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列式的手工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少渊[1](2021)在《组合QM/MM方法在计算脱羧反应的溶剂效应及水溶液和蛋白中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有机羧酸的脱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物等领域。在近几十年中,脱羧反应机制已经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在有机化学的降解和合成过程中,以及在生物化学的酶促反应过程中脱羧反应频繁发生,以及使用脱羧反应来说明溶液中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足以说明脱羧反应的重要性。有机化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脱羧的价值,并将其作为分子降解和合成的标准方法。同时,物理化学家们研究了溶液中有机酸的脱羧速率,并将结果用于单分子反应理论,结合有机方法和物理方法来阐明热脱羧的机理。实验方面已经有了大量的关于脱羧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的数据,然而微观方面,不同溶剂和反应条件对脱羧机制的影响以及机理的物理本质则需要理论计算化学家们的辅助。通过理论计算探究影响脱羧反应及其逆反应-二氧化碳捕集速率的取代基效应,溶剂效应和酶效应等,有助于实验化学家们摸索出促进脱羧反应的实验条件,材料化学家们设计新型的用于温室气体捕集的材料,以及酶化学家们揭示酶催化机制。二硫键的形成对无序蛋白的正确折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正确配对的半胱氨酸会导致分泌蛋白的非原生态折叠,导致生物功能紊乱。因此有必要研究酶中的二硫键形成乃至正确折叠的机制。二硫键形成主要的机制是去质子的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的交换,该反应是“非典型”的SN2机制。为了氧化分泌蛋白中的二硫键,使其正确折叠,原核细胞主要靠Dsb蛋白协同完成整个循环,真核细胞主要靠PDI蛋白协同完成。其中,原核细胞中,各Dsb蛋白合作密切,氧化路径负责无选择性的引入二硫键,异构化路径负责纠错,分别传输到最终电子受体。该细胞体中二硫键的传递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机理已经较为明确,由于细胞体之间的很多机制类似,研究该机理有助于对真核细胞中二硫键传递机理的理解。1.双精度QM/MM模拟探究水溶液中的脱羧反应及伴随的溶剂效应二氧化碳的捕集,对应于有机酸脱羧反应的逆反应,二氧化碳的重组过程。该过程在气相中通常是无能垒的,在非质子溶剂中的能垒相对较低。然而,水溶液会诱导出很高的二氧化碳重组能垒,且由于脱羧产物碳负离子的强碱性,在水溶液中极易质子化。溶质的固有反应性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在决定整个脱羧反应的平衡和反应自由能垒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应用于温室气体捕集与封存的新型材料,以及揭示一系列羧酸酶在生物体内催化二氧化碳的排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双精度的组合QM/MM模拟,研究了一系列速率常数数值范围跨越近30个数量级的有机脱羧反应,以阐明水溶液中溶剂诱导的自由能垒以及脱羧反应逆反应-羧化反应的内在机制。2.脱羧反应及其逆反应-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在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和水溶液中溶剂效应的差异在水溶液中,生物脱羧反应不可逆的进行,而逆向的羧化反应通常由ATP的水解提供动力。最近报道的环取代的芳香乙酸盐与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跟同位素标记的CO2发生羧化交换,反应途径的分配跟水溶液中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几乎没有碳负离子质子化以及捕集二氧化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能垒相关的实验数据。我们采用组合QM/MM方法,研究了一系列有机羧酸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在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中的脱羧反应,揭示了溶液中脱羧反应的逆反应-羧化反应的能垒完全是由溶剂效应引起的。我们还发现了这些离子脱羧反应速率与反应的Gibbs自由能之间存在线性的Bell-Evans-Polanyi关系,相比水溶液Bell线性关系更小的截距表明DMF中更小的溶剂诱导的自由能垒。DMF溶剂中碳负离子质子化具有较大的自由能垒,对比脱羧反应的逆反应-碳负离子跟二氧化碳的极低的重组能垒,使得碳负离子更倾向于可逆的跟溶剂中同位素标记的CO2重组。在脱羧和羧化反应过程中,理解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设计新型的CO2捕集材料是很有帮助的。3.深入研究硫醇盐/二硫化物模型交换反应以期应用于生物蛋白二硫键的形成对无序蛋白的正确折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计算深入的探究这一反应的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寻找一种高效,精确的描述蛋白质中涉及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致力于基于半经验的QM/MM筛选出这样的方法来完成其在蛋白质中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模拟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气相的最小能量路径来验证密度泛函以及SCC-DFTB3的性能。气相中的最小能量路径(MEP)证明了该反应以加成-消除的机理进行。我们根据QM(CCSD(T))计算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优化了QM(DFTB3)/MM中QM原子的范德华参数,并将这些新的参数用于溶液相的模拟中。在溶液中,二硫键的交换反应机理由气相的加成-消除机理转变为SN2机理,自由能垒为10kcal/mol。在QM(M11-L/6-31g(d))/MM势下计算的自由能垒为14kcal/mol,且根据气相MEP的能量误差修正后为10.9kcal/mol。因此,QM(DFTB3)/MM势结合优化的范德华参数对硫醇-二硫键的计算可信,可用于蛋白中涉及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的研究。4.DsbB氧化DsbA的机理研究DsbA是硫氧化还原蛋白家族中氧化性最强的周质蛋白。在不断的氧化进入周质中的分泌蛋白后自身被还原。为了维持整个氧化还原系统的平衡,DsbA需要被重新氧化,从而恢复其活性。DsbB是一个嵌膜蛋白,它通过两个周质环上的两对半胱氨酸配合完成DsbA的重新氧化。基于实验上提出的两种可能的机理,从分子间二硫键键连的二元复合物结晶结构开始,我们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对于快反应,要释放氧化态的DsbA,埋没在蛋白中的Cys33需要去质子才可激活。通过分析模拟轨迹,我们发现Cys33上的质子需要通过水桥传递到附近Glu24的羧基氧上后才能亲核进攻Cys30-Cys104。整个反应的自由能垒约为15.6kcal/mol,去质子的过程是快反应的决速步骤。对于慢反应,游离的Cys130需要接近Cys41-Cys44后再进攻,此过程的能垒约为12kcal/mol。
毛杰文[2](2021)在《数据中心网络的异常流量检测及探针优化部署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网络作为承载国家重要部门和重点企业大量数据的基础设施,成为了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每年,全世界都会发生大量针对企业网络或数据中心网络的攻击事件,造成大量的信息泄露、经济损失甚至政治问题。攻击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特征众多、不确定性强、隐蔽性强、攻击范围广。现有的网络入侵检测手段往往只使用单一的流量特征,难以从大规模网络流量中实时地、准确地识别出攻击,容易产生误报。同时,集中式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大规模攻击流量下检测负担重,造成检测效率低。因此,如何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流量,成为了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环境感知这一环节的重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要重点关注及解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组合与软硬件结合的数据中心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技术。本文对网络流量数据的特征、异常流量的实时检测和分布式网络探针的部署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技术以及基于信息增益对特征进行筛选过滤的网络流量特征选择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相关系数定义了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聚类的方法合并距离相近的特征向量。然后再根据信息增益和信息增益率对已归并的特征进行排序,进一步约简特征子集。在不同的网络流量数据集上,本文所提出的特征选择机制和实践中常用的特征选择技术进行了比较。从比较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网络流量数据集中的特征维度,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数据集上,采用本章方法生成的特征子集能够使分类器的训练时间更短,提高了生成的模型对异常流量检测的性价比。2.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维联合信息熵的拒绝服务攻击实时检测算法。在上述特征选择算法已经选择出流量关键特征的基础上,该算法考虑了不同特征组合的联合效应,通过计算不同特征组合的联合熵的变化量,找出针对特定攻击方式的不同特征组合。该方法在软件定义网络环境下进行了实时流量的拒绝服务攻击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拒绝服务攻击检测算法和采用单一信息熵的检测算法相比,能够更快地发现攻击,同时提高了检测准确率并降低了误报率。同时,本文还利用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转发分离与动态网络管理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熔断再恢复技术的拒绝服务攻击缓解方法。该方法能够判断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访问行为,能够阻断恶意主机的攻击流量,又不影响对服务器的正常访问行为。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这一缓解方法能有效阻断攻击流量,当僵尸主机恢复正常后,又能够允许其正常的访问行为。3.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异常率范围和交叉熵优化的网络探针部署算法。首先,本文根据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历史流量数据,结合上述实时攻击检测算法检测出的攻击行为,采用最小协方差行列式算法得到网络中所有服务器的历史异常率数据,并根据这一历史异常率数据,通过交叉熵优化算法优化部署位置,使聚合异常率最小化。实验结果证明,和基准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能使每台探针都更接近历史异常率高的服务器。同时,当新的异常产生时,每台探针需要检查的服务器平均数量更低,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文所提出的多特征组合与软硬件结合的数据中心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技术能够较好地提升数据中心网络异常流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能力。
黄惠玲[3](2020)在《Matlab在高职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线性代数教学的现状,结合Matlab功能强大的特点,提出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的观点,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Matlab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方法。
王青春[4](2020)在《块相关电子结构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文中认为发展电子结构理论的不懈追求是准确预测分子的几何结构、能量以及各种化学和物理性质。传统的基于Hartree-Fock(HF)行列式的单参考电子相关方法对弱相关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典型的如多体微扰理论(many-body perturbation theory)和耦合簇(coupled cluster,CC)方法。然而,对强相关体系(例如多键解离,过渡金属化合物),由于HF波函数不是好的参考态,这些方法的精度大大降低。因此,人们发展了多参考(multireference,MR)电子相关方法来处理强相关体系。这些方法,特别是多参考CC(multireference CC,MRCC),以多个行列式的线性组合成参考态,对强相关的小分子体系提供了满意的描述。然而,现在的MRCC方法,其计算量随活性空间呈指数增长,只能应用到小分子体系。我们认为,与其改进现有的MRCC方法,更应该发展全新的MRCC方法。这种MRCC方法,首先,应该使用一种包含部分静态相关(static or non-dynamic correlation)的多参考态函数作参考态;其次,应该能有效处理剩下的静态相关和动态相关(dynamic correlation)给出高精度的结果。前人的研究表明,对具有强多参考特征的体系,广义价键(generalized valence bond,GVB)波函数可能是一个比HF更好的参考态函数。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算法能够实现大体系GVB的自动计算。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发展一个有效算法实现大体系GVB的自动计算;(2)在GVB波函数上发展块相关CC(block-correlated CC,BCCC)方法(简记为GVB-BCCC),为强相关体系的电子结构提供满意描述。具体而言,在第二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为各种体系自动构建GVB初始轨道,阐明对非常大的体系我们的方法也能使GVB计算自动进行。有了这样的自动算法,GVB计算不再困难,为后续进行多参考电子相关计算提供了基础。在第三章中,我们提出并实现基于GVB波函数的BCCC方法(GVB-BCCC),这种方法对强相关体系能够提供准确的描述。我们将详细介绍GVB-BCCC方法的波函数形式、公式推导过程以及一些程序实现细节。在第四章中,我们将应用GVB-BCCC方法去研究一系列分子的解离过程,通过与其它理论方法对比,我们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普适性。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总结如下:第二章,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案自动构建GVB初始轨道,让大体系GVB计算自动进行。根据限制性的HF波函数是否稳定,我们使用两种方案分别得到了不同的活性占据轨道和虚轨道。然后,分别局域化,再利用Kuhn-Munkres算法配成轨道对作为GVB初始轨道。利用该方法,我们计算了聚烯烃(最大到96对的并十苯)体系的最低的单重、三重和两个双铜氧氨配合物的单重态GVB能量。此外,我们还将展示GVB中强相关对信息能够帮助其它多参考电子结构方法自动确定最小活性空间。第三章,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GVB波函数的BCCC(简称GVB-BCCC)方法,并在从头算水平上实现。这是一种描述强相关体系电子结构的多参考方法。该方法将簇算符用块多电子态定义,是传统的基于轨道的CC方法的一种推广。我们将介绍GVB-BCCC方法的原理、工作方程的推导,以及计算程序的实现,并说明GVB-BCCC方法的特点。第四章,我们将应用GVB-BCCC方法研究两个双键体系(H2O和C2H4)和两个三键体系(BH3和N2)的键解离过程,通过与其它理论方法对比,我们验证了GVB-BCCC方法的精度。然后我们应用GVB-BCCC方法研究几个较大的强相关体系。对小分子体系的多键解离,虽然GVB参考态定性错误,但GVB-BCCC方法能够提供准确描述。对更大的有挑战性的强相关体系,十三烷(tridecane)的12根C-C单键同时解离,我们的计算表明,GVB-BCCC2b方法,从弱相关到强相关区域,都可以提供与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ensity matrix renormalization group)方法高度一致的结果。
董岳杭[5](2020)在《硅纳米结构表面改性理论研究及金硅化合物稳态结构搜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Si基材料已形成丰富的产业链,尤其在电子工业中十分重要。在集成电路、芯片、光学器件、金属门限晶体管(metal gate transistor)和金属半导体接触器件(欧姆/肖特基器件)等产品中,基于Si的各种纳米结构和金属化合物使用广泛。相关的Si基纳米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质研究也一直是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结构设计和稳态结构搜索的方式结合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分别对Si的表面修饰纳米结构和金硅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优化计算和结构筛选,对较稳定的构型、能量和电子结构等性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所使用的结构搜索工具的二次开发工作。最后,针对第一性原理计算中电子关联项的一种改进方法进行了理论基准测试计算。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基于Si纳米结构(nanostructures,NSs)常见的实验制备和理论研究,设计了两种尺度的Si-NSs(Si78和Si172),并对Si(111)表面进行了修饰,考虑了生长和吸附两大类型表面修饰结构,包括常见的栅格状、岛状、坑状和球状等构型。对不同构型的稳定性及电子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使用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density functional based tight binding,DFTB)对各类表面修饰结构进行能量计算和初步排序,对最后得到的较稳定结构用密度泛函方法(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进一步优化。同时,对表面修饰结构的电子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与生长型表面修饰相比,吸附型的Si-NSs表面修饰结构的结合能普遍偏高,但该类型表面修饰结构的光吸收相对较强。2)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搜索方法对Au-Si二元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搜索,并结合DFT计算进行结构优化,获得每个结构的构型和能量信息。将不同组份具有代表性的稳定结构进行了更精细的DFT计算,并进行了声子计算和电子性质分析。最后判定搜索发现的4个新结构能稳定存在,同时给出了Au-Si体系的结合能凸包图,为相关的材料搜索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信息。3)对所使用的遗传算法程序包进行了二次开发。主要工作包括扩增第三方工具软件(包括CASTEP程序包和DFTB+程序包等)的兼容支持、整体执行流程的调整、批量分析工具程序包开发、在结构生成、种群相似性判断和结构匹配等过程中晶格参数/结构最小键长的控制调整、增加结构匹配核心过程对选定元素的固定功能以及若干辅助分析工具程序开发等。二次开发程序包已应用于课题组当前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开发后期工作仍在不断完善。4)基于Gutzwiller变分波函数(Gutzwiller variational wave function)的共轭梯度最小化方法,计算了9种元素的二聚体的基态势能曲线。计算结果与使用小基组/大基组的组态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方法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比同类的近似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二聚体动态电子相关能的计算精度。
金珩,徐俊文[6](2020)在《“线性代数”教学一般方法的程序化改造》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程序设计的前导课程中缺少对程序设计思想的渗透,导致学生在学习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方法等需要进行程序设计的课程时往往很难快速建立并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思想。线性代数中教学的一般方法,大都满足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线性代数教学时应对其中的一般方法尽可能地进行程序化改造,以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有效性。
蔚涛,周薛雪[7](2020)在《MATLAB与线性代数教学的有机结合》文中指出文章集中讨论如何将MATLAB这一数学软件引入线性代数教材和教学过程。首先探讨了这一工作的必要性;接着重点分析了MATLAB与线性代数教学的几个可行的结合点;最后对结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简要分析。
骆燕文[8](2019)在《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是政府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合理地编制控规是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课题。控规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规划管理依据,控制指标有着很强的三维属性,在三维空间划分了开发边界,规定城市开发与建设应该在该三维空间内进行。从城市物理环境来说,特别是城市的风环境和热环境,其形成受到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影响,因此与控规有密切联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控规在编制过程中往往是以二维平面的形式进行表达,虽然配以城市设计做三维引导,但缺少真正意义上与三维空间的结合,且目前我国控规在编制过程中极少将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作为考虑要素。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用于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控规方案三维模型与控制指标联动变化,同时利用该建模方法和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的风环境和热环境,确保控规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分析方法非常直观,也符合规划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为实现以上目的,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1)探讨控规阶段三维城市模型的属性。结合控规三维模型的价值取向,对控规阶段三维模型做了定义,提出控规三维模型是依据控规方案建立的一种城市基本三维形态模型。归纳控规三维模型具有以城市整体布局表现为重点,微观层面表现为配合;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引导性的特征。提出控规三维模型的要素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地形模型、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提出控规方案三维城市模型的细节层次以LOD1和LOD2为主。(2)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通过控规三维模型属性研究可知规则建模方法非常适用于控规阶段的三维建模,然而具体建模步骤和方法仍需要进一步讨论。因此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控规三维模型的属性研究,归纳和分类得到规则构建该模型应表达的控制指标和模型细节层次。采用CE(City Engine)规则建模方法,提出CE批量建模性质可与控规的低精度建模性质结合,规则语言描述特性可与控规控制指标结合。归纳CE规则建模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主要步骤为(1)数据收集与处理、(2)建立地形模型、(3)CE规则程序编写和(4)模型生成与输出。并最终完成了控规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的CE规则文件的程序编写,该规则文件可应用于其他控规建模场景。(3)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采用基于城市围合度的城市通风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阻碍能力,可较为快速地评价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影响程度,适用于控规阶段的通风分析。然而该方法需要城市三维模型作为数据提取的基础。本研究提出将规则建模方法与城市围合度通风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规则建模方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的三维基础模型,为提取城市不同方向的剖面数据提供基础模型,以此分析城市和不同片区的城市围合度和各方位通风情况。分析步骤为选取影响城市通风的控规控制指标,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建立控规建筑三维体块,在构建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划分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垂直剖面,提取剖面面积数据,并绘制城市围合度图。最后将城市围合度图与城市风玫瑰图叠加。围合度图与风玫瑰重合的面积越多,通风环境越差,反之,通风环境越好。用此叠加图分析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通风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4)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控规热环境分析。已有研究提出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有一定的定量关系,然而还没有研究对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的定量关系进行较为完善的总结。本研究提出对控规指标与热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同时评价热环境。为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研究将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评价指标—城市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定量关系作为评价热环境的依据。通过采用单元地块设计、热环境数值模拟、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到控规指标与城市热岛潜在强度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CE规则建模语言对获得的热环境数学模型进行编辑,实现根据地块的控制指标获得地块的热岛潜在强度日累计值,并对地块的热环境等级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进行了探索,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所提出的风环境分析方法的有用性。总结了控制指标与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则建模方法可有效地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的热环境。研究成果为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可能形成的风热环境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为保证控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江丽[9](2019)在《基于景象匹配的UAV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UAV在高空飞行时的自主导航定位能力对其自动化程度有着关键的影响。基于景象匹配的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相比于GPS导航而言,不依赖外部系统,相比惯性导航而言,没有累积误差。这种技术是一种自主性和精度均很高的导航定位技术,在导航定位领域的作用日渐重要,也是视觉领域的前沿方向。景象匹配算法通过定位实时图在基准图中的位置实现自身的地理定位。本文研究对比两种景象匹配算法,设计并重点研究了较优的基于SURF特征的一类基于特征点的景象匹配算法,并从速度、精度、自主判断能力以及快速再定位角度优化了该算法。首先,本文探究了基于景象匹配的UAV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背景,阐述了研究意义,分析了景象匹配算法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此外,还给出了景象匹配问题的定义、基本组成、基本框架和常见分类。其次,本文研究了边缘特征的景象匹配算法和基于SURF特征点的景象匹配算法的算法原理,为后文的测试以及优化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其中简要介绍了基于边缘特征的算法,深入研究了基于SURF特征的算法。然后,本文明确了景象匹配算法的测试方案,并研究基准图的获取方式,实现了从网络地图服务平台上获取任意范围的多分辨率的卫星地图的方法。在测试方案中,本文利用谷歌地图瓦片拼接形成了测试用基准图,完成了对边缘特征的景象匹配算法和基于SURF特征的景象匹配算法的测试比较,并证明了后者在精度和速度上更胜一筹,因此将后者作为重点研究和优化的对象。最后,本文设计了针对算法多项缺点的优化方案。针对匹配定位失败的可能性,设计了合理性判断和失败再定位的方案,合理性判断能够在匹配不正确的时候给出提示,再定位方案则给出了四种推荐方法实现重定位;精度的优化方面,探究了Hessian矩阵行列式阈值对算法精度的影响,匹配精度提升至90%以上,并给出Hessian矩阵行列式阈值的推荐值;速度的优化方面,利用历史信息和UAV性能参数,在本论文测试条件下,将匹配速度由1fps大幅提升至30fps以上。
李政宁[10](2019)在《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成形原理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纺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源于高性能纤维的出现。为了充分发挥高性能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增强作用,通常是用立体织造的方法将高性能纤维制备成立体预制件(3D preform)。纤维立体预制件织造工艺有立体编织(3D braiding)、立体机织(3D weaving)和立体针织(3D knitting)三类,其中立体编织预制件的综合性能最为突出。立体编织预制件的加工工艺从旋转式编织、行列式编织发展到近年出现的六角形编织,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编织机械。六角形编织在带纱数量上较其他编织工艺有明显优势,对于编织高纱线交织率的立体编织物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六角形编织理论和技术提出时间不长,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及其加工方法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从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成形原理为切入点,对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特征、纱线交织方式、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物的几何结构建模与优化、含增材式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复合材料制备、六角形编织机的搭建与织物试织进行研究,阐释了六角形编织工艺与编织物结构特征、编织机控制方法、增材式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和试样性能,探究了六角形编织物成形的新工艺。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从角轮的几何参数和角轮的排布紧密性等方面分析了角轮设置不同凹口数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只有四个凹口和六个凹口的角轮可以用于排布紧密的角轮阵列,以保证编织机底盘上有较高的携纱器密度和纱线交织率。分析了六角形编织和二维旋转编织过程中角轮(拨盘)旋转与纱线交织的关系。二维旋转编织中相邻的拨盘各自旋转180°仅可使纱线形成1次交织,而六角形编织中相邻的角轮各自旋转60°即可形成2次纱线交织。由此得出,六角形编织工艺更易于织造结构紧密的编织物,在纱线交织率上具有明显优势。为了对六角形编织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分析二维旋转工艺中携纱器运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六角形编织工艺中携纱器的加速度和速度特征,结果表明按携纱器在不同角轮凹口上驻留方式划分,六角形编织的携纱器速度曲线可以分为两种方波曲线,而且这两种速度曲线都近似为周期方波。建立了六角形编织机的虚拟样机,利用ADAMS软件对携纱器运动的速度曲线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曲线的正确性。构建了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结构模型。把六角形编织机底盘上所有携纱器的驻留点坐标化,再根据六角形编织工艺中角轮的旋转时序,推算出每个携纱器(纱线)在角轮每次旋转后的xoy平面坐标点,加上z轴进给的坐标值,从而获得了一系列空间坐标点,在Matlab软件中将这些坐标点依次连结,得到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物中每条纱线的空间轨迹,从而构建出含30根编织纱的织物几何模型。选用B-spline曲线对纱线的轨迹进行拟合,使纱线的空间轨迹更加平滑。为了使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几何结构更加紧凑,利用坐标变换和矩阵变换算法对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纱线间距和截面形态进行优化,使编织物的纤维体积分数从18%提高到57%,充分说明坐标变换算法的有效性。利用相同的立体织物几何结构建模和坐标变换方法,分别构建了含有72根编织纱和132根编织纱的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几何模型,并对比了坐标变换前后立体织物的纤维体积分数。由在织物构建过程中得到的纱线空间轨迹坐标点,在SolidWorks建立了含30根编织纱的立体织物实体模型,该模型数据可用于增材制造,使得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几何结构能够被直观地研究。研究了增材式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利用双喷头三维打印机,设计和制备了行列式编织复合材料模型;根据传统的纤维复合材料成形工艺,设计和制备了含有增材式行列式编织结构增强体和含有六角形编织结构增强体的复合材料试样,测试了试样的压缩性能。通过改变增材增强体材料(PLA,CPLA)和基体相材料(Epon-828环氧树脂、UDMA/TEGDMA树脂、E-51环氧树脂和TDE-85环氧树脂),研究了试样破坏界面的微观表征和压缩特性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增材式编织结构增强体的加入不会改变树脂自身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增材式编织结构增强体和树脂基体结合的紧密度会影响试样的初始模量和最大应力,复合材料不同组分的界面紧密程度越高,初始模量会有所增加,但是六角形立体织物编织角的变化与增材式六角形编织复合材料试样的压缩力学特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为了验证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设计搭建了含有19个角轮的六角形编织机,并对六角形编织机的结构进行解析,包括角轮和携纱器的几何尺寸关系、角轮对携纱器的驱动力、驱控模块的连接等。利用所搭建的六角形编织机织造了含有示踪纱线的圆截面编织物,并与织物的仿真模型进行对比,两者在织物表面特征和截面特征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采用芳纶纤维织造了含30根纱线的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并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实验表明,织物的断裂强力会随着编织角的增大而减小,由于织物中的编织纱在拉伸过程中存在滑移,织物的断裂伸长率会大于编织纱的断裂伸长率。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将理论、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成形原理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六角形编织理论和技术,为今后六角形编织工艺的设计、六角形编织机的改进、增材式纺织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等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二、行列式的手工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列式的手工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组合QM/MM方法在计算脱羧反应的溶剂效应及水溶液和蛋白中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脱羧反应 |
1.2.1 脱羧反应的机理 |
1.2.1.1 热化学脱羧 |
1.2.1.2 光催化脱羧 |
1.2.1.3 酶催化脱羧 |
1.2.1.4 一些常见的有机酸脱羧反应 |
1.3 二硫键交换反应 |
1.3.1 二硫键的形成 |
1.3.1.1 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 |
1.3.1.2 氧化剂和氧化化学 |
1.3.2 酶催化硫醇氧化反应 |
1.3.2.1 蛋白异构化酶(PDI) |
1.3.2.2 含醌的酶 |
1.3.2.2.1 DsbB |
1.3.2.2.2 VKOR |
1.3.2.3 含黄素的酶 |
1.3.3 生物体系中的氧化折叠 |
1.3.3.1 细菌周质中的氧化折叠 |
1.3.3.2 内质网中的氧化折叠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能量的计算 |
2.2.1 量子力学基础 |
2.2.1.1 绝热和Born-Oppenheimer近似 |
2.2.1.2 轨道概念的引入 |
2.2.1.3 Slater行列式以及分子轨道的计算 |
2.2.1.4 Hartree-Fock方程和基组 |
2.2.1.5 电子相关方法,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以及半经验方法 |
2.2.2 分子力场 |
2.2.2.1 键伸缩能 |
2.2.2.2 角度弯曲能 |
2.2.2.3 二面角扭转能 |
2.2.2.4 平面外扭转项和交叉项 |
2.2.2.5 非键相互作用能 |
2.2.2.5.1 静电相互作用能 |
2.2.2.5.2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
2.2.2.6 力场参数化 |
2.3 势能面和自由能面 |
2.3.1 能量最小化 |
2.3.2 过渡态和反应路径 |
2.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3.3.1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3.3.2 L-J势函数的截断 |
2.3.3.3 长程静电势的计算 |
2.4 自由能的计算 |
2.4.1 自由能差的计算 |
2.4.1.1 热力学微扰 |
2.4.1.2 热力学积分和“缓慢增长”法 |
2.4.1.3 平均力势和伞形抽样 |
2.4.2 组合QM/MM方法 |
2.4.3 过渡态理论和速率常数 |
2.4.4 Bell-Evans-Polanyi原理/Hammond假设/Marcus理论 |
第3章 双精度QM/MM模拟探究水溶液中脱羧反应自由能垒的溶剂诱导效应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2.1 双精度的QM/MM |
3.2.2 QM/MM相互作用能的验证 |
3.2.3 溶剂极化能的能量分解分析 |
3.3 计算细节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对脱羧反应的双精度能量矫正 |
3.4.2 通过双分子络合物的构建用以描述QM/MM相互作用能 |
3.4.3 脱羧反应的平均力势和自由能 |
3.4.4 自由能的线性关系以及相互作用能的分解。 |
3.4.5 径向分布函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甲基甲酰胺和水中的脱羧及其逆反应-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自由能垒的内在机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和计算细节 |
4.3 结果和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入研究水溶液中的硫醇/二硫键交换反应 |
5.1 前言 |
5.2 计算方法和计算细节 |
5.2.1 气相的MEP |
5.2.2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 |
5.2.3 QM/MM势和自由能的计算 |
5.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5.3.1 气相MEP |
5.3.2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 |
5.3.3 平均力势的计算 |
5.3.4 三个硫和水中氢间的径向分布函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DsbB氧化DsbA的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1.1 大肠杆菌中的氧化和异构化机理 |
6.1.2 DsbA和 DsbB的结构特点 |
6.1.3 DsbB-DsbA的氧化机制 |
6.2 计算方法和计算细节 |
6.2.1 模拟体系的搭建 |
6.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 |
6.2.3 自由能的模拟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快反应 |
6.3.2 慢反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数据中心网络的异常流量检测及探针优化部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 |
1.1.2 数据中心网络的概念 |
1.2 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2.1 本文研究问题 |
1.2.2 本文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网络流量特征工程的相关研究 |
1.3.2 网络异常流量和拒绝服务攻击检测的相关研究 |
1.3.3 入侵检测系统部署的相关研究 |
1.4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网络流 |
2.1.1 网络流的表示 |
2.1.2 网络流的开始与结束 |
2.2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
2.2.1 信息论概述 |
2.2.2 信息的度量 |
2.3 拒绝服务攻击(DoS) |
2.3.1 (D)DoS攻击的定义 |
2.3.2 DDoS攻击的分类 |
2.3.3 DDoS攻击的缓解 |
2.4 网络流量的特征选择 |
2.4.1 网络流量中特征的分类 |
2.4.2 特征选择方法综述 |
2.5 软件定义网络(SDN) |
2.5.1 SDN发展简史 |
2.5.2 SDN基本概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聚类和信息增益的网络流量特征工程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基于聚类和信息增益的特征选择算法 |
3.2.1 数据预处理过程 |
3.2.2 基于特征间距离的聚类算法 |
3.2.3 基于信息增益的集成特征评级算法 |
3.3 算法分析 |
3.3.1 时间复杂度分析 |
3.3.2 和降维方法PCA的比较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不同距离阈值下特征压缩数量的比较 |
3.4.3 不同特征选择算法的性能比较 |
3.4.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联合信息熵的拒绝服务攻击实时检测与缓解技术 |
4.1 本章引言 |
4.2 基于联合熵的DDoS实时检测 |
4.2.1 训练阶段 |
4.2.2 测试阶段 |
4.3 基于“熔断再恢复”的DDoS攻击缓解技术 |
4.3.1 动机 |
4.3.2 算法实现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1 实验配置 |
4.4.2 最佳特征组合的选取 |
4.4.3 基于联合熵的实时攻击检测效果验证 |
4.4.4 攻击强度对网络中信息熵变化情况的影响 |
4.4.5 攻击强度对检测效果的影响 |
4.4.6 “熔断再恢复”缓解算法的效果测试 |
4.4.7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异常率及交叉熵优化的网络探针优化部署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系统结构和问题定义 |
5.2.1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回顾及其抽象 |
5.2.2 本章的问题场景 |
5.3 异常检测与探针部署 |
5.3.1 网络流量数据的预处理 |
5.3.2 基于Auto Encoder的数据降维 |
5.3.3 基于最小协方差行列式的异常率生成算法 |
5.3.4 交叉熵优化算法 |
5.3.5 基于交叉熵优化的网络探针部署 |
5.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4.1 实验设置 |
5.4.2 不同规模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探针插入数量 |
5.4.3 不同规模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平均服务器检测数量 |
5.4.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块相关电子结构方法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单参考电子结构方法 |
1.2.1 Hartree-Fock波函数 |
1.2.2 组态相互作用 |
1.2.3 多体微扰理论 |
1.2.4 耦合簇方法 |
1.3 多参考电子结构方法 |
1.3.1 多参考波函数 |
1.3.2 多参考耦合簇方法 |
1.3.3 类多参考耦合簇方法 |
1.3.4 块相关电子结构方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GVB波函数的自动计算 |
2.1 研究背景 |
2.2 方法及原理 |
2.2.1 GVB的简要介绍 |
2.2.2 GVB的初始轨道的自动构建 |
2.2.3 实现细节 |
2.3 实例应用与讨论 |
2.3.1 并苯体系 |
2.3.2 双铜氧氨络合物的两种异构体 |
2.4 本章小结 |
附录:Kuhn-Munkres算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GVB波函数的BCCC方法及程序实现 |
3.1 研究背景 |
3.2 原理及程序实现 |
3.2.1 GVB波函数的BCCI展开 |
3.2.2 基于GVB波函数的BCCC理论 |
3.2.3 GVB-BCCC方法的程序实现 |
3.3 GVB-BCCC方法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GVB-BCCC方法的验证与应用 |
4.1 研究背景 |
4.2 测试与验证 |
4.2.1 双键的断裂 |
4.2.2 三键的断裂 |
4.3 应用实例 |
4.3.1 线性氢链 |
4.3.2 苯分子 |
4.3.3 并苯体系 |
4.3.4 十三烷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硅纳米结构表面改性理论研究及金硅化合物稳态结构搜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Si纳米结构 |
1.2 Au-Si化合物 |
1.3 结构搜索方法 |
1.4 电子相关效应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薛定谔方程 |
2.2 Hartree-Fork方法 |
2.3 关于电子相关的改进方法 |
2.3.1 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 |
2.3.2 耦合簇方法 |
2.3.3 微扰理论 |
2.4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2.5 声子计算 |
第三章 Si纳米结构在Si(111)表面的修饰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表面模型与Si-NSs纳米结构的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i_(78) 表面结构 |
3.4.2 Si_(172) 表面结构 |
3.4.3 介电函数虚部随表面厚度变化的近似修正 |
3.4.4 各表面修饰结构的光吸收对比 |
3.4.5 电子态密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硅化合物的结构搜索理论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各组份晶体结构 |
4.4 动力学稳定性和电子结构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A程序包的二次开发及调试工作 |
5.1 引言 |
5.2 GA算法主线程与CASTEP和 DFTB+模块对接的实现 |
5.2.1 GA主线程简易流程伪代码 |
5.2.2 兼容DFTB+计算模式 |
5.2.3 兼容CASTEP计算模式 |
5.2.4 CASTEP与 DFTB+配合模式 |
5.3 遗传过程中指定部分原子固定功能的实现 |
5.4 晶格矢量夹角限制和最小键长限制的实现 |
5.4.1 晶格矢量控制 |
5.4.2 最小键长设定 |
5.5 测试与调试 |
第六章 二聚体基态能量计算中的Gutzwiller共轭梯度最小化法基准测试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Si纳米结构在Si(111)表面修饰 |
7.2 金硅化合物的结构搜索 |
7.3 稳态结构搜索 |
7.4 Gutzwiller共轭梯度最小化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线性代数”教学一般方法的程序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线性代数”教学一般方法的特点 |
三、适合渗透和灌输程序设计思想的方法举例 |
(7)MATLAB与线性代数教学的有机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MATLAB与线性代数的有机结合 |
1. 行列式的计算。 |
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 |
3. 矩阵的行最简形的计算。 |
二、关于将MATLAB引入线性代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
(8)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控规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
1.1.2 控规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1.1.3 控规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
1.1.4 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本研究方案 |
本章导读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控规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
2.1.2 规则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2.1.3 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研究现状 |
2.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本研究方案设计 |
2.2.1 研究思路 |
2.2.2 本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2.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属性研究 |
本章导读 |
3.1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定义及建模特征 |
3.1.1 控规三维模型定义 |
3.1.2 控规三维模型特征 |
3.2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控制指标选取 |
3.3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要素及细节层次 |
3.3.1 建模要素 |
3.3.2 建模细节层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方法 |
本章导读 |
4.1 规则建模技术及其优势 |
4.1.1 规则建模原理 |
4.1.2 规则建模关键技术 |
4.1.3 规则建模优势 |
4.2 规则建模与控规的结合 |
4.2.1 与控规模型精度的结合 |
4.2.2 与控规控制指标的结合 |
4.3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步骤与方法 |
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2 地形模型构建 |
4.3.3 建模要素规则语言编写 |
4.3.4 三维模型生成与输出 |
4.4 案例研究 |
4.4.1 区域和控规方案概述 |
4.4.2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则建模辅助分析控规方案风环境 |
本章导读 |
5.1 基于城市围合度的风环境分析方法 |
5.1.1 城市围合度与城市风环境 |
5.1.2 控规风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5.2 风环境分析三维模型要求及控制指标选取 |
5.2.1 控规三维模型要求 |
5.2.2 控规控制指标选取 |
5.3 规则建模构建 |
5.3.1 研究对象介绍 |
5.3.2 构建地形模型 |
5.3.3 构建建筑模型 |
5.4 控规方案风环境分析及优化建议 |
5.4.1 绘制围合度图 |
5.4.2 风环境分析 |
5.4.3 控规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热环境 |
本章导读 |
6.1 基于要素叠加的热环境评价方法 |
6.1.1 城市要素的叠加性 |
6.1.2 热岛潜在强度(HIP)的叠加性 |
6.1.3 控规热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6.2 单元地块设计及热环境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
6.2.1 实体均质要素单元地块设计 |
6.2.2 建筑单元地块设计 |
6.2.3 热环境模拟条件设置 |
6.3 控规热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实体均质要素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6.3.2 建筑用地热环境模拟结果 |
6.3.3 控规热环境评价数学模型构建 |
6.4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热环境 |
6.4.1 地块HIP日累计值计算 |
6.4.2 地块热环境等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适用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主要参加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9)基于景象匹配的UAV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章 基准图的获取与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研究 |
2.1 视觉导航定位技术 |
2.1.1 视觉导航与景象匹配 |
2.1.2 匹配定位 |
2.2 景象匹配问题的框架 |
2.3 常见的景象匹配算法 |
2.3.1 基于灰度的景象匹配算法 |
2.3.2 基于特征的景象匹配算法 |
2.4 基准图的获取 |
2.4.1 互联网地图平台 |
2.4.2 Mercator地图投影 |
2.4.3 瓦片的索引机制 |
2.4.4 基准图生成框架 |
2.5 边缘特征的匹配算法设计 |
2.5.1 边缘特征匹配算法设计 |
2.5.2 目标景象的边缘模板 |
2.5.3 目标景象的搜索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URF特征的景象匹配算法与对比实验 |
3.1 特征方法 |
3.2 SURF特征点及其描述子 |
3.2.1 特征点的提取框架 |
3.2.2 特征点的提取原理 |
3.3 特征匹配与几何变换估计 |
3.3.1 匹配搜索算法 |
3.3.2 几何变换估计 |
3.4 基于SURF特征的匹配算法的框架 |
3.5 景象匹配算法的对比实验 |
3.5.1 速度方面的对比 |
3.5.2 精度方面的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法优化与实验分析 |
4.1 不同成像条件对匹配算法影响的实验分析 |
4.1.1 不同实景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
4.1.2 不同俯仰角度下的性能表现 |
4.1.3 不同噪声强度下的性能表现 |
4.2 基于SURF特征匹配算法存在的问题 |
4.2.1 匹配精度方面 |
4.2.2 匹配速度方面 |
4.3 优化与实验验证 |
4.3.1 合理性判断的设计 |
4.3.2 匹配精度提升方案 |
4.3.3 融合历史信息和性能参数的优化搜索 |
4.3.4 定位失败后的再定位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成形原理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
1.1.1 纤维预浸料铺层模压成型 |
1.1.2 树脂传递塑模 |
1.1.3 增材成型方法 |
1.2 纤维预成型体立体编织工艺 |
1.2.1 行列式立体编织工艺与机械 |
1.2.2 旋转式立体编织工艺与机械 |
1.2.3 六角形立体编织工艺与机械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成形工艺研究 |
2.1 六角形编织的原理 |
2.2 角轮形状的设计与纱线交织方式 |
2.2.1 二维编织机拨盘槽数与拨盘组合分析 |
2.2.2 角轮凹口数目的设计 |
2.2.3 四角角轮与六角角轮可带携纱器的数量关系分析 |
2.3 六角形角轮与携纱器的运动学分析 |
2.4 六角形编织虚拟样机构建与携纱器运动仿真 |
2.4.1 六角形编织机的机械结构与数字建模 |
2.4.2 携纱器的ADAMS运动学仿真 |
2.5 六角形编织的“二步法”工艺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几何模型的构建 |
3.1 编织物结构的描述方法 |
3.2 六角形编织机底盘的坐标化 |
3.3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物的织造工艺设计 |
3.3.1 六角形角轮的旋转时序 |
3.3.2 携纱器的运动路径分析 |
3.4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结构仿真 |
3.4.1 纱线空间轨迹的绘制方法 |
3.4.2 编织物的特征矩阵与矩阵变换 |
3.4.3 纱线轨迹的B-spline曲线拟合 |
3.4.4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结构的坐标变换 |
3.4.5 不同尺寸的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模型 |
3.5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纤维体积分数计算 |
3.5.1 纤维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 |
3.5.2 面积比计算纤维体积分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六角形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增材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测试 |
4.1 增材成形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 |
4.2 基于增材成形的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模型 |
4.3 立体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增材制备 |
4.3.1 双喷头材料沉积法 |
4.3.2 树脂复合法 |
4.3.3 含增材增强体复合材料试样压缩性能分析 |
4.3.4 含增材式增强体的复合材料界面表征 |
4.4 含增材式六角形编织结构增强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4.4.1 含增材式六角形编织结构增强体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
4.4.2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
4.4.3 含增材式六角形编织结构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六角形编织机的搭建与立体织物的织造 |
5.1 六角形编织机的总体设计 |
5.2 六角形编织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
5.2.1 六角形编织机的驱动与传动机构 |
5.2.2 角轮与携纱器的加工与装配 |
5.2.3 携纱器受力分析与驱动电机选型 |
5.3 六角形编织机控制系统设计 |
5.3.1 步进电机的控制与驱动硬件设计 |
5.3.2 六角形编织机控制程序设计 |
5.4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织造 |
5.4.1 织造上机准备 |
5.4.2 织造过程分析 |
5.4.3 织物后处理与结构特征分析 |
5.5 圆截面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的拉伸性能测试 |
5.5.1 立体织物试样准备 |
5.5.2 立体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
5.5.3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课题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行列式的手工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组合QM/MM方法在计算脱羧反应的溶剂效应及水溶液和蛋白中二硫键交换反应机理中的应用[D]. 周少渊.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数据中心网络的异常流量检测及探针优化部署研究[D]. 毛杰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3]Matlab在高职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黄惠玲.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0(09)
- [4]块相关电子结构方法的发展与应用[D]. 王青春. 南京大学, 2020(12)
- [5]硅纳米结构表面改性理论研究及金硅化合物稳态结构搜索[D]. 董岳杭. 吉林大学, 2020(08)
- [6]“线性代数”教学一般方法的程序化改造[J]. 金珩,徐俊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2)
- [7]MATLAB与线性代数教学的有机结合[J]. 蔚涛,周薛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2)
- [8]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D]. 骆燕文. 广西大学, 2019(02)
- [9]基于景象匹配的UAV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D]. 江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六角形编织立体织物成形原理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 李政宁. 东华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