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保工程商品林经营区不应排斥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菲[1](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于大炮,周旺明,周莉,代力民[2](2019)在《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经营历史与研究历程》文中指出长白山区位于中国东北东部的山地森林区,地带性植被是阔叶红松林,是我国珍贵木材生产和东北森林带的重要载体,孕育着丰富的物种资源.短短120年来,长白山区广袤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被次生林、过伐林和人工林等替代.建国以来,东北的阔叶红松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在红松更新规律、皆伐与择伐的争论中,在人们对阔叶红松林结构和功能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但目前红松更新问题依然存在,森林经营依然十分粗放.本文梳理了过去70年来阔叶红松林的经营历史及研究历程,分析当前森林资源类型和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以期为该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和质量的精准提升等提供借鉴.
郑丽娟[3](2015)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多功能、多效益已经是共识。森林资源多功能发挥的基础是搞好森林资源经营。森林资源经营是林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森林资源经营除涉及林木资源经营,还涉及非林木资源的经营。从系统论角度,可将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分为林木资源经营和非林木资源经营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促进又存在着矛盾性需要协调。从学术研究角度,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值得进行研究。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以下简称森工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森工林区陷入了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至今没有摆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经营。基于此,本文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森工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森林资源经营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构成及其关系、特征;对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森工林区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经营历史沿革等进行分析;并详尽分析了森工林区的林木资源经营现状和非林木资源经营经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在建立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评价的总体思路,构建评价模型;对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森工林区的林木资源经营子系统与非林木资源经营子系统的发展度总体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前者的发展度一直高于后者的发展度;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协调度发生波动,表明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协调状况不稳定;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改善趋势;但并不总是处于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轨迹上。其次,本文对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原因度和中心度的大小来识别和区分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次,阐述了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整体思路和需要实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并对协调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式的设计、模式运作机理、模式实现的关键要素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构建了由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创新机制和多方参与机制组成的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框架体系;对每个机制的内涵、实现机理和如何完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促进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李钟律,杨光,刘书艳[4](2014)在《森林分类方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所涉及的有关森林分类问题的体会,对东北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以及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王杰[5](2014)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绩效研究》文中指出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由于森工企业长期的过度采伐导致森林资源危机和林业企业、林区经济危困,森林资源管理问题愈加突出。落后于市场经济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了协调森林资源再生和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业部门出现了重大变化,森工企业开始从采伐森林向加强森林管护和营造林转变,木材生产调减、森林培育和管护增强。国家林业局部署要加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将天然林划分为国有生态公益林和国有商品林,推动森林分类经营向纵深发展,以有效解决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2004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部分森工企业局进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开,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晰,但由于试点的森工企业局存在着多重目标,无法有效实行企业化经营还影响了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发挥,建立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有效地对国有森林资源进行管护和经营,还能实现各自明确的经营目标,充分发挥国有森林资源的主导功能,兼顾其它效益;对于经营组织绩效的评价与考核,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资源、环境、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单纯用财务指标反映绩效是很不准确的,因此,在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其分类经营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将会更好地推进国有森林资源的经营与管理,实现森林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成果进行梳理,采用历史与现实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查、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组织绩效管理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界定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的概念,在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将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分为国有生态公益林经营组织和国有商品林经营组织,明确各分类经营组织的经营目标,国有生态公益林经营组织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国有商品林经营组织在不影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进而明确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评价结构模型。在现有工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下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进行梳理和分析,国有森工企业集团以经济效益指标为主的企业绩效评价结果表现较差。分析影响组织绩效发挥的原因,绩效评价体系滞后、林业制度不健全、林业产业不成熟、林业市场不完全和经营组织自身不足等起到了影响和制约作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滞后性将无法科学、公正、全面地评价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的绩效,即使在其它制约因素改善的情况下也无法起到科学监督和有效激励的作用,因此把经营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改善作为首要工作进行研究。构建了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评价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组织绩效的评价层次化和系统化,分别设置了国有生态公益林经营组织和国有商品林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以体现其主导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差异;以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内的森工企业局为例,根据其主导功能试用国有商品林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对其八年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根据制约组织绩效发挥的林业制度、林业产业、林业市场和经营组织自身这些方面,提出要提高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的绩效水平,还要理顺分类经营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林业组织自身竞争优势、参与林业市场的培育与建设、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改善林业产业环境建设等组织内外部发展措施。
李明娟[6](2013)在《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国有森工企业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之一,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同时也是资源的消耗者和环境的保护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有森工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这既是国有森工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工程”的起始阶段,也是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着转变以往向森林资源要效益的生产发展局面,由规模扩张模式快速转向质量提升增长模式的重要转型期。以国有森工企业这个微观主体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从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视角分析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探求能够提升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发展模式,对于拓展企业财务管理视野,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增强森工企业经营活力,实现国有森工企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国有森工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对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协调发展理论等为理论支撑,从森林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及职工生存状况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现状,表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森工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基础,通过深入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最终目的,指出国有森工企业本质上也是谋取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利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组织,是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因此将国有森工企业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从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视角分析并构建了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三重因素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森林资源、财务质地、治理效能三个子系统,18个指标变量在内的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提升的对策。
袁士云[7](2010)在《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分析林分经营模式评价及与其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技术进行了总结,遴选了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天然阔叶林抚育、天然阔叶林改造—人工更新、天然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及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等四个类型9个林分经营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以及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中引进与示范的天然阔叶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和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中示范与推广的天然阔叶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模式等11个林分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地带性近原始林—锐齿栎天然阔叶混交异龄林为参照林分,对研究林分的现实状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完善了描述林分状态特征的指标体系。运用遗传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方法,分析了经营林分与参照林分的状态特征差异。提出了基于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的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对11种模式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小陇山次生林经营技术体系和典型模式的改进提出了建议。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构建了林分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运用改进的林分状态特征指标体系,描述研究林分的状态特征;运用遗传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比较方法,对不同林分之间具有分布属性和非分布属性的结构状态特征差异性进行量化分析。以单位用工使经营林分接近自然生长林分(参照林分)的程度度量经营模式的技术合理性;以单位用工在经营林分中获取的木材数量度量经营模式的经济可行性;综合模式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林分经营模式的有效性。(2)给出了11个经营林分的平均差异性分析结果。以地带性近原始林为参照得知,天然阔叶林类型的模式,其林分的状态特征与参照林分更为接近,改造更新形成的人工林类型的模式则差异较大。天然阔叶林类型的模式中,“天然阔叶林皆伐—补植油松—则恢复模式”(模式1)的差异最小,天然阔叶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模式4)最大;改造更新类型的人工林类型模式中,“天然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油松—未抚育模式”(模式8)最小,“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日本落叶松-抚育模式”(模式11)最大。差异性分析结果与研究林分的现实状态基本一致。(3)研究结果显示,天然阔叶林类型模式的林分组成和空间利用程度与参照林分的差异较小;改造更新的人工林类型的模式,其林分与参照林分的差异则十分明显。以不同类别的指标分析经营林分状态与参照林分的差异性得出:模式1的林分组成与参照林分的差异最小,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油松-抚育模式(模式10)的差异最大。模式3的林分空间利用与参照林分的差异最小,模式11的差异最大。模式5的物种多样性与参照林分差异最小,模式11差异最大。模式1的林分活力与参照林分差异最小,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华山松-未抚育模式(模式7)差异最大。(4)通过单位用工使经营林分接近自然生长林分(参照林分)的程度度量林分经营模式的技术合理性,反映了林分经营模式的实施成本和模式实现经营目标的程度。评价结果为,“天然阔叶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模式”(模式3)的技术合理性最好,模式4次之,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模式均较差。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9个模式中,天然阔叶林择伐抚育模式(模式2)技术合理性最好,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油松-抚育模式(模式6)最差。(5)研究得知,小陇山林区林分经营成本主要为用工成本,以单位用工在经营林分中获取的木材数量度量经营模式的经济可行性,符合小陇山林区的实际。评价结果为,模式4经济可行性最好,模式3与模式4几乎相同,次生林综合培育体系的林分经营模式明显较差。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9个模式中,天然阔叶林抚育类型的模式经济可行性较好,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更新类型的模式经济可行性较差,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类型的模式没有木材产出,经济可行性最差。(6)模式有效性评价得出的量化表达结果,完全切合小陇山林分经营实际。以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模式有效性,结果如下:模式3技术有效性最好,模式4次之,次生林综合培育体系的模式有效性明显较差。次生林综合培育体系的9个模式中,天然阔叶林类型比改造更新形成的人工林类型更为有效。天然阔叶林类型中,模式2较好,模式1较差。改造更新形成的人工林类型中,天然阔叶林改造更新类型的模式有效性较好,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更新类型次之,天然灌木林带状改造更新类型较差;其中模式8有效性最好,模式11有效性最差。(7)对小陇山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改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现有林分经营模式改进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7种林分经营模式改进示例。总之,以地带性近原始林为参照评价经营林分技术合理性的差异性分析方法,丰富了林分差异性比较研究内容。基于模式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评价林分经营模式有效性的方法,拓展了森林经营效果评价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邢美华[8](2009)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三林”问题。“三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红星[9](2009)在《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少林国家,经济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使生态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但现实林情是,我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用;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林业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不仅仅在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无节制利用和林木生长周期长、恢复慢、所需投资大,更在于林业生产力落后,突出表现为林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林地产出低,林产加工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木材综合利用、保护利用、节约代用产业和林下特色经济、林业现代服务业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部门办林业的羁绊也始终没有冲破,整个林业经济仍在封闭、低速、低效的状态下运行。尽管国家展开大规模的林业建设,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并推进国有林区和集体林业的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但林业资源匮乏的状况未见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构建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不注意研究和运用利益机制,缺乏与改革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导致林业经营特别是营造林活动比较效益低,林业微观主体缺乏活力,多元社会主体不愿进入,也无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容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达到政府与林业微观主体的目标函数趋向一致的林业利益机制,实属当务之急。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为研究背景,以森林资源增加、林业三大效益兼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多元社会主体、多元社会资本办林业为研究目标,以利益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研究主线,按照激励相容的思路(即林业微观主体在利益机制激励下的理性逐利行为客观上起到资源增加、生态改善和产业发展的效果,实现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重点研究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问题、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中的利益支持问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利益激励问题以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问题,最终以利益机制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利益导向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还从利益激励角度,就国有林区改革模式、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的建管模式、经济限伐机制、分类经营改革功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适度涉及了林业产业政策、对外经贸合作、木材市场宏观调控等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利益激励与协调角度出发,通过政府选择利益手段、设计并向市场输入利益参数,凭借市场机制的自动传导功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导向,诱导林业微观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和自主行为决策,形成社会资源在林业领域的积聚效应,从而协调林业两大效益间的矛盾,深入推进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支撑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利益机制理论分析到结合林业发展与改革实际的利益机制运用,从林业经济主要问题到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具体构建和运行,层层递进。通过研究力求构建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利益支持机制,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机制等四项利益机制模式。构建每一个利益机制大体上都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或发展思路、构建利益机制促进改革或发展思路的实现这样一条逻辑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别把握每一个问题的全貌并系统提出利益激励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奠基林业利益机制理论与应用方法:二是打通多元社会主体进入林业资源经营领域从事营造林活动的渠道;三是设计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体制的改革模式,探讨投资主体换位、建设主体换位的具体办法,研究使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活动获得与商品林经营等同的产业属性的对策;四是探索出以经济限伐机制取代行政限额采伐制度的合理性和操作模式。在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林业木材生产定位的长期影响,系统研究林业利益机制问题仍属新的领域,可依成法不多,但这类研究却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可以实现林业利益机制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寻找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可将“机制设计理论”在我国林业改革发展中找到现实落脚点和简捷路径,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利益激励理论体系、利益激励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为以利益导向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从实践意义上看,林业利益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以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破除政府林业、部门林业的羁绊,多方筹措林业建设资金,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增加林业资源数量和提高质量,是摆脱林业“三危”(可采林木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困、林区职工生活危难)困境的现实选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有利于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王心同[10](2008)在《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效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为加快林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其中充分肯定了林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由于林业既可以是一种天然资源,也可以进行人工培育,既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所以,林业资源的培育,既不可能仅仅靠市场来完成,也不必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但在林业经济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林业进行支持和调控。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政策学、林业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借鉴,同时借鉴森林经营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林业经济政策展开研究。本研究基于林业发展,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实施上述林业经济政策的具体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于我国林业发展状况,对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林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对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等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这些政策在林业发展中所发挥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是设计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系统梳理了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并对这些林业经济政策在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评价;(2)设计了包括林业产业政策、林业财政政策、林业税费扶持政策、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林业贸易政策和林业国际化政策等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3)提出了在现阶段具有现实操作性、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林业财政投入、产权改革、国际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等具体政策措施。
二、天保工程商品林经营区不应排斥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保工程商品林经营区不应排斥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木材供给理论 |
2.1.2 均衡理论 |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
2.2.7 文献评述 |
2.3 小结 |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
3.3.2 供需预测方法 |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
3.4 小结 |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
4.4 小结 |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
5.1 理论分析 |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
6.1 理论分析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
6.4 小结 |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
7.1 理论分析 |
7.1.1 研究理论 |
7.1.2 分析框架 |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
7.2.1 基础数据收集 |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
7.2.3 模型参数估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
7.3.2 灵敏度分析 |
7.4 小结 |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
8.4 小结 |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
9.3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经营历史与研究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关长白山范围的定义 |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经营历史 |
2.1 长白山原始林阔叶红松林的采伐与利用历史 |
2.2 1949年以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经营历史 |
1) 1950—1956年:强度径级择伐. |
2) 1957—1963年:皆伐. |
3) 1964—1978年:采育兼顾伐. |
4) 1979—1998年:分林种经营. |
5) 1998年至今:分类经营. |
3 长白山森林采伐与更新技术探索 |
3.1 皆伐与择伐的争论 |
3.2 林分生长规律和采伐周期 |
3.3 基于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的生态系统经营思想 |
3.4 基于景观理论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
4 红松更新规律的探索 |
4.1 原始林中的红松更新 |
4.2 择伐林中的红松更新 |
4.3 皆伐后的红松人工更新 |
5 存在问题 |
6 结 语 |
(3)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相关研究 |
1.3.2 非林木资源经营相关研究 |
1.3.3 林木资源经营与非林木资源经营相关关系研究 |
1.3.4 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相关研究 |
1.3.5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范围界定及研究视角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视角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分析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构成及其关系分析 |
2.1.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特征 |
2.1.4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 |
2.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研究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协调发展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公共物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概况及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森林资源概况 |
3.2 森林资源经营历史沿革 |
3.2.1 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森林资源经营阶段 |
3.2.2 以木材利用为主兼顾生态建设阶段 |
3.2.3 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强化森林资源经营阶段 |
3.3 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分析 |
3.3.1 林木资源经营状况 |
3.3.2 非林木资源经营状况 |
3.3.3 森林资源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4.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及模型 |
4.2.1 发展度 |
4.2.2 协调度 |
4.2.3 协调发展度 |
4.2.4 协调发展趋势指数 |
4.3 实证分析 |
4.3.1 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度评价 |
4.3.4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 |
4.3.5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1.1 森林经营者自身因素 |
5.1.2 自然因素 |
5.1.3 经济因素 |
5.1.4 社会因素 |
5.1.5 政策因素 |
5.2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DEMATEL方法及其实施步骤 |
5.2.2 DEMATEL方法应用 |
5.2.3 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 |
6.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整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6.1.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 |
6.1.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 |
6.1.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
6.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原则 |
6.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2.3 开放性原则 |
6.2.4 因地制宜原则 |
6.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 |
6.3.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
6.3.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的设计 |
6.3.3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运作机理 |
6.3.4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实现的关键要素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及保障措施 |
7.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构建 |
7.1.1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框架 |
7.1.2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机制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
7.2 市场机制 |
7.2.1 市场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7.2.2 市场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
7.2.3 市场机制的完善 |
7.3 政府调控机制 |
7.3.1 政府调控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7.3.2 政府调控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
7.3.3 政府调控机制的完善 |
7.4 创新机制 |
7.4.1 创新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7.4.2 创新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
7.4.3 创新机制的完善 |
7.5 多方参与机制 |
7.5.1 多方参与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7.5.2 多方参与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理 |
7.5.3 多方参与机制的完善 |
7.6 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7.6.1 建立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发展状态监测体系 |
7.6.2 完善森林资源经营政策 |
7.6.3 提高森林经营者素质 |
7.6.4 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管理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森林分类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天保工程重点覆盖区域的再思考 |
2 明晰森林分类标准的真正内涵, 科学分析和对待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差异性 |
3 如何进行森林分类 |
4 如何经营森林, 保护天然树还是保护天然林 |
5 如何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5)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森林资源的主导功能分类 |
2.1.2 分类经营组织的界定 |
2.1.3 分类经营组织的经营目标与特征 |
2.1.4 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和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2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化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2.2.6 组织绩效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及问题分析 |
3.1 经营组织现状 |
3.1.1 经营背景 |
3.1.2 组织状况 |
3.1.3 资源状况 |
3.2 经营效果分析 |
3.2.1 经营投入 |
3.2.2 木材及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 |
3.2.3 林业产业总产值 |
3.3 组织绩效评价 |
3.4 组织绩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现有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 |
3.4.2 组织内部瓶颈 |
3.4.3 林业产业发展不规范 |
3.4.4 林业市场不完全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立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动因分析 |
4.1 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动因的定量分析 |
4.1.1 分析方法 |
4.1.2 分析过程 |
4.1.3 排序结果 |
4.2 经营组织的直接推动 |
4.2.1 组织经营目标的调整 |
4.2.2 激励经营者的要求 |
4.2.3 提高经营投入利用率的要求 |
4.2.4 提高林产品和非林产品竞争力的要求 |
4.3 绩效评价体系自身的变化 |
4.4 产业制度的间接推动 |
4.4.1 林业指导思想的转变 |
4.4.2 林业政策的演变 |
4.4.3 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
4.4.4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实践 |
4.4.5 林业国内外竞争压力 |
4.4.6 林业市场环境的发展 |
4.4.7 林业生态意识的提高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 |
5.1 构建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绩效评价框架的基本要求 |
5.2 基本思路 |
5.3 基本要素 |
5.3.1 评价目的 |
5.3.2 评价对象 |
5.3.3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
5.3.4 确定比较标准 |
5.3.5 评价方法 |
5.3.6 评价标准 |
5.4 评价框架的特点 |
5.4.1 多向性 |
5.4.2 实效性 |
5.4.3 动态性 |
5.4.4 分类性 |
5.4.5 可控性 |
5.5 本章小结 |
6 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6.1.1 科学性原则 |
6.1.2 先进性原则 |
6.1.3 系统性原则 |
6.1.4 全面性原则 |
6.1.5 动态性原则 |
6.1.6 可比性原则 |
6.1.7 可操作性原则 |
6.1.8 激励原则 |
6.2 国有生态公益林经营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态效益评价指标 |
6.2.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6.2.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6.2.4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6.3 国有商品林经营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
6.3.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6.3.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6.3.4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组织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7.1 确定评价对象 |
7.2 样本基本情况 |
7.3 指标数据来源 |
7.4 数据处理 |
7.4.1 指标的正向化与无量纲化 |
7.4.2 计算结果 |
7.5 结果分析 |
7.5.1 生态效益评价 |
7.5.2 社会效益评价 |
7.5.3 经济效益评价 |
7.5.4 综合绩效 |
7.6 本章小结 |
8 提高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绩效的措施 |
8.1 理顺分类经营组织之间的关系 |
8.2 提高经营组织的竞争优势 |
8.2.1 培育组织的核心能力 |
8.2.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8.2.3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率 |
8.2.4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
8.3 参与林业市场的培育建设 |
8.3.1 建立商品林市场交易 |
8.3.2 推进生态公益林及产品市场化 |
8.3.3 推进森林认证市场化 |
8.3.4 培育绿色生产与消费市场 |
8.3.5 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8.4 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 |
8.4.1 优化产业布局 |
8.4.2 推动产业升级 |
8.4.3 发展产业集群 |
8.5 改善林业产业环境建设 |
8.5.1 健全森林采伐和监督制度 |
8.5.2 完善森林保险制度 |
8.5.3 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森工企业 |
2.1.2 持续经营能力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3 可持续发展与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的关系 |
2.3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3.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的发展 |
2.3.2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的实质 |
2.3.3 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
2.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4.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
2.4.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2.4.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对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作用 |
2.5 协调发展理论 |
2.5.1 协调发展的内涵 |
2.5.2 协调发展的特征 |
2.5.3 协调发展与企业持续经营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现状分析 |
3.1 国有森工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国有森工企业性质 |
3.1.2 国有森工企业在林业系统工业企业中的地位 |
3.1.3 国有森工企业的作用 |
3.2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状况 |
3.2.1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总体状况 |
3.2.2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
3.2.3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综合评价 |
3.3 国有森工企业经济状况 |
3.3.1 总产值分析 |
3.3.2 木材产量分析 |
3.3.3 接续产业分析 |
3.3.4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3.4 国有森工企业职工生存状况 |
3.4.1 就业状况分析 |
3.4.2 职工收入状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理论分析与框架构建 |
4.1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视角的选择 |
4.1.1 经济人假定的缺陷 |
4.1.2 国有森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最终目的 |
4.1.3 社会生态经济人视角的确定 |
4.2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 |
4.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三重因素分析 |
4.3.1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
4.3.2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三重影响因素的确定 |
4.3.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三重因素的相互关系 |
4.3.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三重因素的循环关系 |
4.3.5 三重因素与持续经营能力的关系 |
4.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总体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 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
5.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
5.3 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
5.3.1 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 |
5.3.2 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社会性 |
5.3.3 国有森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
5.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5.4.1 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4.2 财务质地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4.3 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设计 |
6.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6.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
6.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
6.1.3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 |
6.1.4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优势 |
6.2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结构及参数设计 |
6.2.1 BP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
6.2.2 BP神经元 |
6.2.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 |
6.2.4 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的数学描述 |
6.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6.3.1 层数设计 |
6.3.2 输入层的设计 |
6.3.3 隐含层神经元节点数的确定 |
6.3.4 输出层的设计 |
6.3.5 激活函数的选取 |
6.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
6.4.1 数据的采集 |
6.4.2 数据的预处理 |
6.4.3 模型的训练及仿真评价 |
6.4.4 人工神经网络在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中的运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提升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对策建议 |
7.1 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商品林资源细分经营 |
7.1.1 商品林细分经营对持续经营能力提升的作用 |
7.1.2 实施商品林细分经营的依据 |
7.1.3 商品林细分经营标志及基本分类 |
7.2 国有森工企业构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经济 |
7.2.1 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废弃”的生产经营模式 |
7.2.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
7.2.3 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 |
7.2.4 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7.3 实现企业由物力资源依托型向人力资源依托型的转变 |
7.3.1 转变忽视人力资本投资观念 |
7.3.2 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关系 |
7.3.3 稳定林业从业人员队伍 |
7.4 建立森工企业持续经营政策保障体系 |
7.4.1 体制、政策保障 |
7.4.2 资金保障 |
7.4.3 法律保障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森林经营理论与实践 |
1.2.2 森林经营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1.2.3 与森林经营技术评价有关的研究进展 |
1.2.4 经营技术评价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资源状况 |
2.2 研究材料 |
2.2.1 天然原始林(参照林分) |
2.2.2 典型经营林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方法 |
2.3.2 评价方法 |
2.3.3 评价指标 |
第三章 现有林分类型与经营技术 |
3.1 小陇山植被类型 |
3.1.1 小陇山现有植被类型 |
3.1.2 小陇山主要森林类型 |
3.2 现有森林经营技术 |
3.2.1 小陇山次生林经营历史回顾 |
3.2.2 小陇山现有森林经营技术 |
3.2.3 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与林分类型 |
3.3 典型林分经营模式与林分类型 |
3.3.1 典型林分经营模式选择 |
3.3.2 研究选择的林分经营模式与林分 |
第四章 不同经营模式林分状态特征分析 |
4.1 参照林分的状态特征 |
4.2 经营林分的状态特征 |
4.2.1 林分结构 |
4.2.2 林分的物种多样性 |
4.2.3 林分活力 |
第五章 林分经营模式评价 |
5.1 林分经营技术的合理性评价 |
5.1.1 经营模式林分与参照林分的状态特征差异 |
5.1.2 林分经营模式技术合理性评价 |
5.2 林分经营模式经济可行性评价 |
5.3 林分经营模式的有效性评价 |
5.4 小陇山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改进建议 |
5.4.1 技术体系构成层次的功能改进 |
5.4.2 技术体系各层次的类型划分 |
5.5 小陇山现有主要林分经营模式的改进 |
5.5.1 林分经营模式的概念 |
5.5.2 林分经营模式的改进方法 |
5.5.3 林分经营目标规划 |
5.5.4 运用模式评价结果改进现有林分经营模式 |
5.5.5 典型林分经营模式改进示例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林业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1.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4 文献分析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及范畴界定 |
2.1.1 林业资源与森林资源 |
2.1.2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2.1.3 林业三次产业划分 |
2.1.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
2.1.5 林权与林权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及制度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现代林业理论 |
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问题剖解 |
3.1 两种发展观与两种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1 基于传统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3 林业资源传统利用模式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分析 |
3.2.1 1949—1978年的木材主导利用模式 |
3.2.2 1979—1992年的综合利用模式 |
3.2.3 1992年—现在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利用模式 |
3.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1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木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4 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5 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4 林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2 林业资源利用中的基本矛盾 |
4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制度因素探析 |
4.1 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水平 |
4.1.3 技术水平 |
4.1.4 政策环境 |
4.1.5 制度 |
4.1.6 影响因素评述 |
4.2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状况 |
4.2.1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划分 |
4.2.2 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
4.3 明晰产权是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
4.3.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产权 |
4.3.2 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
4.3.3 产权明晰的基本要求 |
4.3.4 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
4.4 以产权明晰为主要标志的林权制度改革 |
4.4.1 我国历次林权制度变革 |
4.4.2 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5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资源利用评价 |
5.1 林业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
5.2 集体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2.1 调查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林改区域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4 林改区域林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5 林改区域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6 林改区域景观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3 国有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3.1 研究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3.3 林改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 |
5.4 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总体现状评价 |
5.4.1 林地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2 林木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4 景观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6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1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2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3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
6.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分析 |
6.2.1 SSM分析方法概述 |
6.2.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3 福建省林改前后林业产业变化情况分析 |
6.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价方法 |
6.3.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判标准 |
6.3.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新拓展 |
6.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 |
6.3.4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6.4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
6.4.1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概况 |
6.4.2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分析一以福建省为例 |
6.4.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1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
7.1.1 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资源分布 |
7.1.2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
7.2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2.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
7.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7.2.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设置 |
7.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7.3.1 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及生境特征 |
7.3.2 调查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3.3 评价结果分析 |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目标的构建 |
8.1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战略的提出 |
8.2 我国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构建 |
8.2.1 林业产业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8.2.2 林业生态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8.2.3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制定 |
8.2.4 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林业资源利用原则 |
8.3 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的构建 |
8.3.1 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基本要求 |
8.3.2 林区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
8.3.3 基于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实现的林区林业产业发展顺序 |
8.4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目标的构建 |
8.4.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
8.4.2 林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目标界定 |
8.4.3 林区完备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及重点措施 |
9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政策保障体系 |
9.1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9.1.1 加拿大林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2 德国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3 日本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4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9.2 林权改革中对林区林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
9.2.1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基本分析 |
9.2.2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9.2.3 这些问题对林区目标体系构建的影响 |
9.3 实现林区发展目标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框架构建 |
9.3.1 制度保障 |
9.3.2 政策保障 |
9.4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
9.4.1 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 |
9.4.2 森林保险制度构建 |
9.4.3 采伐限额制度完善 |
9.4.4 公益林保护制度创新 |
9.5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 |
9.5.1 政府对林企与林农的支持方向 |
9.5.2 切实增强林业企业发展能力 |
9.5.3 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信贷支持 |
9.5.4 进一步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 |
9.5.5 积极开展各类生态工程建设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9)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与理论基础 |
2.1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 |
2.1.1 利益机制的涵义 |
2.1.2 林业利益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2.1.3 林业利益机制的存在方式与构成要素 |
2.2 林业利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理论 |
2.2.2 制度经济学原理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5 市场机制理论 |
2.2.6 机制设计理论 |
2.2.7 博弈及博弈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林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现实状况 |
3.2 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3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与发展现状 |
3.3.1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 |
3.3.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利益机制视角下中国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
4.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相协调 |
4.1.1 不相协调的表现 |
4.1.2 传统利益协调的形式与弊端 |
4.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利益支持不足 |
4.2.1 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模式 |
4.2.2 利益支持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
4.3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利益缺乏激励 |
4.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利益缺乏整合 |
4.4.1 生态工程建管体制不科学影响效率和质量 |
4.4.2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工程建设进程 |
4.4.3 国家经济补偿不足影响林业主体积极性 |
4.4.4 工程管理问题多影响林业重点建设 |
4.4.5 生态资源产权设计不合理影响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构建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战略构想 |
5.1 对林业利益机制的重新界定 |
5.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作用机理 |
5.3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
5.3.1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 |
5.3.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 |
6.1 林业两大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
6.1.1 利益协调机制的目标 |
6.1.2 利益协调机制的设定原则 |
6.1.3 协调机制的技术路线 |
6.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 |
6.2.1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基本描述 |
6.2.2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条件 |
6.2.3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方式 |
6.2.4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用 |
6.3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 |
6.3.1 利益激励机制的基本描述 |
6.3.2 利益激励机制的技术路线 |
6.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利益整合机制 |
6.4.1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基本描述 |
6.4.2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技术路线 |
6.5 本章小结 |
7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 林业两大效益利益协调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7.1.2 税费调节资源配置行为 |
7.1.3 林权激励 |
7.1.4 增加林区公共产品供给 |
7.1.5 畅通融资渠道 |
7.1.6 疏通生态效益的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供给渠道 |
7.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2.1 改革限额采伐制度 |
7.2.2 妥善安置林区职工 |
7.2.3 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 |
7.2.4 改变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7.3 非公有制林业利益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 |
7.3.1 放松对林权的约束 |
7.3.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3.3 营林生产性补贴 |
7.3.4 精简林业税费并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功能 |
7.3.5 畅通融资渠道 |
7.3.6 建立林区公共服务体系 |
7.4 林业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配套措施 |
7.4.1 林权实现形式多样化 |
7.4.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4.3 苗木等生产性补贴 |
7.4.4 畅通融资渠道 |
7.4.5 建立项目区公共服务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林业理论的发展 |
2.1.2 经济政策理论 |
2.2 林业经济政策的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林业经济政策现状 |
2.2.2 我国学者对于林业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 |
3 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
3.1 中国林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
3.1.1 气候 |
3.1.2 地貌 |
3.1.3 土壤 |
3.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
3.3 中国林业的开发与利用 |
3.3.1 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
3.3.2 我国林业发展的成就 |
3.3.3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4 我国林业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4 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4.1 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4.1.1 对林业发展的依赖 |
4.1.2 对林业发展的促进 |
4.1.3 对林业发展的负面作用 |
4.1.4 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 |
4.2 林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4.2.1 林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2.2 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 |
4.2.3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森林生产的外部性) |
4.2.4 林业发展与贫困问题 |
4.3 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的互动发展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5.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5.1.1 林业产权的演变 |
5.1.2 森林资源产权 |
5.2 森林资源限额采伐政策 |
5.3 林业税费政策 |
5.3.1 林业税费改革历程 |
5.3.2 农林特产税 |
5.3.3 所得税 |
5.3.4 增值税 |
5.3.5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5.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政策 |
5.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5.6 林产品贸易政策 |
5.7 封山育林政策 |
5.8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6 中国林业经济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 天然林保护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1 生态方面的影响 |
6.1.2 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 |
6.1.3 天然林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6.2 退耕还林政策对林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
6.2.1 退耕还林政策在生态方面的影响 |
6.2.2 退耕还林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6.2.3 退耕还林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6.3 封山育林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1 有利于顶极群落或稳定性较强的混交次生林的形成 |
6.3.2 森林结构优化 |
6.3.3 增加了天然生幼树,植被类型增多 |
6.3.4 林木生长量增加 |
6.3.5 林地植被的盖度增加 |
6.3.6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 |
6.3.7 封山育林投资效率高 |
6.3.8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
6.3.9 增加收入 |
6.3.10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
6.4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
6.4.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成为必然选择 |
6.4.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6.4.3 非公有制林业面临的问题 |
6.5 林业产权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5.1 当前林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
6.5.2 林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
6.6 林业流通和市场政策的影响分析 |
6.6.1 当前林业市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推进林业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对策 |
6.7 林业税费政策的影响分析 |
6.7.1 当前林业税费政策的弊端 |
6.7.2 林业税费改革的建议 |
7 当前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分析评价 |
7.1 林业产权改革的分析评价 |
7.2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分析评价 |
7.3 林业税费政策分析评价 |
7.4 林业市场改革的分析评价 |
7.5 林业重点工程政策的分析评价 |
8 促进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 |
8.1 林业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
8.2 中国林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目标 |
8.3 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
8.4 林业产业政策 |
8.4.1 林业产业政策的目标 |
8.4.2 林业产业结构政策 |
8.4.3 林业产业组织政策 |
8.4.4 林业产业布局政策 |
8.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8.5 林业财政政策 |
8.5.1 林业财政政策的构成 |
8.5.2 建立促进林业投资的政策框架 |
8.5.3 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 |
8.6 林业税费扶持政策 |
8.7 林业贸易政策 |
8.8 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8.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8.8.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9 林业国际化政策 |
8.9.1 林业国际化政策构成 |
8.9.2 利用林业国际化规则完善林业发展 |
9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天保工程商品林经营区不应排斥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2]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经营历史与研究历程[J]. 于大炮,周旺明,周莉,代力民.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 [3]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经营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郑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5(12)
- [4]森林分类方法分析[J]. 李钟律,杨光,刘书艳. 林业勘查设计, 2014(03)
- [5]东北内蒙古国有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组织绩效研究[D]. 王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6]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D]. 李明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1)
- [7]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D]. 袁士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
- [8]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9]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D]. 李红星.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10]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 王心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