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Bt基因抗虫棉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璇[1](2021)在《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玉米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以及饲料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主粮。随着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转基因玉米作物的研发应运而生,而它的商业化也迫在眉睫。因此,研发转基因玉米、评估其对环境的安全性,成为众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论文以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提供的4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双抗12-5”(含Cry1Ab+Cry2Aj+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 899”和“C0030.3.5”(含Cry1Ab+epsps)及其对照品种“C0010.1.1”(含epsps+pat)为材料,在系统检测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组织内相关蛋白的基础上,以亚洲玉米螟为靶标害虫,利用种群内禀增长率、发育速率等参数,深入探讨了这几种玉米材料对玉米螟的抗性,进而进一步研究阐述了玉米植株体内相关蛋白在玉米—玉米螟—异色瓢虫体内的运转,最后探讨了取食过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用ELISA技术对两个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组玉米的叶片、茎秆、雄蕊、雌蕊和籽粒中的Bt毒蛋白含量等进行了系统测定,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期的进程,各个组织器官中的Bt毒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到玉米籽粒灌浆期又略有回升,表现为籽粒中的毒蛋白含量>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以双抗12-5和C0030.3.5为例:籽粒、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中的Bt毒蛋白含量分别为489.49ng/g、487.00ng/g、338.77ng/g、327.50ng/g、154.85ng/g 和 545.25ng/g、432.66ng/g、329.53ng/g、303.53ng/g、222.45ng/g;epsps蛋白含量则为 110.48ng/g、108.70ng/g、29.19ng/g、29.37ng/g、112.77ng/g 和 109.68ng/g、102.67ng/g、33.35ng/g、36.72ng/g、114.85ng/g;PAT蛋白含量只有在C0010.1.1品系中检测到,含量分别是叶片中50.80ng/g,雄蕊中18.80ng/g,雌蕊中18.31ng/g。2.取食了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双抗12-5和C0030.3.5高抗亚洲玉米螟。无论是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或者是蛹重等,与对照亲本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发现,两组转基因材料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抗性更强,用转基因玉米材料饲喂玉米螟低龄幼虫后,不但引起低龄幼虫的大量死亡,甚至都不能进入到后续虫龄(态)。以取食了双抗12-5和C0030.3.5的玉米螟为例:若从1龄幼虫开始饲养,其玉米螟2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2.33%和8.00%,不能进入下一个虫龄;从2龄幼虫开始饲养,其3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6.67%和10.67%,不能进入下一虫龄;若从3龄幼虫开始饲养,其4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13.33%和14.00%,也不能进入下一虫龄。玉米螟各项生物学参数显示:取食双抗12-5和C0030.3.5两种转基因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低龄幼虫无法存活到化蛹,从5龄幼虫开始饲养的处理虽然部分可以化蛹并羽化,但是显着低于两个对照品种。3.借助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玉米螟—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三级营养关系,用ELISA方法检测了在取食带毒玉米螟后异色瓢虫体内的Cry1Ab杀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了带毒玉米螟幼虫24小时后体内能检测到毒蛋白含量,其体内最高含量达到0.09ng/g。对获毒后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指出,各个处理条件下的异色瓢虫对玉米螟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与未获毒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说明Cry1Ab杀虫蛋白虽然可以通过三级营养食物链传递到异色瓢虫体内,但对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王甜甜,闫冰,陈彦君,关潇,李俊生[2](2021)在《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为深入理解转Bt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播种前期、苗期和吐絮期)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1)转基因抗虫棉及亲本根际土壤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为0.433 8~0.499 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为0.106 0~0.136 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为0.074 9~0.146 4)、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为0.054 2~0.072 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为0.053 8~0.089 9).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产生显着影响(P<0.05).(2)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与亲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Sobs指数、PD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PCoA分析发现,苗期和吐絮期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出现空间分异(P<0.05).(3)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Bt蛋白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具有显着差异(P<0.05),且苗期和吐絮期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Bt蛋白含量显着高于亲本(P<0.05).(4)根际土壤Bt蛋白含量与细菌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呈显着相关(P<0.05).研究显示,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通过根际Bt蛋白对土壤细菌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不影响土壤细菌的alpha多样性.
卜鹏佳[3](2019)在《转基因抗虫棉遗传群体Bt蛋白含量与纤维品质研究》文中指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从苗期到吐絮期整个生育期均能造成危害。在过去的20多年中,转Bt基因抗虫棉的出现和应用有效限制了棉铃虫危害并减少了化学农药制剂的使用,为国家带来了显着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选育高抗、高产、优质抗虫棉逐渐成为棉花育种工作的重点。随着抗虫棉的应用,人们发现随着世代的增加抗虫棉存在着抗虫性减弱的现象,不利于抗虫棉应用的同时,也不利于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选育。本研究用两种不同遗传背景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杂交构建遗传群体,并以F2和F2:3代材料调查了群体的抗虫表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Bt抗虫棉育种提供帮助。同时探究抗虫棉抗虫性与相关产量品质性状的关系,为选育高抗优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所构建抗虫杂交棉遗传群体F2代进行Bt基因检测,结果发现Bt基因在遗传时出现缺失现象,卡那霉素检测与PCR检测结果并非完全相同,并经过综合筛选构建F2:3代群体。2.对所构建抗虫杂交棉遗传群体F2:3代进行室内生物抗虫测定,结果发现群体抗虫性出现分离现象,并根据棉铃虫幼虫死亡率评级,其中73份材料抗性级别为“高抗”,86份材料抗性级别为“抗”,8份材料抗性级别为“低抗”,6份材料抗性级别为“感”。3.在棉花苗期、蕾期、铃期对抗虫棉杂交F2:3代群体棉花叶片、棉蕾和棉铃的Bt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Bt蛋白表达量均无相关性并存在时空表达差异,总体上时间差异表达结果为:蕾期>苗期>铃期;空间差异表达结果为:营养器官>生殖器官。4.幼虫死亡率与蕾期叶片Bt蛋白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结果显示Bt蛋白表达量越高,抗虫棉的杀虫性越高抗虫性越好。育种上可以根据Bt蛋白表达量水平来判断抗虫棉品种的抗虫性。5.分析了本试验遗传群体F2:3代Bt蛋白与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t蛋白并不影响棉花纤维品质。同时结合抗虫性与品质性状对F2:3代群体进行筛选,得到L-76与L-78两份高抗、高产、优质性状材料。本实验对抗虫棉群体F2和F2:3代抗虫表现、Bt蛋白表达、相关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和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为抗虫棉品种选育,审定及推广提供帮助。
姚永生[4](2017)在《新疆南部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关系的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棉蚜Aphis goss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iphon gossypii是新疆棉区棉花上的共存种。棉长管蚜散生无群集现象,密度相对较低,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而棉蚜由于种群异质性大、适应力强、增殖迅速等特性,极易暴发成灾。一段时间以来棉长管蚜和棉蚜在南疆棉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种间格局,棉花出苗至现蕾期前后以棉长管蚜为主,中后期棉蚜为优势种,早期发生的棉长管蚜滋生和培养的天敌对中后期棉蚜发生有重要抑制作用。近几年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南部植棉区棉长管蚜在棉田早期适宜温度条件下种群下降,而棉蚜已成为棉花整个生育期的单优蚜虫种群,危害呈加重趋势,同时依赖化学防治也加剧了与传统生物防治的矛盾。本文以新疆南部转基因棉田棉蚜和棉长管蚜种间关系的格局变化为切入点,以两种蚜虫的种间竞争为线索,重点从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的发育与繁殖、种群动态、天敌作用及不同害虫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等方面,探讨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竞争优势演变的机制,以期了解二者在新疆南部棉区的演替规律以及棉蚜发生危害加重与棉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关系。综合全文研究内容,得到如下结果:(1)新疆南部各植棉区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占比例进一步提高,2016年新疆南部棉区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比例已占79.69%,较2013年提高13.69%。结果显示新疆南部植棉区棉花生长前期棉蚜在数量上已占绝对优势,棉长管蚜种群明显下降。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与其它品种相比,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数量无明显变化,而棉田采用化学防治后,转Bt基因抗虫棉、亲本常规棉和新陆中54三个品种处理区棉蚜有再猖獗现象,其平均密度分别提高19.37%、14.07%和9.67%。(2)棉蚜和棉长管蚜对转Bt基因抗虫棉等三个不同棉花品种的取食选择无明显差异,三个棉花品种上棉蚜单种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均显着大于棉长管蚜,棉蚜在新陆中54上内禀增长率最高,但不同棉花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棉蚜增长潜力也明显大于棉长管蚜,棉蚜最高密度在Bt棉、常规棉和新陆中54棉花品种上达到2138头/株、2243头/株和2310头/株,分别是棉长管蚜最高密度的8.65倍、8.38倍和8.85倍。两种蚜虫高密度条件下的竞争对棉长管蚜种群的逆密度制约效应大于其种内竞争。(3)棉长管蚜和棉蚜在Bt棉、亲本常规棉和新陆中54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分别为7.42 d、8.42 d、8.22 d 和 5.68 d、6.27 d、6.39 d,存活率分别为 84.29%、81.31%、82.88%和 83.07%、80.52%、82.29%,品种间差异不显着。棉长管蚜和棉蚜相比,在Bt棉等三个棉花品种上棉长管蚜的生命表参数平均历期、种群加倍时间大于棉蚜,而种群的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显着小于棉蚜,棉蚜比棉长管蚜具有更强的繁殖力。(4)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a uudecimpunctata对棉蚜和棉长管蚜捕食潜力较大,α/Th综合指标显示十一星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对棉蚜的a/ah值分别为1.21、53.65、71.75、148.30、143.33,1-4龄幼虫和成虫对棉长管蚜的α/Th值分别为2.08、46.83、46.07、36.59、112.01,除1龄期外,对棉蚜控制力大于棉长管蚜,捕食选择指数随密度升高选择效应增加,且成虫比幼虫具有更高的选择效应。(5)田间控制试验显示保留自然天敌处理和完全排除天敌相比,在Bt棉和亲本常规棉2个品种上棉蚜最高种群密度为52600头/百株和53333头/百株,分别是保留自然天敌处理区棉蚜密度的30.06倍和23.95倍,证明自然条件下棉蚜种群受到自然天敌的重要制约作用。Bt棉田天敌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田相似,自然天敌具有较强的生物防治功能。(6)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棉长管蚜的LC50均明显小于棉蚜。吡虫啉对南疆3个地方棉蚜种群的LC50分别为22.31 mg/L、20.42 mg/L和15.53 mg/L,是对应地区棉长管蚜种群的3.1倍、3倍和2.9倍,啶虫脒处理其LC50分别为42.35 mg/L、45.63 mg/L和30.27 mg/L,是对应地区棉长管蚜种群的5.6倍、5.1倍和7.1倍;吡虫啉和啶虫脒LC30处理后,棉蚜和棉长管蚜F1代种群平均历期缩短、净生殖率降低、内禀增长率提高、种群加倍时间缩短,两种农药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具有明显的亚致死效应。
张京飞[5](2014)在《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研究与新品系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种植,具有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选育高抗、优质、高产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系是育种工作的重心。本研究以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和对照品种中棉所8号,对各品系的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品质、种子纯度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参加棉花区试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并初步探究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表现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多代选育,田间表型一致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系,田间卡那霉素检测其阳性率多数未达到100%,由卡那霉素检测为阳性的植株,用Bt基因PCR检测和Bt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多数阳性率达到100%,还存在未达到100%的品系;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的Bt蛋白表达都属于高表达,但不同品系间差异显着,最高表达量是最低表达量的约一倍,Bt蛋白表达量在800ng/g鲜重以上的有5个品系;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时期其叶中Bt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组织中Bt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叶中含量高于铃中高于花中;NDP7三个时期叶中Bt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其它品系,NDP14、NDP2等品系三种组织中的Bt蛋白量均较高。2.抗虫棉新品系的抗虫性室内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抗虫性存在差异,一般Bt蛋白表达量高其抗虫性强,NDP7的Bt蛋白量表达最高,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达到了100%。筛选出了NDP7、NDP8等6个抗虫性表现良好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3.使用24对核心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测定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子纯度,结果显示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育种系为杂交棉,种子纯度均在85%以上。4.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无高抗品系,有两个抗病品系,多数品系属于耐病类型,NDP8品系属于感病。5.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NDP8、NDP11、NDP6、NDP4四个个品系在产量性状中表现良好。6.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的棉花纤维品质进行检测,由结果可知,由表可知,只有NDP6的棉纤维达到了品质优良,各指标均达到了普通优质型标准要求,其它品系综合品质较好,达到了三型标准。7.综合考虑1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在各方面的表现,筛选出NDP2、NDP8、NDP11三个表现优良的新品系。
王成鹏[6](2012)在《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两对转基因抗虫棉中棉41、GK-12及其亲本非转基因常规棉中棉23、泗棉3号为材料,选择了江苏、湖北、河南三个棉花种植区作为试验点,2010—2011年连续两年,分别于棉花生长的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衰老期采集棉花根围表层土壤(0—20cm),研究了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平板培养计数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需氧型固氮菌、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利用Biolog Eco板培养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利用PCR-DGGE方法比较了转基因棉与常规棉棉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差异;利用磷脂脂肪酸技术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及同一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在不同棉花种植区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有一定影响,2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存在差异。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转Bt基因抗虫棉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略低于常规棉,吐絮期细菌数量显着低于常规棉;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略高于常规棉,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影响较大,在苗期、花铃期、吐絮期土壤真菌数量显着高于常规棉,苗期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常规棉;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固氮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数量没有显着影响。2、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并且与转基因棉花品种和棉花种植区有关。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略低于常规棉,在吐絮期有显着性差异;转Bt+CpTI基因抗虫棉棉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略要高于常规棉,但是仅在盐城实验地,蕾期出现显着性差异。3、PCR—DGGE结果表明,相同生育期,转基因棉与常规棉田土壤细菌、真菌群落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转基因棉种植没有造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产生显着性改变。4、利用PLFA方法研究表明,种植转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PLFA种类和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不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种群结构发生显着性改变。5、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呈现显着性季节变化,不同生育期差异较大。
陈先红[7](2012)在《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特性与蛋白表达差异及抗虫杂交棉生理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认为虫害和草害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防治虫害和杂草的用工投入大,而培育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新品种将有助于进一步简化棉花栽培体系,降低植棉投入,提高棉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低酚棉的诞生使棉花成为“棉、油、粮、饲”四位一体的新型作物,但低酚棉因棉酚和其它萜醛缺乏而易遭虫害。因此,培育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低酚棉品种对发展低酚棉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因兼具抗虫高产优质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加速选育新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也成为热点。基于棉花生长变化和遗传发育,结合生理生化指标评估外源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品系影响以及为选育潜力亲本和杂交组合提供生育期筛选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转Bt基因抗虫低酚棉和转1EPsPS-G6基因低酚棉近等基因系在生育、生理代谢上的差异,以期从形态学、生理学及蛋白表达谱方面探讨外源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农艺与生理性状及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另外,利用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品种(系)进行双列杂交研究杂种F1优势利用潜力,通过多变量条件分析来评估生理生化性状对皮棉产量贡献,寻找影响皮棉产量的关键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抗虫棉的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及早期筛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Bt基因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生化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以一对低酚棉近等基因系为材料(仅cry1Ac差异),分析比较生育、生理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其受体相比,转Bt低酚品系有较高的株高和有效结铃率,内围铃较多;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单株产量较低。与其受体相比,转Bt低酚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较低、Chl a/b、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较高。转Bt低酚结铃期可溶性蛋白显着高于其受体,但初花期低于其受体;初花期Ca、Mg、Cu、Zn、Mn及Fe,结铃期P和Cu显着高于其受体,但初花期P、K和B,结铃期K.S.Zn及Fe显着低于其受体;结铃期转Bt低酚系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初花结铃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着低于其受体。蛋白质组分析在转Bt低酚系与其受体之间检测到20个显着差异蛋白点,其中4个上调蛋白点,分别属于信号转导、能量代谢、防御响应;另有16个下调点,可归结为信号转导和蛋白合成代谢。2.转基因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生化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以一对低酚棉近等基因系为材料(仅EPSPS-G6差异),分析比较光合特性、矿质元素吸收、活性氧代谢及蛋白表达谱差异,结果表明,与其受体相比,转耐除草剂低酚棉转5629结铃期显示高净光合速率和低蒸腾速率,始絮期高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结铃期和始絮期叶绿素a、b及a+b含量显着低于其受体。.EPSPS基因导入改变了元素营养吸收:与其受体相比,转5629N、Mg及K含量较低,P、Ca、Fe、K、Cu、Mn及Zn含量较高。结铃期和始絮期可溶性糖含量、盛花结铃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受体,但盛花期可溶性糖和蕾期可溶性蛋白低于其受体;与其受体相比,转5629盛花始絮期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低;除盛花期外,其它三个时期转5629MDA含量显着高于其受体;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转5629与其受体之间共检测到11个差异蛋白点,其中7个蛋白点上调、4个下调。转5629显示上调了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亚基、CP4EPSPS及ATP合成酶,下调了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2,1氨基酸变位酶以及锰稳定蛋白。3.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不完全双列杂交生理生化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2010年以6个常规陆地棉品系(P1-6)和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P7-9)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16个组合,分析测定生理生化、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以AD模型和条件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苗蕾期和初花期功能叶Chl a和Chl b含量可以考虑用于F1组合选择,盛花始絮期可用选择亲本:苗蕾、初花期和始絮期功能叶C/N可以用于筛选F1组合,盛花期选择亲本指标:初花盛花始絮期功能叶N含量以显性为主,可以用于选择F1组合;P和K含量四个时期均以显性为主,可以用于选择F1组合;抗氧化酶系(SOD、POD、APX及CAT)及MDA含量可考虑用于选择F1组合。盛花期K含量表现正向极显着超亲优势。选择Chl a、苗蕾初花盛花期C/N和N、初花盛花始絮期K加性效应高的亲本有利于获得皮棉产量高的F1杂交组合。单株总铃数、衣分、麦克隆值及纤维长度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纯系来改良。皮棉产量的加性贡献率主要来自衣分,显性贡献率最大的是单铃重。衣分对比强度、麦克隆值及纤维长度的加性贡献率最高,表明选择衣分高的亲本可以提高后代纤维主要品质。亲本1(P1,31)可以作为常规棉亲本来提高后代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亲本8(P8,B7抗)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衣分和皮棉产量。16个杂交组合中,皮棉产量正向达显着或极显着显性效应的组合有8个:H18(P1×P8)、H28(F2×P8),H29(P2×P9),H37(P3×P7),H48(P4×P8)、H59(P5×P9)、H67(P6×P7)及H69(P6×P9)。4.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双列杂交生理生化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2011年以4个常规陆地棉品系和5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为亲本进行NC Ⅱ设计配置20个组合,遗传分析表明,参试的12个生理生化指标三个时期均以显性效应为主;杂交组合K含量均有显着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C/N对皮棉产量在三个时期均有显着的加性贡献率。果枝数、铃数、铃重及皮棉产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纯系来改良。单株总铃数加性贡献率主要来自外围铃和中下部铃,而显性贡献主要来自于外围铃和中部铃。皮棉产量的加性贡献率主要来自铃数和衣分,显性贡献率主要来茎粗、株高和铃重。衣分对比强度的加性贡献率最大,株高和铃数对麦克隆值的加性贡献率最高,茎粗对纤维长度的加性贡献率最大。P3(慈96-21)可以作为常规棉亲本来提高后代的皮棉产量,P9(黄岗抗)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的皮棉产量。20个杂交组合中,皮棉产量正向达显着或极显着显性效应的组合有:H39、H16、H35、H28、H47、H45。5.转Bt基因抗虫杂棉与常规棉正反交生理生化与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常规陆地棉品系(慈-ZJ6,P1)和5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外4、B9抗、E29、太抗、黄岗抗)进行正反交,遗传分析表明,Chl a初花始絮期以加性为主,盛花期以显性为主;Chl b初花以显性为主,盛花始絮以加性为主;Ch1a/b三个时期均以加性为主;N初花盛花以加性为主,始絮期以显性为主;P初花始絮期以显性为主,盛花以加性为主;K初花以显性为主,盛花始絮以加性为主;C/N初花始絮以加性为主,盛花以显性为主。抗氧化酶系和MDA三个时期均以加性为主。F1杂交组合参试12个生理生化指标在三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显着的平均优势,但没有正向显着的超亲优势。茎粗、外围铃数、上部铃数、单株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麦克隆值及纤维比强度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可以通过选择纯系来改良。对于亲本而言,铃数加性方差比率主要来自上部和外围铃。对于杂交组合而言,铃数加性方差比率主要来自外围铃及中下部铃。皮棉产量的加性贡献率主要来果枝数、茎粗、上部铃及衣分。衣分对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加性贡献率最大。常规棉亲本P1具有衣分、单铃重、纤维长度、比强度极显着加性效应,可以用来改良后代的衣分、单铃重、纤维长度、比强度,P5(太抗)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的果枝数和单株总铃数,从而获得正向皮棉产量。P4(E29)可以作为转Bt基因亲本来提高后代的单株总铃数和纤维长度,也获得正向皮棉产量。10个杂交组合中,皮棉产量的正向达显着或极显着显性效应的组合有:H13、H15及H41。正反交组合中,H15和H51茎粗、纤维长度有平均优势,H12和H21有株高、内围铃、衣分平均优势,H13和H31有衣分平均优势,H16和H61有单铃重平均优势,说明常规亲本P1和5个抗虫亲本正反交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以常规亲本P1为母本,抗虫亲本为父本的组合明显高于反交组合,说明转基因抗虫棉正交在农艺产量组分纤维品质性状方面存在细胞质遗传。
徐遥[8](2010)在《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文中提出近年来,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当前转Bt基因棉田生态安全评价中关注的问题,运用分子生物学、昆虫种群、群落生态学原理,于2002-2009年在南、北疆通过酶联免疫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室内生物测定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两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比较结果表明,南、北疆在整个棉花生育期,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SGK321各生育期各器官毒蛋白含量均整体高于GK-19。蕾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疆表现为顶叶显着高于棉蕾,北疆总体无显着差异。花期、花铃期和铃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北疆趋势基本一致,即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各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顶叶在各生育期的杀虫毒蛋白含量随棉花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棉蕾、花瓣、花柱和花苞叶在各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随生育期进程上下波动,差异显着。不同年度转单价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棉在南、北疆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变化很大,差异均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研究表明,新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有显着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取食转Bt基因棉花的幼虫各龄期发育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达显着水平;3龄以后体重和蛹重均显着低于对照;各龄期幼虫存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转Bt双价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毒杀作用更显着。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南疆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棉花生育期逐渐减弱。转Bt基因棉花对第2代棉铃虫的抗性很强,完全适合于控制南疆棉铃虫。三种密度情况下,转Bt基因棉花和对照的百株落卵量均无显着差异,但百株幼虫数量差异显着。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体重没有直接影响,转Bt基因棉花各处理田与对照田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差异,表明南疆转Bt基因棉花对等非靶标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未产生显着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田相比,转Bt基因棉花对蜘蛛类、多异瓢虫和食虫蝽类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取食转Bt基因棉花上和常规棉花上的蚜虫后多异瓢虫幼虫各龄期及预蛹、蛹的发育历期均无显着差异,多异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在地区间、棉花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取食转Bt基因棉花花粉后,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各细胞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表明转Bt基因棉花花粉没有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上皮细胞产生明显影响。群落研究结果,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的亚群落个体总数、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在整个调查期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季节动态波动明显。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和天敌昆虫亚群落的个体总数、物种数等,总体没有明显改变,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总群落多样性指数、总群落均匀度指数及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总体没有明显影响,对棉田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也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在多年数据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动态。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影响效应。本文所得结果丰富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为新疆棉区将转Bt基因棉花纳入棉花害虫防控技术体系,实现新疆棉花害虫可持续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汪佳妮,戴小枫[9](2009)在《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机制和抗性风险,重点讨论了基因策略包括转入多个杀虫基因、定向和器官特异表达、侵害诱导表达、调控表达、高杀死与低表达策略,田间策略如Bt棉品种的轮作混植、降低化学防治经济阈值、农艺措施和庇护所策略,国家宏观调控如实施分区种植管理、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强化抗性动态检测、严格安全性评价等抗性治理策略与技术。
郭建英[10](2007)在《转Bt基因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其可能对有益生物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影响。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是一个以棉花为中心的多种害虫、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共存的复杂网络系统。转Bt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但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棉田中害虫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植食性蝽类、粉虱、蚜虫、叶蝉等次要害虫的数量增加,并成为转Bt基因棉田捕食性天敌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本文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评价了转基因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生命表方法,分析了转基因棉田目标害虫和非目标害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通过食物链测定法,明确了转基因棉在作物-害虫-优势种捕食性天敌生物链中的生态毒性及生态效应。此外,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棉田中后期释放赤眼蜂的增强控害作用,分析了不同邻作方式转基因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群落特征和迁移规律,探明了作物布局方式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期构建转基因抗虫棉田的害虫综合治理体系。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制定了转基因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转基因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以亲本常规棉(石远321)棉田为对照,对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SGK321棉田和常规棉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不显着,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5和0.967。但SGK321棉田节肢动物总数量比常规棉田降低了53.9%,这主要是基位物种数量显着减少。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SGK321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具有很好抗性,种群数量比对照棉田减少了89.5%;并对棉蚜、棉粉虱、绿盲蝽、小绿叶蝉等非标靶害虫的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种群数量分别降低64.5%、15.6%、21.8%和33.7%。SGK321棉田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0%和9.1%,但异色瓢虫、小花蝽、异须盲蝽、蚜茧蜂和蜘蛛类等其他主要天敌的数量则分别降低28.6%、6.5%、43.1%、44.7%和14.0%。由此表明,双价抗虫棉SGK321在对棉铃虫具有较好抗性的同时,对棉田主要非标靶害虫也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某些天敌种类的种群动态存在不利影响,但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没有显着影响。2.转基因抗虫棉对目标害虫和非目标害虫的影响采用罩网和开放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以亲本常规棉为对照,分别对转Bt基因棉(GK12)棉田和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棉铃虫和棉蚜自然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与常规棉相比,单、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一龄幼虫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这主要是抗虫棉体内Bt蛋白的致死效应;但单、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卵存活率的影响不同,单价抗虫棉田棉铃虫卵的存活率较低,双价抗虫棉田棉铃虫卵的存活率较高。天敌捕食也是影响棉铃虫种群的重要因素,是棉铃虫卵消亡的关键因素,对低龄幼虫也有较强控制作用,且天敌捕食作用在转基因棉田及其亲本常规棉田相近。(2)与常规棉相比,单、双价抗虫棉对棉蚜种群的自然控害作用(天敌捕食、风雨、天敌寄生、病原物、生理等)未产生显着影响;天敌捕食作用对棉蚜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最强,且天敌捕食作用在转基因棉及其亲本常规棉田相近;除双价抗虫棉田棉蚜的发育历期较对照显着延长外,单、双价抗虫棉对棉蚜的发育和繁殖无显着不利影响。由此表明,Bt蛋白的致死效应是影响单、双价抗虫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天敌捕食作用次之;捕食性天敌对非靶标害虫棉蚜具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是影响棉蚜自然种群数量动态的关键因子。对两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棉(新棉33B)田绿盲蝽发生与为害的系统调查发现,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防治4次,Bt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为害较为严重,9月上旬发生高峰期种群密度为7.2头/10株,显着高于防治指标,二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19.4%;采用当地棉衣化学防治方法施用农药7次,Bt棉田绿盲蝽发生为害较轻,8月中旬发生高峰期时种群密度为2.0头/10株,二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4.8%。由此表明,绿盲蝽已成为转Bt基因棉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利用Bt棉的抗虫性减少用药后,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必须增加用药次数。因此,应加快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田的生态调控研究。3.转基因抗虫棉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明确转Bt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的生态效应,以室内单头饲养的方法,比较了取食常规棉泗棉3号、转Bt基因棉GK12和新棉33B/新棉99B上的棉粉虱或棉蚜对龟纹瓢虫、中华草蛉、丽草蛉、大草蛉和粉舞蛛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取食常规棉上棉粉虱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粉虱对中华草蛉幼虫存活和发育没有显着不利影响。两个品种Bt棉相比,取食新棉33B上的棉粉虱,草蛉幼虫期和茧期存活率较低,发育历期较长,羽化成虫全为雌性。(2)与取食常规棉上棉粉虱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粉虱对龟纹瓢虫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体重无显着影响,幼虫期死亡率较低。两个品种Bt棉相比,取食新棉33B上的棉粉虱,瓢虫幼虫死亡率较低。(3)与取食常规棉上棉蚜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蚜对丽草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幼虫死亡率、茧死亡率、幼虫发育历期、茧历期、茧重及成虫性比均无显着影响;但第一代成虫的产卵期缩短,产卵量较少,第二代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较低。两个品种Bt棉相比,取食新棉99B上棉蚜的第一代丽草蛉,幼虫期和茧期较短,茧重较低,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较低,第二代的发育和繁殖则无显着差异。(4)与取食常规棉上棉蚜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蚜对大草蛉幼虫期和茧期的死亡率和发育历期、成虫性比、雌成虫寿命和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没有显着影响;但茧较重,雌成虫比例较高,单雌产卵量较高。两个品种Bt棉相比,幼虫期取食新棉99B上的棉蚜,大草蛉的雌成虫比例较低,单雌产卵量较低。用3个品种棉花上的棉蚜混合饲养时,大草蛉的茧期较对照延长,茧较重,雌成虫比例较高。(5).粉舞蛛可以猎食棉蚜,但单独捕食棉蚜不足以长期维持若蛛的生存和发育;与果蝇混合饲养能显着提高若蛛存活率和体重。在转基因棉和亲本常规棉、猎物不足和猎物过量、单一种类猎物饲养和混合饲养(棉蚜和果蝇)等不同处理组合中,均未见双价抗虫棉SGK321上的棉蚜对粉舞蛛若蛛的生存曲线和体重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由此表明,转Bt基因棉上不同种类的植食性害虫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同种植食性害虫种类对不同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有所不同,不同品种的Bt棉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供试的Bt棉-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三级营养关系的案例研究中,发现Bt棉上的棉蚜对丽草蛉具有一定不利影响。4.转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生物生态调控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棉田中后期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及生态效应的增强作用。结果发现,在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棉田2、3代棉铃虫时期分别连续释放3次赤眼蜂,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卵的被寄生率分别为66.0%~70.7%和76.0%~81.2%,均显着高于化防田的自然寄生率(2代:7.0%~12.3%,3代:5.2%~7.4%);蕾铃被害率分别为2.2%和3.1%,均显着低于化防田(2代:8.5%,3代:20.9%)。2代棉铃虫时期,放蜂田和化防田的棉铃虫卵量和幼虫数量差异均不显着,但3代棉铃虫以后,放蜂田棉铃虫卵量和幼虫数量均显着低于化防田。放蜂田的捕食性天敌数量显着高于化防田。由此表明,抗虫杂交棉田通过释放赤眼蜂可有效防治棉铃虫,降低其为害,并有利于棉田捕食性天敌的保护。运用陷阱法对小麦/玉米-棉花交错带、苜蓿-棉花交错带、棉花-棉花交错带的抗虫杂交棉(冀抗668)棉田及其邻作田的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群落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与不同作物邻作,可以显着改变转Bt基因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种类数、个体数量和群落特征;棉田与其邻作田之间地表节肢动物天敌存在迁移,地表天敌数量的季节性波动趋势与其邻作苜蓿田或小麦/玉米田基本一致;与小麦/玉米邻作有利于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亚群落的发生和发展,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物种最丰富,平均为13.3种;个体数量较高,平均为75.1头;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743。由此表明,可以通过调整作物邻作方式增加棉田天敌数量。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比较了蔬菜-棉花布局、果树-棉花布局、花生-棉花布局及单作棉田4种不同作物布局方式对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果树-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高,群落更稳定,并可通过增加天敌数量增强控害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作物布局方式;花生-棉花布局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增加,但害虫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均有增加,应谨慎采用;蔬菜-棉花布局则会增加棉田害虫的种群数量,降低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不宜采用。5.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根据本文研究及文献报道,制定了转基因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内容包括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基本信息,转Bt基因棉的非靶标效应、基因流、害虫抗性、生态适应性等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及转Bt基因棉从实验研究、环境释放、商业化生产到越境转移等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技术。综上所述,本文率先系统研究了双价抗虫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蜘蛛类天敌的棉田生态效应;首次明确了Bt棉上不同植食性害虫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同种植食性害虫对不同种类的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不同品种Bt棉对同种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并发现取食Bt棉(GK12)上的棉蚜对丽草蛉具有一定不利影响;证实了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田间迁移、转基因棉田中后期释放赤眼蜂的控害效果、以及调整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制定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转基因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该研究有助于揭示寄主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的时空动态联系,揭示天敌功能团的协同控害作用及内稳定性,揭示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为转基因棉田害虫的生态与生物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及实践的依据,并对我国转基因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转Bt基因抗虫棉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Bt基因抗虫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
1.2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研究 |
2 抗虫基因Bt的研究进展 |
2.1 Bt蛋白概况 |
2.2 Bt蛋白的杀虫机制 |
2.3 Bt蛋白对捕食性天敌种群的影响 |
3 转基因玉米及靶标昆虫 |
3.1 转基因玉米的发展史 |
3.2 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亚洲玉米螟 |
3.3 转基因作物对靶标害虫的抗性 |
4 天敌昆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4.1 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 |
4.2 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与害虫的关系 |
5 论文研究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转基因玉米体内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样品测定 |
1.3 测试所需仪器 |
1.4 溶液的配制 |
1.5 定量检测 |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同一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2 不同玉米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3 转基因品种与其对照相同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4 不同玉米品种中抗除草剂蛋白含量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条件与方法 |
1.3 测定指标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2.2 不同转基因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2.3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
2.4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玉米植株相关蛋白对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玉米品种 |
1.4 饲养方法 |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2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3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
2.4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
2.5 转基因玉米蛋白在异色瓢虫体内的转运 |
2.6 异色瓢虫对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
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土壤样品采集 |
1.3 研究方法 |
1.3.1 土壤Bt蛋白残留测定 |
1.3.2 DNA提取、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2.2 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
2.3 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及其与菌门相对丰度之间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3)转基因抗虫棉遗传群体Bt蛋白含量与纤维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Bt基因的简介与分类 |
1.2 Bt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 |
1.3 转基因抗虫棉Bt蛋白研究概况 |
1.3.1 Bt蛋白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 |
1.3.2 Bt蛋白表达的空间变化规律 |
1.3.3 Bt蛋白表达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1.4 Bt基因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1.4.1 Bt基因在转基因作物中遗传规律研究 |
1.4.2 Bt基因对转基因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1.5 转基因抗虫棉抗性检测方法 |
1.5.1 室内生物测定及分级标准 |
1.5.2 Bt蛋白表达测定及分级标准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转Bt基因抗虫棉鉴定 |
2.2.3 转Bt基因抗虫棉室内生物测定 |
2.2.4 抗虫棉Bt蛋白检测 |
2.2.5 铃重、衣分调查和纤维品质检测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Bt基因抗虫棉群体鉴定 |
3.1.1 Bt基因的PCR检测结果 |
3.1.2 田间卡那霉素法检测结果 |
3.2 室内抗虫性生物测定结果 |
3.3 抗虫棉Bt蛋白含量测定 |
3.3.1 Bt蛋白在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 |
3.3.2 Bt蛋白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差异 |
3.3.3 群体中的Bt蛋白表达规律 |
3.4 Bt蛋白表达量与幼虫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
3.5 铃重衣分与纤维品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抗虫棉群体的抗虫性测定 |
4.2 抗虫棉Bt基因检测 |
4.3 抗虫棉群体中Bt蛋白的表达规律分析 |
4.4 抗虫棉中 Bt 蛋白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 |
4.5 抗虫棉新品种的选育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新疆南部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关系的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影响 |
1.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 |
1.1.2 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生态学机理 |
1.1.3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等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1.1.4 转Bt基因抗虫棉对天敌的影响 |
1.2 昆虫种间竞争及竞争取代 |
1.2.1 植食者间的相互关系 |
1.2.2 昆虫种间竞争与竞争取代 |
1.2.3 种间竞争及竞争取代的影响因素 |
1.3 新疆棉花蚜虫的抗药性现状 |
1.3.1 棉蚜对杀虫剂的抗性 |
1.3.2 杀虫剂对棉蚜的亚致死效应 |
1.4 棉蚜与棉长管蚜的种间关系 |
1.4.1 新疆棉区蚜虫的发生概况 |
1.4.2 棉蚜与棉长管蚜的种间竞争关系 |
1.4.3 影响棉蚜与棉长管蚜的种间竞争关系的因素 |
1.5 结语 |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目的意义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南疆Bt棉区棉蚜和棉长管蚜及主要天敌种群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现状调查 |
2.1.2 南疆棉田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动态调查 |
2.1.3 棉花品种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014-2016年南疆不同植棉区陆地棉转Bt基因种子份额分析 |
2.2.2 2015-2016年南疆不同植棉区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动态 |
2.2.3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
2.2.4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田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长管蚜和棉蚜取食选择与种间竞争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棉长管蚜和棉蚜对不同棉花品种的选择性 |
3.2.2 棉长管蚜和棉蚜转在Bt基因棉等不同品种上的种间竞争 |
3.3 讨论 |
第四章 转Cry1Ac+CpTI基因棉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棉花品种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繁殖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十一星瓢虫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的捕食功能与选择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捕食功能测定 |
5.1.3 选择效应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十一星瓢虫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的功能反应 |
5.2.2 十一星瓢虫对棉长管蚜和棉蚜的选择效应 |
5.3 讨论 |
第六章 转Cry1Ac+CpTI基因抗虫棉对天敌调控棉蚜作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供试昆虫 |
6.1.3 田间实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处理区主要节肢动物种类及总数量 |
6.2.2 2013年6月-8月两个品种四种不同笼罩处理棉蚜种群密度 |
6.2.3 2013年6月-8月两个品种四种不同笼罩处理瓢虫类种群密度 |
6.2.4 2013年6月-8月两个品种四种不同笼罩处理蜘蛛类种群密度 |
6.2.5 2013年6月-8月两个品种四种不同笼罩处理寄生蜂类种群密度 |
6.2.6 2013年6月-8月两个品种四种不同笼罩处理其它天敌种群密度 |
6.2.7 2013年6-8月Bt棉和常规棉及不同笼罩处理天敌总量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两种蚜虫的敏感性及亚致死效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室内毒力测定 |
7.1.3 吡虫啉与啶虫脒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测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南疆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种群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敏感性差异 |
7.2.2 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棉蚜和棉长管蚜成蚜的亚致死效应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研究与新品系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转 BT 基因棉花的发展 |
1.2 转 BT 基因抗虫棉的鉴定方法 |
1.2.1 外源 Bt 基因的检测 |
1.2.2 转 Bt 基因抗虫棉中 Bt 蛋白的检测 |
1.2.3 标记基因的检测 |
1.3 转 BT 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 |
1.4 转 BT 基因抗虫棉的综合评价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方法 |
2.2.2 转 Bt 基因抗虫棉纯度检测 |
2.2.3 转 Bt 基因抗虫棉的 Bt 蛋白含量检测 |
2.2.4 转 Bt 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室内鉴定 |
2.2.5 棉花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 |
2.2.6 黄萎病抗性鉴定 |
2.2.7 田间调查和纤维品质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虫棉新品系纯度检测 |
3.1.1 转 Bt 基因抗虫棉标记基因的检测 |
3.1.2 抗虫棉 PCR 检测结果 |
3.1.3 金标 Bt 免疫试纸条检测结果分析 |
3.2 不同品系 BT 蛋白的表达差异 |
3.3 抗虫棉不同时期和组织 BT 蛋白表达量 |
3.3.1 抗虫棉新品系不同时期 Bt 蛋白表达量差异 |
3.3.2 抗虫棉新品系不同组织 Bt 蛋白表达量差异 |
3.4 转 BT 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室内检测 |
3.5 转 BT 基因抗虫棉品系抗虫性的综合评价 |
3.6 抗虫棉新品系遗传纯度检测 |
3.7 黄萎病抗性鉴定 |
3.8 抗虫棉新品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3.9 纤维品质的检测 |
3.10 抗虫棉新品系其它性状调查 |
3.11 抗虫棉新品系的综合评价和筛选 |
4 讨论 |
4.1 转 BT 基因抗虫棉抗虫株的检测方法 |
4.2 转 BT 基因抗虫棉抗虫性鉴定的意义 |
4.3 转 BT 基因抗虫棉的 BT 蛋白表达规律 |
4.4 棉花品种遗传纯度检测对育种的意义 |
4.5 BT 蛋白表达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4.6 抗黄萎病品系的筛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及其杀虫机理 |
1.2 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商业化种植情况 |
1.3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1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布及其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 |
1.3.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土壤中残留及降解情况 |
1.3.3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1 平板培养计数方法 |
1.4.2 Biolog 微平板培养方法 |
1.4.3 生物标记物方法 |
1.4.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5 DNA 测序技术 |
1.5 研究总体概述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棉花品种 |
2.1.2 土壤样品采集 |
2.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2.1.4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1.5 微生物的培养及计数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2.2.2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2.2.3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2.2.4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固氮菌数量的影响 |
2.2.5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2.2.6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土壤样品采集 |
3.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3.1.4 土壤样品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
3.2.2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2.3 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棉花品种 |
4.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4.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4.1.4 土壤样品微生物 DNA 的提取 |
4.1.5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纯度及含量的检测 |
4.1.6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4.1.7 土壤细菌 16S rDNA V3 区 PCR 扩增及真菌 18S rDNA PCR 扩增 |
4.1.8 细菌 16S rDNA V3 区及真菌 18S rDNA 的 DGGE 分析 |
4.1.9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试剂配置 |
4.1.10 结果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纯度及含量 |
4.2.2 细菌 16S rDNAV3 区及真菌 18S rDNA 的 PCR-DGGE 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 PLFA 指纹图谱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棉花品种 |
5.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5.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5.1.4 提取液的配置 |
5.1.5 土壤微生物 PLFA 提取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苗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2 蕾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3 花铃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4 吐絮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5 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5.2.6 不同棉田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7)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特性与蛋白表达差异及抗虫杂交棉生理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转基因低酚棉 |
1.1.1 转基因抗虫低酚棉 |
1.1.2 转基因抗除草剂低酚棉 |
1.2 转基因抗虫有酚棉 |
1.2.1 转基因抗虫棉及杂交棉生育特点 |
1.2.2 转基因抗虫棉及杂交棉早衰 |
1.2.3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杂种优势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转Bt基因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样与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农艺产量纤维性状的影响 |
2.2.2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叶绿素、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3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及蛋白的影响 |
2.2.4 Bt基因导入对低酚棉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 |
2.2.5 Bt基因导入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转基因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性状与蛋白表达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取样与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农艺、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2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叶绿素、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3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4 EPSPS基因导入对低酚棉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 |
3.2.5 EPSPS基因导入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不完全双列杂交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取样与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理生化和经济性状的平均表现 |
4.2.2 遗传分析及聚类分析 |
4.2.3 杂种优势分析 |
4.2.4 遗传贡献率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转Bt抗虫棉与常规棉双列杂交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试验设计 |
5.1.3 取样与分析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理生化、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平均表现 |
5.2.2 遗传分析及聚类分析 |
5.2.3 杂种优势分析 |
5.2.4 遗传贡献率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正反交生理生化及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田间试验设计 |
6.1.3 取样分析与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生理生化、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平均表现 |
6.2.2 遗传分析及聚类分析 |
6.2.3 杂种优势分析 |
6.2.4 遗传贡献率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8)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 |
1.1.1 转Bt基因棉和Bt杀虫剂的抗虫机理 |
1.2 转Bt基因棉花抗虫性的时空动态 |
1.2.1 Bt杀虫毒蛋白表达量 |
1.2.2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效率 |
1.3 转Bt基因棉花对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
1.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
1.3.2 转Bt基因棉花对红铃虫的影响 |
1.3.3 转Bt基因棉花对斜纹夜蛾的影响 |
1.3.4 转Bt基因棉花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
1.3.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
1.4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1.4.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的影响 |
1.4.2 转Bt基因棉花对盲蝽蟓的影响 |
1.4.3 转Bt基因棉花对烟粉虱的影响 |
1.4.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叶螨的影响 |
1.4.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1.5 转Bt基因棉花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1 转Bt基因棉花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2 转Bt基因棉花对寄生蜂的影响 |
1.6 转Bt基因棉花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1.7 结语 |
1.8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目的意义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棉花品种 |
2.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
2.1.3 取样方法 |
2.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棉花品种 |
3.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
3.1.3 取样方法 |
3.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4.1.2 供试棉花品种 |
4.1.3 试验处理 |
4.1.4 室内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观察 |
4.1.5 田间抗虫性调查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
4.2.3 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
4.2.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虫性的季节变化 |
4.3.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
4.3.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
第五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棉花品种 |
5.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5.1.3 处理设置 |
5.1.4 调查方法 |
5.1.5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5.2.2 对棉蚜体重的影响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6.1.2 供试棉花品种 |
6.1.3 处理设置 |
6.1.4 试验方法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Bt基因棉花对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数量的影响 |
6.2.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6.3.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第七章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处理 |
7.1.2 调查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7.2.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生物群落均匀度的影响 |
7.2.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总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8.1.2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8.1.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
8.1.4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8.1.5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
8.1.6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风险及其机理 |
1.1 棉铃虫对我国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风险 |
1.2 棉铃虫等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作物产生抗性的机理 |
2 抗虫棉抗性预防控制的对策 |
2.1 基因策略─在分子水平上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和抗虫持久性 |
2.1.1 加快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 |
2.1.2 特异性、诱导型启动子与表达 |
2.1.3 高杀死与低表达策略 |
2.1.4 采用化学制剂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高效表达 |
2.1.5 修饰Bt基因从而改善Bt毒蛋白的杀虫效能 |
2.2 田间策略—根据不同棉区特点, 研究推广以转Bt基因棉为基础的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2.2.1 庇护所策略 |
2.2.2 不同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 |
2.2.3 降低防治指标, 与化学防治有效结合 |
2.2.4 加强对转Bt基因棉株种植田的管理 |
2.3 国家宏观调控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管理 |
2.3.1 保证转Bt抗虫棉品种的纯度 |
2.3.2 实施分区种植管理 |
2.3.3 加强抗性监测 |
2.3.4 严格安全性评价 |
3 小结 |
(10)转Bt基因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研究现状 |
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1.1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 |
1.2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状况 |
1.3 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
1.4 转基因棉花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2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潜在安全性风险 |
2.1 目标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抗性 |
2.2 转基因作物对非目标害虫的毒性及其寄主嗜好性的影响 |
2.3 转基因作物对有益生物及天敌的影响 |
2.4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
2.5 基因漂移及杂草化问题 |
2.6 转基因作物产品的安全性 |
2.7 应用转基因作物后植保费用的变更 |
3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害虫天敌的影响 |
3.1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捕食性天敌个体的影响 |
3.2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寄生性天敌个体的影响 |
3.3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天敌种群和群落的影响 |
3.4 天敌与Bt作物对目标害虫的联合控制作用 |
3.5 结语 |
4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研究领域及评价原则 |
第二章 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 |
1.2 试验田的害虫防治情况 |
1.3 调查取样方法 |
1.4 功能团、类群及营养层的划分 |
1.5 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价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较 |
2.2 双价抗虫棉田节肢动物营养层和优势功能团动态 |
2.3 转基因棉田物种、功能团和营养层的多样性指数动态 |
2.4 双价抗虫棉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2.5 双价抗虫棉对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
2.6 双价抗虫棉棉田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 |
3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和棉蚜种群消长关键因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花品种与栽种 |
1.2 调查方法 |
1.3 棉铃虫和棉蚜生命表的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死亡因素的关键因子分析 |
2.2 单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死亡因素的关键因子分析 |
2.3 双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影响棉蚜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分析 |
2.4 单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影响棉蚜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分析 |
2.5 转基因棉对棉蚜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2.6 天敌控害作用的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转基因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为害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盲蝽在Bt棉田的发生规律 |
2.2 二代绿盲蝽在Bt棉化防田与综防田的为害 |
3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花品种与栽种 |
1.2 供试昆虫 |
1.3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幼虫生态毒性的室内测定 |
1.4 试验方法 |
1.5 试验条件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粉虱对中华草蛉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2.2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粉虱对龟纹瓢虫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2.3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蚜对丽草蛉的影响 |
2.4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蚜对大草蛉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转基因棉上的棉蚜对粉舞蛛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生物 |
1.2 棉花品种及其栽种 |
1.3 饲养方法与条件 |
1.4 实验设计 |
1.5 实验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转基因棉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不足对粉舞蛛若蛛存活的影响 |
2.2 取食转基因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过量对粉舞蛛若蛛存活的影响 |
2.3 取食转基因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不足对粉舞蛛若蛛体重的影响 |
2.4 取食转基因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过量对粉舞蛛若蛛体重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释放赤眼蜂增强生物控害功能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 |
1.2 赤眼蜂来源及释放方法 |
1.3 试验地点和试验设计 |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铃虫卵在棉株不同部位的分布状况 |
2.2 赤眼蜂对棉株不同部位棉铃虫卵的寄生率 |
2.3 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 |
2.4 棉田棉铃虫及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 |
3 讨论 |
第八章 抗虫杂交棉及其邻作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季节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及棉花品种 |
1.2 诱捕器及其设置 |
1.3 取样时期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敌物种组成 |
2.2 天敌数量的季节性动态 |
2.3 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九章 不同作物布局对杂交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 |
1.2 实验设计 |
1.3 调查方法 |
1.4 类群和功能团的划分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2.2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数量比较 |
2.3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2.4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的数量动态 |
2.5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动态 |
2.6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
3 讨论 |
第十章 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
1 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基本信息 |
1.1 受体植物方面的信息 |
1.2 外源基因和遗传操作方面的信息 |
1.3 转Bt基因棉花方面的信息 |
2 转BT基因棉花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
2.1 非靶效应评估 |
2.2 基因流评估 |
2.3 抗性评估 |
2.4 生态适应性评估 |
3 转BT基因棉花的风险管理技术 |
3.1 转Bt基因棉在实验研究阶段的风险管理 |
3.2 转Bt基因棉环境释放的风险管理 |
3.3 转Bt基因棉商业化生产的风险管理 |
3.4 转Bt基因棉越境转移的风险管理 |
第十一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本文创新之处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转Bt基因抗虫棉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D]. 吴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2]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J]. 王甜甜,闫冰,陈彦君,关潇,李俊生. 环境科学研究, 2021(07)
- [3]转基因抗虫棉遗传群体Bt蛋白含量与纤维品质研究[D]. 卜鹏佳.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4]新疆南部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关系的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姚永生.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研究与新品系筛选[D]. 张京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6]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D]. 王成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7]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低酚棉近等基因系生理特性与蛋白表达差异及抗虫杂交棉生理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D]. 陈先红. 浙江大学, 2012(08)
- [8]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D]. 徐遥. 浙江大学, 2010(10)
- [9]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J]. 汪佳妮,戴小枫.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1)
- [10]转Bt基因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安全性[D]. 郭建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