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石寒月[2](2020)在《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5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本研究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教育发展滞后、人口不密集的西部乡村地区研究较少。因西部乡村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再加上相关教育政策的落实、经费投入、学习资源、学习竞争氛围等各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学校,这大大减缓了西部地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此外,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自身水平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教师自主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西部乡村地区5所小学21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编写是选取并改编国内已有的成熟问卷,最终形成了《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并从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即个人基本情况、教师专业情感、知识、能力以及职后专业发展。结果显示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教师年龄偏大,骨干教师严重流失;教师缺编严重,教学任务负担过重;科研意识薄与科研能力低;工作缺乏积极性,未来规划不明确。其次,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主观因素有:教师专业成长自主性不强;缺乏有效反思;专业发展意愿不强;专业发展意识淡薄;职业认同度低。客观因素有:乡村教师薪资低,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在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学校制度完善度多有不足;校园学习气氛淡薄。最后,从教师、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尝试着提出如下针对性的对策:从个人层面要树立自主、高效学习的意识,并付诸行动;根据专业发展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真做好反思的实践者与行动的研究者;做地域文化的开发者和特色文化的建设者;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层面要加强继续再教育,提高教师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培训;创造机会与条件鼓励乡村教师走出校门;教师适时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增设同事和邻省同行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社会层面要推动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相互交流;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实,做到精准扶教;促进高校与乡村学校互惠机制的建立。
王榕[3](2020)在《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实施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区三所小学为例》文中认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教育工作发展的总体质量。近年来伴随国家层面对教师队伍素质与质量提高的重视和推动,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的一种重要和有效途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研究。通过全面实施校本研修,深化教师培训模式并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不仅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而且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是一项极为重要并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长期性要求的教育发展举措。但在校本研修的具体实施中,目前仍面临一系列实际困难和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开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进行实例性的调查研究,进而分析、归纳并探讨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及促进建议。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及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导向,首先在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方向,进而以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三所城市小学为实例,通过深入实地的调查并综合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在深入了解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实施现状及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进行了归纳、总结与探讨,并针对性提出可供参考的发展策略及建议。本文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综述国内外关于校本研修的相关概念、背景、内容、模式、现状和对策等,并确定本文研究的方向、方法及重难点等;第二章-校本研修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校本研修的价值导向、基础和原因、内涵解读、相关概念辨析、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三章-城市小学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选取呈贡区三所小学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调研资料和数据,了解当前城市小学校本研修的现状及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第四章-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增效实施的策略及建议,以对城市小学进行实例调查的结论为基础,结合理论研究的结论与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及促进建议;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校本研修的核心要素及理念在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培训模式,更注重同事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与相互协作。对学校而言,深入实施校本研修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对学校的长远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教师而言,通过校本研修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职业发展,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对学生而言,教师通过校本研修提高了专业素养、职业技能与教学水平,促进了实施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的能力发展,学生亦成为重要的受益者。在整体意义上,校本研修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提高专业水平和突破高原平台的一种有效设计,也是教师由平庸走向卓越、由被动转向主动、实现职业理想并提高职业幸福感的一条重要路径。
谢婷[4](2020)在《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广西L县的调查》文中指出在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农村小学特岗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中流砥柱。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成为目前国内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关注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聚焦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也是教育优质均衡的必然诉求。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表征了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提出了消解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对丰富成人教育基础理论、深化终身学习理论以及促进小学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表征为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是不断融合城乡教育趋势、融合终身教育理念、践行终身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二是优化师资结构及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特岗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与学历水平,进而改善和优化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三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以自主学习为重要特征的继续教育方式,促进农村特岗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四是促成新手教师转型为熟练教师的关键手段。基于L县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层面上政策存在瑕疵,培训赋能偏弱;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工作环境和评价方式消解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动力;从教师自身来看,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模糊及专业能力差异彰显继续教育复杂性等问题。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导致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统筹资源有限,培训缺乏针对性;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及思想的固化;教师自我认知不足以及选拔制度的缺陷。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四个维度,探究消解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策略为:政府要统筹国家与地方资源,提高培训赋能,特别关注特岗教师群体,统筹制定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和构建区域协作的特岗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社会要构建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统,构建民族地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合理规划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培训实效;学校要激活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外动力,科学安排特岗教师工作任务,注重校本研训以及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教师教育环境;教师要由内至外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加强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合理规划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高特岗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构建学习共同体。
刘长生[5](2020)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以四川省X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民族地区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教师素质的提升的同时,也保障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且也是构建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我国自1999年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之后,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民族地区基于其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原因,教师素质较低、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缓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X县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发现政府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法律体系、继续教育经费、继续教育体系创新、教师继续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缺失问题,论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研究政府在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责任,提出政府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加大监管力度、统筹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等,以保障并促进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李梦慧[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作为专门履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技能等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系统、严格地培养与培训。国家颁布的重多政策文件中都有强调发展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过整理发现,我国颁发的专门性体育教师教育政策不多,针对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也较少,且至今没有形成完备的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研究体系。因此为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添砖添瓦,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297份政策文本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政策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与体育教师教育有关的政策文本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找出政策文本的主要特征,主题内容变化的特点,并进行演变历程阶段划分和政策的个案分析,总结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文本数量、主体和主题的统计与分析,得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政策数量变化呈逐年增长与迅速减少相结合;(2)政策文本制定主体权威性与相互协作性结合;(3)政策主题以教师培养与进修为主;(4)政策整体向着体系化的方向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主要分为: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6年)、发展阶段(1987-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1年)和创新突破阶段(2012年-至今)。这四个阶段展现了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递进,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对典型政策的个案分析得出得出影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演变的驱动力主要有:体育教师教育问题的出现和中国战略方向的定位。3.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某些政策内容的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少数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内容存在重复性、滞后性、模糊性;政策体系不完善;整体政策内容不均衡性和有倾斜性的现象。4.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落实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调研工作;优化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完善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结构体系;平衡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内容。
杨进平[7](2020)在《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部M市B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美育,因“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独特内涵价值日益凸显,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学生家长的关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进步,学校美育在多年努力和尝试下,已有明显改善。当前,我国美育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然而,也必须看到,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美育正日益成为一道急需破解的难题。否则,美育必然成为拉开差距的新的一环。对此,本文试图尝试进行回应与解答。笔者相信,当前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在美育发展上所面临的问题,或多或少也出现在所谓经济发达地区或教育发达地区,只不过在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更为“典型”而已。S省M市B县,既在西南S省确定的88个“四大片区”贫困县序列,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着眼于此,本文选取S省M市B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一步聚焦关注点,从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切入研究。艺术教育,某种程度是美育的代名词,而其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则是一面直观之镜。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知识背景、专业能力、职业期望、继续教育培训等情况,探究其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问题成因,并找寻可能的优化路径。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自制《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和《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访谈提纲》,面向B县19所山区乡镇中小学校的438名教育管理者、音乐和美术教师等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中小学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及部分家长代表进行访谈。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的整理分析,本文发现,M市B县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上,具体表现为专职艺术教师缺乏、艺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足和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受限三方面,而艺术教育意识不足、政府监管不到位和自身条件限制三方面是主要原因。面对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B县实际情况,综合M市、S省甚至国内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本文认为,凝聚共识、强化监管和多渠道招聘、发展艺术教师是B县可以采取的优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陈杭彬[8](2020)在《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代课教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大范围“民转公”之后,民办教师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一群体衍生出的经费不足、编制紧缺、城乡师资短缺等问题并未随之消失。继民办教师之后,出现大量代课教师,她们的生活及工作状况缺少保障。对于代课教师的管理,国家并未出台明确的指导政策,使这一群体在放任自流中缓慢前行。在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下,城市之中涌现出一批新的代课教师,她们能够在很大程度的弥补城市公办中小学的师资短缺,但随之产生的管理问题相继出现。然而,在国家对代课教师管理无明确政策指导的情况下,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对这一群体的管理面临重重困难。本研究选取H省省会城市Z市的公办中小学中的代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从代课教师基本情况、管理现状等方面展开调查。同时,以市属及区属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代课教师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H省、Z市、及Z市各区教育局的相关政策,对该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依据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给出相关建议,以推进Z市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在梳理代课教师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代课教师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界定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教师管理等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我国城市代课教师政策的历史演进。从国家层面的政策视角分别梳理以农村代课教师为主和由农村向城市逐渐演变的政策时期的发展。第三部分结合实地调查,对Z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的基本状况进行整理,着重剖析代课教师的管理现状,探寻Z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城市公立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提出了明确政策导向、健全聘任机制、保障代课教师队伍稳定性、培训质量以及入编精细化管理等可行性建议。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曾亚[10](2019)在《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培训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工学矛盾等方面的问题,国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把国培计划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由单一的模式发展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因此,为了了解混合式研修在小学教师职后学习中的现状,本研究以泸州市小学教师为对象,对混合式研修在小学教师中的应用现状做实地调查。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混合式学习、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参加研修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研修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线上线下内容重复;工学矛盾问题,线上研修与线下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线上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授课教师与受训教师缺乏互动交流等。然而,这些问题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混合式研修的实行主要就是为了缓解教师的工学矛盾、学习内容单一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中仍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启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提高教师参加研修的积极性、整合混合式研修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混合式研修的学习时间、完善线上研修考核评价机制与缩小城乡地区教师研修的差距等方面的策略来解决目前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问题,旨在促进泸州市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在本文的最后,总结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使混合式研修在小学教师职后学习中的应用更加科学化。
二、关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5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本地区乃至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关键 |
(二)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不理想,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乡村小学教师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四、理论基础 |
(一)教师自主发展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五、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
(三)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六、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三)研究工具 |
(四)数据分析 |
第一章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一、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一)教师专业情感调查 |
(二)教师专业知识调查 |
(三)教师专业能力调查 |
(四)教师职后专业发展调查 |
第二章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一、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学历较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 |
(二)乡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骨干教师严重流失 |
(三)乡村小学教师缺编严重,教学任务负担过重 |
(四)教师科研意识薄与科研能力低 |
(五)工作缺乏积极性,未来规划不明确 |
二、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主观因素 |
(二)客观因素 |
第三章 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
一、教师个体层面 |
(一)树立自主、高效学习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
(二)依据专业发展阶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三)认真做好反思的实践者与行动的研究者 |
(四)做地域文化的开发者和特色文化的建设者 |
(五)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
二、学校层面 |
(一)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积极性 |
(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培训 |
(三)创造机会与条件鼓励乡村教师走出校门 |
(四)教师适时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 |
(五)增设同事和邻省同行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 |
三、社会层面 |
(一)推动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相互交流 |
(二)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实,做到精准扶教 |
(三)促进高校与乡村学校互惠机制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实施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区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校本研修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二、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实施与研究存在不足 |
四、基于在调研中的实践与问题思考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四、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校本研修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校本研修的价值 |
一、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二节 校本研修的内涵解读 |
一、校本研修的独特内涵 |
二、校本研修的特征与要素 |
三、校本研修的实施理念 |
第三节 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
二、终身教育理论 |
三、新课程教学理念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三章 城市小学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
一、研究设计思路 |
二、调查区域概况 |
第二节 呈贡区小学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 |
一、制度现状与分析 |
二、实施现状与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呈贡区小学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校本研修定位方面的问题 |
二、校本研修内容方面的问题 |
三、校本研修方式方面的问题 |
四、校本研修评价方面的问题 |
第四节 呈贡区小学校本研修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校本研修的时间难以保障 |
二、校本研修的设计不够合理 |
三、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单一 |
四、校本研修的制度不够健全 |
第四章 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增效实施的策略及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 |
一、构建校本研修评价机制 |
二、构建校本研修保障机制 |
第二节 学校层面 |
一、发挥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 |
二、优化校本研修的定位与内容设计 |
三、丰富校本研修方式 |
第三节 教师层面 |
一、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 |
二、强化终身学习意识 |
三、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广西L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特岗教师的相关研究 |
2.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3.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关键概念界定 |
1.特岗教师 |
2.继续教育 |
(五)理论依据 |
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3.成人学习理论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七)研究对象和思路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思路 |
一、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
(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
(二)优化师资结构及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 |
(三)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 |
(四)促成新手教师转型为熟练教师的关键手段 |
二、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时间 |
3.调查对象 |
4.调查方式 |
5.调查内容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 |
2.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
3.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
4.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与评价 |
5.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三、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
1.政府方面:政策存在瑕疵,培训赋能偏弱 |
2.学校方面:学校的工作环境和评价方式消解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 |
3.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模糊及专业能力差异彰显继续教育的复杂性 |
(二)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
1.政府统筹资源有限,培训缺乏针对性 |
2.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及思想固化 |
3.教师自我认知不足以及选拔制度的缺陷 |
四、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消解策略 |
(一)政府层面:统筹国家与地方资源,提高培训赋能 |
1.关注特岗教师群体,统筹制定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 |
2.构建区域协作的特岗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 |
(二)社会层面:构建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统 |
1.构建民族地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
2.合理规划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培训实效 |
(三)学校层面:激活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内外动力 |
1.科学安排特岗教师工作任务,注重校本研训 |
2.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教师教育环境 |
(四)教师层面:由内及外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
1.加强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合理规划特岗教师职业发展 |
2.提高特岗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构建学习共同体 |
五、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以四川省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民族地区 |
二、继续教育 |
三、政府责任 |
四、公共产品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终身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四川省X县概况及教师继续教育调查分析 |
第一节 X县概况 |
第二节 X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调查及分析 |
一、X县中小学教师学历调查 |
二、X县中小学代课教师情况 |
三、X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现状 |
第四章 政府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责任缺失问题 |
第一节 教师继续教育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问题 |
一、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 |
二、教育法律体系缺少教师继续教育法 |
三、监管法律缺失 |
第二节 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及监管不到位问题 |
一、费用缺乏保障 |
二、经费缺乏监管 |
第三节 继续教育质量缺乏保障问题 |
一、培训者授课水平有待提高 |
二、培训目标和内容不合适 |
三、培训反馈处理欠缺 |
第四节 对教师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中缺乏统筹规划问题 |
一、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影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
二、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工学矛盾突出 |
三、高质量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缺乏 |
第五章 美日教师继续教育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政府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 |
一、完善的法律保障 |
二、充足的费用投入 |
三、合理的激励措施 |
第二节 日本政府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 |
一、政府的法律保障 |
二、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
第三节 美日两国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政府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对策 |
第一节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一、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 |
二、制定配套法规 |
第二节 加大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费用投入 |
一、上级政府投入为主 |
二、设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三节 创新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
一、制定事业激励政策 |
二、制定利益驱动政策 |
第四节 加强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监管力度 |
一、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执行监督 |
二、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监督 |
三、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监管 |
第五节 统筹教师继续教育资源 |
一、切实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 |
二、建立教师跨市流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有关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 |
1.3.3 有关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3 历史研究法 |
2.2.4 比较研究法 |
2.2.5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3.1.1 政策文本的选择 |
3.1.2 政策文本数量的分析 |
3.1.3 制定政策主体的构成 |
3.1.4 政策主题分布 |
3.1.5 小结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3.2.1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6 年) |
3.2.2 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发展阶段(1987-2000 年) |
3.2.3 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1 年) |
3.2.4 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创新突破阶段(2012-2019 年) |
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个案分析 |
3.3.1 体育教师教育基地政策 |
3.3.2 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政策 |
3.4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3.4.1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3.4.2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优化措施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7)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部M市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美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2.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 |
3.艺术教育如何走进西南民族地区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
2.关于艺术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发展 |
(三)核心概念 |
1.西南民族地区 |
2.艺术教师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与对象 |
2.研究的主要内容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4.研究重难点 |
5.研究意义 |
一、B县艺术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
(二)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1.B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2.问卷调查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3.问卷调查中小学校专职艺术教师情况 |
(三)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专职艺术教师缺乏 |
2.专业化水平不足 |
3.专业发展受限 |
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艺术教育意识不足 |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编制保障不到位 |
2.学校意识不足,内部管理失衡 |
3.学生、家长意识缺乏 |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 |
(三)条件限制,教师招录难 |
1.经济发展水平 |
2.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
3.特色民族文化 |
三、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
(一)基础:凝聚艺术教育发展共识 |
1.加强政策学习,强化政策宣传 |
2.完善考试评价,注重政策引导 |
(二)保障:强化政府监管 |
1.编制保障到位 |
2.提升保障水平 |
(三)关键:多渠道招录、稳定教师 |
1.补充新教师 |
2.稳定教师队伍 |
(四)核心:因地制宜培养教师 |
1.合理设置课程标准及考核体系 |
2.减轻教师负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
3.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 |
4.用好用活有限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8)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城市公办中小学 |
(二)公办教师 |
(三)代课教师 |
(四)教师管理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公平理论 |
(三)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城市代课教师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国家层面代课教师政策的发展 |
(一)以农村代课教师为主的政策发展时期 |
(二)由农村向城市逐渐演变的政策时期 |
二、H省代课教师政策的发展 |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管理改革 |
(二)严控代课教师管理,完善教师保障机制 |
(三)严控新聘教师,逐步消化代课聘用群体 |
三、Z市代课教师政策的发展 |
(一)完善代课教师梯队建设 |
(二)逐步提高代课教师待遇 |
(三)弱化市属和区属的界限 |
(四)进一步规范招聘考试流程 |
(五)适度增加代课教师入编机会 |
第二章 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现状调查 |
一、代课教师基本情况 |
(一)数量递增,呈年轻化 |
(二)严把学历,专业性强 |
(三)福利待遇,存在差距 |
二、代课教师管理现状 |
(一)二级管理体系,招聘趋于灵活 |
(二)管理方式各异,区域因地制宜 |
(三)流动较为频繁,管理存在困难 |
(四)局聘待调并存,合同一纸难求 |
(五)缺乏固定经费,权益无法保障 |
(六)职称无法评定,职业发展受限 |
(七)继续教育培训,发展机会不均 |
第三章 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不到位、聘任程序规范性欠缺 |
(一)政策不到位管理缺乏原则性 |
(二)聘任管理程序未规范统一 |
二、代教队伍稳定性缺乏影响教学秩序及质量 |
(一)频繁更替,教学秩序受影响 |
(二)管理无序,教学质量难提高 |
三、代课教师发展空间受限带来系列管理问题 |
(一)代课教师福利待遇缺保障 |
(二)身心俱疲,管理遇瓶颈 |
四、继续教育后继乏力,代课教师良莠不齐 |
五、代课教师招考入编管理困难 |
第四章 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定位不精准导致管理缺乏灵活性 |
(一)政策定位缺乏精准性 |
(二)正式制度未统一管理不灵活 |
二、代课教师聘任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一)代教群体权益无法律保障 |
(二)聘任制本身存在缺陷 |
三、忽视代课教师队伍稳定性管理 |
(一)管理者及代课教师本身法制观念淡漠 |
(二)体制变革为编外聘任制提供土壤 |
四、代课教师培训及管理存在漏洞 |
(一)代课教师的培训管理被忽视 |
(二)自我提升机会较少,自我完善空间受限 |
五、编制管理不够灵活 |
(一)编制核定与管理过于机械化 |
(二)编制与师生比不匹配 |
第五章 解决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的建议 |
一、明确管理政策导向,实现管理“精准化” |
二、健全聘任管理机制,保障代课教师合法权益 |
三、着力保障代课教师队伍稳定性管理 |
四、提升培训质量,促进代课教师专业发展 |
五、入编管理系统化,实行内部消化转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混合式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
二、混合式研修推动教师研修模式的变革 |
三、混合式研修适应泸州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实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式学习 |
二、混合式研修 |
三、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
一、国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
二、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教师混合式研修研究现状 |
一、国外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 |
二、国内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操作模式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内容 |
三、问卷调查的对象 |
四、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访谈调查材料的分析 |
一、访谈调查的目的 |
二、访谈调查的内容 |
三、访谈调查的对象 |
四、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问卷与访谈调查小结 |
一、研修内容缺乏针对性 |
二、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 |
三、研修时间安排不合理 |
四、研修形式单一,缺少互动交流 |
五、研修资源分配不合理 |
第四章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存在的问题 |
一、泸州市小学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动力 |
二、混合式研修的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研修内容重复 |
三、工学矛盾严重,线上研修与线下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
四、教师研修资源分配不均,乡村教师学习机会少 |
五、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泸州市小学教师缺乏研修积极性的原因 |
二、泸州市小学教师研修内容重复的原因 |
三、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原因 |
四、泸州市小学教师研修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 |
五、泸州市小学教师研修考评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
第五章 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设计符合教师发展的研修内容,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
一、做好前期调研,了解教师研修的实际需求 |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师研修的参与度 |
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
第二节 整合混合研修的课程资源,提高混合研修的实效性 |
一、加强各级部门交流沟通,提升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 |
二、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研修 |
三、精选研修资源,分时间段推送 |
四、实现混合式研修资源的有效融合 |
第三节 合理安排混合式研修学习时间,提高研修效果 |
一、统筹规划时间布局 |
二、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研修时间 |
第四节 完善混合式研修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研修学习质量 |
一、加强研修平台系统建设,完善视频监测研修测评过程 |
二、采用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 |
第五节 缩小城乡地区教师研修的差距,满足乡村教师的研修需求 |
一、满足乡村教师研修需求,提供更多的研修机会 |
二、加强数字化研修建设,丰富线上研修资源 |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学校资源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5所小学为例[D]. 石寒月. 喀什大学, 2020(03)
- [3]城市小学校本研修实施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昆明市呈贡区三所小学为例[D]. 王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广西L县的调查[D]. 谢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以四川省X县为例[D]. 刘长生.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 李梦慧.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7]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西部M市B县为例[D]. 杨进平. 西南大学, 2020(01)
- [8]城市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管理问题研究 ——以Z市为例[D]. 陈杭彬.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泸州市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现状调查研究[D]. 曾亚.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