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lement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Tianchi Volcano(论文文献综述)
唐裕[1](2021)在《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文中指出地球表面的火山,无论是在海洋还是陆地上,大都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而大陆上的板内火山活动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例外。中国东北地区以松辽盆地为中心,广泛分布着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板内火山,它们的成因与演化,难以采用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或地幔柱假说来解释,特别是那些远离构造板块边界发生的火山活动,其起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靠近长白山火山的单模式成因的龙岗火山区,因为火山锥的数量(大约160个)和密度在我国第四纪火山区中首屈一指,是研究板内火山作用的理想试验场之一。现有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结果认为,龙岗火山区和长白山火山区在地幔深度存在着共同的来源,但是龙岗火山区却为单一的粗面玄武岩区,其主微量元素同位素结果更是表明其岩浆来自未经混染的幔源岩浆,没有经历地壳岩浆房阶段。相比较于中心式喷发的长白山火山,龙岗火山区经过了怎样的不同演化机制而造成了分异状态的差异,仍然缺少有力的地球物理学图像对其进行支持。本次研究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龙岗火山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面积性的大地电磁观测,最终得到覆盖124.5°~129°,41.5°~43.5°范围内包含41个测点的面积性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这其中包括宽频大地电磁数据33个,观测时间20小时,平均测点间距30km;长周期大地电磁数据8个,观测时间7~30天,观测按照1°网格设计测点位置。数据相位张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下结构三维性较强。因此,论文采用三维反演技术对阻抗数据进行反演。考虑到龙岗火山区数据受到较大的电磁干扰,特别是辅阻数据,因此,为了获得较为可靠的反演模型,我们仅使用了受到干扰较小的主阻抗数据进行了反演。在反演过程中对模型影响大的重要参数,如网格大小、初始模型电阻率等参数进行了试算,最终选择了稳定性和一致性较为一致的三维电阻率模型作为讨论的模型基础。针对模型中火山区深部及其周边区域存在的典型异常体进行的模型替换验证表明,我们反演得到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我们的三维电阻率模型显示,龙岗火山区敦化-密山断裂与浑江断裂之间,中下地壳位置存在低阻体(C1),该低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低阻异常主体范围约东西60km,南北30km,深度范围约为17~45km,电阻率范围约为5?·m~40?·m,具有较高的熔融比例。该中下地壳的岩浆体的出现,预示着龙岗火山区深部的岩浆可能已经发生了演化和分异,而在地表出现的火山岩浆可能不是直接来自该异常,而是来自更深部的异常。我们的发现表明,板内火山岩浆可能存在非常大的侵入/喷出比例。异常体在35km后逐渐与敦化-密山断裂带周边其他低阻体联结构成一个更大规模的低阻体。结合火山岩结果,我们推测,龙岗火山区的低阻异常有着来自深部的岩浆源区,且该源区与敦化-密山断裂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敦化-密山断裂为岩石圈尺度的深断裂,结合东北地区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我们推测来自地幔的部分熔融等热物质以敦化-密山断裂为通道从地幔深度运移到龙岗火山区下方,是构成龙岗火山区火山物质的主要来源,形成了新生代龙岗火山区的大规模的火山作用。此外,龙岗火山区也是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虽然地震活动主要受到浑江断裂北东部分控制,但我们的结果显示,在地震区深部10km以深,存在5?·m~20?·m的低电阻率异常,且该异常可能为火山区深部低阻主体异常的一个分支。我们认为,该区的地震活动可能是区域岩浆活动的重要证据。对比地球密度、速度、温度和大地水准测量结果,我们推测在龙岗区下方,仍然存在较为活跃的岩浆补给作用。
姜丹丹[2](2021)在《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长白山火山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前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被认为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可能性的休眠火山,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威胁。另一方面,该区域断裂发育,区内分布有多个温泉群,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然而长白山火山区域被大面积新生代火成岩覆盖,使得对内部构造特征认识不清,给地热资源开发、火山灾害预测等工作造成困难。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是地热资源探测的重要手段。然而,长白山火山区域地形复杂,植被覆盖面积大,在利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方法时施工困难,经济成本高。重磁勘探是以天然岩矿体密度和磁性差异进行探测的方法,具有探测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探测深度大等优点,在识别断裂构造、圈定隐伏岩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重磁勘探方法对长白山火山区域进行反演解释,揭示莫霍面和居里面分布特征,探测与热异常有关的断裂构造,精细刻画地下深部密度和磁性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计算区域大地热流分布和构造岩浆囊冷却模型研究地温场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完善地热成因机理,为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质概况,分析区域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和温泉分布等特征。该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北西、北东和北北东向为主的数条大断裂带组成了长白山及其周边区域新生代以来的主体构造格局。穿过天池火山的鸭绿江—甑峰山断裂、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等提供岩浆运移通道。同时研究区内具有众多水温高、涌水量大的温泉,反映出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勘查远景。对卫星重磁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了解长白山火山区域深部构造结构。研究经典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由区域重磁数据分别反演莫霍面和居里面。结果显示该区域莫霍面最深约44 km,位于天池西南约120 km的朝鲜境内。同时,长白山天池东南约25 km具有次级莫霍面深度中心,深度超过40 km,向四周逐渐变浅。而研究区域居里面埋藏深度较浅,居里面隆起区位于天池、长白和临江一带,与已知温泉点和断裂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重磁三维物性正反演理论进行研究。研究了基于规则网格灵敏度矩阵的排布规律构造“伪灵敏度矩阵”的快速正演算法,达到了降低正演计算量和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加权函数(深度权函数、模型约束函数,几何约束条件和物性上下限约束等)对反演算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四叉树数据压缩技术的反演算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数据梯度大的地方精细采样,对数据梯度小的地方稀疏采样,从而使低效信息数据量和所占权重减少,降低了所需计算机内存,提高了反演速度和反演效率。结合向上延拓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和径向对数功率谱对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进行异常分离,并通过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技术将不同方法分离出的信息进行融合,使得局部信息得到优化和增强。利用三维重磁反演算法对分离出的局部场进行反演,精细刻画了地下密度和磁性结构特征。由重力反演结果反映出三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其中包括敦化—密山断裂、富尔河—古洞河断裂、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另外有多条北西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的断裂带切过天池火山口。重力反演结果还显示,在长白山下方存在规模较大的低密度体,从浅部5 km到40 km深度均有分布,被认为是岩浆囊主体部分,另外存在由岩浆囊主体向外发散且密度相对较高的低密度体,被认为是深部岩浆向浅部运移的通道。由磁反演结果显示,浅部存在密集、不连续和交错分布的高低磁异常,推断其为破碎断裂带,有利于热水的富集和运移。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温场分布特征。利用地壳厚度、地形、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等17类地质参数与大地热流的统计规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并利用临近区域实测大地热流值验证了训练方法的可靠性,继而成功预测出研究区域大地热流值。结果显示,大地热流值等值线呈椭圆状闭合曲线,椭圆长轴近北东向,在天池、长白等地及其周围大面积区域是大地热流高值异常区,最高大地热流值在天池南侧,其值高于84 m W/m2,向四周逐渐降低。大地热流高值异常范围大,结合该地区居里面也较浅的特征,推测其深部存在巨大的热源物质。同时通过构建高温岩浆囊冷却模型,研究热流密度和岩浆囊温度对温度场时空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岩浆囊持续向周围地层散发热量,促使了该区域地温梯度的上升。另外,岩浆囊温度对温度场影响较大,而在没有热补给情况下,岩浆囊温度在1 Ma之内基本冷却。在研究基础上,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成因机理,并给出该区域地热成因概念模型。长白山地热资源属于深部岩浆型地热,热源主要为火山口下方地壳中巨大的岩浆囊。深部岩浆沿断裂通道向上运移,导致大地热流值升高,同时存在幔源热通道使得深部热量为地壳岩浆囊持续供热。综上所述,通过对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地质条件调查、重磁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温度场分布特征研究等工作,对长白山火山区域热成因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管彦武,崔承赞,杨国东,刘嘉麒,李允秀,吴昌桓,金旭,吴燕冈[3](2020)在《基于重力剖面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壳岩浆囊建模》文中研究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多成因复式火山,在近2000年来,曾经发生过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喷发。为了进一步研究长白山天池火山的潜在危险,有必要研究火山的岩浆囊位置和分布。为此,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开展了一条南北方向的重力剖面测量。结合前人工作,如地震勘探P波速度反演和大地电磁测深(MT)电阻率反演,以及地质信息,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建立了一条长约150km的密度模型。从建模结果图中可以发现:(1)长白山天池下方存在地壳岩浆囊;(2)长白山天池北坡地壳存在一个高阻、低密度体,深度在7~15km,距离天池2~10km,可能是富含气体的岩浆囊;(3)在南坡和北坡大约3km深度处普遍存在一个岩浆岩层;(4)在天池下存在一个已经塌陷堵塞的火山颈。
陈海潮[4](2020)在《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火山地层和火山地质填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喷出物覆盖于长白山天池及邻区的绝大部分区域,区内火山碎屑喷出物的分布特征和火山地层特征较为复杂。本文主要从火山碎屑分布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堆积模式、充填样式、构造层六个方面对长白山地区火山碎屑喷出物与火山地层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白山地区基础地质图,尽管地质图还有很大缺陷,但可以为领域研究学者提供便利,也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距天池火山口由近及远呈一定规律变化,近源堆积以黄色浮岩为主,中源堆积以黑色浮岩为主,远源堆积以白色浮岩为主,随着距离的增加浮岩碎屑的分选与磨圆变好。火山碎屑堆积物随着距离的增加,炭屑含量减少,基岩碎屑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火山碎屑再搬运的结果。根据细微火山碎屑(火山灰)与气象站期熔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和熔岩可能起源于幔源基性岩浆的分异演化,在上侵时受地壳组分的混染。整体处于非造山板内拉张构造环境下。长白山地区新生代火山地层具有复杂的建造过程,如望天鹅火山、头西火山和长白山火山已确定出了22个喷发期次。根据调查将复杂的火山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熔岩流沟谷充填、熔岩流台地充填、熔岩流丘状充填和碎屑流席状披覆-沟谷充填4种充填样式。长白山天池口环状断裂发育,向外断裂呈现放射状分布。区内断裂主要以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为主。火山碎屑堆积区域按照堆积方式划分为3种:空落堆积区主要在长白山天池北东区域,范围广泛,远至日本地区;火山碎屑流堆积区主要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方圆50km内呈现椭圆状展布;火山泥石流堆积区主要沿二道白河流域展布,可分为细碎屑浮岩火山泥石流堆积和粗碎屑岩块火山泥石流堆积;构造层自下而上包括前新生界构造层、新生界构造层和千年大喷发构造层。根据断裂、火山碎屑堆积区域和构造层3个方面,对长白山148×110km区域进行了初步地质填图。
朱洪翔[5](2020)在《接收函数与噪声频散联合反演东北典型构造区S波速度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地震观测是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综合分析大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可以推测火山区的潜在危害,也可以对区域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依据。中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互相作用交界处,区域内包括长白山火山、松辽盆地、大兴安岭造山带等多处典型的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的深部结构和形成机制一直是地震学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议:长白山火山地壳内是否存在岩浆房?岩浆的来源是什么?松辽盆地的形成与区域构造运动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松辽盆地和周边区域的深部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本文利用分布在中国东北典型构造区的地震观测数据,采用接收函数和背景噪声频散曲线联合反演的方法构建区域三维S波速度模型,对以上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在方法原理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介绍了接收函数和背景噪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简述接收函数和频散曲线的提取方法;(2)介绍层状介质中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正演模拟方法;(3)对比分析不同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4)给出基于线性最小二乘和非线性变维贝叶斯方法的接收函数与频散曲线联合反演的原理和实现过程。本文联合使用接收函数和背景噪声瑞雷波群速度频散曲线数据,采用变维贝叶斯反演方法获得长白山地区0-6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数据中共包括78个地震台站的12,000多个接收函数和1573条瑞雷波群速度频散曲线。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显示长白山火山附近对应较大的地壳厚度(40km)和较高的波速比(1.8)。三维S波速度模型显示,长白山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存在强烈的非均匀性,在中地壳8-15km深度范围显示低速异常,该异常在南北方向上延伸约100km;在天池火山口下方,Moho面较周边区域深5-10km,并且在地壳上地幔交界处有明显的低速异常,这可能表明幔源岩浆上涌,并依附在原始地壳上,形成新的地壳下界面,因此使Moho面深度增加。研究结果支持长白山火山的热物质来自于地幔楔的观点。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地球深部结构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挑选可用的接收函数,这不利于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处理,因此,本文发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接收函数自动挑选方法。本文利用深度学习CNN和RNN网络建立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挑取接收函数,并使用MDJ台和BJT台大约20年的观测数据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方法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自动挑取的接收函数估计的地壳结构参数和人工挑取的接收函数估计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深度学习方法在接收函数自动挑选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建立固定台网接收函数自动挑选模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监督学习CNN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地震观测数据的特点,针对流动台站难以提供大量数据作训练集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半监督深度学习SGAN方法挑选接收函数,该方法只需利用较少的人工标记的数据,便可以训练准确率较高的模型,进一步缩减人工成本。本文使用SGAN方法对NECESSArray台网的接收函数进行挑选,并结合区域内已有的瑞雷波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数据,对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区域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和二连盆地地表都存在较厚的沉积层,松辽盆地中下地壳表现为高速异常,而二连盆地中下地壳为低速异常,推测松辽盆地和二连盆地的形成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大兴安岭造山带中地壳局部地区显示低速异常,预示着该区域地壳内可能存在和火山群相关的热物质。镜泊湖火山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速异常,下地壳和上地幔显示低速异常,并具有较深的莫霍面,推测镜泊湖火山下方存在上涌的地幔热物质。松辽盆地和周边区域,尤其是大兴安岭造山带深部结构的差异,可能是受到不同时期的构造作用叠加影响的结果。
马晴[6](2020)在《长白山火山土壤质量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评价》文中提出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危险的火山之一,也是我国最具潜在灾害性喷发的一座大型近代活动火山。火山一旦喷发将会对该区域的人身安全、生态环境、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等造成巨大的威胁,除此以外,火山喷发产生的物质将会对区域内的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火山喷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天池火山周围收集火山土壤和火山灰样本,并测定理化性质和21种金属元素(Al、Fe、K、Ca、Na、Mg、Mn、Ti、Cu、Pb、Zn、Cr、Ni、Ba、Ga、Li、Co、Cd、As、Sn和Sr)的浓度。根据理化性质,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的方法得到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综合Pearson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使用地理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污染因子(CF)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评估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并使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金属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物理性质除含水量外变异系数较小(3.03%-16.93%),较为稳定;化学性质除pH外变异系数较大(13.61%-64.59%);对于火山灰土特性指标,火山玻璃的变异系数较小(2.92%-6.68%),磷酸盐吸持量的变异系数较大(32.03%-63.85%)。对于理化性质含量,基本上呈现出表层火山土壤>次层火山土壤>火山灰或者次层火山土壤>表层火山土壤>火山灰两种规律。变异系数大的原因可能是受土壤理化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地形地貌、土壤母质、当地降水和蒸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采样点的不均匀分布等人为因素的影响。(2)土壤肥力质量整体呈现中等水平,受人为因素影响小,植被自然生长的区域土壤肥力质量高。常用二级标准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质量标准,显示存在轻度污染。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极高的等级,土壤质量主要受海拔、降雨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和景区开发情况等人为因素的影响。(3)天池火山样本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平均浓度低于其它火山或与其它火山浓度相似,仅有少数金属(如Zn)的平均浓度非常高。Fe、K、Na、Mn、Pb、Zn、As和Sn元素在天池附近浓度较高;Ca、Mg、Ti、Cu、Cr、Ni、Ba、Co和Sr元素在研究区北部至西部浓度较高,且存有部分低浓度区域,而在南坡存有部分高浓度区域。(4)理化性质和火山灰土特性指标中只有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有效磷、海拔和磷酸盐吸持量对多数金属的累积存在一定影响。Fe、Mn和As主要为人为来源;其他元素(Al、K、Ca、Na、Mg、Ti、Cu、Pb、Zn、Cr、Ni、Ba、Ga、Li、Co、Cd、Sn和Sr)主要为自然来源,但Li、Pb和Zn可能有人为来源。长白山地区主要为林地和旅游景区,研究区内的人为来源主要为交通源。(5)金属元素浓度较低,不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但是要注意Cr和As对儿童的致癌风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标准、增加污染金属元素的监测种类、重视交通源污染和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等5个方面的风险管理措施。研究区域内火山喷发对土壤质量影响,可以为火山喷发对土壤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有害元素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从环境风险的角度为我国在火山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保障长白山地区的粮食安全、地下水饮用以及土壤环境。
王照波,王江月,李宝杰[7](2020)在《吉林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旋回性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活动贯穿整个第四纪,旋回性明显,发育良好的冰川遗迹,为火山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性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通过对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岩分布特征研究,收集火山喷发年代学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年代学数据,并利用卫片解译了火山喷发与冰蚀U谷的关系。在年代学数据的约束下,根据天池火山锥体周边广泛发育的U谷遗迹,将研究区冰川作用分为3个冰期:锦江冰期、漫江冰期和二道白河冰期,分别对应中国东部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阶段喷发形成的白头山组3个阶段(Ⅰ、Ⅱ、Ⅲ),与上述3个冰期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天池内部冰斗为白头山冰期(即中国东部东山冰期,MIS4)产物,经黑风口冰期与气象站冰期(即中国东部蒙山冰期,MIS2)、全新世冰川作用及火山作用的双重改造,其基本特征保存至今。长白山天池冰盖消融导致的释压反弹,可能诱发了天池火山呈旋回性喷发。
潘波[8](2016)在《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喷发序列研究》文中提出长白山天池火山,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线上,是长白山火山系统中三座大型的复式层状火山之一。2002-2006年一系列的火山扰动事件和约1000年前的布里尼式大喷发使天池火山成为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同时,鉴于其危险性和火山学研究中的重要样本价值,各国学者对长白山天池火山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获得了一系列的资料。前人研究认为天池火山的喷发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造盾喷发阶段,造锥喷发阶段和爆炸式喷发阶段(或造伊格尼姆阶段)。其中,第三阶段的爆炸式喷发,由于其对未来灾害预警的重要性和喷发物的良好出露,受到了重点关注和长期研究。前期研究认为爆炸式喷发阶段共存在四次喷发活动,分别为约5 ka前的天文峰期喷发,4 ka左右的气象站期喷发,约1200 AD的千年大喷发和1668或1702 AD的八卦庙期喷发。但研究者对这四期喷发活动的认识大多建立在推测和模糊的史料记载上,且部分学者对此持有明显不同的观点,所以爆炸式喷发阶段的喷发序列仍普遍认为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为建立天池火山爆炸式喷发阶段的完整喷发序列,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与地球化学和多方法的年代学研究,并在研究中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开展的各方面工作简述如下。开展的主要工作:1)野外地质调查对天池火山近缘、中缘的堆积物进行了野外考察,并联合对比了远缘钻孔中的火山灰资料。近缘主要包括火口内缘、火口缘和周缘的沟谷,发现了前人观察到的以黄色浮岩为代表的天文峰期,以蛇状分布于锥体北侧的气象站期,以灰白色浮岩为代表的千年大喷发,和以灰黑色粗面质浮岩为特征的八卦庙期。从地层关系上认定了相互之间的压盖关系,确定了各期喷发的先后顺序。中缘的堆积剖面进一步揭示了天文峰期与千年大喷发之间存在长期的喷发间断,但在千年大喷发与八卦庙期的关系上,否定了前人认为的时间间隔,提出了两期可能为连续喷发活动的观点。远缘的日本海钻孔资料,进一步验证了天池火山此阶段爆炸式喷发的巨大规模,同时其b-tm和b-j的年龄资料为限定天池火山相对应的两期喷发时间提供了参考。2)岩相学与地球化学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验证了前人支离开的不同颜色或特征的喷发物应为同一期喷发。特别是八卦庙期喷发,岩相学展示火口内缘的八卦庙期堆积物内具有大量熔孔的斑晶,这一特征与火口东北侧的杂色空降堆积和火口周缘沟谷内灰黑色火山碎屑流的斑晶特征完全一致;同样,火山玻璃的主微量成分进一步验证了天文峰顶的黄色浮岩与黑石沟下部的空降浮岩和日本海的b-j火山灰层为同一期喷发,斑晶特征一致的八卦庙期喷发物在地化特征中也完全一致,验证了虽堆积物颜色与特征不同但却为同期喷发的认识。另外,千年大喷发中黑白色条带状浮岩的研究表明分别对应于千年大喷发的碱流岩和八卦庙期的粗面岩,进一步说明了八卦庙与千年大喷发的同期性。3)多方法的年代学综合测定年代学的工作为进一步约束各期喷发时间,建立喷发序列提供支撑性数据。对小沙河大块完整碳化木的考察认为其被切割死于千年大喷发的火山碎屑流中,系统树轮校正测试认为千年大喷发的时间为946±3ad;在高精度40ar/39ar年龄和锆石年龄约束下,认为气象站期喷发时间为11.0±0.5ka;而天文峰期通过近火口的系列约束限定在42-61ka之间,借鉴日本海钻孔所推测的50.6ka,认为此年龄是可靠的喷发年龄。通过这一系列的测试,爆炸式喷发阶段的三期喷发时代得到了确定。热点问题的讨论:首先讨论的问题是八卦庙期与千年大喷发的合并问题,一系列的证据包括:(1)两者在地层关系上连续无风化堆积物等喷发间断的证据存在;(2)黑白色条带状浮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指出了两期喷发具有连续性;(3)八卦庙期喷发规模的重新认识说明了引用模糊史料的不可靠性;(4)日本海钻孔中薄层火山灰b-tm同时具有两者的岩浆成分。多方面的证据说明了千年大喷发和八卦庙期喷发同为946±3ad的喷发活动,命名也分别更新为了千年大喷发碱流质阶段和千年大喷发粗面质阶段。另外,在两者岩浆房结构认识中,认为两者岩浆房在地下为封闭独立的两个岩浆体系,且在千年大喷发中两者岩浆在通道内发生了混合。其次,天池火山破火山口的形成问题也是讨论的热点。天文峰期作为天池火山造锥之后的首次大规模爆炸式喷发,黄色空降浮岩直接压盖在残余锥体和玄武岩之上的地层关系中得到验证。另外,位于火口缘的浮岩内大量大块围岩岩屑和火口内缘千年大喷发之前的湖相堆积均进一步说明了破火山口的形成始于天文峰期,即形成于50.6ka。而此前认为的千年大喷发,在喷发过程中对火口形貌进行了改造,使火口向西南方向得到扩展,这在火口形貌分析中得到好的解释。另外,本论文还讨论了爆炸式喷发阶段的地下岩浆过程和特征。地球化学等一系列特征表明气象站期与千年大喷发碱流质阶段为同一岩浆房的产物,而天文峰期与千年大喷发粗面质阶段似乎在岩浆演化中有密切关系;根据喷发序列所建立的时间关系,认为天文峰期的岩浆位于千年大喷发粗面质阶段的岩浆房之上且来源于粗面质岩浆的演化;而千年大喷发碱流质阶段与气象站期岩浆的来源仍不明确,但两者来源一致是明确的。取得的新认识与进展:1)爆炸式喷发阶段喷发序列的重新认识。此阶段始于50.6ka,即始于晚更新世中期;且从那时开始,先后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爆炸式喷发活动,即50.6ka的天文峰期喷发和946±3ad的千年大喷发,和一次中等规模的弱爆炸式喷发活动,即11.0±0.5ka的气象站期喷发。2)天池火口的形成问题。本文认为发生于50.6ka的天文峰期喷发活动是首次形成破火山口的事件,而在千年大喷发中,天池火口得到了进一步改造,向西南方向进行了扩展;同样,天池水的形成也始于50.6ka,但在千年大喷发中水经历了更新。3)千年大喷发的重新认识。此前认为千年大喷发是一期广泛分布的灰白色碱流质岩浆喷发;而经过本论文的研究认为,千年大喷发经历了碱流质阶段和粗面质阶段。碱流质阶段与前人认识的千年大喷发一致,而粗面质阶段为前人认识的八卦庙期喷发;粗面质阶段虽喷发柱高度等不及碱流质阶段,但多次脉冲式喷出岩浆的体积不亚于碱流质阶段的岩浆量,同样火山灰飘落日本海等地。4)年代学方法的推进,对于天池火山第三阶段的年代学(即极年轻火山岩)测定是一件令人难解的问题;而经本论文的多方法联合约束,使各期的喷发时间得到了综合限定。并认为对于年轻火山岩定年,在经过了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后,通过严谨的实验流程可获得良好的解决,建立可靠的喷发序列。研究意义:天池火山爆炸式喷发阶段喷发序列的建立,加深了对天池火山晚期喷发活动的理解,对天池火山完整喷发历史和演化过程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为科普宣传提供了可信的数据和资料,同时也为未来灾害的预警提供了科学判断依据。本论文开展过程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多为试探性的探索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为我国薄弱的火山研究提供借鉴,也为未来工作提供技术和方法储备。
刘绪[9](2016)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诱发崩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白山天池火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十分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长白山天池还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景区,常年吸纳大量的旅游人口,长白山天池火山一旦复活并出现喷发活动,其伴生地震所带来的地震作用力会导致长白山地区不稳定的岩土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对该区域内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影响该地区的发展。根据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成果,长白山天池火山自2002年至2005年间,天池火山伴生地震震级、地形变、地震发生频次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均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地震发生频次更是达到了1200余次的峰值。此外,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天池火山聚龙温泉的泉水水温上升了3℃,天池火山锥体北坡的高度变化出现逆转,突降12.72mm,打破了年均升高4mm的规律。上述天池火山监测结果表明天池火山有进入活跃时期的可能性。本文查阅了吉林省内长白山地区内各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收集了各个县市的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灾害点数量。选取了包括坡度、坡向、年降水量在内的11个评价指标,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崩塌滑坡灾害敏感性进行评价,并比较了各个评价指标对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坡度、坡向是影响研究区内崩塌滑坡灾害发育最主要的因素,并绘制的研究区崩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图。天池火山喷发活动对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火山地震带来的地震作用力上,本文采用了概率方法和Newmark位移计算模型等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崩塌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价。(1)将最大伴生地震视为火山喷发对崩塌滑坡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参考以往火山地震震源的位置,设定震源为天池口,依据天池火山喷发的历史资料,得到地震震级-年发生概率的公式。地震烈度达到并超过VI度时,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灾害的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故将地震烈度值为VI作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灾害的阈值。依据震级-概率公式计算出不同震中距所对应的地震烈度大于VI的概率,在ArcGIS平台中生成超越概率分区图,通过超越概率值的大小衡量天池火山触发作用强弱,将易发性分区图与超越概率分区图相乘,结果作为最后的崩塌滑坡危险性分区。(2)Newmark累积位移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中,本文计算地震震级分别为5级、6级和7级时的Arias强度分区图和临界加速度ac分区图,通过对已有Newmark位移模型进行筛选,认为Jibson于2007年提出的位移模型最适合长白山地区,将最后的累积位移分区图作为划分崩塌滑坡灾害危险性的依据。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图可知:两种方法划分的危险区域基本一致。然而,上述两种评价方法涉及大量的图片处理过程和公式的计算,过程十分复杂。本文通过在ArcGIS平台构建Model Builder模型,简化危险性分区图的计算过程,实现了计算过程的“一键式”操作,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误差,并具备可重复操作的特点。
冯恒栋,南颖,杜会石[10](2014)在《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与火山灾害研究动态》文中提出通过对近十年在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喷发历史、火山灾害等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了我国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与火山灾害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建议在完善火山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火山灾害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的定量化、开拓遥感和GIS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多国合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Element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Tianchi Volcan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lement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Tianchi Volcano(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龙岗火山区研究现状 |
1.3 三维大地电磁探测法在火山区的探测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1.5 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龙岗火山区周边主要断裂带 |
2.2.1 敦化-密山断裂 |
2.2.2 浑江断裂 |
2.3 龙岗火山场火山活动 |
2.3.1 火山活动历史 |
2.3.2 龙岗火山区火山活动产物 |
2.4 火山地质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 |
3.1 地球物理前提 |
3.2 大地电磁基本原理 |
3.2.1 地球内部电磁感应 |
3.2.2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 |
3.3 大地电磁正演 |
3.4 大地电磁反演 |
3.5 模型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
4.1 测点位置及数据分布 |
4.1.1 采集与处理 |
4.1.2 数据采集 |
4.1.3 数据处理 |
4.2 相位张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及结果 |
5.1 反演方法 |
5.2 反演参数测试 |
5.2.1 不同水平网格大小 |
5.2.2 不同初始模型 |
5.3 最终模型 |
5.3.1 拟合质量评价 |
5.3.2 总体电阻率特征 |
5.3.3 电阻率剖面特征 |
5.4 深部异常的验证 |
5.4.1 低阻异常验证方法 |
5.4.2 C1 异常验证 |
5.4.3 C2 与C3 异常验证 |
5.4.4 C3 异常与现有大地电磁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 |
6.1 火山区低阻异常分布特征 |
6.2 低阻异常性质 |
6.2.1 岩石物理分析 |
6.2.2 来自地震活动性证据 |
6.2.3 来自深部密度结构的证据 |
6.2.4 来自壳幔的速度结构的证据 |
6.2.5 来自大地热流值的证据 |
6.2.6 来自垂直形变场的证据 |
6.2.7 来自壳幔电性结构证据 |
6.3 龙岗火山区岩浆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长白山火山区域研究现状 |
1.2.2 重磁数据反演解释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岩性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岩浆活动 |
2.4 地热地质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卫星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
3.1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数据处理与解释 |
3.1.1 卫星重力数据特征 |
3.1.2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异常解释 |
3.2 长白山火山区域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
3.2.1 卫星磁数据特征 |
3.2.2 空间域变磁倾角磁化极理论 |
3.2.3 长白山火山区域磁异常解释 |
3.3 长白山火山区域莫霍面和居里面反演 |
3.3.1 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
3.3.2 向上延拓分离区域场理论 |
3.3.3 莫霍面分析 |
3.3.4 居里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磁数据正反演理论研究 |
4.1 正演方法 |
4.1.1 重磁正演基本理论 |
4.1.2 灵敏度矩阵快速计算算法 |
4.2 反演基本理论 |
4.2.1 基本反演理论 |
4.2.2 加权函数 |
4.2.3 模型约束函数 |
4.2.4 物性参数的上下限约束 |
4.2.5 合成模型试验 |
4.3 数据空间的自适应四叉树压缩技术 |
4.3.1 原理 |
4.3.2 合成模型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三维物性反演 |
5.1 重磁异常分离原理介绍 |
5.1.1 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原理 |
5.1.2 径向对数功率谱分析方法确定场源深度 |
5.1.3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技术 |
5.1.4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场分离结果 |
5.2 长白山火山区域三维重力反演 |
5.3 长白山火山区域三维磁反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温场特征研究 |
6.1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热流值训练算法 |
6.1.1 深度学习简介 |
6.1.2 深度神经网络原理 |
6.1.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大地热流值训练 |
6.2 天池火山下部岩浆囊冷却数值模拟 |
6.2.1 导热基本概念和微分方程式 |
6.2.2 岩浆囊冷却模型构建 |
6.2.3 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成因机理分析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重力剖面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壳岩浆囊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1 长白山天池火山研究概况 |
1.1 天然地震 |
1.2 人工地震勘探 |
1.3 大地电磁测深(MT) |
1.4 重力 |
1.5 航磁 |
1.6 其他地学方法 |
2 数据采集 |
3 数据处理 |
4 欧拉反褶积法 |
5 人机交互建模 |
6 讨论和结论 |
(4)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火山地层和火山地质填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长白山火山地质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质概况 |
2.1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质背景 |
2.1.1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理概况 |
2.1.2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形地貌 |
2.1.3 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性及构造特征 |
2.2 长白山地区火山机构 |
2.2.1 中心式火山机构 |
2.2.2 裂隙式火山机构 |
2.2.3 复式火山机构 |
第3章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质结构 |
第4章 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粒度、成分、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
4.1 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粒度分布特征 |
4.2 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和熔岩岩性特征 |
4.3 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与熔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微量与稀土元素 |
4.3.3 岩浆成因来源 |
4.4 构造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白山天池火山火山地层和火山地质填图 |
5.1 长白山天池及邻区新生界火山地层界面和火山地层类型 |
5.2 长白山天池及邻区火山地质填图编图说明 |
5.3 长白山天池及邻区火山地质填图构造层划分 |
5.4 长白山天池及邻区火山地质填图初步成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接收函数与噪声频散联合反演东北典型构造区S波速度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中国东北地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
1.2.1 长白山地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
1.2.2 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频散曲线联合反演原理 |
2.1 接收函数基本理论 |
2.1.1 接收函数计算 |
2.1.2 接收函数正演方法 |
2.2 背景噪声基本理论 |
2.2.1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方法 |
2.2.2 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
2.2.3 频散曲线正演方法 |
2.3 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频散曲线联合反演方法 |
2.3.1 最小二乘反演 |
2.3.2 非线性变维贝叶斯反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群速度频散联合反演长白山地区S波速度结构 |
3.1 长白山地区研究概况 |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
3.2.1 接收函数 |
3.2.2 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
3.2.3 联合反演 |
3.3 反演结果 |
3.3.1 接收函数结果 |
3.3.2 瑞雷波群速度分布 |
3.3.3 S波速度结构 |
3.4 讨论 |
3.4.1 中地壳低速异常 |
3.4.2 长白山下加厚地壳 |
3.4.3 长白山火山的岩浆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度学习方法自动挑选接收函数及其在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应用 |
4.1 基于CNN的监督学习自动挑选接收函数 |
4.1.1 CNN模型构建 |
4.1.2 实测接收函数自动挑取 |
4.1.3 自动挑取接收函数对地壳结构的估计 |
4.1.4 讨论分析 |
4.2 基于RNN的监督学习自动挑选接收函数 |
4.2.1 LSTM原理 |
4.2.2 RNN自动挑选接收函数 |
4.2.3 RNN模型与CNN模型对比分析 |
4.3 半监督学习SGAN方法自动挑选接收函数 |
4.3.1 SGAN原理 |
4.3.2 SGAN与 CNN对比 |
4.4 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S波速度结构 |
4.4.1 NECESSArray台阵数据处理 |
4.4.2 反演结果 |
4.4.3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成果 |
致谢 |
(6)长白山火山土壤质量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火山喷发与火山土壤研究 |
1.2.2 土壤质量评价 |
1.2.3 土壤元素的含量及来源分析 |
1.2.4 土壤有害元素的环境风险评价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课题来源(项目支持) |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依据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样品采集 |
2.4 土壤样品分析 |
2.4.1 土壤样品前处理 |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元素含量测定 |
2.5 研究方法 |
2.5.1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2.5.1.1 模糊数学法(隶属度函数) |
2.5.1.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2.5.1.3 熵值法 |
2.5.1.4 加权综合评价法 |
2.5.2 生态风险评价 |
2.5.2.1 地累积指数(I_(geo)) |
2.5.2.2 富集因子(EF) |
2.5.2.3 污染因子(CF) |
2.5.2.4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
2.5.3 健康风险评价 |
第三章 火山土壤质量评价 |
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1.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1.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1.3 火山土壤特性指标分析 |
3.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3.3.1 评价指标与分级 |
3.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山土壤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
4.1 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4.1.1 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
4.1.2 土壤中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4.2 土壤中金属元素累积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理化性质与金属累积相关性分析 |
4.2.2 海拔、火山玻璃含量和磷酸盐吸持量与金属累积相关性分析 |
4.2.3 样本类型对金属累积影响 |
4.3 土壤金属元素来源分析 |
4.3.1 Pearson相关分析 |
4.3.2 聚类分析 |
4.3.3 主成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山土壤中有害元素的环境风险评价 |
5.1 土壤中有害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
5.2 土壤中有害元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5.3 风险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
(7)吉林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旋回性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
1.1 火山岩分布 |
1.2 火山岩年龄 |
2 火山旋回性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关系 |
2.1 老房子小山组—锦江冰期U谷—白头山组Ⅰ段的叠压关系 |
2.2 白头山组Ⅰ段—漫江冰期U谷—白头山组Ⅱ段的叠压关系 |
2.3 白头山组Ⅱ段—二道白河冰期U谷—白头山组Ⅲ段的叠压关系 |
2.4 末次冰期冰川遗迹 |
2.5 全新世冰川遗迹 |
3 讨论 |
3.1 二道白河U谷成因与形成时间 |
3.2 天池火山口冰斗形成时间 |
3.3 二道白河与天池贯通时间 |
3.4 长白山是否存在前鄱阳冰期 |
3.5 长白山冰盖消融释压反弹与火山喷发的关系 |
4 结论 |
(8)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喷发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山与活动火山 |
1.2 我国新生代火山与活动火山的分布 |
1.3 长白山天池火山 |
1.4 本论文工作概况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3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4 论文撰写提要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研究概况 |
2.1 长白山火山群 |
2.2 天池火山的活动历史 |
2.3 天池火山爆炸式喷发阶段与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晚更新世以来喷发物堆积层序与特征 |
3.1 近缘喷发物堆积 |
3.2 中缘喷发物堆积 |
3.3 远缘喷发物堆积(日本海火山灰堆积序列,JS)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相学与地球化学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分布 |
4.2 喷发堆积物的岩相学分析 |
4.3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
4.3.1 全岩的主微量成分测试 |
4.3.2 火山玻璃的主微量元素 |
4.3.3 长石斑晶 |
4.3.4 辉石与橄榄石 |
4.4 岩浆混合现象(千年大喷发与八卦庙期喷发过程中的岩浆混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爆炸式喷发阶段年代学研究 |
5.1 碳同位素定年(~(14)C) |
5.1.1 广泛测试阶段 |
5.1.2 千年大喷发的精确定年 |
5.1.3 地层关系的限定阶段 |
5.2 释光法定年 |
5.3 火山灰年代学(引用) |
5.4 锆石U-Th年代学(引用) |
5.5 高精度氩氩年代学法(~(40)Ar/~(39)Ar)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若干问题的讨论 |
6.1 946±3 AD的喷发事件-千年大喷发的重新认识 |
6.2 爆炸式喷发阶段的开始与破火山口形成的时间 |
6.3 爆炸式喷发阶段的喷发序列 |
6.4 爆炸式喷发阶段的地下岩浆结构 |
6.5 年轻火山的年代学研究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 |
7.2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意义 |
7.3 存在的问题 |
7.4 下一步的计划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图 |
(9)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诱发崩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山喷发、地震和崩塌滑坡灾害关系研究 |
1.2.2 地震崩滑与地震参数研究 |
1.2.3 Newmark位移模型在地震作用下坡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特征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
2.2 气象与水文特征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2.3.1 地形 |
2.3.2 地貌 |
2.4 地层及岩浆岩 |
2.4.1 地层 |
2.4.2 岩浆岩 |
2.5 主要地质构造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6.1 玄武岩孔洞裂隙水 |
2.6.2 碎屑岩孔隙裂隙水 |
2.6.3 构造裂隙水 |
2.7 人类活动特征 |
2.7.1 人口分布 |
2.7.2 交通 |
2.7.3 电站 |
第3章 天池火山活动特征及火山地震对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 |
3.1 天池火山活动特征 |
3.1.1 天池火山活动历史 |
3.1.2 天池火山监测工作进展 |
3.2 火山地震对崩塌滑坡灾害的触发作用 |
3.2.1 地震烈度与崩塌滑坡灾害的关系 |
3.2.2 伴生地震震级与累计频次的关系 |
3.3 地震烈度大于VI的超越概率 |
第4章 崩塌滑坡灾害分布特征及其与各评价因子的关系 |
4.1 研究区崩塌滑坡灾害分布 |
4.2 研究区内典型崩塌滑坡灾害 |
4.2.1 龙门峰崩塌 |
4.2.2 鸡冠砬子崩塌 |
4.3 研究区崩塌滑坡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3.1 高程DEM |
4.3.2 地貌类型 |
4.3.3 地质构造 |
4.3.4 距河流距离 |
4.3.5 年降水量 |
4.3.6 年蒸发量 |
4.3.7 地形坡度 |
4.3.8 坡向 |
4.3.9 地下水类型 |
4.3.10 土地利用类型 |
4.3.11 地层岩性 |
第5章 火山诱发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 |
5.1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
5.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2 粗糙集理论简介 |
5.1.3 易发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值的确定 |
5.1.4 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区 |
5.2 崩塌滑坡危险性分区 |
第6章 基于Newmark位移模型的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 |
6.1 Newmark模型简介 |
6.2 模型参数的计算 |
6.2.1 Arias强度 |
6.2.2 临界加速度ac |
6.3 累积位移公式选取 |
6.4 不同震级条件下的危险性分区 |
6.5 危险性分区结果对比 |
第7章 基于Model Builder模块的崩塌滑坡快速评价工具箱构建 |
7.1 模型生成器(Model Builder)简介 |
7.2 天池火山崩塌滑坡灾害危险评估模型 |
7.2.1 模型的构建流程 |
7.2.2 模型计算过程 |
7.2.3 模型界面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与火山灾害研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历史研究进展 |
2 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进展 |
3 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研究动态 |
4 结束语 |
四、Element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Tianchi Volcano(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D]. 唐裕. 吉林大学, 2021(01)
- [2]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D]. 姜丹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重力剖面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壳岩浆囊建模[J]. 管彦武,崔承赞,杨国东,刘嘉麒,李允秀,吴昌桓,金旭,吴燕冈. 岩石学报, 2020(12)
- [4]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喷出物、火山地层和火山地质填图[D]. 陈海潮. 吉林大学, 2020(08)
- [5]接收函数与噪声频散联合反演东北典型构造区S波速度结构[D]. 朱洪翔. 吉林大学, 2020(08)
- [6]长白山火山土壤质量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评价[D]. 马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7]吉林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旋回性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关系[J]. 王照波,王江月,李宝杰. 华东地质, 2020(02)
- [8]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喷发序列研究[D]. 潘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9]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诱发崩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D]. 刘绪. 吉林大学, 2016(09)
- [10]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与火山灾害研究动态[J]. 冯恒栋,南颖,杜会石.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