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膜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一、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丽,张子晗,李友瑞[1](2022)在《口腔种植修复应用的根膜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根膜技术可有效维持即刻种植位点良好的软硬组织形态,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综述根膜技术在种植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mmediate implant,socket-shield technique,root-membrane technique,root-implant",中文检索词为"即刻种植,根膜技术,牙片屏障技术,牙根屏障技术,盾构术,牙根盾技术"。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相关性低及重复文章,最终纳入5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根膜技术是一种新的牙槽嵴保存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可有效维持即刻种植位点的软硬组织形态,且针对不同临床情况可选择性保留牙槽窝内不同位置的根片,该技术在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根膜技术敏感性较强,临床操作中保留根片的厚度、高度及长度对最终修复效果均有所影响。此外,根膜技术与传统种植相比可能出现根片暴露、根片吸收等生物并发症,因此在尚无更丰富的组织学证据和长期随访数据前,根膜技术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应谨慎使用。

弓哲[2](2021)在《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实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渗透膜技术其具有自身低能耗、低膜污染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结合新型碳纳米技术材料氧化石墨烯制备的复合正渗透膜对高浓盐水不仅具有良好的浓缩作用,也提升了正渗透膜通量。本研究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以亚甲基蓝染料为目标污染物验证了氧化石墨烯的分离性能。利用真空抽滤法和原位聚合法将氧化石墨烯与正渗透膜结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三醋酸纤维素复合正渗透膜(CTA/GO)和氧化石墨烯/聚醚砜复合正渗透膜(PES/GO),并将CTA/GO、PES/GO和原始CTA、PES都应用于正渗透组件实验台架上,以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膜通量变化、渗透压变化以及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变化说明氧化石墨烯对正渗透膜过程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了氧化石墨烯,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和热重分析仪(TG)等多种表征手段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具有明显褶皱,可以降低其表面能,使之稳定存在;氧化石墨烯样品表面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提升了其亲水性;通过计算可知实验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碳氧摩尔比约为2.04;根据XRD结果计算处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约为1.26nm;Raman光谱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R值约为1.18,该数值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氧化程度;TG结果可以清楚显示出其分为两个失重阶段,并在255.79℃时具有最大降解速率。亚甲基蓝染料分离实验验证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对该有机染料分子的截留率可达到80%以上。(2)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PES/GO和CTA/GO两种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基于聚多巴胺的接枝作用,并采用均苯三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在复合膜表面进行聚合反应,使氧化石墨烯稳定固着在基膜表面。SEM和EDS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与基膜紧密结合,PES/GO和CTA/GO复合正渗透膜表面的碳氧比略大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碳氧比,分别为3.07和2.74;FT-IR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得到的两种复合正渗透膜表面的官能团种类与氧化石墨烯大致相同;热重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表明PES/GO和CTA/GO的失重均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失重分别是由于复合膜表面官能团结合的游离水、氧化石墨烯中的不稳定官能团和膜材料与氧化石墨烯中的稳定官能团引起的。(3)本研究采用自制正渗透实验组件验证了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性能,四种正渗透膜经过8h的实验运行后,在同一汲取液浓度条件下,膜通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小,GO/CTA、GO/PES在实验结束时的膜通量高于CTA、PES,说明添加了氧化石墨烯后,得到了高水通量的正渗透膜。汲取液浓度为1.0mol/L时,CTA/GO和PES/GO显示出相同的膜通量,均为9.367kg/(h·m2);汲取液浓度为1.5mol/L时,PES/GO具有最高的膜通量,为14.050kg/(h·m2);汲取液浓度为2.0mol/L时,CTA/GO和PES/GO显示出相同的膜通量,为16.392kg/(h·m2);汲取液浓度不同时,膜通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四种正渗透膜均显示出,在较高汲取液浓度的条件下正渗透膜两侧具有更高的渗透压差,实验运行过后,PES/GO膜比其他三种正渗透膜的渗透压差更高,其渗透压差大小为PES/GO>CTA/GO>PES>CTA。实验过程中,正渗透膜原料液侧的TDS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原料液的浓缩倍数随着汲取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添加了氧化石墨烯的正渗透膜比原始膜的浓缩倍数更高;PES/GO的浓缩效果低于CTA/GO正渗透膜的浓缩效果。

郭世伟[3](2021)在《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蜜作为一种工业副产品,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不仅降低了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糖蜜的各种处理和利用方法中,回收其中的高价值组分(蔗糖、还原糖、色素、酚类物质等)不仅能够解决糖蜜作为废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最具前景的利用方向。其中,糖蜜中色素/蔗糖的高效分离是糖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在各种分离方法中,膜分离由于其简单高效、分离选择性多样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糖蜜的膜法脱色过程中,脱色率和蔗糖透过率之间的平衡效应难以打破,分离效率低;而且由于糖蜜料液组分复杂、粘度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衰减。本研究以“膜法分离甘蔗糖蜜”工艺中的脱色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膜过程机理到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糖蜜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小型死端过滤和中试错流设备,对甘蔗糖蜜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的分离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膜性质(材料、膜孔径)、糖蜜组分(糖分、盐分、色素)、膜过程参数(温度、通量、pH、错流速度等)对真实糖蜜脱色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色素和蔗糖的分离过程和膜污染机理。研究发现:1)膜孔径直接决定色素和蔗糖的截留率,而膜污染会通过改变膜孔径而影响截留率。因此,合适的膜孔径和强抗污染能力是高效脱色膜的两个必要性质;2)色素和盐分影响膜分离性能,盐分会造成孔溶胀效应,增大孔径,而色素会形成膜污染,带来缩孔效应,同时色素的存在会对盐溶胀具有“屏蔽”作用,这种作用对于亲水性较差的膜影响更显着;3)高温和低通量能够有效减弱浓差极化,提高蔗糖透过率,降低膜污染,但是高温导致膜孔扩张也会一定程度加剧膜污染。以上纳滤脱色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高分离选择性、高抗污染和抗溶胀纳滤膜是实现高效糖蜜脱色的核心。因此,通过简单的后处理方法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提高其分离选择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后处理剂(有机酸、弱碱、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对初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后处理调控效果和影响机制,考察其实际脱色效果。研究发现:1)界面聚合后处理主要通过水解效应、溶剂活化、封端反应三种机理对聚酰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通过后处理过程,能够使纳滤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通量增加、孔径增大、表面电荷增多,得到不同分离性能的疏松纳滤膜;2)经过后处理的纳滤膜由于相对疏松的结构(较大的膜孔径)和较多的表面电荷,在糖蜜脱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色素/蔗糖分离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碱性溶液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的渗透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并总结了后处理对界面聚合过程的调控机理,为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后处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还为糖蜜脱色疏松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引入单宁酸(TA)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蚀刻强化”策略,制备具有抗碱性溶胀的疏松纳滤膜,以期解决疏松纳滤膜在碱清洗过程中发生孔溶胀导致膜污染累积的问题。并考察其在实际糖蜜过滤过程的脱色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研究发现:1)TA和Fe(acac)3加入后,该多元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哌嗪(PIP)和聚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结构、TA和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酯结构、TA和Fe3+的螯合3种反应过程,其中PIP-TMC和TA-TMC的聚合反应为主要反应,对最终的纳滤膜性能具有主要影响;2)通过碱处理刻蚀可以去除复合膜中的聚酯结构,从而得到疏松纳滤膜,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刻蚀pH和TA的比例对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调控;3)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抗碱洗溶胀能力,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Fe3+螯合能力能有效抑制带负电荷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其次,TA的引入增加了羟基的比例,降低了羧基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碱性pH下的静电斥力,另外,TA与PIP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和共沉积反应增强了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力;4)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在长期连续过滤中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避免了商业纳滤膜由于碱诱导的孔溶胀导致的孔内污染累积。刻蚀强化后的疏松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对蔗糖和色素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对真实糖蜜的长期过滤具有较稳定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建立了一种绿色的后处理方法来调控聚酰胺纳滤膜的性能,而且为实际应用中提高聚酰胺膜的抗碱洗溶胀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小辉[4](2021)在《硅基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与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生产、人类活动、溢油事件频发导致油污染日益严重,需要开发含油废水处理的新型材料和工艺。科研人员研发出多种油水分离技术,但都存在分离技术复杂、产生二次污染、能耗高、分离效率低和设备条件大等问题。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被广泛使用,不存在以上问题,因此我们对膜分离技术展开研究。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在不锈钢纤维表面沉积纳米粒子,构造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表面。利用SiO2在碱性条件下的二次反应设计试验,前驱体原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裂解生成Si4+,并进行水解反应生成SiO2。SiO2会继续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但是,SiO2和NaOH之间的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制备SiO2和Na2SiO3的混合溶液,放入溶液的不锈钢纤维取出后进行干燥,其上涂覆有SiO2-Na2SiO3涂层。在上述溶液中加入Ti4+的前驱体,取出后形成涂覆SiO2-Na2SiO3-TiO2复合涂层的不锈钢纤维。Na2SiO3是一种良好的粘合剂,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并且SiO2是一种低成本、环保的材料。此外TiO2具有一种区别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特性,可为表面提供更高的超亲水性能。采用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光学接触角测定仪等测试手段展开相关研究。对不锈钢纤维的微纳米结构表面、元素成分、物相分析以及润湿性进行分析,并对样品进行了油水分离测试、水通量计算、分离循环测试、酸碱盐测试、砂纸研磨测试以及稳定性测试等应用型测试。结果表明,以Na2SiO3为中间层,SiO2纳米粒子以及纳米SiO2和TiO2复合粒子成功涂附于不锈钢纤维上,涂覆有SiO2-Na2SiO3涂层和SiO2-Na2SiO3-TiO2复合涂层的不锈钢纤维在空气中具有出色的超亲水性,在水下对不同的油具有超疏油性。所制得的SiO2-Na2SiO3包覆的不锈钢纤维经过油水分离测试后,分离效率大于99.7%,而SiO2-Na2SiO3-TiO2复合涂层则取得了更高的分离效率,分离效率均在99.9%以上。在经过砂纸耐磨性测试、长期稳定性和分离循环测试后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分离效率均在99%以上。原因在于Na2SiO3不仅具有物理黏附力,而且还通过化学相互作用、静电力和氢键吸附在SiO2和Fe2O3上,因此SiO2和不锈钢纤维形成很强的结合力。经过对膜的水通量计算,SiO2-Na2SiO3涂层水通量达到76433 L m-2 h-1,而SiO2-Na2SiO3-TiO2复合涂层则为更高的81752 L m-2 h-1。目前的研究表明,涂覆SiO2-Na2SiO3涂层的不锈钢纤维和SiO2-Na2SiO3-TiO2复合涂层的不锈钢纤维在油水分离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刘昊[5](2021)在《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孔碳材料因其具有孔结构可调控、易于与其他活性物质复合等特点,被认为是制备高电化学性能电极材料的最佳候选者。然而大多数多孔碳材料为粉末状,限制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而其他一些柔性多孔碳材料制备过程则相对繁琐,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孔结构发达且易修饰的柔性多孔碳材料构建技术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膜技术,可以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构建发达的多孔结构并实现柔性特点,目前在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涉及构建多孔碳材料并应用于储能领域的研究尚亟待开展。为此,本文开展以下几项研究:1)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致孔剂,通过NIPS膜技术和碳化技术,制备了3D多级纳米孔结构的柔性碳基膜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0.05 A g-1电流密度下,在三电极体系和两电极体系中,比电容分别为265 F g-1和212 F g-1。组装成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在60o下弯曲100次,仍能保持92%的初始电容值,长循环2000圈后,电容保持率仍然高达81%。2)以PAN为前驱体,PVP为致孔剂,通过不同碳化温度制备了3D多级纳米孔结构可控的互穿网络结构电极膜。作为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在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中分别获得了351.8 m A h g-1和237.4 m A h g-1的可逆容量。在200 m A g-1下循环200次,均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3)以PAN为前驱体,PVP为致孔剂,石墨烯为柔性单元、纳米硅为活性物质,构建了PAN/石墨烯/纳米硅碳基复合电极膜,作为LIBs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可逆容量高达1135.7 m A h g-1,纳米硅和复合电极膜的有效利用率分别高达92.6%和92.9%,表明纳米硅的体积效应得以有效缓解。4)以Sn Cl4·5H2O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电极膜为基体,通过溶剂热技术,制备了Sn S2-CM复合电极膜,作为LIBs和SIBs负极材料,在50 m A g-1下分别表现出839.8 m A h g-1和573.7 m A h g-1的可逆容量。将膜结构进行破碎,阐明了电极膜的膜孔结构对纳米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存在“约束行为”。5)以Na2Mo O4·2H2O和C3H7NO2S为原料,电极膜为基体,通过水热技术,制备了CM@Mo S2复合电极膜。作为SIBs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可逆容量可达472.2 m A h g-1,200 m A g-1下循环1000个周期后可逆容量保持94.2%。以其为负极,活性炭AC为正极,组装CM@Mo S2//AC钠离子电容器,2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可逆容量仍保持83.4%,平均每圈容量衰减0.00332%。

高卓凡[6](2021)在《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成为煤化工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膜技术由于其具有不易相变、适应性强、分离性能强、低能耗与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已在煤化工工业废水处理中实现部分应用,但针对高盐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仍面临重大挑战。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膜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被予以专项支持并大力推广,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综合治理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从煤化工高盐废水的来源与成分、处理技术及其面临的问题两个方面简单介绍我国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现状,并从正渗透膜技术、反渗透膜技术、膜蒸馏技术、渗透汽化膜技术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膜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方面的进展,以期为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正渗透、反渗透、膜蒸馏和渗透汽化膜技术在处理高含盐废水上均展现出卓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但在煤化工工艺实际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对膜材料与膜组件防污、防腐蚀性能及清洗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多种膜处理技术的综合治理工艺并研究协同工艺机理,寻求优势互补。

徐瑞松[7](2020)在《聚芳醚酮基气体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结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体分离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设备紧凑、操作简单、环境友好以及易于与其它技术集成耦合等优点,被称为是继“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分离”之后的最具发展应用前景的第三代气体分离技术。膜技术的核心是膜,目前已工业化的膜主要是聚合物膜。然而,随着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对膜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聚合物膜由于普遍存在气体渗透系数低、热和化学稳定性差、高压下易塑化等问题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的气体分离膜对于膜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本论文以新型商业化聚芳醚酮(PEK-C)为膜材料,采用低温热处理聚合物膜诱导分子链间发生热交联反应,制备具有高抗塑化性能的热交联膜;采用磺化/脱磺化方法进一步提高热交联膜的气体渗透性能;采用高温炭化聚合物膜,并通过调控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和炭基质的极微孔道尺度,制备具有高渗透性和超高选择性的气体分离炭分子筛膜。借助于现代仪器测试技术,探究热交联反应机理、磺化和脱磺化作用机制、聚合物聚集态结构和炭基质极微孔道结构的演变过程及规律,揭示膜微结构的演变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低温热处理PEK-C聚合物膜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抗塑化性能的热交联膜。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400~475℃),分子链上的Cardo侧基发生热分解,并诱导分子链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了刚性、大体积的联苯桥接结构。交联结构降低了聚合物链的堆积密度,增大了分子链间的距离,并形成了大量的自由体积空腔,大幅度提高了膜的气体渗透系数。与PEK-C聚合物膜相比,热交联膜的CO2渗透系数为392 barrer,提高了约112倍,且CO2/CH4选择性为30,渗透选择性超越了 Robeson upper bound(2008年)。由于刚性联苯交联结构的形成有效降低了分子链的运动性,使得膜的CO2塑化压力由0.2 MPa升高到3 MPa以上。(2)提出了磺化/脱磺化的方法,显着地提高了热交联膜的气体渗透性能。磺化反应把大体积、强极性的-S03H基团引入到PEK-C聚合物链上,破坏了聚合物链的规整性,增强了分子链刚性和链间作用力,降低了聚合物链的运动性,有利于阻止聚合物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熔融。在加热过程中,-SO3H基团的脱除形成了大量的自由体积空腔,进一步增大了热交联膜的分子链间距离和空腔尺寸。聚合物的磺化度越高,所制备热交联膜的气体渗透系数越大。与未处理的热交联膜相比,CO2渗透系数可提高约2.3倍,且未明显牺牲CO2/CH4选择性,分离性能仍高于Robesonupperbound(2008年)。(3)提出了优化预处理工艺精细调控前驱体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构建炭膜极微孔道结构的方法,制备了具有高CO2渗透性的气体分离炭膜;诠释了聚集态结构的改变与气体渗透性能的构效关系。结果发现当聚合物聚集态保持在高弹态的状态下,所制备的炭膜具有较大的炭层间距、孔尺寸以及孔隙率,表现出最优的气体渗透能力和分离选择性。在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炭膜对CO2的渗透系数高达8111 barrer,CO2/CH4和CO2/N2选择性分别为43.8和40.8;分离性能远超过聚合物膜的2008年Robeson upper bound,在CO2捕集与分离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4)通过控制炭化温度,进一步调控炭基质的极微孔道尺度,制备了对H2/CO、H2/N2和H2/CH4气体组分具有超高渗透选择性的炭膜;并探究了炭化温度与炭膜微结构的构效关系。炭化温度的提升(700~900℃),炭膜的炭微晶平均炭层间距减小,堆积密度增大,极微孔尺寸减小,导致炭膜的气体渗透系数降低而分离选择性大幅度升高。当炭化温度为900℃时,所得炭膜对H2/CO、H2/N2和H2/CH4选择性可分别高达111、237和1859,同时H2渗透系数可达2919 barrer。在炭膜极微孔道中,气体渗透由扩散选择性主导。所制备的超高选择性炭膜在氢气纯化与回收等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魏群[8](2020)在《喷涂柔膜在锚杆支护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巷道浅表易发生碎裂变形,围岩表面维护是支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与现有金属网和厚层混凝土护表方式相比,喷涂柔膜在力学性能、变形能力、施工性能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喷涂柔膜在煤矿巷道锚杆支护中应用较少,其支护作用机理研究尚存不足。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等方法,研究了典型喷涂柔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揭示了其在锚杆支护体系下的作用和机制,进而开展了效果评价和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揭示了喷涂柔膜材料承载响应快、变形能力大、粘结强度高等力学特征。所测试的喷涂柔膜材料拉伸初期快速建立强度,决定了在岩体变形初期即可快速发挥力学作用;最大延伸率接近60%,适用于煤矿巷道的大变形条件;法向、切向粘结测试中均未发生膜内部或膜与岩石粘结界面的破坏,粘结性能好。(2)分析了喷涂柔膜提高表层岩体抗压强度、完整性的力学作用。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施加喷涂柔膜后小尺度致密岩石和破碎岩体试样的侧限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实验发现,喷涂柔膜后原煤基体的侧限压缩强度提高了25%。在压缩和拉伸实验中,试样基体发生破坏后喷涂柔膜未出现脱粘、剥离现象,保持与破碎岩体的良好粘结,体现了维持表层岩体完整性的作用。(3)揭示了喷涂柔膜抑制锚杆间岩体变形、防止块体垮落的护表作用。喷涂柔膜通过粘结,抑制了锚杆间“网兜”效应的出现。测试得到了喷涂柔膜的线性承载能力指标,所测材料理论上可实现752 kg松脱块体的自重,表明其具备防止顶板小块松脱岩石垮落的能力。(4)分析了喷涂柔膜抑制泥岩强度弱化,实现注浆壁面封闭的作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发现喷涂柔膜减弱了泥岩基体的吸湿,进而抑制了基体强度弱化。实验发现喷涂柔膜承受壁面内部压力时有三种破坏形式,最高封闭压力1.05MPa。通过与裂隙岩体注浆压力梯度模拟结果对比发现,喷涂柔膜具备注浆壁面封闭能力,具有改善注浆效果的潜在作用。(5)揭示了喷涂柔膜对锚杆支护的协同作用。通过对巷道锚杆支护数值模拟发现,施加喷涂柔膜后顶板表面及内部的下沉量得到抑制,顶板岩体内部y方向应力有所提高,顶板锚杆的最大轴力平均值明显降低,表明锚杆支护体系下喷膜提高了顶板岩体的完整性和自承载能力。(6)总结了喷涂柔膜在锚杆支护体系下的作用机制。锚杆发挥支护的主体作用。喷涂柔膜通过其特殊的力学性质,对所粘结的表层岩体具有增强作用,通过快速承载及时阻止锚杆间岩体的变形和块体的移动进而维持岩体的完整性;通过隔离密闭作用抑制岩体的弱化,具备防止金属支护构件锈蚀的潜力,同时具备注浆壁面封闭的能力。喷涂柔膜与锚杆的作用相互弥补,协同发挥围岩控制作用。(7)讨论了喷涂柔膜技术的工程特性,总结了喷涂柔膜的支护作用原理,对比分析了喷涂柔膜与喷射混凝土和网的支护性能和施工特点,提出了喷涂柔膜材料差异化开发方案,给出了施工工艺和装备原理的开发建议,分析了喷涂柔膜的应用限制,开展了喷涂柔膜的适用性评价。(8)开发了一种机械化浆体制备、喷涂工艺,实现了以井下压风作为动力、具备自行走能力的一体化施工装备,建立了装备的三维样机模型。开展了喷涂柔膜用于金属支护构件封闭和避难硐室壁面瓦斯封堵两个工程实践,验证了喷涂柔膜的密闭作用。论文共有图124幅,表30个,参考文献186篇。

黄晨[9](2020)在《无机陶瓷膜专利信息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变革远比以往任何时期要更加深刻,意义更加深远。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增进,技术创新的规模和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以技术为导向的无机陶瓷膜企业急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保护水平,因而以专利文献为切入点,研究无机陶瓷膜专利布局,对促进无机陶瓷膜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无机陶瓷膜专利数据,对无机陶瓷膜专利布局状况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通过对全球技术发展态势分析、主要创新国专利技术分析、国内失效专利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领域和孔径控制领域这两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申请态势和技术布局进行专利分析研究;对无机陶瓷膜失效专利分析,对在华失效专利布局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从全球专利申请趋势来看,无机陶瓷膜领域专利申请呈现曲折上升的态势,与无机陶瓷膜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67-1981年)、低速增长阶段(1982-1996年),高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2)从专利来源国和目标国来看,日本、美国和中国属于全球主要技术原创国,日本和美国不仅在海外进行大量专利申请,而且也注重对各个国家的专利布局。中国在无机陶瓷膜领域的申请量远超其他国家,但对外布局量很少,对外布局国家数也不多,我国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专利布局。(3)从创新主体来看,无机陶瓷膜申请人大多来自日本、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排名前20位中,日本、美国和中国在无机陶瓷膜领域具有明显的专利优势,尤其是日本企业表现更为突出,而中国的申请人主要是科研院所。(4)从各国专利技术分布上来看,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领域方面,美国和日本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氧化铝陶瓷膜、氧化硅陶瓷膜、氧化锆陶瓷膜三个技术分支上。中国与美国和日本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技术分布有所差别,主要专利布局集中在氧化铝陶瓷膜、氧化硅陶瓷膜和氧化钛陶瓷膜,而氧化锆陶瓷膜相对较少。在无机陶瓷膜孔径控制领域方面,美国、日本和中国在无机陶瓷膜孔径控制中专利申请量主要集中在微滤膜和超滤膜上,纳滤膜相对较少。(5)从在华无机陶瓷膜领域的失效专利来看,在华无机陶瓷膜领域失效专利有734件,主要是由权利终止、撤回、驳回构成,放弃造成的专利失效较少,撤回和权利终止的专利申请是主要失效原因。中国和日本的主要专利失效原因是未交年费而造成的权利终止,其次是撤回,驳回和放弃较少。美国的主要专利失效的原因是撤回,其次是权利终止。

李康华[10](2020)在《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智能系统得以迅速发展,物联网设备的需求量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传感器节点作为物联网系统的基本保障,其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难以进行电能接入的传感器节点,利用太阳能电池的高功率密度优势,并结合锂电等储能技术,是解决能源供给最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因轻薄、稳定性好以及弱光性能优异等特性,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物联网传感器节点,满足其长时间工作的要求。随着物联网传感器节点朝着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和低成本的趋势发展,这也要求太阳能电池能够拥有高转换效率、柔性轻质和低成本的特性。Sb2Se3材料光电性质优异,单结太阳能电池理论效率可达31.7%;Sb和Se元素丰度高,价格低廉,可实现低成本制造。同时,Sb2Se3为一维晶体结构,并且能够低温沉积于高分子衬底上,非常有希望制作低成本、高效率、轻柔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于物联网供能。但是,本研究开始时,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然较低,仅为6.5%,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柔性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尚无报道。研究表明,缺陷复合和晶体取向的问题是限制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柔性器件的制备也成为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挑战。本论文针对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和柔性的核心挑战,通过高效空穴传输层的设计和晶体取向调控,并深刻理解其力学性质,率先制备出高效、稳定的柔性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并展示了其为物联网供能的竞争性应用,为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指明了方向。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包括:(1)利用CuSCN空穴收集层制备n-i-p结构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Cu离子的扩散,既增加CuSCN中的Cu空位从而提高掺杂浓度,促进光生载流子的高效收集,又在Sb2Se3薄膜中形成晶界反转,抑制了载流子复合,最终将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从6.5%提高至7.5%。(2)基于Sb2Se3材料的一维晶体结构特性,通过种子筛选法得到[hkl,l≠0]取向的Sb2Se3晶种,并诱导生长了[hkl,l≠0]取向的Sb2Se3薄膜。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备的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其载流子能够沿着晶体链内高效传输,器件的短路电流提升至32.6 m A cm-2,使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至7.62%,为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物联网应用奠定基础。(3)在深刻理解Sb2Se3材料的力学性质后,率先利用超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制备了柔性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优化器件制备工艺,获得了6.13%的转换效率,单位质量功率达到了2.04 W g-1,可与柔性铜铟镓硒电池媲美。由于其独特一维链状晶体结构,Sb2Se3电池在1 mm直径下弯折1000次后,性能保持在初始值的97%左右,柔性可媲美有机太阳能电池。相关工作为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物联网应用奠定了基础。(4)利用激光加工技术,率先设计并制备了柔性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获得了3.03%的转换效率。进一步利用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超柔性,展示了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与花草监测系统集成化应用的成功方案。此外,探索了柔性Sb2Se3光电探测器面向物联网的可穿戴心率探测应用。相关工作展现了柔性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巨大潜力。

二、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实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浓盐水的研究现状
    1.2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1.2.1 膜分离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
        1.2.2 正渗透膜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正渗透膜技术应用现状
    1.3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1.3.1 氧化石墨烯的基本性能结构
        1.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研究进展
        1.3.3 氧化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1.3.4 氧化石墨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2 实验内容
        2.1.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2.1.4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2.1.5 氧化石墨烯分离性能实验
    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2.2.5 X射线能谱分析(EDS)
        2.2.6 热重-差重(TG-DTG)
        2.2.7 X-射线衍射(XRD)
        2.2.8 拉曼光谱(Raman)
    2.3 结果分析
        2.3.1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2.3.2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2.3.3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结果分析
        2.3.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果分析
        2.3.5 X射线能谱结果分析
        2.3.6 热重分析仪结果分析
        2.3.7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2.3.8 拉曼光谱结果分析
        2.3.9 亚甲基蓝染料分离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2 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制备方法
        3.1.3 表征方法及仪器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
    3.3 X射线能谱结果分析
    3.4 热重结果分析
    3.5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正渗透实验研究
    4.1 正渗透实验内容
        4.1.1 正渗透实验原理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3 正渗透实验台架的搭建
        4.1.4 正渗透实验流程
    4.2 正渗透实验方法
        4.2.1 水通量测量
        4.2.2 渗透压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
        4.3.2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实验过程渗透压的影响
        4.3.3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TDS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蜜的资源化利用
        1.1.1 糖蜜的来源和利用
        1.1.2 糖蜜色素脱除
    1.2 疏松纳滤膜
        1.2.1 疏松纳滤膜的制备
        1.2.2 疏松纳滤膜在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糖蜜膜法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分离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和过程
        2.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2.2.5 数据模拟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性质的影响
        2.3.2 糖蜜料液组分的影响
        2.3.3 膜过程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后处理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膜制备
        3.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3.2.4 膜性能测试
        3.2.5 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滤膜分离性能
        3.3.2 纳滤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3.3.3 界面聚合后处理的机理讨论
        3.3.4 疏松纳滤膜的糖蜜脱色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界面聚合“刻蚀增强”制备抗溶胀疏松纳滤脱色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刻蚀过程
        4.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4.2.4 膜性能测试
        4.2.5 溶胀率定义和通量/截留率的变化率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界面聚合制备多组分复合纳滤膜
        4.3.2 后处理刻蚀制备疏松纳滤膜
        4.3.3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3.4 抗溶胀机理讨论
        4.3.5 糖蜜脱色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硅基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含油废水的污染与现状
        1.2.2 含油废水的分类
        1.2.3 常用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1.3 膜分离技术简介
        1.3.1 分离膜的类型
        1.3.2 常见的膜材料
        1.3.3 膜技术的分离原理与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
    1.4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循环使用性
        1.4.2 工艺复杂性
    1.5 分离膜的性能
        1.5.1 膜表面浸润性
        1.5.2 分离效率与水通量
        1.5.3 膜的抗污性能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案确立
    2.4 实验过程
    2.5 主要的分析设备及应用型测试方法
        2.5.1 X射线衍射(XRD)
        2.5.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EDS)
        2.5.3 接触角测定仪
        2.5.4 分离效率和水通量
        2.5.5 耐腐蚀性能测试
        2.5.6 砂纸磨损测试
        2.5.7 长期稳定性
3 SiO_2-Na_2SiO_3涂层不锈钢纤维分离膜的研究
    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结果分析
    3.2 能谱(EDS)与X射线衍射分析(XRD)
    3.3 浸润性测试
    3.4 分离效率
    3.5 水通量和膜的抗污性
    3.6 砂纸磨损测试
    3.7 长期稳定性
    3.8 耐腐蚀性能测试
    3.9 膜的强结合力机理
    3.10 本章小结
4 SiO_2-Na_2SiO_3-TiO_2复合涂层的制备与研究
    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结果分析
    4.2 (EDS)能谱和(XRD)结果分析
    4.3 接触角测试
    4.4 分离效率与水通量计算以及膜的抗污性
    4.5 砂纸磨损测试和长期稳定性
    4.6 耐腐蚀性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主要的研究内容
    5.2 创新工作
    5.3 研究不足之处
    5.4 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级电容器
        1.2.1 超级电容器储能原理概述
        1.2.2 超级电容器组成与结构
        1.2.3 超级电容器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1.3 碱金属离子电池
        1.3.1 锂离子电池
        1.3.2 钠离子电池
    1.4 离子电容器
        1.4.1 碱金属离子电容器的发展
        1.4.2 离子电容器组成与工作机理
        1.4.3 离子电容器分类
        1.4.4 离子电容器的优势
        1.4.5 离子电容器的问题
    1.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述
        1.5.1 导电聚合物电极
        1.5.2 金属氧化物电极
        1.5.3 碳基材料电极
    1.6 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6.1 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和氮化物
        1.6.2 Ti/Nb基化合物
        1.6.3 有机材料
        1.6.4 MXenes材料
        1.6.5 NASICON材料
        1.6.6 碳材料
    1.7 膜技术介绍
        1.7.1 膜制备方法
        1.7.2 膜材料
        1.7.3 碳膜及其应用
    1.8 课题提出
    1.9 研究内容
第二章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及其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电极膜制备
        2.2.4 电极膜电化学测试
        2.2.5 软包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2.3 3D纳米多级孔柔性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2.4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电化学性能
        2.4.1 超级电容器三电极体系
        2.4.2 超级电容器两电极体系
        2.4.3 柔性软包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性能
    2.5 结论
第三章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与设计及其锂/钠储能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3D纳米多级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构建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互穿网络结构电极膜制备
        3.2.4 锂/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3.3 3D纳米多级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3.4 3D多级纳米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储能性能
        3.4.1 电极膜储锂性能
        3.4.2 电极膜储钠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修饰”构建3D网状结构多级共混碳基复合电极膜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多级共混碳基复合电极膜制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碳基复合电极膜制备
        4.2.4 锂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4.3 碳基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4.4 碳基复合电极膜储能性能
    4.5 有效利用率评价
        4.5.1 纳米硅有效利用率评价
        4.5.2 碳基复合电极膜有效利用率评价
    4.6 碳基复合电极膜循环后结构稳定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nS_2纳米花“后修饰”电极膜3D互穿网络结构及其锂/钠储能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后修饰”构建SnS_2-CM复合电极膜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SnS_2-CM复合电极膜制备
        5.2.4 锂/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5.3 SnS_2-CM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5.4 SnS_2-CM复合电极膜储能性能和储能表现
        5.4.1 锂离子电池体系储能性能
        5.4.2 钠离子电池体系储能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状MoS_2纳米片“后修饰”构建复合电极膜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后修饰”构建CM@MoS_2复合电极膜
        6.2.1 实验材料
        6.2.2 仪器设备
        6.2.3 CM@MoS_2复合电极膜制备
        6.2.4 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6.2.5 钠离子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6.3 CM@MoS_2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6.4 CM@MoS_2复合电极膜钠离子电池储能性能
    6.5 CM@MoS_2//AC钠离子电容器储能性能
        6.5.1 AC电极储钠性能
        6.5.2 CM@MoS_2//AC钠离子电容器储能性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现状
    1.1 煤化工高盐废水的来源与成分
    1.2 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技术及面临的问题
2 高盐废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发展
    2.1 正渗透膜技术
    2.2 反渗透膜技术
    2.3 膜蒸馏技术
    2.4 渗透汽化膜技术
3 结论与展望

(7)聚芳醚酮基气体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结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气体分离膜技术概述
    1.2 气体分离膜
        1.2.1 玻璃态聚合物膜
        1.2.2 交联膜
        1.2.3 炭分子筛膜
    1.3 气体膜分离机理
        1.3.1 溶解-扩散机理
        1.3.2 微孔扩散机理
    1.4 膜材料存在的常见问题
        1.4.1 渗透性与选择性的Trade-off关系
        1.4.2 塑化问题
        1.4.3 物理老化问题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2 具有高抗塑化性的热交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热交联膜的制备
        2.2.3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热交联反应机理
        2.3.2 热交联膜的机械性能和链间间距
        2.3.3 热交联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2.3.4 热交联膜的抗CO_2塑化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磺化/脱磺化方法提高热交联膜的气体渗透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磺化SPEK-C聚合物的制备
        3.2.3 热交联膜的制备
        3.2.4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磺化SPEK-C聚合物膜的表征
        3.3.2 脱磺化和热交联反应过程中膜结构的演变
        3.3.3 处理后热交联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3.3.4 处理后热交联膜的抗塑化性能
        3.3.5 处理后热交联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4 精细调控聚合物聚集态结构制备高渗透性炭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炭膜的制备
        4.2.3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预处理过程中膜形态与聚集态结构的演变
        4.3.2 预处理条件对炭膜微结构与孔结构的影响
        4.3.3 预处理条件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4.3.4 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调控炭基质的极微孔道尺度制备超高选择性的炭膜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炭膜的制备
        5.2.3 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炭化温度对炭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5.3.2 炭化温度对炭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5.3.3 炭化温度对炭膜极微孔尺度与分布的影响
        5.3.4 炭化温度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5.3.5 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8)喷涂柔膜在锚杆支护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典型喷膜材料的力学行为特征
    2.1 材料的选择
    2.2 拉伸力学行为特征
    2.3 粘结测试
    2.4 本章小结
3 喷膜对表层岩体的力学作用及原理
    3.1 喷膜对完整岩样的作用效果
    3.2 喷膜对松散岩样的作用效果
    3.3 喷涂岩样抗压实验研究
    3.4 喷涂岩样拉伸实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喷膜的隔离密闭作用及破坏机制
    4.1 喷膜对泥岩的密闭作用研究
    4.2 喷涂柔膜的壁面承压破坏机制
    4.3 喷涂柔膜注浆壁面封闭的可行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喷膜与锚杆的协同作用效果与机制
    5.1 喷涂柔膜护表的力学作用
    5.2 喷膜的块体承载特性
    5.3 锚杆支护体系下喷膜的护表效果
    5.4 喷涂柔膜与锚杆的协同支护作用原理
    5.5 本章小结
6 喷涂柔膜技术的评价及应用
    6.1 喷涂柔膜的工程特性
    6.2 喷膜与现有表面支护的比较
    6.3 面向煤矿巷道的喷膜材料开发建议
    6.4 施工工艺评价及装备开发
    6.5 喷膜的适用性建议
    6.6 喷涂柔膜技术的现场实践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无机陶瓷膜专利信息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研究对象现状概述及数据处理
    2.1 无机陶瓷膜基本概述
        2.1.1 无机陶瓷膜的定义
        2.1.2 无机陶瓷膜的分类
    2.2 无机陶瓷膜研究现状
        2.2.1 国外无机陶瓷膜的发展现状
        2.2.2 国内无机陶瓷膜的发展
        2.2.3 无机陶瓷膜专利分析研究现状
    2.3 无机陶瓷膜技术分解与数据处理
        2.3.1 技术分解
        2.3.2 相关事项约定与说明
        2.3.3 数据检索和处理
3 无机陶瓷膜领域全球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3.1 全球申请趋势分析
    3.2 技术创新国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3.2.1 技术创新国专利申请分布
        3.2.2 主要创新国技术来源国与目标国分析
    3.3 全球主要申请人分析
    3.4 全球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3.4.1 国外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
        3.4.2 国内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
    3.5 陶瓷纳滤膜技术路线分析
    3.6 小结
4 无机陶瓷膜技术领域主要创新国专利技术分析
    4.1 美国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4.1.1 美国申请趋势分析
        4.1.2 美国专利布局分析
        4.1.3 美国申请人分析
        4.1.4 美国无机陶瓷膜专利技术分布
    4.2 日本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4.2.1 日本申请趋势
        4.2.2 日本专利布局分析
        4.2.3 日本申请人分析
        4.2.4 日本无机陶瓷膜专利技术分布
    4.3 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4.3.1 中国申请趋势分析
        4.3.2 技术来源国分析
        4.3.3 中国申请人分析
        4.3.4 中国无机陶瓷膜专利技术分布
    4.4 小结
5 在华无机陶瓷膜失效专利分析
    5.1 失效专利的类型
    5.2 失效专利构成
    5.3 失效专利来源国
    5.4 失效专利主要申请人
    5.5 重点失效专利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简介
        1.2.1 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
        1.2.2 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关键问题
    1.3 Sb_2Se_3太阳能电池简介
        1.3.1 Sb_2Se_3材料的基本性质
        1.3.2 Sb_2Se_3太阳能电池发展
        1.3.3 Sb_2Se_3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Sb_2Se_3太阳能电池物联网应用优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原理与表征技术
    2.1 引言
    2.2 薄膜制备技术
        2.2.1 化学水浴沉积技术
        2.2.2 喷涂热解技术
        2.2.3 真空镀膜技术
        2.2.4 激光加工技术
    2.3 材料表征技术
        2.3.1 电子显微技术
        2.3.2 X射线衍射技术
        2.3.3 原子力显微技术
    2.4 器件表征技术
        2.4.1 太阳能电池电流密度-电压测试
        2.4.2 太阳能电池电容-电压测试
        2.4.3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CuSCN空穴收集层的Sb_2Se_3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uSCN性质表征
        3.3.2 器件性能分析
        3.3.3 器件表征与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Sb_2Se_3薄膜的取向调控及太阳能电池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与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b_2Se_3种子层制备
        4.3.2 Sb_2Se_3种子层表征
        4.3.3 种子筛选理论模型
        4.3.4 薄膜制备与器件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柔性Sb_2Se_3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与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柔性Sb_2Se_3太阳能电池理论设计
        5.3.2 柔性Sb_2Se_3太阳能电池制备
        5.3.3 柔性Sb_2Se_3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
        5.3.4 柔性Sb_2Se_3太阳能电池柔性分析
        5.3.5 柔性Sb_2Se_3太阳能电池轻质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柔性Sb_2Se_3太阳能电池面向物联网应用探索
    6.1 引言
    6.2 实验内容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Sb_2Se_3太阳能电池模组制备
        6.3.2 Sb_2Se_3太阳能模组性能
        6.3.3 面向物联网应用探索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工作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目录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四、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口腔种植修复应用的根膜技术[J]. 王文丽,张子晗,李友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 [2]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实验特性研究[D]. 弓哲.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D]. 郭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4]硅基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与制备[D]. 方小辉. 海南大学, 2021(09)
  • [5]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D]. 刘昊.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 高卓凡. 煤质技术, 2021(02)
  • [7]聚芳醚酮基气体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结构调控[D]. 徐瑞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8]喷涂柔膜在锚杆支护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 魏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9]无机陶瓷膜专利信息分析研究[D]. 黄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10]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研究[D]. 李康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膜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