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化企业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检定周期?──关于石化企业分级管理办法与国家规程的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陈雅勇,谢鹏华,董庆强,刘晓林,石小龙[1](2021)在《浅析井控装备管理中计量体系建立及应用》文中认为井控装备是平衡地层压力预防井喷事故发生的关键设备,而计量器具作为井控装备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计量器具安全可靠就需要一套计量管理体系支撑。文章分析了石油石化行业对计量管理总体要求,认为井控装备管理中的计量体系建立应从主管机构设立、制度构建、计量器具管理、计量人员管理等几方面因素综合入手。通过以主要负责井控装备管理的井控车间为实例,在引用大量国家法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计量管理体系做了应用说明。阐述了计量体系建立对于井控装备管理意义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徐宁宁[2](2021)在《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形势下,以人为本的概念深入人心,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内含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危险性很高,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这些事故大多数发生在检维修等直接作业环节。大检修工作是为了将连续生产的装置停下来进行检维修,检查各种设备管线内部情况,对于腐蚀损坏的部分及时更新,还有各种技术优化改造项目也会利用停工检修机会进行,其中包含了各种作业项目,具有“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复杂、工作多样、危险性高”的特点。所以如何对大检修项目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整理、学习和借鉴前人关于石化行业以及检维修安全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J公司环保型橡胶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地理位置、装置组成、人员构成、工艺流程等方面了解基本情况,掌握大检修项目的检修计划与内容,并对公司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构建了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立方体模型,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立方体模型包括“两层”、“四柱”、“四立面”。“两层”分别为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四柱”为“四个安全”即方案安全、处理安全、作业安全、验收安全,“四立面”代表“三全一多样”管理,包括全方位检查,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督以及安全管理方法多样化,最后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安全管理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研究,可以提高大检修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按计划安全顺利完成,确保装置按期开工生产出合格产品,有利于公司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其它同类装置检修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纪锋[3](2020)在《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工行业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化工行业取得发展和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近年来化工园区爆发的安全事故和造成得恶劣社会影响使得化工园区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目前还无法完全遏制各类化工园区的安全事故。随着“十二五”期间,湖北省石油化工行业在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两计划一工程”战略部署上的转型升级,已经使得湖北省化工产业规模稳居中部第1位,在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量上分别实现翻倍的目标,奠定了中部省份石油和化学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化工产业赖以生存的化工园区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危机一触即发。因此,当前发展湖北省化工产业的当务之急便是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控制风险,进而遏制各类化工园区内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化工产业得以高质量发展。本文创新性的结合公共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将湖北省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看做一个公共管理的现实实践,选取4家典型的化工园区作为现实案例,利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分析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各个层级,结合安全管理理论着重分析、阐述4家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规划布局、区域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层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然后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的分析湖北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包括缺乏合理的安全规划,风险分级管控体制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治理合理未形成、应急救援能力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普遍性问题。最后,结合我省实际和查看的文献,提出强化化工园区的整体规划、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期解决我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湖北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项田杰[4](2020)在《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分析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问题,从四个方面构建出本研究框架。首先,分析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其次,识别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因素,主要用到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第三,评价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风险因素权重,利用三角模糊数法计算因素风险等级。最后,提出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应对方式和策略。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访谈结果显示,主要存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炼化业务经营战略目标不明确,风险管理方案不够具体等问题。通过公司管理层访谈,并经过专家小组集体评价,在炼化业务中共识别出28种风险因素,其中原料采购环节10种,油品生产环节9种,油品营销环节9种。识别出风险因素后,经专家组集体评分,层次分析和三角模糊数计算结果显示,GH公司炼化业务整体风险属于较高风险等级和重要风险控制点,其中,原料采购环节权重和风险等级最高,油品生产环节其次,油品营销环节权重和风险等级最低,三大关键环节风险同属于较高风险等级和重要风险控制点。在原料采购环节,原料价格因素权重和风险等级最高;在油品生产环节,生产安全因素权重和风险等级最高;在油品营销环节,销售人员因素权重和风险等级最高。各环节排名最高的因素同属于极高风险等级和关键风险控制点。然而从总体来看,原料价格风险等级排名最高,其次分别是生产安全风险、原料供给风险、销售人员风险、油品价格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根据PC矩阵划分标准,将炼化业务风险应对方式划分成规避、降低、转移、接受四种,基于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结合风险管理优先度值,分别确定出每种因素的风险应对方式和策略,例如,采购价格风险应采取规避和降低应对方式组合,应对策略上应明确规定原油采购人、授权人的批准权限,加强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培训,对采购部内部岗位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为保证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建议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环境,优化风险管理目标,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健全公司监督机制。
张威[5](2020)在《逸盛石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产品、更为先进的新工艺不断涌现,企业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然而石化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对整个石化行业安全生产提出新的挑战。过程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PSM)的目的是保证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的相关工艺设备得以安全的设计和运行,同时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强调工艺危害的辨识和分析,依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关的方法辨别存在的危害、评估发生事故频率及后果的可能性,采取对应措施消除危害并避免事故,减小危害导致的后果。对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石化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现状的介绍,进一步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本文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为背景,通过比较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与当前国内外化工企业的差距,指出企业在过程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及其不足,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浙江逸盛石化过程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分析评价结果。同时通过对过程安全管理各要素进行风险评估需求分析,重点介绍工艺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sis(PHA),选择合适的风险分析及评估方法,将风险评估方法有效地运用到石化企业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中。最终达到消除危害以避免事故,或减轻危害可能导致的后果,保证逸盛石化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的目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建立完善的生产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实现从发现到纠正再到完善的全过程。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改善并提升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安全效能。
凃婧[6](2020)在《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石化产品和衍生品的产出和消费大国,随着石化产品的大量消费需求带动下,石化产业链也随之向纵深发展。加强石化仓储管理,保证仓储货物安全,加快存储周转速度,规避业务经营风险,不仅是提高石化仓储公司利润、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也是石化仓储公司建立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石化仓储是第三方仓储物流产业与石化行业融合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兴仓储物流服务模式,是由专业的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向石化行业主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活动。HJ公司正处于公司发展扩张期,加之石化产品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提供仓储物流服务的HJ公司必须具有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的公司管理手段,才能使公司事先识别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在源头上杜绝管理漏洞的出现,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优化公司经营质态,跻身行业领先地位。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原因、解决问题为逻辑思路,基于内部控制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实际研究成果,结合内部控制、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理论,在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实际操作应用层面展开内部控制改进研究。主要从入仓、存储、出仓三个具体业务流程的重点环节对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做了详细地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当前HJ公司在仓储业务三个环节的内部控制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控制环境基础不实,管理流程不优,控制活动手段不佳,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内部监督执行不力等。针对HJ公司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相关改进方案有利于HJ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强化风险应对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最终保障公司持续优质发展,高质量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
任英[7](2020)在《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制度改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以及金融深化等因素不断推动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多元化,运输风险管理的手段与措施出现综合性、系统性与多元化特征。运输风险的分配与管理关系运输体系效率,论文基于运输风险是人为风险这一根本属性,研究驱动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转换的内在原因,探索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路径,为完善运输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论文首先构建了基于发展视角的运输风险分配双层分析框架,结合运输业的演进规律分析运输风险分配的阶段性特征。将运输风险管理问题置于时间维度下,考虑技术进步等外生变量对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原因,为探索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优化路径厘清思路。论文综合应用风险管理、经济学理论及方法,重点分析自保模式相对于私人保险的交易成本优势以及自保公司相对于内部自保基金的税收筹划优势,分析运输企业如何利用自保公司优化风险融资。最后,论文以铁路保价和自保公司为现实案例,深入分析运输风险分配与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以验证模型化分析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输风险与运输风险分配的发展特征。认识风险的发展性是讨论风险管理问题的前提。在自雇运输向受雇运输发展的运输化进程中,运输风险分配由运输参与者自理转变为由运输活动参与者与私人保险共同分担,再通过金融市场媒介实现运输风险社会化分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风险的发展呈现倒U形态:在运输化初期,经济发展带动运输量增长,以单位货损或人伤为代表的运输风险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运输化中后期阶段,在技术进步、制度完善及服务对象需求偏好改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运输风险水平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理解运输风险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释运输风险分配制度演变的基础,是后续分析利益相关者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运输风险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共同促进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优化的基础。2.运输风险初次分配的作用机理。运输风险的初次分配发生在运输活动利益相关方之间,各利益相关方通过不断博弈而修正契约不完全,最终形成社会成本最优的分配模式。论文构建运输服务对象保险需求偏好、运输保险市场规模、信息不对称的三维分析框架,从承运人与货主之间的风险分配入手,建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货主同承运人之间的二阶段连续博弈模型,从社会成本角度分析承运人责任制度对双方内置风险管理成本、降低社会总成本的激励作用。梳理承运人责任制度的演进历程可见市场经济和公共运输是承运人责任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契约不完全是承运人责任存在的基础,技术进步和制度发展改善了信息可得性,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承托双方谈判能力,承运人责任范围在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之间反复波动,最终稳定在过错责任。对承运人责任演进历程的分析佐证了前述模型分析结论,解释了运输风险初次分配的作用机理。3.运输风险的二次分配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选择。当运输风险初次分配制度基本稳定之后,运输风险管理的重点由各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延伸至企业风险管理层面。以设立自保基金的形式实现风险自留是运输企业风险管理的常用模式。损失补偿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建立基于赔付的双方博弈模型,说明自保可降低双方的道德风险并减少索赔成本。再以社会成本分析说明在相同税收待遇下,自保有利于降低风险管理的社会成本,若内部自保基金与私人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差别税收待遇,则设立自保公司可为企业谋求税收收益。上述分析解释了运输企业为什么自保,以及从自保基金向自保公司形式转化的现实原因。4.自保公司对运输企业优化风险融资的作用。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完善,运输企业开始建立以专属自保公司为平台的多元化风险融资框架,藉由金融市场实现对运输风险的社会化分散。论文构建了再保险、原保险、自保公司与非保险企业组成的风险融资框架,将初始财富、资本成本、索赔成本等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建立基于自保公司的风险融资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参数水平下的最优融资方案,厘清运输企业利用自保公司套利并应对市场波动的机理。解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呈现出多目的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阐明运输风险社会化分散途径。5.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运输风险管理实践为案例,实证前述研究结论。保价运输从无到有的变迁历程,表明风险分配制度不完善会激发道德风险并增加社会成本,承运人责任制度是良性的风险分配制度。论文分析了铁路总公司的运营特征、财务特征和市场特征,梳理了铁总设立自保公司的原因,讨论自保公司对在铁路总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功能与定位,实证运输风险通过金融媒介完成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化分担的路径。论文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建立了基于发展视角的运输风险双层分配框架,为分析运输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基于运输风险的人为风险属性,论文考查运输风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描述运输风险发展性特征的方法,为全面理解运输风险特征提供依据。(3)论文在运输服务对象保险需求偏好、运输保险市场规模、信息不对称的三维分析框架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及其他因素对运输风险分配的影响,从理论上揭示运输风险分配的内在机理。(4)论文构建了再保险、原保险、自保公司与非保险企业的风险融资框架,考虑初始财富、资本成本、索赔成本等变量,建立基于自保公司的风险融资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参数水平下的最优融资方案,分析利用自保公司优化风险融资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解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呈现出多目的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为运输风险的社会化分散提供依据。(5)论文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运输风险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演进路径进行分析。论文提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运输风险分配和管理模式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运输风险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也丰富了运输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王成福[8](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董少明[9](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指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张荣旋[10](2020)在《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高度和应用水平,人们一直试图通过制造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随着全球范围内智能制造热潮的兴起,生产管理信息化也必然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银光公司不甘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潮流中落后,参照国内外同业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是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关键,也是企业生产制造向智能工厂方向大步迈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本文以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为主线,对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融合生产管理、信息集成、流程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内容,以优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方案为目标,根据基于企业架构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方法,以公司企业愿景为指导提出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从过程控制管理、运行管理、经营决策不同层面管理需求出发,通过信息系统架构重构、重要业务管理模块流程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信息化建设内容来实现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同时提出配套管理业务优化的应用系统资源及基础设施优化策略,制定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期评价,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经过信息化优化方案的实施,银光公司正在朝着智能制造方向大步迈进,这也为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石化企业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检定周期?──关于石化企业分级管理办法与国家规程的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化企业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检定周期?──关于石化企业分级管理办法与国家规程的冲突(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井控装备管理中计量体系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石化行业对计量管理要求 |
1.1 计量管理机构设立及制度构建 |
1.2 计量器具划分和管理要求 |
1.3 计量人员管理 |
2 井控装备管理中计量体系建立 |
2.1 管理机构设立和制度依据 |
2.2 计量器具管理 |
2.2.1 螺纹规量具 |
2.2.2 常规几何量具 |
2.2.3 压力量具 |
2.2.4 硬度量具 |
2.2.5 无损探伤量具 |
2.3 计量人员管理 |
3 计量体系建立对于井控装备管理的意义 |
(2)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大检修概念 |
2.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2.2 国内外石化安全管理现状 |
2.2.1 国外石化安全管理现状 |
2.2.2 国内石化安全管理现状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3章 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概述及安全管理现状 |
3.1 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简介 |
3.1.1 填充油装置地理位置 |
3.1.2 填充油装置组成及工艺流程 |
3.1.3 填充油装置主要危险品及污染物 |
3.1.4 填充油装置检修人员构成 |
3.2 填充油装置大检修具体内容 |
3.2.1 检修计划 |
3.2.2 大检修主要施工程序 |
3.2.3 大检修作业特点 |
3.3 J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
3.3.1 实行岗位责任制 |
3.3.2 一岗双责 |
3.3.3 重视风险防控 |
3.3.4 作业属地管理 |
3.3.5 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程序和规定 |
3.4 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承包商作业人员方面 |
3.4.2 防范措施落实方面 |
3.4.3 作业票据管理方面 |
3.4.4 现场监管方面 |
第4章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
4.1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 |
4.1.1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模型的总体构架 |
4.1.2 “两层” |
4.1.3 “四柱” |
4.1.4 “四立面” |
4.2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方案各模块详细设计 |
4.2.1 “两层”的详细设计 |
4.2.2 “四柱”的详细设计 |
4.2.3 “四立面”的详细设计 |
第5章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 |
5.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
5.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
5.4 安全投入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管理理论 |
一、公共管理理论 |
二、安全管理理论 |
三、理论综述 |
第二章 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
一、规划布局 |
二、区域安全风险 |
三、安全生产管理层级 |
四、应急管理现状 |
五、法规制度 |
第三章 湖北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典型问题 |
一、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不规范 |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制不健全 |
三、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
四、应急救援保障不足 |
五、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 |
第四章 对策及建议 |
一、强化化工园区的统筹规划 |
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
三、强化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
四、强化应急救援保障 |
五、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和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综述 |
2.2 中小石化企业风险管控研究现状 |
2.3 相关研究评价 |
第3章 炼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1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1 公司背景介绍 |
3.1.2 公司内部机构设置 |
3.1.3 公司炼化业务流程介绍 |
3.1.4 公司人力资源政策 |
3.1.5 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 |
3.2 风险管理目标设定 |
3.3 事项识别、风险评估与应对 |
3.4 控制活动 |
3.5 信息与沟通 |
3.6 监控 |
第4章 炼化业务风险识别、评价与应对 |
4.1 风险识别 |
4.1.1 风险识别方法 |
4.1.2 风险识别过程 |
4.2 风险评价 |
4.2.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解释 |
4.2.2 风险评价标准 |
4.2.3 风险评价方法 |
4.2.4 风险评价过程 |
4.2.5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3 风险应对 |
4.3.1 风险应对方式选择依据 |
4.3.2 风险应对方式选择结果 |
4.3.3 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结果 |
第5章 炼化业务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5.1 优化公司内部环境 |
5.1.1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5.1.2 切实履行环保社会责任 |
5.1.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 优化风险管理目标 |
5.3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
5.3.1 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
5.3.2 强化运营分析控制 |
5.4 健全公司监督机制 |
5.4.1 健全风险监督组织体系 |
5.4.2 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逸盛石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过程安全管理在化工行业适用性 |
1.2.4 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综述 |
2.1 过程安全管理PSM |
2.1.1 PSM管理体系理论 |
2.1.2 过程安全管理要素介绍 |
2.2 过程安全管理评估体系分析 |
2.3 安全管理评估方法分析比较 |
2.3.1 计算方法种类 |
2.3.2 计算方法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逸盛石化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1 逸盛石化基本情况综述 |
3.1.1 逸盛石化现有安全管理体系 |
3.1.2 逸盛石化管理现状与不足分析 |
3.2 逸盛石化引入过程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分析 |
3.3 模糊评价法在逸盛石化PSM审核中的应用 |
3.3.1 模糊评价计算模型 |
3.3.2 模糊评价在逸盛石化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的应用 |
第4章 PSM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估分析 |
4.1 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辨识 |
4.2 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 |
4.3 风险矩阵 |
4.4 工艺危害分析 |
4.5 PHA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评估方法在PSM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和选择 |
5.1 八大特种作业程序和防护措施 |
5.2 机械完整性管理 |
5.3 变更管理 |
5.4 事故事件管理 |
5.5 应急响应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内部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内部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液体化工仓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理论 |
2.1.1 内部控制概念 |
2.1.2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
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 |
第3章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3.1 HJ公司概况 |
3.1.1 HJ公司发展历程 |
3.1.2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概况 |
3.1.3 HJ公司经营成果概况 |
3.2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入仓环节内部控制状况 |
3.2.1 入仓基础环节内部控制 |
3.2.2 入仓作业操作内部控制 |
3.2.3 入仓物料量检内部控制 |
3.3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存储环节内部控制状况 |
3.3.1 安全基础设施管理控制 |
3.3.2 物料定期盘库管理控制 |
3.3.3 储罐维护保养内部控制 |
3.4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出仓环节内部控制状况 |
3.4.1 发货环节内部控制 |
3.4.2 出仓流程内部控制 |
3.4.3 出仓安全风险控制 |
第4章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控制环境基础不实 |
4.1.1 内控意识不强 |
4.1.2 内控部门力量单薄 |
4.1.3 内部人员权责划分不清晰 |
4.2 风险评估机制不优 |
4.2.1 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的货权风险管理缺位 |
4.2.2 客户锁定管控能力缺乏 |
4.2.3 风险评估的专职管理机构及人员缺失 |
4.3 控制活动手段不佳 |
4.3.1 入仓环节操作人员忽视操作规范 |
4.3.2 入仓、出仓物料质量检测存在风险 |
4.3.3 仓储业务合理损耗存在管理漏洞 |
4.4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
4.4.1 制度管理并未形成体系 |
4.4.2 信息系统陈旧繁杂 |
4.5 内部监督执行不力 |
4.5.1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
4.5.2 内控权力碎片化影响效力 |
第5章 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
5.1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
5.1.1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
5.1.2 公司人力资源与政策方面 |
5.1.3 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方面 |
5.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5.2.1 健全仓储货权风险管理体系 |
5.2.2 提高客户流失的风险控制意识 |
5.2.3 强化仓储业务管理风险评估系统 |
5.3 改善控制活动过程 |
5.3.1 规范入仓装卸数量控制操作流程 |
5.3.2 优化入仓环节作业流程 |
5.3.3 严把存储物料计量、取样管控流程 |
5.3.4 细化仓储物料定期盘库作业流程 |
5.4 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 |
5.4.1 完善共享型信息系统 |
5.4.2 建立有效的客户沟通机制 |
5.5 丰富内部监督实质内容 |
5.5.1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
5.5.2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 |
5.5.3 完善自我监督评估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
2.1.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
2.2 保险需求理论综述 |
2.2.1 斯密、马歇尔和奈特的保险需求思想 |
2.2.2 最优保险需求理论的演进 |
2.2.3 保险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 |
2.3 社会成本理论 |
2.3.1 社会成本的理论基础 |
2.3.2 社会成本的理论内涵 |
2.4 风险融资与专属保险公司 |
2.4.1 风险融资 |
2.4.2 专属保险公司 |
2.4.3 国内研究概述 |
2.4.4 国外研究概述 |
2.5 运输风险的发展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运输风险形成机理及特征 |
3.1 运输风险分类与影响因素 |
3.1.1 运输风险分类 |
3.1.2 运输风险的影响因素 |
3.1.3 运输风险的属性 |
3.2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的关系 |
3.2.1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的阶段性 |
3.2.2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间的互动关系 |
3.2.3 单位运输风险不断下降 |
3.2.4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不断外化 |
3.3 经济发展与运输风险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3.3.1 基本模型 |
3.3.2 实证分析 |
3.3.3 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运输风险初次分配分析 |
4.1 运输风险分配分析框架 |
4.1.1 运输风险分配框架 |
4.1.2 运输风险传导路径 |
4.1.3 从风险自留到风险转移的历史分析 |
4.2 运输风险分配的社会成本 |
4.2.1 运输风险的一体化:私人运输情景 |
4.2.2 承运人与货主分离:单方预防情景 |
4.2.3 承运人与货主分离:双方预防情景 |
4.3 运输风险分配的博弈分析 |
4.3.1 承运人承担的成本 |
4.3.2 承运人责任造成的损失分配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运输风险二次分配及运输风险管理模式 |
5.1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谱系 |
5.1.1 运输风险管理模式谱系分析 |
5.1.2 自保的普遍性 |
5.1.3 企业选择自保的原因 |
5.2 我国国内运输企业自保模式 |
5.2.1 公路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
5.2.2 铁路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
5.2.3 航运运输企业自保情况 |
5.3 自保与私人保险的博弈分析 |
5.3.1 基于赔付的博弈分析 |
5.3.2 分析结论 |
5.4 税收对企业自保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
5.4.1 风险管理决策模型 |
5.4.2 税收政策下的保险模式 |
5.4.3 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融资驱动的运输自保公司风险管理模式 |
6.1 最优保险计划模型分析 |
6.1.1 研究设计 |
6.1.2 变量定义 |
6.1.3 模型建立 |
6.1.4 推理证明 |
6.2 数值模拟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模式案例分析 |
7.1 铁路保价与运输风险的初次分配 |
7.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保价运输 |
7.1.2 保价运输的第二阶段 |
7.1.3 保价运输第三阶段 |
7.1.4 保价运输发展分析 |
7.2 欧美国家铁路承运人制度 |
7.3 自保公司与风险管理模式变迁 |
7.3.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数据 |
7.3.2 其他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财务数据 |
7.3.3 财务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自保公司的最优保险模型求解的部分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9)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 |
1.2.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化及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概念 |
2.1.1 信息化概念 |
2.1.2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内涵 |
2.1.3 国内外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 |
2.2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相关理论 |
2.2.1 智能制造的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2 现代集成制造理论 |
2.2.3 企业架构理论 |
2.3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整体优化的方法步骤 |
2.3.1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的含义 |
2.3.2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设计方法介绍 |
2.3.3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优化步骤 |
第三章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银光公司基本情况 |
3.1.1 银光公司概况 |
3.1.2 银光公司组织机构 |
3.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1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环境状况 |
3.2.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现状 |
3.3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
3.3.1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在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上的需求分析 |
3.3.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在生产运行管理上的需求分析 |
3.3.3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在生产经营决策上的需求分析 |
第四章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优化研究 |
4.1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目标及原则 |
4.1.1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
4.1.2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目标 |
4.1.3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原则 |
4.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整体架构优化方案 |
4.2.1 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及功能说明 |
4.2.2 生产管理信息化信息架构优化方案 |
4.3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管理集成优化方案 |
4.3.1 银光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集成优化 |
4.3.2 银光公司生产运行管理集成优化 |
4.3.3 银光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管理集成优化 |
4.4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
4.4.1 银光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管理流程优化 |
4.4.2 银光公司生产运行管理流程优化 |
4.4.3 银光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流程优化 |
4.5 银光公司信息资源优化方案 |
4.5.1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 |
4.5.2 信息资源优化方案 |
4.6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方案 |
4.6.1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
4.6.2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制造拓展 |
第五章 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 |
5.1 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
5.1.1 阶段化实施策略 |
5.1.2 风险识别及规避措施 |
5.2 实施保障 |
5.2.1 组织保障 |
5.2.2 资金保障 |
5.2.3 制度保障 |
5.2.4 技术持续优化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石化企业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检定周期?──关于石化企业分级管理办法与国家规程的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井控装备管理中计量体系建立及应用[J]. 张毅,陈雅勇,谢鹏华,董庆强,刘晓林,石小龙. 工业计量, 2021(S1)
- [2]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 徐宁宁. 山东大学, 2021(11)
- [3]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田纪锋.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20(12)
- [4]GH公司炼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项田杰. 山东大学, 2020(05)
- [5]逸盛石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张威. 南昌大学, 2020(01)
- [6]HJ公司液体化工品仓储业务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 凃婧. 扬州大学, 2020(05)
- [7]运输风险分配及管理模式研究[D]. 任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10]银光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D]. 张荣旋.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