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效溴化锂制冷机研发的新思路——换热器板壳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颖[1](2017)在《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来,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需求的日益明显,减少化石能源利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前能源发展改革的重点。在清洁能源连续性、可靠性尚不足以满足能源需求的现状下,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互补利用逐渐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点。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能源互补的大背景下提出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为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互补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首先,本文基于“温度对口、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提出了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在灵活利用余热的原则下对系统夏季白天、夜晚,冬季白天、夜晚工况进行流程设计,并对设计工况进行模拟。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系统设计工况进行分析,然后在变太阳能辐照强度、变电负荷率的情况下研究系统变外界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变化,在变太阳能份额,变天然气份额输入时研究系统变份额输入时太阳能与天然气的热力互补性能。最后,提出优先满足生活热水负荷的混合跟随运行策略思路,对系统可能出现的负荷-系统热电匹配情景进行分析,研究了变负荷热电比下系统一次能源消耗(PEC)、二氧化碳排放(CDE)、运行费用(OC)、(?)效率(EE)、剩余产品及舒适度可靠率各方面的运行性能变化,同时以某酒店建筑为例,将混合跟随策略与电跟随、热跟随策略进行了对比。
刘家瑞,赵巍,黄晓东,张华[2](2016)在《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为对象,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板程与壳程的选择以及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热力计算的具体步骤和相关公式,指出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板片选型、污垢系数取值和误差控制等问题;介绍了板壳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方法、传热准则关系式的求解方法,总结了板片结构参数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并分析了壳程入口处存在的物流分配不均匀现象;最后,对板壳式换热器的发展前景加以展望,指出一体化设计、成套化组装和集中智能控制将是板壳式换热器发展的重点方向。
刘家瑞[3](2016)在《板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板壳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热交换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逐渐应用于化工、石油、制冷等工程领域。本文以某几种板壳式换热器简化的流道模型为对象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分析了板片的结构参数和入口处流量分布特性对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结果对板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建立板壳式换热器单流道的简化模型,分析了波纹夹角、波纹间距和波纹高度引起模型的流场、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参数的不同会导致十字交叉流和曲折流两种流动形式的相互转变,随着波纹夹角的增大,传热效果越好,压力损失增大;随着波纹间距的增大,传热效果变差,压力损失降低;随着波纹高度的增大,传热效果先变差而后又逐渐变好,压力损失则逐渐降低。通过强化传热系数法和单位阻力传热性能因子法分别评价了波纹夹角、波纹间距和波纹高度对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纹间距和波纹高度一定,波纹夹角越小综合性能越好;波纹夹角和波纹高度一定,波纹间距越大综合性能越好;波纹夹角和波纹间距一定,波纹高度越小综合性能越好。采用均匀试验设计进行试验,验证了评价的正确性,并得出了优化的结构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单流程板壳式换热器板程与壳程的流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各流道存在严重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现象,且板程要比壳程不均匀性更严重,并均会造成传热效率下降和压降的增加。板程U形布置流量分布不均匀性明显低于Z形布置,因此传热效率更高、压降更低,整体性能更好,而壳程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换热量影响非常小,并分别对板程与壳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模拟分析多流程板壳式换热器的板程与壳程流量的的流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板程的不均匀性要比壳程大的多,且流体的流速与流道数对不均匀性有很大影响,流速越大、流道数越多,不均匀性也越大。此外,壳程的不均匀性较小,传热效率与压降受到的影响较小,板程不均匀性较大,导致压降较大,传热效率也较低,但由于回流等因素的影响,传热效率降低幅度不大。分别对板程和壳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易哲宇[4](2015)在《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吸收器的溴化锂吸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吸收式制冷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低品位热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工业废热等热源,整个过程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污染,满足低碳环保要求。吸收式制冷装置具有因无压缩机运转而噪音较小的优点。在吸收式空调制冷领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方式因其热力系数高而成为首选。其中吸收器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其传热传质特性对整机特性影响重大。深入研究水平管束溴化锂降膜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吸收器结构并进行改进,增强吸收器的传热、传质,可以为设计开发更为高效的吸收式制冷机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围绕课题组提出的一种热质交替耦合的新型吸收方案展开研究,该方案把不锈钢丝网折叠成纵向波纹插入到传统吸收器的管束中,形成一种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的新型吸收器,对这种新型吸收器开展了吸收性能实验研究与液膜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数值模拟方面,建立了传统的光管排降膜式吸收器的数值模型,将吸收过程分为降膜吸收区,液滴形成区和液滴下落区。利用此模型研究了单列水平圆管表面液膜分布和局部传热传质规律。获得了水平管束吸收芯体内吸收传热传质的理论结果,以及实验数据无法提供的吸收传热、传质细节特征。分析讨论了吸收器中的温度场、浓度场和局部传热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研究方面,参与搭建了一套集降膜吸收、参数控制、数据测量和采集为一体的单压力吸收和解吸的闭式实验系统。依托该实验系统进行了大量实验,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喷淋量下光管排吸收器和交替结构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性能的相关实验数据。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与光管排吸收器相比,交替结构吸收器的吸收率、冷负荷分别平均强化了17.2%、6.23%,其他的一些传热、传质数据指标也得到了不同幅度的强化。本论文还进行了光管排吸收器的实验结果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方法的正确性。此外,还搭建了一套敞开的观测管排与丝网填料交替结构中溶液流动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加入丝网填料前后流体流动形态及液膜分布等方面的差别,从流形变化的角度来揭示带丝网填料的交替结构强化吸收传热传质的机理。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能够改变流体流动形态,使溶液在吸收芯体内的分布更加均匀;降低溶液飞溅率并收集飞溅的溶液,提高吸收剂的使用效率;降低水平管表面干斑面积率,提高水平管表面润湿比,增加传热面积的使用效率。交替结构吸收器中溴化锂吸收性能实验数据和可视化实验数据都表明,管排中插入丝网的交替结构可以强化吸收器的吸收性能。
王亮亮,解国珍[5](2014)在《纳米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及其沸腾温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既有溴化锂溶液、纳米微粒及其相应分散剂配制的纳米溶液,对比测试其与纯溴化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沸腾温度,探讨了该纳米溶液的热物性及稳定性。实验发现,添加纳米微粒溶液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经过温度工艺处理后,发现溶液中纳米微粒的颗粒度降低,纳米微粒在溴化锂溶液中几乎完全溶解,纳米溶液显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其表面张力和沸腾温度均比纯溴化锂溶液有所降低。研究表明,最佳组份配制的纳米溶液与纳米微粒和相关分散剂有关,经过严格温度处理工艺流程,可获得稳定性、热物性良好的纳米溴化锂溶液,有利于在工程中应用。
葛子平[6](2012)在《基于超声空化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传质强化及系统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然而,传统的压缩式空调存在污染环境、耗能严重等问题,太阳能空调因其良好的季节匹配性、耗能低等优势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研究表明,目前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存在低温段制冷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将超声空化技术应用到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发生器中,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超声空化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在低温段的制冷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出一套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超声空化强化传质的机理研究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从超声空化四种伴随效应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两相体系内超声空化强化传质的过程,为超声空化强化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制冷剂的传质过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2)超声空化强化制冷剂传质过程的可行性分析建立了一套太阳能吸收式空调模拟装置,并通过称重对比法和化学沉淀法实验验证运用超声空化技术强化制冷剂传质过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空化效应强化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内制冷剂传质过程的方法是可行的。(3)超声空化对吸收式空调制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在不同热源温度、液面高度条件下超声空化对吸收式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空化可以提高吸收式空调的制冷系数,改善其制冷性能;在保证吸收式空调制冷系数不变的前提下,超声空化可使热源温度降低5°C左右;当雾化片距液面高度在20~40mm之间时,吸收式空调的制冷性能最好。(4)基于超声空化的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优化设计对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及系统配件进行优化设计,并设计出一套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超声空化技术加剧溴化锂溶液的沸腾程度,强化制冷剂的传质过程,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制冷系数,改善其制冷性能。
赵力伟[7](2011)在《板壳式换热器波纹板间流体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文中提出板壳式换热器兼有板式换热设备传热效率高和管壳式换热器承受性能好的优点,在石油化工行业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芳烃歧化装置内板壳式换热器进行换热设备的高效化研究,对波纹通道中流体流动形态、传热与流阻特性进行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和Chao-Seader方法对歧化反应器进出料换热器内的混合介质进行了热物性计算。进而对冷热侧汽相、液相及混合物的热物性的计算值进行拟合,分析这些物性参数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计算值与现场采集数据间的误差小于9%。(2)对波纹板间三维稳态湍流流场进行了CFD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波纹通道内流体流动形态、波纹板片结构参数和流体流速对流场的影响。(3)定量计算了不同流动速度和不同结构参数下顺人字组合及软硬板组合波纹通道的传热因子j和摩擦系数f,得到了波纹通道换热与流动阻力随波纹夹角β及波纹密度λ/h的变化规律。以单位阻力传热性能因子j/f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波纹板片的最佳结构参数。
胡益锖[8](2010)在《双相进料组合分布器气液流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板壳式换热器因具有优异的传热性能在石油化工行业得到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开展气液分布器组的优化设计对保证两相进料的混合效果及换热器的高效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双相进料组合分布器气液流动规律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分布管上喷射孔的角度和流体出口初速度是影响喷射轨迹最显着的因素,开孔直径对轨迹的影响较小;在工程实际采用的6~10m/s出口流速范围内,随着开孔角度的增加,流速的变化对轨迹的影响逐渐减小;当喷射流二次破碎产生的液滴直径在1mm以上时,上升气流对液滴的运动轨迹没有明显影响。通过对气体夹带液体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发现,气体夹带液体量不仅主要取决于气体流量、夹带空间高度两个因素,还应考虑分布板的开孔率,在夹带空间高度小于0.5m时,分布板开孔率的影响十分明显。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两种开孔率时不同夹带高度下临界夹带量的计算公式。
魏鹏,马吉民,隋鲁彦,范兰英[9](2009)在《太阳能空调系统评述及其推广应用》文中提出评述了4种典型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原理及特点;针对太阳能空调推广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性建议。
张宝怀,刘震华,陈亚平,施明恒,王克勇[10](2006)在《太阳能驱动的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太阳能驱动的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采用的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和气泡泵技术。理论分析表明,该循环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较好的经济性和运行性能。
二、三效溴化锂制冷机研发的新思路——换热器板壳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效溴化锂制冷机研发的新思路——换热器板壳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模拟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2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冷热电联产中太阳能与天然气能源互补特性研究现状 |
1.2.4 冷热电联产运行策略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
2.1 系统集成思路 |
2.2 系统流程 |
2.3 系统各部件热力学模型建立 |
2.3.1 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器 |
2.3.2 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2.3.3 燃气内燃机 |
2.3.4 换热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1 系统设计运行工况 |
3.1.1 夏季工况 |
3.1.2 冬季工况 |
3.2 系统热力性能评价指标 |
3.3 系统设计工况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4.1 变工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4.2 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分析 |
4.1 系统能流分析 |
4.2 混合跟随策略概述 |
4.2.1 系统热电性能曲线 |
4.2.2 混合跟随策略情景分析 |
4.3 系统策略评价指标 |
4.4 混合跟随策略下的变负荷热电比性能分析 |
4.4.1 夏季工况 |
4.4.2 冬季工况 |
4.5 策略对比 |
4.5.1 案例 |
4.5.2 不同策略下系统性能对比 |
4.5.3 经济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2)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板壳式换热器结构 |
2 板壳式换热器的优点 |
2. 1 与板式换热器的比较 |
2. 2 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
2. 3 综合比较 |
4 板壳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 |
4. 1 流程组合 |
4. 2 板程与壳程 |
4. 3 传热计算 |
4. 4 压降计算 |
4. 5 热力计算过程 |
4. 6 热力计算注意的问题 |
4. 6. 1 板片选型 |
4. 6. 2 误差控制 |
5 传热准则关系式的研究 |
5. 1 板壳式换热器的测试方法 |
5. 2 传热准则关系式的求解 |
6 板片结构的研究 |
7 物流分配的研究 |
6发展前景与方向 |
(3)板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
1.2.1 板壳式换热器研究与应用 |
1.2.2 传热与阻力特性的研究 |
1.2.3 流量分布特性的研究 |
1.3 板壳式换热器的特点 |
1.3.1 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 |
1.3.2 板壳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
1.3.3 板壳式换热器的优点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2.1 传热概述 |
2.1.1 传热基本方式 |
2.1.2 对流换热 |
2.1.3 传热分析 |
2.2 热力计算 |
2.2.1 传热计算 |
2.2.2 压降计算 |
2.3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3.1 基本的控制方程构 |
2.3.2 湍流方程模型 |
2.4 数值模拟软件 |
2.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2.4.2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
第三章 板间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3.1 数值计算模型 |
3.1.1 几何模型 |
3.1.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3.1.3 数学模型 |
3.1.4 边界条件 |
3.2 波纹夹角对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
3.2.1 波纹夹角对流动的影响 |
3.2.2 波纹夹角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2.3 波纹夹角对阻力性能的影响 |
3.3 波纹间距对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
3.3.1 波纹间距对流动的影响 |
3.3.2 波纹间距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3.3 波纹间距对阻力性能的影响 |
3.4 波纹高度对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
3.4.1 波纹高度对流动的影响 |
3.4.2 波纹高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4.3 波纹高度对阻力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参数的综合评价与优化 |
4.1 结构参数的综合评价 |
4.1.1 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
4.1.2 强化传热系数法对综合性能的评价 |
4.1.3 单位阻力传热性能因子法对综合性能的评价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设计简介 |
4.2.2 试验设计的方法 |
4.2.3 试验方法选取与安排 |
4.3 结构参数的优化 |
4.3.1 传热性能的回归分析 |
4.3.2 阻力性能的回归分析 |
4.3.3 结构参数的综合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流程流量分布特性的模拟与优化 |
5.1 数值计算模型 |
5.1.1 几何模型 |
5.1.2 数学模型 |
5.1.3 边界条件 |
5.2 数值模拟与分析 |
5.2.1 板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5.2.2 壳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5.2.3 板程与壳程不均匀性的比较 |
5.3 流量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 |
5.3.1 传热分析 |
5.3.2 压降分析 |
5.4 流量分布不均匀性的优化 |
5.4.1 U形布置的优化 |
5.4.2 Z形布置的优化 |
5.4.3 壳程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流程流量分布特性的模拟与优化 |
6.1 数值计算模型 |
6.1.1 几何模型 |
6.1.2 数学模型 |
6.1.3 边界条件 |
6.2 数值模拟与分析 |
6.2.1 板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6.2.2 壳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6.3 流量分布特性分析 |
6.3.1 板程流量分布特性分析 |
6.3.2 壳程流量分布特性分析 |
6.3.3 板程与壳程流量分布特性的比较 |
6.4 流量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 |
6.4.1 传热分析 |
6.4.2 压降分析 |
6.5 流量不均匀分布的优化 |
6.5.1 板程的不均匀性优化 |
6.5.2 壳程的不均匀性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4)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吸收器的溴化锂吸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理论基础 |
2.1 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理论基础 |
2.2 溴化锂溶液物性 |
2.2.1 粘度系数的计算 |
2.2.2 密度计算 |
2.2.3 溶液比焓的计算 |
2.2.4 导热系数的计算 |
2.2.5 定压比热容的计算 |
2.2.6 气液平衡方程 |
2.2.7 溴化锂水溶液浓度计算 |
第三章 传统光管排溴化锂溶液吸收模型 |
3.1 传统水平管束降膜吸收三区模型介绍 |
3.2 光管排降膜吸收模型的建立 |
3.2.1 水平管降膜吸收区数学模型 |
3.2.2 液滴形成区数学模型 |
3.2.3 液滴下落区数学模型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溴化锂吸收实验 |
4.1 管排和丝网交替结构吸收器的构成 |
4.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操作步骤 |
4.4 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平台 |
4.5 实验数据及处理 |
4.6 误差与不确定度分析 |
4.7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7.1 吸收器传质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 |
4.7.2 吸收器传热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 |
第五章 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中液膜流动的可视化实验 |
5.1 可视化实验装置 |
5.2 可视化实验操作步骤 |
5.3 可视化实验数据处理 |
5.4 可视化实验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 |
5.5 可视化实验系统验证 |
5.6 可视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
5.7 可视化实验数据与传热传质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5)纳米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及其沸腾温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组分混合液沸腾理论 |
2 实验研究 |
2. 1 实验材料 |
2. 2 实验设备 |
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 1 纳米溴化锂溶液表面张力与沸腾温度关系 |
3. 2 纳米溴化锂溶液的稳定性 |
4 结论 |
(6)基于超声空化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传质强化及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太阳能制冷系统分类 |
1.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 |
1.4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初步优化方案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
2.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
2.2.2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
2.3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
2.4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的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空化对制冷剂强化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声空化强化传质过程的机理研究 |
3.2.1 空化效应原理 |
3.2.2 超声空化的传质效应 |
3.2.3 超声空化对传质的强化作用 |
3.3 超声空化对制冷剂强化传质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装置 |
3.3.3 实验方案 |
3.3.4 实验步骤 |
3.3.5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空化对吸收式空调制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研究内容及步骤 |
4.3 性能评价指标 |
4.4 正常工况下超声空化对吸收式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 |
4.5 不同热源温度下超声空化对吸收式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 |
4.6 不同液面高度下超声空化对吸收式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超声空化的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整体设计 |
5.1 引言 |
5.2 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整体布局设计 |
5.3 发生器的设计 |
5.4 蒸发器与吸收器的设计 |
5.5 系统配件的设计或选取 |
5.5.1 屏蔽泵的选取 |
5.5.2 真空阀的选取 |
5.5.3 冷凝器的设计 |
5.5.4 节流装置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板壳式换热器波纹板间流体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板壳式换热器研究进展 |
1.2.1 板壳式换热器应用研究 |
1.2.2 传热性能和阻力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 强化传热评价方法 |
1.3.1 单位阻力传热性能因子法 |
1.3.2 强化传热系数法 |
1.3.3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强化传热综合评价因子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板壳式换热器混合进料热物性的计算 |
2.1 物质的热物理性质 |
2.2 物性计算的理论基础 |
2.2.1 含氢混合工质物性计算的相平衡理论 |
2.2.2 混合规则 |
2.3 Aspen Plus混合物料物性计算流程 |
2.3.1 模型建立 |
2.3.2 混合进料组分的确定与输入 |
2.3.3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3.4 进料参数的设置 |
2.3.5 闪蒸参数设定 |
2.4 板壳式换热器工作介质组分分析 |
2.4.1 冷侧物料组成 |
2.4.2 热侧物料组成 |
2.5 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
2.6 冷热侧物性参数的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2.6.1 压力对物性参数的影响 |
2.6.2 温度对物性参数的影响 |
2.6.3 泡露点温度的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波纹通道内流体流动形态模拟分析 |
3.1 人字波纹板的结构参数 |
3.2 影响板片换热性能的主要因素 |
3.3 波纹通道换热与阻力特性数值模拟方法 |
3.3.1 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3.3.2 边界条件 |
3.3.3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波纹通道内流场分析 |
3.4.1 波纹曲面对流体流动方向的影响 |
3.4.2 结构参数及流速对流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波纹板间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 |
4.1 强化传热评价方法的比较 |
4.1.1 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法 |
4.1.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 热混合设计 |
4.3 模拟试验板片的结构参数 |
4.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1 参数定义 |
4.4.2 结构参数对波纹板通道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 |
4.4.3 板型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双相进料组合分布器气液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板壳式换热器研究进展 |
1.2.2 射流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液体分布管的喷射规律研究 |
1.3.2 通过气体分布板后流体分布规律研究 |
1.3.3 气液混合规律研究 |
第2章 液体分布器喷射规律研究 |
2.1 液体多孔管分布器的基本规律 |
2.1.1 喷射液体流的一般特性 |
2.1.2 液体分布管喷射均匀性的限制条件 |
2.2 液体喷射轨迹研究 |
2.2.1 轨迹实验台结构 |
2.2.2 阻力系数的计算 |
2.2.3 单孔喷射液体轨迹的理论解 |
2.2.4 单孔喷射液体轨迹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气体夹带液体规律分析与实验研究 |
3.1 板式气体分布器流体流动规律 |
3.1.1 流体重排阻力计算 |
3.1.2 通过板式分布器小孔流体均匀性条件 |
3.2 气体夹带液体的规律 |
3.2.1 气体夹带机理 |
3.2.2 可夹带液滴的最小尺度 |
3.2.3 夹带过程中可形成的最大液滴尺度 |
3.2.4 可夹带液滴质量的定量关系 |
3.3 重排阻力的理论分析 |
3.4 夹带规律实验研究 |
3.4.1 夹带实验装置及流程 |
3.4.2 气体夹带液体实验研究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太阳能空调系统评述及其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典型太阳能空调系统评述 |
1.1 太阳能压缩式空调系统 |
1.2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 |
1.3 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 |
1.4 太阳能喷射式空调系统 |
2 太阳能空调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
3 结语 |
(10)太阳能驱动的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发展前景 |
2 太阳能驱动的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简介 |
3 太阳能驱动的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的优点 |
3.1 热水温降大 |
3.2 COP较高 |
3.3 回热流程更合理 |
3.4 冷却水流程更合理 |
4 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关键技术的研究 |
4.1 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 |
4.2 气泡泵技术 |
5 结语 |
四、三效溴化锂制冷机研发的新思路——换热器板壳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D]. 杨颖.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2]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展望[J]. 刘家瑞,赵巍,黄晓东,张华. 热能动力工程, 2016(03)
- [3]板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D]. 刘家瑞. 上海理工大学, 2016(04)
- [4]管排与丝网交替结构吸收器的溴化锂吸收性能研究[D]. 易哲宇. 东南大学, 2015(08)
- [5]纳米溴化锂溶液稳定性及其沸腾温度研究[J]. 王亮亮,解国珍. 制冷学报, 2014(02)
- [6]基于超声空化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传质强化及系统优化设计[D]. 葛子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7]板壳式换热器波纹板间流体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D]. 赵力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8]双相进料组合分布器气液流动规律研究[D]. 胡益锖. 华东理工大学, 2010(02)
- [9]太阳能空调系统评述及其推广应用[J]. 魏鹏,马吉民,隋鲁彦,范兰英.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9(01)
- [10]太阳能驱动的1.x级溴化锂制冷机循环[J]. 张宝怀,刘震华,陈亚平,施明恒,王克勇. 暖通空调,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