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猛猛,李宁,冯敏,黄晨,张建忠[1](2021)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高等农林院校“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教育认证给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要求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素质高,以满足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课程组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构建了"基础层-提高层-开放层"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明确了各层次的实验项目和教学目标,初步形成了重基础、强创新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指导教师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工程案例的讲授,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回归教学主体;细化了实验教学的考核指标,不以单一的实验结论或报告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与社会责任意识等工程素养的考核,使过程考核更规范。教学实践证明,以"持续改进"为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实验投入热情,全面提高了基础实验教学的质量。
陈砚,单泉,马廉洁,毕长波,张力,李德震[2](2021)在《TRIZ指导的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文中指出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机械类本科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机械类专业培养总学时在降低,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却日益增高,而目前实验项目数量和复杂度却较难满足该要求。因此使用TRIZ理论,对实验课时量减少,实验项目数量和复杂度增加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使用TRIZ技术冲突矩阵获得了发明原理;然后对这些发明原理进行了方案求解,并对获得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及分析;最后将最佳方案应用到机械基础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实践之中,有效提高了机械基础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谢红梅,耿葵花,李竞[4](2020)在《以“新工科”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以广西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新工科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以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含制图类、力学类、机械设计类、测试控制类等课程)进行系统改革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新工科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整合、教学平台建设、评价体系改革等。
邓杰[5](2020)在《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探讨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目标和实施方案,重点讨论了"3-3-3"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耿葵花,谢红梅[6](2019)在《创新能力培养下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分析》文中提出机械基础系列的课程主要是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这一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现给国家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性的人才,文章通过对这一课程改革的分析,以及对此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伟刚,杜冬菊,杨继锋,张俊[7](2019)在《新型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文中指出新一轮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对生长军官实施"本科教育加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的新模式,对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教学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新制定的课程大纲要求和军委关于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并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建设思路和目标、实验层次划分、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项目设置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机械工程基础专业教室、工程图学基础实验室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的建设实践,较好地满足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
马善红,杨金林,吴新丽,娄海峰,夏旭东[8](2018)在《基于自主构建机构库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文中提出对目前国内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实验教学内容多缺乏工程背景,提出基于自主构建实用机构库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将虚拟和实物机构库用于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着实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金鑫,李良军,杜静,刘静,钟德明[9](2018)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文中指出针对中国机械基础工程教育存在三大亟需解决的问题,以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依托重庆大学先进制造一流学科群,结合制造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针对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4门机械基础课程实践环节割裂、不利于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不足,以实际机械产品设计为主线,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构建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基础课程体系。
孙博,王有军,何冰,熊晓航[10](2018)在《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提出为了适应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要求,针对机械基础实验教学课程的现状,提出了通过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引入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软件、开放实验等方法,进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二、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高等农林院校“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
(一)建立分层次的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 |
(二)采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 |
(三)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化考评机制 |
1.重视实验过程 |
2.多视角评判实验结论 |
3.鼓励实验报告多样化 |
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
(一)教学模式获得专家好评并得到了推广 |
(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
(三)形成了持续改进的教学思维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以“新工科”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以广西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广西大学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
二、以新工科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机械基础课程教师团队 |
1.优化机械基础课程教师团队结构 |
2.培养机械基础课程教师团队带头人 |
3.提高专业教师工程素质 |
4.建设兼职师资库 |
(二)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 |
1.理论课程体系 |
2.实践课程体系 |
(三)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
(四)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
1.实施“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
2.开展“MOOC课堂”,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
3.构建并拓展机械基础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虚实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4.校企协同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
5.建立新工科导向的进程式课程评价方式 |
结束语 |
(5)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和建设的思路与实施方案 |
二、实验教学体系及内容 |
三、结束语 |
(6)创新能力培养下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简单介绍 |
二、现行体系所存问题 |
(一)各个课程固守自封,缺乏连贯和融合性 |
(二)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 |
(三)教学理念落后,内容缺乏交叉性 |
(四)工程实践性环节薄弱 |
三、以创新能力为主,改革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 |
(一)系列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健全 |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和改革机械基础系列的课程教学 |
(三)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批判和质疑精神 |
(四)突破传统思维,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理念 |
(五)突出“独立性”原则,贴近教学展开实践课程 |
(六)贴近实际展开实践课程 |
四、结束语 |
(7)新型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设先进性的定位 |
2 建设思路和目标 |
2.1 建设思路 |
2.2 建设目标 |
3 建设实践 |
3.1 设置多层次实验 |
3.2 组建不同层次实验平台 |
3.3 实验项目设置 |
4 建设成效 |
5 结语 |
(8)基于自主构建机构库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机构库在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的应用现状 |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
(1) 改变传统的“电钮一按、数据一抄、报告一交[8]”的实验教学模式 |
(2) 学生参与机构库建设 |
(3) 实验实践教学实施 |
3 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
3.1 实用机构库的建设 |
3.2 实用机构库的虚拟实验仿真平台建设 |
3.3 教学案例 |
3.3.1 实验步骤 |
(1) 查看机构的装配及运动 |
(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
(3) 机构参数设置及优化 |
(4) 实验结论 |
3.3.2 实验效果 |
4 结束语 |
(9)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思路 |
2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3 整合、优化、重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
3.1 重塑深度融合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体系 |
3.2 重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 |
3.3 构建开放机械基础创新实践平台 |
4 提高学习效率效果, 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
4.1 机械基础MOOC/微课开放共享资源建设 |
4.2 基于机械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案例库建设 |
4.3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一体化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 |
4.4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
5 组建校企合作机械基础教学团队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
5.1 组建校企合作机械基础跨学科教学团队 |
5.2 机械基础与装备制造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
6 结束语 |
(10)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械基础实验课程的现状 |
(一) 实验时间有限 |
(二) 课堂教学模式 |
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一) 调整实验教学计划 |
(二) 引入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软件,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三) 实验室开放 |
三、结语 |
四、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高等农林院校“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王猛猛,李宁,冯敏,黄晨,张建忠. 中国林业教育, 2021(06)
- [2]TRIZ指导的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 陈砚,单泉,马廉洁,毕长波,张力,李德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01)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以“新工科”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以广西大学为例[J]. 谢红梅,耿葵花,李竞.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3)
- [5]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 邓杰.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1)
- [6]创新能力培养下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分析[J]. 耿葵花,谢红梅. 高教学刊, 2019(18)
- [7]新型生长军官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实验室建设[J]. 李伟刚,杜冬菊,杨继锋,张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1)
- [8]基于自主构建机构库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马善红,杨金林,吴新丽,娄海峰,夏旭东. 装备制造技术, 2018(09)
- [9]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构建[J]. 金鑫,李良军,杜静,刘静,钟德明. 机械设计, 2018(S2)
- [10]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孙博,王有军,何冰,熊晓航.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