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种子育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义[1](2021)在《银杏苗木种子繁育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为古老孑遗植物,有"植物界大熊猫""金色活化石"称誉,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常用植物。通过分析银杏生物学特性,并从银杏苗木种子、苗木管理繁育等方面出发,总结了银杏苗木种子繁育技术,提高银杏苗木种植成活率,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刘俊彬[2](2021)在《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其质量是农作物优质增产的先决条件。在种子质量参数中,水分含量和饱满度与种子活力联系密切,通常新鲜饱满的种子富含水分、籽粒饱满且活性也大。但薄壳类作物种子的种仁包裹在种壳之中,不破坏种壳极难获取种仁的性状。太赫兹(THz)辐射处在微波与红外光中间,兼具二者的优点,临近微波的THz谱区具有低能透射性、无电离辐射损伤的特性;而接近红外光的谱区则具有指纹光谱特性。故THz波能透过种壳对其内部进行成像,获取种仁的THz光谱和图像信息,描述种仁的性状,可以作为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的较佳方案。(1)银杏属于典型顽拗性种子,极易失水硬化丧失活性,恰好利用水分对THz波的强吸收特性进行水分检测。实验采集了不同水分含量的完整银杏种子以及种子切片的THz光谱和图像。通过对比不同水分含量种子的时域信号和吸收系数等参数,分析了水分对THz波的影响。研究发现,种子水分含量越高,时域信号振幅越低且时间延迟更大;同样水分对THz辐射吸收强烈,水分越多对光谱吸收越强。从水分对光谱影响产生的规律可以为水分预测评估提供参考。从完整的种子以及种子薄片的THz图像可以观察到水分影响的图像特征,随着水分减少,种子内部出现了仁的收缩现象,收缩程度与水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规律,并且不同水分的THz图像明暗存在区分规律。利用种子收缩面积比以及ROI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作为参考指标建立了水分评估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为种子水分预测提供参考方案。(2)应用THz波低能透射和指纹图谱特性,开展薄壳向日葵种子饱满度无损测算以及种子内部缺陷检测方法研究。采用THz时域透射成像系统,采集虫蚀、缺损和完整向日葵种子的THz透射图像。分别提取种仁和种壳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对比分析它们的时域信号和吸收系数,发现种仁在0.5-2.0THz范围对THz波的吸收要明显强于种壳。提取该频段吸收系数对应的特征图像以及0.5-1.0THz、1.0-1.5THz和1.5-2.0THz三个频段的对比图像,图像经阈值分割后分别计算出THz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仁壳面积比。其中,缺陷(虫蚀、缺损)与完整种子饱满度有显着差异,以23%为阈值能正确识别完整种子。同时,以剥开后葵花籽的可见光图像计算出的饱满度作为参考值,在THz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饱满度间进行线性拟合,建立了向日葵种子饱满度THz透射图像测算模型。采用未参与建模的向日葵种子样品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模型预测决定系数为0.91,预测均方根误为4%。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域THz透射图谱的向日葵种子缺陷、饱满度无损检测是可行的。论文为薄壳类种子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可为其它干燥轻薄带包装物料无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张婷[3](2020)在《银杏丰产繁育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公孙树、鸭脚树,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它树干挺拔,树形高大,叶似扇形,春绿秋黄,是现代园林绿化的最佳绿化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树种之一。银杏树的繁殖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繁殖方法有三种,银杏种子育苗,树枝扦插,分株繁殖等。
张俞[4](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曹钟允[5](2020)在《银杏复干发育及其转录组调控》文中认为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第四纪冰川后银杏科中唯一存活至今的孑遗树种,被称为历史遗产和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古树数量多,分布广泛。银杏从幼龄到千年生古树存在普遍的“茎生枝”(复干)现象,且国内银杏古树大部分为无性系多代同株,复干丛生。“多代同株”现象是银杏达到生长极限或为抵御不良环境产生的维持生命系统的重要繁殖更新策略,是银杏经历灾难后仍能保存至今的关键。通过对银杏复干发育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复干的发生机理,为揭示银杏古树长寿奥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在实践生产中合理适当的利用复干进行繁殖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目前在银杏复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地理分布、复干存在意义、复干代替母干过程及复干利用等方面,缺乏对复干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生长指标测定及解剖观察,了解银杏复干的生长特性及其发端的解剖结构;通过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测定两个不同发育时期复干和同株侧枝的内源激素含量指标,明确复干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与正常侧枝的区别;最后,选用两个不同发育时期的银杏复干和同株树干上相同位置未发育复干的部位作对照,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调控银杏复干发育的分子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复干在自然状态下单株复干数、复干发生率、复干高和基径在不同年龄下差异显着,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平茬、移栽及平茬移栽3种处理均能促进银杏复干的发生,其中平茬起主要作用,对复干高和基径增加效果明显。(2)银杏复干发端解剖观察发现,银杏复干起源于主干根茎交界处的茎皮层中的潜伏芽。复干的发育过程分为4个时期:复干芽休眠期、分化期、输导组织形成期、萌芽期,休眠芽受到一定的内外环境刺激即可萌发。(3)银杏复干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测定结果分析发现,在复干萌芽和伸长生长时期,复干中各激素含量均高于侧枝,且萌芽期ZA和GA3含量显着高于侧枝,打破隐芽休眠,促进复干萌发。伸长生长时期较萌芽期GA3显着下降,IAA和ZA含量显着高于萌芽期。两时期复干和侧枝(IAA+ZA+GA3)/ABA比值均大于1,且复干该比值极大于侧枝,IAA/ZA比值极小于侧枝。复干在伸长生长时期(IAA+ZA+GA3)/ABA比值较萌芽时期降低,生长趋势减缓,而侧枝该比值略有升高。(4)通过将银杏复干两个发育时期和正常部位未发生复干处对比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平均44,340,111条Clean Reads,平均占原始序列数的97.56%。各样本的cDNA文库与银杏参考基因组比对率均在88%以上。经差异基因筛选,在萌芽期复干和对照对比组中共获得74条差异基因,复干的萌芽期和伸长生长期对比组中获得104条差异基因,伸长生长期复干和对照对比组中获得2151条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生物学过程中的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膜部分(membrane part)、催化活性(catalytic)和蛋白结合(binding)等过程。结合内源激素测定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KEGG富集发现,差异基因被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苯丙烷类生物合成(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糖酵解(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等多个与复干发育相关的途径,其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富集到差异基因42条。这些通路中显着富集的基因对复干休眠芽的抑制及后期复干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IAA和GA3相关的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激素的合成,使受体基因上调表达,致使复干萌发。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潘旅俊[7](2013)在《银杏播种育苗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银杏种子播种育苗试验,采用两种不同处理种子的育苗对比,在于摸索适应浦城的土壤气候环境银杏种子播种育苗的基本技术。试验表明,在浦城的土壤气候环境条件下,银杏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后育苗,其一年生苗木平均高和平均地茎分别比没有催芽过的种子育苗要高23.0%和116.0%,平均单株侧根数增加128%;使用银杏催芽种子播种育苗,适应浦城的土壤气候环境,苗木生长健壮。
孙晋男[8](2013)在《鲁中地区银杏树育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为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植物。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人称"活化石"。近年来,各地兴建银杏丰产密植园,目前已能做到一年育苗、二年嫁接、三年开花结实、五年形成一定产量的目标。现将银杏的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张铁军[9](2012)在《银杏种子芽移育苗技术》文中认为从圃地选择、种子采集与贮藏、整地做床、催芽、移栽、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银杏种子芽移育苗技术,以提高银杏育苗成活率。
燕素琴[10](2012)在《银杏种子育苗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银杏种子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与贮藏、高温催芽、苗圃地选择、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银杏育苗提供参考。
二、银杏种子育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种子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银杏苗木种子繁育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杏生物学特性 |
2 银杏苗木种子种植技术 |
2.1 种子采集贮藏 |
2.2 种子选择处理 |
2.3 种子催芽 |
2.4 大田育苗 |
2.5 营养钵育苗 |
3 银杏苗木管理繁育技术 |
3.1 苗期管理 |
3.2 栽培技术 |
(2)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产品和食品的水分检测研究进展 |
1.2.2 农产品和食品的内部品质检测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图像系统 |
2.1 太赫兹技术简介 |
2.1.1 太赫兹辐射介绍 |
2.1.2 太赫兹辐射特性 |
2.2 太赫兹辐射的产生与探测 |
2.2.1 THz辐射产生 |
2.2.2 THz辐射探测 |
2.3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3.1 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3.2 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3.3 太赫兹光谱采集与数据分析 |
2.4 太赫兹时域成像系统 |
2.4.1 太赫兹成像系统 |
2.4.2 太赫兹图像采集与图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杏种子水分含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THz数据获取与分析 |
3.2.1 THz数据采集 |
3.2.2 THz数据分析 |
3.3 银杏种子的THz光谱分析 |
3.3.1 种子水分含量与活性的关系分析 |
3.3.2 水分对THz光谱的影响 |
3.3.3 THz光谱特性分析 |
3.3.4 主成分分析 |
3.4 种子THz图像分析 |
3.4.1 THz图像选取与分析 |
3.4.2 种子水分含量与图像之间的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日葵种子饱满度太赫兹透射图像测算研究 |
4.1 引言 |
4.2 THz图像获取 |
4.2.1 样品准备 |
4.2.2 THz图像采集 |
4.3 数据分析 |
4.3.1 光谱分析 |
4.3.2 图像分析 |
4.4 葵花籽THz光谱与图像分析 |
4.4.1 葵花籽THz光谱特征分析 |
4.4.2 葵花籽仁THz特征图像提取 |
4.5 图像处理与饱满度计算 |
4.5.1 葵花籽仁壳THz图像面积比测算 |
4.5.2 葵花籽仁隐性缺陷THz图像判别 |
4.5.3 葵花籽饱满度THz图像测算模型校正及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总结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银杏丰产繁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银杏树的种子挑选 |
2 银杏优良品种的培育技术 |
3 优良栽培方式 |
4 苗圃管理 |
5 管理技术 |
6 结束语 |
(4)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银杏复干发育及其转录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银杏概述 |
1.2 银杏特异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3 银杏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1.4 银杏复干研究进展及应用 |
1.5 转录组在林木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复干的发生及发育能力测定 |
2.3.2 不同处理对复干发生及生长的影响 |
2.3.3 复干的发端解剖观察 |
2.3.4 内源激素测定 |
2.3.5 植物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2.3.6 荧光定量PCR验证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复干发生及发育能力 |
3.1.1 复干发生率 |
3.1.2 复干数 |
3.1.3 复干的高和基径 |
3.2 不同处理对复干的影响 |
3.2.1 处理对单株复干数的影响 |
3.2.2 处理对复干发生率的影响 |
3.2.3 处理对复干基径的影响 |
3.2.4 处理对复干高的影响 |
3.3 复干发端解剖特征 |
3.4 复干与侧枝生长过程激素变化 |
3.5 转录组测序 |
3.5.1 测序文库质量评估与组装结果统计 |
3.5.2 各样本的c DNA文库与银杏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3.5.3 表达量估计 |
3.5.4 差异表达分析 |
3.5.5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结果注释 |
3.5.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3.5.7 KEGG通路分析 |
3.5.8 银杏复干发生及发育相关调控途径 |
3.5.9 转录因子分析 |
3.6 差异基因表达量验证 |
4 讨论 |
4.1 银杏复干的起源与其促发因素 |
4.2 银杏复干的形成与树龄的关系 |
4.3 银杏复干发育与植物内源激素的关系 |
4.4 银杏复干发生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银杏播种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育苗管理措施 |
2.2.1 种子贮藏 |
2.2.2 种子催芽处理 |
2.2.3 圃地选择与整地 |
2.2.4 播种 |
2.2.5 苗期管理 |
2.3 调查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处理苗木地上部分生长状况分析 |
3.2 苗木根系生长状况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8)鲁中地区银杏树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播种苗培育 |
1.1 采种 |
1.2 催芽 |
1.3 播种 |
1.4 苗期管理 |
1.5 接穗标准及嫁接 |
2 扦插苗培育 |
2.1 硬枝扦插 |
2.2 嫩枝扦插 |
3 苗木标准 |
(9)银杏种子芽移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圃地选择 |
2 种子采集与储藏 |
3 整地做床 |
4 催芽与移栽 |
5 苗期管理 |
6 病虫害防治 |
(10)银杏种子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采集与贮藏 |
1.1 种子采集 |
1.2 种子选优 |
1.3 种子的贮藏 |
2 高温催芽 |
3 苗圃地选择 |
4 播种 |
5 苗期管理 |
5.1 灌水施肥 |
5.2 遮荫 |
5.3 病虫害防治 |
5.4 间苗 |
四、银杏种子育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苗木种子繁育技术分析[J]. 王军义. 种子科技, 2021(16)
- [2]薄壳类作物种子质量THz光谱和图像检测应用基础研究[D]. 刘俊彬.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3]银杏丰产繁育技术[J]. 张婷. 花卉, 2020(12)
- [4]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5]银杏复干发育及其转录组调控[D]. 曹钟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银杏播种育苗技术[J]. 潘旅俊. 林业勘察设计, 2013(01)
- [8]鲁中地区银杏树育苗技术研究[J]. 孙晋男. 吉林蔬菜, 2013(06)
- [9]银杏种子芽移育苗技术[J]. 张铁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2)
- [10]银杏种子育苗技术[J]. 燕素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