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机可逆起动新型控制线路(论文文献综述)
谢仕宏[1](2019)在《用于制浆设备的异步电机空间电压矢量变频软起动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用于造纸工业制浆设备的异步电机功率巨大,直接起动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导致设备损坏、电网电压骤降,异常停机后带载起动所需电磁转矩大。而现有异步电机软起动方法存在起动转矩不足、转矩脉动大或不易直接旁路切换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7110),研究了基于六边形空间电压矢量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方法和小电容变频器理论及两相直接旁路切换控制方法。论文主要贡献可分述如下:(1)传统离散变频软起动转矩脉动的原因及改进方法研究针对制浆设备异常停机所需起动转矩较大的特点,提出一种高起动转矩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控制,可以消除传统离散变频控制的异步电机负电磁转矩脉动。首先根据三相晶闸管电路两相导通才能形成回路的特点,引入空间电压矢量理论,分析基于等效正弦波原理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电压波形,根据异步电机定子磁链与定子电压的物理关系,说明与定子磁链旋转方向不一致的电压矢量就是产生负电磁转矩脉动的原因,其次剔除产生负电磁转矩的空间电压矢量,提出按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控制的离散变频方法;最后分析在定子电流断续期间转子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定子磁链的影响,验证了定子磁链衰减量对软起动过程影响较小。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的离散变频控制方法能够消除异步电机负电磁转矩脉动。(2)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方法研究在剔除反向电压矢量基础上,根据定子电压幅值变化对空间电压矢量方向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按定子磁链轨迹控制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三相晶闸管电路两相导通时电压矢量对异步电机定子磁链的影响,找出了各离散频率点产生近似圆形磁链轨迹的电压矢量作用方法。其次建立了三相晶闸管电路两相导通时异步电机动态数学模型,推导了异步电机定子磁链方程,并计算开路零电压矢量作用时的定子磁链衰减量,证明开路零电压矢量不影响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最后提出了异步电机离散变频7-4-3-1分频软起动磁链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软起动方法相比最大起动电流可降低20%,转矩脉动显着降低。(3)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理论及异步电机能量回馈机理研究针对离散变频不能实现制浆设备转速平滑连续调节、现有变频器又不易直接旁路切换的缺点,提出一种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电路结构及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变频器直流母线电解电容的基本功能,指出电解电容增大变频器电磁惯性、导致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隔离是变频器不易旁路切换的主要原因。其次,研究了变频器在不同开关状态下异步电机能量回馈特性,并建立了稳态时异步电机回馈能量模型,从理论上验证了小电容变频器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的电路结构和基于直流母线六脉波电压的电容参数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电容充放电的电压波形逼近变频器网侧整流输出的六脉波电压波形为依据。最后研究了小电容变频器输出电压特性,通过控制逆变输出电压零相位与输入直流母线电压峰值的时间关系,使小电容变频器电压传输比最大。实验结果表明,稳态时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回馈能量较小,小电容变频器所需电容为传统变频器的1/4,但最大电压传输比和输出电压谐波含量与传统变频器相近。(4)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的连续变频软起动及旁路切换方法研究针对制浆设备驱动电机功率巨大、开关频率高导致小电容变频器开关损耗大的特点,提出了按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及旁路切换方法。首先研究了基于120°方波逆变控制和180°方波逆变控制的六边形电压矢量作用原理。然后根据小电容变频器稳态瞬时等效电路存在3.3ms两相直通的特点,提出一种两相直接旁路切换控制方法。最后分析了120°方波逆变控制和180°方波逆变控制两相直接旁路切换的具体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旁路切换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控制的小电容变频器可形成稳定的3.3ms两相等效直通电路且重复出现;基于180°方波逆变控制的旁路切换性能优于120°方波逆变控制的旁路切换性能。(5)基于变频软起动技术的制浆设备轻载节能方法研究针对制浆设备能耗大的特点,选取制浆过程主要设备输浆泵和磨浆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输浆泵轻载时降速节能原理,建立了输浆泵轻载降速控制异步电机损耗模型,并对比了调压调速控制和变频调速控制的节能效果;然后分析了磨浆机打浆控制原理及能耗模型,提出磨浆机轻载恒转矩变频调速节能控制方法。仿真数据显示,当输浆泵转速下降11.5%,采用调压调速可节能20%,采用变频调速可节能30%,并且变频调速范围更宽;磨浆机轻载恒转矩变频调速控制可有效降低电机输出功率和电机损耗。综上所述,文章发现了晶闸管离散变频产生负电磁转矩的物理原因,提出可消除负电磁转矩分量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六边形电压矢量控制方法;提出按磁链轨迹控制无反向电压矢量的异步电机7-4-3-1分频软起动控制方法;提出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电路结构及六边形电压矢量控制两相直接旁路切换方法;建立了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能量回馈模型,提出了小电容参数计算依据;建立了考虑异步电机损耗的输浆泵和磨浆机轻载变频调速节能模型。
周敬乐[2](2019)在《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退磁机理与运行状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结构上看,双转子永磁感应电机就是在传统感应电机的转子内部设置一永磁转子,为电机提供励磁磁场。电机采用双鼠笼绕组,内外鼠笼间设立磁桥,永磁磁场磁通和定子磁场磁通部分地经磁桥与笼型绕组交链,改善了主磁路。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Dual-rotor Double-squirrel-cage Permanent Magnet Induction Motor,DDPMIM)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能够综合考虑定子电枢磁场、转子鼠笼感生磁场及永磁磁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负载转矩、转动惯量和永磁转子初始位置以及电源电压大小对起动过程中永磁体退磁的影响。采用时步有限元法研究了双鼠笼绕组的屏蔽作用。确定了电机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的退磁区域,并对永磁体发生局部不可逆退磁前后的电机稳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2、通过对电机稳态特性参数和永磁体磁稳定性变化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失步、重合闸、断相以及反转等非正常运行工况对电机运行状态和永磁体退磁的影响,揭示了电动机机械负荷、重合闸时刻以及反转状态下的电压交换时刻等运行控制参数与永磁体退磁程度之间的关系。3、探究带载方式对DDPMIM稳态运行特性以及起动过程中永磁体退磁状况的影响。仿真并计算了在负载分配比例下起动过程中永磁体参考点处磁通密度最小值,分析负载分配比例对永磁极退磁的影响。研究负载分配比例对电机稳态运行时效率、功率因数等特性参数的影响,分析过程中也考虑了负载系数的影响。4、采用电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方法对DDPMIM三维全域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建立DDPMIM电磁场模型和三维温度场模型,根据电磁场稳态运行时得出的各部件损耗计算出电机各部件的热源密度,并将计算出的热源密度作为温度场热参数进而求出DDPMIM各部件的温度分布。将DDPMIM永磁转子额定负载下稳定运行时的温度场分析与鼠笼转子额定负载下的模型同步进行,并作对比分析。研究鼠笼永磁转子在不同带载方式下的电机温度分布以及永磁体不可逆退磁发生后电机整体温度变化情况。通过以上研究,为永磁电机永磁体退磁后的温度分布提供数据参考。
吕金[3](2019)在《1780mm钨钼热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钨钼板材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需求日益提高,同时节能、减排、降耗、高效的精益生产方式日益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所在,这就需要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提效增质。钨钼板带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热轧机主传动系统对板形板厚两大主要产品质量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同步电动机的交交变频作为一种高效的交流传动,成功应用于板带材热轧机生产中的主传动系统。本文围绕钨钼板材热轧机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系统供电系统设计、控制器硬件设计、调节器算法设计及应用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1780钨钼板材可逆热轧机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主轧机控制性能指标,设计了主轧机同步电动机定子回路主回路整流变压器、三相晶闸管整流器配置方案,进行了参数计算和选型。同时设计了转子励磁主回路整流变压器和转子励磁晶闸管整流器额定参数,进行了选型和方案配置。为主轧机同步电动机实现能量转换提供了功率变换系统保证。其次,设计了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基于西门子SL150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案,进行了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设计。设计了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中交流电流调节器、直流电流调节器、转子励磁电流调节器、磁链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选择。设计了主轧机上下辊单独驱动同步电动机负荷观测器和负荷平衡控制方案,为主轧机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实现打下基础。最后,对所设计的主轧机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进行电动机和变频调速装置参数设置,实际值校准,开环控制、空载调试和电流调节器、转速调节器和磁链调节器优化,进行了带负荷调试,测试了上下辊负荷平衡控制功能特性,运行曲线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张旭鹏[4](2019)在《中职学校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解决社会行业、企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任。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逐年递增,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企业发展的短板,尤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中职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单位,承担着为培养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面对的岗位群大部分是企业机电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技能基础薄弱,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因此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多所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现状及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与分析,结果发现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这样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薄弱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针对《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核心课程探索了更加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一些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较多,效果较好,通过对吉林省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访谈调查,从企业与学生两个层面深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现状,以《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为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探究,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些相关内容作为理论指导,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考核评价等方法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最后,以《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为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的案例分析,并进行实施效果分析。实践证明本研究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行之有效的。
石浩[5](2018)在《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驱动装置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大型露天煤矿运输方式为卡车运输,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相关操作人员和卡车燃料所需的费用也呈上升的趋势。为满足降低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费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利用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作为提升煤炭运输的关键设备,进而克服卡车运输的不足以及普通带式输送机受输送倾角限制的缺点,深入研究大型带式输送在露天煤矿中用于提升运输,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成为其设计和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研究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特性,优化输送机的性能,从而使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在经济上更加合理、在技术上更加可靠。针对大型波状挡边带输送机系统动力学问题,本文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模型的波状挡边输送带的粘弹性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波状挡边输送带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构建了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了赋值。利用ADAMS与MATLAB软件对在不同起动和运行条件下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得出在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起动和运行过程中,动态效应表现最明显的部位存在于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驱动滚筒的趋入端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趋入端附近的动态特性对于改善整个波状挡边带式输送系统的动态特性是至关重要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系统的动态特性除了取决于波状挡边输送带的性质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驱动装置的影响。为了适应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大型化的要求,本文对非标准系列的驱动滚筒进行了研究。在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传动滚筒摩擦传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滚筒的受力情况,推导出了欧拉公式和驱动滚筒各受力情况的计算公式,对其传动理论与滚筒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利用ANSYS软件对滚筒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取其6阶的模态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根据拓扑优化理论基础,采用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的均匀方法,以结构最小应变能为目标,对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滚筒的轴进行拓扑优化,经过优化以后,优化滚筒体积比优化之前减少了 22.6%,最大等效应力提高51.4%,滚筒轴的最大扰度降低34.5%,均在工程范围之内,符合要求。基于内置径向式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对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研究。使用ANSOFT对设计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永磁电机空载时的磁力线分布,磁通密度等,通过磁力线分布可以查看设计电机的漏磁情况。在永磁电机模型定转子中求取空载气隙径向磁密沿圆周的分布情况,进而求取空载气隙磁密谐波含量和幅值。根据分析结果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并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进行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稳态温度场分析。本文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出发,设计了滑模控制器,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并依据id=0矢量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仿真。通过滑模变结构的PMSM矢量控制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能有效减小系统的高频抖动,;其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对电机参数变化及负载转矩波动有更好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PMSM互馈对拖测试平台,在运用PMSM的矢量控制原理基础上,对整个测试平台进行了全面仿真并进行了空载、负载运行测试,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测试平台运行效果良好,效率较高,并进行了节能测试,通过试验验证,节约用电量22.3%,无功功率减少88.3%,电流降低49.1%,功率因数提高49.3%。
卢伟甫[6](2013)在《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机理及抑制退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研制过程中,如何建立计及多种非线性及复杂结构影响的退磁磁场计算模型从而揭示退磁机理,探求不同因素与退磁磁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抗退磁措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以及实验研究,对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机理及抗退磁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能够综合及分别考虑永磁体作用、鼠笼异步电机效应及变频永磁发电机效应磁场的退磁磁场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起动条件对起动过程中退磁磁场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负载条件下起动过程出现最强退磁磁场的转速与负载大小之间的关系:重载起动在接近同步速时出现最强退磁磁场,而轻载起动过程中的最强退磁磁场可能出现在转速低于1/2同步速时刻。2.通过对永磁体内部各个局部区域不可逆退磁磁场的时步有限元分析,得到永磁电机断相、失步、重合闸以及短路等非正常运行工况对永磁体退磁的影响,揭示了电动机机械负荷及定子电流大小、重合闸时刻等运行控制参数与永磁体退磁程度之间的关系。3.针对磁路法计算最大去磁工作点不能计及局部退磁的问题,建立了求解最大去磁工作点的准稳态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获得了最严重去磁情况下永磁体内最低磁密所在位置,进而进行退磁风险校核。4.提出了一种有利于提高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抗退磁能力的复合材料转子鼠笼新结构,并利用正交试验、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对复合材料导条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进行优化,显着提高了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抗退磁能力。同时,分析了转子端环阻抗、永磁体参数以及环境温度对电机抗退磁能力的影响。5.提出了永磁电机静态退磁磁场和动态退磁磁场的实验测量方法,研制了相关测试系统,设计了用于试验研究的特殊结构永磁电动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永磁体表面磁场的静态测量及起动过程动态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时步有限元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及抗退磁措施的有效性。
王灿[7](2013)在《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智能并网的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同步电机以其高效率、较强的过载能力以及能够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的特点,使其广泛地应用在大功率工业场合。但在工频直接起动大功率交流电动机的过程中,产生的起动电流可能会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且持续时间长达10多秒。这种冲击电流一方面会使高压开关和电动机的寿命缩短;另一方面会造成电网的电压降低,引起继电保护的误动作,并且会对同一母线上的其他设备的工作造成影响。通过对比各种限定电动机起动电流的方法可以发现,变频软起动是起动6000KW以上的大功率同步电机效果最好的起动方式。当使用变频软启动起动电机时,如果用大功率变频器起动大型同步电机,则长期工作时其运行成本会很大。若用小功率变频器启动,其成本虽然会很低但不能带大负载,需要起动变频器后再切换到工频。本文将详细阐述变频软启动时的智能并网过程。首先,本文介绍了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特点;接着,阐述了同步电机的变频调速原理及整个变频调速系统;然后,叙述了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最后,基于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变频软起动的智能并网系统。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同步电动机有刷励磁系统;第三章是交直交变频原理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第四章是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第五章是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智能并网的实现过程;第六章是本文总结及展望。
刘冬英,李克芹[8](2009)在《新型交流接触器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简要介绍了TJ40(CJ45)系列新型交流接触器,详细阐述了两种派生产品的用途、结构、特点和应用,即机械联锁可逆交流接触器和切换电容器交流接触器。
陈文菊[9](2009)在《基于直流数字调速方案的龙门刨床电控系统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门刨床是机械加工行业中用途比较广泛的一种大型关键设备。目前我国许多厂家仍然在使用的老式龙门刨床中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制造的A系列大型龙门刨床。A系列龙门刨的主拖动系统采用的是交磁扩大机-发电机-电动机(K-F-D)调速系统,电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因此存在着诸如能耗高、精度低、调速范围窄、控制线路复杂、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等一系列问题。本课题正是在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了龙门刨床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原系统的缺陷和用户的要求,设计了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全数字式直流驱动器为调速单元的直流调速控制方案,对一台老式龙门刨床的电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大修和改造。具体方案是采用一台英国CT公司制造的M350R全数字式直流电机驱动器代替原来的K-F-D机组,实现对工作台拖动电机的驱动和调速;用一台三菱公司的FX2N-80MR型PLC与接触器和直流驱动器联机控制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从而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可调电阻;采用OMRON新型无触点接近开关代替了原来工作台老式的机械行程开关,增加了工作台换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新系统还增加了设备的磨削功能,扩大了该龙门刨床的加工用途。本论文详细地给出了整个系统电路(包括电机拖动电路、直流调速电路及逻辑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现,并对龙门刨的各个动作的实现及系统调试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对相关的控制理论也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改造后新系统克服了原控制系统的一系列缺点,系统的调速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节能效果显着,且经济实用易于维护,为用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铎良[10](2003)在《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过程仿真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凸极同步电动机采用异步起动,起动转矩大、附属设备少、操作简单,在现代工矿企业中有很好地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凸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运行原理,在分析了凸极同步电动机定、转子绕组及阻尼绕组的电磁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过渡过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过程中励磁绕组控制方法和线路。通过分析d-q轴系下的凸极同步电动机状态方程,建立了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过渡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曲线分析、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新型励磁绕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并通过分析传统投励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定子电量法"实现凸极同步电动机最佳顺极性投励的方法。本文利用单片机(AVR系列AT90S8535)和晶闸管(SCR)硬件实现了本文提出的励磁绕组控制方法和最佳顺极性投励。通过在一台2kW、4极凸极同步电动机上进行异步起动试验和分析试验过程中的励磁绕组电流和定子绕组电流的波形,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励磁控制线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较好地解决了凸极同步电动机起动难的问题,同时改善了电机的起动性能。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对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起动性能有所改善和励磁绕组的控制设计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电动机可逆起动新型控制线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动机可逆起动新型控制线路(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制浆设备的异步电机空间电压矢量变频软起动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异步电机软起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异步电机软起动技术现状 |
1.2.2 异步电机软起动技术发展趋势 |
1.2.3 永磁同步电机对制浆设备驱动电机的挑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2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转矩脉动原因及改进方法研究 |
2.1 晶闸管控制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原理 |
2.2 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控制方法设计 |
2.2.1 基于晶闸管电路的空间电压矢量定义 |
2.2.2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转矩脉动原因分析 |
2.2.3 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控制方法设计 |
2.3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控制两相导通的数学模型分析 |
2.4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2.4.1 异步电机传统离散变频7分频控制仿真分析 |
2.4.2 异步电机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的离散7分频控制仿真分析 |
2.4.3 实验分析 |
2.5 小结 |
3 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的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方法研究 |
3.1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磁链控制原理分析 |
3.1.1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磁链控制电压矢量作用原理 |
3.1.2 三相晶闸管电路两相导通时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分析 |
3.2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软起动过程磁链计算 |
3.3 异步电机空间电压矢量离散7-4-3-1分频磁链控制方法实现 |
3.4 异步电机离散变频磁链轨迹控制仿真分析 |
3.5 实验验证 |
3.6 小结 |
4 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电路结构及控制方法研究 |
4.1 大容量电解电容对传统变频器旁路切换的影响分析 |
4.1.1 传统变频器直流母线电解电容的功能分析 |
4.1.2 传统变频器不能直流旁路切换原因分析 |
4.2 小电容变频器电路结构及控制方法设计 |
4.2.1 开关控制小电容变频器电路结构 |
4.2.2 基于六脉波电压控制的电容参数计算 |
4.2.3 小电容变频器控制方法设计 |
4.3 小电容变频器输出电压分析 |
4.3.1 电压传输比分析 |
4.3.2 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
4.3.3 小电容变频器理想数学模型分析 |
4.3.4 小电容变频器输出电压特性仿真分析 |
4.3.5 实验验证 |
4.4 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能量回馈特性分析 |
4.4.1 异步电机正向电动运行时回馈能量分析 |
4.4.2 基于稳态回馈能量吸收的小电容参数计算 |
4.4.3 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能量回馈特性仿真分析 |
4.4.4 实验验证 |
4.5 小结 |
5 基于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的变频软起动及旁路切换方法研究 |
5.1 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软起动控制方法 |
5.1.1 六边形电压矢量控制异步电机软起动原理 |
5.1.2 120°方波逆变控制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分析 |
5.1.3 180°方波逆变控制六边形电压矢量轨迹分析 |
5.2 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两相直接旁路切换原理 |
5.2.1 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旁路切换原理 |
5.2.2 两相直接旁路切换过程异步电机电磁特性分析 |
5.3 小电容变频器-异步电机系统旁路切换控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
5.3.1 120°方波逆变控制旁路切换方法 |
5.3.2 120°方波逆变控制小电容变频器旁路切换仿真分析 |
5.3.3 180°方波逆变控制旁路切换方法 |
5.3.4 180°方波逆变控制旁路切换仿真分析 |
5.4 小电容变频器旁路切换开关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
5.5 小结 |
6 制浆过程异步电机轻载节能研究 |
6.1 输浆泵轻载降压节能与变频节能对比研究 |
6.1.1 输浆泵轻载降压节能特性研究 |
6.1.2 输浆泵电机轻载降压损耗特性研究 |
6.1.3 输浆泵电机轻载变频调速损耗特性研究 |
6.2 盘磨机打浆过程节能研究 |
6.2.1 盘磨机类型 |
6.2.2 盘磨机磨浆工作原理 |
6.2.3 盘磨机打浆理论及打浆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
6.2.4 打浆过程能量消耗模型 |
6.2.5 盘磨机轻载恒转矩变频节能控制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结论 |
7.2 研究工作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退磁机理与运行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永磁感应电机 |
1.2.2 永磁电机永磁体退磁研究 |
1.2.3 电机温度场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DDPMIM永磁体退磁机理 |
2.1 DDPMIM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永磁体退磁机理分析 |
2.3 永磁体退磁研究方法 |
2.4 DDPMIM的磁场分析 |
2.4.1 多相绕组磁动势与两相磁动势等效 |
2.4.2 定转子绕组磁动势等效 |
3 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起动过程中永磁体退磁研究 |
3.1 电机起动过程永磁体退磁分析 |
3.1.1 电机起动过程的退磁机理 |
3.1.2 永磁体退磁参考点的确定 |
3.2 正常起动运行条件对永磁体退磁的影响 |
3.2.1 负载系数对退磁的影响 |
3.2.2 鼠笼转子转动惯量对退磁的影响 |
3.2.3 永磁转子初始位置对退磁的影响 |
3.2.4 电源电压高低对退磁的影响 |
3.3 极端条件下的退磁研究与退磁区域预估 |
3.4 双鼠笼转子导条的屏蔽作用分析 |
3.5 永磁体退磁对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 |
3.5.1 永磁体退磁后模型的建立 |
3.5.2 退磁前后气隙磁密的对比 |
3.5.3 退磁前后电机性能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非正常运行工况的分析 |
4.1 电机失步运行研究 |
4.2 电机重合闸研究 |
4.2.1 电机重合闸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2 重合闸时刻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4.3 电机断相研究 |
4.3.1 电机断相时的运行情况分析 |
4.3.2 负载系数对电机断相的影响 |
4.4 电机突然反转工况下的特性研究 |
4.4.1 电机突然反转时电机的运行情况 |
4.4.2 电机初始运行条件对转子反转时的影响 |
4.4.3 定子磁场反转时刻对电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带载方式对永磁感应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 |
5.1 永磁与鼠笼转子单独带载的性能对比分析 |
5.2 带载分配系数在电机起动过程分析 |
5.2.1 负载分配比例对起动过程的影响 |
5.2.2 起动过程永磁体退磁分析 |
5.2.3 重载起动过程永磁体内参考点处磁密与转速关系 |
5.3 负载分配比例对电机稳态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负载系数下电机运行状态分析 |
5.3.2 鼠笼/永磁转子分带负载分析 |
5.3.3 鼠笼/永磁转子过载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DDPMIM三维全域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
6.1 DDPMIM的温度场数值计算 |
6.1.1 基本假设 |
6.1.2 热源密度计算 |
6.1.3 散热系数计算和气隙处理 |
6.2 三维瞬态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6.2.1 永磁转子额定负载下温度场分析 |
6.2.2 额定负载分配比下电机温度分布 |
6.2.3 电机过载运行状态下的温度场分析 |
6.3 永磁体退磁对电机温度场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1780mm钨钼热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钨钼合金可逆热轧机交流传动系统发展 |
1.2.1 国外钨钼合金可逆热轧机传动控制系统发展 |
1.2.2 国内钨钼合金可逆热轧机交流主传动控制系统发展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系统主回路设计 |
2.1 1780mm钨钼板材可逆热轧机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 |
2.1.1 生产工艺流程 |
2.1.2 主传动控制性能指标 |
2.2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系统设计 |
2.2.1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整流变压器选型 |
2.2.2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三相晶闸管整流器 |
2.2.3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定子主回路晶闸管整流器 |
2.2.4 定子主回路三相晶闸管整流装置触发脉冲信号检测及保护电路 |
2.3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转子励磁主回路方案 |
2.3.1 转子励磁整流变压器 |
2.3.2 转子励磁晶闸管整流器 |
2.3.3 主传动上下辊电动机交交变频控制柜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
3.1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1.1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西门子SL150全数字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
3.1.2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全数字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3.1.3 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全数字调速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功能 |
3.1.4 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全数字调速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及联锁保护 |
3.1.5 PDA监控系统 |
3.2 主传动同步机交交变频系统开发平台软件 |
3.2.1 交交变频控制SCOUT开发平台 |
3.2.2 交交变频与一级自动化系统联锁信号 |
3.3 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调节器设计 |
3.3.1 交流电流调节器 |
3.3.2 直流电流调节器 |
3.3.3 转子励磁电流调节器 |
3.3.4 磁链调节器 |
3.3.5 速度调节器 |
3.4 主传动负荷观测器设计及负荷平衡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传动同步电动机交交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测试 |
4.1 主传动交交变频系统参数设置 |
4.1.1 电动机参数设置 |
4.1.2 控制装置参数设置 |
4.1.3 其它设备主要参数设置 |
4.2 主传动交交变频装置测试与校核 |
4.2.1 实际值反馈校准 |
4.2.2 装置上电检查及测试 |
4.2.3 转子励磁回路优化及开环转电动机测试 |
4.3 主传动交变频系统空载测试 |
4.3.1 电流调节器优化 |
4.3.2 转速调节器优化 |
4.3.3 磁链调节器优化 |
4.3.4 扰动实验 |
4.3.5 加减速测试 |
4.4 主传动交交变频系统带载优化调试及专有功能测试 |
4.4.1 带载特性优化 |
4.4.2 负荷观测器测试 |
4.4.3 换辊准确停车功能测试 |
4.4.4 上下辊负荷平衡功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中职学校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中职学校 |
2.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 |
3.理实一体化教学 |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理论分析 |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1.构建主义理论 |
2.实用主义理论 |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
1.教学目标是具有定向性 |
2.教学计划具有系统性 |
3.教学环境具有开放性 |
4.教学内容选取是动态的 |
5.教学方法灵活 |
6.教学评价具有多元性 |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三、《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现状及人才需求调研 |
(一)调研背景 |
1.调研目的 |
2.调研意义 |
(二)调研方法 |
1.问卷调查 |
2.访谈调查 |
(三)调研对象 |
(四)调研结果分析 |
1.师资力量分析 |
2.教学安排分析 |
3.教学方法分析 |
4.教学体系的评价分析 |
5.教学环境评价分析 |
6.企业对人才层次结构需求 |
7.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
四、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及内容 |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 |
1.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
2.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 |
(二)中职学校《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目标 |
1.知识目标 |
2.能力目标 |
3.情感目标 |
(三)课程内容 |
(四)课程教学方法 |
(五)课程教学环境 |
(六)课程考核评价 |
1.单项项目考核 |
2.综合任务考核 |
(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效果 |
(八)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1.培养双师型教师 |
2.转变现有的教学理念 |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
4.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
5.改进教学的评价体系 |
6.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
五、中职学校《机床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 |
(一)《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 |
1.教学设计 |
2.教学过程 |
3.技能训练评价表 |
(二)教学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5)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驱动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波状挡边输送带动态特性研究综述 |
1.3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装置动力学特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波状挡边输送带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动力学特性 |
2.1 输送带的动态特性 |
2.2 几种经典粘弹性模型 |
2.3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模型 |
2.4 波状挡边输送带连续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仿真 |
3.1 大型波状挡边输送机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 数学模型系数矩阵的赋值 |
3.3 系统的初始条件 |
3.4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的建立 |
3.5 起动速度曲线的选择 |
3.6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用驱动滚筒的研究 |
4.1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的摩擦传动理论 |
4.2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驱动滚筒的有限元分析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驱动滚筒的结构拓扑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研究 |
5.1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 |
5.2 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建模与仿真 |
5.3 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 |
5.4 基于滑模速度控制器的PMSM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
5.5 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测试实验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机理及抑制退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永磁材料和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现状及发展 |
1.2.2 永磁电机退磁性能分析方法的发展概况 |
1.3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研究关键问题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动态退磁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动态退磁机理研究 |
2.2.1 起动过程动态退磁特点 |
2.2.2 永磁磁场特点及计算模型 |
2.2.3 变频发电机效应 |
2.2.4 鼠笼异步电机效应 |
2.3 正常起动运行条件对退磁的影响 |
2.3.1 负载系数对退磁的影响 |
2.3.2 转动惯量倍数对退磁的影响 |
2.3.3 转子初始位置对退磁的影响 |
2.3.4 电源电压大小对退磁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非正常运行工况下的退磁磁场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可逆退磁分析方法 |
3.2.1 永磁体等效处理法 |
3.2.2 计及不可逆退磁的方法 |
3.3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断相运行退磁磁场分析 |
3.3.1 断相运行计算模型 |
3.3.2 不同负载下断相退磁分析 |
3.4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过载运行退磁研究 |
3.5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重合闸退磁研究 |
3.5.1 重合闸计算模型 |
3.5.2 重合闸时刻对退磁影响 |
3.6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短路退磁研究 |
3.6.1 三相短路计算模型 |
3.6.3 算例分析 |
3.6.4 负载和转动惯量对三相短路退磁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风险校核 |
4.1 引言 |
4.2 永磁体较低局部工作点时步有限元计算 |
4.2.1 永磁体最容易去磁局部单元位置的确定 |
4.2.2 起动过程永磁体较低局部工作点时步有限元计算 |
4.3 准稳态计算模型计算最大去磁工作点 |
4.3.1 准稳态计算模型 |
4.3.2 异步转速下的较低局部工作点 |
4.3.3 同步速下的较低局部工作点 |
4.4 准稳态模型和时步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抑制退磁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复合材料导条抑制退磁方法研究 |
5.2.1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复合材料转子导条改进原理和分析方法 |
5.2.2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复合材料转子导条优化 |
5.2.3 改进前后电机性能对比 |
5.3 转子端环阻抗和永磁体结构对退磁的影响 |
5.3.1 转子端环对退磁的影响 |
5.3.2 永磁体结构对退磁的影响 |
5.3.3 工作温度对退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时步有限元仿真程序的试验验证 |
6.2.1 测试系统 |
6.2.2 计算与实测对比 |
6.3 静态退磁实验研究 |
6.3.1 测试方案 |
6.3.2 测试实例 |
6.4 动态退磁实验研究 |
6.4.1 测试方案 |
6.4.2 测试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智能并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 |
1.2.1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
1.2.2 自控式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
1.2.3 同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存在的问题 |
1.3 同步电动机软起动技术 |
1.3.1 同步电动机的几种软起动方式 |
1.3.2 同步电动机软起动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同步电机有刷励磁系统 |
2.1 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及励磁控制 |
2.2 励磁控制的作用 |
2.3 他励有刷励磁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直交变频原理及其变频调速系统 |
3.1 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主电路 |
3.1.1 整流电路 |
3.1.2 滤波电路 |
3.1.3 逆变电路 |
3.1.4 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的特点 |
3.2 交直交电压型变频调速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 |
4.1 正弦脉宽调制(SPWM) |
4.2 SPWM 的实现 |
4.2.1 调制法 |
4.2.2 规则采样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智能并网的实现过程 |
5.1 变频器整流电路单位功率因数 SPWM 脉宽调制的实现 |
5.2 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5.2.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5.2.2 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
5.3 同步机励磁系统 |
5.3.1 同步电机励磁控制方式 |
5.3.2 同步电机励磁控制的实现 |
5.4 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的智能并网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总结及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详细摘要 |
(8)新型交流接触器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机械联锁可逆交流接触器 |
1.1 用 途 |
1.2 结 构 |
1.3 特 点 |
1.4 应 用 |
1.4.1 电动机“正-停-反”控制线路 |
1.4.2 电动机“正-反-停”控制线路 |
1.4.3 联锁保护 |
2 切换电容器交流接触器 |
2.1 用 途 |
2.2 结 构 |
2.3 特 点 |
2.4 应 用 |
3 结 语 |
(9)基于直流数字调速方案的龙门刨床电控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龙门刨的结构特点 |
1.1.2 龙门刨的工艺特点 |
1.1.3 龙门刨的工艺流程对电气系统的要求 |
1.1.4 龙门刨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 机床改造的意义 |
1.3 项目来源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课题任务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直流调速系统原理 |
2.1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案 |
2.2 直流调速控制系统 |
2.2.1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
2.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
2.2.3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
2.3 直流数字驱动器的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老式龙门刨床电控系统改造的可行性方案对比 |
3.2 龙门刨电气改造总体方案设计 |
3.2.1 系统总体方案 |
3.2.2 系统的主要硬件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门刨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
4.1 MENTORⅡ直流数字驱动器的原理及特点 |
4.1.1 装置的功能特点 |
4.1.2 装置的原理及组成 |
4.2 直流调速电路及 PLC 程序设计 |
4.2.1 直流调速控制电路设计 |
4.2.2 驱动器控制PLC程序设计 |
4.3 M350R 直流数字驱动器的参数设置及调试 |
4.3.1 系统动态参数计算 |
4.3.2 驱动器的调整 |
4.3.3 参数设定 |
4.3.4 系统调试 |
4.3.5 故障诊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其它电路设计及 PLC 程序实现 |
5.1 电力拖动系统主回路设计 |
5.2 抬刀控制电路 |
5.3 机床起动控制电路 |
5.4 系统其它辅助设备控制 |
5.4.1 PLC 简介 |
5.4.2 PLC 基本单元选型 |
5.4.3 PLC I/O 分配表及硬件接线图 |
5.4.4 横梁控制 |
5.4.5 工作台运动控制 |
5.4.6 进刀机构控制 |
5.4.7 油泵及磨头电机控制 |
5.5 硬件保护电路的设计及 PLC 程序设计技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及总结 |
6.1 辅助拖动系统调试 |
6.2 主拖动系统调试 |
6.3 效益分析 |
6.4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新系统外形图 |
附录二 新系统左电控柜打开图 |
附录三 新系统右电控柜打开图 |
(10)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过程仿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同步电动机的原理及特点 |
1.3 同步电动机起动方式的简介 |
1.4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2 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建立 |
2.1 同步电动机在a、b、c坐标系统中的基本电磁关系 |
2.1.1 同步电动机各绕组的基本方程 |
2.1.2 同步电动机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 |
2.2 同步电动机在d、q、0坐标系统中的基本电磁关系 |
2.3 同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及电磁转矩 |
2.4 同步电动机转子运动方程 |
2.5 同步电动机转速变化时的状态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3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仿真研究 |
3.1 MATLAB仿真软件介绍 |
3.2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仿真研究 |
3.2.1 单轴力矩的产生和合理应用 |
3.2.2 同步电动机投励过程的研究 |
3.2.3 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过程的动态特性模型 |
3.3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仿真曲线比较 |
3.3.1 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初始值 |
3.3.2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3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仿真曲线 |
3.4 同步电动机最佳顺极性投励时刻的仿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硬件实现 |
4.1 AVR单片机的介绍(AT90S8535) |
4.2 硬件电路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
4.3 定子电量法硬、软件实现难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的试验研究 |
5.1 同步电动机励磁绕组加灭磁电阻异步起动 |
5.2 凸极同步电动机最佳顺极性投励试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电动机可逆起动新型控制线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制浆设备的异步电机空间电压矢量变频软起动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 谢仕宏.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2]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退磁机理与运行状态分析[D]. 周敬乐.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3]1780mm钨钼热轧机主传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D]. 吕金. 燕山大学, 2019(03)
- [4]中职学校机床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究[D]. 张旭鹏. 长春师范大学, 2019(09)
- [5]大型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及驱动装置研究[D]. 石浩.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2)
- [6]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机理及抑制退磁方法研究[D]. 卢伟甫.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1)
- [7]同步电机变频软起动智能并网的研究[D]. 王灿.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4)
- [8]新型交流接触器的应用[J]. 刘冬英,李克芹. 低压电器, 2009(13)
- [9]基于直流数字调速方案的龙门刨床电控系统改造[D]. 陈文菊.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10]凸极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过程仿真及试验研究[D]. 铎良. 重庆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