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肥对托盘水床育苗基质养分及烟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迎超[1](2020)在《光照强度对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理化生物性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漂浮育苗作为我国目前主要的烤烟育苗方式,其虽具有一定优势,但在部分地区的实际生产中出现了出苗率低、出苗不齐、基质盐渍化、绿藻滋生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处理下基质的电导率、容重、含水率、孔隙度和pH等指标,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通过在漂浮育苗条件、培养箱条件下设置不同光照处理,探究烟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以及光照强度对绿藻发生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100%、60%透光率下育苗穴内基质电导率自下而上逐渐升高,30%、0%透光率下育苗穴内基质各部分电导率趋于一致。60%透光率下基质上、中部电导率较自然光强下分别降低了11.5%、15.8%,且育苗前14 d基质各部分电导率随育苗时间增长变化较大,在第14 d时趋于稳定。60%、30%、0%透光率下基质各部分容重趋于稳定,随着处理时间增长基质上部、中部容重逐渐增加且均显着低于棚内自然光处理,但容重的增加存在一定阈值。弱光对基质容重的影响在育苗前7 d主要表现在基质下部,在第7-14 d主要表现在中部和下部。60%、30%、0%透光率可以提高基质上部含水率,60%透光率可以显着提高基质各部分含水率,第14 d时60%透光率下基质上部、中部、下部含水率分别较CK增加了11.4%、10.3%、3.7%。且除0%透光率外,其余各透光率下基质含水率随着部位的上升逐渐减小,0%透光率下基质各部分含水率基本持平,这一影响在前14 d内持续表现。60%、30%、0%透光率可以提高基质孔隙度,其中在前7 d表现在基质各部分,在第7-14 d时主要以基质上部、下部孔隙度增大较为明显,60%透光率下基质各部分孔隙度均显着增大且趋于一致。基质各部分pH值会随着部位的改变出现波动,表现出随着位置上移pH值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60%透光率下基质各部分pH值变化幅度较小,波动较平缓。(2)基质表面绿藻发生情况随透光率的降低逐渐减弱,60%、30%、0%透光率下未点种时基质表面绿藻发生面积分别降低了48.8%、72.1%、92.4%,点种时分别降低了42.9%、63.9%、92.9%。培养箱条件下绿藻生长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逐渐减小,故降低光照强度可以有效抑制绿藻的生长。(3)漂浮育苗条件下,60%透光率可以显着提高烟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增加了42.1%、9.5%,且该透光率下烟苗长势最优。培养箱条件下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过短的光照时长均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但一定的弱光处理有利于提高烟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且该条件下光照时长越长、光照强度越大烟苗的长势越好。(4)为提升烟草漂浮育苗效果、减少基质表面绿藻发生,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在小十字期前对苗盘进行遮盖处理,透光率定于60%左右,即光照强度3000 Lux左右为宜。
李阳[2](2019)在《生物炭对漂浮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漂浮育苗烟苗的成苗素质,使烟苗能够适应大田施肥方式的改变,促进烟叶品质的提高,同时也能够缓解泥草炭资源的匮乏问题,本研究通过改变原有烟草漂浮育苗基质配方来探索生物炭对漂浮育苗烟苗素质的影响效果。本文试验于2018年9月至11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人工气候室内进行,选取3种不同原料生物炭并设置4个添加量梯度,通过对烟苗的出苗率、出苗时间、农艺性状、根系生长情况、光合作用强度、保护酶活性、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等方面研究了生物炭对烟草漂浮育苗所育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炭虽然降低了烟苗出苗率,推迟了出苗时间,但是适宜添加量的生物炭显着性增加烟苗的株高和叶片数。所有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出苗率都显着低于CK处理且抑制程度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HT4处理的出苗率最低,较CK处理降低了 28.90%,出苗时间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加长,JT4处理出苗时间最长,较CK处理增加5.07天。DT1、DT2、HT1、HT2、JT1、JT2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均高于CK处理,其中DT1和DT2处理表现最好,株高较对照增加18.37%和18.28%,叶片数增加26.87%和27.28%。2生物炭明显增加了烟苗的生物量积累。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处理中,HT1和HT2处理的茎叶干鲜重和根干鲜重均高于CK处理且存在显着差异,HT2增幅最大,分别增加33.15%、17.85%和24.13%、22.91%,HT4处理均显着低于CK处理;添加稻壳生物炭处理中,DT1和DT2处理的茎叶干鲜重和根干鲜重均高于CK处理且存在显着性差异,DT2处理最高分别增加了 36.95%、28.57%和34.48%、32.35%,DT4处理显着低于CK处理;添加小麦秸秆生物炭处理中,JT1处理的所有指标均略高于CK处理,但是没有显着差异,JT2处理的茎叶干鲜重和根干鲜重均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增加27.17%、10.71%和17.24%、20.25%,同时,JT4处理是所有实验处理中茎叶干鲜重和根干鲜重最低的,均显着低于CK处理,分别降低 0.33g、0.02g、0.04g、5.90mg。3生物炭增加了烟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并促进了光合作用。在所有处理中,DT4、HT4、JT4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显着低于CK处理,HT4和JT4显着低于DT4,分别较CK处理降低14.61%、20.03%、19.23%,只有DT2处理显着高于CK处理,较CK处理提高了19.77%,DT1、JT2、JT3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CK处理但是差异不显着。DT1、DT2、JT1、JT2、HT1、HT2 处理烟苗的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7r)均显着高于CK处理,其中DT2处理的Pn、Gs、Tr最高相且较于CK处理分别提高了 32.38%、48.38%、34.62%,而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oncentration,G)则降低了 15.52%;DT3、HT3、JT3 处理烟苗的Pn、Gs、Tr与 CK 处理无明显差异,其中DT3和JT4处理的Pn、Gs、Tr略高于CK处理,而HT3处理则略低于CK处理,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DT4、HT4、JT4处理烟苗的Pn、Gs、Tr均显着低于CK处理,平均较CK处理降低了 7.52%、19.35%、9.15%。4生物炭能够有效促进烟苗根系生长。三种生物炭添加量为1%和3%实验处理的烟苗的根系活力均显着高于CK处理,其中DT2、HT2、JT2处理根系活力较高,相较于CK处理分别提高54.54%、36.36%、27.27%;当生物炭添加量为5%时,三种生物炭处理烟苗根系活力与CK处理无明显差异;当生物炭添加量为7%时,DT4、HT4、JT4处理烟苗根系活力显着低于CK处理,分别降低18.78%、22.72%、19.01%。稻壳生物炭处理中,DT2处理根系形态指标最优,总根长、总跟面积、总根体积、分支数、根尖数分别较CK处理显着增加19.48%、23.83%、30.76%、16.51%、26.56%,花生壳生物炭处理中,HT2处理表现最优,但只有总根长和总根体积显着大于CK处理分别增加1 1.68%和20.51%,其他指标与CK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小麦秸秆生物炭处理中,JT2处理表现最优,但是只有总根长显着大于CK处理增幅为11.07%,其他指标均与CK处理没有显着差异。三种生物炭添加量为7%处理烟苗的总根长、总跟面积、总根体积、平均直径、分支数、根尖数均显着低于CK处理。5生物炭能够显着提高烟苗保护酶活性。稻壳生物炭处理中,DT1处理和DT2处理的SOD、POD、CAT活性均高于CK处理并存在显着性差异,DT2处理最高,较CK处理分别提高30.39%、35.48%、16.67%,DT4处理的SOD、POD、CAT活性均低于CK处理且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和小麦秸秆生物炭处理中,所有处理的POD、SOD、CAT活性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JT1处理最高且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增加了 25.62%、38.26%、16.66%,HT4处理最低且显着低于CK处理,分别降低了 13.79%、20.86%、12.96%。6生物炭能够显着提高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三种生物炭的1%和3%添加量处理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 Ⅰ)基因表达量均提高,DT1、DT2、HT1三个处理烟苗GBSS Ⅰ基因表达量较高,分别较CK处理显着提高47%、89%、72%,DT4和JT4处理显着低于对照处理,分别较CK处理降低17%和23%;三种生物炭添加量为1%和3%处理组的淀粉分支酶(SBE)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高于CK处理,其中DT1、DT2、HT2处理相对较高,分别较CK处理提高31%、39%、29%;三种生物炭添加量为1%和3%时,烟苗蔗糖磷酸化酶(SPS)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其中DT1、DT2、HT2相对较高分别较CK处理提高48%、55%、32%;三种生物炭添加量为1%和3%处理的烟苗谷氨酰胺合成酶(GS1-5、GS1-3)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处理,不同的生物炭对GS1-3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不同,其中稻壳生物炭优于其他两种生物炭,而GS1-5基因表达量受不同生物炭影响的差异很小;三种生物炭添加量为1%和3%处理的硝酸还原酶(NR)均高于CK处理,其中稻壳生物炭处理表现最优,DT1和DT2处理分辨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增加39%和53%,当添加量为7%时,三种生物炭处理的NR基因表达量均低于CK处理,JT4表现最差,较CK处理降低23%。结论:添加生物炭能够最有效提升所育烟苗的农艺性状、光合作用能力、根系生长、抗氧化酶活性、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添加量为3%的稻壳生物炭能够有效促进烟苗的生长发育,使烟苗素质明显增加。
刘成林[3](2018)在《烟草漂浮育苗控释肥筛选和施用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漂浮育苗是目前我国烤烟育苗主要方式,其施肥技术一直采用漂浮液施肥方法,此方式存在施肥次数多、养分供应不规律、肥料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缺陷。本试验通过烟草漂浮育苗中控释肥种类筛选、施肥量和施肥高度设定等处理,探讨各处理对烟草出苗率、烟苗农艺性状、成苗期烟苗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烟草漂浮育苗控释肥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各试验结果如下:(1)控释时间6个月,施用量为0.30.5 g/穴,施用高度为穴底部以上23 cm处理烟苗出苗率好于常规营养液处理,出苗率达到90%以上;控释时间3个月控释肥育苗出苗率不足50%,不利于漂浮育苗烟草种子出苗,与控释时间4个月、6个月控释肥处理相比差异显着;控释时间4个月控释肥处理烟苗出苗率不足90%,达不到生产上的需求。(2)控释时间4个月、6个月控释肥处理,烟苗在最大叶面积、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整体好于营养液处理。其中控释时间6个月、0.3 g/穴处理烟苗农艺性状相比常规营养液处理较差,说明后期养分供应不足以满足烟苗的正常生长,增加施肥量到0.5g/穴,烟苗农艺性状好于营养液处理。(3)控释时间4个月、6个月控释肥处理对烟苗根系的影响相比常规营养液处理存在显着差异,控释肥处理烟苗根系状况好于常规营养液处理,说明控释肥促进烟苗根系的生长;控释时间4个月控释肥对烟苗根系的作用要好于6个月。(4)控释时间6个月控释肥烟苗CAT、SOD活性整体高于营养液处理。在施肥高度为23 cm时,烟苗CAT、SOD活性表现为0.7 g/穴>0.5 g/穴>0.3 g/穴处理,其中0.5 g/穴处理其CAT、SOD活性与常规营养液相比差异不显着。(5)控释肥在静水中和在漂浮盘中氮、磷、钾的释放曲线整体上呈“S”型,初期释放较缓慢,中期释放较快,后期释放缓慢。三种控释肥氮、磷、钾的释放速率表现为释放时间3个月>4个月>6个月。控释时间3个月、4个月控释肥前期氮、磷、钾的释放速率高于6个月控释肥,其释放速度快是影响烟草种子出苗率的主要原因。综合烟苗出苗率,农艺性状,根系状况,CAT、SOD活性可得:控释时间6个月控释肥、施肥量0.5 g/穴、施肥高度23cm处理烟苗各项指标好于营养液处理,能够满足烟苗的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且促进烟苗生长,可以替代常规营养液作为烟草漂浮育苗养分供给肥。
肖军亮[4](2017)在《南雄烟区烤烟壮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文中指出低温寡照是影响南雄市烤烟壮苗培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为解决南雄市烤烟育苗阶段低温寡照造成育苗棚内气温和育苗池内水温偏低,烟苗出苗时间长、生长缓慢、苗期过长、素质不高,进而导致移栽大田后还苗期长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壮苗技术对烟苗素质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在不同壮苗技术下培育出的烟苗表现出的大田效益,旨在培育优质烟苗为南雄市烟叶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从整个育苗期来看,采用不同的壮苗技术明显促进了烟苗小十字期成苗期的生长。其中T3处理(育苗期间增加金卤灯照射)的烟苗生育期最短,较CK缩短17 d。到成苗期时,T3处理的植株个体生长明显快于其他3个处理,茎高、茎围、叶数、最大叶片面积、地上部鲜重、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均为最高,较CK分别增加了15.74%、20.71%、43.03%、58.18%、59.72%、71.43%和66.67%。(2)根系活力与生理特性:成苗期时,不同壮苗技术处理均可以显着地提高成苗后烟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就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来看,T3处理较CK分别显着提高了8.34%和34.57%;烟苗叶片中MDA的积累表现出CK﹥T1﹥T2﹥T3,T3处理的烟苗细胞膜系统受害最轻,而SOD活性T3处理最高,烟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T3处理最低。(3)化学成分:对烤后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总氮、烟碱和蛋白质含量T3处理最高,T3处理糖碱比适宜,施木克值在2.5以下,各化学成分较其他三个处理更协调。(4)经济性状:示范区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烟叶均价均显着高于对照,表明该项技术可以提高优质烟叶的生产。就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而言,T3处理较CK增加最大,分别提高5.94%、16.67%和8.19%。(5)经济效益:T1、T2和T3处理的产值分别为66399.40元/hm2、64568.69元/hm2和67504.38元/hm2,扣除增加的成本3356元/hm2,可以得出T1和T3处理分别比CK增加收益651.58元/hm2和1756.56元/hm2。说明育苗期间增加金卤灯照射(T3处理)的烟苗获得收益最高。
平原野[5](2017)在《龙岩烟区烤烟育苗新基质材料筛选与配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湿润育苗在龙岩烟区进行了多年大面积的推广。使用炭化谷壳型育苗基质而不用泥炭,避免了高成本和破坏环境的弊端,但在生产过程中炭化谷壳易碎,颗粒变小,物理性质改变,影响基质的通透性,从而影响烤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因此筛选与炭化谷壳型基质相比较,颗粒度增大,通透性增强,抗压性增强,操作简便,育苗更加安全的新型育苗基质是目前龙岩烟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充分借鉴湿润育苗技术和他人基质替代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以炭化谷壳、膨胀珍珠岩、红泥土、椰糠(广东)、食用菌渣、炭化烟杆、炭化竹屑、炭化木屑、椰糠(海南)作为原材料,以目前龙岩烟区常规育苗配方为对照,研究各种基质对烟苗生长的效应,旨在筛选出育苗更加安全优秀的新型育苗基质。因此本项目进行了烤烟育苗基质原材料的理化分析,基质配方初选和基质配方优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与现有漂浮育苗炭化谷壳型基质相比,处理T6(炭化木屑:红泥土=6:4)烟苗出苗率提高7.3%;处理T11(炭化烟杆:红泥土=7:3)烟苗出苗率提高7.7%;处理T13(炭化烟杆:红泥土=5:5)烟苗出苗率提高8.0%。与对照处理T1相比,处理T6、T11、T13的茎高分别增加41%、46%、59%;最大叶长分别增加27%、38%、34%;最大叶宽分别增加32%、47%、40%;茎围分别增加18%、9%21%;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47%、52%、67%;根干重分别增加3%、37%、58%。这3种处理基质能改善烟苗生物学性状,促进烟苗生长健壮。2.烟苗的生理特征,处理T6(炭化木屑:红泥土=6:4)、处理T11(炭化烟杆:红泥土=7:3)、处理T13(炭化烟杆:红泥土=5:5)的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3.处理T6(炭化木屑:红泥土:6:4)、T11(炭化烟杆:红泥土=7:3)、T13(炭化烟杆:红泥土=5:5)在烟苗农艺性状和生理代谢方面优于对照处理T1(炭化谷壳:膨胀珍珠岩:红泥土=4:2:4)。各处理基质的容重在0.48g/cm3-0.64/cm3范围内,总孔隙度在61.63%-68.81%范围内,持水孔隙度在42.62%-52.13%范围内,通气孔隙度在16.68%-20.41%,基质气水比在1:2.25-1:3.13之间,pH值在6.85-7.37之间,EC值在682us/cm-824us/cm 之间。4.综上所述,炭化烟杆和炭化木屑可以作为龙岩市的育苗基质材料,处理T6(炭化木屑:红泥土=6:4)、处理T11(炭化烟杆:红泥土=7:3)和处理T13(炭化烟杆:红泥土=5:5)的育苗效果较佳,各项指标优于龙岩烟区现用的炭化谷壳型育苗基质。
牛建行[6](2016)在《适应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培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以井窖式移栽技术为代表的小苗移栽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西南烟区的烟叶生产面貌,该技术不再要求培育78叶的烟苗,而仅需培育5叶左右的烟苗,苗龄45-55d,茎高3-4cm,茎围1.5cm左右,叶色浅绿,无病无虫,这样极大地缩短了育苗周期,也推动了烟草小苗培育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适应井窖式移栽的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适龄壮苗,本研究以烟草品种云烟87为材料,分别研究了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室、ABT生根粉、育苗盘规格、施肥配比、以及硫酸铜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如下:1.采用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室和常规漂浮育苗大棚两种育苗室进行育苗对比,研究发现,新型人工环境育苗相比大棚育苗具有占地面积小,育苗周期短等优点,可进行多层次、立体式、多批次育苗,自动化温、湿、光、气控系统保障了育苗室日均积温显着高于大棚2.9倍,缩短了育苗生育期23d左右,且成本低于大棚漂浮育苗50%,但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大田生长情况较差,根系生长较慢,对外界土壤环境适应能力弱,延长了大田还苗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后续试验需要改善新型人工环境育苗管理措施,育出小苗之后进行营养基质假植来锻苗或者增施根系生长调控物质,增强其根系适应能力和抗逆性。2.ABT生根粉采用灌根和叶面喷施两种施用方式,分别设置三个浓度梯度,观察烟苗生长。研究发现,在烟苗小十字期进行灌根,生根粉直接接触根部,抑制了根系生长,而叶面喷施显着促进了烟苗根系活力和根总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等根系扫描指标的增加,叶面喷施浓度20mg/L生根粉对烟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效果最好。3.采用200孔、308孔、570孔三种规格育苗盘育苗,研究发现,育苗盘孔穴密度越大,烟苗纵向生长加快,盘下根数量增加,根系发育整体较差,大田移栽后还苗期较长。200孔育苗盘培育的烟苗,根系横向生长较好,根系活力较高,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烟苗整体素质较高,大田移栽后,还苗期短于其它处理,根系活力、根干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均最高。4.对烟苗施加两种氮磷钾配比比例(10:8:10、10:10:20)和四种氮磷钾含量(单株含氮量9 mg、11 mg、13 mg、15mg),研究发现,氮磷钾比例为10:10:20,磷钾占比高,不同程度促进了烟苗株高、茎围、叶数、叶面积、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但施加高含量氮磷钾肥的烟苗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扫描指标(根总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较低。施加氮磷钾比例为10:10:20,单株含氮量9mg的烟苗根系扫描指标表现最好,株高、叶数、叶面积适中,氮循环酶活性受到一定抑制作用,但对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影响不大。5.对苗池施加6个浓度梯度的硫酸铜溶液,探讨对烟苗生长最安全和防治藻类最高效的施用量。研究发现,施加硫酸铜溶液浓度高于或等于50mg/L时,苗池中藻类面积减小,低于8%,高浓度硫酸铜对烟苗根系产生铜离子胁迫危害,根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影响,根总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尖数等根系扫描指标较低,根系活力减小。施加浓度100mg/L硫酸铜溶液,烟苗根系生长最好,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也较多。综上所述,为了培育适应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可以采用: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室培育烟苗,缩短育苗周期,再进行营养基质假植来锻苗或者增施生长调控物质,增强烟苗抗逆性;叶面喷施浓度20mg/L的生根粉,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选择200孔苗盘进行育苗,烟苗根系横向生长突出,苗高较低,茎杆粗壮,适应性强,缩短了大田还苗期。氮磷钾比例10:10:20配比的育苗肥,施用单株含氮量9mg,能够满足培育小苗、壮苗的营养需求,且有效的控制烟苗发生徒长,减少剪叶次数;施加100mg/L浓度硫酸铜溶液,苗池中藻类发生面积最少,抑制了气生根的生长,为发达根系、正常根系生长提供条件。
郑传刚[7](2015)在《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作物之一,攀西烟区是我国优质烤烟的最适宜产区。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和专家评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攀西烟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共17县市区)烤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致香物质含量等及其质量分区,并探讨了烤烟质量与主要气象要素(温度、光照、降雨量等)的相关性,分析了攀西烟区各植烟区的质量特征和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围绕彰显攀西烟区风格特色,研究了彰显烤烟质量风格特色的关键栽培技术及其原理,优化集成了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栽培技术体系。结果如下:1.攀西烟区烟叶的质量风格特征是:烤烟烟叶外观金黄,光泽鲜明、纯净,组织稍松,油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下部叶吸食品质“中等”,中上部叶吸食品质“中偏上”,清香风格明显,甜香较为明显,略带焦香,浓度较高,细腻度中等,烟气冲击力较强。根据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特征,分为典型区、类型区和次类型区。其典型区在德昌县、宁南县、布拖县、美姑县、仁和区;其类型区在会东县、米易县、普格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其次类型区在会理县、盐边县、盐源县、西昌市、冕宁县、甘洛县。攀西烟区气候类型可分为3类:I类区为会理县植烟区。烤烟大田生长期平均温度20.4℃,降雨量824.5mm,日照时数1345.3h,与津巴布韦烟区生态条件极为接近,具有生产优质烤烟的气候特征。II类区包括昭觉县、宁南县、西昌市、盐源县、盐边县、仁和区、布拖县、会东县、德昌县、米易县、普格县等11个植烟区。相比津巴布韦烟区,降雨量偏少,只有745.84mm。III类区包括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喜德县、美姑县等5个植烟区。相比津巴布韦烟区,降雨量偏少(726.6mm),温度偏低(平均温度19.5℃),但均处于生产优质烟叶的范围内。攀西烟区烟叶质量风格特征明显且较为稳定,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和光照。攀西烟区高温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不显着,低温的影响显着。低温影响烤烟生长的时期和区域是:团棵期(昭觉县、美姑县、盐源县、越西县、冕宁县、布拖县),旺长期(昭觉县、布拖县、盐源县),成熟期(冕宁县、越西县、喜德县、美姑县、昭觉县、盐源县、布拖县)。和优质烤烟产区相比,在移栽期至旺长期,攀西烟区日照时数普遍偏高,在10.4%~65.7%至87.9%~181.9%范围内,在成熟期,大部分烟区日照时数在适宜范围内。导致烟区气候适宜性与烟叶质量分布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除气候因子外,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也是影响其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传统烟叶质量评价体系偏重于外观质量,造成原烟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的不协调、不一致。2.通过清香型烤烟品种适应性筛选,结果表明:K326、NC71、云烟105、云烟203、云烟317、NC102、09011、红花大金元等8个品种均能适应攀西烟区生态环境要求;烤烟新品种云烟105、NC102和09011,可以在攀西烟区示范推广。3.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提前移栽(提前14 d)、推迟采收(中上部烟叶推迟5 d)可促进烟株生长,降低烟碱含量,促进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以及致香物质等成分的协调。(2)结合攀西烟区的生态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烟苗移栽应在4月15日至4月30日。下部烟叶适期采收,中上部烟叶推迟5 d采收为宜。(3)攀西烟区高海拔区域选用耐寒品种并配套小苗膜下移栽、干旱区域选择抗旱品种配套相应抗旱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攀西烟区的生态优势,同时有利于品种的“清甜香”风格特性的形成。4.钾肥是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因素,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在攀西烟区“前干后湿”的气候条件下,采用180 kg/hm2供K水平、施钾比例以基肥:追肥为3:7处理有利于改善叶片性状、提高光合能力,使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增加上、中等烟比例,优化烟叶结构,兼顾烟叶产量和质量。5.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有显着影响,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攀西烟区烤烟适宜施氮量为75 kg/hm2,留叶数为18~20片。6.集成了彰显攀西烟区“清甜香”风格特色,以“品种选择为基础、以钾氮运筹为核心,以早栽迟收为重点”的“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关键栽培技术体系”。
彭莹莹[8](2015)在《临沂烟区烤烟育苗方式和基质筛选及其施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烟草育苗是烤烟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兴烟力度加大,烤烟生产也逐步走向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烤烟托盘直播育苗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烤烟直播育苗先进经验,开展烤烟托盘直播育苗技术提升与应用研究。采取田间对比试验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多点试验、分年度、分步骤实施的方法,针对制约临沂烟区托盘直播育苗推广的问题,着力从烤烟育苗方式筛选、育苗基质本地化取材和托盘育苗精准施肥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选择适宜临沂烟区的烤烟育苗方式、育苗基质配方以及价格较为低廉、控释效果好的施肥方式,促进临沂烟区托盘直播育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研究表明:1.育苗方式比较研究。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临沂烟区漂浮育苗、湿润育苗、托盘直播育苗、普通假植育苗四种育苗方式,对出苗情况、烟苗生长性状、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烤烟病害及经济成本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在临沂气候条件下,托盘直播育苗较其它育苗方式能提高烟苗出苗率、烟苗成苗期叶片内叶绿素相对含量、成苗率,提高成苗期烟苗性状。移栽后,株高、叶片数、茎围和最大叶面积等各项生长性状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降低病毒病、黑胫病、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指,提高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产量较其它育苗方式高出3.24%-8.63%,同时育苗成本降低13%-26%,烤后原烟外观质量较好,原烟光泽强,叶片结构疏松,叶片厚度中等。证明托盘直播育苗方式能够提高烟叶质量、提升经济效益,适于在临沂烟区推广使用。2.托盘直播育苗基质本地化研究。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充分腐熟小麦或玉米秸杆、腐熟牛粪、棉籽壳、草炭土、商品基质5种育苗基质,以及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烟叶生长的影响。棉籽壳用作托盘直播育苗基质出苗率和成苗率以及生长性状与商品基质、草炭土差异不显着,但与小麦秸秆、牛粪相比,出苗率高5.57%、2.5%,成苗率高6.93%、5.45%,烟株生长性状好于小麦秸秆和牛粪,可作为育苗基质的本地化替代材料。60%腐熟棉籽壳(蘑菇下脚料)+30%地表土+10%细沙育苗基质配方在烟苗出苗率、成苗率、生长性状及整齐度等方面优于其它配方,烟苗质量较高,可作为替代草炭土的托盘直播育苗基质配方在临沂烟区适当示范推广。3.托盘直播育苗精准施肥研究。通过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控释时间、不同施肥量的对比试验,调查其对烤烟生长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品质和施肥成本等的影响。综合施肥效果与施用成本,控释3个月油脂包膜控释肥每盘施用30克的精准施肥方式与树脂包膜控释肥效果差异不显着,且效果均优于普通复合肥,成本低于树脂包膜控释肥56.71%,是适合临沂烟区土地生产条件的施肥技术方法。
李良勇,黎栋,唐春闺,杨甲华,周胜[9](2015)在《烤烟漂浮育苗生长特点及不同处理漂浮烟苗大田移栽效果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传统土床育苗、经托盘假植漂浮烟苗和稀植后漂浮烟苗为对照,分析了烤烟漂浮育苗苗期生长环境和苗期及大田生长特点。结果显示:漂浮育苗系统烟苗根系生长环境和对水分和养分吸收环境均显着优于土床育苗,漂浮育苗烟苗能获得显着高于土床育苗积温,但漂盘烟苗生长面积过小显着限制了烟苗壮苗率和烟苗素质的提高。漂浮育苗烟苗移栽后,功能叶片生长速度显着降低,衰老进程加快,最终生长量也在很小范围内后衰老,只有较小且较幼嫩的叶片或移栽后新生叶片才能生长到一定长度。
李向军[10](2015)在《隆回县烤烟水体加温育苗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加热育苗池水温对烤烟不同品种(K326、中烟201、云烟87)进行育苗对比试验,从烟苗的生育进程、烟苗农艺性状、出苗率,大田烟株生育期、大田农艺性状、抗病性,烤后烟叶理化指标特性、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湖南邵阳隆回县培壮苗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烟苗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出苗率以及重要器官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烟苗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出苗率均存在差异,各项指标以K326表现最好,中烟201次之,云烟87最差;通过加温处理的烟苗较不加温显着提高了烟苗的出苗率和成活率,促进了烟苗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达到了壮苗的效果。加温处理显着提高了烟苗的根系活力,K326、中烟201、云烟87分别提高了20.71%、20.07%、23.94%。综合分析,加温对烟苗生长的影响效应最大,品种效应次之,互作效应较小。2.通过对各处理烟苗进行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加温处理,可显着缩短还苗期,延长大田生育期,加温处理有效延长了烤烟的大田生育期,品种K326、中烟201和云烟87分别延长了5天、4天和3天。各项农艺性状均显着提高,显着增强了烟株的抗病性。综合分析,加温对烟株大田生长的影响效应最大,品种效应次之,互作效应较小。3.通过对各处理烤后烟叶进行理化指标以及产质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最大叶长、单叶重、含梗率、含水率和叶厚均存在显着差异;加温处理的品种显着提高了烟叶的烟叶最大叶长、叶宽、单叶重、含水率和叶厚,显着降低了烟叶的含梗率。加温处理极显着提高了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钾的含量,显着提高了烟碱的含量,并显着降低了烟叶的氯含量。品种K326各项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中烟201次之,云烟87最差;通过加温处理各项经济性状均表现为加温处理显着高于不加温。苗床加温可有效改善烟叶的化学协调性,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在同一品种下,苗床加温处理较不加温大大提高了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选取C3F作为分析对象),K326、中烟201和云烟87在总分上分别提高了10%、12%和9.72%。4.综合分析,加温对烤烟不同品种农艺性状、理化指标以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效应最大,品种效应次之,互作效应较小。
二、施肥对托盘水床育苗基质养分及烟苗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肥对托盘水床育苗基质养分及烟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光照强度对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理化生物性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烟草漂浮育苗的概念及应用 |
1.2 烟草漂浮育苗的优势 |
1.3 烟草漂浮育苗面临的问题 |
1.4 烟草漂浮育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
1.4.1 烟草种子质量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
1.4.2 温度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
1.4.3 水分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
1.4.4 光照对育苗效果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1.4.5 基质对育苗效果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1.4.6 绿藻对育苗效果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 |
2.2.2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生物(绿藻)性状的影响 |
2.2.3 不同光照条件对烟草种子萌发及烟苗长势的影响 |
2.3 测定方法 |
2.3.1 试验调查方法 |
2.3.2 检测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电导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容重的影响 |
3.1.3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含水率的影响 |
3.1.4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孔隙度的影响 |
3.1.5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pH的影响 |
3.2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生物(绿藻)性状的影响 |
3.2.1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表面绿藻发生情况的影响 |
3.2.2 漂浮育苗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绿藻发生情况的影响 |
3.2.3 培养箱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绿藻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光照条件对烟草种子萌发及烟苗长势的影响 |
3.3.1 漂浮育苗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漂浮育苗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烟苗长势的影响 |
3.3.3 培养箱条件下不同光照条件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4 培养箱条件下不同光照条件对烟苗长势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光照强度对基质生物(绿藻)性状的影响 |
4.3 不同光照条件对烟草种子萌发及烟苗长势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生物炭对漂浮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炭定义及理化特性 |
1.1.1 生物炭的定义 |
1.1.2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 |
1.2 生物炭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1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4 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 生物炭在烤烟生长过程中的应用 |
1.4 烟草漂浮育苗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4.1 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发展 |
1.4.2 烟草漂浮育苗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 生物炭在育苗基质中的应用 |
1.5.1 生物炭在育苗基质中的应用基础 |
1.5.2 生物炭对烟草漂浮育苗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3 生物炭对其他作物育苗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1 农艺性状指标测定 |
3.3.2 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指标测定 |
3.3.3 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指标测定 |
3.3.4 保护酶活性测定 |
3.3.5 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结论与分析 |
4.1 添加生物炭对烟草出苗率和出苗时间的影响 |
4.2 添加生物炭对烟草成苗株高和叶片数的影响 |
4.3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生物量的影响 |
4.4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4.5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4.6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7 添加不生物炭对烟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4.8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4.9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9.1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9.2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淀粉分支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9.3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蔗糖磷酸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9.4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谷氨酰合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9.5 添加生物炭对烟苗硝酸还原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生物炭对烟草幼苗萌发的影响 |
5.2 生物炭对烟草幼苗农艺性状以及生物量的影响 |
5.3 生物炭对烟草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5.4 生物炭对烟草幼苗光作用的影响 |
5.5 生物炭对烟草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5.6 生物炭对烟草幼苗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3)烟草漂浮育苗控释肥筛选和施用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烟草漂浮育苗发展历程 |
1.2 缓控释肥研究应用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概念 |
1.2.2 缓控释肥的类型 |
1.2.3 缓控释肥的优缺点 |
1.2.4 缓控释肥释放机理 |
1.2.5 缓控释肥的应用 |
1.2.6 缓控释肥料在烟草上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烟草品种 |
2.1.2 供试育苗基质 |
2.1.3 供试肥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控释肥对烟草漂浮育苗烟苗出苗率的影响 |
2.2.2.2 控释肥对烟草漂浮育苗烟苗成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2.3 控释肥对烟草漂浮育苗成苗期烟苗根系状况的影响 |
2.2.2.4 成苗期烟苗SOD、CAT活性的测定 |
2.2.2.5 不同种类控释肥在静水中和烟草漂浮育苗盘中的释放规律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控释时间、施肥量、施肥深度的控释肥对烟苗出苗率的影响 |
3.1.1 控释肥T1不同处理对烟苗出苗率的影响 |
3.1.2 控释肥T2不同处理对烟苗出苗率的影响 |
3.1.3 控释肥T3不同处理对烟苗出苗率的影响 |
3.2 不同控释时间、施肥量、施肥深度的控释肥对成苗期烟苗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
3.2.1 控释肥T2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
3.2.2 控释肥T3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
3.3 不同控释时间、施肥量、施肥深度的控释肥对成苗期烟苗茎粗的影响 |
3.3.1 控释肥T2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茎粗的影响 |
3.3.2 控释肥T3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茎粗的影响 |
3.4 不同控释时间、施肥量、施肥深度的控释肥对成苗期烟苗株高的影响 |
3.4.1 控释肥T2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株高的影响 |
3.4.2 控释肥T3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株高的影响 |
3.5 不同控释时间、施肥量、施肥深度的控释肥对成苗期烟苗SPAD值的影响 |
3.5.1 控释肥T2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叶绿素的影响 |
3.5.2 控释肥T3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SPAD值的影响 |
3.6 不同控释时间、施肥量、施肥深度的控释肥对成苗期烟苗根系状况的影响 |
3.6.1 控释肥T2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根系状况的影响 |
3.6.2 控释肥T3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根系情况的影响 |
3.7 控释肥T3不同施肥量、施肥深度对成苗期烟苗CAT活性的影响 |
3.8 控释肥T3不同施肥量、施肥高度对成苗期烟苗SOD活性的影响 |
3.9 不同控释时间控释肥在静水中和烟草漂浮育苗盘中氮、磷、钾的释放规律 |
3.9.1 不同控释时间控释肥在静水中和烟草漂浮育苗盘中N的释放规律 |
3.9.2 不同控释时间控释肥在静水中和烟草漂浮育苗盘中磷的释放规律 |
4 讨论 |
4.1 控释肥对烟草漂浮育苗烟苗出苗率、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控释肥对烟草漂浮育苗烟苗生理作用的影响 |
4.3 不同控释时间控释肥在静水中和在漂浮育苗盘中的释放曲线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雄烟区烤烟壮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一:烤房堆积催芽试验示范 |
2.3.2 试验二:不同增温、补光措施试验 |
2.3.3 试验三:烤烟培育壮苗的关键技术示范 |
2.4 指标测定 |
2.4.1 温度记载 |
2.4.2 烟苗生育期记载 |
2.4.3 农艺性状调查 |
2.4.4 育苗成本和效益分析 |
2.4.5 烟叶产量和质量测定 |
2.4.6 南雄市烟季气候条件搜集与分析 |
2.5 苗期和示范区田间管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南雄烟区烤烟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
3.2 壮苗技术对烤烟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壮苗技术对烟苗生育时期分布的影响 |
3.2.2 壮苗技术对烤烟育苗池水温的影响 |
3.2.3 壮苗技术对烟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2.4 壮苗技术对成苗期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成苗期烟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 烤烟壮苗技术的大田效应 |
3.3.1 壮苗技术对大田期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示范区壮苗技术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
3.3.3 示范区壮苗技术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3.3.4 示范区壮苗技术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5 示范区烤烟壮苗技术的生产性验证经济效益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影响烟草育苗的因素和烟苗的响应 |
4.1.2 育苗技术发展趋势 |
4.2 结论 |
4.2.1 农艺性状 |
4.2.2 根系活力与生理特性 |
4.2.3 化学成分 |
4.2.4 经济性状 |
4.2.5 经济效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龙岩烟区烤烟育苗新基质材料筛选与配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烤烟育苗技术发展概述 |
1.2 烤烟育苗基质替代研究的现状 |
1.2.1 烤烟育苗基质中泥炭替代研究的意义 |
1.2.2 烤烟育苗基质的性质 |
1.2.3 烤烟育苗替代基质对烟苗的影响 |
1.2.4 烤烟育苗基质配方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基质材料理化性质测定 |
2.3.2 烟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质原材料主要理化性状分析 |
3.1.1 基质原材料的物理特性分析 |
3.1.2 基质原材料的化学特性分析 |
3.2 基质配方的育苗效果评价 |
3.2.1 初选基质配方的主要理化性质 |
3.2.2 初选基质配方育苗效果研究 |
3.3 育苗基质配方的优选 |
3.3.1 不同基质配方对出苗率及烟苗生育进程的影响 |
3.3.2 不同育苗基质对烟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3 不同基质配方对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基质配方对烟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5 不同基质配方对烟苗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3.3.6 不同基质配方对烟苗水分状况的影响 |
3.3.7 不同基质配方对烟苗叶片叶绿素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8 不同基质配方对烟苗酶活性的影响 |
4 结论 |
4.1 基质材料的选择 |
4.2 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 |
4.3 基质配方的优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适应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 烟草生育期 |
1.3 烟草育苗技术发展 |
1.4 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的优势 |
1.5 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
1.6 生根粉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
1.7 苗盘规格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
1.8 施肥量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
1.9 硫酸铜对烟苗生长环境改善和安全性的影响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育苗材料 |
3.1.3 新型人工环境育苗室设施 |
3.1.4 试验设计 |
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1 农艺性状和干重 |
3.2.2 根系活力 |
3.3 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育苗室的积温比较 |
3.4.2 育苗室的烟苗生育期比较 |
3.4.3 不同生育期两种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株高的影响 |
3.4.4 不同生育期两种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茎围的影响 |
3.4.5 不同生育期两种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干重的影响 |
3.4.6 不同生育期两种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 |
3.4.7 不同生育期两种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4.8 育苗室成本对比 |
3.5 讨论 |
3.5.1 两种育苗室的积温对比 |
3.5.2 两种育苗室的烟苗生育期对比 |
3.5.3 两种育苗室的烟苗农艺性状和根系生长表现 |
第四章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品种 |
4.1.2 处理试剂 |
4.1.3 育苗材料 |
4.1.4 试验设计 |
4.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和干重的影响 |
4.4.2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扫描指标的影响 |
4.4.3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和干重的影响 |
4.5.2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指标的影响 |
4.5.3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规格育苗盘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品种 |
5.1.2 育苗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3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播种后 45d不同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2 播种后 45d不同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扫描指标的影响 |
5.4.3 不同时期不同的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5.4.4 不同时期不同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播种后 45d不同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
5.5.3 不同时期不同的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5.5.4 不同时期不同育苗盘型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干重的影响 |
第六章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的调控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品种 |
6.1.2 育苗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6.2.4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6.2.5 酶活力测定 |
6.3 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和干重的影响 |
6.4.2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6.4.3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氮代谢产物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和干重的影响 |
6.5.3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氮代谢产物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浓度硫酸铜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和安全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品种 |
7.1.2 育苗材料 |
7.1.3 试验设计 |
7.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7.3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蓝绿藻着生苗池和苗盘面积调查 |
7.4.2 不同浓度硫酸铜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和干重的影响 |
7.4.3 不同浓度硫酸铜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7.5 讨论 |
7.5.1 蓝绿藻着生苗池和苗盘面积调查结果 |
7.5.2 不同浓度硫酸铜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7.5.3 不同浓度硫酸铜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不同育苗室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的影响 |
8.2 不同生根粉施用方式和浓度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生长的影响 |
8.3 不同规格育苗盘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影响 |
8.4 不同施肥量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的调控作用 |
8.5 不同浓度硫酸铜对培育井窖式移栽的烟苗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7)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烤烟在攀西地区的发展及生产优势 |
1.1.1 自然资源丰富 |
1.1.2 市场优势明显 |
1.2 攀西地区干旱气候发生规律研究 |
1.3 烤烟育苗方式的发展及应用 |
1.4 烤烟抗旱生理研究 |
1.5 清香型烤烟新品种研究 |
1.6 烤烟栽培技术研究 |
1.7 烤烟施肥技术研究 |
1.8 清香型烟叶特色品种的风格特色研究 |
2 研究切入点 |
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攀西烟区烟叶风格特色及其质量分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2.1 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测定 |
1.2.2 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烤烟外观质量分析 |
2.1.1 上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
2.1.2 中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
2.1.3 下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
2.2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1 上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2 中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3 下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3 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1 上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2 中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3 下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
2.4 攀西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
2.5 攀西烟叶质量分区 |
2.6 攀西烟区主要气象因子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
2.6.1 攀西烟区气候类型划分 |
2.6.2 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
2.6.3 光照和温度对攀西烤烟大田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攀西烟叶的外观质量 |
3.2 攀西烟叶的化学成分 |
3.3 攀西烟叶的感官质量 |
3.4 攀西烟叶的主要致香物质含量变化 |
3.5 攀西烟区烟叶综合质量分区 |
3.6 攀西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
4 小结 |
第三章 攀西烟区烤烟提质栽培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及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品种鉴选及生态适应性试验 |
1.2.2 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1.2.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鉴选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
2.1.1 植物学性状 |
2.1.2 生育期和农艺性状 |
2.1.3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
2.1.4 经济性状 |
2.1.5 原烟外观质量差异 |
2.1.6 原烟主要化学成分 |
2.2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1 生育期 |
2.2.2 农艺性状 |
2.2.3 光合特性 |
2.2.4 经济性状 |
2.2.5 外观质量评价 |
2.2.6 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7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降解产物的影响 |
2.2.8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9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
2.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1 钾肥调控对叶片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2 钾肥调控对产量、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
2.3.3 钾肥调控对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2.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4.1 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2.4.2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含氮量的影响 |
2.4.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
2.4.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糖类物质与烟碱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1 钾肥调控对烤烟烟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2 钾肥调控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3.2.3 钾肥调控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4 钾肥调控方式的优化选择 |
3.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 |
4.1 品种鉴选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4.2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栽培技术集成 |
1 植烟区域选择 |
1.1 种植海拔 |
1.2 优化种烟地(田)块 |
2 品种选择与种植布局 |
3 育苗技术关键 |
3.1 总体要求 |
3.2 壮苗标准 |
3.3 技术关键 |
4 烤烟移栽技术 |
4.1 移栽期 |
4.2 移栽方法 |
5 N、K 肥施用技术 |
5.1 施肥原则 |
5.2 因土施肥 |
5.3 肥料运筹 |
5.4 土壤酸碱度调整 |
6 田间管理技术 |
6.1 查苗补缺 |
6.2 揭膜 |
6.3 培土施肥 |
6.4 适时打顶,合理留叶 |
6.5 化学抑芽 |
6.6 调控水肥,提高大田整齐度 |
7 烟叶采收技术 |
7.1 总体原则 |
7.2 采收标准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及展望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件2.在读期间出版专着 |
附件3.在读期间获得国家专利 |
附件4.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
(8)临沂烟区烤烟育苗方式和基质筛选及其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1 引言 |
1.1 烟草种植区域划分及临沂烟区概况 |
1.2 烟草育苗技术现状及其优缺点 |
1.2.1 烟草育苗技术现状分析 |
1.2.2 烟草不同育苗技术优缺点 |
1.3 烟草不同育苗基质特点 |
1.4 烟草育苗施肥技术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2.1 育苗盘 |
2.2.2 育苗基质 |
2.2.3 试验品种 |
2.2.4 肥料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育苗方式对比试验 |
2.3.2 育苗基质本地化试验 |
2.3.3 托盘直播育苗精准施肥试验设计 |
2.3.4 测定项目与指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育苗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育苗方式对出苗情况及生长势的影响 |
3.1.2 不同育苗方式对烤烟成苗期和成熟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3 不同育苗方式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
3.1.4 不同育苗方式对烤烟病害的影响 |
3.1.5 不同育苗方式对托盘直播育苗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1.6 不同育苗方式对烤烟原烟外观质量的影响 |
3.1.7 不同育苗方式对育苗成本的影响 |
3.2 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3.2.1 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出苗情况的影响 |
3.2.2 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大十字期和成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育苗基质配方对烤烟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包膜控释肥品种、控释时间及施用量对托盘直播育苗的影响 |
3.3.1 不同包膜控释肥品种对托盘直播育苗的影响 |
3.3.2 不同控释时间控释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不同控释肥施用量对烤烟托盘直播育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托盘直播育苗方式比较选择 |
4.2 托盘直播育苗基质本地化筛选 |
4.3 托盘直播育苗精准施肥品种及用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烤烟漂浮育苗生长特点及不同处理漂浮烟苗大田移栽效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烟苗生长环境 |
2 漂浮系统烟苗生长特点 |
3 漂浮育苗烟苗大田生长特点 |
4 漂浮育苗烟苗、经托盘假植烟株和经间苗后漂浮烟苗大田生长对比 |
(10)隆回县烤烟水体加温育苗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中国烤烟育苗技术发展简史 |
1.2 漂浮育苗技术 |
1.2.1 漂浮育苗技术应用现状 |
1.2.2 漂浮育苗研究进展 |
1.2.3 温度对育苗的影响 |
1.3 湿润托盘育苗技术 |
1.3.1 湿润托盘育苗技术简介 |
1.3.2 湿润托盘育苗研究进展 |
1.4 隆回县漂浮育苗技术方案 |
1.5 本试验研究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步骤 |
2.4 试验地点 |
2.5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加热育苗池水温对不同烤烟品种烟苗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烟苗生育期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烟苗出苗率比较 |
3.1.3 不同处理对烟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烤烟烟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 加热育苗池水温对不同烤烟品种大田生长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烤烟大田生育期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抗病性的比较 |
3.3 加热育苗池水温对不同烤烟品种理化指标及产质量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烤烟物理指标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烤烟化学指标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加热育苗池水温对不同烤烟品种烟苗生长的影响 |
4.2 加热育苗池水温对不同烤烟品种大田生长的影响 |
4.3 加热育苗池水温对不同烤烟品种理化指标以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施肥对托盘水床育苗基质养分及烟苗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照强度对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理化生物性状影响研究[D]. 刘迎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2]生物炭对漂浮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D]. 李阳.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烟草漂浮育苗控释肥筛选和施用技术的研究[D]. 刘成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4]南雄烟区烤烟壮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D]. 肖军亮.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龙岩烟区烤烟育苗新基质材料筛选与配方的研究[D]. 平原野.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6]适应井窖式移栽的烟苗培育技术研究[D]. 牛建行. 西南大学, 2016(02)
- [7]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传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5)
- [8]临沂烟区烤烟育苗方式和基质筛选及其施肥技术研究[D]. 彭莹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6)
- [9]烤烟漂浮育苗生长特点及不同处理漂浮烟苗大田移栽效果对比分析[J]. 李良勇,黎栋,唐春闺,杨甲华,周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7)
- [10]隆回县烤烟水体加温育苗新技术研究[D]. 李向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