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屑病并发肾病的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龄[1](2021)在《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代古籍对炭药的记载,可见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能够治疗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种类高达百余种,且疗效确切。作为新药研发的全新药物源泉,探索炭药未被发现的、全新的药效,并科学的阐释其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炭药以更广泛的药效服务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PCC)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也是经方常用组成药物之一。在前期开展多种炭药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偶然发现黄柏炭(PCC Carbonisata,PCCC)在改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症状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这一全新药效发挥的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本科学问题尚未有定论。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拓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本研究展开了以下系列工作。目的:在新线索的基础上,应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并初步探讨“火制”程度对其药效的影响。进而以药效为指导,结合电镜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光学技术,证明黄柏炭纳米类成分(PCCC nano-components,PCCC-NCs)是PCCC发挥治疗银屑病药效的物质基础,并分析不同条件制备的PCCC-NCs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强弱的关联性,获取其治疗银屑病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给药方式以及体内外安全性,并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功能为切入点,阐释其起效作用机制,从而为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与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前导性研究思路。方法:(1)应用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炮制程度与给药方式对PCCC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活性最佳的“火制”条件,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2)采用透析方法将PCCC溶液分离成分子量大于和小于1000 Da的两部分,并借助色谱技术、电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分析鉴定其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3)考察炭化温度与时间对PCCC活性部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银屑病小鼠模型和Hacat细胞增殖活力模型评价并筛选出PCCC活性部位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而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元素配位等信息。(4)通过检测银屑病小鼠体重、脾指数、后背与耳部皮肤外貌、银屑病皮损与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以及病理组织(如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的变化,对优选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及量效关系进行研究。(5)利用ELISA法、生化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荧光法检测皮肤/血清中M1/M2标志性因子水平、脾细胞Th1/Th2和Th17/Treg 比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以及NF-κB/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6)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成M1亚型和M2亚型,结合CCK-8实验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给药浓度对极化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并以M1/M2亚型巨噬细胞高表达因子为评价指标,体外进一步证实PCCC活性部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7)通过细胞CCK-8实验、小鼠急毒及长毒实验,获取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性参数。结果:(1)确证了市售PCCC(PCCC sale in the market,PCCC-MS)具有治疗银屑病的药效,且腹腔注射效果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进而考察黄柏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改良工艺获取的400℃制备PCCC(PCCC prepared at 400℃,PCCC-400℃)>PCCC-MS>炒黄柏(Fried PCC,F-PCC)>PCC。(2)药效结果显示PCCC-400℃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为透析袋内成分(MWCO>1000),且经HPLC分析发现其色谱图上无吸收峰出现。低分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EM,HRTEM)下可见其为0.5~3.6 nm的近球形、晶格明显(0.22 nm)的颗粒。红外和荧光图谱显示该部位具有荧光,且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另外,对PCCC-MS透析袋内成分进行以上分析,结果与上述较为相似。结合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即PCCC-NCs。(3)HPLC图谱显示9种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PCCC-NCs中均未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现代材料科学分析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炭化温度相同时,延长制备时间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小、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蓝移;炭化时间一致时,升高温度也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少,但是荧光波长变化并无规律性。除此之外,炭化的温度和时间还会引起PCCC-NCs的红外吸收峰强和晶格间距发生改变,但仅以当前结果难以分析其中的规律性。进而以治疗小鼠银屑病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的体内外药效为指导,优化获取PCCC-NC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进一步表征发现该NCs主要由碳和氧元素组成,存在高度不定型碳结构和π-π*、n-π*跃迁,且具有荧光激发-发射依赖性,量子产率为5.63%。(4)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考察并证明了 400℃、1 h获取的PCCC-NCs在降低银屑病小鼠PASI评分上,腹腔注射的疗效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且本实验设置的高、中、低剂量PCCC-NCs在改善IMQ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脾指数增高,PASI评分升高,背部和耳部皮肤病理组织改变如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症状上均显示出显着作用,相关指标或蛋白表达的变化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综合分析发现PCCC-NCs发挥抗银屑病活性的量-效曲线呈“U”型,即实验考察剂量内,中剂量PCCC-NCs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5)机制研究发现,PCCC-NCs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TNF-α、IL-6、IL-23、IL-17A和IL-22)和皮肤组织(TNF-α、IL-6、NO和iNOs)中的M1相关因子,且皮肤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能够降低CD86的阳性表达,表明PCCC-NCs具有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同时PCCC-NCs可升高皮肤组织和血清中M2相关因子(IL-10和Arg-1)水平,说明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小鼠脾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CC-NCs可通过降低Th1/Th2和Th17/Treg比例调节T细胞平衡,且该NCs还可改善IMQ引起的皮肤组织中T-AOC、SOD、GSH-Px、CAT降低,MDA升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CCC-NCs可抑制p65的磷酸化,同时促进STAT6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PCCC-NCs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通路改善IMQ引起的巨噬细胞M1/M2升高现象,进而减少M1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介质,实现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6)PCCC-NCs可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M1极化,同时促进IL-4诱导的RAW264.7的M2极化,从体外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该N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功能。(7)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CCC-NCs在L02和293T细胞上的安全剂量≤ 1250μg/mL,且其用量在1.56 mg/kg~100.00 mg/kg区间内小鼠均不会出现急毒反应,最大给药量达到200 mg/kg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主要器官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PCCC-NCs的长毒结果可见该NCs在连续给药1月和停药2周后,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其病理组织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PCCC具有治疗银屑病的功效,且炭化程度高的PCCC腹腔注射效果更佳。综合利用色谱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和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方法,追踪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PCCC-NCs。以此成分为切入点,优化和规范PCCC的制备工艺,并以药效为指导获取该NCs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在此基础上,发现PCCC-NCs治疗银屑病无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NF-κB和STAT6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改善T细胞比例失衡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另外,PCCC-NCs在细胞毒性、小鼠急毒和长毒实验均显示出极高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全新药效、并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功效“钩沉创新”、物质基础和工艺规范及优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思路,有助于推动PCCC-NCs开发成治疗银屑病新制剂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孙明瑞[2](2019)在《基于特征关联的特征识别与推荐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爆炸式增长导致信息过载等问题,使传统的推荐系统逐渐转型为个性化推荐系统。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和预测用户行为来提供信息过滤和推荐服务。在以大数据为背景下的推荐系统中,领域推荐技术的数据构成日趋复杂,呈现出海量异构数据、数据特征缺失、数据特征异常和数据特征关联等新特征。这些特征从问题规模、特征缺失程度、异常特征状态和关联关系等方面对推荐算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为此,本文开展基于特征关联的特征识别、预测与推荐算法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特征关系的分类关联规则启发式挖掘算法与特征匹配算法。基于海量数据隐藏的关联关系,重点研究面向推荐算法的数据本身隐式的分类关联规则。引入分类及连续的数据特征属性并离散化,扩展数据特征的二元表示,确保数据特征属性的多样性。为了挖掘数据中某些关联特征,研究基于最小支持度的启发式特征挖掘方法,发现关联特征的频繁性及构建最优特征子集。基于数据特征频繁项,研究基于最小置信度的启发式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为不同情景模式下,进行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特征匹配。利用机器学习库中健康医疗情景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2)隐式反馈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针对应用领域数据特征稀疏性和缺失性问题,系统地研究领域中数据缺失特征的识别与预测分类问题。在系统地分析领域数据特征缺失基础上,研究基于加权用户的协同过滤特征识别方法。通过有监督学习向无监督学习的转变,研究推荐系统特征属性间隐式关联关系的特征识别方法。研究基于隐式特征提取的隐式反馈协同过滤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通过随机创建的数据特征缺失程度模拟真实环境数据特征缺失情况,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机器学习库中健康医疗情景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预测准确率。(3)数据异常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针对只关注于离散数据特征的局限性,研究基于连续属性时间序列数据相互依赖关联的特征识别算法,以此进行异常特征识别与预测。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复杂的图模式进行数据降维,以及时频序列数据分析,形成深层次的数据时序关联关系与异常特征识别模型,以此改善预测结果的有效性。利用脑电图健康医疗情景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预测准确率。(4)面向领域的级联加权混合个性化推荐方法。针对特定领域推荐需求,研究不同情境模式下的混合推荐方法,面向领域的研究问题抽象成为本体推荐项目的个性化推荐过程。构建用户特征信息模型画像,采用分类树和内容相似度的相似用户发现算法发现相似用户,并基于关联规则的特征匹配算法加权计算得到推荐方案。针对推荐算法冷启动问题,研究基于领域知识分类树的相似用户发现算法,采用离线计算方法提高效率。基于多用户的层次分析决策推荐形式化方法进行决策推荐,改善用户的满意度和推荐效果。中风患者实际健康医疗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与算法比较,验证了本文混合推荐算法的有效性。
任芳[3](2019)在《银屑病伴随肾脏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银屑病及其共患病的研究概况银屑病是一种有遗传背景与免疫反应异常相关的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可涉及到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微血管异常、神经精神因素以及神经介质等多个方面。文献报道部分银屑病患者伴有肾损害发生,通过对以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风险增大。第二部分银屑病伴随肾损伤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RBP,尿NAG等一些反应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来评估银屑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纳入97例,以及非银屑病患者的健康对照组,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慢性病共纳入96例。用PASI评分评价银屑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RBP,尿NAG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RBP以及尿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例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AG和病程有关。和对照组相比,银屑病患者病理性尿微量白蛋白、尿RBP以及尿NAG出现异常的机率较高(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RBP,尿NAG可作为预测银屑病相关性肾病早期损害发生的敏感指标。。第三部分银屑病伴随肾损伤的实验研究及其机理探讨目的:阐明寻常型银屑病伴随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BALB/C小鼠,外用5%咪喹莫特,每天1次,连续7天,造银屑病模型。实验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组和地塞米松组。空白组用凡士林均匀涂抹后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外用咪喹莫特后,注射生理盐水;LPS组,每天涂抹咪喹莫特后,注射脂多糖0.1 mg/kg;DEX组,每天涂抹喹莫特后,注射地塞米松0.1 mg/kg。实验第8天收集血清、肾脏等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皮损、肾脏功能、血清和肾脏中炎症因子水平、MDA和SOD活力、肾脏病理、24h尿蛋白、肾脏中CD2AP和podocin蛋白表达以及TLR2、TLR4、MyD88、NF-bKBp65和IκcBα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第7天,小鼠出现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组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着升高(P<0.01);LPS组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进一步升高(P<0.05),DEX组小鼠则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肾脏中的IL-1β、IL-6、TNF-αα IL-17和IL-22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LPS组小鼠血清和肾脏中的炎症因子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DEX组小鼠血清以及肾脏中炎症因子则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肾脏中MDA含量显着升高、SOD活力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LPS组小鼠血清,肾脏中的MDA含量进一步升高、SOD活力进一步显着降低(P<0.05),而DEX组小鼠血清肾脏中的MDA含量显着降低、SOD活力显着升高(P<0.05)。肾脏病理HE染色示,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的体积增大,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基质增生明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病变,见蛋白管型;与模型组比,LPS组进一步促进了小鼠肾脏的损伤,DEX组则肾脏的损伤程度显着降低。肾脏病理PAS染色示,模型组小鼠肾组织染色阳性面积与肾小球正切面积的比值显着增加;与模型组比,LPS组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表现;而DEX组则相反。模型组小鼠24h尿蛋白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LPS组7天后,小鼠的尿蛋白量显着增加(P<0.05),DEX组第7天,小鼠的24h尿蛋白量均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LPS组小鼠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DEX组小鼠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银屑病样小鼠肾脏中NF-κBp65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LPS组中NF-κBP65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DEX组NF-κBp65的表达量呈显着降低(p<0.05)。银屑病样小鼠肾脏中IκBα的表达量(0.60±0.06)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LPS组小鼠中IκBα的表达量(0.48±0.08)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DEX模型组的IκBαα表达量(0.66±0.07)的显着增加(p<0.01)。银屑病样小鼠肾脏中MyD88蛋白表达量(0.68±0.06)的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LPS组小鼠肾脏中MyD88蛋白的表达量(0.85±0.10)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DEX组小鼠肾脏中MyD88蛋白的表达量(0.53±0.07)呈显着降低(p<0.05)。银屑病样小鼠肾脏中TLR2、TLR4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LPS组中TLR2、TLR4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DEX组TLR2、TLR4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激活了 TLR受体,促使TLR2、TLR4等表达增加,继而激活了MyD88蛋白表达,MyD88蛋白又进一步激活了NF-κB相关蛋白表达,即NF-κBp65蛋白表达增加,IκBαα蛋白表达减少,并表现为IL-1β、IL-6、TNF-α、IL-17、IL-22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增加,造成肾脏中的肾小管和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损伤,最终出现了肾脏肾损。
史珑[4](2019)在《糖皮质激素对体外培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细胞c-Jun、c-Fos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与T细胞的功能紊乱有关。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治疗儿童INS的首选药物,大部分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敏感,但仍有20%的患儿对激素抵抗,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探讨糖皮质激素的耐药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表达升高可能与激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有关。在GC治疗INS以及激素抵抗过程中,T细胞的基因表达会发生相应变化。前期研究表明GC治疗后INS患儿外周血T细胞c-Jun、c-Fos表达明显升高。因此,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INS患儿T细胞,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氢化泼尼松,进一步验证GC对T细胞c-Jun、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以寻找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分子机制。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氢化泼尼松干预前后体外培养INS患儿外周血T细胞c-Jun、c-Fos表达的水平,探讨激素对其表达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48名INS患儿外周血T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氢化泼尼松,使氢化泼尼松浓度为10mM、20mM,对照组不加氢化泼尼松,收集体外培养的T细胞,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氢化泼尼松干预前、后T细胞c-Jun、c-Fos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体外培养INS患儿T细胞c-Jun、c-Fos的表达水平为: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对照组,高浓度组及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氢化泼尼松的浓度越高c-Jun、c-Fos的表达越高。结论氢化泼尼松可明显提高体外培养INS患儿外周血T细胞c-Jun、c-Fos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并且氢化泼尼松的浓度和c-Jun、c-Fos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提示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NS患儿的同时,可使INS患儿T细胞c-Jun、c-Fos的表达升高,从而可能影响INS儿童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李书俊[5](2019)在《IL-17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国外的研究表明IMN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5%-40%,有研究表示IMN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9.89%,属于难治性肾病,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并伴肾小球基底膜广泛增厚;该病持续时间较长,临床表现轻重差异较大,疾病经过各不相同,预后差别较大。但IMN的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彻底明确。已有研究表明IMN的主要病发机制之一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并在肾脏局部部位的沉积导致肾脏炎症性的改变。随着对IMN疾病的研究的进展,基于最近T淋巴细胞的新子集Th17细胞的发现,为IMN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Th17细胞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由CD4+的T淋巴细胞经过一系列细胞的分化而来,Th17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等细胞因子进而激活、介导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一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并被广泛研究,其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在IM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已经有IL-17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的大量研究,但关于IL-17在肾小球疾病中的研究较少,本文就IL-17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作用展开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治疗前IMN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中IL-17的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差异,IMN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综合以上指标变化探讨IMN可能的免疫学机制,为临床血清学指标提示IMN疾病转归提供依据,并进一步阐述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用于治疗IMN的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到2018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肾内科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并且排除其他继发性因素且临床症状达到肾病综合征的患者25例入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2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两组年龄从18岁到75岁不等,两组均收集血清标本,采用ELISA技术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水平;流式细胞学技术方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淋巴细胞比值)的数量;常规生化检测方法检测血浆白蛋白(ALB)、血脂(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等检查指标。治疗前比较健康对照组和IMN组的IL-17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等。IMN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药物治疗。IMN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监测IL-17、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指标变化,比较IMN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显示有效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变化。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IMN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比较应用Fisher确切法、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运用Pearson分析。分析IL-17、T淋巴细胞亚群与IMN的可能的免疫学关系。结果:(1)IMN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L-17水平明显升高(18.73±11.16 vs 11.24±5.82,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显着降低(23.13±3.63 vs 40.80±3.59,P<0.01),24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4634.88±1266.66 vs 81.45±56.31,2.50±1.16vs1.11±0.38,7.91±2.39vs4.44±0.66,5.31±1.97vs2.54±0.37,1.46±0.31vs1.26±0.15,P<0.01),IMN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健康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1015.70±362.65vs910.52±207.08,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1.96±177.74vs651.00±244.96,P>0.05),CD4+T cell/CD8+T cell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2.38±0.68vs1.70±0.78,P<0.05);(2)IMN组经过药物治疗,IL-17水平治疗1个月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5±8.59vs18.73±11.16,P>0.05)、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降低(14.03±1.78vs18.73±11.16,P<0.05)、治疗6个月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着降低(10.17±3.08vs18.73±11.16,P<0.01);血浆白蛋白水平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有升高(25.03±4.91vs23.13±3.63,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升高(25.82±4.23vs23.13±3.63,P<0.05)、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显着升高(33.31±4.36vs23.13±3.63,P<0.01);24h尿蛋白定量治疗1个月、3个月较治疗前均降低(4315.00±1122.87vs4634.88±1266.67,2971.76±1176.38vs4634.88±1266.67,P<0.05),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2122.60±1469.73vs4634.88±1266.67,P<0.01),经过治疗6个月后,有效的IMN患者外周血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823.48±66.13vs1015.70±362.65,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8.68±148.52vs591.96±177.74,P>0.05),CD4+/CD8+比值较治疗前降低(1.32±0.36vs2.38±0.68,P<0.05)。(3)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MN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r=-0.275,P=0.002),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370,P<0.001),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分别呈正相关(r=0.606,P=0.001;r=0.566,P=0.003)结论(1)IMN疾病中存在IL-17表达水平的增高,血清IL-17水平可提示疾病的转归;(2)IMN中存在T淋巴细胞的免疫紊乱,该紊乱状态可促进IMN疾病的发生发展;(3)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可以抑制IMN疾病的炎症反应。
靳政玺[6](2019)在《银屑病相关性肾病1例》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临床中较常见而且容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银屑病相关性肾病是因为银屑病引起的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继发性肾损害。近几年来,银屑病相关性肾病发病及报道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对银屑病相关性肾病的认识,现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银屑病相关性肾病1例报告如
程琳,王强,魏群,李铁男[7](2012)在《银屑病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的临床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皮肤病,虽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但常可并发系统性疾病。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银屑病相关性肾脏损害。我们对2009年4月一2010年4月我院确诊为银屑病且病历资料完整未应用过肾脏损害药物的832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其中伴有肾脏损害的病例有191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或)组织病理确诊为银屑病,并排除
苏湘川[8](2010)在《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病情与饮食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口服测试液50ml(含乳果糖10g、甘露醇5g),留取6h内全部尿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L)与甘露醇(M)浓度,计算二者的比值(L/M),同时测定患者皮损基本消退后的L/M值。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银屑病患者组L/M比值为0.070±0.026,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0.029±0.006)及同组患者治愈后(0.036±0.009)(P<0.05)。结论: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较正常人及皮损消退后患者增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第二部分银屑病患者病情与饮食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探讨影响银屑病病情的饮食因素及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应用1:l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2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饮食及其他病情相关因素。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条件logist 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面粉(OR=2.214)、牛肉(OR=3.308)、羊肉(OR=2.145)、鱼虾(OR=1.952)、辣椒(OR=2.559)、洋葱(OR=1.519)、吸烟(OR=2.515)、饮酒(OR=2.205)、肥胖(OR=1.557)、咸菜酸菜(OR=1.752)是银屑病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经常食用大米(OR=0.422)、粗粮(OR=0.252)、蛋类(OR=0.459)、鲜奶(OR=0.576)、苹果(OR=0.650)、香蕉(OR=0.656)、芹菜(OR=0.515)、茄子(OR=0.652)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嗜酒、鱼虾、羊肉、牛肉、辣椒、面粉、肥胖、洋葱、咸菜酸菜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大米、粗粮、鸡蛋、鲜奶、苹果、香蕉、芹菜、茄子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病起保护作用。
张翥,王锁刚[9](2007)在《银屑病相关性肾病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
宋光周,李晋岗,李军昌[10](2005)在《银屑病与肾损害的临床探讨》文中认为
二、银屑病并发肾病的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屑病并发肾病的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黄柏临床用药的文献综述 |
1. 黄柏临床用药的古代文献考证 |
2. 黄柏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PCCC-MS经不同给药方式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
实验二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黄柏炭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纳米类成分的提取与确认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筛选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二 利用HPLC技术分析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三 利用电镜技术和光学技术分析鉴定有效部位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优化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的制备条件考察 |
实验二 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三 应用Hacat细胞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四 最佳条件获取的PCCC-NCs的表征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研究 |
实验二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对血清和皮肤组织中M1/M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M1极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三 PCCC-NCs对脾组织中Th1/Th2和Th17/Treg比例的影响 |
实验四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五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NF-κB和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CCK-8法研究PCC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M1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实验三 PCCC-NCs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细胞毒性研究 |
实验二 小鼠急毒实验研究 |
实验三 小鼠最大给药量检测 |
实验四 小鼠长毒实验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特征关联的特征识别与推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1.2.2 特征识别与推荐算法 |
1.2.3 推荐算法的评价指标 |
1.2.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特征关系的关联规则挖掘与特征匹配算法 |
2.1 引言 |
2.1.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1.2 本文的解决思路 |
2.2 问题与定义 |
2.3 贝叶斯网络特征关系马尔科夫独立性推理分析 |
2.4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2.4.1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频繁特征项集挖掘 |
2.4.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2.5 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特征匹配算法 |
2.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2.6.1 实验数据的预处理 |
2.6.2 频繁特征项集及分类关联规则挖掘 |
2.6.3 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有效性验证 |
2.6.4 特征匹配算法比较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隐式反馈的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 |
3.1 引言 |
3.1.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1.2 本文的解决思路 |
3.2 问题与定义 |
3.3 面向预测的特征关联识别理论分析 |
3.3.1 面向预测的显式特征关联分析 |
3.3.2 面向预测的隐式特征关联分析 |
3.3.3 无向概率图特征关系马尔科夫独立性推理分析 |
3.3.4 面向预测的特征属性模型可表征理论 |
3.4 基于隐式反馈的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 |
3.4.1 DB-PRBM隐式反馈特征识别方法 |
3.4.2 DB-PDRBM隐式反馈特征识别方法 |
3.4.3 基于隐式反馈的协同过滤预测算法 |
3.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3.5.2 加权用户协同过滤特征识别方法与分析 |
3.5.3 DB-PRBM特征识别结果与分析 |
3.5.4 DB-PDRBM特征识别结果与分析 |
3.5.5 相关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比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特征识别与预测算法 |
4.1 引言 |
4.1.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4.1.2 本文的解决思路 |
4.2 问题与定义 |
4.3 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特征识别模型 |
4.3.1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异常特征识别模型 |
4.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特征识别模型 |
4.4 基于异常特征识别模型的预测算法 |
4.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5.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4.5.2 基于线性基准模型的异常特征识别结果分析 |
4.5.3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异常特征识别结果分析 |
4.5.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特征识别结果分析 |
4.5.5 相关特征识别算法预测结果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级联加权的混合个性化推荐算法 |
5.1 引言 |
5.1.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5.1.2 本文的解决思路 |
5.2 问题与定义 |
5.3 相似用户发现算法 |
5.3.1 基于知识分类树的相似用户发现算法 |
5.3.2 基于内容相似度的相似用户发现算法 |
5.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特征匹配算法 |
5.4 面向领域的个性化特征建模方法 |
5.4.1 用户画像个性化特征建模方法 |
5.4.2 基于分类树的领域知识建模方法 |
5.5 基于级联加权的混合个性化推荐算法 |
5.6 基于多用户的层次分析推荐形式化方法 |
5.7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7.1 决策推荐与协同服务评价体系 |
5.7.2 相似用户发现与决策方案推荐结果 |
5.7.3 相关推荐算法比较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银屑病伴随肾脏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背景知识 |
历史沿革 |
银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
银屑病的诊断 |
银屑病的治疗 |
第一部分 银屑病及其共患病的研究概况 |
银屑病及其共患病的发病机制 |
银屑病及其共患病 |
银屑病及其共患病的治疗 |
第二部分 银屑病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
1. 对象和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银屑病伴随肾脏损伤的实验研究及其机理探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糖皮质激素对体外培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细胞c-Jun、c-Fos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AP-1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IL-17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临床病例选择 |
1.1.2 临床资料搜集 |
1.1.3 实验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药物治疗方案 |
1.2.2 标本留取 |
1.2.3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 |
1.2.4 不良反应处理 |
1.2.5 退组情况说明 |
1.2.6 标本检测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
3.2 治疗前后IMN组客观指标的变化及疾病缓解情况 |
3.3 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及科研成果 |
(6)银屑病相关性肾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银屑病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病情与饮食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银屑病患者发病与饮食及其他因素相关性的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自愿参加胃肠功能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表 |
附图 |
(10)银屑病与肾损害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临床表现 |
治疗 |
讨论 |
相关链接 |
银屑病的分型 |
寻常型 |
脓疱型 |
关节病型 |
红皮病型 |
四、银屑病并发肾病的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D]. 张美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特征关联的特征识别与推荐算法研究[D]. 孙明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3]银屑病伴随肾脏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任芳.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4]糖皮质激素对体外培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细胞c-Jun、c-Fos表达的影响[D]. 史珑.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5]IL-17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D]. 李书俊. 河南大学, 2019(01)
- [6]银屑病相关性肾病1例[J]. 靳政玺. 慢性病学杂志, 2019(01)
- [7]银屑病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的临床探讨[J]. 程琳,王强,魏群,李铁男.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04)
- [8]银屑病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病情与饮食相关性的研究[D]. 苏湘川. 兰州大学, 2010(12)
- [9]银屑病相关性肾病的研究现状[J]. 张翥,王锁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03)
- [10]银屑病与肾损害的临床探讨[J]. 宋光周,李晋岗,李军昌. 中国社区医师, 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