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世界十大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牛晓磊,冯世鹏,王倩男,蒋凌雁,陈银华[1](2021)在《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吸引力》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时代,学生容易被各种网络信息所诱惑,从而削弱学习的积极性。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专业极其重要的必选课,如何提高"分子生物学"课堂的吸引力,可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提高课堂讲授内容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同时,讨论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通过综合使用引导式、故事式、举例式的教学方法,让PPT以内容为主,适当增加短视频、动画等表现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听得进、记得住,最终学好"分子生物学"课程。
邸月[2](2021)在《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一直坚持全方面对外开放,在经济方面更是如此。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了境外多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流。但在开放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短期国际资本频繁而大规模地流动会加大市场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是一国在经济开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作为论文选题,该选题的研究对于防范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政府制定合理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为了探寻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熟悉我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已发表文章的基础上,寻找值得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发现短期资本影响因素及其实证模型运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故围绕这个方面开始研究;其次,运用理论研究法,得出经济发展速度、利率、投资过程中所处环境的风险和所获收益及大众对汇率的预期等都会影响某国或地区的短期资本流动;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纵向考察不同时期短期资本和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结合境内外的改革和重大事件,探析变化的原因;进一步,在综述及理论、现状考察以后,选择TVP-VAR模型深入探析各因素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具体影响;最后给出建议,进行总结。本文研究所得的重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研究表明,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利率、投资过程中所处环境的风险和所获收益及大众对汇率的预期等。具体影响分别是:国内短期资本受国内外利率差影响,二者同向变动;当利率高时,一方面会吸引资本流入,另一方面会引发大众预期本国或本地区币值降低,进而促使资本流出;当一国金融产品收益大、风险小时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该产品,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良好均会引起资本流入。第二,实证研究表明,以上5个因素均对短期资本流动存在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具有一定的时变特征。具体表现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净额随VIX指数正向变动,二者的关系程度逐渐加深;短期资本流动受中美利差的影响为负向影响,时变性不大;短期资本流入净额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是同向的,这种作用一般是发生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后期而不是当期,作用时间较长;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则与经济增长率相同,这种正向影响虽随时间变化较小但作用程度很大;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净额随股票收益率正向变化,变化幅度稳定。相比于其他时点,2008年10月短期资本波动较小,而2014年11月整体波动幅度更大。第三,由于以上因素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存在影响且影响具有时变特征,所以本文建议宏观经济指标,尤其是实证研究得出的时变性大的VIX指数、中美利差变化时,应当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同时优化短期资本的计算和调控;由于五个指标都会对短期资本产生作用,所以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加之短期资本流动影响金融稳定,考虑到防范系统性风险,建议经济政策和审慎工具并重,协调搭配进行调节;2008年10月即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监管部门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减小了其波动程度,说明一定的监管政策通过作用于短期资本流动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应当对资本账户进行“放”与“管”的结合;2014年11月,量化宽松政策结束,这一变动引发各主要因素对短期资本的影响加大,说明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继续着手人民币的国际化,掌握主动权,少受甚至免于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TVP-VAR模型。该模型能够解决VAR等其它模型不能反映变量随时间变化特点的问题。模型设计考虑到不同时期经济状况、政策因素、科学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引起的模型系数的变化,更加完善且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果。
张玲潇[3](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指出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杨藤[4](2020)在《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自1999年昆明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以来,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重要的城市事件,其规模和影响力在我国迅速扩大,同时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会后游人大量减少,场地、建筑使用率低,会后维持运营困难。世界园艺博览会后续利用方式的选择成为目前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利用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其后续利用方式大概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以生态修复为目标,展会后作为城市绿地/公园;二是以旧城改造为目标,展会后拆除进行城市开发;三是对原绿地或景区进行升级改造,展会后部分作为城市公园、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即城市公园+综合开发利用。在对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规划进行系统解析基础上,总结了青岛世园会对城市和区域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城市整体效益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在城市整体效益上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完善了旅游体系;二是在生态效益上,提升了李沧区尤其是李沧东部的绿化覆盖率;三是在经济效益上,促使李沧东部建成区面积扩展,房地产业发展快速,人口增长明显;四是在社会效益上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道路路网密度,提高了公共交通通达率。但是,五年多来,景区运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各种效益均没有达到预期。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存在后续影响乏力、园区维护不力、人气急剧下滑、场馆建筑利用不足等种种问题。为改变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现状,持续提升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影响力,从城市、城市辖区、园区自身等纬度对其后续利用原则进行了探析。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世园会园址成为崂山风景名胜区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同时,成为青岛市生态旅游消费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李沧区层面,带动打造生态宜居、配套完善、功能复合的李沧东部新区;在园区自身层面,在保留好世园文化遗产的同时,重点关注展园和重要建筑空间的更新利用,赋予新的吸引点,提升园区人气。按照“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主题要求,围绕后续利用原则,提出了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的空间策略:一是在城市和李沧区空间布局上,将青岛世园会园址提升为开放的城市公园;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周边尚未开发用地或可以改造的用地从功能业态、交通策略等方面进行控制、引导,打造青岛市北部区域生态旅游消费综合体。二是在园区层面上,按照开放的城市公园要求,构建生态本底,优化园区空间肌理;对各展园分类提出功能优化引导,增加互动体验;三是对重点场馆建筑空间进行更新利用导引,注入复合功能,提高建筑利用率。未来,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及其周边城区将成为开放的城市公园景观综合体与城市生态旅游消费综合体的结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城市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为以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城市,在后续利用上起到借鉴作用。
王欣宜[5](2020)在《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事件是当今世界各个城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提高竞争力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取得国际级大型活动的举办权,尤其在大中型城市中,大型会展类事件的举办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城市生活,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事件因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受到各界学者的探讨研究。大型会展类事件由于投资大,占地面积庞大,对会展结束后其所在城市中的场址后续如何利用展开研究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利用大事件的影响和场址的后续利用带动相关城市片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世园会的后续利用为研究内容,在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既有案例研究总结,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会展类案例中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和可能利用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2019年延庆世园会具体案例,在对园区的后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之后,对2019年延庆世园会的后续利用提出有价值的规划方案和有参考意义的策略建议。
李东梅[6](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认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孙佳路[7](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史文凯[8](2020)在《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应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评选活动发展现状、基本特点、社会影响、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发展策略等内容。旨在总结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对苏州市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指导评选机制的改革,为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宣传工作具有工作时效性、范围局限性、内容重复性等特点;评选内容具有激励性、宣传性、政治性和正面性等特点;评选方法具有公开性和公平性、评委构成多元性、便捷性等特点。(2)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发动工作需要加强、评选活动的社会知晓范围相对狭小、围绕新闻评选活动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较少等是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3)影响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宣传引导工作的策划与效果、评选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制度创新、评选方法与发展目标的确立等方面。(4)评选活动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化大众体育信念,弘扬城市体育精神;培养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城市体育文化;活跃城市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育宣传活动,引导正确社会舆论等方面。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发展策略选择是:加大评选活动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强化与相关机构合作,深化评选活动服务性;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展社会知晓范围;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加评选过程创新举措,突破内容同质化现象;借鉴其他评选活动优势,打造自身活动特色;提升评选专业化程度,完善评选活动整体设计;评选内容满足人本意识,整体活动凸显人文关怀;完善评选工作流程,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注,促进评选内容均衡性。
薄宏涛[9](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陈若萱[10](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二、1999年世界十大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世界十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吸引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学生学习现状 |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
(一)教学内容的系统化 |
(二)引入前沿科技知识 |
(三)结合生活实际 |
(四)展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四、教学方式的改革 |
五、教学手段的改革 |
(2)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考察 |
2.1 短期国际资本概念界定 |
2.2 国际资本主要动因理论 |
2.2.1 利率决定理论 |
2.2.2 利率汇率决定理论 |
2.2.3 资产组合理论 |
2.2.4 避险理论 |
2.2.5 推动拉动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实状况 |
3.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测算 |
3.1.1 测算方法介绍 |
3.1.2 本文的测算方法 |
3.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分析 |
3.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
3.3.1 波动率指数(Volatility Index) |
3.3.2 国内外利差(IM) |
3.3.3 人民币升值预期(EX) |
3.3.4 经济增长率(EC) |
3.3.5 股票收益率(STOCK)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4.2 模型构建 |
4.3 实证过程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3.2 滞后阶数的确定 |
4.3.3 参数估计 |
4.4 脉冲响应分析 |
4.4.1 等间隔脉冲响应图分析 |
4.4.2 时点脉冲响应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优化短期资本的监测、计算和调控 |
5.2 经济政策和审慎管理并重 |
5.3 对资本账户进行“放”与“管”的结合 |
5.4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兴起 |
1.1.2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引起的反思 |
1.2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世界园艺博览会 |
1.2.2 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 |
1.3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 |
2.1 世界园艺博览会概况 |
2.2 国内外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研究 |
2.2.1 以生态修复为目标,展会后作为城市公园/绿地 |
2.2.2 以旧城改造为目标,展会后拆掉展园进行城市开发 |
2.2.3 对原绿地或景区进行升级再造,展会后城市公园+综合开发利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规划解析 |
3.1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规划设计方案 |
3.1.1 规划布局原则 |
3.1.2 规划设计结构 |
3.2 主要场馆建筑 |
3.2.1 永久性建筑 |
3.2.2 临时性建筑 |
3.2.3 模块化建筑 |
3.3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 |
3.3.1 景观体系及植物配置 |
3.3.2 水体景观体系 |
3.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应用 |
3.4.1 智慧园区 |
3.4.2 自循环水处理系统 |
3.4.3 其他绿色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现状及后续利用原则探析 |
4.1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影响力 |
4.1.1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城市带来的整体效益 |
4.1.2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区域带来的生态效益 |
4.1.3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区域带来的经济效益 |
4.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区域带来的社会效益 |
4.2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世园会对周边区域后续影响乏力,人气急剧下滑 |
4.2.2 园区维护不力,场馆建筑利用不足 |
4.3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原则探析 |
4.3.1 从城市总体规划角度 |
4.3.2 从区域功能完善角度 |
4.3.3 从园区自身优化提升角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空间策略 |
5.1 总体目标 |
5.2 城市、城区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提升策略 |
5.2.1 园址转型城市公园景观综合体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2.2 城市生态旅游消费综合体空间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提升策略 |
5.3 园址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3.1 保留原有生态格局,构建城市公园基底 |
5.3.2 保持原有路网结构,延续世园会园区肌理 |
5.3.3 优化园区展园功能 |
5.3.4 节庆活动策略 |
5.4 园区场馆建筑空间更新利用导引 |
5.4.1 重点场馆建筑空间更新利用导引 |
5.4.2 各展园内主题建筑以及临时性建筑空间更新利用导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大事件与大型活动 |
1.3.2 世园会及其设施的后续利用 |
1.3.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大事件影响下的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 |
2.1.1 城市触媒理论 |
2.1.2 旅游经济理论 |
2.1.3 场所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5 城市设计理论 |
2.2 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
2.2.1 用地布局调整:提升土地价值,带动经济发展 |
2.2.2 基础设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地区更新 |
2.2.3 综合服务完善: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旅游发展 |
2.2.4 环境质量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意象 |
2.3 世园会后续利用的主要模式与实施策略 |
2.3.1 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分析 |
2.3.2 实施策略 |
第三章 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研究 |
3.1 延庆世园会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分析 |
3.1.1 协同与错位发展的优势 |
3.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功能衔接 |
3.1.3 区域旅游的辐射与带动能力 |
3.1.4 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HBD)的发展潜力 |
3.1.5 贯彻文化教育主题活动 |
3.2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必要性 |
3.2.1 完善城市结构 |
3.2.2 促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 |
3.2.3 合力打造延庆旅游品牌 |
3.3 延庆世园会园区资源价值评估 |
3.3.1 文化价值评估 |
3.3.2 生态价值评估 |
3.3.3 教育价值评估 |
3.3.4 科技价值评估 |
3.4 延庆世园会园区现状分析 |
3.4.1 园区现状相关分析 |
3.4.2 后期利用的基本条件 |
3.4.3 后续利用的需求研究 |
3.4.4 后续利用的核心问题 |
3.5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探讨 |
3.5.1 后续利用的目标定位 |
3.5.2 后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3.5.3 后续利用的模式选择 |
3.5.4 后续利用的设计策略 |
第四章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设计探讨 |
4.1 园区用地及功能规划 |
4.1.1 空间结构规划 |
4.1.2 用地及功能调整规划 |
4.1.3 游线规划设计 |
4.2 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4.2.1 衔接城市交通 |
4.2.2 内部交通规划 |
4.2.3 园区停车规划 |
4.3 营造园区特色景观 |
4.3.1 景观秩序控制规划 |
4.3.2 节点空间的场所塑造 |
4.3.3 植物配置及配色规划 |
4.3.4 区域风貌特色规划 |
第五章 小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反馈 |
(6)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
2.3 本章小结 |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表目录 |
图目录 |
致谢 |
(7)《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新闻传播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
1.1.2 体育新闻评选是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评选城市体育新闻与打造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关系密切 |
1.1.4 体育新闻评选内容是城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呈现 |
1.1.5 城市体育新闻评选的相关研究滞后,亟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吸引社会与市民对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关注与重视 |
1.2.2 充分发挥体育新闻传播的功能价值 |
1.2.3 丰富关于体育新闻评选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
1.2.4 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过程提供参考建议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解释 |
1.4.1 体育新闻 |
1.4.2 体育新闻评选 |
1.4.3 社会影响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现状分析 |
3.1.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发展历程 |
3.1.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目的任务 |
3.1.3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机构组成 |
3.1.4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一般程序 |
3.1.5 关于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主要标准 |
3.1.6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投票方式 |
3.1.7 关于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宣传方式与公布表彰 |
3.1.8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内容整理 |
3.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基本特点 |
3.2.1 宣传工作基本特点 |
3.2.2 评选内容基本特点 |
3.2.3 评选方法基本特点 |
3.3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 |
3.3.1 强化大众体育信念,弘扬城市体育精神 |
3.3.2 培养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城市体育文化 |
3.3.3 活跃城市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
3.3.4 加强体育宣传活动,引导正确社会舆论 |
3.3.5 树立体育明星榜样,打造城市美好形象 |
3.3.6 传达政府体育政令,解释相关体育政策 |
3.3.7 宣传体育产业计划,促进体育经济发展 |
3.3.8 普及体育知识盲区,提升大众认知水平 |
3.4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发动工作需要加强 |
3.4.2 评选活动的社会知晓范围相对狭小 |
3.4.3 围绕新闻评选活动开展的主题活动较少 |
3.4.4 每年评选内容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 |
3.4.5 评选活动的社会宣传渠道相对单一 |
3.4.6 多年评选活动过程老套,缺乏创新举措 |
3.5 影响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
3.5.1 宣传引导工作的策划与效果 |
3.5.2 评选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制度创新 |
3.5.3 评选方法与发展目标的确立 |
3.5.4 评选标准与所选体育新闻质量 |
3.5.5 社会大众的参与状况与反馈 |
3.5.6 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
3.5.7 评选活动的整体流程实际完成情况 |
3.5.8 活动负责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
3.6 推动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
3.6.1 加大评选活动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 |
3.6.2 强化与各相关机构合作,深化评选活动服务性 |
3.6.3 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展社会知晓范围 |
3.6.4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3.6.5 增加评选过程创新举措,突破内容同质化现象 |
3.6.6 借鉴其他评选活动优势,打造自身活动特色 |
3.6.7 提升评选专业化程度,完善评选活动整体设计 |
3.6.8 评选内容满足人本意识,整体活动凸显人文关怀 |
3.6.9 完善评选工作流程,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
3.6.10 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注,促进评选内容均衡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件 |
附件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基本内容汇总表 |
附件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问卷 |
附件3 专家访谈提纲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10)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1999年世界十大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吸引力[J]. 牛晓磊,冯世鹏,王倩男,蒋凌雁,陈银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1(50)
- [2]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 邸月.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后续利用空间策略研究[D]. 杨藤.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D]. 王欣宜.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6]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D]. 史文凯. 苏州大学, 2020(03)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