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响应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模式和制造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潘红兰[1](2020)在《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变革,企业需要敏捷响应动态的市场变化,对各企业进行集成化管理,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储、物流,渠道商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达到最小,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达成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体A公司是一家全球性提供半导体供应链服务的公司,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确立了以集成供应链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理论为本文的主要理论,认为A公司需要将现有的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进行优化升级。本文对A公司现有的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进行审视后发现,发现存在信息平台服务过于局限、采购服务不具有多样性、物流服务区域受限、库存管理服务缺乏弹性以及资金流服务风险过高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供应链上各企业共享平台尚未互通、风险防范意识过于保守、物流仓储网点不健全、采购服务流程不规范、仓储之间协调性弱以及资金积压严重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原因分析,通过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服务、规范采购流程、增加仓储网点、提供物权归客户的库存管理服务等,对已有的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进行优化,本文也围绕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采购、库存管理对供应链集成服务管理优化的实施进行了说明。同时认为需要在组织架构、系统构建等方面加强保障确保优化方案的实施。通过本文的研究,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将更加完善,核心竞争力将全面提升,从而提高A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双赢,最终促进A公司在提供半导体供应链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伟[2](2020)在《5G环境下汽车零件敏捷供应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5G,AI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变得像对手机的要求一样,款式能够快速迭代,功能选择丰富多样,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使用感受,逐渐形成车载导航、视频、音频播放、游戏等功能的使用习惯。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相关新技术逐步开始在汽车领域应用,传统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换代:一方面汽车产品向着智能化,电子化以及联网化方向发展,承担整车控制、通讯功能的电子电器零部件承载着产品升级的重任;另一方面汽车供应链企业迎来新的产业升级,工厂智能化改造机遇。以整车厂为核心的汽车产业供应链需要充分利用技术发展的契机,提升整个产业链敏捷运营,电子零部件的快速迭代和投入量产,重新定义汽车产品。本文基于5G通信技术和敏捷供应链的特点,以整车厂的电子电器架构设计,研发流程,组织架构调整和采购及供应商管理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汽车电子供应链为切入点,讨论基于5G环境下汽车供应链敏捷化策略。首先,本文对5G应用,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设计,汽车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的概念基于汽车电子的特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5G的应用对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的设计,汽车供应链的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敏捷供应链的特点和要求对这些促进进行引导,通过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展开。然后,基于当前主流产品汽车电子电器架构,整车开发流程,汽车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的研究,发现当前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不利于汽车产品的快速迭代更新,不利于充分利用整个产业链的互动实现整个系统敏捷化运营。以W公司为例,在完全符合现状描述的状态下,同样面临着新产品开发,快速推出新产品扩大市场规模的问题,W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从产品架构,研发流程,组织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的革新,实现企业内部的敏捷运作,通过提升采购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推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敏捷化提升。最后,总结方案执行一年多来所使用的方法,效果和遇到的实际困难。整车厂一直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在汽车产品及汽车行业深刻变革的当下,整车厂同样需要敢于打破传统,从内部进行改革,继续担当整个汽车产业供应链核心角色,从过自身的敏捷话运行拉动整个供应链的敏捷。
袁泉[3](2020)在《在线教育系统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RR公司设计开发项目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想要持续的生存和健康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创新精神。如果缺乏健全的产品设计开发管理体系,势必会被具有创新精神的其他企业超越、代替进而淘汰。本文以在线教育行业RR公司的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简称ITS)设计开发项目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敏捷项目管理改进的对策。首先比较国内外项目管理的发展和现状,结合大量的项目管理优化案例和方法对设计开发项目管理进行理论研究。其次,研究了RR公司的ITS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的现状,发现并指出RR公司ITS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包括过程管理、绩效管理、改进与创新、精益管理的全面项目管理体系,采用整体分析、局部探讨、横向对比、纵向扩展的立体思维,选用了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简称IPD)管理模式去优化敏捷开发管理,针对性地提出了RR公司的ITS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对策。通过制定项目组织改进、项目策划改进、项目实施改进、项目控制改进、项目评审与验收改进、项目创新与知识管理改进等策略和措施科学地实施改进解决方案。最后,通过科学的对策评审与验证方法得到验证结论,证实IPD和敏捷开发管理模式的珠联璧合在软件项目设计开发管理应用中的显着管理作用。验证思维缜密、明晰,验证方法全面、立体,涵盖产品成本减少率、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缩短率、研发周期缩短率、产品开发浪费减少率、项目按时完成率、产品开发生产力提高率、项目好评率、新产品收益增加率等。验证结论科学、客观、有效。论文提出的项目管理改进方案及措施等研究成果,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业,特别是在在线教育行业,具有广泛的系统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指导意义。
张耿[4](2018)在《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日趋多样性、个性化的产品制造需求,制造业呈现的信息化、服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对现代生产过程中制造资源的互联化、业务流程的协同化、参与主体的自主化、制造模式的服务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随着云计算、工业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等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智能制造模式(如云制造、物联制造、社群化制造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届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研究主要针对传统制造系统中静态优化模型和方法的研究,较少对底层制造资源服务主动感知、动态优化配置等核心关键方法深入探索。为此,本研究针对资源服务的透明化感知、自主式优化配置需求,将工业物联技术引入传统制造系统,形成底层制造资源端生产信息的主动感知,以研究“智能制造服务的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方法”为突破口,构建了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方法的体系架构和运行逻辑,并对制造资源实时信息的主动感知与集成、制造资源服务化封装与云端化接入、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方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为促进智能制造系统向敏捷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参考。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描述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的体系架构,论述了各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工作逻辑以及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的运作逻辑,并提取了支撑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的三个关键技术。其次,针对生产企业对实时、透明制造资源信息主动感知与集成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制造资源实时信息主动感知与集成架构,阐述了该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设计了实时制造信息的集成服务,以实现多相异构系统与制造执行过程的信息交互,并利用所构建的应用场景对制造资源实时信息的跟踪与追溯进行了说明。第三,针对新型智能制造模式对制造资源高度共享、实时访问的需求,从底层制造设备入手,提出了一种加工设备的服务化封装与云端化接入模型,论述了该模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从而使得加工设备的制造能力能被主动感知,并能以一种松散耦合和即插即用的方式接入到制造云平台,为海量制造资源的云端化接入、主动发现、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第四,针对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的自主式优化配置需求,以保持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持续竞争力为目标,将制造服务提供方的自主决策权考虑到优化过程中,构建了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的分布式模型,采用新兴的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增广拉格朗日协同优化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引入了选择单元,以实现具有竞争关系的制造服务链的优化选择,从而为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的柔性、高效、自主式优化配置过程提供决策支持。第五,针对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的自主式优化配置需求,以保持车间制造资源的智能化、自主性为目标,将制造单元与加工设备的自组织、自决策能力考虑到优化过程中,构建了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的分布式模型,采用目标层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引入了选择元素,以实现具有竞争关系的智能制造单元的优化选择,从而为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的柔性、高效、自主式优化配置过程提供决策支持。最后,通过工业案例对所述的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开发了适用于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的仿真系统,并从制造服务优化配置各个参与主体的角度阐述了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张广军[5](2017)在《客户化定制产品的供应链响应管理研究 ——COP公司的实践》文中指出21世纪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竞争环境复杂而且不可预测,客户的需求也上升到了苛刻的水平: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交货期要求却越来越短。仅仅依靠传统的ERP企业运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复杂竞争环境的要求。面向客户化定制的企业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COP(上海)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客户化定制快速响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善研究。本文基于COP(上海)公司目前的销售报价,采购、生产运作与计划以及库存等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具体的原因,建立适合COP(上海)公司满足客户化定制的供应链快速反应管理策略:跨部门协作支持、供应商战略关系的建立以及全球化的采购渠道、精益生产中KANBAN的运用以及基于TOC的生产计划。通过这些改进策略在公司COP(上海)的具体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报价速度,交货周期以及订单准时交货率均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面向订单生产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但是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其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大伟[6](2018)在《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策略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现代船舶建造企业需要不断的深化和落实现代造船模式理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实现企业盈利水平提升。随着造船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部分船舶建造企业出现了阶段性的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满足多品种船舶建造生产需求的状况,限制了造船模式的持续深化和落实工作。在船市低迷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利用好固有的生产要素资源,使用先进制造现场管理方法,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效率,完成生产目标。针对这一时期的特点,本文将敏捷制造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在船体总段制作阶段,实现改善阶段性的先行计划与后行计划运行衔接问题、落实工序前移工作、均衡船坞生产负荷,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论文根据船厂生产的实际情况,以企业核心资源——船坞的生产需求为客户需求,研究以船坞客户需求为指导,结合先行生产供应状况的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策略方法。对影响及需求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供应链和计划管理框架模型展开描述和分析,使用数据分析、数学表达式的推演计算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的技术需求和管理需求。通过船体总段制造生产管理改善、改变总段的构成方法、加强异地协同总段制造和采用对分段供应情况跟踪分析监控的方法,实现敏捷制造技术的运用。对实践的情况进行阐述和数据汇总分析,不断完善,优化敏捷制作流程和措施。通过对船坞客户满意度需求的分析,建立满意度比较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实现船体总段制造方案的优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验证了可行性。
罗险峰[7](2013)在《敏捷研发的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敏捷研发的组织模式问题是企业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敏捷性的内在要求。这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管理学、组织学、系统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对敏捷研发的原理、敏捷研发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评价、云制造下的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研发云模式与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全文分四大部分:1.敏捷研发的原理。基于敏捷性概念对敏捷研发概念进行了界定,讨论了敏捷研发的特征,建立了敏捷研发的内推外压动力模型。提出了敏捷研发的速度原理、集成原理与经济性原理,对敏捷研发速度原理的构成、效果及形成途径与敏捷研发集成原理的内涵、要素、途径与原则进行了系统剖析。对敏捷研发先动者优势的成因进行了博弈分析。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敏捷研发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最佳组织规模决策模型与最佳组织结构选择模型。2.敏捷研发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对敏捷组织进行了界定,从组织结构、人员、技术三个方面揭示了敏捷组织的特征。基于敏捷组织的六条设计原则,构建了敏捷组织的组织结构概念模型。提出了敏捷研发组织的知识、成员、资源及信息四大构成要素,设计了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的一般框架,揭示了敏捷研发组织的技术预见、产品重整、知识共享、任务并行与资源集成等运行机制。构建了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的“敏捷式”管理体系。3.云制造下的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研发云组织模式。借鉴云制造理论,对研发云、研发云服务和研发云服务资源组合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研发云的概念模型,剖析了研发云的服务模式、组织特征以及运作过程。构建了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选优模型,设计了基于研发云组织服务资源组合特点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给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优选模型应用步骤,并在CQXG公司的A产品开发项目的合作资源选择上进行了实际应用。4.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评价。提出了基于快速性(Rapidity)、柔性(Flexibility)和高效性(High Efficiency)的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的RFE三维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中心进行了敏捷性评价。
郑林江[8](2010)在《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应对日益激烈、瞬息万变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企业纷纷应用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强化制造过程的敏捷性,以准确、快速地响应动态多变的市场需求。因此,制造过程敏捷性成为制造企业和先进制造研究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生产资源(如人、设备、物料)的优化组织与管理、以及状态信息及时准确获取是达成此目标的关键。论文针对离散制造业生产管理对敏捷性的需求,引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与物联网思想和技术,旨在通过创新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来突破现行生产管理发展的瓶颈。论文以离散制造业广泛采用的混流装配线为研究背景、混流装配线生产管理为研究对象,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思想引入制造车间,提出和建立了制造系统的智能对象,进而研究基于智能对象的敏捷生产管理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围绕敏捷生产管理的实时制造数据采集与处理、生产过程控制和物料配送优化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基于智能对象的敏捷生产管理系列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①研究了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模型。丰富的实时制造信息是实现敏捷生产管理的核心,物流与信息流不同步是自动获取实时制造信息的瓶颈。为此,本文将RFID技术应用于制造车间,赋予传统的车间生产对象以实时信息载体,使其转变为具有实时信息自动反馈与交互能力的智能对象,达成物流与信息流同步;通过引入物联网思想,研究了基于智能对象的泛在制造信息反馈与共享体系,支持丰富的实时泛在制造信息环境下的车间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改善生产组织敏捷性的需求,研究一种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模型,建立了模型的框架结构、网络支撑体系和集成运行模式。该模型的特点表现为一方面通过智能对象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制造物理环境和人的无缝集成,另一方面通过集成接口支持联盟企业制造车间之间、客户与企业之间的透明化协同制造,从而提升对制造事件响应的敏捷性。②可靠数据是实现敏捷生产管理的关键,由于无线通信特点和制造车间复杂应用环境影响,导致智能对象的RFID原始数据存在不可靠问题,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制造环境下的RFID实时数据处理技术。首先,为便于数据处理,将RFID数据流用事件表示,建立了包含基本事件和复杂事件的RFID事件模型;其次,分析并总结了复杂制造环境下RFID应用可靠性,给出了一种RFID系统应用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从改进设备、部署方案优化、数据处理与优化三个层面改善RFID应用可靠性的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数据处理与优化层面,建立了一种改善RFID系统应用可靠性的分层数据处理模型,该模型通过清洗与纠正RFID原始数据流中的不可靠数据,从而为后端敏捷生产管理应用提供可靠的实时应用数据,该模型已在企业车间制造系统成功应用并得到验证。③低效的混流装配线生产过程控制是敏捷生产管理的瓶颈,为此,以智能对象技术构建的透明化制造车间为基础,研究了新的混流装配线生产过程控制方法。在对混流装配过程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面向生产管理,给出一种基于智能对象的生产过程可视化方法,以实现管理层对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监控,从而提升对生产过程事件响应的敏捷性;此外,针对手工装配随意性大带来的质量控制问题,通过对工序级生产任务的数字化,并结合智能对象技术,提出一种面向车间装配作业的混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以加强装配过程精细化控制,提升产品的装配质量。④混流装配线高效的物料配送是实现敏捷生产管理的核心。针对现有物料配送方法因缺乏实时制造信息支撑,难以敏捷响应混流装配频繁的状态调整与作业计划变更的问题,在应用智能对象技术实现物流与信息流同步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的集成实时生产进程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物料推拉配送模型。该模型引入主动服务思想,由智能对象主动驱动物料配送中心按需供给线旁物料,解决混流装配物料错送、漏送、缺料和堆积等问题。此外,针对该模型对工位级配送BOM的需求,提出了以工位为中心的基于装配工艺的物料配送BOM构建方法。上述研究成果和所设计的一套相应的敏捷生产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企业摩托车混流装配线,在提升制造过程敏捷性、改善制造过程稳定性和提高企业应变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袁付礼[9](2010)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敏捷供应链的核心特征是敏捷性,没有可靠的产品/服务质量,就不可能有供应链的敏捷性。敏捷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与单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差异,其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敏捷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与供应链质量管理也有差异。敏捷供应链面对的市场环境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持续变化特点,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其供应链结构和业务流程也在不断重构和调整,这导致敏捷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系统极不稳定,敏捷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如何快速适应这种重构是敏捷供应链质量管理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必须研究和开发面向企业外部的、适应敏捷供应链需要的新的质量管理模式——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模式,以确保供应链“敏捷性”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供应链理论、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敏捷供应链的协同质量管理问题。研究并提出了敏捷供应链的质量形成规律、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构建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实现的系统模型、运行机制与方法及支撑技术。通过研究,建立了较系统、较全面的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框架和实现方法,为企业实施敏捷供应链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在供应链的产品质量形成规律方面,本文指出供应链的产品质量形成规律包括质量传递规律、质量合成规律和质量匹配规律,并重点研究了质量传递规律。本文运用QFD工具建立了供应链质量特性的逆向传递模型,借助工艺过程偏差流概念和偏差传递理论,建立了单链式供应链产品质量特性偏差传递模型和网络式供应链产品质量特性偏差传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正向质量特性的波动传递模型,统称为供应链产品正向质量特性传递模型。研究表明:1)企业间产品质量特性值波动存在传递关系;2)随着质量保证能力下降的企业数量的增加,供应链整体质量保证能力以递增速度(加速度)下降。此外,运用质量传递模型还可以预测下游企业质量需求的变动对上游企业质量管理的影响及上游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波动对下游企业和供应链整体质量保证能力的影响。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界定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其特征;提出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运用系统理论,从要素、层次、维度三个方面搭建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方面,运用协同学原理,总结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应遵循的7个基本原理。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构建方面,本文给出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建立了敏捷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宏观模型;提出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建立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实现的系统模型。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方面,重点研究了协同质量管理的合作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的设计问题。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合作机制包括以“双赢”为基础的战略合作关系、质量合作的信任机制、质量合作的信息共享机制、质量合作的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决策具有多主体属性、多目标、追求多赢、协同特征、时间性、信息非对称性等特点,必须遵循信息共享、全局优化、层次性三个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了描述敏捷供应链质量决策问题的三层结构模型,构建了敏捷供应链质量管理协同决策体系框架。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人为中心、自愿为主、以市场和人为相结合的协调手段、实施多方法协调的协调机制;必须使用包括供应商评价、抽样检验、质量风险分担及联合质量管理等多种激励机制和实施多种途径的自律机制,以促进节点企业持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方法方面,运用系统理论、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重点研究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组织问题及协同质量计划方法、协同质量控制方法及协同质量改进方法三个方面的方法问题。构建了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三层组织结构模型及其运行模式。以过程方法、联合使用质量策划路线图和QFD技术为基础,探讨了敏捷供应链的协同质量计划方法。本文认为敏捷供应链加强质量控制的最好方法是实施联合质量管理,并灵活运用供应链质量控制流程图进行供应商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有很多,本文主要讨论了适合于供应链协同质量改进(整体业绩改进)的10步骤质量改进过程模型、质量过滤图、FMEA方法。在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支撑技术方面,从环境、技术、管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构建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支撑技术体系。同时,并研究了供应链质量信息的分类与特征,提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信息结构模型,建立了敏捷供应链的全局信息共享模式和局部信息共享模式,建立了敏捷供应链的质量信息流集成模型。通过研究工作,从体系结构、实现模型、运行机制、管理方法、支撑技术及信息共享与集成等方面,建立了较完整的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框架。
梁占东[10](2009)在《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敏捷制造是21世纪基于时间的竞争环境中,最适宜的制造模式。因此关于敏捷制造战略的制定是当代制造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将在战略合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并应用国际制造业战略调查项目(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Strategy Survey,IMSS)的数据库,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首先,在战略合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敏捷战略合理模型。战略合理模型认为,战略构想是战略决策者对战略态势认知的产物,而对战略态势的认知,是战略决策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这个理论,本文构建了敏捷制造战略的合理模型。该模型对于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的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影响领导者战略构想的角度,影响领导者战略构想的时机。敏捷制造战略合理模型以及管理心理学理论,为本文构建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模型提供了条件。由于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态势认知是企业领导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战略态势认知的过程中牵涉到两个关键的问题: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与他人认知的平衡问题以及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与战略现状认知的协调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构成了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模型的主要部分。在敏捷制造战略合理模型和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外部环境认知阶段、战略态势认知阶段、企业战略构想阶段、敏捷制造战略决策阶段。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实证分析的路径模型,并对相关要素进行界定。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国际制造业战略调查数据库,本文对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进行验证。验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领导者市场环境认知,以及不同认知影响下领导者的竞争态势认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领导者对市场环境的认知不同,其对应的竞争态势认知也不同,价格是各类环境认知下唯一得到共同认可的竞争要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不同战略态势认知下敏捷制造战略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领导者环境认知的约束下,领导者关于竞争态势的认知会影响其竞争战略构想,进而会对其敏捷制造战略的制定产生影响;而且,即使针对相类似的竞争态势认知和竞争战略构想,不同的领导者所制定的敏捷制造战略也可能不同。对面向中国企业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进行分析。对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市场环境认知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领导者普遍认为竞争强度非常大、市场中竞争对手非常多、市场范围很多、市场快速上升,而且偏向于国内市场。而对中国企业领导者的竞争态势认知状况,以及中国企业领导者认知导向下的敏捷制造战略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对于产品组合柔性、产品面市时间和交货速度的要求较高。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敏捷制造战略构想的来源和制定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完善了敏捷制造战略的理论。而本文关于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模型的研究则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同时本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企业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敏捷制造战略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快速响应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模式和制造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响应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模式和制造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2.2 集成供应链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管理 |
2.1.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2.1.2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 集成供应链管理 |
2.2.1 集成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2.2.2 集成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 |
2.3.1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概念 |
2.3.2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A 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A公司简介及经营现状 |
3.2 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现状调研 |
3.2.1 调研设计 |
3.2.2 调研实施 |
3.2.3 调研分析 |
3.3 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信息流服务中信息平台服务过于局限 |
3.3.2 采购服务不具有多样性 |
3.3.3 物流配送服务区域有限制 |
3.3.4 库存管理缺乏弹性 |
3.3.5 资金流服务风险过高 |
第4章 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供应链各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尚未互通 |
4.2 库存风险防范意识过于保守 |
4.3 物流仓储网点较少 |
4.4 仓储之间货物协调性较弱 |
4.5 资金积压严重 |
第5章 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优化策略 |
5.1.供应链各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共享的平台服务 |
5.2 采购服务中采购流程的规范 |
5.3 物流服务中增加仓储网点的服务 |
5.4 库存管理服务中提供仓储之间调货的服务 |
5.4.1 货权持有方 A 公司库存管理的优化 |
5.4.2 货权持有方供应商库存管理的优化 |
5.5 资金流服务中对客户提供无货权的仓储服务 |
5.5.1 A 公司库存管理中根据客户需求货权的互动优化 |
5.5.2 A 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增设无货权的仓储服务 |
第6章 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供应链各企业以及员工配合度 |
6.2 集成供应链内外部的协调 |
6.3 供应链上各企业信息交换系统升级 |
6.4 员工跨职能培训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5G环境下汽车零件敏捷供应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框架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G概念及应用 |
2.1.1 5G对于汽车行业和汽车产品的应用 |
2.1.2 5G对智能制造的推动 |
2.2 电子电器架构概念(EEA) |
2.3 汽车电子供应链管理概述 |
2.3.1 汽车电子供应链关联企业 |
2.3.2 国内外汽车供应链研究 |
2.3.3 汽车供应链管理特点 |
2.4 敏捷供应链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状分析 |
3.1 电子电器架构现状 |
3.2 整车设计开发现状 |
3.3 采购及供应链管理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解决方案和策略 |
4.1 产品策略 |
4.2 整车敏捷开发策略 |
4.3 能力提升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实施 |
5.1 方案实施步骤 |
5.2 方案实施方法 |
5.3 实施效果及挑战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在线教育系统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RR公司设计开发项目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设计开发项目管理与改进的理念和方法 |
2.1 IPD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
2.1.1 集成产品开发的理念 |
2.1.2 集成产品开发的组织模式 |
2.1.3 集成产品开发模式的特点 |
2.1.4 集成产品开发研究方法 |
2.2 持续改进的理念和方法 |
3.RR公司ITS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 |
3.1 组织机构、发展战略与设计开发方针目标 |
3.1.1 RR公司发展战略 |
3.1.2 组织结构及项目管理部门体系 |
3.1.3 设计开发方针目标 |
3.2 ITS项目管理体系特点 |
3.2.1 ITS项目目标与要求 |
3.2.2 ITS项目特征分析 |
3.2.3 项目实施过程和关键资源 |
3.3 ITS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ITS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RR公司ITS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方针和目标设定 |
4.1 ITS项目管理改进指导思想 |
4.2 ITS项目管理改进目标 |
5.RR公司ITS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对策设计 |
5.1 IPD改进策略设计 |
5.2 改进措施制定与优化 |
5.2.1 项目组织结构改进与团队式工作 |
5.2.2 项目策划改进措施 |
5.2.3 项目实施改进措施 |
5.2.4 项目控制改进措施 |
5.2.5 项目评审与验收改进措施 |
5.2.6 项目创新与知识管理改进措施 |
6.RR公司ITS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措施验证 |
6.1 改进措施验证思路和方法 |
6.2 改进措施应用与验证结论 |
6.3 改进措施与对策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 |
7.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先进制造模式研究现状 |
1.2.3 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体系架构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描述 |
2.2.1 资源服务方面 |
2.2.2 参与主体方面 |
2.3 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模型及运作逻辑 |
2.3.1 参与主体的协同工作逻辑 |
2.3.2 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模型 |
2.3.3 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的运作逻辑 |
2.4 关键技术 |
2.4.1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制造资源实时信息主动感知与集成 |
2.4.2 实时信息驱动的制造资源服务化封装与云端化接入 |
2.4.3 分布式协同策略驱动的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制造资源实时信息主动感知与集成 |
3.1 引言 |
3.2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制造资源实时信息主动感知与集成体系架构 |
3.2.1 基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对象配置 |
3.2.2 制造资源端实时数据的感知与获取 |
3.2.3 实时制造信息的集成 |
3.2.4 应用服务 |
3.3 制造资源实时信息的集成服务 |
3.3.1 数据处理服务 |
3.3.2 制造信息的集成服务 |
3.4 制造车间实时信息跟踪与追溯 |
3.4.1 制造车间智能感知环境的构建 |
3.4.2 车间制造资源实时信息的跟踪与追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时信息驱动的制造资源服务化封装与云端化接入 |
4.1 引言 |
4.2 加工设备的服务化封装与云端化接入模型 |
4.3 加工设备服务化封装与云端化接入关键技术 |
4.3.1 加工设备实时状态信息的主动感知 |
4.3.1.1 加工设备端传感器群的优化配置 |
4.3.1.2 加工设备实时状态信息的主动感知模型 |
4.3.2 加工设备间的信息共享与自主决策 |
4.3.3 加工设备端制造服务的封装 |
4.3.3.1 设备的制造能力描述模型 |
4.3.3.2 设备端增值制造服务的封装 |
4.3.4 加工设备端制造服务的云端化接入 |
4.4 运行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的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 |
5.1 引言 |
5.2 面向复杂产品任务的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 |
5.2.1 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的工作逻辑 |
5.2.2 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策略对比 |
5.2.2.1 集中式制造服务配置策略 |
5.2.2.2 分布式的制造服务配置策略 |
5.3 增广拉格朗日协同方法 |
5.3.1 复杂系统问题的分解 |
5.3.2 辅助变量和一致性约束的引入 |
5.3.3 一致性约束的松弛化 |
5.3.4 分解元素的公式化 |
5.3.5 分解元素的协同求解 |
5.4 基于ALC的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 |
5.4.1 面向复杂产品任务的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模型 |
5.4.2 企业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的分布式模型 |
5.4.3 分布式配置模型中的辅助变量及一致性约束 |
5.4.4 分布式配置模型中分解元素的公式化 |
5.4.4.1 上游分解元素的公式化 |
5.4.4.2 下游分解元素的公式化 |
5.4.4.3 中间分解元素的公式化 |
5.4.5 分布式配置模型中分解元素的协同求解 |
5.4.6 算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的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 |
6.1 引言 |
6.2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的优化配置 |
6.2.1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的工作逻辑 |
6.2.2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的优化配置策略 |
6.3 ATC方法 |
6.3.1 ATC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特征 |
6.3.2 ATC方法的应用步骤 |
6.4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的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 |
6.4.1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的目标层解模型 |
6.4.2 目标层解元素关键连接的识别 |
6.4.3 目标层解元素的公式化 |
6.4.3.1 系统层元素的公式化 |
6.4.3.2 单元层元素的公式化 |
6.4.3.3 设备层元素的公式化 |
6.4.3.4 辅助元素的公式化 |
6.4.4 目标层解元素的协同求解 |
6.4.4.1 目标层解元素的收敛策略 |
6.4.4.2 目标层解元素的局部优化 |
6.4.5 算例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案例仿真设计与验证 |
7.1 引言 |
7.2 案例仿真 |
7.2.1 复杂产品任务的制造服务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 |
7.2.1.1 ALC方法有效性的验证 |
7.2.1.2 自主决策权的保持以及敏感性分析 |
7.2.2 车间级制造服务的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 |
7.2.2.1 ATC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
7.2.2.2 车间级智能制造服务优化配置 |
7.3 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优化配置仿真系统 |
7.3.1 系统开发环境 |
7.3.2 系统操作流程 |
7.3.2.1 系统界面展示与功能介绍 |
7.3.2.2 服务需求者的操作流程 |
7.3.2.3 服务提供者的操作流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ALC方法Matlab程序 |
附录 B ATC方法Matlab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科研情况 |
致谢 |
(5)客户化定制产品的供应链响应管理研究 ——COP公司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客户化定制的生产方式背景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敏捷供应链研究综述 |
2.2 大规模定制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研究 |
2.3 精益生产 |
2.3.1 现代精益生产的起源 |
2.3.2 精益生产的概念及理论 |
2.4 ERP与 TOC |
2.4.1 ERP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
2.4.2 TOC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
2.5 BPR,BPI与 VMI |
2.5.1 BPR与 BPI |
2.5.2 VMI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OP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COP公司概况 |
3.1.1 COP公司简介 |
3.1.2 公司产品介绍 |
3.1.3 公司面临的挑战 |
3.2 COP公司客户化定制下的供应链管理现状 |
3.2.1 销售与运营 |
3.2.2 采购管理 |
3.2.3 生产管理 |
3.2.4 仓储物流管理 |
3.3 COP公司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客户化定制下的交货期问题 |
3.3.2 COP公司的需求预测准确率低 |
3.3.3 供应商管理问题 |
3.3.4 生产计划与控制问题 |
3.3.5 库存管理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P公司的供应链快速响应改善方案 |
4.1 满足客户定制要求的技术方案快速报价 |
4.2 客户化定制下的快速工程设计—标准快速报价与前期技术支持 |
4.3 提高产品本地化程度缩短交期 |
4.4 基于缩短提前期的采购优化策略 |
4.4.1 供应商战略合作关系策略 |
4.4.2 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
4.4.3 集团全球采购网络 |
4.5 生产计划的优化策略-快速及柔性 |
4.5.1 ERP与 TOC相结合的生产作业计划 |
4.5.2 COP公司的看板管理 |
4.5.3 COP公司的ATO与 MTO的快速反应 |
4.5.4 COP快速反应生产的员工实践:公司生产员工的师徒制 |
4.6 COP公司的的库存管理—客户化定制下缩短交货期的库存策略 |
4.6.1 COP公司标准零件模块的半成品生产与库存 |
4.6.2 COP公司客户化定制下延迟差异化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策略的实施及效果 |
5.1 COP公司的CFN(聚焦客户快速反应)运营模式的实施 |
5.2 改进效果评价 |
5.2.1 交货周期 |
5.2.2 准时交货率 |
5.2.3 库存周转率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策略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造船企业总段制造现状 |
1.2.1 国内外船舶企业船体总段制造情况描述 |
1.2.2 我国船舶企业建造生产面临的新问题 |
1.3 船舶建造生产相关理论研究情况 |
1.3.1 船舶建造流程优化研究现状 |
1.3.2 调度管理优化及模拟仿真技术应用 |
1.3.3 精益管理理念在造船管理中的应用 |
1.3.4 小结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发挥船体总段制造在流程环节中的作用 |
1.4.2 提供船体总段制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思路 |
1.4.3 缩短单船产品在船坞和码头的建造周期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现代造船模式与敏捷制造理念简述 |
2.1 现代造船模式介绍 |
2.1.1 现代造船模式的定义 |
2.1.2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生产建造流程 |
2.1.3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计划管理体系 |
2.1.4 船体总段制造阶段在建造流程中的作用 |
2.2 船体总段制造流程介绍 |
2.2.1 船体总段的定义 |
2.2.2 船体总段制造现场及物流 |
2.2.3 船体总段制造作业流程 |
2.2.4 船体总段制造计划管理 |
2.3 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策略研究的内容 |
2.3.1 敏捷制造理念及特征 |
2.3.2 船舶建造生产对敏捷制造模式的需求 |
2.3.3 基于敏捷制造理念的船体总段制造流程和响应机制 |
2.3.4 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研究的着眼点 |
2.3.5 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研究的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3 船体总段制造响应客户满意度衡量方法研究 |
3.1 船坞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资源 |
3.1.1 企业生产绩效的重要衡量指标 |
3.1.2 码头施工周期缩短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
3.1.3 船坞和码头产出提高的基础 |
3.2 影响船坞周期和出坞完整性的因素 |
3.2.1 总段产品供应延迟因素 |
3.2.2 总段产品完整性因素 |
3.2.3 结构精度因素 |
3.2.4 劳动力不足因素 |
3.2.5 其他影响因素 |
3.3 关键需求分析 |
3.3.1 同船型数据收集 |
3.3.2 数据计算方法 |
3.3.3 数据统计及计算 |
3.3.4 分析小结 |
3.4 基于船坞生产需求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 |
3.4.1 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的目的 |
3.4.2 客户满意度期望模型 |
3.4.3 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测算的计算方法 |
3.4.4 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具备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4 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的应变措施研究 |
4.1 应船坞搭载吊装过程之“变”的措施研究 |
4.1.1 船坞搭载吊装过程的关系模型 |
4.1.2 船坞搭载吊装过程的函数表达 |
4.1.3 各系统完整施工需求与船体结构吊装的关系 |
4.1.4 搭载吊装过程之“变”的函数表达 |
4.1.5 关联至船体总段制造的应变措施需求 |
4.2 应总段制造过程控制之“变”的措施研究 |
4.2.1 产生总段制造过程之“变”的因素 |
4.2.2 灵活应对改变总段的构成方式 |
4.2.3 加强协作建立跨区域动态联盟 |
4.2.4 “三化”管理缩短总段施工周期 |
4.3 应对分段供应之“变”的措施研究 |
4.3.1 分段供应之“变”造成的影响 |
4.3.2 先行分段供应问题的预测方法 |
4.3.3 建立关键问题分段预测可视化云图 |
4.3.4 面对关键分段供应问题的应变措施 |
4.3.5 加强搭载吊装过程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策略方法的应用 |
5.1 各型船船舶总段敏捷制造策略方法的应用情况 |
5.1.1 各型船总段敏捷制造策略选择的侧重点 |
5.1.2 在超大型油船(VLCC)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
5.1.3 在第二代矿砂船400KVLOC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
5.1.4 在多型散货船建造过程中的应用 |
5.2 基于客户满意度指标的总组方案选择应用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方案描述及差值曲线绘制 |
5.2.3 船坞客户满意度指标计算 |
5.2.4 船坞客户满意度评价及方案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敏捷研发的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敏捷研发原理 |
2.1 敏捷与敏捷研发 |
2.1.1 敏捷的定义 |
2.1.2 敏捷研发的界定 |
2.1.3 敏捷研发的特征 |
2.2 敏捷研发的内推外压动力模型 |
2.2.1 企业敏捷研发的外部环境压力 |
2.2.2 企业敏捷研发的内部推力 |
2.3 敏捷研发的速度原理 |
2.3.1 敏捷研发与速度经济 |
2.3.2 敏捷研发速度的构成 |
2.3.3 敏捷研发速度的效果体现 |
2.3.4 敏捷研发的先动者优势模型 |
2.3.5 敏捷研发速度形成途径 |
2.4 敏捷研发的集成原理 |
2.4.1 敏捷研发的集成内涵 |
2.4.2 敏捷研发的集成要素 |
2.4.3 敏捷研发的资源集成途径 |
2.4.4 敏捷研发的集成原则 |
2.5 敏捷研发的经济性原理 |
2.5.1 研发组织选择模型 |
2.5.2 敏捷研发组织的成本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敏捷研发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
3.1 敏捷组织 |
3.1.1 敏捷组织的定义 |
3.1.2 敏捷组织的特点 |
3.1.3 敏捷组织的设计原则与组织结构 |
3.2 敏捷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 |
3.2.1 并行工程研发组织模式 |
3.2.2 虚拟研发组织模式 |
3.2.3 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的研发组织模式 |
3.2.4 动态项目型研发组织模式 |
3.3 敏捷研发的一般组织模式 |
3.3.1 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的共性 |
3.3.2 敏捷研发组织的构成要素 |
3.3.3 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的一般框架 |
3.3.4 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的运行机制 |
3.3.5 敏捷研发组织模式的运行流程 |
3.4 敏捷研发的管理体系 |
3.4.1 研发管理体系的一般结构 |
3.4.2 敏捷式研发管理体系的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制造模式下的敏捷研发组织模式 |
4.1 云制造与研发云 |
4.1.1 云制造的概念与特征 |
4.1.2 云制造下的研发云 |
4.2 研发云的服务 |
4.2.1 研发云的服务模式 |
4.2.2 研发云的服务内容 |
4.3 研发云的运作过程与组织特征 |
4.3.1 研发云的运作过程 |
4.3.2 研发云的组织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配置与组合优选 |
5.1 开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 |
5.1.1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类型 |
5.1.2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配置 |
5.1.3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特点 |
5.2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选优模型 |
5.2.1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选优的目标 |
5.2.2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选优的指标体系 |
5.2.3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选优模型 |
5.3 研发云组织的服务资源组合选优模型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敏捷研发组织的敏捷性评价 |
6.1 企业敏捷性评价的代表性评价体系 |
6.1.1 基于敏捷性成果的TCRS评价体系 |
6.1.2 基于敏捷性构成要素的CIPME评价体系 |
6.1.3 基于企业敏捷化关键领域的敏捷维度评价体系 |
6.2 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的三维评价体系 |
6.2.1 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6.2.2 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 敏捷研发组织的敏捷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
6.3.1 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评价方法 |
6.3.2 敏捷研发组织敏捷性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8)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选题背景 |
1.2.1 制造业面临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
1.2.2 21 世纪的主要制造模式—敏捷制造 |
1.2.3 混流生产系统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项目来源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项目来源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2 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制造企业敏捷性概述 |
2.2.1 制造企业敏捷性内涵 |
2.2.2 敏捷制造信息系统 |
2.3 混流装配车间敏捷生产管理技术需求 |
2.4 基于智能对象的泛在制造信息反馈与共享研究 |
2.4.1 传统混流装配车间信息采集技术 |
2.4.2 基于RFID 的制造车间智能对象的提出 |
2.4.3 基于智能对象的泛在制造信息反馈与共享体系 |
2.5 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模型 |
2.5.1 模型提出思路 |
2.5.2 模型的框架结构 |
2.5.3 模型的网络支撑体系 |
2.5.4 模型的集成运行模式 |
2.6 模型的关键技术问题 |
2.6.1 RFID 实时数据处理技术 |
2.6.2 混流装配线生产过程控制问题 |
2.6.3 混流装配线物料配送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3 面向敏捷制造的 RFID 实时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RFID 事件模型 |
3.2.1 事件的基本概念 |
3.2.2 RFID 基本事件 |
3.2.3 RFID 复杂事件 |
3.3 制造环境下RFID 应用可靠性研究 |
3.3.1 RFID 应用可靠性问题 |
3.3.2 RFID 应用可靠性相关概念和定义 |
3.3.3 RFID 应用可靠性评价指标 |
3.3.4 改善RFID 系统应用可靠性的技术体系 |
3.4 一种改善RFID 应用可靠性的数据处理模型 |
3.4.1 基本事件处理 |
3.4.2 复杂事件处理 |
3.5 模型应用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流装配过程 |
4.2.1 混流装配过程描述 |
4.2.2 混流装配过程形式化定义 |
4.3 基于智能对象的生产过程可视化监控方法 |
4.3.1 方法提出背景 |
4.3.2 方法的框架 |
4.3.3 方法的关键实现技术 |
4.4 面向现场装配作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方法 |
4.4.1 以手工装配为主的混流装配线生产流程分析 |
4.4.2 基于智能对象的生产过程控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物料配送模型 |
5.1 引言 |
5.2 混流装配线工位物料配送研究 |
5.2.1 混流装配线物料配送 |
5.2.2 物料配送方法研究现状 |
5.3 基于智能对象的敏捷物料推拉配送模型(AMP_2FM) |
5.3.1 模型提出背景 |
5.3.2 模型的结构 |
5.3.3 模型的运行流程 |
5.3.4 基于智能对象的物料配送防错算法 |
5.4 基于装配工艺的工位物料配送BOM |
5.4.1 制造BOM |
5.4.2 基于装配工艺的工位物料配送BOM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智能对象的敏捷生产管理技术应用验证 |
6.1 应用背景分析 |
6.2 基于智能对象的敏捷生产管理技术应用 |
6.2.1 构建基于RFID 的智能对象 |
6.2.2 敏捷生产管理模型及关键技术的应用 |
6.3 应用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发明专利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其它科研成果 |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9)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敏捷供应链理论 |
2.1.1 敏捷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 |
2.1.2 敏捷供应链的理论模型 |
2.1.3 敏捷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
2.2 协同与协同管理 |
2.2.1 协同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协同管理 |
2.2.3 供应链协同 |
2.3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 |
2.3.1 质量功能展开(QFD) |
2.3.2 ISO 9000与卓越绩效模式 |
2.3.3 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敏捷供应链的质量形成规律及其管理特点 |
3.1 供应链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与质量信息流 |
3.1.1 企业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
3.1.2 供应链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 |
3.1.3 传统供应链中的质量信息流 |
3.1.4 敏捷供应链中的质量信息流 |
3.2 敏捷供应链的质量传递规律 |
3.2.1 供应链产品质量传递概述 |
3.2.2 逆向质量传递模型 |
3.2.3 正向质量传递模型 |
3.3 敏捷供应链的质量合成规律 |
3.4 敏捷供应链的质量匹配规律 |
3.5 敏捷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特征与基本内容 |
4.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4.1.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内涵 |
4.1.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特征 |
4.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4.2.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目标 |
4.2.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
4.3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
4.3.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要素 |
4.3.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层次 |
4.3.3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
5.1 序参量原理 |
5.2 役使原理 |
5.3 协同竞争原理 |
5.4 其他基本原理 |
5.4.1 涨落原理 |
5.4.2 开放性原理 |
5.4.3 不稳定性原理 |
5.4.4 适应性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体系结构与系统模型 |
6.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宏观模型 |
6.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体系结构 |
6.2.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6.2.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物理分布结构 |
6.2.3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逻辑分布结构 |
6.2.4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分布结构 |
6.2.5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的网络分布结构 |
6.3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实现模型 |
6.3.1 问题的提出 |
6.3.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系统模型 |
6.3.3 模型的功能说明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与方法 |
7.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
7.1.1 供应链质量合作机制 |
7.1.2 供应链质量决策机制 |
7.1.3 供应链质量协调机制 |
7.1.4 供应链质量激励机制 |
7.1.5 供应链质量自律机制 |
7.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方法 |
7.2.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组织 |
7.2.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计划方法 |
7.2.3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方法 |
7.2.4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改进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支撑技术 |
8.1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环境支持 |
8.1.1 工作流管理技术 |
8.1.2 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 |
8.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1.4 数据库技术 |
8.1.5 平台技术 |
8.2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持 |
8.2.1 综合技术 |
8.2.2 使能技术 |
8.2.3 基础技术 |
8.3 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的管理支持 |
8.4 敏捷供应链质量信息共享模式与质量信息流集成模型 |
8.4.1 供应链质量信息的分类与特征 |
8.4.2 供应链质量信息共享对协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8.4.3 敏捷供应链质量信息共享模式 |
8.4.4 敏捷供应链质量信息流集成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制造战略的含义及研究领域 |
1.2.2 敏捷制造概念 |
1.2.3 敏捷制造与企业敏捷性 |
1.2.4 敏捷制造的实现 |
1.2.5 敏捷制造能力的评价 |
1.2.6 领导者认知及战略决策 |
1.2.7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模型构建 |
2.1 敏捷制造战略合理模型 |
2.1.1 战略思想来源及战略合理模型 |
2.1.2 敏捷制造战略合理模型构建 |
2.2 企业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模型 |
2.2.1 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态势认知模型构建 |
2.2.2 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与他人认知的平衡 |
2.2.3 领导者战略态势认知与战略现状认知的协调 |
2.3 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设计 |
3.1 研究范围界定 |
3.2 路径模型构建 |
3.2.1 研究假设 |
3.2.2 要素界定 |
3.2.3 路径模型 |
3.3 问卷及指标描述 |
3.3.1 调查问卷及数据收集 |
3.3.2 指标描述与分析方法 |
3.3.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指标变量分类 |
3.4.1 市场环境认知变量分类 |
3.4.2 竞争态势认知及竞争战略变量分类 |
3.4.3 敏捷制造战略变量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领导者市场环境认知与竞争态势认知分析 |
4.1 领导者市场环境认知聚类及特征分析 |
4.1.1 市场环境认知样本聚类 |
4.1.2 市场环境认知特征分析 |
4.2 Ⅰ类环境认知下领导者竞争态势认知分析 |
4.2.1 Ⅰ类环境认知与竞争态势认知的关系 |
4.2.2 竞争态势认知组合及其特征 |
4.3 Ⅱ类环境认知下领导者竞争态势认知分析 |
4.3.1 Ⅱ类环境认知与竞争态势认知的关系 |
4.3.2 竞争态势认知组合及其特征 |
4.4 Ⅲ类环境认知下领导者竞争态势认知分析 |
4.4.1 Ⅲ类环境认知与竞争态势认知的关系 |
4.4.2 竞争态势认知组合及其特征 |
4.5 Ⅳ类环境认知下领导者竞争态势认知分析 |
4.6 结果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领导者认知下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分析 |
5.1 竞争态势认知与竞争战略构想一致性 |
5.2 领导者认知导向下敏捷制造战略总体研究 |
5.2.1 Ⅰ类市场环境认知约束 |
5.2.2 Ⅱ类市场环境认知约束 |
5.2.3 Ⅲ类市场环境认知约束 |
5.3 领导者认知导向下敏捷制造战略分类研究 |
5.3.1 Ⅰ类市场环境认知约束 |
5.3.2 Ⅱ类市场环境认知约束 |
5.3.3 Ⅲ类市场环境认知约束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企业领导者认知与敏捷制造战略分析 |
6.1 中国企业领导者市场环境认知特征分析 |
6.2 中国企业领导者竞争态势认知分析 |
6.2.1 领导者环境认知与竞争态势认知的关系 |
6.2.2 竞争态势认知组合及其特征 |
6.3 中国企业领导者认知导向下的敏捷制造战略研究 |
6.3.1 竞争态势认知与竞争战略构想一致性 |
6.3.2 竞争战略构想与敏捷制造战略关系分析 |
6.4 中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快速响应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模式和制造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A公司集成供应链服务管理优化研究[D]. 潘红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2]5G环境下汽车零件敏捷供应策略研究[D]. 李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在线教育系统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RR公司设计开发项目实践[D]. 袁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服务主动感知与分布式协同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 张耿.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5]客户化定制产品的供应链响应管理研究 ——COP公司的实践[D]. 张广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6]船体总段敏捷制造策略研究及应用[D]. 陈大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7]敏捷研发的组织模式研究[D]. 罗险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8]基于智能对象的混流装配线敏捷生产管理技术研究[D]. 郑林江. 重庆大学, 2010(06)
- [9]敏捷供应链协同质量管理研究[D]. 袁付礼.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10]面向领导者认知的敏捷制造战略模型研究[D]. 梁占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