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研究

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研究

一、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荣荣,孙立新,赵宏伟[1](2021)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与散发性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表型的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表型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HBOC)综合征与散发性卵巢癌(SOC)患者中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 纳入标准是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84例未经选择(指连续性病例)的卵巢癌患者, 行高通量DNA测序, 测序范围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全编码区、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非翻译区、启动子区。收集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的卵巢癌患者, 进行突变位点分析, 比较HBOC综合征与SOC患者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表型的差异。结果 (1)284例卵巢癌患者中, 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者77例, 突变率为27.1%(77/284), 其中BRCA1基因突变率为19.7%(56/284)、BRCA2基因突变率为6.7%(19/284)、BRCA1/2基因共同突变率为0.7%(2/284)。284例卵巢癌患者中, 73例HBOC综合征患者的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率为43.8%(32/73), 显着高于211例SOC患者的突变率[21.3%(45/211);χ2=13.905, P<0.01];其中, BRCA1基因突变率HBOC综合征患者高于SOC患者[分别为87.5%(28/32)、62.2%(28/45)], BRCA2基因突变率HBOC综合征患者低于SOC患者[分别为6.2%(2/32)、37.8%(17/45)],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7例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患者中, 75例患者为1个位点突变, 2例为多个位点突变(包括1例同时2个位点突变、1例同时3个位点突变), 共有突变位点80个, 突变类型以移码突变(55.0%, 44/80)和无义突变(31.2%, 25/80)为主。(2)73例HBOC综合征患者中, 存在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者32例, 其中突变发生于BRCA1基因者28例, 主要位于BRCA1基因外显子11和24(分别为9、7例);而突变发生于BRCA2基因者仅2例, 均位于BRCA2基因外显子11;另有2例为多个位点突变。211例SOC患者中, 存在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者45例, 其中突变发生于BRCA1基因者28例, 主要位于BRCA1基因为外显子11和24(分别为15、2例);突变发生于BRCA2基因者17例, 主要位于BRCA2基因外显子11(11例)。(3)本研究新发现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位点34个, 其中位于BRCA1基因20个, 包括1个位点位于内含子6, 为301+1G>A, 其余19个位点位于外显子, 为283286delCTTG、6869delAG、132C>T、514547+3del37、742delA、11261129delAATA、1196delA、13521364del、1465G>T、2171delC、2341G>T、33593363delTTAAT、40854086ins11、41614162delTC、41654166delAG、4258G>T、43384339del8insAGAA、4468G>T、4783delA;位于BRCA2基因14个, 包括1个位点位于内含子7, 为631+1G>A, 其余13个位点位于外显子, 为2648delT、2914A>T、29502951insG、4357+1G>A、5054C>T、5257A>T、52915292insTC、5913delT、3593delA、60916092insA、61356136delTT、7452delT、90979098insA。重复突变共有28例, 均位于BRCA1基因, 其中位点54705477del8重复6次, 981982delAT重复3次, 这两个位点可能是卵巢癌患者的始祖突变。结论 HBOC综合征患者的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率显着高于SOC患者;HBOC综合征患者的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位点好发于BRCA1基因外显子11和24, 而SOC患者主要发生于BRCA1基因外显子11和24以及BRCA2基因外显子11。BRCA1∶54705477del8、BRCA1∶981982delAT两个位点可能是中国卵巢癌患者的始祖突变, 新发现的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位点34个, 丰富了中国人群BRCA基因突变谱。

李作农[2](2020)在《LuminalB型乳腺癌易感性与BRCA1基因rs1060915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易感性与BRCA1基因rs1060915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分析不同BRCA1 rs1060915基因型与Luminal B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11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作为研究组,60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提取研究对象全血基因组DNA,将包含SNP位点区域的DNA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再使用特异的延伸引物与PCR产物进行单碱基延伸反应。使用质谱基因分析仪检测SNP多态性引起的碱基差异通过分子量的差异,对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4.0和在线SNPStats程序(https://www.snpstats.net/start.htm)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采用拟合优度c2检验;调整年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1060915位点与乳腺癌的关联性;利用AIC准则选择最优遗传模型,采用c2检验分析基因型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比较BRCA1 rs1060915基因型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我们发现病例组对照组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下,病例组对照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显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下基因型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0.05),提示rs1060915位点基因型可能与乳腺癌易感性有关。在最优遗传模型下,分析不同基因型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布差异,结果显示携带GA基因型的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c2=5.157,P=0.023)。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 rs1060915 GA基因型与Luminal B型乳腺癌的易感性相关。携带BRCA1 rs1060915 GA基因型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

宁莹[3](2020)在《散发性及家族性卵巢癌BRCA突变研究及临床特点家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困难,近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中国女性的生命与健康。遗传因素作为卵巢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与关注。研究表明,与卵巢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因为BRCA基因,遗传性卵巢癌患者中有90%左右为BRCA基因的突变。在我国,对于乳腺癌相关的BRCA突变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对于卵巢癌相关性研究较少,大多局限于家族性卵巢癌BRCA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本研究为进一步丰富中国人群卵巢癌相关BRCA基因突变库,深入研究不同家族史卵巢癌的BRCA基因突变情况及分析临床特点并对家族性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进行家系分析。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1)散发性卵巢癌患者纳入标准:(1)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卵巢癌患者;(2)直系三代血亲内无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3)患者本人无乳腺癌史;(4)具有完整临床及病历资料。(2)家族性卵巢癌患者纳入标准:(1)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卵巢癌患者;(2)家系中至少有两个一级或二级亲属患原发卵巢癌或卵巢癌和乳腺癌;(3)家系中至少有一名卵巢乳腺双原发癌患者,伴或不伴有家族中其他亲属患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卵巢乳腺双原发癌需要符合下列标准:(1)每个肿瘤均为恶性(2)同一患者的两种肿瘤互不相关联(3)同一患者的每个肿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形态特征;(4)具有完整临床及病历资料。共纳入散发性卵巢癌患者95例,家族性卵巢癌患者21例。研究方法:(1)获得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患者知情同意后,提取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NA进行BRCA基因突变检测,对于意义不明错义突变,通过Align-GVGD、Mutation Taster、Predict SNP进行预测,初步分析其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2)对散发性卵巢癌患者BRCA突变组及未突变组进行发病年龄、绝经情况、癌症家族史、腹水量、初治时肿瘤标记物、肿瘤分级、分期、化疗敏感度及预后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比较;(3)对BRCA突变的家族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家系调查,绘制家系图并分析先证者及家族各代癌症发病情况及特点。结果:(1)116例卵巢癌患者中BRCA1/2总突变率16.4%(19/116),其中BRCA1突变率11.2%(13/116),BRCA2突变率5.2%(6/116)。散发性卵巢癌患者BRCA1/2突变率为10.5%(10/95),家族性卵巢癌患者BRCA1/2突变率42.9%(9/21),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75%(9/12)BRCA1致病性突变及71.4%(5/7)BRCA2致病突变位于11号外显子。1例BRCA1致病性突变(c.2138C>G)为重复突变。新发现3例BRCA1致病性突变(c.3689T>A,c.5332del G,c.5384dup T),2例BRCA2致病性突变(c.34713473delins ATG,c.49364940del GAAAC)。发现意义不明的BRCA1/2突变17例,对Clin Var中的报道存在争议3例突变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提示NM007294.3:c.2286A>T及NM000059.3:c.2946A>G为良性可能性较大,而NM007294.3:c.5339T>C为致病突变可能性大。新发现不明意义BRCA突变9种,其中2种BRCA1突变(c.3083G>C,c.4293G>T),7种BRCA2突变(c.1370A>C,c.3803C>A,c.5901G>T,c.6710A>G,c.8187G>T,c.8382C>A,c.8657C>A),NM000059.3:c.6710A>G经分析后为致病性突变可能性大。2种不明意义BRCA1突变(c.1367T>C,c.4293G>T)和2种不明意义BRCA2突变(c.1367T>C,c.4293G>T)3种分析工具的结果不一致,仍需进一步确定其性质。(2)95例散发性卵巢癌患者中,BRCA突变组11例,非BRCA突变患者84例。突变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6.73±12.21岁,非突变组53.29±14.48岁,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53)。突变组和非突变组在初潮年龄(P=0.172)、发病时绝经情况(P=0.517)、肿瘤家族史(P=0.684)、治疗前肿瘤标记物CA125水平(P=0.520)、HE4水平(P=0.726)上差异未表现出显着统计学意义。但BRCA突变组相较于非突变组治疗前大量腹水患者较少,二者表现出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4)。突变组及未突变组在肿瘤分期(P=0.318)、分级(P=0.468)、淋巴结转移率(P=1.000)、手术满意率(P=1.000)方面均无显着差异。BRCA突变组肿瘤病理均表现为浆液性癌,而非突变组仅有71.4%为浆液性癌(P=0.060)。BRCA突变组相较于非突变组患者对术后辅助性化疗敏感率更高(100.0%vs 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BRCA突变组随访时间为10-3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非突变组随访时间为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CA突变(P=0.022)、发病年龄(P=0.003)、绝经情况(P=0.001)、初治腹水量(P=0.003)、肿瘤分期(P=0.003)、化疗敏感性(P<0.001)、手术满意度(P=0.001)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影响有显着性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仅显示化疗敏感性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61,95%Cl 4.69-33.90,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腹水量(P=0.003)、肿瘤分期(P=0.042)、手术满意度(P<0.001)、化疗敏感性(P<0.001)对总生存期(OS)影响具有显着性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腹水量、手术满意度、化疗敏感性为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影响因素。(3)10个BRCA突变家系的先证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4.50±8.98岁,与散发性BRCA突变患者(56.73±12.21岁)无显着差异(P=0.657)。术后病理以高级别浆液性癌为主,70%发现时为晚期患者,但绝大多数患者对以铂为主的化疗药物敏感,2例耐药患者均为同一种BRCA1突变(c.2138C>G),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先证者一级亲属总的癌症发病率为26.4%。男性一级亲属中癌症发病率为21.2%(7/33),以直肠癌、肺癌常见。女性一级亲属癌症发病率30.8%,主要为卵巢癌及乳腺癌患者。先证者亲代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4.00±8.76岁,全部二代卵巢癌患者(同代患者及先证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08±8.81岁,二者发病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1)中国卵巢癌患者BRCA突变的频率及类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全面的BRCA基因检测非常有必要性。本研究未发现具有明显始祖效应的BRCA突变,但一些重复突变及不明意义突变仍需进一步探索。(2)对于没有特殊癌症家族史的BRCA突变散发性卵巢癌患者,初治时腹水少、浆液性癌及对一线铂类化疗敏感可能为BRCA阳性的预测因素,对此类型卵巢癌患者优先进行突变检测可能提高BRCA突变检出率。(3)应重视对BRCA突变卵巢癌家系后代的适时检测及有效干预,以避免早发性癌症的发生。同时对消化系肿瘤、肺癌聚集家庭的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应将BRCA基因突变纳入考虑范围。

潘宏刚,刘明,芦春[4](2020)在《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乳腺癌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对乳腺癌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乳腺癌高危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BRCA1/2基因突变情况,根据乳腺癌发病风险将其分为低危、普通和高危人群,第三类人群进一步进行乳腺癌B超以及钼靶筛查,比较检测结果与乳腺癌筛查结果的一致性。随访2年后监测3组人群乳腺癌复发情况及乳腺癌确诊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基因检测共获得32个突变位点,去重后为19个突变位点,BRCA1突变7个(36.84%),BRCA2突变12个(63.16%),其中6个(31.58%)位点未在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库中检出。200例研究对象中共发现21例(10.50%)突变携带者,其中15例(7.50%)携带有致病性突变,设为高危组;6例(3.00%)为非致病性突变,设为低危组;其余179例(89.50%)未携带突变,设为普通组。高危组乳腺癌筛查结果BI-RADS 4~5级共12例,两种检查方法乳腺癌高危人群诊断符合率为80.00%;随访2年内,BRCA1/2突变携带组21例受检者乳腺癌发病率显着高于179例非携带组(P<0.05),平均发病年龄显着低于非携带组(P<0.05);BRCA1与BRCA2突变携带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与未携带乳腺癌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其乳腺癌风险预测准确性与乳腺癌常规筛查有较高的一致性;且携带有致病性突变的患者乳腺癌发病率更高、发病年龄更低,预后也更差。

李孟颖[5](2020)在《基于聚苯胺和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的DNA传感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用来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被诊断出的疾病,并且会影响全球女性的健康。乳腺癌BRCA1生物标志物的早期精确检测对促进诊断和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成功开发了基于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3D-rGO)和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的无标记DNA生物传感器,用于乳腺癌BRCA1的超灵敏检测。首先用鳞片石墨通过Hummers’法制备GO,经过一步水热法得到3D-GO,然后用水合肼还原。其次根据苯胺聚合反应,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最后,将二者超声处理,通过π-π共轭的非共价结合的方式得到3D-rGO-PANI纳米复合材料,经过SEM、TEM、XPS等一系列表征对材料表面形态、成分组成、成键方式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3D-rGO-PANI/GCE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3D-rGO和PANI纳米纤维具有降低电荷转移电阻(Rct)和增强电子传输能力的协同作用,这意味着3D-rGO-PANI/GCE的电化学活性大大增强。在使用DPV选择的最佳条件下(ssDNA固定10 h,杂交时间40 min,温度37℃,pH 7.4,MB浓度2.0×10-5 M,孵育25 min),可以将探针DNA(ssDNA)固定在3D-rGO-PANI/GCE上,以特异性识别目标DNA形成双链DNA(dsDNA),检测范围1.0×10-15~1.0×10-7 M,理论LOD为3.01×10-16 M。与此同时,该DNA传感器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都符合预期。此外,本文构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可在血液样本中检测到BRCA1,抗干扰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艺诺[6](2020)在《43例乳腺癌BRCA1/2胚系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经过对43例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外显子区域进行剖析,分析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状态及其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NGS技术对患者外周血液样本进行测序,对其BRCA1/2突变状态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在43名乳腺癌患者中,有10名患者携带BRCA1/2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总突变率为23.26%(10/43),在这10例患者当中,有6例患者携带在BRCA1的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95%(6/43),4例携带BRCA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3%(4/43)。2、在43例样本中检测到了2例意义未明突变位点,分别是c.5402G>A,c.3334G>T,需要更多的研究及更长期的随访以明确这些不明意义的突变是否有致病性。3、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组与未突变组在年龄上的比较,突变阴性个体的诊断年龄比突变阳性个体略大,然而,差异不显着(P=0.616)。4、将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的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情况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5、本次研究发现了2个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分别是BRCA1 c.6076delA;BRCA1c.9069_9076delTAACATAC,在ClinVar、BRCA Exchange等数据库均未见报道,可能是中国人特有,丰富了中国人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谱。今后,可以开展对该致病突变位点的定点监测,准确随访和了解所有家庭成员的疾病风险是作为预防干预的关键点。6、总样本中有4名患者携带同一位点的致病性突变,为BRCA1c.5470_5477delATTGGGCA,推测这一位点是中国人群中BRCA1基因特有的始祖病变,和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结论:1、本研究通过分析家族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BRCA1/2基因突变者和未突变者在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BRCA1/2基因在家族性乳腺癌人群中的突变频率显着高于散发性人群,推荐有家族史的人群进行BRCA1/2基因的筛查。3、本研究识别出了2个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分别是BRCA2 c.6076delA;和BRCA2 c.9069_9076delTAACATAC,这一发现进一步扩大中国人群有关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库的样本容量,今后更需要验证其对乳腺癌的遗传风险和预后的影响。4、BRCA1 c.5470_5477delATTGGGCA,此变异在中国很多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这些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卵巢癌,还在很多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检出,这类患者共性是发病时很年轻,推测是中国人群中BRCA1基因特有的始祖病变,和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

罗旋[7](2020)在《玉溪地区女性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中国云南省玉溪地区不同类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基因(Breast Cancer1/2,BRCA1/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突变情况进行筛查分析,筛选出该地区女性人群不同类型乳腺癌的可能致病性突变位点。[方法]选取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的93例女性患者,年龄29-74岁,中位年龄47岁。采用临床上主要2种不同的乳腺癌分类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类,一种按病理类型分成单纯浸润性乳腺癌(Simple invasive breast cancer)66 例和混合性乳腺癌(Mixed breast cancer)27 例,另一种按免疫组化染色不同分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12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81例。采用NGS技术测定样本的BRCA1/2基因的全部序列,分析BRCA1/2基因位点的突变频率、突变类型、突变氨基酸、突变碱基以及外显子突变频率和个体基因的杂合与纯合情况,比较不同类型乳腺癌突变位点的差异,筛选出共同突变位点,对比基因库(ExAC数据库、gnomAD数据库、千人基因组数据库)分析突变位点的临床意义并筛选出该地区不同类型乳腺癌的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单纯浸润性和混合性乳腺癌分类:(1)单纯浸润性乳腺癌BRCA1基因检测出13个突变位点,包含1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770090143(c.1148A>G))。混合性乳腺癌BRCA1基因检测出10个突变位点,包含1个致病性突变位点(RS80357973(c.54705477delATTGGGCA))。单纯浸润性和混合性乳腺癌BRCA1基因有8个共同良性突变位点,共同位点突变频率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浸润性乳腺癌BRCA2基因检测出28个突变位点,包含1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397507971(c.82588260delTTC))。混合性乳腺癌BRCA2基因检测出20个突变位点,包含1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746472081(c.4307T>C))。单纯浸润性和混合性乳腺癌BRCA2基因有9个共同良性突变位点,共同位点突变频率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三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分类:(1)非三阴性乳腺癌BRCA1基因检测出14个突变位点,包含1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770090143(c.1148A>G))。三阴性乳腺癌BRCA1基因检测出11个突变位点,包含1个致病性突变位点(RS80357973(c.54705477delATTGGGCA)),该位点可能具有临床疗效预测作用。非三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BRCA1基因有10个共同良性突变位点,共同位点突变频率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三阴性乳腺癌BRCA2基因检测出31个突变位点,包含2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397507971(c.82588260delTTC)、RS746472081(c.4307T>C))。三阴性乳腺癌检测出14个突变位点。非三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BRCA2基因有9个共同良性突变位点,共同位点突变频率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浸润性和混合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比较:2种类型乳腺癌具有4个共同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144848、RS766173、RS1801426、RS80359065),其中RS144848、RS766173在2种类型中突变频率均最高。[结论]1、BRCA1基因筛选出1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770090143(c.1148A>G))和1个可能具有临床疗效预测作用的致病性突变位点(RS80357973(c.54705477delATTGGGCA))。2、BRCA2基因筛选出2个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位点(RS397507971(c.825860delTTC)、RS746472081(c.4307T>C))。

刘明,潘宏刚,罗少龙[8](2020)在《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结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例乳腺癌高危女性,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法检测BRCA1、BRCA2基因。比较检测结果与乳腺癌筛查结果一致性。分析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与非携带者乳腺癌诊断年龄差异。评估在一级女性亲属中携带BRCA1/2突变的乳腺癌相关性风险。用kin-cohort设计评估BRCA1/2突变女性携带者乳腺癌风险。结果共发现14例(7%)BRCA1/2的致病突变,BRCA1、BRCA2突变分别为8个、6个。其中6个(42.86%)的BRCA突变为新型突变;BRCA1/2突变携带者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明显比非携带者年轻(P<0.05)。23例研究对象的亲属中发生乳腺癌,BRCA1突变携带者、BRCA2突变携带者和非携带者的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0.42%、12.50%和2.49%,BRCA突变携带者的女性一级亲属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携带者的亲属。BRCA突变基因携带者40岁、50岁、60岁、70岁时的乳腺癌风险分别为1.7%、10.3%、28.4%、37.4%。结论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有助于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携带者的乳腺癌发生风险要高于非携带者。

黄欣[9](2019)在《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异质性大、治疗方案单一且预后较差。除临床病理因素外尚缺乏精准预测TNBC预后的指标以及针对特殊类型TNBC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基于基因突变图谱以及肿瘤免疫状态,结合患者预后信息,发掘潜在的预后指标与治疗靶点。方法本项目对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获得胚系和体系的变异情况以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因素对生存的影响。再运用DAVID生物信息数据库对75例TNBC的测序结果进行体细胞突变层面的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本研究发现了 27个胚系突变:26个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通路基因突变及1个错配修复基因突变;480个体细胞突变:其中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110个。本研究发现有无胚系HRR突变、BRCA1/2突变的TNBC患者的5年DFS无统计学差异(p=0.0624,p=0.15)。本研究TMB的中位值为4.1Muts/Mb,生存分析显示TMB-1组的5年DFS较TMB-h组差(p=0.0457)。本研究未检测到MSI-h。本研究发现的高频体细胞突变包括:TP53(91%)、MYC(14%)、PIK3CA(11%)、MCL1(11%)、EPHA3(9%)、GATA3(9%)、FAT3(8%)、RB1(8%)、CCND2(6%)、CCNE1(5%)。其中有CCNE1拷贝数扩增的TNBC 5年DFS明显更差(p<0.0001)。COX多因素回归确定肿瘤大小(T)、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以及CCNE1拷贝数扩增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T,HR=2.01(95%可信区间 1.05-3.87),p=0.036;LVI,HR=2.81(95%可信区间 1.1-7.17),p=0.031;CCNE1,HR=13.48(95%可信区间2.62-69.23),p=0.002)。并发现CCNE1扩增的TNBC都在TMB-1组,并且与BRCA1/2突变出现互斥。进一步的基因富集分析确定了 CCNE1扩增影响预后的基因通路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G1/S转换中的转录调控(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volved in G1/S transition of mitotic cell cycle)通路。结论 胚系HRR突变或BRCA1/2突变对TNBC的预后没有影响。TMB≥4.1 Muts/Mb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较于TMB<4.1 Muts/Mb的患者具有生存优势,这可能与CCNE1作为TMB低组的特异性体细胞变异位点而导致TMB低组的不良预后有关。用于指导其他实体瘤免疫治疗的指标MSI-H可能不适用于TNBC。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和CCNE1拷贝数扩增是TNBC的独立危险因素。TNBC中CCNE1扩增与BRCA突变具有互斥性。CCNE1扩增的TNBC可能是CDK4/6抑制剂(帕博西林)、硼替佐米(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潜在治疗靶点。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BR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由于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而可能使BR 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无法进行保乳手术。对于BRCA1/2基因突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否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尚待商榷。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胚系BRCA1/2突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从数据库中检索1120名中国女性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高危531名患者进行下一代测序发现了 56名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手术组和乳腺全切组。采用卡方检验、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中国BR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5例患者(26.8%)接受了保乳手术,41例患者(73.2%)接受了乳腺全切术。乳腺全切术后的患者TNM分期明显更晚(p=0.000),淋巴结阳性率更高(p=0.001),淋巴结转移的个数更多(p=0.008),出现脉管浸润的可能性更大(p=0.025)。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保乳手术组局部复发率(13.3%)比乳腺全切组(0.0%)高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6),但接受保乳手术组的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与接受乳腺全切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6和p=0.865)。在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校正以后,保乳和全切的无病生存、总生存以及无复发生存均没有统计学差异。[HRDFS=6.4,confidence interval(CI):0.4-115.8,P=0.21;HROS=0.18,confidence interval(CI):0.01-32.1,P=0.52;HRRFS=0.002,CI 0.001-18.9,P=0.95,respectively).结论:因此,乳腺保乳手术可能是中国BRCA1/2胚系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选择。但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TNM分期、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是否有脉管浸润。

郜辉,杨斌,杜洁,程多,张楠,梁芳[10](2019)在《中原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BRCA1与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显着增高,该研究目的是了解中原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62例来自不同家系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经除筛后对发现异常的片断进行DNA直接测序证实。结果在62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7例BRCA1/2突变,其中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率为8.82%(3/36),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2基因突变率为2.94%(1/34);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率为7.69%(2/26),早发性乳腺癌患者未发现BRCA2基因突变;具有家族性早发性双重特性的乳腺癌患者有1例发生BRCA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0%(1/2),未发现BRCA2基因突变。结论 BRCA1/2突变在中原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具有家族史和早发性的乳腺癌家系进行BRCA1/2基因突变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中原地区人群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分析,为乳腺癌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纳入不同地区的人群,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外显率做出更准确的评估,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

二、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LuminalB型乳腺癌易感性与BRCA1基因rs1060915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BRCA1及作用机制
        2.1.1 BRCA1的分子结构
        2.1.2 BRCA1的作用机制
    2.2 BRCA1基因与乳腺癌相关研究
        2.2.1 BRCA1基因与癌症
        2.2.2 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
        2.2.3 单核苷酸多态性
        2.2.4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研究
        2.2.5 BRCA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研究
    2.3 总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主要实验设备
    3.2 主要实验试剂
    3.3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4 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3.5 SNP实验过程
        3.5.1 引物设计
        3.5.2 PCR扩增
        3.5.3 SAP纯化
        3.5.4 延伸反应
        3.5.5 树脂纯化
        3.5.6 点制芯片
        3.5.7 质谱分析
    3.6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7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4.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4.3 BRCA1 rs1060915 单核酸多态性峰图及散点图
    4.4 BRCA1 rs1060915 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4.5 BRCA1 rs1060915 基因型与 Luminal B 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散发性及家族性卵巢癌BRCA突变研究及临床特点家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散发性和家族性卵巢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分析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散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家族性卵巢癌患者家系分析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致谢

(4)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BRCA1/ BRCA2基因检测:
        1.2.2 乳腺癌筛查方法:
        1.2.2.1 彩超检查:
        1.2.2.2 乳腺钼靶检查:
        1.2.2.3 穿刺活检: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
    2.2 BRCA突变携带乳腺癌患者B超、钼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2.3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与乳腺癌筛查结果比较:
    2.4 BRCA1/2突变携带组与非携带组随访2年后的乳腺癌发生情况:
    2.5 乳腺癌确诊患者治疗效果:
3 讨论

(5)基于聚苯胺和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的DNA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癌症易感基因研究背景
        1.2.1 BRCA1基因活性及作用机理
        1.2.2 BRCA1基因突变的影响
        1.2.3 BRCA1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1.2.4 常用癌症易感基因检测方法
    1.3 DNA生物传感器
        1.3.1 DNA生物传感器对癌症的检测
        1.3.2 DNA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3.3 DNA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1.3.4 DNA生物传感器信号的指示剂
    1.4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1.4.1 氧化石墨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异同
        1.4.2 3D结构石墨烯的优越性
        1.4.3 3D石墨烯的合成方法
        1.4.3.1 水热法
        1.4.3.2 化学自组装法
        1.4.3.3 化学气相沉积
        1.4.3.4 电化学沉积法
    1.5 导电高分子聚合物
        1.5.1 聚苯胺研究背景
        1.5.2 聚苯胺的合成过程
        1.5.3 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1.6 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
        1.6.1 3D石墨烯聚苯胺制备方法
        1.6.1.1 溶液共混法
        1.6.1.2 原位聚合法
        1.6.1.3 电化学聚合法
        1.6.1.4 自组装法
        1.6.2 复合材料在传感器的应用
    1.7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实验内容
2 石墨烯/聚苯胺的制备及表征
    2.1 石墨烯及聚苯胺的制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3D-rGO的制备
        2.1.4 聚苯胺的制备
        2.1.5 3D-r GO-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2.2 3D-r GO-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实验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步骤
        2.2.3.1 电极预处理
        2.2.3.2 3D-r GO-PANI传感器的制备
        2.2.4 表征实验处理步骤
    2.3 实验现象与讨论
        2.3.1 3D-r GO-PANI以及传感器的制备
        2.3.2 不同比例下聚苯胺与石墨烯的电化学检测
        2.3.3 3D-r GO-PANI的电化学特性
        2.3.3.1 扫描速率对3D-r GO-PANI的影响
        2.3.3.2 不同材料的CV对比
        2.3.3.3 不同材料的EIS对比
        2.3.4 3D-r GO-PANI的 SEM表征
        2.3.5 3D-r GO-PANI的 TEM表征
        2.3.6 3D-r GO-PANI的 BET表征
        2.3.7 3D-r GO-PANI的 XRD表征
        2.3.8 3D-r GO-PANI的 XPS表征
        2.3.9 3D-r GO-PANI的 FT-IR光谱
        2.3.10 3D-r GO-PANI的 Raman光谱
        2.3.11 3D-r GO-PANI的 UV-vis光谱
    2.4 本章结论
3 DNA传感器对BRCA1 基因的检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DNA的预处理
        3.1.4 DNA的固定化和杂交
        3.1.5 电化学测量
        3.1.6 对实际样本的处理
    3.2 实验变量优化
        3.2.1 探针DNA固定时间的优化
        3.2.2 DNA杂交时间温度的优化
        3.2.3 电解质pH值的优化
        3.2.4 MB浓度和孵育时间的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V和EIS验证
        3.3.2 用于BRCA1 检测的DNA传感器的灵敏度
        3.3.3 用于BRCA1 检测的DNA传感器的选择性
        3.3.4 用于BRCA1 检测的DNA传感器的稳定性
        3.3.5 用于BRCA1 检测的DNA传感器的重复性
        3.3.6 真实血样干扰下BRCA1的电化学检测
    3.4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43例乳腺癌BRCA1/2胚系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测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BRCA1/2基因突变情况
        3.1.1 BRCA1/2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
        3.1.2 BRCA1/2基因的意义不明的胚系突变
    3.2 BRCA1/2基因突变在家族史方面的分析
    3.3 诊断时不同年龄的亚组突变频率
4 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玉溪地区女性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DNA提取:
        1.2.2 PCR扩增:
        1.2.3 测序与数据分析: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BRCA1/2基因突变情况:
    2.2 BRCA1/2突变携带者与非携带者的年龄及家族乳腺癌发病率比较:
    2.3 特殊年龄BRCA1/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积累风险:
3 讨论
    3.1 BRCA1/2突变情况分析:
    3.2 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患癌风险增量分析:
    3.3 BRCA1/2基因突变的家族性:

(9)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多维度探索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靶点的研究
    摘要1
    Abstract1
    第一章 前言
        1.1 乳腺癌分子分型简介
        1.2 三阴性乳腺癌特征简介
        1.3 肿瘤基因组学简介
        1.4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靶点及免疫治疗现状
        1.5 NG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运用
        1.6 三阴性乳腺癌独特的胚系突变
        1.7 三阴性乳腺癌的胚系突变
        1.8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2.2 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文库构建与测序及分析(图lb,图lc)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结果概述
        3.2 三阴性乳腺癌胚系突变的分析
        3.3 三阴性乳腺癌同源重组修复通路基因突变的分析
        3.4 三阴性乳腺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分析
        3.5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维度相关指标测序分析
        3.6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胚系突变的体细胞变异特征分析
        3.7 三阴性乳腺癌体细胞突变的分析
        3.8 三阴性乳腺癌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的分析
        3.9 三阴性乳腺癌体细胞突变进行通路富集分析
        3.10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概述
        4.2 研究队列讨论
        4.3 三阴性乳腺癌基因突变概况的讨论
        4.4 三阴性乳腺癌胚系突变情况的讨论
        4.5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维度指标的讨论
        4.6 三阴性乳腺癌体细胞突变的讨论
        4.7 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结果的讨论
        4.8 基因富集分析结果的讨论
        4.9 研究的局限性
        4.10 研究的前景
    第五章 结论
    综述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探索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及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保乳术与乳腺全切术对中国BRCA1/2突变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摘要2
    Abstract2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2.2 研究终点及随访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乳腺癌BRCA1/2突变的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征
        3.2 生存分析
        3.3 无病生存、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COX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综述 MRCA1/2突变的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10)中原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提取DNA
        1.2.2 PCR扩增及测序
    1.3 数据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四、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与散发性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表型的差异[J]. 段荣荣,孙立新,赵宏伟.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11)
  • [2]LuminalB型乳腺癌易感性与BRCA1基因rs1060915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的研究[D]. 李作农. 吉林大学, 2020(03)
  • [3]散发性及家族性卵巢癌BRCA突变研究及临床特点家系分析[D]. 宁莹. 青岛大学, 2020(01)
  • [4]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潘宏刚,刘明,芦春. 宁夏医学杂志, 2020(05)
  • [5]基于聚苯胺和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的DNA传感器[D]. 李孟颖.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43例乳腺癌BRCA1/2胚系基因突变研究[D]. 王艺诺.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玉溪地区女性BRCA1/2基因突变情况研究[D]. 罗旋.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刘明,潘宏刚,罗少龙. 宁夏医学杂志, 2020(01)
  • [9]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D]. 黄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5)
  • [10]中原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析[J]. 郜辉,杨斌,杜洁,程多,张楠,梁芳. 医药论坛杂志, 2019(10)

标签:;  ;  ;  ;  ;  

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