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市收购生牛奶地方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王驰[1](2020)在《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畜禽屠宰行业既是畜禽养殖产业实现效益增值的重要手段,也是连接上市肉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一环,承担着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使命。但是,在“注水肉”“瘦肉精”等肉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今天,肉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进行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对进一步保障畜禽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前畜禽屠宰行业现状和监管情况,发现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存在的问题:行业布局不利于日常监管;肉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协同监管效果不明显;违法行为扰乱监管秩序。分析其成因主要是:缺乏科学规划设置、政策执行不够高效、监管体系不够完备和监管执法力量薄弱。在经过多次实地调查研究和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内先进监管经验,根据政府规制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回应性监管理论,提出进一步加强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的对策,即:启动合理规划设置,合理规划企业布局、严把屠宰行业准入、加速引导升级改造、促进企业产业融合;科学制定配套政策,重视检验体系建设、发挥监控系统作用、创建肉品追溯体系、服务创建名优品牌;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人员经费保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监管环境,成立屠宰行业协会、加强舆论正确引导、发挥社会监督效应、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对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保障畜禽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我国其他城市拓宽畜禽屠宰监管思路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任建超[2](2017)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和风险沟通视角》文中指出当前,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事件高发期,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屡遭质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随着风险信息沟通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研究食品安全事件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和风险沟通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不同渠道来源的数据,本文总结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特征,梳理了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历程和演化特征,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博弈行为;然后,分别运用制度经济学和消费行为学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并基于政治经济学和信息扩散理论解释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供求关系和扩散机制;最后,结合欧盟、美国和日本经验给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好转,局部问题较为突出。2010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好转趋势加快。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微生物构成了我国消费者中毒的主要因素,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导致的危害程度较大。(2)行业发展和公众需求促进了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食品安全事件加快了食品生产者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改革进程,加速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美国、日本、欧盟已经建立的完善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相比,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有待加强。(3)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我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降低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收益等正向激励措施能够促进地方政府采取更努力的监管策略,单纯通过加大惩罚力度的负向激励措施难以实现预期监管目标。(4)危机条件下,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共同构成了影响我国消费者风险食品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其中,个体风险偏好是行业危机下影响消费决策的最主要因素,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有助于维持风险食品消费行为,消费者感知到的企业安全食品生产能力越强,做出中断消费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危机下,政府应对措施和消费者对第三方信息源的信任度是影响涉事食品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较高的信任度以及积极的政府应急管理措施有利于消费者保持继续消费行为。(5)可辩解型食品安全危机中,积极的政府应对优于企业应对,企业辩解策略优于和解策略,和解策略优于缄默策略。不可辩解型食品安全危机中,企业在事件造成损失之前的主动召回效果优于事后被动应对,辩解策略与和解策略无显着区别。消费者的职业和收入水平显着影响风险食品的消费恢复意愿。(6)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第一阶段——消费意愿发挥作用。积极的政府应对措施、较高家庭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对政府和专家的信任、较低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和较高的风险偏好有助于消费者保持原有消费行为。(7)负面信息报道加剧了我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导致其风险感知与真实食品安全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现代社交媒体的出现放大了信息感知偏差。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通常会表现出主动选择理性无知、对负面信息存在过量需求的特征。基于不同的立场定位,面向不同顾客群体的媒体组织信息供给存在差异,总体上则表现为主动迎合消费者负面信息偏好的倾向。
宫福鹏[3](2017)在《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畜产品安全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果。“十二五”以来,随着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畜产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我国依然存在畜产品安全问题和风险,兽药残留和产地环境问题依旧突出。如何解决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畜牧兽医部门重要的战略任务。因此,研究畜牧兽医部门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等内容,并提出对策建议,对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利以及推进畜牧兽医部门的经济社会管理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负责C区畜产品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比较全面的掌握了C区畜产品及其相关行业基本情况、监管组织机构、监管模式以及监管取得的成效等现状。指出畜产品相关行业存在安全风险、监管组织机构不合理、监督模式滞后,信息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深层原因,认为监管对象的复杂性,配套的法律、标准不健全,部门内部的利益博弈导致监管组织机构紊乱,保守的监管模式削弱监管的效果,现实困境阻碍信息公开和共享等原因影响了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列举美国、欧盟、日本等地畜产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其它地区好的方法,以此来对比、分析和获取启示。最后,提出了优化畜产品安全监管组织架构,推行畜牧养殖行业标准化,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公开机制和政府舆情引导的优化方案以及方案的保障措施,对拓宽我国基层畜产品安全监管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管洪博[4](2013)在《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的跨地域销售越来越普及,食品侵权的危害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它不仅损害了众多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危害了社会的食品安全利益。如何对受害人的权益进行合理、充分地救济,更好的维护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是我们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从救济食品侵权受害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张构建民事救济、责任保险、赔偿基金以及国家救济的多元化救济机制。食品侵权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民事救济制度无法有效地实现救济大量受害人、修复遭到破坏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在食品侵权中建立多元化的救济机制可以实现对众多受害人的损害赔偿,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满足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应然选择。不仅如此,建立食品侵权多元化的救济机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法社会学中的社会工程法学理论和社会连带责任理论为食品侵权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分配正义理论强调权利、义务、责任的公平分配,多元化救济机制以损失分散作为损害赔偿的基本思想,符合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理念。现代民法的社会化趋势强调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推动了食品侵权多元化救济机制的产生。多元化的救济机制不仅可以更好地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实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目的,而且保障了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实现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侵权法对损害填补功能的强化和损失分散思想的运用,也对食品侵权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元化的救济机制,通过把赔偿风险分散给社会或者特定的成员,加强了侵权人的赔偿能力,实现了对受害人的合理救济。民事救济制度是食品侵权受害人主张赔偿的根本保障,如何完善现有的民事救济制度,是解决食品侵权损害赔偿的重要问题之一。食品侵权的因果关系判定是解决食品侵权损害赔偿的逻辑基础。在食品侵权的因果关系判定中,应当坚持公平、正义、效率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食品侵权行为适用不同的因果关系判定方法。解决食品侵权受害人的潜在损害赔偿问题,是实现更加全面、合理地救济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另一重要任务。美国对于环境侵权中有毒物质造成的人身损害,就适用了潜在损害赔偿制度。我国的食品侵权应当建立潜在损害赔偿制度,在制定具体的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公益机构帮助受害人举证以及由侵权人组建赔偿基金的方式,实现对受害人的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赔偿。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惩罚性赔偿填补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功能。本文主张完善我国的食品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规定,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应当结合侵权人的主观恶性,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以及受害人过错的综合因素进行考量。在适用数额方面,以建立统一比例原则为基础,套用刑法的加重情节或减轻情节的模式,在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又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对于法院宣判的具体的惩罚性赔偿金额,实行受害人与政府按比例分配的原则。责任保险制度具有赔偿的及时性、法定性等特点,有利于解决我国食品侵权的损害赔偿问题。在我国食品侵权案件中适用责任保险制度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基础。它促进了侵权责任法基本理念的实现、维护了侵权责任法的利益平衡、顺应了侵权责任法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保险业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在食品侵权案件中适用责任保险制度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我国食品侵权适用责任保险制度才刚刚起步,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应当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的适用模式,规定国家再保险制度,强制一些食品行业的企业投保责任保险,并发挥国家的组织协调作用,保障食品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建立同行业企业共同分担风险的责任保险制度,可以增加企业的投保金额,提高保险公司的赔偿额度,是保障责任保险制度发挥功能的关键。食品侵权赔偿基金的建立,具有增加侵权人的赔偿能力,保障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治疗以及减轻政府救济压力等功能。国外在处理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时,也经常采用基金的模式解决众多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外赔偿基金适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学者对赔偿基金制度研究的成果,论证了食品侵权适用赔偿基金制度的必要性。食品侵权赔偿基金的建立,有利于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减轻政府的压力、填补相关救济制度的空缺。在制度构建中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对赔偿基金的适用进行了框架设计。首先,赔偿基金的设立。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当建立政府主导的赔偿基金设立模式。其次,赔偿基金的筹集。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包括肇事企业缴纳、同行业企业的捐助、社会的公益捐助以及政府的拨款。再次,赔偿基金的管理。对于赔偿基金的管理可以分为两方面内容。一部分是管理人和管理制度,另一部份是赔偿基金的运用。最后,赔偿基金的使用和监管。赔偿基金要明确赔付对象和赔偿标准,而且对赔偿基金的管理费用也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应当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赔偿基金进行监管,保证基金的合法、合理运行。国家的救济责任在已发生的食品侵权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食品侵权的国家救济责任是指在食品侵权案件中,政府代表国家履行的一切救济方式,包括救济资金的垫付、调解和安抚受害人的情绪以及组织、协调、监督救助工作进行等方面。本文通过社会契约论、国家伦理以及福利国家理论论证了国家救济责任的正当性。在对其他国家的国家救济责任立法考察中可以发现,对类似于食品侵权的大规侵权事件,很多国家都在立法上规定了国家救济的义务,这为我国建立食品侵权的国家救济责任提供了立法借鉴。此外,通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食品侵权中受害人权利救济的缺失、食品侵权的特殊性、相关私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都要求在食品侵权中建立国家救济责任制度,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大量受害人进行损害赔偿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应当规定食品侵权适用国家救济责任的基本原则,分析我国相关食品立法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食品侵权国家救济责任制度的立法规定。只有综合协调的适用食品侵权多元化救济机制的各项基本制度,才能弥补各项制度的不足,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多元化救济机制在赔偿食品侵权受害人损害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各项基本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是综合协调适用各项制度的前提。根据我国现阶段各项制度的发展情况,应当建立各项制度独立适用的多元化救济体系。而且在具体适用中,应当坚持多元化救济机制的相对性与限制性、补偿与惩罚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出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方案,保障食品侵权多元化救济机制功能的发挥。
魏大治[5](2010)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生活质量、倡导绿色文明的价值观,对无健康危害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导致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国纷纷制订了技术标准,建立起了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制度,从而导致了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产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阻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最大不利因素。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一般分析、对国际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进行研究,进而着重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最终探索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本文的主要观点或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方法上,国外较多地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多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就研究内容而言,国内在微观层次上研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果较少。这说明,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上,国内与国外相比是存在差距的。2、本文中的农产品概念,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农产品概念,而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使用的农产品概念,即“食品土畜产品及农产品”。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即一个国家、地区、区域性组织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和保证农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贸易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地区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争议性(包括合理性和合法性、歧视性和隐蔽性)、灵活性、苛刻性等主要特征。3、在短期和中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短期内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是出口数量下降;中期内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是成本增加。长期内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需视情况而定。如果要实现从“消极”向“积极”地转化,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做出努力。4、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这两大协议的共同缺陷在于个别关键条款的模糊性,由此带来的是约束力的缺乏,这是导致农产品出口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制度根源。WTO规则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在各大国竞相设置壁垒的情况下,规则的法律约束力减弱是一个必然结果。日本、欧盟、美国、韩国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共同特征远大于其分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只是程度上的而非实质上的。它们的共同点是: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部门既有清晰的分工,又有融洽的合作,且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充分、行动步调和声音一致。⑵技术法规和标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⑶从分散的质量标准和措施向系统化、强制化、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法律体系发展。⑷食品安全全程监控,技术标准更加苛刻。⑸检验程序复杂,费用高昂。⑹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设置和运用质量标准措施来调节农产品贸易。5、通过对中国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上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和几类主要农产品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进行的系统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以下主要特点:⑴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害面越来越宽。⑵尽管对中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可归结为一点,即检验检疫不达标。⑶某些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很容易扩散到其他出口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即扩散效应显着。⑷各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愈加严格的趋势。6、由于中国农产品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外原因是我们难以改变的,所以对国内原因的分析才是关键。在国内原因中,质量安全水平低是根本原因,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是中国农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经营体制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制度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协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行业协会未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农产品生产者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声誉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品牌意识薄弱。除农产品质量安全之外,其他的原因主要有: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和出口目标市场的结构不合理;对相关国际规则研究不够,争端应诉能力不强,等等。7、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本策略。主要措施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认证体系,着力引导企业获取各类认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策略主要有: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独特作用;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避免和减少与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冲突,等等。
秦利[6](2010)在《基于制度安排的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食品工业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粮食总产量2009年比1990年增长了22.03%,肉类、水产品、糖料等2009年的产量比1990年分别增长205.19%、320.36%、69.92%,食品工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背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2008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在城市和农村分别达到了95.8%和94.5%。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不仅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而且给食品工业持续发展和国家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一背景使得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国内绝大多数文献从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了政府和市场机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有其合理性,也给政策制定者很多启发,但偏颇之处在于忽略了社会力量的作用,容易形成“市场失灵找政府”、“政府失灵找市场”的二元思维结构。当政府和市场在食品安全领域发生双重失灵时,这种二元思维便陷入困境。本文认为,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公共性和企业性,决定了政府、食品供给者和社会中间组织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三类重要主体,分别代表着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三类主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体的食品安全状况。因而,理解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从政府、食品供给者和社会中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来理解。基于此,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治理理论的分析方法,对“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高低取决于政府、食品供给者、社会中间组织三者良性互动的程度”这一命题,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在理论层面上,首先,厘清了食品安全治理的概念,将其理解为“通过食品供给者、社会中间组织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消费者获得他们期望的安全食品的制度安排及其实施过程”。以此概念为基础,提出了问题的研究假设,构建了一个基于制度视角的食品安全治理分析框架,为本文各部分的研究提供了逻辑分析主线。其次,通过分析“食品安全属性一制度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了食品安全属性决定治理制度安排的命题,并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食品安全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与制度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食品安全治理主体由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的必然过程。在实证层面上,分别对政府、食品供应组织和社会中间组织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行为及绩效进行了实证考查,分析了这三类组织在食品安全领域非合作行为发生的制度因素,以及对中国食品安全治理整体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选择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机制的必然性,分析了构建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机制的前提、核心及保障,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构建措施。本文拓展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制度经济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内容,所提出的食品安全治理绩效改进的观点及措施,对于中国目前新型食品安全治理机制的构建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范颖,金丰久[7](2008)在《大连市奶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大连市位于中国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北面背依东北大陆,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位于东经120°58′~123°31′,北纬38°43′~40°10′。大连市总面积1254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下辖3个县级市、6个区、1个县。总人口5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5万人。大连四季分明,夏
蔡立[8](2007)在《兰州市场鲜牛乳品质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目前,进入兰州市场的鲜牛乳,来源比较复杂。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调研,说明进入兰州市场的鲜牛乳的品质状况。调查中主要选择了具有代表性、供奶量大、供应稳定的较大规模养殖基地和个体养殖户作为调研对象。对鲜牛乳品质的调查分为的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两个方面,营养指标包括乳脂含量和乳蛋白质含量,卫生指标包括乳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调查时间分为两个年度,即2005年和2006年,并考虑了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以比较季节不同对鲜牛乳品质的影响。乳脂肪和乳蛋白质的测定采用Milkoscan FT—120红外乳汁分析仪,乳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用平皿培养法测定。结果表明,2005年和2006年兰州市场鲜牛乳基地之间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是,2005年秦王川基地和花庄基地脂肪含量有高于其他基地的趋势。2006年花庄基地和秦王川基地脂肪含量有高于其他基地的趋势,花庄基地和中川生物园的蛋白质含量有高于其他基地的趋势。2005年和2006年兰州市场鲜牛乳个体户之间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是,2005年马金虎乳源脂肪含量有高于其他个体户的趋势,郭华奎乳源蛋白质含量有高于其他个体户的趋势。2006年马金虎乳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高于其他个体户的趋势。2005年和2006年兰州市场所有来源鲜牛乳冬季与春季相比,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是,较大规模奶源基地和个体户都有春季低于冬季的趋势。2005年细菌总数,秦王川基地极显着低于个体户(P<0.01),显着低于园艺场、红古场和武威场(P<0.05),其他基地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大肠杆菌数,临洮基地显着低于个体户和园艺场(P<0.05),其他基地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2006年细菌总数,花庄基地极显着低于个体户(P<0.01),其他基地有低于个体户的趋势。大肠杆菌数,榆中基地显着低于个体户(P<0.05),其他基地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是,其他基地有低于个体户的趋势。2005年朱玉明、郭华奎鲜乳细菌总数显着低于胡斌(P<0.05),朱玉明大肠杆菌数显着低于胡斌(P<0.05),其他个体户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2006年汤宝贵、李成明鲜乳细菌总数显着低于胡斌(P<0.05),汤宝贵大肠杆菌数显着低于陈有华(P<0.05),其他个人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2005年和2006年兰州市场奶源基地鲜牛乳主要营养指标大多数达到国家标准,脂肪达标率为100%,蛋白质达标率为82%。2005年和2006年兰州市场大多数奶源基地鲜牛乳主要卫生指标能够达到国家及企业标准,细菌总数达到国家标准的是83%,大肠杆菌数达到好为尔企业标准的是74%。
肖良[9](2008)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及其功能,对构成该体系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外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方式及其经验,并应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原理分析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主要的研究结论及创新如下: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由质检机构子系统、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构成,质检机构子系统为该体系的核心;该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改革探索、建设发展、完善提高几个阶段。从承担行政执法、研究咨询、农产品认证、仲裁检测鉴定、委托检验和技术推广等六个方面对该体系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2、系统调查了853家农业系统检验检测实验室,从实验室人员、固定资产、实验室面积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实验室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已初具规模,各省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规模和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目前农产品质检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和业务收入不足,生存和发展有较大困难。3、系统分析了我国直接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14部法律、18部法规及相关的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形成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体系,但现行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存在明显缺陷,亟需完善。4、系统收集和分析了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现行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基本上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但存在部分标准制修不及时、部分标准质量不高、数量和种类不足和宣贯力度不够等问题。5、对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荷兰、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加拿大食品检验署、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农业市场局和动植物检疫局的实验室基本概况和管理经验。这些国家在实验室建设、资源共享、资质管理、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6、首次提出了实验室标准单位和实验室能力系数的概念,依据这两个概念和实验室调查数据评估了各地区实验室的供给能力水平,同时分别依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以及生产投入品的总量估计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市场的供求状况。7、针对我国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并参考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建设核心实验室、增加实验室运行经费和检验检测费用等技术建议。
海心[10](2005)在《各地奶业概况》文中提出会上,地方奶业协会或奶业管理站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各地奶业的发展情况,现摘编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二、大连市收购生牛奶地方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市收购生牛奶地方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畜禽定点屠宰 |
1.2.2 畜禽屠宰监管 |
1.2.3 畜禽屠宰企业 |
1.2.4 肉品品质检验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合评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政府规制理论 |
1.4.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1.4.3 回应性监管理论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大连市畜禽屠宰行业现状和监管情况 |
2.1 畜禽屠宰行业现状 |
2.1.1 综合概况 |
2.1.2 企业现状 |
2.2 畜禽屠宰监管机构 |
2.2.1 协调监管机构 |
2.2.2 行政管理机构 |
2.2.3 行政执法机构 |
2.3 畜禽屠宰监管的主要措施 |
2.3.1 规范企业日常生产 |
2.3.2 加强肉品品质检验 |
2.3.3 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
2.4 畜禽屠宰监管取得的成效 |
2.4.1 生产经营逐渐规范 |
2.4.2 检验水平明显提升 |
2.4.3 监管环境有所改善 |
3 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3.1 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 |
3.1.4 调查过程 |
3.2 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访谈调查 |
3.2.1 访谈目的 |
3.2.2 访谈提纲 |
3.2.3 访谈过程 |
3.2.4 访谈分析 |
3.3 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存在的问题 |
3.3.1 行业布局不利于日常监管 |
3.3.2 肉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
3.3.3 缺乏有效协同监管机制 |
3.3.4 违法行为扰乱监管秩序 |
3.4 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3.4.1 缺乏科学规划设置 |
3.4.2 政策执行不够高效 |
3.4.3 监管体制不够完备 |
3.4.4 监管执法力量薄弱 |
4 国内畜禽屠宰监管经验 |
4.1 珠海市畜禽屠宰监管经验 |
4.1.1 实现屠宰产业融合 |
4.1.2 实行肉品统一配送 |
4.1.3 实行肉品集中销售 |
4.2 深圳市畜禽屠宰监管经验 |
4.2.1 科学规划行业布局 |
4.2.2 打造标准化建设 |
4.2.3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
4.3 启示 |
5 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对策建议 |
5.1 启动合理规划设置 |
5.1.1 合理规划企业布局 |
5.1.2 严把屠宰行业准入 |
5.1.3 加速引导升级改造 |
5.1.4 促进屠宰产业融合 |
5.2 科学制定配套政策 |
5.2.1 重视检验体系建设 |
5.2.2 发挥监控系统作用 |
5.2.3 创建肉品追溯体系 |
5.2.4 服务创建名优产品 |
5.3 完善监管执法体系 |
5.3.1 明确部门监管职责 |
5.3.2 完善协同监管机制 |
5.3.3 加强人员经费保障 |
5.3.4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5.4 营造良好监管环境 |
5.4.1 成立屠宰行业协会 |
5.4.2 加强舆论正确引导 |
5.4.3 发挥社会监督效应 |
5.4.4 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2)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和风险沟通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1.7 创新之处 |
1.8 论文写作资料说明 |
第二章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特征分析 |
2.1 基于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统计分析 |
2.2 基于消费者投诉的食品安全事件统计分析 |
2.3 基于政策监测的食物中毒事件统计分析 |
2.4 三类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
3.1 政府参与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分析 |
3.2 中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与演化特征 |
3.3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博弈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分析 |
4.1 食品安全事件背景下的行业行为分析 |
4.2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企业应急管理行为分析:以HN公司为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
5.1 行业危机与企业危机下的消费决策对比 |
5.2 产品伤害危机应对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的影响 |
5.3 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下的两阶段消费决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风险沟通 |
6.1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信息供求关系分析 |
6.2 食品安全事件下的信息扩散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及启示 |
7.1 国外食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 |
7.2 国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关键概念界定和阐述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2.1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 |
2.1.1 畜产品及其相关行业基本情况 |
2.1.2 畜产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情况 |
2.1.3 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 |
2.1.4 畜产品安全监管取得的成效 |
2.2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畜产品相关行业存在安全风险 |
2.2.2 畜产品监管组织机构不合理 |
2.2.3 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滞后 |
2.2.4 畜产品安全信息资源供给不足 |
2.3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2.3.1 监管对象的复杂性 |
2.3.2 配套的法律标准不健全 |
2.3.3 部门内部的利益博弈导致监管机构紊乱 |
2.3.4 保守的监管模式削弱监管的效果 |
2.3.5 现实困境阻碍信息公开和共享 |
3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优化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 |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优化畜产品安全监管的借鉴意义 |
3.1.1 倡导“顾客导向型”的行政管理 |
3.1.2 治道变革,政府的管理职能由“划桨”转变为“掌舵” |
3.1.3 广泛应用授权或分权的管理方式 |
3.1.4 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
3.1.5 应用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
3.1.6 创建有预见性的政府 |
3.2 国内外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3.2.1 国外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3.2.2 国内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3.3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优化方案 |
3.3.1 优化畜产品安全监管组织架构 |
3.3.2 推行畜牧养殖行业标准化 |
3.3.3 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 |
3.3.4 强化信息共享、公开机制和政府舆情引导 |
3.4 可行性分析 |
3.4.1 政策可行性分析 |
3.4.2 社会可行性分析 |
3.4.3 经济成本可行性分析 |
3.4.4 预期效果分析 |
4 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 |
4.1 加强组织领导 |
4.1.1 动监局机关自身建设 |
4.1.2 完善统筹管理机制 |
4.2 绩效与激励 |
4.2.1 实施绩效管理 |
4.2.2 建立激励机制 |
4.2.3 强化人员培养 |
4.3 营造良好的畜产品安全社会治理环境 |
4.3.1 成立畜产品行业协会 |
4.3.2 发挥消费者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效应 |
4.3.3 开展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试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问题的缘起 |
2、主要内容 |
3、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4、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基础 |
1.1 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构建的现实需要 |
1.1.1 食品侵权的界定及其损害后果的特点 |
1.1.2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的复杂性及其实现机制的困难性 |
1.1.3 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构建的应然选择 |
1.2 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1.2.1 社会工程法学理论为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提供了逻辑基础 |
1.2.2 社会连带法学理论为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发展方向 |
1.2.3 分配正义理论为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基本原理 |
1.3 现代私法制度的发展变化对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构建的影响 |
1.3.1 现代民法社会化对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构建的推动 |
1.3.2 现代侵权责任法内部的修正与完善对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促进 |
第2章 食品侵权损害的民事救济制度 |
2.1 食品侵权损害民事救济中因果关系的判定 |
2.1.1 民事救济中因果关系判定的主要学说 |
2.1.2 传统民事救济因果关系对于食品侵权适用的困境 |
2.1.3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民事救济因果关系适用的应然思路 |
2.2 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设立 |
2.2.1 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的现实存在与救济困境 |
2.2.2 美国有毒物质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适用及启示 |
2.2.3 我国构建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正当性论证 |
2.2.4 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制度构建 |
2.3 食品侵权损害民事救济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 |
2.3.1 食品侵权损害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反思 |
2.3.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意义与现行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的设计缺陷 |
2.3.3 完善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借鉴 |
2.3.4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章 食品侵权损害的责任保险制度 |
3.1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制度的积极意义与基础依据 |
3.1.1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制度对侵权责任法的积极意义 |
3.1.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制度的基础依据 |
3.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制度的现实情况 |
3.2.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责任保险的模式构建 |
3.3.1 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的责任保险制度适用模式 |
3.3.2 建立同行业共同分担风险的责任保险制度适用模式 |
第4章 食品侵权损害的赔偿基金制度 |
4.1 外国赔偿基金制度的立法考察 |
4.1.1 国外运用赔偿基金制度典型案例概览 |
4.1.2 国外赔偿基金制度适用的启示 |
4.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设立赔偿基金制度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必要性论证 |
4.2.1 赔偿基金的概念界定 |
4.2.2 赔偿基金的分类 |
4.2.3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赔偿基金制度的必要性论证 |
4.3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框架设计 |
4.3.1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基金的设立 |
4.3.2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基金的筹集 |
4.3.3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基金的管理 |
4.3.4 食品侵权损害赔偿基金的使用和监管 |
第5章 食品侵权损害的国家救济责任制度 |
5.1 食品侵权损害适用国家救济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 |
5.1.1 社会契约论 |
5.1.2 国家伦理理论 |
5.1.3 福利国家理论 |
5.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国家救济责任制度的比较法借鉴与现实依据 |
5.2.1 国家救济责任的比较法借鉴 |
5.2.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国家救济责任的现实需要 |
5.3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国家救济责任的实现机制 |
5.3.1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国家救济责任的基本原则 |
5.3.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适用国家救济责任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
第6章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 |
6.1 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体系构建 |
6.1.1 食品侵权损害单一救济制度功能与效果的局限性 |
6.1.2 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体系的互补性与系统性 |
6.1.3 多元化救济机制体系具有更全面的功能和最佳的效果 |
6.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的构建设想 |
6.2.1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中各种基本制度的独立适用 |
6.2.2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3 我国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中各基本制度的相互衔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回顾: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综述 |
2.1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外研究综述 |
2.2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内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情况的比较 |
3 关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分析 |
3.1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规定 |
3.2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
3.3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
4 国际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览 |
4.1 有关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规则 |
4.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
5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的多维度透视 |
5.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
5.2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总体情况 |
5.3 中国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
5.4 分产品类别看中国农产品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
5.5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
6.1 根本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 |
6.1.1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主要表现 |
6.1.2 造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原因 |
6.2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原因 |
7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
7.1 根本策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7.1.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
7.1.2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程度 |
7.1.3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7.1.4 健全完善认证体系,着力引导企业获取各类认证 |
7.1.5 健全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2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策略 |
7.2.1 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研究 |
7.2.2 健全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 |
7.2.3 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独特作用 |
7.2.4 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避免和减少与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冲突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
(6)基于制度安排的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本文研究空间 |
1.4 本文的研究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4.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1.4.5 论文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研究假设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食物与食品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安全治理 |
2.1.4 制度、制度安排、体制与机制 |
2.2 研究假设 |
2.2.1 基于主体行为的基本假设 |
2.2.2 基于研究主题的现实假设 |
2.3 基于制度视角的食品安全治理分析框架 |
2.3.1 食品安全治理的制度化过程 |
2.3.2 食品安全治理制度绩效标准及决定 |
2.3.3 分析框架:食品安全属性-制度安排-行为特征-治理绩效 |
2.4 本章小结 |
3 食品安全的属性特征及治理机制 |
3.1 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3.1.2 公共治理理论 |
3.2 食品安全的属性特征分析 |
3.2.1 食品安全的外部性 |
3.2.2 食品安全的公共性 |
3.2.3 食品安全的企业性 |
3.3 基于食品安全属性特征的治理主体 |
3.3.1 食品安全的外部性与政府 |
3.3.2 食品安全的企业性与食品供给者 |
3.3.3 食品安全的公共性与社会中间组织 |
3.4 基于食品安全属性特征的治理机制 |
3.4.1 食品安全治理机制选择的理论分析 |
3.4.2 政府监管机制对食品安全外部性的纠正 |
3.4.3 市场自我治理机制对食品安全企业性的保障 |
3.4.4 社会志愿机制对食品安全公共性的保障 |
3.4.5 三种治理机制的比较与相互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食品安全治理主体行为特征的博弈分析 |
4.1 食品安全的市场自我治理:食品供给者与消费者行为 |
4.1.1 食品供给者之间的博弈:不同规模食品供给者的行为特征 |
4.1.2 "食品供给者—消费者"博弈:食品安全的关系型治理 |
4.1.3 "食品供给者—消费者"非合作博弈:食品供给者的逆向选择 |
4.1.4 食品安全市场自我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
4.2 食品安全的强制性第三方治理:政府的监管行为 |
4.2.1 "政府—食品供给者"博弈:政府监管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
4.2.2 "政府—食品供给者"合谋博弈:政府的逆向选择行为 |
4.2.3 "反公地悲剧"模型:政府多部门监管的困境 |
4.3 食品安全的非强制性第三方治理:社会中间组织的介入 |
4.3.1 "社会中间组织—政府"博弈:对政府监管行为的修正 |
4.3.2 "社会中间组织—食品供给者"博弈:对食品供给者行为的改进 |
4.3.3 模型研究结论 |
4.4 食品安全多主体合作治理的进化博弈分析 |
4.4.1 食品安全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分配模型 |
4.4.2 "政府—社会中间组织—食品供给者"利益分配的进化博弈模型 |
4.4.3 均衡求解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演进及绩效分析 |
5.1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演进历程 |
5.1.1 多部门食品安全分散管理的制度安排(1949年—2003年) |
5.1.2 分段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制度安排(2003年—2008年) |
5.1.3 食品安全法颁布后的制度安排(2009年—现在) |
5.2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变迁的特征与动因 |
5.2.1 制度变迁理论:一个分析的基准 |
5.2.2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变迁的特征 |
5.2.3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5.2.4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5.3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主要制度安排 |
5.3.1 食品安全许可制度 |
5.3.2 食品安全认证认可制度 |
5.3.3 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
5.3.4 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制度 |
5.3.5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制度 |
5.4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绩效评估 |
5.4.1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绩效评估体系 |
5.4.2 制度建设能力评价 |
5.4.3 安全认证食品发展情况的评估 |
5.4.4 食品安全政府检验监测能力的评估 |
5.4.5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部门信任度的评价 |
5.4.6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绩效总体分析 |
5.5 对比分析:美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经验总结 |
5.5.1 美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部门设置及职能 |
5.5.2 美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主要做法 |
5.5.3 美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经验总结及启示 |
5.6 案例研究:三鹿奶粉事件中的政府失灵 |
5.6.1 案例说明 |
5.6.2 政府质检部门的逆向选择 |
5.6.3 多部门监管机制的失效 |
5.6.4 预警与体制性监管能力的缺失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国食品供应组织模式及食品安全治理效率分析 |
6.1 食品供应组织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
6.2 中国食品供应组织现状及供给能力分析 |
6.2.1 食品供应组织发展现状 |
6.2.2 食品供应能力分析 |
6.3 供应组织模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基于中国乳业的实证分析 |
6.3.1 乳业供应组织主要模式的变迁 |
6.3.2 "公司+奶站+奶农"模式下的利益关系分析 |
6.3.3 "公司+奶站+奶农"模式质量安全控制绩效分析 |
6.4 供应链中利润分配结构对中国食品安全影响的分析 |
6.4.1 "食品生产商—政府—消费者"三部门模型 |
6.4.2 供应链利润结构对食品生产商逆向选择行为的影响 |
6.4.3 简要分析结论 |
6.5 基于食品安全的中国冷链物流模式效率分析 |
6.5.1 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6.5.2 目前食品冷链物流模式控制食品安全的绩效分析 |
6.6 对比分析:国外食品供应组织发展经验 |
6.6.1 基本情况 |
6.6.2 主要经验及启示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社会中间组织食品安全治理行为及绩效分析 |
7.1 社会中间组织对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主要方式 |
7.1.1 食品行业社会中间组织的主要类型 |
7.1.2 创制产品质量标准 |
7.1.3 质量安全行为的协调 |
7.1.4 行业产品质量声誉的形成 |
7.2 中国食品行业中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制度因素 |
7.2.1 食品行业中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
7.2.2 决定社会中间组织作用发挥的组织制度因素 |
7.3 案例研究:中国食品行业社会中间组织的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行为 |
7.3.1 中国奶业协会的质量安全治理行为分析 |
7.3.2 "奶联社"模式的质量安全控制机制及绩效分析 |
7.3.3 黑龙江省食品行业社会中间组织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分析 |
7.4 对比分析:国外食品行业社会中间组织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经验 |
7.4.1 国外食品行业社会中间组织发展概况 |
7.4.2 国外食品行业社会中间组织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的做法 |
7.4.3 对中国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措施 |
8.1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创新的动因及主要影响因素 |
8.1.1 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创新的含义 |
8.1.2 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8.1.3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
8.2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创新的基本取向 |
8.2.1 食品安全治理的主体多元化趋势 |
8.2.2 食品安全多主体合作治理机制的实质与特征 |
8.2.3 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政策选择的需求动因 |
8.2.4 多主体合作治理对改进食品安全整体治理绩效的影响 |
8.2.5 《食品安全法》对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的影响 |
8.3 构建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制度的前提及保障 |
8.3.1 转变政府职能: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制度构建的前提 |
8.3.2 完善对话机制: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制度构建的核心 |
8.3.3 政策支持体系: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制度构建的保障 |
8.4 构建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制度的政策建议 |
8.4.1 完善多主体合作治理食品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 |
8.4.2 健全食品安全政府治理的行政协调机制 |
8.4.3 建立面向供应链食品供给者之间的合作机制 |
8.4.4 推进社会中间组织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大连市奶业发展的历史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
2 奶业概况 |
3 奶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
4 奶农合作组织 |
5 欧共体 (欧盟) 奶类项目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广情况 |
6 奶业法规及行业管理 |
7 奶业管理机构沿革 |
(8)兰州市场鲜牛乳品质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鲜牛乳的性质 |
1.1.1 鲜牛乳中的脂肪 |
1.1.2 鲜牛乳中的蛋白质 |
1.1.3 牛乳中的酶 |
1.1.4 鲜牛乳中的糖 |
1.1.5 鲜牛乳中的维生素 |
1.1.6 鲜牛乳中的矿物质 |
1.1.7 鲜牛乳中的其它成分 |
1.2 鲜牛乳的卫生 |
1.2.1 鲜牛乳中微生物来源 |
1.2.2 鲜牛乳中微生物种类及其性质 |
1.2.3 鲜牛乳常温存放期间微生物的变化 |
1.2.4 鲜牛乳在低温贮藏期间微生物的变化 |
1.2.5 鲜牛乳的腐败变质 |
1.3 鲜牛乳品质影响的因素 |
1.4 世界乳业发展近况 |
1.5 中国乳业发展近况 |
1.6 兰州乳业发展近况 |
2 兰州市场鲜牛乳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调查 |
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
2.2 兰州市场鲜牛乳供应基地的基本情况 |
2.3 兰州市场不同来源鲜牛乳主要化学成分的调查结果 |
2.3.1 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养殖基地鲜乳调查结果 |
2.3.2 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个体养殖户鲜乳调查结果 |
2.4 兰州市场不同季节鲜牛乳主要化学成分调查结果 |
2.4.1 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冬、春季养殖基地鲜乳调查结果 |
2.4.2 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冬、春季个体养殖户鲜牛乳调查结果 |
2.5 兰州市场不同基地鲜牛乳细菌指标的调查结果 |
2.5.1 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养殖基地鲜牛乳细菌调查结果 |
2.5.2 2005年和2006年两个年度个体养殖户鲜牛乳细菌调查结果 |
3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较大规模养殖基地鲜牛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较分析 |
3.2 个体户鲜牛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较分析 |
3.3 养殖基地不同季节鲜牛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较分析 |
3.4 国家鲜牛乳营养指标标准与兰州市场奶源基地鲜牛乳营养指标统计对比分析 |
3.5 较大规模养殖基地鲜牛乳细菌指标比较分析 |
3.6 个体户鲜牛乳细菌指标比较分析 |
3.7 国家鲜牛乳卫生标准与兰州市场奶源基地鲜牛乳卫生标准统计对比分析 |
4 结论 |
5 建议 |
5.1 要树立乳品行业技术创新的理念 |
5.2 应该加强乳品创新科技队伍建设 |
5.3 应该提高和健全奶牛场各种制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作用 |
1.1.2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及问题 |
1.1.3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3.2 资源系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
1.3.3 需求分析与体系规划建议相结合 |
第二章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史研究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检验和检测 |
2.1.4 实验室 |
2.1.5 体系(系统) |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和功能 |
2.2.1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 |
2.2.2 实验室构成要素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功能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历史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实验室资源调查 |
3.1.2 文献和互联网信息收集 |
3.1.3 实地调查和电话调查 |
3.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统计分析 |
3.2.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数量统计分析 |
3.2.3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资产统计分析 |
3.2.4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面积统计分析 |
3.2.5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统计分析 |
3.2.6 其他统计数据分析 |
3.3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3.1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类别 |
3.3.2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地区分布 |
3.4 各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4.1 北京 |
3.4.2 天津 |
3.4.3 河北 |
3.4.4 山西 |
3.4.5 内蒙 |
3.4.6 辽宁 |
3.4.7 吉林 |
3.4.8 黑龙江 |
3.4.9 上海 |
3.4.10 江苏 |
3.4.11 浙江 |
3.4.12 安徽 |
3.4.13 福建 |
3.4.14 江西 |
3.4.15 山东 |
3.4.16 河南 |
3.4.17 湖北 |
3.4.18 湖南 |
3.4.19 广东 |
3.4.20 海南 |
3.4.21 广西 |
3.4.22 重庆 |
3.4.23 四川 |
3.4.24 贵州 |
3.4.25 云南 |
3.4.26 西藏 |
3.4.27 陕西 |
3.4.28 甘肃 |
3.4.29 青海 |
3.4.30 宁夏 |
3.4.31 新疆 |
3.5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 |
3.5.1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5.2 食品检测机构的地区分布 |
3.5.3 国家食品和农产品质检中心概况 |
3.6 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6.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2 绿色食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3 有机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子系统 |
4.1.1 有关法律法规概况 |
4.1.2 法律法规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1.3 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子系统研究 |
4.2.1 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4.2.2 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4.2.3 行政管理政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2.4 行政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3.1 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现状 |
4.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检验检测标准现状 |
4.3.3 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
5.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概况 |
5.1.1 加拿大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2 美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3 澳大利亚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4 日本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5 韩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6 荷兰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7 德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8 英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9 丹麦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10 世界着名跨国检验认证机构概况 |
5.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 |
5.2.1 政府投资建立国家核心实验室 |
5.2.2 整合实验室资源 |
5.2.3 利用社会实验室资源 |
5.2.4 强化实验室质量和安全 |
5.2.5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2.6 开展实验室实用技术的研发 |
5.3 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启示 |
5.3.1 重视核心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5.3.2 利用社会检测资源和整合现有资源并重 |
5.3.3 加强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 |
5.3.4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3.5 加大实验室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 |
5.3.6 着力保障实验室运行经费 |
第六章 检验检测需求供给分析和对体系建设建议 |
6.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分析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业务需求与供给模式 |
6.1.2 现有实验室检验检测供给能力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估计 |
6.1.4 实验室标准单位检验检测供给分析 |
6.2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
6.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原则 |
6.2.2 对规划建设内容和标准的建议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7.1.1 检验检测机构规模与布局 |
7.1.2 检验检测能力 |
7.1.3 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规划 |
7.1.4 检验检测业务 |
7.2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 |
7.2.1 检验检测立法 |
7.2.2 检验检测执法 |
7.3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 |
7.3.1 检验检测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 |
7.3.2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
7.3.3 改善行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
7.4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 |
7.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7.4.2 完善检验检测标准建议 |
7.5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队伍 |
7.5.1 检验检测人员素质 |
7.5.2 检验检测技术培训 |
7.5.3 检验检测人力资质 |
7.6 主要结论 |
7.7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7.8 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3-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概况表 |
附表4-1 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附表4-2 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4 质检总局主管相关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大连市收购生牛奶地方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畜禽屠宰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和风险沟通视角[D]. 任建超.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3]C区畜产品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 宫福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4]食品侵权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研究[D]. 管洪博. 吉林大学, 2013(08)
- [5]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D]. 魏大治.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6]基于制度安排的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研究[D]. 秦利.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3)
- [7]大连市奶业发展的历史回顾[J]. 范颖,金丰久. 中国乳业, 2008(10)
- [8]兰州市场鲜牛乳品质调查与分析[D]. 蔡立.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3)
- [9]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D]. 肖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05)
- [10]各地奶业概况[J]. 海心. 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 2005(09)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 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论文; 食品安全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