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俞林伟,于海燕,卓泽林[1](2021)在《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23117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教育满意度是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抽样调查数据,对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工科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质量的整体评价偏向于"比较满意"。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工科大学生在创业教育满意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创业教育教师、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和创业政策对创业教育满意度都有显着影响,其中创业政策对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创业课程对创业教育满意度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薛孟君[3](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现阶段就业呈现出男女就业差异较大、符合性招聘单位需求总量相对回落、学生考研动机多样性、精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应从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市场、提高学生考研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全程进行就业指导这五方面进行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从而解决工科类毕业生难就业问题。
何花[4](2021)在《工科大学生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以四川地区理工类院校为例》文中提出
陈小军,夏小群,杨银环,连海山,弓满锋[5](2021)在《地方师范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实践》文中认为在新工科专业的大背景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强化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该文以提升岭南师范学院机电类工科各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为突破口,展开全面提高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来提升和锻炼广大工科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工科各专业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科研能力、阅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并结合岭南师范学院机电类工科各专业发展方向,探索出适合地方师范院校各工科专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兆玥琪[6](2021)在《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工科毕业生在就业的区域及行业选择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工科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差异及变化对地区经济、行业发展、学科建设都产生了影响。总结研究现阶段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特征,探索产业结构升级与工科生就业流向之间的内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五所产业升级典型地区的工科特色院校毕业生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中采用2013年至2019年间五所高校工科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详细分析就业区域分布、就业类型分布、就业行业分布,总结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升学的区域、行业流向特征。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行业、区域流向成因进行分析,选取六个典型地区GDP数据,将各产业占比、增速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综合分析。同时将工科院校主要学科划分为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具体分析两类学科就业行业流动特点。在就业数据的详细分析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高校毕业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验证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做出未来工科大学生就业趋势预测。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区域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有显着影响,其中高校所在地对于毕业生在本区域就业选择影响较大。(2)同时城市的经济水平也是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多数毕业生愿意选择前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就业。(3)所学学科对于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有显着影响,伴随着学科的发展及行业需求量的转变,毕业生就业行业选择出现明显变动。(4)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就业数据及所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情况,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未来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做出预测。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工科生就业区域、行业流向的引导策略,以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工科生高质量就业。
龙自立,庹清[7](2021)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路径探析》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意义,指出培养方案修订须把握的基本逻辑和路径,即更新理念、精准定位、巧妙融合、强化实践、多方协同。继而,以吉首大学为例,总结了该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成效,指出培养方案修订应以国家标准要求为底线,以认证理念为导向,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形成科学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设置系列地方特色课程,协同多方积极参与方案修订。
张芝园[8](2021)在《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是各国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核心问题。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引入了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推动了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对我国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环节,评价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教学持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目前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存在毕业要求难以量化、评估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引入科学、客观的教育数据挖掘方法去评价大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照《华盛顿协议》,选取某高校155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竞赛获奖、毕业设计成绩等学业成果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进行研究。参考《华盛顿协议》的毕业要求相关研究成果和大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结合某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要求,提出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模型,并对学生个体、群体和课程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工科专业毕业要求,参考大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工科毕业要求要素群。根据要素群并结合某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要求,制定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要求可能达成和期望达成的指标,构建“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2)根据学生课程成绩、学科竞赛获奖、学业奖学金等毕业生学业成果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取出8个实际的毕业要求达成指标,并将达成指标与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比较,验证了提出的8个毕业要求达成指标的合理性:根据提取指标的解释意义对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进行改进,采用熵权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计算毕业要求达成综合得分。再与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客观性、科学性。(3)使用本文提出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个体和群体评价分析。对学生个体采用雷达图方式全方位、多维度评价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基于年级和基于性别对比分析不同群体在毕业要求达成各项指标的表现差异,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对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给出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矩阵。
刘痒痒[9](2021)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随着产业迅速发展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大量不同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格要求得到国际互认,这就需要我国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以此推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因此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势在必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含了化工制药类、材料类、机械类等一系列工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化工类的重要分支,对其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分必要。各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环节中,实践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工程训练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对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新形势,从而使工程教育改革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持久而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训练情况,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阐明了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实地走访及对问卷调查反馈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之间的差距,总结了现阶段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等六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民族院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综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并提出了研究方案;第二部分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对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设备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第四部分围绕问卷所涉及问题,对现阶段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五部分针对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策略;第六部分对论文整体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
朱佳斌,李秋实,付宇卓[10](2021)在《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作用及其对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要求工科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毕业设计作为工科人才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前最重要的工程实践与综合素质的锻炼平台,是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何优化毕业设计过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从而实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本科工科人才培育的改革重点。本研究整合了教师角色的相关理论,聚焦教师角色与作用,从教师专业素养等五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定量数据回归分析,突出了教师定期的具体指导与反馈等举措在优化学习成效,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投入方面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改善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提供了实践建议。
二、对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23117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选取 |
(二)变量测量 |
三、研究结果:基本数据分析 |
(一)创业教育总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
(二)创业教育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四、研究结果: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创业政策 |
(二)创业实践 |
(三)创业竞赛 |
(四)创业教育教师 |
(五)创业课程 |
五、结论与建议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3)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毕业生生源情况分析 |
2 毕业生就业现状 |
3 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3.1 符合性招聘单位需求总量相对回落 |
3.2 考研动机多样性 |
3.3 精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量薄弱 |
4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4.1 基于性别平等,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
4.2 拓宽就业市场,提高学院知名度 |
4.3 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考研率 |
4.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
4.5 全程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择业能力 |
(5)地方师范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目标 |
2 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及举措 |
2.1 重视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
2.2 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
2.3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 |
2.4 积极培育学生社团 |
2.5 推进“产学研”,加强校企合作 |
3 推广及示范作用 |
3.1 在服务地方产业中所起的推广作用 |
3.2 在高教研究中所起的示范作用 |
4 反思及展望 |
(6)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
1.1.2 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
1.1.3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研究 |
1.1.4 工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3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3.1 人力资本理论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理工特色院校工科毕业生就业流向现状 |
2.1 数据来源说明 |
2.2 理工特色院校工科毕业生流向总体描述 |
2.2.1 区域分布 |
2.2.2 就业类型分布 |
2.2.3 就业行业分布 |
2.3 毕业生升学流向特征 |
2.4 毕业生就业流向特征 |
2.4.1 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 |
2.4.2 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特征 |
3 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 |
3.1.1 区域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行业需求因素 |
3.2 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影响因素结论 |
3.3 基于影响因素的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预测 |
3.3.1 支持向量机法的应用 |
3.3.2 支持向量机的模型验证 |
3.3.3 流向预测结果及分析 |
4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促进工科大学生就业对策 |
4.1 平衡区域发展水平,推动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 |
4.1.1 依托区域特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4.1.2 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一线”就业观 |
4.2 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4.2.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发挥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
4.2.2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推进就业资助政策落实 |
4.2.3 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树立良好就业观念 |
4.3 掌握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需求契合度 |
4.3.1 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 |
4.3.2 优化专业布局,响应行业需求 |
4.3.3 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路径 |
(一)更新理念 |
(二) 精准定位 |
(三)巧融合 |
1.将能力培养巧妙融入课程体系 |
2.将能力培养巧妙融入工程实践体系 |
3.将能力培养巧妙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
(四)强化实践 |
(五)多方协同 |
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 |
(一)重视方案修订,认真研判问题 |
(二)面向工程一线,定位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
(三)梳理毕业要求,形成“一主体两辅翼三中心”的课程体系 |
(四)科学设置课程,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
(五)强调“大土木”,设置地方特色选修课程 |
(六)协同多方,共同参与方案修订 |
四、结语 |
(8)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工科专业认证 |
1.2.2 工科大学生毕业要求 |
1.2.3 学生素养发展的相关理论 |
1.2.4 大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
1.2.5 教育数据挖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算法 |
2.1 《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 |
2.2 成果导向理论 |
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科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构建 |
3.1 毕业要求与《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比较 |
3.2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工科毕业要求要素群 |
3.3 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
4.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1 大学生课程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2 大学生课外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3 大学生课堂内外数据汇总及预处理 |
4.2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
4.2.1 因子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4.2.2 因子分析与因子提取 |
4.2.3 因子的合理性分析 |
4.2.4 因子得分系数的改进 |
4.2.5 基于熵值法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综合得分 |
4.3 评价体系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分析 |
5.1 个体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1 个体毕业要求达成度结果分析 |
5.1.2 个体毕业要求达成度排名 |
5.2 群体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毕业要求达成度年级分析 |
5.2.2 毕业要求达成度性别差异 |
5.3 毕业要求指标整体达成情况分析 |
5.4 培养方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9)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训练概述 |
2.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述 |
2.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定义 |
2.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
2.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 |
2.2 工程训练概述 |
2.2.1 工程训练的定义 |
2.2.2 工程训练的目标 |
2.3 实践教学概述 |
2.3.1 实践教学的定义 |
2.3.2 实践教学的地位 |
2.3.3 实践教学的作用 |
第3章 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2.1 问卷调查 |
3.2.2 实地走访 |
3.3 调查对象 |
3.4 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 |
3.4.1 实地走访 |
3.4.2 问卷设计 |
3.4.3 问卷试测 |
第4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现状 |
4.1 师资队伍建设 |
4.1.1 缺少双师型教师 |
4.1.2 教师培训次数较少 |
4.1.3 部分教师缺乏经验 |
4.1.4 缺少校外行家专家 |
4.1.5 教师教学种类过多 |
4.2 教学内容 |
4.2.1 教学内容较为传统 |
4.2.2 各个工种之间的关联性不强 |
4.2.3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强 |
4.2.4 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
4.2.5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应用性 |
4.3 教学方式 |
4.3.1 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
4.3.2 忽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
4.3.3 忽视知识传递方式的重要性 |
4.3.4 教学方法单一 |
4.3.5 忽视对学生多方面精神的培养 |
4.4 教学组织 |
4.4.1 实训教学形式单一 |
4.4.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
4.4.3 学生分组情况不合理 |
4.4.4 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开授课 |
4.4.5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太短 |
4.5 教学质量 |
4.5.1 考核形式过于简单 |
4.5.2 组织相关比赛数量较少 |
4.5.3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 |
4.5.4 学生的操作技能得不到定期检验 |
4.5.5 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 |
4.6 教学设备 |
4.6.1 教学设备数量较少 |
4.6.2 实训室开放时间较短 |
4.6.3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
4.6.4 实训基地缺少足够的职业氛围 |
4.6.5 实践教学环境一般 |
第5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
5.1 师资队伍建设 |
5.1.1 培养双师型教师 |
5.1.2 优化教师培训方式 |
5.1.3 引进经验丰富的教师 |
5.1.4 强化高端人才引进 |
5.1.5 教师应术业有专攻 |
5.2 改革教学内容 |
5.2.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
5.2.2 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
5.2.3 实践教学内容联系理论知识 |
5.2.4 教学内容需较强的可操作性 |
5.2.5 教学内容要体现创新应用性 |
5.3 改进教学方式 |
5.3.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
5.3.2 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 |
5.3.3 重视知识传递方式的重要性 |
5.3.4 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 |
5.3.5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精神的培养 |
5.4 优化教学组织 |
5.4.1 增加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 |
5.4.2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
5.4.3 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 |
5.4.4 融合跨专业学生 |
5.4.5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 |
5.5 提升教学质量 |
5.5.1 考核形式多样化 |
5.5.2 举办实践教学相关的比赛 |
5.5.3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 |
5.5.4 定期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
5.5.5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5.6 完善教学设备 |
5.6.1 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设备 |
5.6.2 合理安排实训室开放时间 |
5.6.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
5.6.4 营造足够的职业氛围 |
5.6.5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学生问卷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作用及其对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结果分析 |
1. 工科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的作用。 |
2. 教师对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效的影响分析。 |
五、 讨论与建议 |
四、对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23117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J]. 俞林伟,于海燕,卓泽林. 高教探索, 2021(09)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J]. 薛孟君. 轻工科技, 2021(08)
- [4]工科大学生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以四川地区理工类院校为例[D]. 何花.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地方师范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实践[J]. 陈小军,夏小群,杨银环,连海山,弓满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12)
- [6]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D]. 兆玥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7]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路径探析[J]. 龙自立,庹清. 高教论坛, 2021(05)
- [8]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D]. 张芝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D]. 刘痒痒.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10]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作用及其对学习投入与学习成效的影响[J]. 朱佳斌,李秋实,付宇卓.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