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张远[2](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罗怡[3](2018)在《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文中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提出的两大高等教育存在基础、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限度以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抉择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正努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要不忘初心,回归本质;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并举;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一流人才;坚持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姚宇华[4](2017)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组织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不断发展,大学组织逐步由一个封闭性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遵循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其中外部逻辑须通过内部逻辑发挥作用。外部逻辑主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相关,内部逻辑则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相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社会变迁,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Ⅱ逐步兴起和发展。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论文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遵循提出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和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想类型法、历史研究法、组织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论文构建了“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就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动力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须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就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的协同演化方式而言,主要存在自组织的协同演化和他组织的协同演化两种方式。论文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国外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变迁、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革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进行了考察。从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看,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相继产生和形成了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T-u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R-U型)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E-U型)三种经典的大学组织模式。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原因或动力看,外部动力表现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内部动力表现为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知识生产模式0、知识生产模式Ⅰ和知识生产模式Ⅱ等三种知识生产形式。总的来说,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是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模式变革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MIT自创建以来,在组织模式上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等三种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变革动力进行的分析表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MIT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通过对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特征与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历史变迁而言,自清末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相继经历了近代大学组织模式、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等发展阶段。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断裂性和稳定性、移植性和模仿性以及强制性和激进式并重的变革方式等。通过国际和历史比较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组织行动者地位不平等、组织目标外部逻辑彰显、组织技术适切性较为缺乏、组织结构科层化以及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等。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相互交织的社会发展路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程度和层次较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知识生产层面,在独特社会形态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政治权力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理性主义知识观缺失、知识生产体制化滞后及知识型结构模式失衡等特征。总的来说,在我国独特的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他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基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综合借鉴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未来的变革,论文从策略和模式设计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而言,应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等层面采取相应策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向模式II转型的背景下,论文从组织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技术、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等要素对未来我国大学组织模式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组织行动者来看,应处理好大学外部行动者和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从“政事一体化”走向“政事分开”,改进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制定和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及提升学生地位等。从组织目标来看,应加强各种目标之间的融合性、平衡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提升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等。对组织技术而言,应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革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在组织结构上,应分别对行政组织结构和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行政组织结构来说,应建立一种“学校—学院—系”三级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是对学校层次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建立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大学治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术组织结构而言,应在对政府层面的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学院设置经验,重视学科属性差异性。在学院设置上,建构一种由基础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学院组成的学院结构。同时应加大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就组织权力而言,应坚持以“善治”为指导的权力分配目标、自治和共治统一的权力分配原则和集权与分权统一的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建构一种“纵向分权”的权力分配模式。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关注了大学组织的“外适应”和“内适应”问题。在大学组织的分析视角上,实现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整合。因此对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曾维华[5](2017)在《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文中研究指明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指涉人性的完整、关注健全人与整全人的培育,关注人的自由与通达,二者都为的是人性的整全、人格的独立与个性的张扬以及人的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是对大学教育本身的一种超越,是对人与大学的超越性的一种哲学思考,更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大学教育事业原本是一项成“人“的事业,让人成为更为智慧、更为通达与健全的人,达成人的解放的归旨。这一目的的达成则需要大学人文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重启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价值。因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旨归在于人的解放,使人不断的走向自由,并不断维护和发展自由。人的解放是一个过程,是人的自由度不断跃升的过程,人的解放也是为着维护与发展自由的,从而促进人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了人的解放的目的的达成,就必须依托于大学人文教育。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教育在大学的不断引入并得到加强,使得人文教育受到了科学教育的挤压,专业主义、职业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也浸染着整个大学教育,大学人文教育遭遇着诸如:功利主义的排斥,人文学科边缘化,人文课程的地位旁落,工具理性,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等等困境,致使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旁落、式微,进而给大学教育发现人、成全人与解放人的目标带来了阻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就成为了人的解放的解决之道。人文教育能够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超越功利与欲望,进而促进人不断地走向解放。人的解放就是意味着要摆脱束缚,摆脱压制,超越功利,超越欲望,从各种旧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唯科学主义的侵蚀,防止各种限制或压抑人的枷锁,阻止人的过于功利性与物质主义的倾向,使人的发展具有人文性,促进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和发展,促进人不但获得物质的解放、肢体的解放等外在的解放,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深层次的是促进人走向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这是人的解放的本真意义所在。作为人的解放之途的大学人文教育就需要从体制、观念、理念以及教育实践(行动)上加强大学人文教育。为了更好的彰显大学教育的神圣,凸显大学教育的灵性,施展好大学教育的智慧,让大学这一生命体更具有活力,大学这一学术组织则必然需要彰显大学人文教育,以求得人的解放。因此对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进行思考与审理是必要的。
高飞[6](2017)在《大学的哲学意蕴》文中研究表明今天中国的大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和精神上的危机,究其根源,在于当下大学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自身,不再面向自身沉思,不再立足于一种内部的再造,受功利所左右,没有听从内心的召唤,不再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大学忘记了基于大学精神深处与历史深处的内在价值与意义,它在大踏步前进,却忘记了为何出发,也忘记了自己的家园在哪里。今天的大学切断了与哲学天然的血肉联系,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哲学,大学的哲学意蕴受到了遮蔽,纯粹的哲学思辨在号称大学的地方都已然稀缺。由于哲学意蕴的缺失,大学也就迷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追求,缺乏了一种可以让大学安身立命的东西。考察大学精神生命生长情况,我们发现,大学与哲学,密不可分。大学产生于人的需要,而且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人类对哲学的追求诞生了古代“大学”,而最早的“大学”就是在哲学活动成为一种公共生活时产生的。“它们的需要说明他们的本性”(马克思),这说明大学离不开哲学。哲学的精神构成了古代“大学”的精神内涵,哲学几乎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全部内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对真理的追求更是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哲学越来越离不开大学,大学天然地是哲学生长之地。大学活动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孕育出越来越多的学科,让大学形成了“知识的宇宙”。在大学里,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受到来自神学、科学的冲击,但哲学始终保持了它在大学知识体系的引领地位,这一点在大学的通识教育、自由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哲学家直接地推动了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大学离不开哲学家,哲学家也越来越离不开大学。哲学家以大学作为他们思考哲学、实践哲学的场域。大学是哲学家最好的栖息地,它给了学者以闲暇的时光,为学者以学术为业、追求学术自由提供最可靠的保障。众多的思想在大学交汇,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学人汇聚在这里,互相砥砺。大学与哲学互相促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的大学可分为两种,一是哲学性的大学,一是机械性的大学。哲学性大学与机械性大学各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不同的精神意蕴,而越是哲学性的大学越能符合大学的本性,越是能满足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与人发展的内在需求。机械性的大学是大学的哲学意蕴受到遮蔽的结果,这种遮蔽有世俗化的影响、职业的召唤、市场的冲击、科学主义的泛滥、国家主义等因素,这些因素让大学不仅“走出象牙塔”,也消解了以“象牙塔”为化身的神圣性,大学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世俗的工具性存在,而离大学自身内在的精神意蕴越来越远。大学需要这样一种哲学精神,它是自足的,它是自主的,它面向自身思考大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内在价值,大学自治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制度性保障。没有这种自足性,大学就免不了沦为工具,失去了这种自主,大学便不能独立地承担起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也不能独立地为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不面向自身思考,大学就难以培养出自己独立的精神气质,会变得越来越媚俗和功利。中国的大学需要更多的哲学意蕴渗入其中,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应该具有浓郁的哲学味。由此可见,今天的中国大学迫切需要一种哲学性的回归。
马培培[7](2017)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位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教育,对于培养社会精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代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的规模大扩张对精英教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在扩张之前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全部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承载高深知识和养成健全心智的精英,而当扩张之后尤其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以后,精英教育萎缩成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极小的部分,而不再是全部。随之,平等主义的冲击对大学精英主义价值观造成威胁;与此同时,规模的急剧扩张瓦解了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总之,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面临被抛弃和被放逐的命运。为了在平等和优秀之间、规模与质量之间实现两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成为一种权衡之策,虽然表面上看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实质上并非如此,新的问题由此产生。通过对现状的考察可以看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发国家中,出现了精英教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势,表现在精英教育培养类型的多样化、教育目的的多样化与实践形态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与规模扩张相伴相生的必然现象,也作为精英内涵多样化的自然延伸,为缓解精英教育的危机,更好地发展精英教育指明了航向。但是,从更加深远和广阔的视角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多样化并不是精英教育发展最为理想的归宿,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应该遵循三个主要的发展理念。首先应在多样化的趋势下重新关照自身发展的整体性;其次,大众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应从妥协性的共存关系向共生关系发展;最后,精英教育的发展应遵循变革与传统相统一的观念。基于对先发型大众化国家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及出路的分析,反思我国的精英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考虑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出路:一是强化精英教育的意识、纠正对精英教育理解的误区;二是通过适度规划和自由竞争促进系统分层和功能分化;三是促进精英教育实践形态的多样化;四是加强实践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发挥精英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五是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方面应具有基本共识。
李海花[8](2015)在《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21世纪通识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的通识教育由古典的博雅教育演变而来。回顾从博雅教育向通识教育演变的发展史,以及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梳理20世纪通识教育向21世纪通识教育变革的过程,本研究发现,通识教育总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中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大学文化特色、教育哲学流派交织在一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并形成了不同的通识教育目标、课程模式与理论流派。在各种复杂、激烈、矛盾的文化博弈中艰难成长的通识教育,成为近现代特别是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道重要景观。21世纪通识教育向何处去?这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本身发展的目标选择,而且将会直接影响到21世纪大学向何处去,并由此对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却又不容忽视的价值导向。国内外围绕通识教育的论文论着如汗牛充栋。本论文选择了“21世纪通识教育向何处去?”这一时代难题为主攻方向,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结合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揭示通识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内在逻辑,并以此为指导,思考和探究21世纪通识教育的未来走向。本论文在第一章绪论中提出问题:什么是21世纪受过教育的人?21世纪通识教育向何处去?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以美国和中国为例,从纵向考察两国通识教育的历史、现状、趋势,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又将研究视角聚焦于21世纪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时代潮流,剖析了 21世纪通识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发展机遇,形成本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本论文在研究和借鉴了国内外大量通识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探索性的认识:“文化博弈”是通识教育发展中贯穿始终的内在矛盾,在科学与人文、文雅与实用、古典与现代、西方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多种形态的文化博弈中,形成20世纪通识教育的基本面貌;“文化人的培养、文化精神之扞卫、大学文化本位之回归”是通识教育始终追求的目标,在21世纪,通识教育应该在各种“文化博弈”中走向“文化觉醒”,带着从本土走向世界的“文化觉醒”意识,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和创新“全球化的全人教育”模式。本研究对于中美两国通识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和比较,以及考察全球化、信息化对通识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得到的结果,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总结,还应该对中国在21世纪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有所启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停留在文化素质教育向通识教育过渡的阶段,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特别是缺乏一种现代大学精神的引领。论文在以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为主线对中国两岸三地的(包括大陆、香港、台湾)通识教育进行了历史梳理和现状考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课程设计的方案:把通识教育发展中“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历程和典型案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导论》,充分筛选和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通识教育开放课程资源,并且聘请国内外开设和研究通识教育的着名专家学者组成网络课程开发主讲教师团队,开发出高水平、全媒体形式的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导论》,并在国内高校共建共享。这是提高我国通识教育质量和水平,并以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导论》为纽带和桥梁,与世界同行开展对话交流的有效形式。本论文认为,以“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作为通识教育的主题和主线,还必须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文化博弈,并及时采集和选择一些典型案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中研究和讨论的课题和话题,组织师生开展直面现实的研究性学习。由此又引申出本论文关注和研究的另一个话题:创新通识教育的课程一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讲授灌输知识为特点的通识教育模式,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变“课堂”为“学堂”,让学习者真正成为通识教育的主体、主人。这就需要以学习科学和信息技术为两大支撑点,创建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新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并创建相应的学习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新体系,创建课程一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创建相应的课程政策、体制、机制,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学习团队建设,这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优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使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更快地走向世界,形成全球化的全人教育。
丁福兴[9](2014)在《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多重归因及其治理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及“去行政化”问题,在上世纪80、90年代即已被学界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提出讨论。自2009年“钱学森之问”提出以后,经过2010年“两会”的热议,这一问题逐渐转变为一个公共话题。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表明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业已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公共行政语境。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应当提倡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利益中心视角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解释的复合框架,首先梳理总结中国大学“行政化”现象的特征与危害,对若干命题进行价值论辩,然后着重对中国大学“行政化”现象进行多重归因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治理路径问题。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是一个“时代命题”,具有过渡性,不应当因为某些歧见就简单地将其定性为“伪命题”。“行政化”和“去行政化”内涵比较丰富而含混,对其逐步厘清尚需时日和进一步的价值论辩。大学“行政化”的最根本特征是行政管理权的泛化和异化。大学“行政化”乱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对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即外部“行政化”问题,二是大学组织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即内部“行政化”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从府学关系上讲,是知识的合法化问题,是过度政治化问题;从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上讲,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组织结构“同形”问题。大学外部“行政化”的最大弊端就是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受到了极大的干预、控制与征用,既容易滋长不正之风,也不利于教育家办学。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弊端则突出表现在侵蚀大学的核心价值,引发学术腐败并最终导致大学的异质化等方面。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并非一日之疾,而是一个“问题集合体”,需要从多维视角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制度变迁理论可以从“合法性机制”解释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动因。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既有“认识论”哲学基础,也有“政治论”基础。现代化进程促使大学从昔日的学术“象牙塔”演变成今天的社会“服务站”,“国家的需要”是大学为追求合法化而刻意改变知识生产的逻辑与路线的外在驱动力。近代中国大学的兴办肩负着富国强兵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一开始就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了学术意义。其后,中国的近现代大学又经历了狂飙突进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历次政治风暴的洗礼,始终处于政治与行政的深刻影响之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运动使得大学的自治权被严格收束并让渡到国家手中,“政治论”逻辑对“认识论”逻辑的凌驾,使得中国大学的发展被设置了“行政化”的路径依赖。之后,高校领导体制虽然历经多次变迁,却始终摆脱不了“行政化”的阴影,一元化管理的色彩十分浓重。中国大学的“行政化”还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大学迫于各种制度性压力,在确立自身合法性地位的过程中受到“强制性同形”、“模仿性同形”和“规范性同形”等制度同形机制的作用,而一步步加深了“行政化”程度。此外,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行政化”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权力互动是解释中国大学“行政化”动因的另一个基本视角。从宏观上看,协调高等教育系统的决定性权力主要有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三种,并构成一个“三角协调”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政府作为“上帝之手”调控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市场力量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遮蔽状态”,至今依然式微;而在府学权力关系之间,政府通过对人事权和财产权的掌控,形成了一个“完全依赖性结构”,迫使大学就范。从微观上看,大学内部本应存在一个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规范性权力的连续谱,但强制性权力——行政权力往往更具具有强势。权力与权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由于权利对权力仅仅具有软约束性,加上行政权力的扩张本性,导致学术权力不足以形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衡。在权力制衡问题的思考上,必须从过去一元化社会结构条件下的统治和管理的视野中跳出来,克服“非此即彼”的极点式思维定势,防止大学治理过程中再度出现权力的“单一中心化”倾向。利益分析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则运用“效率机制”以及“交易范式”来解释组织的结构与变迁。利益是权力的原动力,也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从“比较利益人”假设出发,可以有效地解释大学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的机制。在中国的社会依赖性结构中,主要存在着两个依赖环节,即单位组织对国家的依赖和个人对单位组织的依赖,其核心内容都是利益的依赖。单位组织兼具政权的性质和经济的性质,将经济控制力和国家行政权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国家对单位组织的统治、单位组织对个人的统治。大学“行政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换范式可以概括为“服从-资源”范式和“赞同-资源”范式,这两种交换范式都有助于巩固和强化权力的合法性,因而加深大学的“行政化”程度。行政与学术的“权力同谋”等学术腐败现象正是权力主体为追求“超常收益”,通过利益交换范式来实现的。探究制度变迁的根源还离不开对文化的考量,因为文化“植入”的内化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持久而有效的先验性影响。“松散耦合”的组织特性以及自身使命,使得大学组织的内生型文化主要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三大传统。但在“政治论”哲学支配下,大学组织又被“植入”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元素,例如“纪律”和“责任”。大学既是文化传播的地方,又是文化冲突的地方。现代大学中存在着的学术与行政两个系统蕴含着两种逻辑,形成了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从而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张力与冲突。中国在数千年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超稳态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大一统”的高度集权思想、学在官府的政教合一思想、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等,都产生了极强的“同化”作用,导致“行政化”的官僚文化在高等教育场域内畅行无阻。此外,人的现代化不足与大学“行政化”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尊官、畏官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大学的“行政化”也产生了若干内驱力。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这一与时俱进的改革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从府学关系的调整来看,可以采取“传导性巨变”策略,实现“政府推进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实行网络治理模式,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利益主体视为相互博弈的行动者,大家相互依赖、相互冲突、相互妥协、协调一致,在博弈中实现均衡,在冲突中实现整合。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对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从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重塑来看,构建服务型管理范式是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应将“服务行政”的理念引入到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以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民主协商机制达成合作共治的目的,为全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虽然具有逻辑合理性,但却并非水到渠成,而是面临诸多障碍与挑战。外部制度环境的先天性不足以及内部草根性变革主体力量的后发弱势,决定了这一变革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因此,这一既需要上级部门的发起与推动,也需要社会的认同与配合,更需要大学本身的自觉与努力。
方明[10](2011)在《以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哲学》是约翰·S·布鲁贝克的重要着作,由于它形成了相当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而成为西方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经典。鉴于我国正步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以此来审视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以期获得借鉴与启示就具有重大意义。
二、纵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视角 |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
3.1 谢伯轲的挑战 |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认识论和政治论 |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精华——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 |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 |
四、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不足 |
五、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
(一) 不忘初心, 回归本质 |
(二) 注重学术自由, 与学术规范并举 |
(三) 注重以人为本, 培养一流人才 |
(四) 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
(五) 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4)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2.1.2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
2.2.2 知识社会学理论 |
2.2.3 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大学组织分析内部和外部视角的整合 |
2.3.2 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3 知识生产模式演变及分析维度 |
2.3.4 大学菱形组织模式的构建 |
2.3.5 分析框架:“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模型 |
3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
3.1 知识生产模式0与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 |
3.1.1 中世纪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
3.1.2 知识生产模式0的特征与变革 |
3.1.3 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与变革(T-U型) |
3.2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
3.2.1 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
3.2.2 第一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Ⅰ的形成与发展 |
3.2.3 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变革(R-U型) |
3.3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探索 |
3.3.1 转变中的景观:知识价值社会的变迁 |
3.3.2 第二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Ⅱ的产生与发展 |
3.3.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探索(E-U型) |
4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
4.1 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
4.1.1 组织行动者 |
4.1.2 组织目标 |
4.1.3 组织技术 |
4.1.4 组织结构 |
4.1.5 组织权力 |
4.2 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
4.2.1 组织行动者 |
4.2.2 组织目标 |
4.2.3 组织技术 |
4.2.4 组织结构 |
4.2.5 组织权力 |
4.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探索 |
4.3.1 组织行动者 |
4.3.2 组织目标 |
4.3.3 组织技术 |
4.3.4 组织结构 |
4.3.5 组织权力 |
4.4 MIT组织模式变革的案例分析 |
4.4.1 社会变迁下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4.4.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关系 |
5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特殊性分析 |
5.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透视 |
5.1.1 近代大学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
5.1.2 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
5.1.3 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发展 |
5.2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5.2.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 |
5.2.2 中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
5.3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
5.3.1 社会层面:独特的社会形态 |
5.3.2 知识生产层面:政治权力规划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
6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审思 |
6.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 |
6.1.1 社会层面: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型”社会 |
6.1.2 知识生产层面: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
6.1.3 大学组织层面:优化变革理念与方式 |
6.2 中国未来大学组织模式的具体设计 |
6.2.1 组织行动者 |
6.2.2 组织目标 |
6.2.3 组织技术 |
6.2.4 组织结构 |
6.2.5 组织权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解析 |
第一节 人文的概念 |
一、知识的类型 |
二、人文的外延 |
三、人文的内涵 |
第二节 人文教育的概念 |
一、人文教育的外延 |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概念 |
一、解放的概念 |
二、人的解放的外延 |
三、人的解放的内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 |
第一节 大学人文教育的式微: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一 |
一、功利主义对大学人文教育的排斥 |
二、人文学科/人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中心地位的下降 |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 |
第二节 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二 |
一、工具理性与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 |
二、大学精神的失落 |
三、信仰教育的偏离 |
第三节 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三 |
一、大学人的主体地位的滑落 |
二、大学人的自由的束缚 |
三、学术自由的限制性 |
四、自由教育的缺失 |
第三章 大学人文教育达致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
一、知识的性质 |
二、知识的教育立场 |
三、通过人文教育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
第二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
一、教育功利的三层次 |
二、教育功利化的审视 |
三、通过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
第四章 走向人的解放的大学人文教育的路径 |
第一节 体制:保障大学的自由 |
一、大学与自由的关联 |
二、大学需要守护自由 |
三、给予自由的制度支撑 |
第二节 观念: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
一、人文教育的价值 |
二、人文教育的作用 |
三、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理念:复兴人文教育 |
一、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之间的关联 |
二、守护自由教育 |
三、复兴通识教育 |
第四节 教育:落实人文课程与教学 |
一、大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 |
二、加强人文课程与教学 |
结语 人的解放:大学人文教育的归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大学的哲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哲学的危机 |
二、中国大学的形上危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逻辑起点 |
一、概念界定 |
二、已有研究文本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基本思路 |
第二章 哲学的动力与“大学”的诞生 |
第一节 “大学”诞生于人的精神成长的需要 |
一、人类理性的觉醒 |
二、从自我中的觉醒 |
三、“大学”是人理性觉醒的产物 |
第二节 早期“大学”的哲学意蕴 |
一、早期“大学”即哲学生活的开启 |
二、作为一种哲学活动的早期“大学” |
三、“大学”作为哲学生活的场域 |
第三节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 |
一、“哲学王”主导下的“大学” |
二、哲学作为“大学”生活的内容 |
第四节 哲学的传播与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
一、哲学的传播 |
二、哲学的力量与大学的诞生 |
第三章 哲学作为大学之魂 |
第一节 哲学在大学知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
一、系科之争:哲学与神学的位序 |
二、科学带来的挑战 |
三、哲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之魂 |
第二节 哲学性的学术生活 |
一、哲学型学者是大学之魂 |
二、学术自由:学者学术生命的保障和体现 |
三、“为学术而学术”作为学者的生活方式 |
第三节 哲学性的教学活动 |
一、对话:哲学性教学的基本方式 |
二、哲学性的学习活动与人的发展 |
三、哲学教育是自由教育之魂 |
第四章 大学哲学意蕴的遮蔽 |
第一节 主要的遮蔽性因素 |
一、国家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大学作为工具性的存在 |
二、唯科学主义对工具理性的强化 |
三、职业主义、功利主义的诱惑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哲学意蕴的遮蔽 |
一、古代中国哲学及遮蔽性因素 |
二、中国古代大学的实用传统 |
三、中国现代大学哲学意蕴的遮蔽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大学遮蔽后的表现 |
一、“大学行政化”的由来 |
二、自身的迷失与物欲的狂欢 |
第五章 中国大学哲学意蕴如何敞开 |
第一节 面向知识与真理敞开 |
一、回到哲学本身 |
二、回到知识与真理本身 |
三、回到真理的内在与逻辑 |
第二节 面向人本身敞开 |
一、大学与人的生命生长 |
二、大学回到人本身 |
三、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
第三节 面向大学本身敞开 |
一、大学的特性 |
二、大学自治:大学是其所是的制度性保障 |
三、回到大学本身:走向自觉与自由的大学 |
结语: 回归哲学性的大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 规模扩张进程中发展精英教育具有必要性 |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遭遇发展危机 |
(三)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精英教育内涵研究 |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的精英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
(三)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 精英 |
(二) 精英教育 |
(三)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主要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演变 |
第一节 古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
一、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源起 |
二、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变迁 |
三、古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特征 |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近代精英教育的变迁 |
一、大学:与生俱来的精英教育机构 |
二、近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变迁 |
三、近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特征 |
第三节 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
一、现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形态 |
二、美国、欧洲以及东亚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
三、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特征及其趋势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精英教育发展的危机 |
第一节 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
一、规模扩张对精英教育质量观的冲击 |
二、规模扩张对传统精英教育形式的挑战 |
三、规模扩张使精英教育地位逐渐式微 |
第二节 平等与优秀的冲突 |
一、优秀的获得与平等的牺牲 |
二、平等的承诺与优秀的丧失 |
三、规模扩张进程中两种价值观冲突导致的精英教育危机 |
第三节 精英与大众的妥协 |
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区隔 |
二、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妥协 |
三、妥协与精英教育的危机 |
四、重塑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精英内涵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
一、精英内涵的演变及类型的多样化 |
二、精英教育选拔对象的多样化:以美国为例 |
三、一个突出的个案:哈佛大学学生选拔类型的多样化 |
四、精英教育选拔对象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先发国家的普遍趋势 |
第二节 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
一、精英教育目的及其多样化 |
二、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以欧洲为例 |
三、教育目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实践形态多样化与精英教育发展 |
一、精英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 |
二、非独立机构的精英教育实践形态 |
三、一种精英教育实践形态发展的趋同化取向:从集中到分散 |
第四章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的反思 |
第一节 精英教育的发展应关照基于多样性之上的整体性 |
一、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多样化的必然性 |
二、多样性的利弊之争 |
三、精英教育的发展应重新关照整体 |
第二节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应从共存走向共生 |
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何以共存 |
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何以共生 |
三、启示 |
第三节 精英教育发展应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寻求平衡 |
一、传统之于精英教育 |
二、变革之于精英教育 |
三、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寻求平衡的可能性 |
四、传统与变革之间取得平衡的路径: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统一 |
第五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一、清末精英教育的肇始与存在的问题 |
二、民国时期精英教育变革的经验 |
三、建国后精英教育发展遭致双重断裂 |
四、改革开放后精英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第二节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精英教育意识的淡薄和观念的误区 |
二、高等教育机构的同质化导致精英教育的承担主体不明确 |
三、精英人才培养的异化 |
第三节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出路 |
一、强化精英教育的意识、纠正对精英教育理解的误区 |
二、通过适度规划和自由竞争促进系统分层和功能分化 |
三、促进精英教育实践形态的多样化 |
四、加强实践形态之间的关联度,发挥精英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
五、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方面应具有基本共识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8)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21世纪通识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挑战 |
1.1.2 我国大学文化主体性和教育主体性的双重失落 |
1.1.3 什么是21世纪受过教育的人的追问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 |
1.2.2 “文化”的概念内涵 |
1.2.3 通识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
1.3 国内外通识教育研究现状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综述分析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
2.1 从传统到现代:博雅教育的衰落与通识教育的发展 |
2.1.1 博雅教育的传统继承:殖民地学院的古典教育 |
2.1.2 博雅教育的衰落与通识教育的显现:两次通识教育运动 |
2.1.3 通识教育的现代转型:两次通识教育复苏 |
2.2 从西方到多元:反正统文化运动与文化战争 |
2.2.1 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和漫无目的通识教育改革 |
2.2.2 多元文化的博弈:斯坦福大学“CIV”与“文化战争” |
2.3 从美国到全球:美国通识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
3.1 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博弈与通识教育发展 |
3.1.1 通识教育的萌芽(1862-1911):中国文化的主体衰落 |
3.1.2 通才教育的兴起(1912-1949):中国文化的主体失落 |
3.2 通识教育的分流(1949-2005):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 |
3.2.1 香港的通识教育: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与不平衡的院校通识教育 |
3.2.2 台湾的通识教育发展:顶层推动与自主发展 |
3.2.3 中国大陆的通识教育发展:从文理交融到文化会通 |
3.3 通识教育的汇流(2005年至今):中国文化的现代寻根 |
3.4 中西方文化比较视野下的通识教育理论思考 |
3.4.1 德性与智性的统一 |
3.4.2 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
3.4.3 理智与情感的平衡 |
3.5 从培养理性到培养人性:超越本土文化中心性的通识教育 第四章 21世纪通识教育发展:全球化的挑战与创新 |
4.1 全球化社会的博雅公民:21世纪的博雅教育定义 |
4.2 全球化的文化觉醒与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
4.2.1 趋势一:从课程到教学的焦点转移 |
4.2.2 趋势二:从教学转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综合 |
4.2.3 趋势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
4.2.4 趋势四:在文化博弈中走向文化觉醒 |
4.3 全球化的挑战与对策:在文化冲突中搭建通识教育对话交流的国际舞台 |
4.3.1 跨越边界的通识教育:全球文明呼吁跨越边界的学习 |
4.3.2 全球化学习:从“自由社会的公民”到“全球化社会的公民” |
4.3.3 从对抗到对话:全球化通识教育促进不同文化在相互理解中觉醒 |
4.4 全球化社会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创新案例: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 |
4.4.1 香港大学的通识教育 |
4.4.2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 |
4.4.3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 |
4.4.4 台湾中原大学的通识教育 |
4.4.5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 第五章 21世纪通识教育的发展:信息化的新时空和新思路 |
5.1 信息化为通识教育搭建全球化的新时空舞台 |
5.1.1 信息技术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日渐突显 |
5.1.2 新一代数码土着大学生的学习诉求 |
5.1.3 全球知识网络共同体改变学习环境 |
5.2 MOOCs引发的全球文化博弈 |
5.3 MOOCs热潮中的通识教育创新:以Futurelearn为例 |
5.3.1 书写英国高等教育新篇章:全球文化博弈中的Futurelearn |
5.3.2 Futurelearn的课程:以通识教育为主 |
5.3.3 Futurelearn的教学:强调高度互动 |
5.4 信息时代新型大学探索与通识教育创新:以密涅瓦大学为例 |
5.4.1 目标创新:全球未来的领导者与创新者 |
5.4.2 以“贯一的素养”再造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 |
5.4.3 以整合的设计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
5.5 信息时代通识教育的未来 |
5.5.1 全球参与通识教育的创新 |
5.5.2 在全球的文化博弈与觉醒中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
5.5.3 将文化觉醒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全球化全人教育的创新 |
6.1 在文化博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通识教育模式 |
6.2 在文化觉醒中走向全球化全人教育的创新 |
6.2.1 从去文化中心性的通识教育向世界文化的全人教育的转型和创新 |
6.2.2 从本土化通识教育向全球化全人教育的转型和创新 |
6.2.3 创新的一点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
(9)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多重归因及其治理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案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主要观点及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大学“行政化”现象概述 |
第一节 大学外部“行政化” |
一、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实质 |
二、大学外部“行政化”的表现 |
三、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典型实例 |
四、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弊端 |
第二节 大学内部“行政化” |
一、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实质 |
二、大学内部“行政化”的表现 |
三、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弊端 |
第三节 大学去“行政化”研究中的若干命题论争 |
一、是“去行政化”,还是“去政治化” |
二、是“去行政化”,还是“去官僚化” |
三、是否应当去行政级别 |
四、是否应当去行政管理 |
第三章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
第一节 教育的合法化与府学关系 |
一、教育的合法化 |
二、合法化作用下的府学关系 |
第二节 大学治理结构范式的变迁历史 |
一、西方大学 |
二、中国大学 |
三、大学“行政化”制度变迁的启示 |
第三节 制度同形与当代大学的“行政化” |
一、制度同形理论概述 |
二、大学“行政化”的制度同形机制 |
三、单位制度对大学“行政化”的特殊影响 |
第四章 权力互动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
第一节 权力解释的适切性 |
一、权力与权利的概念 |
二、权力解释的适切性 |
三、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权力关系 |
第二节 府学权力关系与互动 |
一、政府干预大学的动因与理据 |
二、政府干预大学的手段 |
三、政府干预大学的失当与弊端 |
第三节 大学内部的权力谱系 |
一、大学内部权力的划分及连续谱 |
二、大学校长的权力问题 |
三、大学内部的权力制衡 |
第五章 利益分析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
第一节 利益分析的内涵与预设 |
一、高等教育场域中主体的基本利益 |
二、利益分析的适切性 |
三、利益分析的理论预设 |
第二节 利益驱动对大学“行政化”的影响 |
一、利益驱动对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影响 |
二、利益驱动对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影响 |
三、大学组织成员的身份区分及其利益差异 |
第三节 大学“行政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换 |
一、权力效用的特殊性 |
二、大学“行政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换范式 |
三、利益交换范式下的权力同谋 |
第六章 文化传统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
第一节 大学文化及其影响因素 |
一、大学的组织特性及其文化特征 |
二、大学中两种文化的冲突 |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大学“行政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人的现代化不足与大学“行政化”的关系 |
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知识分子的小农意识对大学“行政化”的影响 |
第三节 人治传统与大学“行政化”的关系 |
一、人治传统 |
二、中国大学法治观念的不足 |
三、人治凌驾于法治的现象 |
四、大学章程的缺陷 |
第七章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理论选择与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障碍与挑战 |
一、改革的资源性凭据不足 |
二、改革的社会生态环境不佳 |
三、改革的动力机制障碍 |
四、民主行使学术权力的争议 |
第二节 大学外部“去行政化”的路向与策略 |
一、大学外部“去行政化”的理据路向 |
二、府学关系调整的“传导性巨变”策略 |
三、大学外部“去行政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与担当 |
第二节 构建服务型管理范式:大学内部“去行政化”的路径选择 |
一、“服务行政”的理论溯源与借鉴 |
二、大学服务型管理范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三、大学服务型管理范式的理据支撑 |
四、大学服务型管理范式的构建路径 |
五、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以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演变过程 |
二、哲学基础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影响 |
三、哲学基础与高等教育为谁服务 |
四、以《高等教育哲学》审视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 |
(一) 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及其哲学基础 |
(二) 中国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
(三) 高等教育为谁服务? |
五、总结与余论 |
四、纵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 罗怡.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 [4]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D]. 姚宇华. 武汉大学, 2017(06)
- [5]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D]. 曾维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大学的哲学意蕴[D]. 高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发展研究[D]. 马培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文化博弈与文化觉醒:21世纪通识教育发展研究[D]. 李海花. 南京大学, 2015(03)
- [9]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多重归因及其治理路径[D]. 丁福兴. 南京大学, 2014(05)
- [10]以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J]. 方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