 0.3 资金筹措 |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
1 0.3.3 社会性投入 |
1 0.4 效益评价 |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
(1)涵养水源 |
(2)保育土壤 |
(3)净化大气环境 |
(4)调节小气候 |
(5)固碳释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 |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4)增加就业机会 |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经济效益 |
(2)间接经济效益 |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3)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
一、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主要目标。 |
二、环境管控单元划定 |
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一)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1.区域布局管控要求。 |
2.能源资源利用要求。 |
3.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
4.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
(二)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 |
四、实施应用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强化技术保障。 |
(三)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
(四)强化数据管理及应用。 |
(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21-2030年) |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重大意义 |
第一节国家对吉林林草生态功能定位 |
一、国家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 |
二、国家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生物种质资源库 |
三、国家重要的农业基地和重要粮仓 |
第二节林草生态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
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二、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主体支撑 |
三、为推进绿色惠民提供重要途径 |
第三节林草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 |
一、我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成效 |
二、我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加强林草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影响 |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
二、巩固发展我省生态优势和绿色品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
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需要 |
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和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
五、进一步巩固我省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需要 |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
第一节指导思想 |
第二节基本原则 |
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系统治理 |
二、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难点 |
三、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提质增效 |
四、坚持绿色惠民,调整优化结构 |
五、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建管机制 |
第三节总体目标 |
一、近期目标(2021-2025年) |
二、远期目标(2026-2030年) |
三、展望期目标 |
第三章规划布局、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
第一节规划布局 |
第二节战略重点 |
一、建设东中西三大生态主体功能区 |
(一)东部高功能生态屏障区. |
(二)中部环长生态协同防护区. |
(三)西部重要生态恢复区. |
二、建设四大生态安全屏障 |
(一)长白山森林生态屏障. |
(二)科尔沁防风固沙生态屏障. |
(三)黑土地保护生态屏障. |
(四)松嫩湿地保护修复生态屏障. |
三、建设公路、铁路、江河绿色通道 |
(一)公路绿色通道. |
(二)铁路绿色通道. |
(三)江河绿色通道. |
四、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一大网络 |
第三节主要任务 |
一、着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 |
二、着力提升森林质量 |
三、着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 |
四、着力加强青山草原湿地保护 |
五、着力推进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
六、着力深化林草改革创新 |
第四章重大工程 |
第一节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工程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第二节防护林建设工程 |
一、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二、防风固沙林建设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三、其他防护林建设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第三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
一、森林抚育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二、退化林修复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三、国家战略储备林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第四节草原保护修复工程 |
一、草原保护 |
二、草原修复 |
(一)草原改良. |
1.建设范围. |
2.建设内容. |
3.建设任务. |
(二)人工种草. |
1.建设范围. |
2.建设内容. |
3.建设任务. |
(三)草原围栏. |
1.建设范围. |
2.建设内容. |
3.建设任务. |
第五节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
一、湿地保护 |
(一)湿地分级管理. |
(二)湿地保护体系建设. |
(三)湿地管护. |
(四)保护能力建设. |
(五)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
二、湿地修复 |
(一)长白山泥炭沼泽修复. |
1.建设范围. |
2.建设内容. |
3.建设任务. |
(二)生态补水. |
1.建设范围. |
2.建设内容. |
3.建设任务. |
(三)湿地植被恢复. |
1.建设范围. |
2.建设内容. |
3.建设任务. |
第六节自然保护地体系规范提升工程 |
一、勘界立标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二、标准化保护站建设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三、监测体系建设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任务. |
(三)建设任务. |
四、研学宣教建设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第七节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
一、城市绿化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二、县城绿化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三、乡村绿化美化 |
(一)建设范围. |
(二)建设内容. |
(三)建设任务. |
第八节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
一、科技支撑 |
二、信息化管理 |
三、森林草原防火 |
四、林草有害生物防治 |
(一)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
(二)完善检疫御灾体系建设. |
(三)完善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
五、林草种苗建设 |
(一)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保护. |
(二)强化林草良种基地建设. |
(三)保障林草种苗供应和产业发展. |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
第一节投资估算 |
一、估算依据 |
二、估算指标 |
(一)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工程. |
(二)防护林建设工程. |
(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
(四)草原保护修复工程. |
(五)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
(六)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
三、投资估算 |
(一)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工程. |
(二)防护林建设工程. |
(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
(四)草原保护修复工程. |
(五)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
(六)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
四、资金来源 |
(一)国家资金. |
(二)各级财政资金. |
(三)社会资金. |
(四)绿色融资. |
第二节效益分析 |
一、生态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三、经济效益 |
第六章保障措施 |
第一节加强领导,落实造林绿化责任 |
第二节广泛发动,全民全社会参与 |
第三节注重质量,提升造林绿化水平 |
第四节依靠科技,提高造林绿化成效 |
第五节加大投入,确保造林绿化需要 |
第六节创新机制,激发造林绿化活力 |
第七节加强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生态用地 |
二、生态系统服务 |
三、最小生态用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 |
三、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研究进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三、创新点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滇池流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滇池流域概况 |
一、滇池流域研究范围 |
二、滇池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三、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 |
二、累计修正求和法 |
三、MCR模型 |
四、情境模拟法 |
五、景观格局分析法 |
第三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 |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用地识别 |
一、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二、滇池流域生态用地类型识别 |
第二节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 |
一、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单因子评价 |
二、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单因子评价结果 |
一、水资源供应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结果 |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结果 |
三、土壤保持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结果 |
四、水源涵养单因子生态用地重要性结果 |
第四节 滇池流域生态用地重要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基于MCR模型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 |
一、MCR模型的构建 |
二、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结果 |
第二节 基于情境分析法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 |
一、滇池流域各情境生态用地提取 |
二、滇池流域各情境生态用地分析 |
三、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的确定 |
第三节 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的对比分析 |
一、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二、景观格局分析 |
三、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范围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最小生态用地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基于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优化建议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6)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研究 |
1.2.2 生态用地格局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
1.2.3 生态用地模拟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1.3.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3.5 景观生态学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总体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上杭县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上杭县城规划区概况 |
2.3 研究区生态用地的界定和分类 |
2.4 研究方法 |
2.4.1 土地利用动态度 |
2.4.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4.3 重心迁移 |
2.4.4 Logistic回归模型 |
2.4.5 元胞自动机(CA模型) |
2.4.6 马尔柯夫模型(Markov模型) |
2.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5.1 数据来源 |
2.5.2 数据预处理 |
3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及特征 |
3.1.1 2009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
3.1.2 2013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
3.1.3 2019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
3.2 生态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
3.2.1 数量变化 |
3.2.2 动态度变化 |
3.3 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
3.3.1 转移矩阵 |
3.3.2 重心迁移轨迹 |
3.4 本章小结 |
4 上杭县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
4.1 定性分析 |
4.1.1 人口和经济的增长 |
4.1.2 政策法规 |
4.1.3 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 |
4.1.4 交通的发展 |
4.2 定量分析 |
4.2.1 影响因子体系的构建 |
4.2.2 驱动因素处理 |
4.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模拟及预测 |
5.1 模型的选择 |
5.2 上杭县城规划区2019生态用地模拟及精度检验 |
5.2.1 201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 |
5.2.2 模拟结果精度检验 |
5.3 上杭县城规划区2025年、202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与分析 |
5.3.1 2025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结果 |
5.3.2 202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结果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6.1 存在的问题 |
6.2 建议及对策 |
6.3 生态用地格局优化保护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8)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关注 |
1.1.2 乡村振兴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3 乡村村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4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乡村道路发展研究 |
1.4.2 乡村道路规划方法、策略与规划设计研究 |
1.4.3 乡村道路评价研究 |
1.4.4 乡村道路特征研究 |
1.4.5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5.1 乡村“三生”需求与村道体系的关系研究 |
1.5.2 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
1.5.3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调研分析 |
1.5.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评价与优化 |
1.5.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的总结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长沙城郊村道体系建设与乡村“三生”需求之间的关系 |
2.1 “三生”需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2.1.1 从乡村“三生”空间到乡村“三生”需求 |
2.1.2 满足“三生”需求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的 |
2.2 乡村村道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体现 |
2.3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概况与相关规范、标准 |
2.3.1 长沙城郊乡村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
2.3.2 与长沙城郊乡村村道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梳理 |
2.4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与“三生”需求的差距分析 |
2.4.1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产需求的差距 |
2.4.2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活需求的差距 |
2.4.3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态需求的差距 |
2.5 基于乡村“三生”需求下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内容 |
2.5.1 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乡村村道体系 |
2.5.2 满足村民当下的生活需求 |
2.5.3 维护乡村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
2.6 小结 |
3 基于“三生”需求的乡村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的流程 |
3.3 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构建 |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5 指标权重计算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表与分析 |
3.7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设置 |
3.8 小结 |
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与优化 |
4.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1 普通发展型乡村——浏阳市卓然村 |
4.1.2 农业主导型乡村——望城区盘龙岭村 |
4.1.3 工业主导型乡村——长沙县石塘铺村 |
4.1.4 商旅主导型乡村——宁乡市关山社区 |
4.1.5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内交通工具的类型 |
4.1.6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7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建设与管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
4.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与优化 |
4.2.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分级 |
4.2.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评价与分析 |
4.2.3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评价与分析 |
4.2.4 四种不同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5 应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盘龙岭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6 应对工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石塘铺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7 应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关山社区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3 小结 |
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总结 |
5.1 村道要素 |
5.1.1 村道路面优化 |
5.1.2 村道界面优化 |
5.1.3 村道附属设施优化 |
5.2 村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
5.3 村道管理与维护 |
5.3.1 村道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
5.3.2 村民参与村道管理 |
5.3.3 村道建设与养护的资金筹集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 ——以原阳县太平镇四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国土空间规划 |
1.4.2 村庄规划 |
1.4.3 三生空间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7 研究范围 |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内在结构及其特征 |
2.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内在结构 |
2.1.1 功能空间层 |
2.1.2 要素解构层 |
2.1.3 集成规划层 |
2.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特征 |
2.2.1 “多规合一”为基础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
2.2.2 “科学实用”为标准的村庄规划发展思路 |
2.2.3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村庄规划建设理念 |
3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资源梳理与评价 |
3.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梳理 |
3.1.1 河南省黄河流经市、县、乡、行政村数量统计 |
3.1.2 河南省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及村庄分布特征 |
3.1.3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禀赋 |
3.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状评价 |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评价指标的分析 |
3.2.4 评价方法 |
3.2.5 评价结果 |
4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存问题 |
4.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调研情况 |
4.1.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调研基础 |
4.1.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实地勘察调研情况 |
4.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域空间规划面临的问题 |
4.2.1 土地规划缺乏有效管控,生产用地有待完善 |
4.2.2 村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遭到破坏 |
4.2.3 生活用地利用不集约,造成村庄土地资源浪费 |
4.3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 |
4.3.1 村庄人居环境较差,整体风貌有待提升 |
4.3.2 资源优势彰显不足,产业振兴发展带动力不强 |
4.3.3 村庄公共服务落后,长效发展动力不足 |
5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应对策略 |
5.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村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
5.1.1 强化村庄土地规划管控,促进生产用地科学有序发展 |
5.1.2 维护村庄生态用地,推进村域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 |
5.1.3 集约村庄生活用地,探索村庄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
5.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建设规划应对策略 |
5.2.1 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
5.2.2 彰显区域资源优势,实现村庄产业振兴发展 |
5.2.3 提高村庄公共服务,实现村庄长效发展 |
6.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区位及交通 |
6.1.2 规划范围 |
6.1.3 人口及用地规模 |
6.1.4 自然地理分析 |
6.1.5 人文资源分析 |
6.1.6 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6.2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现状评价 |
6.2.1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现状评价 |
6.2.2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现状评价结果 |
6.3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面临的挑战 |
6.3.1 村庄土地利用低效,用地布局存在矛盾 |
6.3.2 产业优势不明显,原阳稻米品牌效应不突出 |
6.3.3 村庄生态空间规划缺失,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
6.3.4 村庄乡土特色流失,景观风貌有待改善 |
6.3.5 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
6.3.6 村庄管理科学性有待提升,发展长效性不足 |
6.4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应对措施 |
6.4.1 合理布局村庄土地规划,盘活低效土地资源 |
6.4.2 整合村庄发展优势资源,创新升级特色产业发展 |
6.4.3 构建村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空间发展 |
6.4.4 凸显原阳乡土风情,提升村庄景观风貌 |
6.4.5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4.6 科学创新村庄规划管理,实现共商共建美好家园 |
7.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
3.2.2 实地调研阶段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
3.4 本章小节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
4.5.1 乡村聚落景观 |
4.5.2 城镇工业景观 |
4.5.3 山地密林景观 |
4.5.4 田园风貌景观 |
4.5.5 河滩农田景观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5.3.1 评价体系构建 |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
致谢 |
四、浅谈加强林地管理、维护生态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3]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潮州市人民政府. 潮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滇池流域最小生态用地量化对比研究[D]. 刘林.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D]. 彭琳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7]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8]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D]. 厉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 ——以原阳县太平镇四村为例[D]. 侯淑珺.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10]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