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纤维检验技术协作网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张华建[2](2021)在《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初步探讨我国孕产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2.通过检索孕产妇DVT预防与管理有关的文献,以找寻孕产妇发生DVT的最佳证据,初步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通过德尔菲法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研究方法:1.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Ovid、Wanfang、CNKI、CBM、VIP等数据库中检索。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探讨我国孕产妇DVT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再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2.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Ovid、EBSCO、CNKI等数据库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苏格兰临床网站(SIGN)、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等循证指南网站中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发表的与孕产妇静脉血栓预防和管理有关的指南及其他类型文献。按照已制定的纳排标准对指南及其他类型文献进行筛选。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对指南进行评价,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版)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其他类型文献进行独立评价,包括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原始文献。找寻孕产妇DVT护理预防的最佳证据,并参考Meta分析中的危险因素,初步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3.邀请20名专家对本研究初步构建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进行评价。第一轮专家函询后,经本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后对条目进行调整,确立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共经过两轮专家函询,进而完善方案内容。研究结果:1.共纳入12篇研究进行Meta分析,其中有10种危险因素纳入Meta分析。纳入的危险因素有:(1)双胎或多胎(P<0.001);(2)年龄≥35岁(P=0.13)(3)妊娠期高血压(P<0.001);(4)卧床时间≥3d(P<0.001);(5)妊娠期糖尿病(P<0.001);(6)血栓史(P<0.001);(7)产后出血(P<0.001);(8)剖宫产(P<0.001);(9)子痫(P<0.001);(10)BMI(P=0.005)。2.在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的初步构建中共纳入73篇文献。其中Ⅰ级证据9篇,Ⅱ级证据29篇,Ⅲ级证据30篇,Ⅳ级证据5篇。最终初步构建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包括4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59个三级条目。3.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后删除三级条目8条,修改三级条目8条,最终确立了三级共48个条目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85%,提出建议比率为52.9%;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100%,提出建议比率23.5%。第一轮专家函询变异系数(CV)在0.10~0.37范围内,专家权威系数为0.830,协调系数为0.25、0.22,显着性检验结果为P值均<0.05;第二轮专家函询变异系数(CV)在0.09~0.36范围内,专家权威系数为0.838,协调系数为0.23、0.21,显着性检验结果为P值均<0.05。研究结论:1.我国孕产妇合并DVT危险因素有双胎或多胎、妊娠期高血压、卧床时间≥3d、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史、产后出血、剖宫产等;本研究Meta分析尚不能表明年龄≥35岁是我国孕产妇合并DVT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我国国情并符合实际的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共包含4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48个三级条目。专家函询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临床实践具有参考及指导作用。
李金懋[3](2021)在《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分析其常用药对,总结治疗心律失常的核心方,总结整体的治则治法,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可能的优质方案,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方向,为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做基础。2.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同时对不适合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为客观评价清热化痰法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3.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以清热化痰为法的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预测,为今后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同时试图从分子机制的角度分析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1.数据挖掘筛选李平教授使用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记录全面的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标准化,利用Excel录入、校对,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的软件平台V2.3.8和网页平台对纳入的病历进行清洗、建库、数据再次标准化、分析与挖掘。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点式互信息等分析方法对李平教授的常用药对以及治疗心律失常的核心方进行挖掘与探索。2.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全部公开发表的关于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用R软件(metafor软件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用漏斗图、Egger检验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论的稳健性。2.网络药理连夏宁心方是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的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核心方,也是李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由黄连温胆汤化裁而来,可以作为清热化痰法的代表方,包括姜半夏、黄连、陈皮等9味药。通过网络药理的研究方法,初步研究这9味中药对心律失常作用的相关的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为后期研究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机制等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试图解释心律失常痰热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结果:1.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44个病历,其中痰热证占比54.92%、气滞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占比均为15.57%。共涉及195种中药,李平教授用药以寒凉为主,辅以温平,注重甘缓及辛开苦降配伍,同时心肺、脾胃同调,且重视气机的调节。药物频次不低于20的一共有32味,其中郁金、茯苓、石菖蒲、竹茹、陈皮、姜半夏、黄连、麸炒枳壳、首乌藤的的频次明显较高。聚类分析发现10种药物搭配:郁金、石菖蒲;川芎、葛根;茯神、炙远志;姜半夏、茯苓、陈皮;首乌藤、竹茹、黄连;麦冬、醋五味子、太子参;柏子仁、当归、炒酸枣仁;柴胡、龙骨、牡蛎;党参、黄芩、桂枝;煅紫石英、甘松、白芍、地龙、红景天。通过关联规则与点式互信息共总结3首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核心方,分别是针对痰热证的连夏宁心方、针对气滞血瘀证的核心方以及针对气阴两虚证的核心方。2.清热化痰方药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化痰方药治疗室性早搏、房颤以及未明确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在提高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具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发现清热化痰法在治疗室早方面显着优于房颤;发现单独使用中药在改善心电图疗效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中西药联合使用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3.连夏宁心方干预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检索连夏宁心方中9味药材的成分,筛选获得57种活性成分及198个节点;检索到1229个心律失常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后最终得到药物-疾病共同相关的53个靶点,共同靶点进行生物学功能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得到15条通路,35个基因靶点,27种活性成分。整合通路进一步筛选出7个通路,8个核心靶点,17种活性成分,并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结论:数据挖掘提示连夏宁心方是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核心方。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痰方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疗效确切,对比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立法正确。网络药理研究初步揭示了连夏宁心方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推测连夏宁心方可能是以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为主的信号通路网来干预心律失常的,其主要效应是对离子通道以及组织结构的调节,同时也对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有影响。其主要靶点为MMP9,次要靶点为PIK3CA;ESR1和SRC为雌激素通路的辅助靶点;ACHE、CHRM1为信号传递的辅助靶点;PTGS2是炎性反应辅助靶点;HMGCR为血脂调节的辅助靶点。清热化痰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优势可能与多通路的最终效应为L型Ca2+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LTCC)有关。
卢明[4](2021)在《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镁是300多种酶的活化因子,也是植物体的第二大阳离子。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镁对维持叶绿体结构和绿叶细胞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植物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分配、蛋白质合成等与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镁还影响植物的氮代谢和矿质营养分配过程,对作物的营养品质建成有着直接影响。镁是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代谢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然而,人体镁缺乏正成为全球性的营养问题。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素缺乏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镁浓度严重下降,而日常膳食中镁摄入量的降低是造成人体缺镁的重要影响因素。高量土壤镁淋洗损失、忽视镁肥施用和作物产量提升带来的“稀释效应”是导致农产品镁浓度持续下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我国逾50%以上的农田土壤存在缺镁或潜在缺镁的农业生产问题,尤其是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不仅影响了以植物源性食品消费为主的人群镁营养健康,还显着影响了作物的产量。镁肥施用被证实是提升缺镁土壤上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与人体镁营养及其他营养品质的快速有效农学强化措施。但在田间条件下,镁肥施用如何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建成及人体营养健康,如何影响土壤-作物系统的土壤镁淋失及维持系统的镁素平衡,能否通过改善镁肥施用方式以实现镁强化、产量优化及控制镁淋失等都还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基于西南地区黄壤上典型露地蔬菜辣椒-白菜轮作体系,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明确了区域蔬菜的生产水平和菜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研究了镁肥施用水平分别对辣椒和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人体健康效应,以及轮作系统镁素平衡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品质及土壤镁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镁肥施用方式管理对土壤镁淋失的阻控潜力。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户调研和土壤分析,评价了西南地区黄壤典型蔬菜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区域露地菜田基本由水稻-油菜轮作系统转换而来,而当前露地蔬菜系统的产量水平低,但肥料投入数倍高于专家推荐施用量。过量施肥导致了菜地土壤的磷、钾、钙、镁养分富集,造成了系统磷素的高淋洗风险,土壤Ca Cl2-P显着增加的速效磷(Bray-P)临界值为104 mg kg-1。此外,菜地0-60 cm土层的土壤p H明显降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钙镁养分的累积显着缓解了耕层土壤的酸化;但底层土壤p H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外,受碳投入少、耕作频率高、以及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影响,菜地土壤的碳、氮均处于损耗状态,且C/N比随土层向下及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显着下降趋势,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下降,对蔬菜种植系统的持续性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区域蔬菜系统的土壤镁素缺乏及交换性钾/交换性镁比例失衡问题突出。综上,区域传统农业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集约化蔬菜种植已造成严重的菜地土壤退化现象和环境污染风险。因此,西南地区蔬菜集约化生产迫切需要合理的有机物料投入及氮磷镁肥管理策略,同时应注重农技服务的有效配伍,以达到蔬菜绿色生产及生态环境友好目标。(2)土施镁肥显着影响了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本研究中,随施镁量的增加(0-67.5 kg ha-1),辣椒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优化施镁可同步实现最高增产25.6%和增收40.1%。就产量构成来说,产量的增加依赖于单株挂果数和单果重的提高。镁肥对辣椒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辣椒产量的增加可全部归功于植株生物量的提高。其中,辣椒开花坐果期前、后的植株生物累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85%-28.4%和71.6%-90.1%。本研究中,辣椒增产的植物营养学机制为:镁肥提高了开花坐果期的植株镁营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三者间的积极互馈共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累积从而促使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转移。但是,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植株土壤镁浓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均表现为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尚无法建立高产辣椒体系的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说明辣椒产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土壤交换性镁缺乏及土壤钾/镁比例失衡是限制其继续增产的两大限制因子。(3)本研究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评价框架,首次构建了成人镁、钾、钙、铁和维C营养素缺乏的健康评价方法,且初次评估了目前我国成年辣椒消费人群的健康负担为21.3百万DALYs lost;其中,由人体钙营养不良导致的致残寿命年损失贡献为75.3%,而镁、维C、铁和钾营养不良的贡献则分别为8.96%、7.45%、5.88%和2.42%。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施镁量的增加,辣椒果实镁和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着增加,但钙、锌和维C浓度显着降低,而对钾和铁无明显影响。在目前辣椒消费水平下,食用镁强化辣椒虽可增加人体镁营养摄入水平,但显着降低钙、锌和维C的摄入量。据DALYs模型计算,镁营养带来的健康效应远不足以抵消钙和维C摄入不足所造成的健康负担,所以辣椒生产系统中单施镁肥将加剧人体的健康负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镁肥需要与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钙铁锌肥同时施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求。(4)相比于对照,镁肥施用对大白菜收获期产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分别显着提高镁营养、维C和水溶性蛋白含量53%、20.0%和57.9%,同时显着降低硝酸盐含量13.5%,综合营养品质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本研究表明试验地存在轻度镉污染,但镁肥能显着抑制大白菜对重金属镉和镍的吸收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各消费人群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表明,该区域大白菜生产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22.5-45 kg Mg ha-1。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作物系统的镁强化、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人体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5)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巨大的土壤镁淋失是导致土壤-作物系统镁素缺乏的影响因素之一。全球尺度上,农田系统和果园种植系统的平均镁淋失量分别高达44.6 kg ha-1 season-1和103 kg ha-1 yr-1。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农户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却未重视镁肥的施用,忽视了镁素的归还,土壤镁养分随作物收获逐渐被损耗,加剧了系统的镁素缺乏。本田间试验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上露地蔬菜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量为33.9-74.2 kg ha-1 yr-1,与植株镁积累量相近,且随施镁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镁淋洗损失强度与集中降雨同步,故辣椒季贡献了65.4-74.4%的镁淋失量,而大白菜季和休耕期的贡献率相当。除降雨量外,土壤质地、施镁量和植株镁积累量等都是影响镁素淋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当前种植体系下的土壤镁淋失并不会导致地下水硬度超标问题。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施肥策略,辣椒和大白菜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62.1和21.8 kg Mg ha-1。在我国南方大田蔬菜种植体系中,协同改进镁肥施用类型(控释/缓释)和施用方式(土施+叶面喷施),以及改良菜地土壤性质(SOC/p H)和系统管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作物高产、减少镁肥投入和镁淋失量的潜在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全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6)镁肥土施(45 kg Mg ha-1)和0.5%浓度喷施均能显着提高西南地区黄壤上辣椒产量和果实镁营养,且效果相当。但相比于土施,0.5%浓度喷施提高了植株镁营养向果实的转移效率及辣椒的商品果率。受产量提升导致的“稀释效应”和镁参与相关生理过程的共同影响,土施和0.5%喷施显着降低了辣椒果实的钙、维C、硝酸盐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但两处理的品质综合效应表现为:0.5%喷施≥土施。此外,相比于不施镁对照,土施能显着提高辣椒收获期耕层土壤的交换性镁浓度,而喷施处理则表现出损耗态势,0.5%浓度喷施处理对应的土壤交换性镁损耗速率为4 mg kg-1 season-1。若以维持基础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不变为目标,每季至少需要以土施方式向当前土壤-辣椒系统额外补充10.8 kg Mg ha-1镁肥投入。由此一来,相比于45 kg Mg ha-1土施处理,上述组合式施镁策略能够在减施镁肥68.4%基础上获得同等辣椒品质和产量,或更高产量,同时降低镁淋失33.7%。因此,当前的农业管理措施除了需要综合考虑作物品质、产量和养分、土壤生产力及环境效应外;还需在作物生产系统的多指标优化镁肥管理中,加深对施镁量、施镁方式及其系统镁素平衡的理解。
袁永鑫[5](2020)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生活质量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运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比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按照预先制定的搜索策略,采用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有Cochrane协作网实验注册数据库(Cochrane Search Trials)、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所有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MMH)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年限为1998年1月至2019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中国肛肠病杂志》、《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华胃肠外科杂志》3种专业相关杂志。此外,对相关综述与系统评价及其参考文献也进行检索。由两名人员分别独立完成文献查找、筛选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用CochraneLibrary推荐使用的Meta分析软件RveMan 5.3对结局指标进行合并分析,对研究文献的发表偏倚及结果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最后整理报道分析结果。结果:共纳入18篇符合条件的RCT,共1979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在治愈率[OR=1.98,95%CI(1.46,2.70),P<0.001]、住院时间[MD=-2.98,95%CI(-4.06,-3.83),P<0.0001]、手术操作时间[MD=-5.34,95%CI(-7.40,-3.29),P<0.00001]、术中出血量[MD=-5.28,95%CI(-9.46,-1.09),P=0.01]、创面愈合时间[MD=-4.67,95%CI(-6.09,-3.25),P<0.00001]、术后并发症{疼痛[MD=-4.49,95%CI(-5.86,-3.11),P<0.00001)、出血[OR=0.38,95%CI(0.25,0.58),P<0.001]、尿潴留[OR=0.39,95%CI(0.17,0.89),P=0.03]、肛缘水肿[OR=0.35,95%CI(0.24,0.51),P<0.00001]、肛门狭窄[OR=0.26,95%CI(0.07,0.95),P=0.04]}方面均优于外剥内扎术。结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在治疗混合痔方面较外剥内扎术更具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 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观察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在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分别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将数据整理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数量、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通过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更短。(4)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5)两组患者术中切口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切口数量更少。(6)两组患者术后1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第1、3、7日,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肛门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术后14日内最严重出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术后第3日肛缘水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两组患者术前各项SF-36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PF(生理机能)、GH(一般健康状况)、VT(精力)、RE(情感职能)和MH(精神健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月的PF、GH、VT、RE和MH这几个方面评分更高。两组患者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提高。结论: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能显着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肛缘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谢冰冰[6](2020)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平台的建立及血清FSTL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进行性致死性肺部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敏感或特异的可用于进行IPF疾病诊断、疾病进程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国IPF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临床特征、诊断、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并收集生物样本,以进行IPF的分子生物及基因等研究。目的:建立一个中国IPF注册登记研究平台,建立规范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构建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IPF队列;分析临床表型,评价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1,FSTL1)等在IPF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建立一个中国IPF注册登记研究平台,在全国不少于15家中心,注册登记经中心复核确诊的IPF患者,并随访至少3年,以建立包括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征象、影像、肺功能、化验、患者报告的结局问卷等信息综合的基线及随访信息的临床数据库,并采集生物样本,建立生物标本库,构建前瞻性多中心IPF队列。结合所登记患者临床信息,对于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64例IPF患者、54例NSIP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FSTL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检测,分析血清 FSTL1 及 MMP-7在IPF的诊断、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价、预后预测的临床意义,构建可能的IPF预后预测模型。同时,在验证队列中检测59例IPF患者的血清FSTL1及MMP-7进行验证。结果:1.完成 IPF 注册登记研究(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Registry China Study,PORTRAY)方案、病例报告表设计,建立电子数据采集系统、中心多学科诊断复核系统。2.制订标准工作手册及工作手卡。3.目前已有30家参研中心参与本课题研究,已注册登记214例IPF患者,采集基线血样标本202例。4.血清FSTL1及MMP-7的检测结果:①血清FSTL1表达水平:IPF组中位数为219.2(148.8,311.3)ng/ml,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组为 154.0(90.2,239.8)ng/ml,健康对照组为 93.6(75.0,119.2)ng/ml,IPF组显着高于NSIP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②血清MMP-7表达水平:IPF 组中位数为 9.9(7.1,15.6)ng/ml,NSIP 组为 6.2(4.6,9.9)ng/ml,健康对照组为3.4(3.0,5.2)ng/ml,IPF组显着高于NSIP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01)。5.血清FSTL1及MMP-7对IPF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据ROC曲线,①鉴别IPF及健康对照:血清FSTL1的AUC-0.895,敏感度68.8%,特异度99.8%;MMP-7的AUC=0.919,敏感度82.8%,特异度99.6%;两者鉴别能力比较无显着差异(P=0.522)。②鉴别NSIP及健康对照:血清FSTL1的AUC=0.741,敏感度48.1%,特异度99.6%;血清MMP-7的AUC=0.811,敏感度48.1%,特异度59.3%;两者鉴别能力比较无显着差异(P=0.223)。③鉴别IPF及NSIP,血清FSTL1的AUC=0.673,敏感度 68.8%,特异度 67.4%;血清 MMP-7 的 AUC=0.708,敏感度81.3%,特异度57.4%;两者鉴别能力比较无显着差异(P=0.521);联合血清FSTL1和MMP-7不能提高血清FSTL1对IPF与NSIP的鉴别能力(P=0.342)。6.血清FSTL1及MMP-7与IP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①血清FSTL1与氧合指数(r=-0.453,P<0.0001)、DLCO%Pred(r=-0.270,P=0.006)、6MWD(r=-0.301,P=0.005)呈显着负相关,血清 FSTL1 与性别年龄肺功能(Gender-Age-Physiology,GAP)评分(r=0.317,P=0.001)呈显着正相关。②血清 MMP-7 与氧合指数(r=-0.235,P=0.012)、FVC%Pred(r=-0.285,P=0.003)、TLC%Pred(r=-0.328,P=0.001)、DLCO%Pred(r=0.392,P<0.0001)、6MWD(r=-0.331,P=0.002)呈显着负相关,MMP-7 与 GAP 评分(r=0.421,P<0.0001)呈显着正相关。7.IPF的死亡风险因子:单因素Cox风险预测模型提示,对IPF死亡风险具有显着意义的危险因素有FSTL1、MMP-7、氧合指数(PaO2/FiO2)、GAP评分。通过生存依赖的ROC曲线,年龄的最佳价值为68岁,AUC=0.607;PaO2/FiO2的最佳界值为 422.8mmHg,AUC=0.623;血清 FSTL1 的最佳界值为 251.2ng/ml,AUC=0.844;血清 MMP-7 的最佳界值为 11.57ng/ml,AUC=0.842。8.通过多因素Cox风险预测模型构建MAF(MMP-7+AGE+FSTL1)评分及分级系统,模型的 C-index 为 0.778(95%CI:0.668-0.887),GAP 分期系统的 C-index为0.734(95%CI:0.581-0.887),MAF分级系统对IPF的预测能力与GAP分期系统相当。9.通过验证队列验证MAF评分及分级系统,预测验证队列1年生存率的C-index为 0.708(95%CI:0.607-0.907),2 年生存率的 C-index 为 0.652(95%CI:0.575-0.841),三年生存率的 C-index 为 0.639(95%CI:0.570-0.708)。结论:本研究首次建立中国多中心特发性肺纤维化注册登记研究平台,前瞻性多中心IPF队列,由此建立的IPF患者的规范临床和生物标本库将成为IPF的精准医学研究的基础。通过测定血清FSTL1,首次发现IPF患者血清FSTL1显着增高,与MMP-7一样,可用于IPF与NSIP的鉴别、严重程度评价及预后预测,血清FSTL1与MMP-7的鉴别诊断及预后预测能力无显着差异。建立并验证通过MMP-7、年龄及FSTL1构建的MAF评分及分级系统有助于IPF病死率的预测。
刘高[7](2020)在《集束化护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并验证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对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可行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明确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降低其发病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基于循证医学方法论,构建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建立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由科护士长任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组长,定期对神经内科护士进行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神经内科护士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将来自昆明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符合2014年中华医学会所修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并经NIHSS评分表和头颅CT/MRI确诊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周期为10天,将患者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液的纤溶指标,凝血指标以及临床症状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测指标,结合临床观察量表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检查结果和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效果。结果1构建了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该方案包括风险筛查、早期活动、基础护理、机械预防、水化补液、健康教育6个条目。2入院首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两组padu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试验组Padu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两组BI评分、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试验组BI评分、m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前两组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试验组凝血指标除凝血酶时间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前两组纤溶指标(D-二聚体测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试验组D-2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干预前两组行体格检查,患肢腿围、患肢肿胀例数相关临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肿胀,患肢腿围、患肢肿胀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干预前两组患者下肢肌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试验组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干预结束后两组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检,对照组发生血流瘀滞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两组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该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循证证据和流程参考,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科学的、经济的、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从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结局,节约了医疗卫生成本,促进了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活动。2该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降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肌力状态,促进了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3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Padua风险量表能初步预警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4在循证护理实践中,通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循证意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知识转化,多学科合作,使研究结果转化为实践行动,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辛丽丽[8](2020)在《养肺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干预Notch通路影响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纤维化(PF)主要特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堆积。肺纤维化病因多种多样,预后较差。研究结果证实,PF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确切而详尽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GEO是目前研究者使用最多的非肿瘤数据库,从中研究者可以公开获得大量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集,人们整合基因表达数据集以获得更准确结果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以往尚无研究涉及到对PF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在PF中仅发现了极少数的差异表达基因,而DEG的功能注释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不清楚。因此,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明本病的分子机制,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医理论将PF归属“肺痹”“肺痿”范畴,并认为“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肺络”是PF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其核心病机则为“肺气虚-血脉瘀阻-痰浊凝聚-痰瘀伤气-虚及脾肾”。中医治疗依靠“辨证论治”,重在治法的实施,具体的遣方用药则根据医家的经验对患者“因人而异”,以“养肺活血”为治疗大法对PF实施治疗的临床证据颇为丰富,但报道结果不尽一致,因此本文收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循证医学为指导依据,旨在探讨“养肺活血”的临床应用状况及对PF患者的具体效果,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养肺活血方是温病学家王灿晖教授的临床验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上述药物成分有不同程度抑制PF的作用,养肺活血方在理论、临床方面都有确切的依据和临床疗效。异常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调节主要是对转化生长因子-βI(TGF-β1)的反应。研究证实TGF-β1信号与肺肝肾等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因此,TGF-β1已成为研究组织纤维化热门的明星靶点。“养肺活血方”有效防治PF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炎症免疫反应、微血管新生、细胞凋亡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影响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机制的影响多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联。有鉴于此,本研究在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相关课题研究基础上,首先对养肺活血法临床效果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对PF相关基因筛选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探讨养肺活血法针对基因差异性表达参与的肺纤维化病理进程的作用机制,结合Notch通路探讨养肺活血方含药血清对TGF-β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表型的影响。研究方法1.Meta分析:检索中医药治疗PF的研究进展,提取“养肺活血”相关的近义表述及口服类型的汤药或中成药,根据提取到的关键词,进行深入全面的文章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 CNKI、WanFang、VIP、CBM 等中文数据库和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参考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编制“资料提取表”,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对RCT的偏倚风险评估。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3做Meta分析。采用Egger和Begg法分别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采用去除单项研究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应用GRADE系统对结果实施质量评价。2.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的共识声明,本研究中包括的所有PF患者均符合PF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的肺组织样本取自无PF的患者,包括肺癌患者和肺移植患者。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GSE110147微阵列数据,其中样本包括22例PF、10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5例混合型PF-NSIP患者和11名正常志愿者。在本研究中,仅22例PF选择为PF组,并选择11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基于GEO2R工具对GEO样品数据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并使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GO和KEGG途径富集分析,以获得丰富的生物过程和途径(P<0.01为阈值)。最后,我们通过构建PPI网络来系统地分析蛋白质之间的关系,使用STRING在线工具来分析DEG的PPI网络,并且通过k均值聚类。结合文献研究,探讨养肺活血法有效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靶点。3.细胞功能实验:本研究采用养肺活血方及其拆方的兔含药血清,进行原代肺成纤维细胞实验。实验一采用细胞贴壁法成功培养原代肺成纤维细胞,筛选TGF-β1诱导肺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建立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模型;然后筛选药物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抑制的最佳作用方式,用于后续实验。实验二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给药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Notch通路及其串话通路Wnt关键蛋白Notch 1、NICD1、Jagged1、Hes1、核内β-catenin、β-GSK-3β等蛋白表达水平。实验三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进行药物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周期、凋亡作用的定性定量检测。实验四是为进一步证明药物通过Notch通路对增殖发挥了抑制作用,进行NICD1慢病毒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NICD1蛋白表达,NICD1慢病毒转染造模成功后,药物作用于转染模型,分别采用相应的实验方法进行药物对NICD1慢病毒转染模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Wnt通路相关蛋白的定性或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初检出相关文献1046篇,查重后删除文献190篇,剩余856篇。进行逐层筛选排除后,最终纳入43篇文献进行相关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53,I2=0%],提示22项研究之间无异质性,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F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变量指标选择绝对测量标度危险差RD,统计结果为[RD=0.20,95%CI(0.16,0.24),P<0.00001],提示养肺活血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亚组分析得出,对肺功能相关指标Dlco、TLC、VC、FEV1、FVC、FEV1/FVC及血气分析相关指标PaO2、PaCO2等均有明显改善,对6MWT、呼吸困难评分、中医证候(症状)积分等指标的改善亦显示出养肺活血法较对照组为好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养肺活血法对实验室血清指标TNF-α Ⅳ-C、Ig、CD等也有很好的逆转作用,另外,该法的使用对SGRQ的相关具体指标有效率、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总体积分等均有显着性改善作用。2.利用GE02R工具对GES110147表达谱数据集中的PF和对照组的DEGS进行了分析,该数据集中,共有707个DEGS符合选择标准,478个基因被上调,229个基因被下调;DEGS进行GO和通路分析后,上调DEGS富集的GO BP词条主要与纤毛组件、纤毛运动、DNA双链体展开、细胞外基质组织、通过剪接体进行mRNA剪接、成骨细胞分化、RNA二级结构展开、基于微管的运动、蛋白靶向液泡及胶原分解代谢过程有关,而下调DEGS富集的GO BP词条则主要与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反应、细胞对镉离子的反应、血管收缩、细胞对锌离子的反应、负面增长调节、中性粒细胞趋化及线粒体电子转运,细胞色素c传递至氧及血管生成有关;KEGG分析显示,上调DEGs富集的途径主要与RNA转运、黏着、ECM-受体相互作用、血小板激活和蛋白质消化吸收有关。下调DEGS富集的途径主要与氧化磷酸化、心肌收缩、元素吸收有关,也包括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帕金森病、细胞粘附分子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于STRING 11.0版本数据库的数据,构建了 PPI网络,下调基因中有5个基因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CL21,CXCL10,GNG11,XCL1,ARRB1)。其中,有上调基因差异性表达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组成及其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文献研究发现,养肺活血法能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相关细胞因子如TGF-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明确促进同一功能的不同蛋白,不仅为探究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丰富客观的素材,还为探讨养肺活血法对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主要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价值依据。3.原代培养第三代细胞免疫组化可见波形蛋白表达阳性,90%以上细胞染上褐色,细胞形态清晰,大部分呈梭状改变,说明纯化至第三代的原代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可用于后续实验;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TGF-β1分别刺激肺成纤维细胞,并在12h、24h时间点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如下:TGF-β1在≥1ng/ml各个时相均明显刺激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作用于增殖模型后,有明显的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在作用12h时具有统计学意义。4.药物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Notch及其串话通路Wnt关键蛋白异常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otch1、NICD1、Jagged1、Hes1、核内 β-catenin、p-GSK-3β表达均显着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对以上蛋白的高表达分别发挥了不同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在所设浓度梯度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拆方组别的设置对各蛋白的抑制作用亦有所影响,对各蛋白的抑制作用均有相应的优势靶点,全方-10%组对Notch1、NICD1、Jagged1、Hes1、核内 β-catenin、p-GSK-3β 均有调控作用,养肺-10%组有效作用靶点为Notch1、NICD1、Jagged1、Hes1、核内β-catenin,而活血-10%组有效调控蛋白为Notch1、Jagged1、Hes1、核内 β-catenin、p-GSK-3β。5.药物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发现,各给药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 Caspase3的表达,促进了细胞的凋亡。药物对肺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全方-10%组、养肺-10%组显着升高了 G1期细胞的比例,减少了 G2和S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另外,药物对肺成纤维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现了不同程度的周期抑制作用;整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养肺-10%组对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周期抑制,而活血-10%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6.免疫荧光检测显示NICD1慢病毒转染效率高,且NICD1蛋白显着性高表达。各组含药血清在处理24h、36h、48h后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增殖作用,作用36h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细胞的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增加了 G1期细胞的百分比,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对Wnt通路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通路多路径发挥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养肺活血法可以改善PF患者临床症状及部分客观指标。2.生物信息学结合文献溯源分析发现肺纤维化的基因差异性表达参与ECM形成,养肺活血法对ECM的作用提示了相应组方的可能作用靶点。3.养肺活血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4.养肺活血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Notch及串话信号通路Wnt的活化、调控细胞周期及促进细胞凋亡,并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表型进行调控。创新之处1.通过Meta分析为养肺活血法治疗PF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结果探讨了与PF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系列细胞实验完成表型功能验证,从多维度论证了养肺活血法的治疗作用及病理依据。2.通过TGF-β1诱导大鼠原代细胞肺纤维化模型基础,探讨了养肺活血方及其拆方干预Notch及其串话通路Wnt影响肺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增殖的作用,初步阐明了该方对PF治疗的多靶点效应。
罗辉[9](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徐大海[10](2017)在《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投入要素,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当前,各地方存量资源闲置和应用需求无法满足并存情况普遍存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推动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措施制订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必要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开展由微观层面到中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准确把握各类影响因素,为相关优化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遵循“实践归纳—理论分析—指导实践”的研究理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内涵、构成、运行、演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确定区域共享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观测变量,明确区域共享系统序参量及其观测指标,并以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分析结论和分析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提出了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概念。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参与主体多样,关联关系复杂,且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符合将其视为系统开展研究的条件。结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本文将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定义为由特定行政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各参与主体,按照由法律法规、政策、协议、文化等要素综合组成的特定规则,相互联系、相互协作,通过开放共享实现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组成的系统。这一定义明确提出以行政辖区作为区域共享系统的边界,有助于清晰区分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构成,特别是区分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中观政策对区域共享系统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对于政策影响来源区分方面的不足,能够为同类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2.构建了以资源初次配置作为起始阶段的区域共享系统运行全过程理论模型。基于对科技资源配置与优化配置的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起因于初次配置的失衡,而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优化,也是以解决初次配置失衡导致设备供需不协调为目的。因此,有必要将资源初次配置阶段作为共享系统运行的起始阶段进行考虑。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包括初次配置、信息交互、共享服务等三个阶段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运行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各阶段基本运行方式和对系统整体的影响。该模型能够更加完整刻画系统运行过程,有助于全面把握区域共享系统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参考。3.提出了区域共享系统的15个影响因素及其观测变量。本文通过对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一般过程,以及各主体、客体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涵盖区域共享系统的主体、客体、环境的15项对区域共享系统具有扰动效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观测变量。这些影响因素实现了由微观及中观的有机统一,避免了过多侧重于对区域共享系统某一方面的分析,导致研究结论整体性不足的问题,能够为提升相关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提供有益借鉴,也能够为相关部门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4.提出区域共享系统5个序参量及其观测指标。本文在判定区域共享系统具有自组织系统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对区域共享系统的界定,在充分考虑序参量可观测性的前提下,将区域共享系统的序参量锁定为仪器设备使用强度、创新活动支撑能力、隐性知识扩散活力、仪器设备共享效率和市场化运行能力等5项。结合实际,本文提出各序参量相应观测指标包括年平均有效开机率、年均对外服务率、共享平台服务率、指导操作比例、市场营收强度等5项。观测指标均可通过相关统计和调查所获得。序参量及其相应观测指标的提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研究成果将序参量高度凝练,造成相应数据无法有效获取,或仅采用宏观统计数据而导致研究方法和结论偏离区域共享系统基本特性的不足,对相关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补充。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部门判定区域共享系统演化阶段提供有效的观测方法。5.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区域共享系统的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以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为案例,对本文所提出的影响因素、演化进程观测等区域共享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案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支撑下,运用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结论和主成分分析、DEA分析等成熟有效的分析方法,能够对特定对象开展有效分析,进而为优化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指导。
二、全国纤维检验技术协作网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纤维检验技术协作网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孕产妇合并DVT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 孕产妇合并DVT的发病原因 |
1.1.3 孕产妇合并DVT的诊断 |
1.1.4 孕产妇合并DVT的治疗方式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1.3.2 循证护理学(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
1.3.3 德尔菲法 |
1.4 研究目的 |
第2章 孕产妇合并DVT危险因素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2 文献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2.1.4 文献质量评价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文献筛选流程及检索结果 |
2.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 |
2.2.3 异质性检验 |
2.2.4 Meta分析结果 |
2.2.5 敏感性分析 |
2.2.6 发表偏倚 |
2.3 孕产妇合并DVT危险因素讨论 |
2.4 Meta分析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3章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 |
3.1 循证指南检索步骤及策略 |
3.1.1 检索数据库 |
3.1.2 检索策略 |
3.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4 指南资料提取 |
3.1.5 指南质量评价 |
3.1.6 结果 |
3.1.7 结论及对下一步研究启示 |
3.2 原始文献及系统评价等的检索步骤及策略 |
3.2.1 检索数据库 |
3.2.2 检索策略 |
3.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2.4 文献筛选步骤 |
3.2.5 文献检索结果 |
3.2.6 文献质量评价 |
3.2.7 文献资料提取与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的一般特征 |
3.3.2 文献证据整合结果 |
第4章 基于德尔菲法确立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 |
4.1 研究目的 |
4.2 专家函询步骤 |
4.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4.2.2 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
4.2.3 函询专家遴选 |
4.2.4 专家函询过程 |
4.2.5 条目修订原则 |
4.2.6 统计学分析 |
4.2.7 质量控制 |
4.3 研究结果 |
4.3.1 函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4.3.2 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 |
4.3.3 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 |
4.3.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3.5 第一轮函询情况 |
4.3.6 第二轮函询情况 |
4.3.7 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 |
4.4 讨论 |
4.4.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4.4.2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4.4.3 构建孕产妇DVT护理预防方案的意义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系统综述的应用现状 |
1 系统综述的概念 |
2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3 Meta分析在中医领域应用现状 |
4 Meta分析在中医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热化痰法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西医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
2 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3 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4 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5 清热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
6 清热化痰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清热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痰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作者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的连夏宁心方干预心律失常的机制预测研究 |
1 背景 |
2 目的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纳入研究文献特征 |
个人简历 |
(4)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镁素与作物及人体健康 |
1.2 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缺乏现状 |
1.2.1 我国土壤镁养分状况 |
1.2.2 植物镁缺乏的影响因素 |
1.3 镁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1.4 蔬菜生产及其营养地位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
2.3.2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3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
2.3.4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2.3.5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及平衡 |
2.3.6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农户生产调研与土壤取样 |
3.2.3 作物生产系统的养分平衡分析 |
3.2.4 土样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养分平衡状况 |
3.3.2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碳氮状况 |
3.3.3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磷状况 |
3.3.4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钾钙镁状况 |
3.3.5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pH状况 |
3.4 讨论 |
3.4.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 |
3.4.2 菜地土壤碳氮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3.4.3 菜地土壤磷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3.4.4 菜地土壤pH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3.5 小结 |
第4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镁肥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4.3.2 镁肥对辣椒植株镁浓度、镁累积量及收获期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
4.3.3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对植株镁营养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响应 |
4.3.4 镁肥对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5 镁肥对辣椒果实果形指数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施用镁肥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
4.4.2 基于高产的辣椒系统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的建立 |
4.5 小结 |
第5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5.2.4 健康效应评价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镁肥对辣椒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
5.3.2 镁强化辣椒的摄入对相关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贡献 |
5.3.3 镁强化辣椒的人体健康效应 |
5.3.4 镁肥对辣椒果实辣椒素(类)物质浓度及其成人饮食摄入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辣椒果实镁和钙、锌、维C品质间的关系 |
5.4.2 施用镁肥对我国辣椒消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 |
5.4.3 辣椒素(类)物质与人体健康 |
5.4.4 基于人体健康效应的辣椒镁肥管理启示 |
5.5 小结 |
第6章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6.2.4 健康风险评估 |
6.2.5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镁肥对大白菜产量、生物量、镁吸收和相关营养品质的影响 |
6.3.2 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
6.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6.4 讨论 |
6.4.1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6.4.2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
6.4.3 施用镁肥对摄食大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影响 |
6.4.4 大白菜生产中的镁肥管理 |
6.5 小结 |
第7章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素淋洗损失及平衡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 |
7.2.2 试验设计 |
7.2.3 地下淋溶原位监测装置的安装和样品采集 |
7.2.4 文献数据收集和分析 |
7.2.5 数据分析 |
7.3 结果 |
7.3.1 各生态系统的镁素淋失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
7.3.2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状况 |
7.3.3 施用镁肥对蔬菜系统镁累积量及其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
7.3.4 镁素平衡 |
7.4 讨论 |
7.4.1 主要露地生态系统的镁素淋洗和影响因素分析 |
7.4.2 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露地蔬菜系统镁肥管理策略 |
7.5 小结 |
第8章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地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8.2.4 相关计算 |
8.2.5 数据分析 |
8.3 结果 |
8.3.1 施镁方式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8.3.2 施镁方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8.3.3 施镁方式对辣椒植株镁浓度和累积量的影响 |
8.3.4 施镁方式对辣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
8.3.5 施镁方式对辣椒收获期土壤镁形态转变的影响 |
8.4 讨论 |
8.4.1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 |
8.4.2 辣椒植株各器官镁的分配 |
8.4.3 辣椒营养品质及综合效应 |
8.4.4 镁肥管理启示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及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
(5)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生活质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运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第二部分 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痔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特发性肺纤维化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平台的建立及血清FSTL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特发性肺纤维化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平台的建立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血清FSTL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评估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简历 |
(7)集束化护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理论依据 |
第二部分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
一、临床问题的界定 |
二、证据的检索与评价 |
三、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初步构建 |
四、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
第三部分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研究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
2 两组干预前指标比较 |
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
4 两组padua评分比较 |
5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
6 两组下肢血栓的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
7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的比较 |
8 两组患者功能残疾水平的比较 |
9 两组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 |
三、讨论 |
1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分析 |
1.1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评价性 |
1.2 组建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确保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 |
2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2.1 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 |
2.2 集束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 |
2.3 集束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
四、结论 |
第四部分 总结论 |
第五部分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伦理审查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研究观察表 |
附录四 Padua量表 |
附录五 mRS量表 |
附录六 Barthel指数(BI)评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养肺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干预Notch通路影响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养肺活血法辨治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
二、Notch信号通路在肺发育、稳态、再生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养肺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评价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肺纤维化相关基因筛选和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Notch通路探讨养肺活血法对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实验一 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建立及养肺活血方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三、讨论 |
实验二 养肺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Notch及Wnt通路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实验三 养肺活血方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模型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实验四 养肺活血方含药血清对NICD1慢病毒转染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Wnt通路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
3 讨论 |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7 倒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科技资源配置与共享研究 |
2.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 |
2.3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内涵 |
3.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界定与特征 |
3.1.1 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3.1.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界定与特征 |
3.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优化配置 |
3.2.1 科技资源配置 |
3.2.2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
3.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界定 |
3.3.1 科技资源共享 |
3.3.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
3.4 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
3.4.1 国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
3.4.2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现状与经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构成 |
4.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界定 |
4.1.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系统判定 |
4.1.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定义 |
4.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构成要素 |
4.2.1 供给方 |
4.2.2 需求方 |
4.2.3 中介组织 |
4.2.4 地方政府 |
4.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的环境 |
4.3.1 内部环境 |
4.3.2 外部环境 |
4.4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中的信息 |
4.4.1 区域共享系统中信息的界定 |
4.4.2 区域共享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形式 |
4.5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运行 |
5.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制 |
5.1.1 科技资源服务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
5.1.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服务的内涵 |
5.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一般过程 |
5.2.1 初次配置阶段 |
5.2.2 信息交互阶段 |
5.2.3 共享服务阶段 |
5.3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5.3.1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动力 |
5.3.2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演化 |
6.1 区域共享系统自组织特性判定 |
6.1.1 自组织与他组织 |
6.1.2 耗散结构理论 |
6.1.3 区域共享系统的自组织判据 |
6.2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的自组织动力 |
6.2.1 区域共享系统的竞争与协同 |
6.2.2 区域共享系统的序参量 |
6.3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进程观测 |
6.3.1 区域共享系统的演化方向 |
6.3.2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的观测 |
6.4 区域共享系统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
6.4.1 区域共享系统初创阶段 |
6.4.2 区域共享系统成长阶段 |
6.4.3 区域共享系统成熟阶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分析 |
7.1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系统现状 |
7.1.1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现状 |
7.1.2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概况 |
7.2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问卷调查 |
7.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7.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7.2.3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7.2.4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演化进程分析 |
7.3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基于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7.3.3 研究假设 |
7.3.4 结果分析 |
7.4 天津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水平比较 |
7.4.1 研究方法与模型 |
7.4.2 评价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调查问卷(服务机构) |
附件B 调查问卷(企业)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全国纤维检验技术协作网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循证与德尔菲法构建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方案的研究[D]. 张华建. 南昌大学, 2021(01)
- [3]李平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信息挖掘及连夏宁心方的机制预测研究[D]. 李金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D]. 卢明. 西南大学, 2021
- [5]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生活质量观察[D]. 袁永鑫.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6]特发性肺纤维化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平台的建立及血清FSTL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评价[D]. 谢冰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集束化护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D]. 刘高.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养肺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干预Notch通路影响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 辛丽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研究[D]. 徐大海.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