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象声词对比小议(论文文献综述)
宋雪[1](2021)在《小班美工区中幼儿自语的研究》文中指出
李曼[2](2021)在《《籁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籁典》作者是清代人章启勋,其人字莲溪,号二泉山人。全书共四卷,一万八千余字。于光绪年间成书,现存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本文主要根据李鹤年所题的复印本进行研究。在学术界,此书曾被耿二岭先生在他的论文中提及,称其为我国古代象声词的集大成者,虽目前尚未有人研究,但其成果已被肯定。《籁典》类似于一本早期象声词词典,主要收录历代文献中的象声词。由于其收录的词汇甚为丰富,涉及文献众多,实际上又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文献材料。本文以《籁典》为研究对象,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象声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象声词的研究现状,对专书类研究进行综述,指明缺乏象声词辞书研究,对《籁典》展开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古代汉语象声词专书研究,另一方面对现代汉语象声词研究提供依据,并交代本文的材料来源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逐一介绍《籁典》整本书的内容,包括“籁典自叙”“籁典自叙续言”“籁典凡例”“籁典总目”,分别进行说明,并对书中重点的“籁典总目”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将原文中缺少的朝代作品名称补充完整,为后续研究作铺垫。第三部分对《籁典》的划分依据和收词依据进行探讨,并对象声词的结构形式及其来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归纳总结《籁典》象声词的收录范围与特点。第四部分从《籁典》词语本体研究出发,分析结构形式及其时代特征并总结规律。第五部分从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角度,将书中的象声词与其他专书中的象声词进行比较,再具体分析《籁典》词语的不同特征。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主要内容。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早期收录象声词的专书《籁典》进行考察,对书中的象声词从内容和来源上进行详细地探讨和研究。在探讨过程中,尝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如《说文解字》和系统研究象声词的专书《近代汉语象声词研究》等。通过对《籁典》及其收录词语的详尽统计和分类,进而考察象声词历时层面和共时层面的特征。
邱瑞[3](2020)在《辽宁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盘锦方言的拟声词除表声音义外还有其他丰富的表义功能,在普通话以及其他非东北官话区的方言中都极为少见。从盘锦方言拟声词语义扩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拟声词语义演变的特点,也可以考察目前类型学视角下拟声词表义等级序列的可行性。因此,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盘锦方言中拟声词表达多功能语义的用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根据语法化理论推拟出盘锦方言拟声词语义演变的动因和路径,并用语义图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声音义和其他意义之间的亲疏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还从类型学视角对普通话、其他方言、国外语言中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用法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寻找拟声词在演变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的语言共性和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用法的特点。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以下6章:第二章是盘锦方言拟声词的概说,大致介绍了盘锦方言中拟声词的形态特点,句法-语义功能。该章还说明了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声音义时存在儿化减量、变调增量的情况,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拟声词语义演变中伴随的变调现象以及在拟声词重叠式表多功能语义用法中存在的语法变调情况。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事物义、反复持续义、情态义、性状程度义和性状义的用法。对有以上用法的拟声词的表义情况、组合能力逐个进行了举例说明和具体分析。第六章推拟了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动因和演变的途径。演变动因主要从转喻机制、形态特点、自身声音特征、句法功能、语言主观性五个方面分析,并说明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演变途径基本遵循以下方向:该章还在分析盘锦方言拟声词的用法后构建了盘锦方言拟声词的语义图,进一步讨论了声音义的演变情况。第七章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和分析考察了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用法中的特点和共性。该章说明了声音义在转指动作义和事物义时表现出的语言共性;在拟声词语义演变过程中,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盘锦方言拟声词表程度义和性状义时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金优丽娅(KIM YULIYA)[4](2020)在《汉语与俄语拟声词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拟声词是一种用来描述声音的词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应用广泛,在口语表达和在书面语表达中,我们都会用到拟声词。尤其是当对事物进行描摹时,拟声词有着描摹事物声音、突出事物特征、表达情绪和心情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汉语与俄语拟声词对比分析为主要研究目标。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和《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俄语释义词典》)中出现的拟声词作为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对象,研究了与环境、人物、动物等有关的拟声词;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出两种语言中这三类拟声词的不同特征和异同。几乎世界上的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着拟声词,汉语和俄语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所以,从语音体系、拟声词的结构、语法特征等方面,两者存在着区别,同时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本文首先论述了选题依据和中国国内与俄罗斯对汉语和俄语拟声词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然后对我们选取的研究范围之内的汉俄两种语言的拟声词,从语音的音节结构、描摹的对象、拟声词的语法功能三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汉俄两种语言的拟声词在语音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但由于汉语的语音系统的独特性,汉语的拟声词音节结构的类型更加丰富,汉语的拟声词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音节结构;汉俄拟声词都存在指代对象多样复杂的特征,但由于文化的特点,汉语的拟声词在描摹一些特定的声音时比俄语更为丰富;汉俄两种语言中的拟声词语法功能大致相近,但汉语拟声词的语法功能更为复杂。总之,与俄语比较起来,汉语的拟声词从数量、类型、用法等方面,都显得更加丰富。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拟声词提供帮助,也有助于丰富汉语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俄汉对比研究和俄语与汉语的翻译工作,提供基础性的资料和借鉴。
罗燕[5](2020)在《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俄语拟声词是指用类似于自然界声音的语音对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近似再现,(例如:咕咕是模拟布谷鸟的叫声;呱呱是模拟青蛙的叫声),或者是指由这种模拟法构成的词(例如:布谷鸟,呱呱叫)。模拟事物声音的一类词是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具有的。一直以来,俄语拟声词都是令学者们感兴趣的一个选题。俄语拟声动词是俄语拟声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俄语拟声词是俄罗斯语言学界的一个传统课题。我国相关研究是建立在俄罗斯已有研究基础之上的,但我国的研究内容过于简略笼统,不够细致。本文以语义学、构词学、语言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选取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作为研究对象,从拟声词的概念、国内外拟声词研究成果和现状、俄语动物类拟声词的分类、俄语动物类拟声词语义分析和俄语动物类拟声词的转义等方面对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从两个角度对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进行分类,一是依据动物的类别,将其分为禽鸟类拟声动词、家畜和野兽类拟声动词、昆虫和其他类拟声动词三大类;二是依据动物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将其分为与拟声词直接相关的拟声动词和与拟声词不直接相关的拟声动词两大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对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进行了语义分析。采用成素分析法,分析了俄语拟声动词所包含的基本义素,探究了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与动物之间的搭配关系,分析了俄语动物类拟声词的转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不同角度出发,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的基本义素包括主体义素、声音义素、声音方式义素和声音特点义素,少数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具有声音强度义素和情感义素。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和动物之间存在三种搭配关系:一个拟声动词对应一种动物、多种动物对应一个拟声动词和多个拟声动词对应一种动物。58%的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具有转义,转义主要是关于人类和非生命物体的行为动作。大部分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的转义是借助于联想将动物声音转移给人类的结果。动物的文化伴随意义对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的转义也有一定的影响,一些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的转义与动物的文化伴随意义相关联。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马谨安[7](2019)在《现代汉语高频多义动词型式及其义项分布研究 ——以“打”“放”“开”“走”“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多义词。学界对多义词的研究,多关注于范围界定、各义项间的联系等,而对于多义词各个义项的组合搭配情况关注甚少。型式语法认为,人们使用语言时脑海中往往有预先构制好的词的组合,即语块,型式语法的任务就是对每个词的型式进行详尽描述。从型式角度出发描写多义词,能够很好地揭示多义词各个义项的组合搭配情况。本文以国家语委标注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以Antconc、Excel为数据提取、分析、计量软件,以高频多义动词“打”“放”“开”“走”“带”为研究对象,对其型式进行了提取,对各动词型式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型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数据提取和分析,确定了“打”“放”“开”“走”“带”的型式如下:“打”有6个一级型式,各型式及其频次分别为:“p+np方位处所/人/身体部位/工具/r+打+(vd)+(np)”(623)、“打+np”(525)、“打+vd+(np)”(496)、“打+得+a/i/vp状态/结果”(483)、“打+在+np方位”(207)、“a/i/o+打+np”(161)。所有型式中,包含了“打”的25个义项,频次最高的是“打3”(1023)、最低的是“打17”(4),未出现的是“打2”。“放”有6个一级型式,各型式及其频次分别为:“(p)+r人称/np/vp某物+放+在+np某处”(2075)、“(在)+np方位处所+放+np物体”(317)、“放+vd+(np)”(213)、“vp抓/抱+(np/vp/r)+不+放”(164)、“放+np/r+vp”(154)、“p+np某物/某处+一+放”(71)。所有型式中,包含了“放”的11个义项,频次最高的是“放13”(2537),最低的是“放12”(1),未出现的是“放2、放7、放10、放11、放15”。“开”有5个一级型式,分别为:“p+np人、群体/方位、处所/r人称/指示+开+(np)”(615)、“开+vd”(214)、“开+得+a”(184)、“开+np+vp”(149)、“开+np”(82)。所有型式中,包含了“开”的12个义项,频次最高的是“开6”(275),最低的是“开13”(2),未出现的是“开4、开14、开15”。“走”有7个一级型式,分别为:“p+np/r+走+(vd)”(1720)、“走+vd”(1558)、“走+np道路”(1023)、“走+p+np方位”(695)、“vp动作/生活活动+就+走”(339)、“a/i/o+走+(np)”(302)、“走+得+a/i/v”(207)。所有型式中,包含了“走”的8个义项,频次最高的是“走1”(4448),最低的是“走8”(1),未出现的是“走3、走6、走9”。“带”共有5个一级型式,分别为:“带+np+vp”(1001)、“p+n/a/v+带+n/a/v”(427)、“带+vd+(np)”(208)、“带+np神情/语气/意味”(105)、“a/v性状+里/中+带+a/v性状”(83)。所有型式中,包含了“带”的全部8个义项,频次最高的是“带6”(1021),最低的是“带8”(4)。通过分析型式及其义项分布情况,发现:一、词的意义与词的型式频次分布情况之间有联系。二、多义词的某个特定型式中,往往有多个义项能够进入该型式,但通常仅有个别义项频次较高,我们将其称为典型义项。三、各义项频次与其成为型式的典型义项之间具有联系。某个义项的总频次高,则其更有可能在更多型式中作典型义项。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这五个多义动词的义项的排列不以频次作为主要依据。对多义动词型式及其义项分布的研究,能为汉语型式库的建设、对外汉语教学、词典编纂等领域提供帮助。
周有斌[8](2017)在《汉语叹词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叹词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词。汉语叹词的研究集中在:叹词的界定及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叹词的性质、意义、古汉语叹词、汉外叹词比较研究5个方面,其中叹词的界定及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关注度最高。今后叹词研究应着重分析叹词产生的年代、与拟声词的差异及演变规律,比较汉语叹词与不同类型语言叹词的异同,寻求出汉语叹词的个性特点及叹词的共性特征。
Vitkovska Frosina(方唯)[9](2017)在《马其顿语和汉语词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词法是语法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词法,就是关于词的构成及其用法的规则,包括词的结构、形态变化、功能类别等内容,研究任何语言的语法不能不拿它当作第一个着重点。马其顿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也属于不同的形态类型。马其顿语属于印欧语系,属于屈折语,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属于孤立语。马其顿语中的词一般都具有形态变化,而汉语的词没有那样的形态变化,它们的词法系统有很多的不同点。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马其顿语与汉语词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主要包括构词法和词类体系的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介绍了在学习马其顿语和汉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马其顿语与汉语词法比较研究此前还没有人做过,本论文是首次尝试比较研究这两种语言的词法系统。笔者在比较研究马其顿语和汉语词法系统时,借鉴了现有的马其顿语跟某些印欧语言比较和汉语跟某些印欧语言比较的研究成果。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今后马其顿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抛砖引玉,并为马其顿语—汉语的二语教学提供参考。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对马其顿语、汉语词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的来源。第二章对马其顿语和汉语的构词法加以简要的介绍,分别介绍和比较马其顿语和汉语构词法。第三章介绍马其顿语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及词类体系。第四章对马其顿语和汉语的实词体系进行比较。首先分别描述两种语言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和副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语言实词的异同及其原因加以比较和探讨。第五章对马其顿语和汉语的虚词体系进行比较。分别描述两种语言的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和模态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其异同,揭示两种语言虚词的对应关系。第六章是结语,总结选题的主要内容,检视论文的不足,并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李蕊[10](2015)在《摹声传神、摹音传情 ——拟音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拟声词通过模仿自然的声音、动物的鸣叫声或动作声、人类说话或动作的声音,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可达到惟妙惟肖的表达效果;叹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在对话中呼唤或应答他人,尽情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可令表达声情并茂。本文对比了汉英拟音词和它们的功能分类,利用三个不同时期作品《西游记》、《彷徨》、《檀香刑》的汉英文本语料,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对于拟音词这一修辞手法的不同处理,结合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和翻译关联法的理论,探讨其修辞翻译的可行性和不同的翻译策略,即:留声存意、舍声取意、添声达意和造声传意。
二、英汉象声词对比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象声词对比小议(论文提纲范文)
(2)《籁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象声词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象声词与拟声词的研究统计 |
(二)象声词与拟声词的专书研究 |
(三)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方向 |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籁典》概况 |
一、此书研究现状和作者简介 |
(一)此书研究现状 |
(二)成书年代与作者简介 |
二、此书内容介绍 |
(一)籁典自叙 |
(二)籁典自叙续言 |
(三)籁典凡例 |
(四)籁典总目 |
三、此书文献价值 |
第三章 《籁典》分类与统计 |
一、《籁典》分类依据 |
(一)《籁典》的划分依据 |
(二)《籁典》词语的收录依据 |
二、《籁典》词语统计 |
(一)按音节的个数统计 |
(二)按出自的朝代统计 |
第四章 《籁典》词语结构形式及其时代特征 |
一、先秦两汉时期 |
(一)结构形式统计与分析 |
(二)《籁典》收录情况举例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结构形式统计与分析 |
(二)《籁典》收录情况举例 |
三、隋唐之后 |
(一)隋唐宋时期结构形式统计与分析 |
(二)元明清时期结构形式统计与分析 |
四、基本结构形式发展的时代特征 |
第五章 《籁典》词语形音义关系及其他特征 |
一、单音节象声词的形音义关系 |
(一)形义关系 |
(二)音义关系 |
二、双音节象声词的表现特征 |
(一)AA式象声词单用与不可单用之分 |
(二)AB式象声词双声、叠韵、双声叠韵之分 |
(三)AA式(不可单用的)和AB式象声词的共同特征 |
三、多音节象声词的语义构成特征 |
(一)AABB式象声词的加合式与扩展式之分 |
(二)ABAB式象声词非拟声要素的直接重叠 |
(三)ABCD式象声词的拟声要素与非拟声要素之分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辽宁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盘锦市人文地理及其方言概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主要方法 |
1.5 语料来源和相关说明 |
2 盘锦方言拟声词用法概说 |
2.1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形态特点 |
2.2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语音特点 |
2.3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事物义 |
3.1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 |
3.2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事物义 |
3.3 本章小结 |
4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动作反复、持续义和情态义 |
4.1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动作反复、持续义 |
4.2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动作情态义 |
4.3 表动作反复、持续义和表动作情状义用法的分合 |
4.4 本章小结 |
5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性状的程度义和性状义 |
5.1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性状的程度义 |
5.2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表性状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
6.1 盘锦方言拟声词表动作义、事物义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
6.2 盘锦方言拟声词重叠式多功能语义的演变过程和动因 |
6.3 盘锦方言拟声词的语义图 |
6.4 本章小结 |
7 用类型学视角看拟声词表多功能语义的用法 |
7.1 拟声词表动作、事物义的用法 |
7.2 拟声词表反复、持续义的用法 |
7.3 拟声词表情态义的用法 |
7.4 拟声词表程度义的用法 |
7.5 拟声词表性质状态义的用法 |
7.6 类型学视角下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的表现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
8.2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汉语与俄语拟声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 |
(二)俄语拟声词研究综述 |
(三)汉俄拟声词对比研究综述 |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汉俄拟声词语音结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俄拟声词共有的语音结构 |
一、A式 |
二、AA式 |
三、AAA式 |
四、AB式 |
五、AAB式 |
六、ABB式 |
第二节 汉语拟声词独有结构 |
一、AABB式 |
二、ABAB式 |
三、A里BC式 |
四、A里AB式 |
五、ABCD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语与俄语拟声词描述对象对比 |
第一节 描述人类行为的拟声词 |
第二节 描述动物行为的拟声词 |
第三节 描述环境的拟声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俄拟声词句法功能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汉俄拟声词共有的句法功能 |
一、拟声词做主语 |
二、拟声词做谓语 |
三、拟声词作宾语 |
四、拟声词作独立成分 |
第二节 汉语拟声词独有句法功能 |
一、拟声词做定语 |
二、拟声词做补语 |
三、拟声词做状语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摘要 |
Введение |
Глава 1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1.1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ое слово |
1.2 Положение изучения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слов в России и в Китае |
1.2.1 Положение изучения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 |
1.2.2 Положение изучения в китайск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 |
1.3 З 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е глаголы |
Глава 2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животных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2.1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по типам животных, издающих звуки |
2.1.1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е глаголы птиц |
2.1.2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е глаголы домашних и диких животных |
2.1.3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е глаголы насекомых и других животных |
2.2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по способам 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
2.2.1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е глаголы, образованные от однокорневых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слов |
2.2.2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е глаголы, образованные от разнокорневых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слов |
Глава 3 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животных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3.1 Компонентны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животных |
3.1.1 Компонентны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птиц |
3.1.2 Компонентны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домашних и диких животных |
3.1.3 Компонентны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насекомых и других животных |
3.2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сочетаемости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животных с животными |
3.2.1 Один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й глагол животных сочетается с одним типом животных |
3.2.2 Многие типы животных сочетаются с одним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м глаголом животных |
3.2.3 Один тип животных сочетается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ми глаголами животных |
3.3 Анализ переносных значений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тельных глаголов животных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3.3.1 Основные переносные значения |
3.3.2 Переносные значения возникают в результате ассоциации |
3.3.3 Переносные значения связаны с культурными коннотациями животных |
Заключение |
Литература |
Публикация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现代汉语高频多义动词型式及其义项分布研究 ——以“打”“放”“开”“走”“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现代汉语多义词的研究现状 |
1.1.2 型式语法的研究现状 |
1.1.3 语料库语言学背景下的分布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数据提取、计量说明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型式的提取 |
1.3.3 义项计量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问题 |
1.5 语料及符号说明 |
2 多义动词“打”的型式 |
2.1 动词“打”的左右两侧搭配 |
2.2 型式“打+np” |
2.2.1 型式“打+np旗号” |
2.2.2 型式“打+np印记” |
2.2.3 型式“打+np战役” |
2.3 型式“p+np方位处所/人/身体部位/工具/r+打+(vd)+(np)” |
2.3.1 型式“朝/冲/向/往+np人/身体部位/处所/r+打+(vd)+(np)” |
2.3.2 型式“给/为+np人/r+打+(vd) +np” |
2.3.3 型式“和/跟/同/与+np人/r+打+(vd)+(np)” |
2.3.4 型式“以/用+np工具+打+(vd) +np” |
2.3.5 型式“在/从+np处所+打+(vd) +(np)” |
2.3.6 型式“把/将/被+np人/物+打+(vd)+(np)” |
2.4 型式“打+得+a/i/vp状态/结果” |
2.5 型式“打+在+np方位” |
2.6 型式“a/i/o+打+np” |
2.7 型式“打+vd+(np)” |
2.8 小结 |
3 多义动词“放”的型式 |
3.1 动词“放”的左右两侧搭配 |
3.2 型式“(在) +np方位处所+放+np物体” |
3.3 型式“放+np/r+vp” |
3.3.1 型式“放+n人/r+vp去向” |
3.3.2 型式“放+np+vp” |
3.4 型式“vp抓/抱+(np/vp/r)+不+放” |
3.5 型式“p+np某物/某处+一+放” |
3.5.1 型式“往/在/朝+np某处+一+放” |
3.5.2 型式“把+np某物+一+放” |
3.6 型式“放+vd+(np)” |
3.7 型式“(p)+r人称/np/vp某物+放+在+np某处” |
3.7.1 型式“p+r人称/np/vp某物+放+在+np某处” |
3.7.2 型式“np某物+放+在+np某处” |
3.8 小结 |
4 多义动词“开”的型式 |
4.1 动词“开”的左右两侧搭配 |
4.2 型式“开+np” |
4.2.1 型式“开+np花” |
4.2.2 型式“开+np新风/先河” |
4.2.3 型式“开+np倒车” |
4.3 型式“开+np+vp” |
4.4 型式“p+np人、群体/方位、处 所/r人称/指示+开+(np)” |
4.4.1 型式“在+np方位/处所/r指示+开+np” |
4.4.2 型式“给/为+np人/群体/r人称+开+np” |
4.4.3 型式“向/朝/往+np方位/r指示+开” |
4.4.4 型式“把+np+开+vd/a/np” |
4.4.5 型式“给/和/同/跟+np人/r人称+开+np玩笑” |
4.5 型式“开+得+a” |
4.6 型式“开+vd+(np)” |
4.7 小结 |
5 多义动词“走”的型式 |
5.1 动词“走”的左右两侧搭配 |
5.2 型式“p+np/r+走+(vd)” |
5.2.1 型式“往/向/朝/从+np/r+走+(vd)” |
5.2.2 型式“沿/顺(着) +np线状+走+(vd)” |
5.2.3 型式“跟/随+np个人/团体/组织/趋势/r+走+(vd)” |
5.2.4 型式“在+np方位+走+(vd)” |
5.3 型式“走+np道路” |
5.4 型式“走+p+np方位” |
5.4.1 型式“走+在+np时间/城市国家/活动/群体+前面/前列/后面” |
5.4.2 型式“走+在/向/往+np地点+上/(之)中/里” |
5.5 型式“走+vd+(np)” |
5.6 型式“a/i/o+走+(np)” |
5.7 型式“vp动作/生活活动+就+走” |
5.8 型式“走+得+a/i/v” |
5.9 小结 |
6 多义动词“带”的型式 |
6.1 动词“带”的左右两侧搭配 |
6.2 型式“带+np+vp” |
6.3 型式“a/v性状+里/中+带+a/v性状” |
6.4 型式“p+n/a/v+带+n/a/v” |
6.4.1 型式“以+n/a+带+n/a” |
6.4.2 型式“连+n/a/v+带+n/a/v” |
6.4.3 型式“把/将+np人/物+带+vd” |
6.4.4 型式“从+np地点+带+(v)来/np人/物” |
6.4.5 型式“给/为+np人/r+带+vd/np物品” |
6.4.6 型式“让/由+np人/r+带+vd/np” |
6.5 型式“带+vd+(np)” |
6.6 型式“带+np神情/语气/意味” |
6.7 小结 |
7 多义动词型式及其义项的分布 |
7.1 “打”的型式及其义项的分布 |
7.2 “放”的型式及其义项的分布 |
7.3 “开”的型式及其义项的分布 |
7.4 “走”的型式及其义项的分布 |
7.5 “带”的型式及其义项的分布 |
7.6 动词意义与型式的量性关联特征 |
7.7 小结 |
8 多义动词型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8.1 型式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
8.2 多义动词型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8.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汉语叹词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叹词的界定及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 |
二、叹词的性质 |
三、叹词的意义 |
四、历代汉语叹词的研究 |
五、汉外叹词比较研究 |
(9)马其顿语和汉语词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词法体系相关研究 |
1.2.2 马其顿语词法体系相关研究 |
1.2.3 马其顿语—汉语词法比较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2. 马其顿语、汉语构词法比较 |
2.1 马其顿语词的构成 |
2.1.1 词的构成成分——语素 |
2.1.2 派生法 |
2.1.3 复合法 |
2.1.4 缩略法 |
2.2 汉语词的构成 |
2.2.1 派生法 |
2.2.2 复合法 |
2.2.3 重叠法 |
2.2.4 缩略法 |
2.3 马其顿语、汉语构词法的异同 |
2.3.1 相同点 |
2.3.2 不同点 |
3. 马其顿语和汉语的词类体系比较 |
3.1 马其顿语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
3.1.1 马其顿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
3.1.2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
3.2 马其顿语的词类体系 |
3.2.1 马其顿语的实词 |
3.2.2 马其顿语的虚词 |
3.2.3 马其顿语的特殊词类 |
3.3 汉语的词类体系 |
3.3.1 汉语的实词 |
3.3.2 汉语的虚词 |
3.3.3 汉语的特殊词类 |
3.4 马其顿语和汉语词类体系的异同 |
3.4.1 相同点 |
3.4.2 不同点 |
4. 马其顿语和汉语实词比较 |
4.1 马其顿语和汉语名词的异同 |
4.2 马其顿语和汉语动词的异同 |
4.3 马其顿语和汉语形容词的异同 |
4.4 马其顿语的数词和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
4.5 马其顿语和汉语副词的异同 |
4.6 马其顿语和汉语代词的异同 |
4.7 小结 |
5. 马其顿语和汉语虚词比较 |
5.1 马其顿语和汉语连词的异同 |
5.2 马其顿语和汉语介词的异同 |
5.3 马其顿语和汉语助词的异同 |
5.4 马其顿语和汉语的叹词、拟声词的异同 |
5.5 马其顿语模态词和汉语表示模态的词的异同 |
5.6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马其顿语和汉语学习者和教师的启示 |
6.3 创新和贡献 |
6.4 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10)摹声传神、摹音传情 ——拟音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语料介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拟音词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拟音词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拟音词的功能分类与汉英拟音词对比 |
第一节 汉语拟声词的功能 |
第二节 英语拟声词的功能 |
第三节 汉语叹词的功能 |
第四节 英语叹词的功能 |
第五节 汉英拟声词对比 |
第六节 汉英叹词对比 |
第四章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与拟音词的英译策略 |
第一节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
第二节 拟音词的英译策略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英汉象声词对比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班美工区中幼儿自语的研究[D]. 宋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籁典》研究[D]. 李曼. 湖北师范大学, 2021
- [3]辽宁盘锦方言拟声词多功能语义研究[D]. 邱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汉语与俄语拟声词对比研究[D]. 金优丽娅(KIM YULIYA).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俄语动物类拟声动词分析[D]. 罗燕. 安徽大学, 2020(08)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现代汉语高频多义动词型式及其义项分布研究 ——以“打”“放”“开”“走”“带”为例[D]. 马谨安. 湖南大学, 2019(07)
- [8]汉语叹词研究述评[J]. 周有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9]马其顿语和汉语词法比较研究[D]. Vitkovska Frosina(方唯).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摹声传神、摹音传情 ——拟音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D]. 李蕊.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