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纸板结构与布艺造型工艺的异同

浅谈纸板结构与布艺造型工艺的异同

一、略论纸的板式结构与布料造型手工艺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季晓刚[1](2021)在《锡剧文化展示与文创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丁俊[2](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查沁怡[3](2020)在《《燕寝怡情》图册中的家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典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承,明清时期家具制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历史遗存的实物,还是文字图像等历史资料,都为我们展现了明清家具的辉煌成就。本文以《燕寝怡情》图册中出现的家具形象为研究对象,以明清时期的其它绘画作品、相关历史资料作为主要论据,通过比对同时期图像资料中出现的家具形象和参考其它明清家具资料等方法,对图册中家具的风格、年代作出论证,借此对图册的创作时间、绘画作者作出推测。文章以图册中的家具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与仇英、唐寅、殷奇这三位明清时期着名画家的绘画作品中家具形象进行横向对比,然后把图册中出现的家具摘出并对照文献资料逐个详细分析,最后深入研究图册中家具的装饰细节,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清工艺美术和古代造物、明清时期社会民俗、文化品格、审美追求、社会风尚等方面作出研究。《燕寝怡情》图册画面极其精美,内容绘制十分详细,是世俗风情画的集大成者,在图册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明清时期富贵人家的生活家居,更能从这些形象中探寻其隐藏的重要信息与文化内涵。图册中描绘的家居生活场景,对研究明清工艺美术和古代造物、研究明清时期社会民俗文化、审美追求有很大参考价值,图册中器物、服装、造景等,特别是家具形象的绘制,为我们考据年代、弥补文献内容不足提供素材。

寿焘[4](2020)在《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土建筑是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为满足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达到气候适应与环境舒适,富含民俗文化与象征意义,综合承纳并延续乡土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乡村、小城镇等小中型聚居群落为主要依托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也集中的作为传承各地区乡土文化、生活习俗及民间技艺等的综合媒介。作为构成中国乡土建筑中最为典型分支之一的徽州乡土建筑,在千百年发展衍变中,受到包括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社会发展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稳定且极具识别性、代表性的样式与类型,深具研究价值。论文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类型及其逻辑系统,揭示其物质构成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民间技艺、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架起“建构—类型”的系统研究文本,并形成了以材料建造类型、空间类型、性能类型及装饰类型为主体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建造前提、过程、模式、结果等的类型归纳。此章节通过对材料的背景、来源、组成以及工匠系统、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探究,形成对“基台/楼面、构架、围护、屋顶”等四个建造子系统的类型解析。第二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原型及其空间建构逻辑的类型梳理。此章节系统总结了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的三种基本原型和两种拓展类型,并围绕“天井”这一核心空间进行类型解析,进而探究在原型基础上形成的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类型组织规律。第三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应对当地气候所形成的性能机制的建构类型探索。此章节从影响乡土建筑的“风、光、热、水/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入手,探究徽州乡土建筑单体在应对环境,并构建自身气候适应性与舒适度中所形成的建构类型。第四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特征及其文化意义的类型总结。此章节从“装饰工艺、建构要素、意义象征”三个视角,尽可能全面的阐释装饰之于建构的意义、类型及其影响,从而将一般意义上游离于建筑本体边缘的装饰系统容纳进乡土建构的体系之中。论文紧扣“建构”这一主题,以“类型”为工具,将徽州乡土建筑的文化性、技术性、生态性和艺术性融入其中,使整个研究论述在材料建造、空间模式、性能调控、装饰意涵等方面充分揭示乡土建构的奥秘。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330余幅。

丁颖[5](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林秋丽[6](2018)在《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明代宫廷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发展于清代,衰落于民国和战争期间,在建国后得以恢复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市场冲击下,21世纪的广作家具创新发展缓慢,传承和创新是新世纪对广作家具的生存发展要求。以广州现存广作家具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人物访谈、实地测绘、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图表分析、数据统计、公式计算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历史梳理分析、广州广作家具测绘及艺术特点研究、广作家具装饰技艺和用材特点的研究、当代人对广作家具的认知调查和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得出结论如下:(1)建国后广作家具在国家扶持和保护下得到发展,于1972-1979年间达到发展顶峰。发展趋势是先平缓恢复,接着快速发展到达顶峰,最后逐渐衰落。整个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有国家创外汇和恢复经济的需要、设计生产人员的集中培养、“一五计划”提前实现后生产力的解放、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广交会上市场强烈的反响、改革开放后市场的冲击、人才的流失、设计定位的片面化等。通过对建国后广作家具的历史梳理,深入发掘背后的影响因素和研究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能给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和创新启示和教训。(2)广州现存广作家具历史时期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种类主要包括沙发椅、公座椅、圆桌凳、梳妆台、三角椅等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家具,整体造型中西结合、尺寸比例接近现代家具,符合人体工程学。纹样丰富,集中国传统吉祥素材和岭南特色素材进行创作,有独特的地域特色。通过详细研究各类特色广作家具艺术特点,能总结归纳其中的设计规律和验证历史现象,给后面当代广作家具设计创新数据上的支撑。(3)广作家具沿袭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加入特色木雕、大理石镶嵌、螺钿镶嵌、玻璃画、画珐琅、嵌瓷片、嵌刺绣和百宝嵌等装饰技艺,总结装饰工艺为木雕、镶嵌和绘画。在用材上,用料大方,家具腿部的弯曲构件一般是一木挖成。木材种类包括酸枝、紫檀、花梨木、鸡翅木、铁力木、楠木、坤甸木、菠萝格、柚木和樟木等,木质坚硬,色泽沉稳,纹理优美。(4)问卷结果显示40岁以下人群为主要的被调查对象,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具为床、餐桌、餐椅、衣柜、沙发椅,对当代广作家具的创新设计建议是在继承传统广作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造型要求年轻化和时尚化,同空间同套系是最受欢迎的模式。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结果总结反思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问题,并以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验证,给当代广作家具的创新发展以建议和思路。

吕晓萌[7](2018)在《包豪斯和美国 ——一部现代设计史的塑造》文中提出自1919年诞生至今的近百年来,包豪斯逐渐发展成为了艺术史中不可逾越的篇章。无论之于现代设计、或是当代艺术,包豪斯都可被视作一门显学,在宏观视觉艺术史的范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人们似乎更习惯于接受当下的结果,却甚少思考形成的过程。包豪斯在德国被纳粹势力关闭后,相当一批包豪斯人是作为“难民”辗转全球各地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包豪斯核心成员——创始人兼首位校长沃尔特·格罗比乌斯;以及在德期间最后一任校长密斯·凡·德·罗都选择了迁居美国。此外,本就出生于纽约的旅欧画家、创作《包豪斯宣言》封面木刻的莱昂内尔·费宁格;首位留校教学的包豪斯毕业生约瑟夫·阿尔伯斯与其夫人安妮·阿尔伯斯;设计出“瓦西里”钢管椅子的马歇·布鲁尔;改革版面编排的赫伯特·拜耶;以及强调科学实践的莫霍里-纳吉都进入了美国本土。虽然过程艰辛,但是他们最终都获得了这块新大陆的认可,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当代艺术、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除却这些教员,当年颇为活跃的包豪斯学生们——桑迪·沙文斯基、T·卢克斯·费宁格等也都在美国立足,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虽然过程极尽复杂,但是美国依然成为了包豪斯人们当时赖以为生的沃土。本文通过九个章节的探讨,尝试对1933年以来包豪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还原、分析和阐述,并力图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调研,以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剖析包豪斯通过美国获得当下历史地位的真相。此研究也将揭示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是如何逐渐成长为世界艺术巨擘、并最终获得在世界现、当代艺术领域中重要地位的。本研究结束时,正值包豪斯百年之际,全世界似乎都酝酿着一股涌动且亢奋的气息。也许中国学者异于世界他国的独特立场,将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源自西洋的艺术命题进行不同往常的解释。

吴芳芳[8](2016)在《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蒙古族服饰中所特有的装饰语言为立足点,从民族地理环境,审美特征,造型和色彩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深入研究蒙古族服饰的历史形成原因及发展,同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部落蒙古族服饰的异同。从审美的角度深入研究蒙古族服饰的款式造型、色彩运用、工艺特点、服饰配件、审美特征;从功能性方面详细分析了蒙古族服饰中的蒙古袍、坎肩、头饰的作用,并延伸到礼仪内涵、历史内涵、生活内涵等。全面总结了蒙古族服饰的特点特色,将功能性归纳整理,对蒙古族服饰的造型款式、色彩搭配、图案装饰进行了研究性总结,归纳出蒙古族服饰具有方便穿着的实用特点、风格多样的地域特点、纯净冷艳的色彩特点等。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了蕴藏在民族服饰内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的比较,通过前期资料的准备,实地考察和市场调查的方法,抓住当下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寻找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民族艺术发展道路,在做好保护与传承民族艺术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好的与现代商品经济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民族艺术,从而取得民族艺术的长足发展。

朱宁[9](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袁晓莉[10](2013)在《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长期孤悬海外,深入山地的黎族在晚近依然保持和遗留着原初的生存状态,吃、穿、住、行、用等的造物生产中,都集中凸显了人类为了生存求索与行为动机的原型特质。黎族人在自然与生命、生存与创物之间以动态的平衡来协调生命本质与精神诉求,主动的、本能的与外在条件相互适应而又不自觉的形成了人类早期共有的造物设计特征,这是本文研究的焦点。以此,从黎族的个案来揭示人类造物设计的源溯、装饰的本质、造物与人类生存及其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类早期的物质文化活动与运行机制。此外,本文在分析黎族群体意识下形而上的造物思维与原始宗教投射后,进而对生产、生活工具的创生与技术实现作以专门研究,并对具有特质的物质设计探寻以艺术与精神的创造真谛,以及阐释了黎族造物的原始性文化相遇外来冲击所作出的转折等。从中总结出黎族造物在人类生存与创物的本能需求下,具有自发性造物与性别分工,功能至上与一器多用,“元造型”及其优化适用,实用、宗教与审美的交织,约定俗成而未成规范,造物择材的因地制宜,以及工具的初创与智慧的发挥等众多造物特征,这实则也是人类早期造物活动所经历的普遍规律。

二、略论纸的板式结构与布料造型手工艺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纸的板式结构与布料造型手工艺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燕寝怡情》图册中的家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明末清初社会风貌与《燕寝怡情》图册
    第1.1节 晚明社会风貌
    第1.2节 清初社会风貌
    第1.3节 《燕寝怡情》图册概述
        1.3.1 日常活动
        1.3.2 内寝情态
        1.3.3 庭院怡情
    第1.4节 《燕寝怡情》中的民俗风情
        1.4.1 民俗风情之红袖添香
        1.4.2 民俗风情之三寸金莲
第二章 《燕寝怡情》图册绘制年代及作者考
    第2.1节 图册风格与绘制年代分析
    第2.2节 图册绘制风格与唐寅、仇英、殷奇绘画作品对比
        2.2.1 与唐寅绘画作品对比
        2.2.2 与仇英绘画作品对比
        2.2.3 与殷奇绘画作品对比
    第2.3节 图册作者分析
第三章 《燕寝怡情》图册中家具类型分析
    第3.1节 明清家具风格厘定
        3.1.1 明式家具
        3.1.2 清代家具
        3.1.3 清式家具
    第3.2节 桌案类家具
    第3.3节 凳椅类家具
    第3.4节 床榻类家具
    第3.5节 其他家具
第四章 《燕寝怡情》家具装饰鉴识
    第4.1节 明清家具装饰设计的发展
    第4.2节 图册中家具腿足装饰分析
    第4.3节 图册中家具纹饰分析
        4.3.1 龙纹
        4.3.2 凤鸟纹
        4.3.3 云纹
        4.3.4 缠枝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4)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及其类型架构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问题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 相关概念
        1.2.1 徽州与徽州地区
        1.2.2 乡土建筑与徽州乡土建筑
        1.2.3 建造系统与建构体系
        1.2.4 类型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乡土建筑研究发展概况
        1.3.2 建构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3 类型学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4 徽州乡土建筑研究领域
    1.4 研究分类与方法
        1.4.1 研究分类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建造类型
    2.1 背景成因与材料资源
        2.1.1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2.1.2 材料资源与建造前提
        2.1.3 材料选择与造屋构形
    2.2 建造工艺与匠作传统
        2.2.1 建造工艺的源流
        2.2.2 工匠系统与流程
        2.2.3 建造模式与过程
    2.3 建造系统及其类型
        2.3.1 基台与楼面系统
        2.3.2 构架系统
        2.3.3 围护系统
        2.3.4 屋顶系统
    2.4 本章小结:材料的组织逻辑及其建造类型的归纳
第三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类型
    3.1 空间基本类型
        3.1.1 三种基本类型
        3.1.2 两种衍生类型
        3.1.3 基本要素类型
    3.2 类型的核心空间:天井
        3.2.1 天井的空间意义
        3.2.2 天井的空间类型
    3.3 空间类型的组织逻辑
        3.3.1 空间扩展机制
        3.3.2 地形应变机制
        3.3.3 建造构形机制
    3.4 本章小结: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空间衍变规律的探索
第四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性能类型
    4.1 环境调控的性能建构维度
        4.1.1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4.1.2 材料建造的环境适应性
    4.2 风环境调控
        4.2.1 空间模式
        4.2.2 建构要素
        4.2.3 风环境调控模型
    4.3 光环境调控
        4.3.1 空间模式
        4.3.2 建构要素
        4.3.3 光环境调控模型
    4.4 热环境调控
        4.4.1 热平衡系统
        4.4.2 热调控模式
        4.4.3 热环境调控模型
    4.5 水/湿环境调控
        4.5.1 水环境调控
        4.5.2 湿度调控
    4.6 本章小结:建筑环境调控模式及其性能类型的阐释
第五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类型
    5.1 工艺技法与装饰类型
        5.1.1 徽州三震
        5.1.2 建筑彩绘
        5.1.3 匾额楹联
    5.2 建构要素与装饰层级
        5.2.1 立面要素
        5.2.2 地面铺饰
        5.2.3 空间连接
    5.3 题材类型与象征意义
        5.3.1 题材与图式
        5.3.2 空间与意涵
    5.4 本章小结:装饰类型的归纳及其文化意义的表述
第六章 结语:材料、空间、性能、装饰四维架构的徽州乡土建筑建构类型及其体系
    6.1 研究结论
        6.1.1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6.1.2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类型定义
        6.1.3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6.2 研究创新点
        6.2.1 通过类型学归纳提炼出定义徽州民居类型特征的“建构要素”
        6.2.2 创建并多维度阐释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理论架构
        6.2.3 系统构建基于“建构”视野的乡土建筑“类型学”研究方法
    6.3 研究展望
        6.3.1 “材料——建造系统”的乡土建筑更新方向
        6.3.2 “性能——建构类型”的乡土建筑生态方向
        6.3.3 “乡土建构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社会整体营造方向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5)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工业化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1.2.4 高层住宅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的目的
        1.4.3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2.4.1 总结与评述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1 建筑构件体系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3.2.2 唯一性原则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3.3.1 分类方法
        3.3.2 分类步骤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3.4.1 结构体系
        3.4.2 外围护体系
        3.4.3 内分隔体系
        3.4.4 内装修体系
        3.4.5 管线设备体系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4.2.1 混凝土体系
        4.2.2 模板体系
        4.2.3 钢筋体系
        4.2.4 脚手架体系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4.4.4 架子装备化
        4.4.5 建造智慧化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5.1.1 协同的概念
        5.1.2 BIM技术概述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5.3.1 协同目标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6.1.1 项目概况
        6.1.2 场地布局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6.2.1 结构体系设计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6.6 建造实践总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作者简介
致谢

(6)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2.1 国外关于广作家具的研究
        1.1.2.2 家具收藏届对广作家具的研究
        1.1.2.3 国内对广作家具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2.1 研究内容
        1.2.2.2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2.1 学术意义
        1.3.2.2 社会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历史
    2.1 建国初期(1949-1956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1.1 建国初期广作家具的历史发展
        2.1.2 建国初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2 合作社时期(1956-1965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2.1 合作社时期广作家具的历史发展
        2.2.2 合作社时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3 合作工厂时期(1965-1978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3.1 合作工厂时期广作家具的历史发展
        2.3.2 合作工厂时期广作家具分析
        2.3.3 合作工厂时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4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4.1 改革开放初期广作家具的发展
        2.4.2 改革开放初期广作家具分析
        2.4.3 改革开放初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探究
    2.5 新世纪时期(1992年至今)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5.1 新世纪时期广作家具的发展
        2.5.2 新世纪时期广作家具分析
        2.5.3 新世纪时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6 建国后广作家具历史发展的总结
3 广作家具的艺术特点
    3.1 广州广作家具的造型特点
        3.1.1 沙发椅的造型特点
        3.1.2 三角椅的造型特点
        3.1.3 公座椅的造型特点
        3.1.4 梳妆台的造型特点
        3.1.5 圆桌组的造型特点
    3.2 广州广作家具的纹样特点
        3.2.1 动物纹样特点
        3.2.2 植物纹样特点
        3.2.3 组合纹样特点
        3.2.4 博古纹样特点
        3.2.5 抽象线条纹样特点
    3.3 广作家具的装饰技艺特点
        3.3.1 广作家具的雕刻技艺
        3.3.2 广作家具的螺钿技艺
        3.3.3 广作家具的大理石镶嵌技艺
        3.3.4 广作家具的其他装饰技艺
        3.3.4.1 广作家具玻璃画历史及特点
        3.3.4.2 广作家具画珐琅历史及特点
        3.3.4.3 广作家具嵌瓷片及其他装饰技艺特点
    3.4 广作家具的材料特点
4 当代广作家具创新设计实践
    4.1 当代人对广作家具的认知和需求调查
    4.2 当代广作家具创新设计定位
    4.3 当代广作家具设计实践
        4.3.1 当代广作单体椅子设计实践
        4.3.1.1 “蝴蝶椅”的设计演示
        4.3.1.2 “小姐椅”的设计演示
        4.3.1.3 “灵芝椅”的设计演示
        4.3.1.4 “雨打芭蕉椅”的设计演示
        4.3.2 当代广作套系家具设计实践
        4.3.3 当代广作空间搭配实践
    4.4 当代广作家具设计方案优化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包豪斯和美国 ——一部现代设计史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世界为什么选择了包豪斯?
    二、包豪斯的遗产
    三、包豪斯和美国
    四、宏观艺术史视野下的设计史研究
    五、超越狭隘的艺术史语境
        (一)、设计史在美国艺术史研究中的局限性
        (二)、二十世纪以来美国艺术史书写中的设计问题
        (三)、日渐开放的艺术史书写
        (四)、方法论的框架
    六、包豪斯过时了吗?
        (一)、打破包豪斯作为显学的惯常
        (二)、包豪斯的存在价值否决了包豪斯的永恒
    七、包豪斯文献
        (一)、包豪斯“出版文献”综述
        (二)、“新”材料的发掘与实证、文献的二元比对
    八、建立有价值的写作模式
        (一)关于包豪斯的写作模式
        (二)比较研究中的新问题
第二章 、出走美国的包豪斯
    一、校长出走
    二、阴霾多愁的伦敦生涯
    三、包豪斯的命运与哈佛的选择
    四、斡旋于新大陆与纳粹之间
    五、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与包豪斯的新生
    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得到了什么?
    七、编织美利坚的包豪斯关系网
    九、美国的立场
第三章 包豪斯的美国梦
    一、重建包豪斯
    二、包豪斯终结于1938
    三、“去包豪斯”背景下的芝加哥设计学院
    四、超越包豪斯的设计学院
    五、从“完整的产品”到“完整的人”
    六、名亡实存的理想
    七、末任校长的最后时光
    八、莫霍里-纳吉与新包豪斯的遗产
    九、女性的力量
第四章 格罗比乌斯的包豪斯异化实践
    一、从德绍到林肯——重新出发的格罗比乌斯
    二、立场的嬗变——哈佛教授格罗比乌斯
    三、分道扬镳的包豪斯师徒
    四、矛盾的根源
    五、势力斗争中的哈佛设计研究生院
    六、格罗比乌斯的哈佛遗产
第五章 承欧继美的黑山社区
    一、黑山中闪耀的包豪斯之光
    二、寂静蓝岭的乌托邦
    三、实验精神萌芽于封闭社区
    四、约瑟夫·阿尔伯斯在黑山的艺术教育实践
    五、时过境迁——包豪斯理念在黑山学院的异化
    六、与时俱进的包豪斯人
    七、约瑟夫·阿尔伯斯的美国遗产
    八、从贵族到精神贵族——安妮·阿尔伯斯在美国
    九、作为黑山教员的包豪斯学生
    十、包豪斯人在黑山权斗中的胜利
    十一、走向伊甸湖
    十二、黑山学院夏季学院
    十三、德国人?还是美国人?
    十四、成长于包豪斯的美国家族
    十五、从黑山到耶鲁——阿尔伯斯的选择
    十六、永不消逝的包豪斯之光
第六章 、特殊的包豪斯人
    一、孤独行走的赫伯特·拜耶
    二、包豪斯关系网中的关键人物
    三、远离东海岸的新世界
    四、从贝伦斯到包豪斯——密斯与格罗比乌斯的宿命
    五、从威森霍夫到伊利诺伊——独一无二的密斯·凡·德·罗
    六、营造“国际风格”
    七、和而不同的两位包豪斯校长
    八、密斯的继承者们
第七章 、来自美国本土的冲突与共生
    一、从缺席到主持——经济大萧条前后的命运嬗变
    二、新移民与本土从业者的设计冲突
    三、欧美设计的文化差异
    四、资本逐利背景下的美国设计
    五、新移民与原住民的共生
第八章 美国“支配”下的包豪斯史
    一、在美包豪斯人对留德包豪斯人的经济援助
    二、美国主导下的新时代欧洲文艺复兴
    三、美国援建“战后包豪斯”
    四、包豪斯档案馆的建立与包豪斯历史的厘定
第九章 、美国“塑造”世界艺术史
    一、美国的艺术史立场
    二、当代艺术,美国制造
    三、世界艺术史塑造中的三个美国维度
    四、从抽表到波普——美国的话语权
    五、作为非原创作品的存在价值与视觉复制
    六、从美利坚到全世界——文化主权的全面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论文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一节 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形成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蒙古族服饰装饰艺术形式
    第一节 头部装饰艺术
    第二节 上身装饰艺术
        一、种类繁多的蒙古袍
        二、特色服饰——坎肩
        三、别样的风情——银饰
    第三节 下身装饰艺术
        一、不可缺少的饰品——腰带
        二、民族特征的代表——蒙古靴
第四章 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的审美
    第一节 蒙古族服饰装饰的图案语言
    第二节 蒙古族服饰装饰的色彩语言
    第三节 蒙古族服饰装饰的手针缝纫语言
    第四节 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的刺绣语言
第五章 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
    第一节 蒙文字体的设计与应用
    第二节 传统图形的应用
    第三节 传统色彩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1.1 研究对象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上篇:因素分析篇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2.1 控制因素
        2.1.1 客观约束
        2.1.2 主观需求
        2.2 输入因素
        2.2.1 材料、能源、信息
        2.2.2 人与材料
        2.3 机制因素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2.3.2 媒介、协作、竞争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2.4 输出因素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2.5 小结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3.4 小结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4.4 小结
    本篇总结
中篇:系统综合篇
    第5章 实体系统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5.3.1 研究界定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5.6 小结
    第6章 信息系统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6.2 几何的度量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6.3 受力的形变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6.4 数字的整合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6.5 小结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本篇总结
下篇:案例应用篇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8.4 小结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9.1 边界条件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9.5 小结
    本篇总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论文研究成果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10.2 领域展望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第一章 黎族造物的野性思维
    第一节 黎族造物的自发性及集体表象
        一、 原始生存意识下的造物发生
        二、 黎族造物的群体行为
        三、 集体表象与黎族造物的精神属性
    第二节 黎族造物的“神秘性”思维
        一、 黎族的认知方式与“神秘性”思维
        二、 神秘性思维与黎族造物的内容选择
        三、 神秘性思维在黎族造物形式上的反映
    第三节 黎族造物的“互渗律”
        一、 “互渗律”决定造物中人与图腾的转换观念
        二、 神灵物象的人格化
        三、 原型与象征物的互渗
第二章 黎族原始宗教的造物投射
    第一节 自然神灵的物化
        一、 雕刻出来的祈祷
        二、 芒果树上的大皮鼓
        三、 三块石头垒出的敬畏
    第二节 造物的图腾与禁忌
        一、 蚺蛇:密林中的庇护与“蛇郎”
        二、 甘工:狩猎族群的鸟羽与神话时代的禾魂
        三、 色顺:竹子的孩子与氏族
    第三节 祖先与创物的观念
        一、 石祖:祖先鬼与生殖的复合体
        二、 黥刺:上世宗祖的认亲标志
        三、 大力神纹:祖先英雄的象征
第三章 黎族生活与造物:设计发生学
    第一节 质朴生活与衣着的早期形态
        一、 从设计发生看黎民的“贯首服”
        二、 “绩木皮为衣”:纺织前的美服
        三、 遮羞与护体:“腰布”的形制
        四、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原始棉种与用棉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原始器具
        一、 匏:采集时代的渡河方式设计
        二、 独木器:设计的木器时代
        三、 编织器:竹、草、藤编就的日常生活
        四、 陶器:黎家生活价值的创造
    第三节 聚落生活的居住方式
        一、 船形屋:地理及生产生活环境的适应
        二、 “谷仓”:原始社会共享关系的表征
        三、 “隆闺”:两性生活的隐喻
第四章 黎族生产方式的工具创生
    第一节 山栏稻:刀耕火种的祭献
        一、 前期准备:率性而为
        二、 钻木取火:点燃丰收的希望
        三、 播种—守护:戳穴棒与叮咚的变奏
        四、 盛装的礼仪:开镰收割
        五、 晒谷场上的喜悦:舞者与道具
    第二节 狩猎与捕鱼:猎手的智慧
        一、 山林间的猎器与诱惑的陷阱
        二、 投矛刺鱼与溪流中的利器
    第三节 收获之路:原始运输的方式
        一、 竹筏输物:简易随行的水上工具
        二、 独木成舟:神话时代的创造
        三、 板轮牛车:功能与形式
第五章 黎族造物的技术实现
    第一节 早期制衣技术的显现
        一、 剥树捶衣:见血封喉树的见证
        二、 踞织腰机:织造技术的原始印记
        三、 缬花黎布:纺、染、绣的技艺升华
    第二节 原始凿刻技术的遗存
        一、 刳木成器:从熏烧到剡斫
        二、 雕饰刻纹:刮削兽骨的技艺
    第三节 原初制陶技术的活化石
        一、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方法
        二、 露天烧造:柴堆上的烧成技术
    第四节 编织与营造技术
        一、 竹、藤、草编织技术的分类
        二、 船形屋:营造技术与演变
        三、 辁:制轮技术的原始遗存
第六章 黎族造物的生命与精神创造
    第一节 初创的造物形式美感
        一、 对自然提炼式的模仿:具象形式的处理
        二、 几何造型中的美感:抽象形式的运用
        三、 似与不似之间的把握:意象形式的表现
    第二节 锦上花:黎族服饰图案的生命意象与风格比较
        一、 从“孕育”到“庇护”:“崇拜”的图案
        二、 渔猎采集走向农耕定居:“生产”之纹饰
        三、 宗教的神圣迈入世俗的欢快:“生活”的描绘
        四、 由庄重肃穆到明丽生动:黎族服饰图案的风格划分
    第三节 涅面文身:黥刺的精神象征与形式比较
        一、 神秘的“打登”:痛苦的悲怆与有意味的庇护
        二、 近观其形:“庇护之神”烙印下的深沉形式
第七章 黎族造物的原始性文化与转折
    第一节 物化的文字
        一、 刻木为契:古老的记事方式
        二、 “插星”与“禁星”:物的语义标记
    第二节 造物的女性角色
        一、 造物主体:生活、生产的支配者
        二、 母系氏族:女性丰沛的创造力
        三、 制度遗俗:女性在氏族中的地位
    第三节 造物的交流与转折
        一、 火耕迈入稻作:铁器与土砻
        二、 原始崇拜相遇道教神只:灵符与道化题材
        三、 汉化的近世理想:黎族图案中的吉祥符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海南黎族树皮布制作技术之调查内容
    二、 黎族筒裙上的汉字“千言锦书”全文
    三、 撰写本文的主要田野考察概要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

四、略论纸的板式结构与布料造型手工艺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锡剧文化展示与文创空间设计研究[D]. 季晓刚. 江南大学, 2021
  •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3]《燕寝怡情》图册中的家具研究[D]. 查沁怡. 苏州大学, 2020(03)
  • [4]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D]. 寿焘. 东南大学, 2020
  • [5]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6]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D]. 林秋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包豪斯和美国 ——一部现代设计史的塑造[D]. 吕晓萌.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8]蒙古族服饰装饰语言的应用研究[D]. 吴芳芳. 宁夏大学, 2016(02)
  • [9]“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10]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D]. 袁晓莉. 南京艺术学院, 2013(04)

标签:;  ;  ;  ;  ;  

浅谈纸板结构与布艺造型工艺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