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形式

浅谈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形式

一、简论未来图书馆发展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许子潇[1](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认为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LEE W00NG[3](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郑欣[4](2020)在《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文中提出晚清以降,西方各国不断扩大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亦跟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传播至中华各地。由于来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以及传教士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涉,中国各地教案与人民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张之洞在晚清长期担任地方督抚,与近代来华基督教的接触可谓非常频繁,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涉教思想与实践。通过分析张之洞地方督抚任上与基督教的交涉实践,本文将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的应变之策总结为:第一,协调保护各国官商民教。镇压会匪与反洋教运动;严禁匿名揭帖,打击谣言,捉拿造谣生事匪徒;保护商民教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第二,审慎、持平地办理教案。查核案情,破除民教畛域之见,讯明严办民教交涉案件;秉公妥结教案,合理赔偿,理据兼备地拒绝外国领事和传教士、教民的无理索求;惩办保教不力的官员,严惩滋事民众;查阅教堂,筹办育婴,防止发生教案。第三,加强对基督教势力的合作与管理。一方面限制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特权。禁止传教士借教案干涉中国内政,限制传教士在内地买地置业和设堂传教;拒绝传教士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人脉和知识兴办洋务事业和举办新政。总而言之,张之洞对待基督教的思想认识以及应变政策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与时俱进、讲求实际的特点,发展趋势是由批判走向建设,忠君卫道的思想贯彻始终。透过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不仅可以了解张之洞在不同时期应对基督教这一外来事物的思想与实践的转变与特点,而且可以对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个人形象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代表的晚清上层人士、近代官绅面对外洋事物的思想转变和社会变革的心路历程,也可更好地认知张之洞与晚清政治、外交的关系。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冀心蕾[6](2020)在《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研究(1896-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在嬗变过程中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从戏院茶园等放映场所到专业电影院的建立的过程中,批评群体产生了对戏曲电影和旧市民电影中的传统旧道德等群体性批评。专业电影报刊的兴起,为批评群体提供了公共媒介,群体性发声借助这一平台得以实现。鸳鸯蝴蝶派文人在旧市民电影中贡献了大量的剧本素材,他们创作的通俗小说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同样,这一批评群体也带有厚重的文学审美特色。戏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影戏观是剧人影评群体的基本思想观念,启发了这一群体的批评活动。新市民电影的出现意味着新思想的形成,左翼电影是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民族标志,由此形成的左翼影评群体便贯穿着这一思想。批评群体的身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最初,除了观众这一基本身份以外,批评群体还充当着体验者的角色。这一时期,批评群体话语初步形成,影评文章从记录外国电影和少量国产电影带来的直接刺激的观感,发展为讨论电影功能的观念,这是一大进步与突破。1920年代出现了三个跨界的身份转变,报刊界、文学界、戏剧界人士纷纷转向电影界。报刊媒介促成的圈子批评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群体对电影批评的开创作用。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市民阶层表达了对传统伦理和历史古装片等的理解与批评。戏剧界人士的艺术专业人才对社会教育和电影艺术作出指导。同样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群体还有中国新感觉派,他们受到日本文学思潮的影响,对电影进行了技巧和视觉审美批评。1930年代的主要批评群体是左翼影评群体,他们为底层人民服务,他们的批评文字披露了社会现实、注重电影意识,构成了以社会价值评判为主的现实主义批评。本研究共有四个章节,在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进程中试图勾勒出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的整体轮廓和变化过程。群体研究不是单线进行的,对个体的分析必不可少。本文不仅对早期批评群体做了纵向梳理,并且从横向入手,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绪论分为三个部分,阐释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等。第一章论述了从电影传入中国到电影报刊出现这一阶段批评群体的兴起过程,通过影评探寻话语的初步显露和观念的演变。第二章研究了1920年代报刊媒介圈子批评群体、鸳鸯蝴蝶派从文学到电影批评的跨度以及戏剧界人士进行的民族电影理论批评及其实践。第三章研究了1937年前的三十年代出现的两个批评群体——软性电影论者与左翼影评群体,此部分弱化政治斗争以及意识形态争论,从两方的重要影评入手,凸显批评观念与方法。第四章从文化视角和当下发展入手,分析批评群体在历史演进中的变化,群体心理如何选择以及对如今电影批评有何启示。

陈莉[7](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提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张馨[8](2020)在《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文中认为演讲辞作为张炜创作用以自我言说的重要文本,在其浩繁的文学写作生涯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张炜的演讲辞集中表达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坚守与追求,表现了他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殷切希冀,因此从演讲辞出发,进行张炜创作思想的研究,更能贴合作家创作的初衷与实际,也使整个文本研究变得更有价值和说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张炜演讲辞系统化的梳理,结合演讲学的相关理论,从主要内容、具体呈现、形成原因、意义局限等方面,以演讲辞为中心对张炜创作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由此本论文共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来完成该研究目标。绪论部分主要对“以演讲辞为中心探究张炜创作思想”这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张炜创作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进行分析。与普通演讲不同的是,张炜并未为取悦听众而改变演讲的内容、演讲的语言、表达的技巧与方法,他借助演讲辞传达着对当代文学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现象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并在演讲的过程中用自身的写作经验阐释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第一章在结合张炜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张炜创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主要分为诗性写作观、“自然写作”观、“至善臻美”的审美理想三个小节,以演讲辞为切入点关注张炜创作思想的独特内涵。第二章主要探析张炜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张炜创作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大自然的孕育、阅读的哺育、中外文学大家的滋养以及多重文化背景的影响。深入挖掘张炜创作思想的来源,对于理解其文学创作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追根溯源的作用。第三章在结合当今文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张炜创作思想对当下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张炜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思想家,其创作思想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创作,对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也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张炜的创作思想也存在着弊端,其有关诗性写作观的具体内容,仍值得商榷。本章节是在对张炜创作思想进行全面总结、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真实的评价。结语部分,在对全文做出总结之后,揭示张炜创作思想背后所隐藏的独特的文学价值,并做出展望。张炜演讲辞作为张炜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当下张炜研究不能绕过的重要材料。张炜的社会活动源源不断,因而他的演讲辞也必然随之丰富,这就需要研究者及时整理、不断挖掘,以此推动张炜研究深入、完整的发展。

李悝悝[9](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社会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是领导阶级以提高国民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以及共同价值观为目的,在全社会开展的普遍的学制外的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教育事业,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社会教育成为启迪民智、动员民众联合抗战的重要手段。回溯历史,在全面抗战之前,中共在山东境内的处境举步维艰。1928年5月25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红军就正式建立,可直至1935年11月前山东省境内还未建立起一支正规红军,民众流离失所,山东共产党人甚至曾与中央失去长达两年多的联系。但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根据地约有3500万民众,30万人的军队,这些军民组成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团结歼敌60万人,占全国人民武装歼敌总数的三分之一,并成为解放战争的主力军。不言而喻,我党如何教育和动员群众,从无到有地创建发展革命根据地并领导抗战胜利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通过回顾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1945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缘由,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传统教化、近代思潮、党的传统和地域条件等方面勾勒出共产党人在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山东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落实中共中央新民主主义社会教育理论政策,突出强调“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要求通过社会教育构筑民众的“铜墙铁壁”。不仅如此,共产党人还根据山东的独特省情将新民主主义社会教育思想“在地化”,总结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山东战时国民教育思想”和“山东新文化运动”思想。纵向追溯,山东根据地社会教育事业由战前零散发展到九一八事变后的迷茫徘徊,到1936年的转危为安,再到1940年联合大会后的繁荣壮大,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分散到整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山东境内的共产党人围绕思想、政治、国防、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内容,以冬学运动为典型,以俱乐部为中心机构,还配合民校、夜校、读报组、群众剧团、民众教育馆以及具有山东特色的“庄户学”等共同构成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这使得社会教育事业得到了广大积极分子的支持拥护(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中间分子冷漠动摇和落后分子的抵抗反对)。经过不懈努力,根据地社会教育取得极大成效:民众提高了政治觉悟,丰富了文化生活,调动了抗日热情以及促进了妇女解放,等等。当然,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事业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具体执行中方向不够明确,忽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等不足。但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这些偏差,不断进行探索纠正。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在各种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更加凸显,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参与度不高,甚至存在相当严重的政治冷漠。加之国外少数敌对分子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形象进行大肆诋毁,许多民众开始对国家政策产生质疑,社会上往往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从抗战时期根据地社会教育成效来看:人才可以靠学校去培养,但民众的素质和民心的养成只靠学校教育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提高学校以外民众的素质。教导民众如何正确辨识这些声音,正确抵制这些错误言论是一门学问,需要党进行科学有力的社会教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审视历史,我们能够正视现实与遥想未来。从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研究分析来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实施社会教育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由之路;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党是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守护者、扬弃者与发展者;理论联系实际,政策的“在地化”;社会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以更好为民谋利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宝贵的经验启示运用到新时代社会教育工作之中,将对我们破解新时代民众思想的问题和困境,为今天党彰显意识形态话语权,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也会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从而推动实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许东[10](2020)在《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嘉庆道光年间,安徽石埭人周太谷于江西庐山传道,创立太谷学派。周太谷晚年由庐山北上扬州,收张积中、李光炘二人为徒,委以“还道于北”和“传道于南”的重任。张、李二人不辱太谷遗命,分任南北,开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实现了学派的长足发展。同治五年(1866),黄崖山事件爆发,黄崖北宗遭遇灭顶之灾,龙川南宗生存环境恶化,太谷学派在李光炘的支撑下艰难维系。太谷学派晚期,黄葆年、刘鹗、蒋文田、毛庆蕃等人共创归群草堂,实现了太谷学派南北合宗。太谷学派各代学人着述等身,思想庞杂。在道统传承上,周太谷自诩远承“羲、文、周、孔”儒家四圣,近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其思想以《周易》《论语》为中心和源泉,采取以易解儒的方式,建构了太谷圣功之学的理论体系。周太谷所构建的圣功之学未脱离宋明儒学的范畴,特别是在孝道和民本思想两个方面,鲜明彰显了周太谷民间儒家学者的特质。在太谷后学中,对于周太谷思想继承最多、阐发最力、拓展最深的当属张积中、李光炘。与周太谷“尚易尊孔、罕言佛道”相比,张、李二人更主张“以儒为宗、融通佛道”,强调以先秦儒家为底色,对程朱、陆王以及佛道等各派各家之说进行批判继承,形成了融合各家而又不同于各家的太谷圣功之学。在太谷学派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早、中、晚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向,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周太谷在早期创派传道过程中,其个人兴趣爱好以及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其思想内容和学说体系的神秘性和宗教性倾向,而太谷学派作为新兴的民间社团,在初创阶段为吸引信众而采取重术好玄的传道方式,更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倾向。周太谷晚年扬州传道,从收徒规模、传道内容、传道方式等方面,纠正了早期传道过程中的宗教化倾向,致力于太谷学派由教派特质向学派特质的转变,确保了学派的长久安全发展。张积中作为继承太谷道统的学派领袖,身负周太谷“还道于北”的遗命,聚徒山东黄崖山,创建黄崖北宗,渐兴渐旺达十年之久。张积中以中下层民间儒者的身份,奉行“教养合一”的学派理念,在民间开展了一场以自我为主导、极富使命感的社会救赎,在这场轰轰烈烈以悲剧收场的社会实践中,张积中挖掘儒学固有的宗教性,吸收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为方便法门,利其深入人心,易于领会”的特点,对教理、教义、教规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吸收、改良和创新,建构起了以天地先贤为主要崇拜对象的宗教观念,以心息相依和九还七返为特色的宗教经验,以入门拜师和祈祷献祭为主要内容的宗教行为,以师徒关系为纽带组合而成的宗教组织,在现实中进行了儒学宗教化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是一种非典型性宗教,但因为宗教化实践的不彻底和清政府的扼杀,导致黄崖北宗的儒学宗教化尝试最终走向失败。李光炘作为太谷学派龙川南宗的开创者,身负周太谷“传道于南”的遗命,龙川南宗在发展路向上秉承了太谷学派宗教化、民间化互相杂糅的特质,但由于外部条件、个人性格、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与黄崖北宗走儒学宗教化的发展路向不同,龙川南宗更多地表现出了儒学民间化的倾向,致力于塑造民间儒家学派的形象,最终保全了太谷学派的发展命脉,奠定了太谷学派后期发展的性质与基调,是太谷学派发展历史中的关键环节。在太谷学派晚期,归群草堂作为太谷学派南北合宗的产物,其在儒学民间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世俗化、独立化、学理化的改造与重塑,彻底摆脱了太谷学派“异端反叛”的帽子,在清末民国时期开创了太谷学派发展的新局面。综上而言,太谷学派是清末民国时期,社会中下层民间儒者积极践行“教养天下”的使命责任,其在传扬过程中以学术为体、以宗教为用,社团发展在本质上一直保持着儒家学派的特性,而宗教化是学派在传扬过程中适应传播需求的理论和功能借鉴。太谷学派可以看成是“教派与学派结合”、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的综合体。以史为鉴,儒学未来发展应挖掘儒家思想的真精神,坚持“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原则,在全球化视野下,着眼于解决人类社会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站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批判儒学,站在儒学的视角审视、批判当代社会,完成儒学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实现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简论未来图书馆发展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未来图书馆发展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小结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第一节 确释例
    第二节 误释例
    第三节 备考例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小结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小结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第四节 集合示名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第三节 结语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第一节 骨片问题
    第二节 辞条问题
    第三节 释字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凡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与时间之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法战争前的张之洞与基督教
    第一节 词臣学使时期对基督教的初步认识(1863—1881)
    第二节 巡抚晋省时期对基督教的进一步认识(1882—1884)
第二章 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基督教(1884—1889)
    第一节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的防患之策
    第二节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的民教治理之策
第三章 张之洞总督湖广前后涉教实践与思想(1889—1907)
    第一节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第三节 分析
第四章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思想认识与应变方法评析
    第一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两次转变
    第三节 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文献简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批评群体的兴起(1896-1920)
    第一节 电影最初放映与《味莼园观影戏记》
    第二节 观影体验:作为观众的批评者
    第三节 批评观念渐变:从重视感官到强调功能
第二章 专业视野:批评群体走向成熟(1921-1931)
    第一节 报刊、媒介与圈子批评
    第二节 从文学到电影批评:“鸳鸯蝴蝶派”
    第三节 剧人影评与民族电影理论批评实践
第三章 观念的碰撞:批评群体的黄金时期(1932-1937)
    第一节 视觉形式、艺术价值与技巧批评
    第二节 内容意识、社会价值与现实主义批评
    第三节 电影公共空间的批评实践
第四章 群体批评的文化审视与当下观照
    第一节 批评群体与电影理论评论的演进
    第二节 批评群体的心理及其文化选择
    第三节 批评历史经验与当下借鉴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早期电影批评与评论文章选目(1896-193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炜创作思想的主要内涵
    第一节 诗性写作观
    第二节 基于现代反思的“自然写作”观
    第三节 “至善臻美”的审美理想
第二章 张炜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大自然是张炜创作的母体
    第二节 多重文化背景的影响
    第三节 “不读格调低下的书”
第三章 张炜创作思想的价值意义与局限性
    第一节 张炜创作思想对自身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张炜创作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张炜创作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炜演讲稿编年整理(1984..201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实践意义
    三、学术史综述
        (一)大陆学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二)港台及海外学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四、学术要点
        (一)论文研究拟采取的方法
        (二)论文创新之处及拟攻克的难点
    五、相关界定
        (一)时间
        (二)空间
        (三)内容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扬弃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批判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传承
    二、近代以来持续不断的“开民智”运动的继续推进
        (一)近代以来“开民智”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以来“开民智”的主要思想及路径
    三、社会教育是巩固统一战线夺取抗战胜利的现实需要
        (一)唤醒民众爱国意识以巩固统一战线
        (二)增强民众抗战技能以推动抗战胜利
    四、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源泉
        (二)社会教育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五、山东省的独特省情
        (一)山东风土人情宜于接受我党理念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地位特殊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教育思想
    一、中共中央关于社会教育思想
        (一)社会教育是“长期的大学校”
        (二)民智重于教化,民权大于特权
        (三)社会教育可以动员民众构建抗战的“铜墙铁壁”
        (四)社会教育为抗战服务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关于社会教育思想
        (一)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思想
        (二)山东“新文化运动”理论
        (三)小学教育协助社会教育
        (四)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发展脉络
        (一)抗战前我党领导的山东社会教育工作
        (二)局部抗战时期我党领导山东社会教育工作
        (三)全面抗战初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工作
        (四)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后的根据地社会教育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的内容
        (一)围绕树立新价值观进行的思想教育
        (二)以爱国抗日拥党拥军为中心的政治教育
        (三)以提升军事战斗技能为主的国防教育
        (四)以扫盲为主要目标的文化知识教育
        (五)以养民富民巩固根据地建设成果为中心的生产技术教育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的形式
        (一)冬学运动:最普遍的社会教育形式
        (二)民校、夜校:最持久的社会教育形式
        (三)读报组:成本低效率高的好形式
        (四)庄户学:山东开创的独特形式
        (五)群众剧团: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六)民众教育馆:社会教育的领导实施机关
        (七)俱乐部:社会教育的中心场所
    四、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积极影响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群体对社会教育的不同反应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不足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教育的经验启示
    一、实施社会教育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由之路
        (一)以教育总方针指导社会教育走向
        (二)以改革为基本途径为社会教育续航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一)社会教育内容要关注群众
        (二)社会教育形式要贴近群众
        (三)从群众中选拔社会教育干部
    三、我党是中国传统教化文化的守护者、扬弃者与发展者
        (一)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国传统教化优秀思想
        (二)批判盲目排外思想,借鉴国外社会教育科学成果
        (三)在传承借鉴中创新社会教育内容方针
    四、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政策的“在地化”
        (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结合地方特点探寻普遍规律
    五、社会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以更好为民谋利的重要手段
        (一)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社会教育基本目标
        (二)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投入力度
    六、加强社会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坚持社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二)坚持党对社会教育事业的领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太谷学派产生的思想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太谷学派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二节 太谷学派产生的历史文化生态
第二章 太谷学派的创立及其发展演变
    第一节 周太谷与太谷学派的创立
    第二节 太谷学派南北二宗的创建及其发展
    第三节 归群草堂与太谷学派的南北合宗
第三章 太谷学派人物着述与思想内涵
    第一节 太谷学派主要人物及其着述
    第二节 《周氏遗书》所见周太谷主要思想
    第三节 张积中、李光炘对周太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 太谷学派早期的儒学宗教化与民间化倾向
    第一节 周太谷早期传道的儒学宗教化倾向
    第二节 周太谷晚年传道的儒学民间化特征
第五章 张积中黄崖北宗的儒学宗教化路向
    第一节 黄崖北宗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二节 黄崖北宗的儒学宗教化路向
    第三节 黄崖北宗儒学宗教化路向的最终结局及其原因
第六章 李光炘龙川南宗的儒学民间化路向
    第一节 龙川南宗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二节 黄崖山事件对龙川南宗发展路向的影响
    第三节 龙川南宗的儒学民间化路向
第七章 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发展路向比较
    第一节 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发展路向的一致性
    第二节 黄崖北宗与龙川南宗发展路向的差异性
第八章 归群草堂与太谷学派晚期儒学民间化路向的新探索
    第一节 归群草堂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二节 归群草堂儒学民间化路向的新探索
余论:太谷学派历史命运的反思与儒学未来发展路向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简论未来图书馆发展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4]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D]. 郑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研究(1896-1937)[D]. 冀心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7]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8]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D]. 张馨.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山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李悝悝.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儒学民间化与宗教化视域下的太谷学派研究[D]. 许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浅谈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