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潜力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潜力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科技潜力调查工作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樊丛维[1](2021)在《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不断在印证这一事实。而中国近代以来的心路历程也在告诫着我们,只有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此为背景,中国适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研究也需要运用更加多维、更加独特的视角,从而为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出更多力量。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在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海洋事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科技兴海应当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文章第一部分是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首先要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科技与海洋战略的关系,从传统海洋战略理论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中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探寻理论基础。同时,根据对现有官方文件的全面解读,可以将海洋强国战略划分成四个维度,即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海洋科技。由此可见,海洋科技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其中一个层面。因此,科技兴海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兴海对于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作用于其他三个维度的变量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施加影响,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引领全局的作用。文章第二部分注重研究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在科技兴海的助推下,中国应当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建设和平性海洋强国;同时,发挥科技要素的核心作用,实现规则引领、理念引领、路径引领,建设引领型海洋强国;最后,要不断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建设负责任海洋强国。进而以目标为指引,推动中国加速建设海洋强国。文章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科技的进步扩充了海洋安全的内涵,同时也加剧了海洋权益争端,进而强化国家间了海上对抗的风险,海洋安全形势因此变的更为复杂;同时,科技要素强化了世界上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与意愿,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极化趋势明显;最后,在科技要素的推动下,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了新的特征,新兴海洋议题也在不断出现,而且海洋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海洋政治议题不断增多。有鉴于此,应当准确定位当前挑战,仔细审视现实问题,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基础。文章第四部分拟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路径选择。中国为了更好地迎接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必须发挥科技要素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国需要依照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建设目标,对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做出筹划。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维护地区海洋安全、提升海洋行为能力三大领域重点发力,并通过科技要素对这三个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撑,有序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贾宝玲[2](2020)在《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五大连池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如何破解大豆产业发展的困境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大豆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大豆生产现状却是“国有产量不足,靠进口”,根本不能满足国民需求的局面。加之近年来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下降与大豆价格的走低,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危机,大豆需求缺口有待填补。提高大豆供给成为最根本的措施,提高大豆种植意愿是有利有效的解决途径。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它的大豆产业发展对我国大豆业发展至关重要,五大连池市大豆产业的发展在黑龙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试图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的大豆育植农户的意愿为研究对象,力求明晰农户种植大豆的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影响因素的对比与分析,着重找出影响当地农户种植意愿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明确以五大连池市为代表的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困境与问题的基础上,探求因为这些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市场影响与政策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最后,为当地的大豆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笔者对五大连池市的153户农户及其种植决策者进行了详细地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涉及大豆生产的方方面面,在运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研究发现最能干预当地农户种植意愿的是技术的革新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技术支持与当地政府的人力支持对提高农户种植意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便是在于提高大豆的产量与质量,这也在根本上提高单个农户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促进大豆产业良性循环,对于农户种植意愿有着显着的提升效果。归根到底,持续地使得农户的收入增长才是提高种植决策者种植意愿的根本之路。

翁新新[3](2020)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效率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绿色发展,这是决定能否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农民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是新时代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农业绿色发展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那么,我国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如何?有无区域差异?各地区在不同投入因素下,农业绿色发展的产出效率又如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一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构建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为测度各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分析;第四部分为测度各地农业发展效率及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的总结与展望。本文的主要工作: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指标特征修正G2赋权综合评价方法和基于VRS模型的DEA方法分别测度了我国31个省市2007年到2016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得到如下结论:一、各省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北、东南沿海等地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北、中部等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时间上各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的状态,东部地区近年来在加速发展,东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二、各省市的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效率在逐年提高,西部、中部等地区规模效率高于技术效率,农业绿色发展依然要加大规模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规模效率正在逐渐失效,纯技术效率增长明显。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从分析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科技潜力、生态优化四个因素入手,构建了客观可测度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便利了各地区评价水平的比较分析。二,通过指标特征修改G2赋权的综合评价法,综合了主客观方面的信息,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信。三,运用效率测度中的可变规模报酬模型对农业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以全国31省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赵现玉[4](2020)在《中国农业银行日照分行VIP客户忠诚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积极落实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各大银行在“二八定律”驱动下,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争取VIP客户,因为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是VIP客户,也是银行着重服务的对象,其忠诚度的高速增长可以为银行在行业竞争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银监会对银行业务进展与争取客户的监察强度也在逐渐加大。以此为背景,各银行相继定制适应当前VIP客户服务、管理、维护与提高的策略,想方设法提高客户忠诚度。然而,中国农业银行日照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日照分行”)个人零售业务转型较晚,争取客户方面已不具备先机条件,怎么进行VIP客户的挖掘,如何进行营销革新,日照分行面对着很大的挑战,当然,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以农行日照分行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和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对影响VIP客户忠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从客户的行为忠诚度与态度忠诚度两个方面对银行VIP客户的忠诚度情况进行分析,对农行日照分行VIP客户现状和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必要性作了详细阐述。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日照分行的客户忠诚度情况进行调查,在问卷设计中使用了李克特5级量表测量法,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数学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深层次的剖析,做了客户信任变量、客户承诺变量、客户满意变量、客户忠诚变量、客户口碑传播变量等五方面的变量分析。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赢得客户信任、强化承诺、增强客户满意、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建立与个人客户之间相互信赖的诚信机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提出了增强银行忠诚度的总体构想和可行性建议,以期在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大环境下,帮助农行日照分行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

田婷[5](2019)在《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制胜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创新能力又是科技发展的主推力,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展、国家强大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处于这样的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当代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科技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储备。小学语文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①。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提出的微课题研学模式是一个新尝试。本文围绕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探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三章。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对本课题研究情况作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第一章“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这一章介绍了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探寻它们与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契合点,为微课题研学模式搭建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本文第二章“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共分为四小节: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微课题研学的目标、微课题选定和分类、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研学形式、研学步骤、研学方案、研学支架)和评价方案;第四部分是本文第三章“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记录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微课题研学活动的过程,并记录下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的反馈,最后根据实践效果对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以改进这一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结语再次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可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后续研究方向。

张君妍[6](2019)在《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效率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我国新常态经济转型期间初次提议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体现了新常态下的中国治理转型,以绿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构建绿色治理体系、绿色治理能力和绿色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的三维治理体系。建立科学的“五化”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吉林省进行合理评价,对促进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是理论研究基础与“五化”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三章是基于熵值修正AHP赋权的“五化”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第四章是基于DEA模型的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效率测度分析。第五章是总结与展望。本文的主要工作:一是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以人为本”为原则,构建区域“五化”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要素,即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的主要发展理念来源。二是以指标熵值的大小排序为判断基础,据此提出了一种熵值修正AHP的改进赋权方法。三是选择基于投入导向型的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模型构建DEA计算平台,以吉林省及九个地级市为决策单元并对其“五化”协同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本文的创新与特色:首先,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以人为本”为原则,构建了包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区域“五化”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不同发展情况地区的发展研究。其次,利用指标熵值的排序替代传统AHP赋权法中的主观重要性排序,并结合专家经验对指标重要性标度值进行确定,使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最后,利用投入导向型的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的DEA模型对“五化”协调发展效率进行测度,且将此分析方法应用到区域“五化”效率测度研究中,并以吉林省及其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贺琨[7](2017)在《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历史深刻表明,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表浅“革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层“革制”,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民性的组织与最广泛的动员。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出动员能力的重大意义,更是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逻辑和历史基础。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经济动员能力是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本领,并决定经济动员潜力这个“自在之物”所能转化和发挥的程度。但是,在人类社会“暴力制胜”与“物质崇拜”意识倾向的战争历史中,人们对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视远远高于经济动员能力。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国防军队改革及世界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最新变化,都要求重视和重构经济动员能力。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重新解释经济动员的本质,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为拓展与深化对经济动员能力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为重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动员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国王的战争”到“国家的战争”的发展历史,经济动员的产出则由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演变为纯公共产品,由此,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的集体行动,经济动员能力便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率问题。由于引发集体行动困境的诱因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考虑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人口等影响集体行动成败的主客观因素。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符合“有条件合作”的基本假设,由经济动员的国家属性出发,建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其中,“领导者”即担负组织职能的国家政府,“追随者”即广大民众。那么,基于该分析框架,有效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共容利益问题,实现对“领导者”的可置信约束。经济动员历史充分表明,共容利益是释放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市场逻辑的逐渐渗透、科学技术在经济动员中地位的上升、经济动员功能的不断拓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形式的共容利益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原理,完善产权制度则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措施。二是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追随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如强制措施、选择性激励和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制度。其中,强制措施是由经济动员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宏观制度能力,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比较优势,并在宏观层面实现对“追随者”无差别的激励和约束。选择性激励则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随者”异质性的微观制度能力,符合激励相容原理,并实现对“追随者”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从行业层面实施动员则能避免大集团集体行动的难度,从中观层面增强经济动员能力的可实现性。博弈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共容利益与适当的制度安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克服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史及其相关经验表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共容利益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者”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充分验证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适用性。由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既需要夯实“领导者”的治理根基,以更好地发挥信念管理和科层治理效能;也需要推动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以深化“领导者-追随者”的共容利益;还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提升制度安排的实施效率。

闫凌州[8](2016)在《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日益突出,以支持和鼓励研发活动为主要职能的科技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兴起,公共管理部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科技活动的全过程。科技政策执行力是判断政府部门支持和服务科技活动效率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增长战略转型、产业发展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围绕科技政策执行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科学评价公共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干预能力,大力挖掘政策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系统综述了当前有关制度、政策、执行力等相关文献,结合演化理论、复杂理论,运用随机效应分析和结构方程等实证研究方法,重点从内涵、影响因素、生成过程、演化机制等方面对科技政策执行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本质属性、构成要素和主要特点;其次从实体因素和非实体因素两个层面构建了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架构,并探讨了不同因素间的关联性;第三是提出科技政策执行力的三阶段生成过程及生成动力;第四是从单项科技政策和科技政策体系两个角度分析了其执行力的演化机制。综合来看,本文最重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提出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基础模型和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了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生成和演化过程模型,同时将计量经济方法纳入执行力研究的工具范畴,突破性的尝试从单项政策和政策体系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分别运用随即效应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政策执行情况。结果显示从单项政策来看,天津市财政科技计划政策针对少量项目强力投入并不能带来执行力效率的显着提升,而拓宽支持范围,让更多企业获得资助能够更好的实现政策功能;从科技政策体系来看,天津市科技政策能够较好的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政策间协同效果明显,形成较强的执行力。最后本文进一步对未来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提出六项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分别为科技政策执行力复杂性演化模型的构建、执行方行为规则的探讨、科技公共治理理论的引入、执行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分析和界定、地域性差异、以及更加详细的量化分析。

马静[9](2015)在《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当今社会,区域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区域间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力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的总体水平以及潜在的发展能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的因素,它还在经济竞争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科技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不容忽视。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因此,首都经济圈的各方面发展至关重要,要提升其与其他经济圈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要提高首都经济圈的科技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首都经济圈的科技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构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首都经济圈内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此外,还对首都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以及珠三角经济圈之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分析,从中发现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现存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提升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这对推动首都经济圈科技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王忠福[10](2013)在《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创新对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框架。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带来了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础、组织以及运行机制的变化,进而影响着科技创新的实现。中国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以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的实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俄罗斯为我们提供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前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了科技资源单一计划配置、科技与经济、科学与教育、军民科技均分离的科技体制。随着市场化经济转型,俄罗斯的科技体制逐步发生变化。论文从创新经济学理论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转型理论,考察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创新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效应及其深层次原因以及形成创新型国家的前景,以期从中获得对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有益启示。基于上述研究动因,论文围绕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展开论述,共由8章组成。第1章为绪论,第2至7章为论文正文部分;第8章为论文结论与启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综述评价、思路、内容、方法、理论分析工具、创新之处和不足。第2章主要介绍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的理论问题与分析框架。这里分析了科技创新的类型、组织、特征以及科技创新发生的机制、制度基础;同时构建了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的分析框架。第3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简要历程与特征。俄罗斯的科技体制转型遵循了科技与经济、科学与教育、军民两用技术结合的基本逻辑;经历了危机动荡、缓解调整、转折完善三个阶段;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制度基础得以确立、新的科技创新组织逐步创建、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第4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表现在科技领域市场机制的引入、科技创新制度基础的政府与市场的逐步结合、科技与经济融合、科教一体化、军民两用技术结合以及融入科技全球化。这带来了多种类型科技创新的实现,但是仍以科学知识创新为主,由于向商品生产转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这也决定了其他类型的技术创新发展较慢。第5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组织、运行机制与模式。俄罗斯的科研组织、高校与企业发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但是企业仍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俄罗斯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实现,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转轨以来,俄罗斯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创新占优势。第6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下的科技创新效应。通过定量分析,俄罗斯的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但是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型经济的增长模式。通过借助C-D函数采取索洛余值法并选取相关数据对俄罗斯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同样验证了这一结论。第7章研究俄罗斯的科技创新效应深层次原因与创新型国家前景。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的经济低效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科技体制的路径依赖、转轨约束、资源诅咒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多重约束。俄罗斯结合本国国情,准备走出一条由政府推动的再工业化的渐进型创新之路。俄罗斯有着发展创新经济的诸多有利条件,但也有多重的制约因素,要做出令人信服的预判尚需观察。第8章为研究结论与启示。论文总结了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和科技创新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基本形成、科技体制转型有充分的创新理论基础、基础知识创新为主而技术创新发展缓慢等六大基本结论;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得出了科技体制改革要以保护科技潜力为出发点、科技创新应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避免其双失灵等八项启示。

二、科技潜力调查工作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潜力调查工作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述评析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海洋战略理论
        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维度
        一、海洋安全维度
        二、海洋经济维度
        三、海洋环境维度
        四、海洋科技维度
    第三节 科技兴海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地位
        一、维护海洋安全的核心要素
        二、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支撑
        三、改善海洋环境的主要路径
第二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
    第一节 和平性海洋强国
        一、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
        二、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
        三、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
    第二节 引领型海洋强国
        一、规则引领
        二、理念引领
        三、路径引领
    第三节 负责任海洋强国
        一、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二、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三、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
第三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科技要素促使海洋安全形势更为复杂
        一、扩展海洋安全内涵
        二、加剧海洋权益争端
        三、强化海上对抗风险
    第二节 科技要素加速世界海洋格局极化趋势
        一、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
        二、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涉海意愿
        三、科技要素推动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
    第三节 科技要素引导国际海洋政治议题增多
        一、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新特征
        二、新兴海洋提议不断涌现
        三、海洋提议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联系日益紧密
第四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释放科技潜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提升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品质
        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秩序职能
        三、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第二节 匹配科技实力,维护地区海洋安全秩序
        一、坚持防御性海洋安全战略
        二、科技升级提升蓝水海军战力
        三、科技助力拓展海军职能
    第三节 借助科技路径,提升中国海洋行为能力
        一、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海洋管理能力
        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质量
        三、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海洋科技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技成果
致谢

(2)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五大连池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难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线路图
第二章 农户种植大豆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农户种植意愿现状
        2.1.1 研究对象介绍
        2.1.2 农户种植意愿现状
    2.2 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2.1 数据来源
        2.2.2 自然灾害对于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
        2.2.3 国家政策对于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
        2.2.4 技术创新对于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
        2.2.5 农户本身情况对于种植意愿的影响
    2.3 因素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程度分析
第三章 大豆种植面临的问题分析
    3.1 大豆产业问题概述
    3.2 大豆产业问题主体分析
        3.2.1 农户种植大豆面临的问题
        3.2.2 豆类加工业面临的问题
    3.3 分析结果
第四章 提高农户种植大豆意愿的对策与建议
    4.1 树立五大连池市大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4.2 破解农户种植意愿困境的措施建议
    4.3 从政府角度提出促进豆业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2 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效率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1.2.1 农业供给侧改革
        1.2.2 农业绿色化发展需求
    1.3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1.3.1 理论内涵方面
        1.3.2 指标选择方面
        1.3.3 面源污染方面
        1.3.4 评价与效率测度方面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绿色发展理论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指标特征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3.1 模型构建创新点
    3.2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3.2.1 数据标准化
        3.2.2 指标特征分析
        3.2.3 基于指标特征的赋权方法
        3.2.4 综合评价模型
    3.3 实证分析
        3.3.1 测度对象及数据来源
        3.3.2 综合评价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分析
    4.1 模型介绍
    4.2 实证研究
        4.2.1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
        4.2.2 测度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
    5.2 创新与特色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教育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小论文
    实践活动
后记

(4)中国农业银行日照分行VIP客户忠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 客户忠诚度理论概述
    2.1 VIP客户忠诚度的内涵
    2.2 VIP客户忠诚度的分类
    2.3 客户忠诚度的衡量方法
    2.4 客户忠诚度的作用
    2.5 客户忠诚度与客户满意度的关系
3 农行日照分行概况及VIP客户现状
    3.1 农行日照分行概况
    3.2 农行日照分行VIP客户现状
    3.3 农行日照分行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必要性分析
4 农行日照分行VIP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
    4.2 数据收集及处理
    4.3 数据分析与结果
5 农行日照分行VIP客户忠诚度提升对策
    5.1 赢得客户信任感
    5.2 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5.3 提高客户满意度
    5.4 不断改进产品设计
    5.5 注重信任关系的建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
        一、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定义
        二、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理论基础
        三、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主要内容
        四、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标准
        五、国内PBL研究现状
        六、国内PBL实践现状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第二章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基本概念阐释
        二、基本特征
    第二节 微课题研学的目标
        一、微课题研学总目标
        二、小学微课题研学的分段目标
    第三节 微课题的选定和分类
        一、微课题的选定
        二、微课题的分类
    第四节 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方案
        一、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
        二、微课题研学评价方案
第三章 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实践开展过程
        一、《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活动设计
        二、《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内容概况
        三、学生合作研学自评概况
    第二节 学生的反馈
        一、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实效
        三、微课题研学模式的优化
    第三节 反思与改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附表
        附表1: 研学成果评价表
        附表2: 学生合作研学自评表
        附表3: 学生研究能力评价表
        附表4: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表
        附表5: 小组微课题研学表
        附表6: 研学成员工作记录表
        附表7: 微课题研学报告表
        附表8: 小组微课题研学汇报表
    二、微课题研学活动调查问卷
致谢

(6)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效率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五化”同步发展的研究现状
        1.2.1 “五化”同步的理论研究
        1.2.2 “五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2.3 “五化”同步发展的实证研究
    1.3 赋权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基于功能驱动的主观赋权法
        1.3.2 基于差异驱动的客观赋权法
        1.3.3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1.4 已有“五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导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导图
第2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五化”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2.1 “五化”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协同理论
        2.1.2 系统论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3章 基于熵值修正AHP赋权的“五化”发展评价
    3.1 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3.2 基于熵值修正AHP的指标赋权法
        3.2.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3.2.2 指标排序
        3.2.3 基于熵值修正AHP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实证分析
        3.4.1 数据来源及数据补充
        3.4.2 评价指标标准化
        3.4.3 基于熵值修正AHP指标权重的确定
        3.4.4 吉林省“五化”发展状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A模型的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效率分析
    4.1 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原则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2.1 规模报酬不变的CRS模型
        4.2.2 规模报酬可变的VRS模型
    4.3 实证研究
        4.3.1 基于VRS模型的效率发展评价及分析
        4.3.2 政策及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
    5.2 主要创新与特色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作者简介
附录

(7)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经济动员能力制度化重构
        1.2.2 “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1.2.3 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经济动员能力地位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1.3.2 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1.3.3 述评
    1.4 研究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基本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内容概要
    1.6 创新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2.1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2.1.1 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2.1.2 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2.1.3 集体行动的困境
    2.2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2.2.1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2.2.2 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2.3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2.3.1 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2.3.2 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2.3.3 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2.4 小结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3.1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3.1.1 决定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3.1.2 适应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3.1.3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3.2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的分析工具
        3.2.1 基本假设
        3.2.2 “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3.3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困境及其影响
        3.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3.3.2 困境产生的诱因分析
        3.3.3 困境的直接后果:效率损失
    3.4 小结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4.1 指引集体行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4.1.1 共同利益的细分: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
        4.1.2 共容利益支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4.1.3 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比较分析
    4.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现实挑战剖析
        4.2.1 市场逻辑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2.2 经济动员科技密集化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2.3 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3 基于产权的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治理
        4.3.1 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产权基础
        4.3.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产权现状问题
        4.3.3 共容利益的产权治理之道
    4.4 小结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5.1 宏观制度能力:强制
        5.1.1 经济动员的强制逻辑
        5.1.2 经济动员的强制形式
        5.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强制模拟
    5.2 微观制度能力:选择性激励
        5.2.1 选择性激励是动员实践的必然选择
        5.2.2 选择性激励的基本内涵与逻辑
        5.2.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选择性激励模拟
    5.3 中观制度能力:行业动员
        5.3.1 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逻辑
        5.3.2 依托行业协会的行业动员能力
        5.3.3 行业动员能力生成的现实经验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6.1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的历史事实
        6.1.1 1927~1949 年的根据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1.0 版本
        6.1.2 1949~1978 年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2.0 版本
        6.1.3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3.0 版本
    6.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经验分析
        6.2.1 经验一:先天的共容利益基因
        6.2.2 经验二:党坚强领导下的二阶集体行动
        6.2.3 经验三:实施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6.3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6.3.1 盲目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突出问题
        6.3.2 外在要求与内生模式的双重挑战
    6.4 小结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7.1 根基:筑牢“领导者”的治理基础
        7.1.1 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
        7.1.2 提升“领导者”的“办事”能力
    7.2 战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7.2.1 溢出效应:军民融合的共容利益机制
        7.2.2 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
    7.3 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
        7.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原理
        7.3.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举措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经济动员能力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
        8.1.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始于共容利益
        8.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成于制度安排
        8.1.4 “领导者”是决定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关键变量
    8.2 展望
        8.2.1 在理论研究方面
        8.2.2 在实践进展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危机、科技革命与全球化
        1.1.2 体制机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1.1.3 执行力研究的兴起及其与政策科学的融合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相关政策的运行机制
        1.2.2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有助于促进技术发展规律与制度的耦合
        1.2.3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服务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策执行力研究的逻辑起点
    2.2 基本概念研究综述
        2.2.1 制度执行力
        2.2.2 政府执行力与行政执行力
        2.2.3 政策执行力
    2.3 有关政策执行力的研究方向
        2.3.1 主要研究视角及理论基础
        2.3.2 政策执行研究的模型选择
        2.3.3 政策执行力的评价研究
    2.4 科技政策的执行力研究
        2.4.1 科技政策研究溯源
        2.4.2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1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内涵与边界
        3.1.1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内涵
        3.1.2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边界
    3.2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3.2.1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3.2.2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基本特征
    3.3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主要类型
        3.3.1 基于影响范围和协同程度的分类
        3.3.2 基于执行行为结果的分类
        3.3.3 基于服务对象的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4.1 科技政策执行力关键影响因素的构成
        4.1.1 科技政策执行关键影响因素的基本条件
        4.1.2 科技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的分类
    4.2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内部影响因素
        4.2.1 实体因素对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4.2.2 非实体因素对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4.3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4.3.1 技术因素对于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4.3.2 非技术因素对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4.3.3 不同因素影响的比较
    4.4 科技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
        4.4.1 解释结构模型的引入
        4.4.2 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步骤
        4.4.3 内部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分析
        4.4.4 外部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分析
        4.4.5 诸影响因素层次结构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技政策执行力生成机制
    5.1 科技政策系统化发展趋势及其对执行力的影响
        5.1.1 科技政策发展的系统化趋势
        5.1.2 系统化科技政策对执行力演进的影响
    5.2 科技政策执行力系统的生成机制
        5.2.1 生成论与生成机制
        5.2.2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生成过程
    5.3 科技政策执行力生成的动力
        5.3.1 科技政策执行力生成动力的组成
        5.3.2 科技管理部门的行为能力
        5.3.3 科技政策的外部需求
        5.3.4 主体共识的塑造
        5.3.5 政策内容的合理性与均衡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演化机制
    6.1 科技政策信息的微观扩散
        6.1.1 科技政策信息扩散的主体
        6.1.2 科技政策信息的构成
        6.1.3 科技政策信息的扩散方式
        6.1.4 科技政策信息对执行力演化的影响
    6.2 科技政策执行力演化的分类
        6.2.1 科技政策执行力演化的起点
        6.2.2 科技政策执行力演化的形式
    6.3 单项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演化
        6.3.1 单项科技政策执行力演化的维度
        6.3.2 单项科技政策执行力演化机制
    6.4 科技政策体系执行力的演化
        6.4.1 科技政策体系执行力演化的形式
        6.4.2 科技政策体系执行力演化的随机过程
        6.4.3 科技政策体系执行力的演化基础
        6.4.4 科技政策体系执行力的演化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科技政策执行力主体要素博弈
    7.1 利益相关方分解
    7.2 科技政策执行主体要素博弈的理论假设
    7.3 科技政策执行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
        7.3.1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7.3.2 地方政府与SAU之间动态博弈
        7.3.3 科技政策执行中的囚徒困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天津市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实证研究
    8.1 天津市科技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8.1.1 结构与基础
        8.1.2 建设历程与趋势
    8.2 科技政策执行力实证研究综述
    8.3 科技计划项目政策执行力实证分析
        8.3.1 研究思路
        8.3.2 模型构建及指标的设定
        8.3.3 分析过程
        8.3.4 分析结果
    8.4 天津市科技政策体系执行力实证分析
        8.4.1 研究思路
        8.4.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8.4.3 数据调研与检验
        8.4.4 结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研究工作与展望
    9.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9.1.1 科技政策执行力问题存在的根源
        9.1.2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科技竞争力评价理论分析
    2.1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2.2 科技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3 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2.3.1 简单加权TOPSIS法(理想解法)[23]
        2.3.2 因子分析法[24]
        2.3.3 层次分析法[25]
        2.3.4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5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27]
    2.4 本文所选用的评价方法
第3章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指标的解释说明
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首都经济圈内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4.1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4.2 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4.2.2 因子分析过程
        4.2.3 结果分析
第5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三大经济圈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5.1 数据处理
    5.2 因子分析过程
    5.3 结果分析
第6章 提升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6.1 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6.1.1 与其他两大经济圈比较中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6.1.2 首都经济圈内科技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6.2 提升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6.2.1 建立、健全科技评价机制保障制度
        6.2.2 加大科技财力的投入力度
        6.2.3 加大科技人力的投入力度
        6.2.4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6.2.5 加快技术市场的发展,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
        6.2.6 搭建区域科技协作平台,促进区域科技交流与共享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2.1 关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与评价
        1.2.2 转轨以来俄罗斯创新问题的相关研究与评价
        1.2.3 转轨以来俄罗斯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与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分析工具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
第2章 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理论问题与分析框架
    2.1 创新的理论问题
        2.1.1 创新的含义
        2.1.2 创新的类型
        2.1.3 科技创新的分类
        2.1.4 科技创新组织
        2.1.5 科技创新的特征
    2.2 科技创新的发生机制与发展规律
        2.2.1 科技创新的发生机制
        2.2.2 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2.3 科技创新发生的制度基础
        2.3.1 科技创新中的政府有效边界及其工具
        2.3.2 科技创新中的市场作用及其机制
        2.3.3 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活跃的科技创新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4.1 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2.4.2 科技体制转型中的市场机制及其对科技创新影响
        2.4.3 科技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对科技创新影响
第3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简要历程与特征
    3.1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
        3.1.1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3.1.2 促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
        3.1.3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
    3.2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简要历程
        3.2.1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危机动荡时期(1992—1996)
        3.2.2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缓解调整时期(1996—2002)
        3.2.3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转折完善时期(2002—至今)
    3.3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特征
        3.3.1 确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制度基础
        3.3.2 新的科技创新组织逐步创建
        3.3.3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第4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1 市场机制的引进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1.1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
        4.1.2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2 政府与市场手段的结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2.1 政府与市场手段的结合
        4.2.2 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缓解了科技创新危机
    4.3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3.1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4.3.2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4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4.1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4.4.2 科教融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5 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5.1 积极推进国防工业的军转民
        4.5.2 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6 融入科技全球化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6.1 融入科技全球化
        4.6.2 融入科技全球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与模式
    5.1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组织分析
        5.1.1 俄罗斯科研组织的改革与创新状况
        5.1.2 俄罗斯高校的科研与教育一体化
        5.1.3 俄罗斯企业的技术创新地位
    5.2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机制分析
        5.2.1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长期预测与战略规划
        5.2.2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融资机制
        5.2.3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税收、补贴机制
        5.2.4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法制保护机制
        5.2.5 俄罗斯科技创新机构项目的启动
        5.2.6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5.3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点
        5.3.1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
        5.3.2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的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下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6.1 科技进步与科技进步贡献率
        6.1.1 科技进步的含义
        6.1.2 科技进步贡献率
    6.2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的定性评价
        6.2.1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2.2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6.2.3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6.3 俄罗斯科技创新绩效的定量分析
        6.3.1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的选择
        6.3.2 模型测算的原理方法
        6.3.3 俄罗斯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6.3.4 测算结果分析及其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深层原因与创新型国家前景
    7.1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深层次原因分析
        7.1.1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路径依赖
        7.1.2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转轨约束
        7.1.3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资源诅咒
        7.1.4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全球化约束
    7.2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建设前景
        7.2.1 创新型国家内涵与特征
        7.2.2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
        7.2.3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
        7.2.4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建设前景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8.1 结论
    8.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科技潜力调查工作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D]. 樊丛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五大连池市为例[D]. 贾宝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效率测度研究[D]. 翁新新.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4]中国农业银行日照分行VIP客户忠诚度研究[D]. 赵现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D]. 田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6]吉林省“五化”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效率测度研究[D]. 张君妍.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 [7]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D]. 贺琨.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D]. 闫凌州. 天津大学, 2016(07)
  • [9]首都经济圈科技竞争力评价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5(12)
  • [10]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D]. 王忠福. 辽宁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科技潜力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