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蜂窝系统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习一凡[1](2021)在《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通信系统和终端能力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催生了大批的无线定位应用场景。这些应用的发展对无线定位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更为自主的定位能力,完全发挥用户终端定位的主动性;更为安全的定位能力,对用户终端隐私性的保证进一步提升。目前主要应用的基于无线网络的定位技术是通过多个已知的坐标位置的地面基站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获得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等测量参数,之后由网络侧计算得到用户终端的具体位置。在这类基于网络侧的定位方法中,由于基站是由运营商独有的,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其位置信息被基站侧也即运营商完全掌握,自主性和安全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蜂窝网络的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方法,用户终端通过接收基站下发的定位参考信号计算得到的TDOA测量值来实现自身定位。自主定位时无需经过蜂窝小区的流程,可以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实现定位的自主性,从而满足终端厂商和用户在特殊场景下的需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提出了基于反算基站位置的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方法。用户终端通过多个TDOA测量值和网络侧下发的终端定位结果,对参与定位的基站位置坐标进行反算。之后再次进行定位时,终端可以利用计算得到的基站位置坐标和TDOA测量值,来实现自身定位,无需向网络上报任何数据。针对基于蜂窝网络和基于外系统辅助的两种不同应用场景建立了反算基站位置问题的模型,分别对两个场景下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把模型中对基站坐标的最优估计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在整个潜在的解空间搜索最优解,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反算基站位置解算法,给出相应的推导过程和求解流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分析了在两种场景下反算基站位置的精确度以及定位性能,证明了基于反算基站位置的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现自主定位能有效提高用户终端的自主性。在基于外系统辅助的场景下通过仿真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反算基站位置精度的影响程度。在前面提出的通过反算基站位置进行自主定位时,用户终端首先需要计算出参与定位的基站位置坐标,之后再通过TDOA测量值和基站坐标实现自主定位,即将自主定位流程分成反算基站位置和自主定位两步依次进行。因此,本文接着提出了基于虚报TDOA的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方法。在蜂窝网络中用户终端通过向基站测虚报TDOA测量值直接对自身位置进行计算,无需计算基站位置,将基于反算基站位置自主定位方法中的定位流程进行简化,减少用户终端的运算过程;通过虚报TDOA测量值还可以提高用户终端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终端的隐私。首先提出了虚报TDOA终端自主定位的系统模型,通过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实现用户终端自主定位,并给出了存在定位模糊情况时通过TDOA测量值的极性选择用户终端真实值的方法。之后通过对几何精度因子的理论推导分析了用户终端位置对基站定位误差的影响,提出了虚报TDOA值的选择依据。最终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虚报TDOA的用户终端自主定位的可行性。
尹家兵[2](2021)在《面向通导融合系统的室外组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已经慢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各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应用场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讨论的时分码分正交频分复用(Time&Code Divisi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TC-OFDM)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通信导航一体化的地面定位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外无缝定位。TC-OFDM系统中定位信号复用通信信号的频率资源以及基站等硬件设备,共址同频播发,能够同时实现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精准地导航定位。在室外广域定位场景下,TC-OFDM系统可能会存在通信信号和定位信号间干扰、扩频码的自相关干扰、基站多重覆盖、扩频码数量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TC-OFDM系统室外大规模基站组网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蜂窝定位组网方案。并提出了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来选出性能较好的扩频码用于蜂窝组网模块间的复用。设计了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算法对选出来的扩频码在组网模块内进行了分配。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本文从共频带系统的特征出发,阐述TC-OFDM系统的定位原理和主要应用场景,基于扩频码信号的特性,深入探究TC-OFDM扩频码的生成过程。并对扩频码影响定位性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包括平衡性、自相关性及互相关性等。另外,还探究了 TDOA定位原理及衡量定位性能的多个重要指标。二、TC-OFDM系统组网方案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蜂窝布局的组网方案用于通导融合系统,来实现室外的广域定位。在组网方案中充分的考虑了通导融合系统的特性,对提出的基站组网方案进行建模分析。通过控制蜂窝组网边长的上下界,来达到定位信号的多重覆盖,并消除区域内定位信号的互相关干扰。通过控制通信信号和定位信号的功率差,来同时满足通信和定位的性能要求。并利用了 Okumura-Hata路径损耗传输模型,对构建出的蜂窝组网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三、提出了一种新的筛选算法对扩频码进行优选,将选出来的满足性能的扩频码组用于组网模块间的复用。扩频码的平衡性、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对定位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分治的思想对这三个指标进行优选。其中互相关筛选复杂度是指数级的,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互相关筛选的算法和流程。在用互相关准则筛选扩频码时,通过将扩频码抽象成图论中的多个顶点,将互相关筛选问题抽象成图论中的寻找连通子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来对扩频码进行筛选。选出足够数量的扩频码组后,需要将扩频码依次分配到组网模块的每个基站中,本文将分配扩频码的过程建模成图论中的遍历问题,通过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算法分配了扩频码,提高了系统的抗多址能力。经过仿真验证和实验测试,本文提出的蜂窝组网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室外广域通导融合定位系统的要求,能够同时满足定位性能和通信性能。且蜂窝状基站布局结构有着很好地规律延展性,相对于其他结构的布局方式精度因子和定位性能更优,GDOP在0.2以下的区域相对于其他布局有了明显增加,比例达到46%。本文提出的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能够选出满足条件的扩频码组,且相较于现有算法,整体运行时间更短,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提出的两种扩频码分配算法,邻近基站的互相关值均值分别达到-30.99dB和-30.87dB,均优于扩频码互相关值的均值。
贾步云[3](2020)在《面向共频带定位系统的定位接收机捕获和多径抑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已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的竞争热点。移动通信网络具有带宽大、稳健性好、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导航定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导航和通信进行有机融合已成为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热点。北京邮电大学所提出的共频带通信导航融合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室内外无缝定位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但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位置服务需求的提高,共频带通信导航融合系统仍面临着进一步提升定位服务能力的挑战。本文重点研究了的共频带通信导航融合系统中定位系统接收机基带处理算法。针对共频带定位接收机所面临的有限资源下的高灵敏度高精度快速捕获问题,以及多径和非视距干扰下的高精度定位问题,本文开展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研究、理论创新以及工程实践。1、针对有限资源下的高灵敏度高精度快速捕获问题,本文基于捕获中搜索域评估和检测判决两大阶段提出了基于块累加(Block Accumulation,BA)和频率补偿(Frequency Compensation,FC)的部分匹配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Partial Matched Filter-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PMF-FFT)搜索域评估方法(PMF-FC-BA-FFT),基于伪随机噪声(Pseudo Random Noise,PRN)码先验信息的搜索域缩减法,以及DD-MAX/TC-CACFAR检测判决方法。三种方法联合形成了完整的高灵敏度高精度快速捕获解决方案,同时本文还对噪声和多径干扰下的检测判决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基于以上方法提出了捕获时间的评估指标。各方法创新性和效果如下:1)PMF-FC-BA-FFT方法利用块累加和频率补偿技术实现了有限资源下的捕获灵敏度和频率捕获精度的综合提升。其中频率补偿技术在结合双驻留(Double Dwell,DD)技术有效提升频率捕获精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后续块累加梳妆滤波器特性所导致的功率衰减以及计算资源的过度消耗。块累加技术则在有效提升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的同时避免了相干积分(Coherent Integration,CI)所导致的FFT频率搜索范围的大幅减小。相比基于相干积分的零拓展FFT(FFT Zero Padding,FFT-ZP)捕获方法,本方法能够在保证频率捕获范围不缩小的同时以更少的计算资源消耗实现高精度灵敏度捕获。2)基于PRN码先验信息的搜索域缩减法通过在导航电文中添加临近信源的PRN码码号信息,使得接收机可以在已完成一路信号的电文解调后获取临近信源的PRN码码号;通过读取已捕获或已跟踪信号的实时码相位信息并结合接收机可接收信号的范围和信源的布设距离,接收机可获取未捕获PRN码的相位先验信息。基于此方法接收机可大幅缩小捕获的搜索域尺寸,从而有效降低捕获时间实现快速捕获。3)DD-MAX/TC-CACFAR检测判决方法将双驻留技术、最大值选择/跨门限(Maximum/Threshold Crossing,MAX/TC)技术以及单元平均恒虚警率(Cell Averaging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ACFAR)技术创新性的结合,有效提升了捕获的检测判决性能,使捕获能够在干扰噪声波动的情况下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检测。同时对噪声和多径干扰下的检测判决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检测判决方法相比,本方法有更高且更稳定的检测性能。4)针对捕获时间消耗的评估问题,本文利用马尔科夫链和信号流图技术,结合检测判决方法以及搜索域缩减法,给出了捕获时间的评价指标,即平均捕获时间(Mean Acquisition Time,MAT),包括单路和多路信号的捕获时间。在此基础上文本详细分析了各参数对捕获时间的影响,其中DD-MAX/TC-CACFAR检测判决方法通过降低和稳定虚警率有效减少了虚警惩罚时间(False Alarm Penalty Time,FAPT)。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DD-MAX/TC-CACFAR检测判决方法与搜索域缩减法的结合大幅减少了捕获时间。2、针对共频带定位系统在多径和非视距环境下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直达径识别的序贯最大似然多径估计与误差抑制方法(Direct Path Identification-Sequential Maximum Likelihood,DPI-SML)。该方法首先在估计多径参数时综合考虑多个径所对应信号对相关峰的共同影响,使得迭代的初始化参数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同时引入广义似然比检验进行迭代控制,在有效控制了迭代次数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的多径估计。然后基于对完全非视距(Complete Non-Line-Of-Sight,CNLOS)和不完全非视距(Incomplete Non-Line-Of-Sight,ICNLOS)的定义划分,提出了基于时延选择比判据的ICNLOS直达径识别方法,使得接收机能够在不完全非视距场景下实现获得更为准确的测距信息。基于典型LOS和NLOS的5G信道模型的仿真以及实测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典型非参数化Strobe方法和参数化的MEDLL方法,DPI-SML方法能够在多径和非视距场景下实现更高精度的测距和定位。
周颍[4](2018)在《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移动网络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现代社会,通讯移动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越发重要。这是人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面对着用户日渐增长的移动通讯需求,移动网络建设的步伐势必不能停止。为了给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移动通讯的便捷,移动网络运营商需要建设规模更大,信号质量更高的移动网络。地铁内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地表建筑,地铁内建筑具有横向和纵向建筑结构复杂,地形多,隧道多的特点。并且,全金属的地铁车厢具有信号阻碍作用。如何保证地铁内移动信号的质量,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CDMA网络的发展历史以及建设原理,对于南京地铁的特点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在南京地铁内建设CDMA网络的建设原则。地铁内建筑不同于一般,具有结构复杂多变,通道多,隧道多的特点,通讯信号难于展开。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建设地铁内专用的室内移动通讯信号分布系统。本文针对地铁内的建筑结构复杂的特点,针对性的指出了了不同的地形所适用的信号设备。地铁内,主要的信号覆盖难点在于长直站台信号的覆盖,以及不同小区之前通讯信号的切换。结合地铁特点,需要采用光纤直放站和泄露电缆等设备,组合覆盖长通道。同时,对地铁内的通讯容量,信号切换要求等问题也做了相应分析。以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测试了地铁站内CDMA网络的信号分布质量。本文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主要的掉话问题发生在隧道内部。针对实验中暴露出信号质量不好的情况,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
王闯[5](2017)在《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为止,自然灾害仍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整个灾区中受困人员数目和位置是救援工作的关键一步,而现有搜救设备难以满足这种大范围的搜救任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台信号则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间接搜救资源。研究者已对GSM信号在灾后环境下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因CDMA信号具有高度的保密性特点,国内外对其在灾后环境下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技术成果较少的研究现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灾后搜救的系统方案,并针对系统方案中的各个模块做了详细的分析。依托此系统方案,本文重点对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处理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灾后复杂环境下,受困人员未能接打电话的问题,提出了采用R-ACH信号作为侦测站测量信号的方案,并针对R-ACH信号的较长伪码周期性与强突发性以及侦测站本地复制载波与接收信号载波呈现的差异性,而造成信号漏捕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基站信号辅助的并行频率捕获方法,通过持续监听同步信道与寻呼信道,完成本地伪码的设计与捕获时刻的估计,降低了侦测站的信号漏捕率。针对移动台号码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信号捕获方案设计,并对此做了深入的性能分析和实际信号的测试验证。(2)、针对R-ACH信号接入消息体由于符号扩频倍数较小而造成灾后环境下信号跟踪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入前缀辅助的EKF跟踪环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及实际信号的性能测试。(3)、针对基带算法有效性测试的问题,设计了测试系统的架构和实物搭建的方案,并在模拟灾后环境下进行了信号采集及算法性能的测试与验证。针对基带处理算法的流程,最后设计了侦测站基带硬件的实现方案。
王博[6](2015)在《通信产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加速、技术渗透性不断加强,以科技为源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专利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专利分析工具和方法的日益丰富,产业技术发展的研究正在逐步回归到技术本身,特别是在新兴技术领域,如通信产业,未来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附于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话语权。如何牢牢把握技术发展这条主线,并从专利分析这一视角对产业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及其动力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以专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专利技术内容和标准为载体的专利技术范式及其引导下的专利技术应用的分析框架。将文本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专利计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深入专利文本内部,以专利说明书中抽取出来的“技术词”为最基本分析单元,对体现技术范式的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与标准分析,对技术范式下的通信产业技术应用及其主题分析,对领军企业在产业技术范式形成和范式作用下的应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范式变革时期通信产业领军企业的特点和共性进行分析。揭示技术范式和技术应用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技术范式从萌芽到变革及其作用下技术应用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发展过程。实现了通信产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为定量刻画产业技术发展过程提供了一套研究方法与思路。首先,分别通过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和标准发展及其周期性变化对体现了技术范式的两个方面进分析。通过技术词相似度将通信产业近24年专利技术内容发展划分为五个时间段,每一次技术内容周期性的变更都意味产业专利技术的原理、规则、途径和方法等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随后,分别采用各个标准制定时间和标准专利优先权时间,将标准专利技术内容与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一定程度上标准实现了对技术内容多样性的收敛,并为后续专利技术开发等应用活动限定框架,同时发现前一个周期中的先导技术为标准形成提供技术基础,通过技术标准化先导技术转换为下一个阶段的主导技术,专利技术内容与标准体现了技术范式萌发、发展、积累和变革的全过程。其次,将LDA主题模型引入专利分析,实现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划分,对14个领域应用主题及其内容发展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更加明确的揭示了通信技术应用活动结构及内容。随后,通过对各个主题内专利分布概率进行层次聚类和每一个应用主题下高频技术词相似度聚类,从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将近24年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发展分为5个时间段,发现产业专利技术内容的周期与产业专利技术应用的周期基本相一致,技术范式的变革与发展导致相应的专利技术应用的间断性与连续性发展。一方面,专利技术应用是技术范式发展的结果,以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为范例,向各个技术领域扩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专利技术应用是范式变革的原因,专利技术应用检验和发展了专利技术范式。最后,构建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评价指标,选取通信产业领军专利企业16家,发现每一次产业技术范式变革,产业中领军企业的竞争格局就发生近乎颠覆式的变化。对领军企业专利技术内容、参与产业标准化工作情况和应用领域变更进行分析,并与产业专利技术内容、标准和技术应用相似度进行比较,发现领军企业技术内容领先于同时期产业主导技术,为新的技术范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同时,通信产业大部分领军企业大量参与标准化工作、拥有大量标准专利,一定程度上通过参与标准化工作实现自身先导技术向主导技术的转化。在技术范式作用下的应用过程中,领军企业率先在应用上取得突破,对其他企业技术实践活动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安倩[7](2015)在《基于移动网的信号采集系统与定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撑下,室外位置服务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室内位置服务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在导航卫星信号难以覆盖的室内环境,基于Wi-Fi、Zigbee、超宽带等通信系统的室内定位技术已在部分重点场所得以局部应用,但上述系统信号覆盖范围有限,维护成本高,广域推广应用困难。移动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广,应用成本低,是实现广域室内定位的重要技术手段。解决基于移动基站的广域米级精度室内定位难题,将对推动我国室内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作为国家863主题项目“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关键技术与服务示范”的研究内容之一,对特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融合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信号到达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的室内定位算法这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了现有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并且介绍了影响室内定位的主要因素及室内定位的评判标准。二、设计并实现了融合TDOA与RSSI的用于广域室内定位的特征信息采集软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特征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存储工作。并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分径滤波算法来处理定位的特征信息。三、提出了基于TDOA和RSSI的室内定位算法,详细阐述了该算法的实现流程,并且对算法的解算过程做了详细的推导。该算法利用特征点来补偿定位点的定位信息的误差,然后利用补偿后的定位信息解算当前定位点的位置。并且为了弥补基站信号覆盖盲区的定位,提出了基于室内增补系统的定位算法。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可以达到米级的室内定位精度。
王晓冠[8](2014)在《基于TDOA和AOA的无线通信系统定位算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层出不穷,其中以地图、导航和网游等为代表的定位应用正逐渐成为通信界的研究热点。无线定位技术的本质即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信号场强、传播时间和入射角度等参数来定位移动目标。GSM移动通信网络的成熟发展使得基于GSM的定位技术吸引了大量关注,本文也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对于定位中出现的非视距传播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定位服务的效果,并且设计了定位试验样机,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定位试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讨论了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关键技术。并且根据GSM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基于GSM系统的定位方案。2、由于定位过程中存在非视距传播问题,会造成TDOA和AOA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了基于TDOA/AOA的卡尔曼定位算法,通过建立TDOA和AOA测量值的误差模型,重构TDOA值,并且利用卡尔曼滤波对TDOA和AOA值测量进行修正,消除了大部分NLOS传播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3、本文以通用无线电外设的硬件平台和OpenBTS的软件平台为基础,利用软件无线电思想设计了定位试验样机。通过在实际环境下的试验,完成对GSM手机的定位,并且相对于现有的GSM公网定位精度有了 一定的提高。
孙晓飞[9](2014)在《基于LTE网络的非合作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定位导航业务的快速普及和无线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终端定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表现为定位技术与各种无线网络如WIFI网络、广播网[1]、ZigBee[2]以及蜂窝移动通信网等相结合,使得无线定位能够实现跨领域应用。现有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定位方案大致可分为基于网络侧的定位方案和基于终端侧的定位方案。其中基于网络侧的非合作定位方案既不需要移动台用户的配合又不需要对移动台进行改进,这种特殊性质极大地拓展了定位技术的应用领域,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标准的LTE网络的基础上引入非合作定位技术,针对LTE上行链路中物理参考信号的特点,从定位参数估计和定位解算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无线定位的发展及LTE后续版本的发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分析LTE标准定位解决方案和处理流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TE网络非合作定位的定位方案。结合LTE系统中的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MIMO)等先进技术以及网络特点,对定位系统主要结构及工作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对定位参考信号的选取标准及参数配置进行研究以完善整体定位方案,验证了基于LTE网络的非合作定位技术的理论可行性。其次,从定位参数估计的角度,在介绍传统定位参数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一种称为分数阶傅里叶变换[3](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FRFT)的时频域变换方法,对其定义、离散信号实现以及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结合角度估计中较为成熟的多重信号分类算法[4](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最终提出一种适用于LTE非合作定位的定位参数估计方法并完成相关性能仿真。第三,从定位解算方法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定位系统在定位解算阶段重点关注的包括几何分布因子[5](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和非视距传播(Non Lineof Sight,NLoS)等影响因素,随后介绍了传统的定位解算方法并指出其在LTE网络定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定位解算方法并完成相关性能仿真。第四,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在介绍R&S公司的宽带通信测试平台CMW500和Ettus公司的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及其相关应用软硬件的前提下,讨论了定位仿真实验平台搭建方案。在标准的LTE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基于LTE网络的非合作定位实验平台,并对比上下行定位效果来验证非合作定位试验平台的性能。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同时对今后的具体实践和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肖延南[10](2014)在《基于蜂窝网络的移动台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基于网络的移动台定位方案,其优点是无需修改移动台,只需要对蜂窝设备进行适当的扩充修改,就能利用现有的蜂窝系统实现移动台的定位。论文在分析了现有的移动台定位技术的基础之上,结合GSM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一种利用GSM上行链路实现移动台定位的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研究现有GSM手机协议,提出非合作手机信号诱发方案。目前在蜂窝网络手机探测系统中,探测处于待机状态下的手机是移动台定位的难点之一。很多探测方法均需要手持移动台的用户合作才能完成移动台的信号触发,因此无法完成隐蔽探测的特殊要求。为了达到的主动触发移动台信号的目的,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手机切换技术的信号触发方案,提高定位的效率和准确率,且该方案的实施不需要手机用户的合作。(2)宽频带时延估计算法的研究。一般情况下,GSM系统的信号带宽为200KHz的窄带信号,如果对该信号用广义互相关法进行传输时延估计,则互相关函数的主瓣宽度为1.5Km,该主瓣宽度易受噪声干扰而不利于峰值点位置的判断,降低了时延估计的精度。本论文针对GSM手机信号的跳频特性,增加手机跳频信号的发射带宽,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对宽频带的手机发射信号进行时延估计及多径实验数据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E-GSM900系统,高达35M的可用信号带宽可以允许手机的信号时延估计精度提高到几米内。(3)GSM定位系统实验验证。本论文研究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与开源GSM协议相结合作为GSM网络系统定位方案的验证平台。该不但可以组成独立的GSM蜂窝网络,而且还提供了与GSM蜂窝系统相关的各种可配置的参数。通过这些配置参数可以完成对移动台通信信道的控制。论文利用该平台分别对移动台的单频点及跳频宽带信号进行了实际验证。论证结果表明,基于跳频信号的移动台高精度定位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二、CDMA蜂窝系统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蜂窝系统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基础 |
2.1 蜂窝网无线定位基本方法 |
2.1.1 方位角定位法(AOA) |
2.1.2 圆周定位法(TOA) |
2.1.3 双曲线定位法(TDOA) |
2.2 基于TDOA的蜂窝网络定位算法 |
2.2.1 TDOA的定位模型 |
2.2.2 TDOA的定位解算法 |
2.3 3GPP中的定位技术 |
2.3.1 背景和发展 |
2.3.2 定位协议和流程 |
2.4 现有定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算基站位置的自主定位技术 |
3.1 反算基站位置的自主定位算法流程 |
3.1.1 基于蜂窝网络的反算基站位置方法 |
3.1.2 基于外系统辅助的反算基站位置方法 |
3.2 反算基站位置问题建模 |
3.3 反算基站位置算法 |
3.3.1 遗传算法原理及流程 |
3.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反算基站位置问题求解 |
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4.1 基于蜂窝网络的反算基站位置算法仿真 |
3.4.2 基于外系统辅助的反算基站位置算法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报TDOA自主定位技术 |
4.1 虚报TDOA定位算法的系统模型 |
4.1.1 首次定位算法流程 |
4.1.2 余次定位算法流程 |
4.2 虚报TDOA值的选取 |
4.2.1 几何精度因子表达式 |
4.2.2 用户终端位置对几何精度因子影响 |
4.2.3 TDOA值选取方法 |
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内容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面向通导融合系统的室外组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组网布局方式研究现状 |
1.2.2 扩频码筛选和分配算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共频带定位系统概述 |
2.1 TC-OFDM系统 |
2.2 扩频码特性 |
2.2.1 扩频码信号 |
2.2.2 扩频码的评价标准 |
2.2.3 TC-OFDM扩频码生成过程 |
2.3 TDOA原理 |
2.4 OKUMURA-HATA模型 |
2.5 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
2.5.1 均方误差 |
2.5.2 累积分布函数 |
2.5.3 克拉美罗下界 |
2.5.4 相对定位误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OFDM系统组网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精度因子 |
3.3 蜂窝组网模型 |
3.4 组网模型仿真 |
3.4.1 可行性分析 |
3.4.2 精度因子分析 |
3.4.3 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扩频码优选和分配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扩频码优选与分配模型 |
4.2.1 扩频码优选复杂度分析 |
4.2.2 码优选建模 |
4.2.3 码分配建模 |
4.3 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的扩频码优选策略 |
4.4 扩频码分配策略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证平台搭建与实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站测试平台硬件设计 |
5.2.1 定位基站 |
5.2.2 通信基站 |
5.3 基站测试平台软件设计 |
5.3.1 定位信号产生器配置 |
5.3.2 AD9361的配置 |
5.3.3 光纤同步的配置 |
5.4 测试设备与测试环境 |
5.5 测试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3)面向共频带定位系统的定位接收机捕获和多径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限资源下的高灵敏度高精度快速捕获算法 |
1.2.2 多径与非视距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 |
1.3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共频带定位系统和信号体制 |
2.1 引言 |
2.2 共频带定位系统简介 |
2.3 共频带定位系统信号体制 |
2.4 共频带定位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基本结构与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频带定位系统接收机捕获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灵敏度高精度搜索域评估方法 |
3.2.1 搜索域评估方法 |
3.2.2 PMF-FC-BA-FFT搜索域评估方法 |
3.2.3 PMF-FC-BA-FFT方法性能分析 |
3.3 基于先验信息的搜索域缩减方法 |
3.3.1 基于伪随机码码号先验信息的搜索域缩减 |
3.3.2 基于伪随机码码相位先验信息的搜索域缩减法 |
3.3.3 搜索域缩减效果分析 |
3.4 高性能检测判决方法 |
3.4.1 MAX/TC检测判决方法 |
3.4.2 DD-MAX/TC-CACFAR检测判决方法 |
3.4.3 噪声与多径干扰存在下的检测概率分析 |
3.4.4 平均捕获时间推导 |
3.5 捕获性能分析与仿真 |
3.5.1 捕获过程的资源消耗 |
3.5.2 频率捕获精度分析与仿真 |
3.5.3 检测判决性能分析 |
3.5.4 平均捕获时间分析与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频带定位系统接收机多径估计与误差抑制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径效应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
4.2.1 多径信号模型 |
4.2.2 多径对接收机载波环的影响 |
4.2.3 多径对接收机码环的影响 |
4.3 基带多径抑制方法 |
4.3.1 非参数化多径抑制方法 |
4.3.2 参数化多径估计方法 |
4.4 DPI-SML多径估计与误差抑制方法 |
4.4.1 DPI-SML多径识估计与误差抑制方法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频带定位系统接收机性能测试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定位接收机架构和测试平台 |
5.2.1 定位接收机硬件架构 |
5.2.2 定位接收机软件架构 |
5.2.3 实验平台与测试环境 |
5.3 捕获算法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捕获灵敏度测试 |
5.3.2 频率捕获精度测试 |
5.3.3 捕获时间测试 |
5.4 多径估计与误差抑制算法性能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4)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京地铁介绍 |
1.1.1 南京地铁建设现状 |
1.1.2 南京地铁运营现状 |
1.2 CDMA网络发展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发展 |
1.2.2 国外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目标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室内分布系统及关键技术 |
2.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2 室内分布系统 |
2.2.1 室内分布系统的现实需求 |
2.2.2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法 |
2.2.3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
2.2.4 地铁内的室内分布系统 |
2.3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2.3.1 功率控制 |
2.3.2 分集技术 |
2.3.3 软容量 |
2.3.4 切换 |
2.3.5 软切换的实现 |
2.4 无线网优方法和流程 |
2.4.1 网优的目的和主要流程 |
2.4.2 无线网优化的方法 |
2.5 导频污染简介 |
2.5.1 导频污染的原理 |
2.5.2 Pilot pollution对系统的不良影响 |
2.5.3 Pilot pollution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 |
3.1 地铁通信系统 |
3.1.1 概述地铁通信系统 |
3.1.2 传播环境特征分析 |
3.1.3 业务需求量估算 |
3.2 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1 分布系统的设计思想 |
3.2.2 覆盖区域及指标要求 |
3.2.3 GPS的安装要求 |
3.2.4 多系统之间的隔离度要求 |
3.2.5 越区切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分布系统的构成配置 |
4.2 综合合路系统 |
4.2.1 综合合路系统概述 |
4.2.2 综合合路系统方案设计 |
4.2.3 综合合路系统实际应用 |
4.3 天馈分布系统 |
4.3.1 站台天线阵分布系统 |
4.3.2 隧道内泄露电缆分布体系 |
4.4 容量估算 |
4.4.1 分布系统的容量估算 |
4.4.2 分布系统的分区说明 |
4.5 分布系统切换分析 |
4.5.1 人员站内信号切换以及进出站信号切换 |
4.5.2 列车行驶中的站间切换 |
4.5.3 列车进出隧道的切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地铁信号质量测试及分析 |
5.1 测试方案介绍 |
5.1.1 测试流程 |
5.1.2 实验方案 |
5.2 测试结果 |
5.3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优化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灾后搜救系统的需求分析 |
1.1.2 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定位搜救技术背景 |
1.2 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成果 |
1.2.2 国外研究成果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 |
2.1 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位方法的分析 |
2.1.1 现有移动台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 |
2.1.2 现有移动台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
2.2 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方案分析 |
2.3 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研究与设计 |
2.3.1 CDMA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3.2 基于CDMA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灾后环境下移动台信号的捕获算法研究 |
3.1 灾后环境下移动台信号的选取 |
3.1.1 移动台信号的分析 |
3.1.2 R-ACH信号体制分析 |
3.2 现有的信号捕获算法 |
3.2.1 现有定位导航信号的捕获算法 |
3.2.2 现有R-ACH信号的捕获算法 |
3.3 灾后环境下R-ACH信号捕获算法的设计 |
3.3.1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捕获算法理论概述 |
3.3.2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捕获算法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灾后环境下R-ACH信号的跟踪技术研究 |
4.1 信号跟踪技术的原理 |
4.2 现有R-ACH信号跟踪环路的误差信号分析 |
4.2.1 早-迟DLL的误差信号分析 |
4.2.2 T型抖动环误差信号分析 |
4.3 灾后环境下R-ACH信号的跟踪技术设计 |
4.3.1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跟踪技术概述 |
4.3.2 灾后环境下的R-ACH信号跟踪环路性能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侦测站基带算法性能测试与硬件实现方案设计 |
5.1 实验平台概述 |
5.1.1 Agilent 8960简介 |
5.1.2 射频板简介 |
5.1.3 其他设备简介 |
5.2 实验环境搭建 |
5.2.1 实验系统架构 |
5.2.2 模拟灾后环境CDMA系统搭建 |
5.2.3 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的测试验证 |
5.3 侦测站基带硬件架构方案设计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6)通信产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产业技术发展研究 |
1.2.2 产业专利技术发展研究 |
1.2.3 企业专利技术发展研究 |
1.2.4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研究 |
1.2.5 现有研究述评 |
1.3 数据来源与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于技术范式理论的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发展分析框架 |
2.1 技术范式基本理论 |
2.1.1 库恩科学范式理论的基本思想 |
2.1.2 多西技术范式理论 |
2.1.3 产业专利技术范式内涵 |
2.2 体现技术范式的产业专利技术内容与标准 |
2.2.1 产业专利技术内容与技术范式 |
2.2.2 产业专利技术标准与技术范式 |
2.2.3 产业专利技术内容、标准与产业技术范式 |
2.3 基于技术范式的产业专利技术应用问题 |
2.3.1 一般产业专利技术范式下的专利技术应用 |
2.3.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范式下的专利技术应用 |
2.4 基于技术范式理论的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分析实现条件与思路 |
2.4.1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标准与应用数据预处理 |
2.4.2 基于技术范式理论的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分析思路与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体现技术范式的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与标准分析 |
3.1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发展分析 |
3.1.1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热点发展 |
3.1.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发展周期 |
3.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标准发展分析 |
3.2.1 从标准制定时间看标准专利技术内容发展 |
3.2.2 从标准专利形成时间看标准专利内容发展 |
3.2.3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标准发展周期分析 |
3.3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与标准发展关系分析 |
3.3.1 专利技术标准实现专利技术内容的收敛与规范 |
3.3.2 专利技术标准实现产业先导技术向主导技术的转换 |
3.3.3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内容与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范式下的通信产业技术应用及其主题分析 |
4.1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分析 |
4.1.1 LDA主题模型方法 |
4.1.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划分 |
4.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发展分析 |
4.2.1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整体发展 |
4.2.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14个应用主题内容发展 |
4.3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发展周期 |
4.3.1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数量分布聚类 |
4.3.2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内容相似度聚类 |
4.3.3 通信产业专利技术应用主题发展周期划分 |
4.4 通信专利技术应用领域与专利技术内容发展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的技术发展分析 |
5.1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选择 |
5.1.1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选取指标与方法 |
5.1.2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选取结果 |
5.2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专利技术内容、标准与应用分析 |
5.2.1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专利技术内容分析 |
5.2.2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情况分析 |
5.2.3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专利技术应用及其主题分析 |
5.3 通信产业专利领军企业在范式发展和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
5.3.1 专利领军企业在技术范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5.3.2 领军企业在技术范式作用下的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通信产业每年技术内容词热点变化 |
附表2 通信产业14个应用主题与主要技术特征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移动网的信号采集系统与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室内定位技术原理 |
1.3 室内定位发展趋势 |
1.4 论文主要研究方向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
2.1 无线定位技术简介 |
2.2 室内无线定位方法 |
2.2.1 基于TOA的定位方法 |
2.2.2 基于TDOA的定位方法 |
2.2.3 基于AOA的定位方法 |
2.2.4 基于RSSI的定位方法 |
2.2.5 混合技术 |
2.3 影响室内无线定位的主要因素 |
2.4 定位评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3.1 采集系统整体架构 |
3.2 数据处理算法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库存储与地理信息融合 |
3.3.2 数据库读取方案 |
3.4 系统界面和功能展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DOA和RSSI的室内定位算法 |
4.1 基于TDOA的初定位解算 |
4.2 定位特征信息筛选 |
4.3 定位误差分析与补偿 |
4.4 精确定位解算 |
4.5 基于室内增补系统的定位算法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
(8)基于TDOA和AOA的无线通信系统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
1.2 无线电定位分类和特点 |
1.2.1 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 |
1.2.2 卫星定位系统 |
1.2.3 蜂窝无线定位系统 |
1.3 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线定位技术及定位评价指标 |
2.1 测量数据类型及其估计方法 |
2.1.1 蜂窝ID和信号强度 |
2.1.2 信号到达时间 |
2.1.3 信号到达时间差 |
2.1.4 信号到达角度 |
2.2 无线定位技术 |
2.2.1 短程感应 |
2.2.2 三角定位 |
2.2.3 混合定位 |
2.3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 |
2.3.1 非视距传播问题 |
2.3.2 多径衰落问题 |
2.3.3 CDMA多址接入干扰问题 |
2.3.4 阴影效应 |
2.3.5 干扰 |
2.3.6 其他定位误差来源 |
2.4 定位性能评价指标 |
2.4.1 圆误差概率 |
2.4.2 均方误差 |
2.4.3 均方根误差 |
2.4.4 累计分布概率 |
2.4.5 几何精度因子 |
2.4.6 Cramer-Rao下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SM网络的定位技术研究 |
3.1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3.1.1 演进过程 |
3.1.2 系统结构 |
3.1.3 Um空中接口 |
3.1.4 关键技术 |
3.2 GSM手机定位业务系统结构 |
3.2.1 定位测量单元(LMU) |
3.2.2 移动定位中心网关(GMLC) |
3.2.3 移动定位中心(SMLC) |
3.3 GSM定位的关键技术 |
3.3.1 TOA定位技术 |
3.3.2 E-OTD定位技术 |
3.3.3 A-GPS定位技术 |
3.3.4 其他定位技术 |
3.4 基于GSM系统的定位方案设计 |
3.4.1 总体方案设计 |
3.4.2 TDOA和AOA技术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DOA/AOA的卡尔曼定位算法 |
4.1 蜂窝定位中的NLOS传播问题 |
4.2 NLOS误差模型 |
4.2.1 TDOA测量误差模型 |
4.2.2 NLOS引起的附加时延误差 |
4.2.3 TDOA值的重构 |
4.2.4 AOA测量误差模型 |
4.3 卡尔曼滤波器 |
4.4 两种位置坐标解算方法 |
4.4.1 泰勒级数展开法 |
4.4.2 基于TDOA/AOA的卡尔曼定位算法 |
4.5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4.5.1 仿真模型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位试验样机设计 |
5.1 定位试验样机硬件介绍 |
5.1.1 通用无线电外设母板 |
5.1.2 通用无线电外设子板 |
5.2 定位试验样机软件设计 |
5.2.1 Tranceiver模块 |
5.2.2 TOA/AOA解算模块 |
5.3 实际环境下的试验测量 |
5.3.1 两台设备接收的手机接入信号互相关试验 |
5.3.2 移动台定位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LTE网络的非合作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LTE网络非合作定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现有LTE定位方法分析比较 |
1.2.1 增强小区识别定位 |
1.2.2 射频指纹定位 |
1.2.3 到达时间差定位 |
1.2.4 卫星导航辅助定位 |
1.2.5 自适应增强小区定位 |
1.2.6 非合作定位和现有定位方法比较 |
1.3 基于LTE网络定位的研究现状 |
1.4 LTE系统特点及基于LTE网络定位研究难点 |
1.4.1 LTE系统特点 |
1.4.2 基于LTE网络定位研究难点 |
1.5 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LTE网络概述及定位方案 |
2.1 LTE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1.1 演进过程 |
2.1.2 空中接口 |
2.1.3 信道映射 |
2.1.4 物理信号 |
2.2 LTE网络非合作定位方法优选 |
2.3 LTE定位参考信号优选 |
2.3.1 定位参考信号选取标准 |
2.3.2 定位参考信号性能比较 |
2.3.3 定位参考信号确定 |
2.4 定位参考信号配置 |
2.4.1 SRS带宽配置 |
2.4.2 SRS子帧配置 |
2.4.3 SRS时间间隔和配置索引 |
2.4.4 SRS功率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位参数估计算法研究 |
3.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定义和离散实现 |
3.1.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概述 |
3.1.2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离散实现 |
3.2 MUSIC算法概述 |
3.3 基于时频域MUSIC的定位参数估计 |
3.3.1 时频域MUSIC算法定义 |
3.3.2 仿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位解算方法研究 |
4.1 基站分布和NLoS的影响 |
4.1.1 基站分布和NLOS概述 |
4.1.2 对TDOA/AOA混合定位的影响 |
4.2 传统定位解算方法概述 |
4.2.1 泰勒级数迭代算法 |
4.2.2 Chan算法 |
4.3 多频LTE非合作定位解算新方法 |
4.3.1 LTE多频率信号测量 |
4.3.2 多频定位解算新方法 |
4.3.3 定位技术仿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TE网络非合作定位仿真实验 |
5.1 CMW500简介 |
5.1.1 CallBox工具 |
5.1.2 Protocol Test工具 |
5.2 TD-LTE数据卡简介 |
5.3 USRP简介 |
5.3.1 USRP母板 |
5.3.2 RFX系列子板 |
5.4 实验环境搭建 |
5.4.1 实验系统架构 |
5.4.2 LTE网络搭建 |
5.4.3 定位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蜂窝网络的移动台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3 国内外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主题与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基于蜂窝网络的移动台定位技术概论 |
2.1 移动台定位基本原理 |
2.2 移动台定位的一般方法 |
2.2.1 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方法 |
2.2.2 基于角度测量的定位方法 |
2.2.3 基于圆周计算的定位方法 |
2.2.4 基于双曲线计算的定位方法 |
2.2.5 基于辅助GPS定位方法 |
2.2.6 基于指纹估计的定位方法 |
2.3 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
2.4 基于GSM网络的移动台定位技术分析 |
2.4.1 GSM信号频宽及帧结构 |
2.4.2 GSM接入信号脉冲序列 |
2.4.3 GSM信号的跳频特性 |
2.4.4 GSM跳频技术在移动台定位方面的优势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SM蜂窝网络的移动台定位关键技术 |
3.1 移动台信号触发方案 |
3.1.1 现有触发技术分析 |
3.1.2 基于手机切换技术的信号触发方案 |
3.2 基于广义互相关法的移动台定位时延估计算法 |
3.2.1 移动台时延估计模型 |
3.2.2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简介 |
3.2.3 基于GSM窄带信号的广义互相关算法分析 |
3.2.4 基于GSM跳频宽带信号的广义互相关算法分析 |
3.3 基于IFFT的移动台定位时延估计算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跳频信号的TDOA算法定位性能分析 |
4.1 信道模型 |
4.2 TDOA算法定位性能分析 |
4.2.1 跳频视距(LOS)信号TDOA定位性能分析 |
4.2.2 跳频非视距(NLOS)信号TDOA定位性能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定位样机的设计及测试结果分析 |
5.1 定位样机的硬件结构 |
5.2 软件定位平台的结构 |
5.3 测试的系统构成与测试结果分析 |
5.3.1 实际环境下定位系统测试的问题及困难 |
5.3.2 测试系统的构成 |
5.3.3 GSM信号单频点定位性能测试 |
5.3.4 GSM信号跳频多频点定位性能测试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CDMA蜂窝系统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户终端自主定位技术研究[D]. 习一凡.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面向通导融合系统的室外组网技术研究[D]. 尹家兵.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面向共频带定位系统的定位接收机捕获和多径抑制技术研究[D]. 贾步云.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周颍.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基于移动通信的灾后搜救侦测站基带算法研究[D]. 王闯.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1)
- [6]通信产业技术发展的专利计量研究[D]. 王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7)
- [7]基于移动网的信号采集系统与定位算法研究[D]. 安倩.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4)
- [8]基于TDOA和AOA的无线通信系统定位算法研究[D]. 王晓冠.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9]基于LTE网络的非合作定位技术研究[D]. 孙晓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10]基于蜂窝网络的移动台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肖延南.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