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劳动合同陷阱

谨防劳动合同陷阱

一、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论文文献综述)

严然[1](2019)在《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与解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五年来,我国高铁海外投资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排头兵”,积极领跑“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崭新名片。高铁海外投资对象也已从最初的设备、技术出口,逐步发展至后期运维管理输出,并加大力度向海外全领域投资迈进。然而,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面临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东道国环境复杂以及海外合作不力等诸多问题,在当前短短的10年起步期间,成功案例较少。一方面,就海外投资环境而言,会面临宏观经济动荡、市场发育不足等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就投资企业而言,会面临海外投资经验不足、主观不确定性增加而导致的非系统性风险。海外市场环境和投资企业的动态与随机变化,也使得这些影响中国高铁海外投资的风险因素充满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并进一步引致风险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耦合关系。一旦项目系统出现高度复杂的风险耦合状态,随之而来的风险事件发生量将呈现上升趋势,对中国高铁海外投资企业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造成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巨大损失。因此,正确认识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的耦合机理,并运用合理解耦控制手段对其加以化解,已经成为高铁“走出去”发展征途上的关键一步。论文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建立完善合理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分析框架与系统性防范控制策略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失败案例背后的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掌握风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从历史统计层面及案例仿真层面双重入手,对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进行定量模型构建与仿真评价,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依据与框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识别并得到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因素清单。结合文献挖掘法与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识别。首先从风险链条的角度,利用案例研究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再从相关文献中,通过知识性挖掘与归纳性推理,识别出大量相关的风险因素,作为对案例研究识别的修正与补充,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客观合理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清单。第二,定性分析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关系。从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基础入手,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界定、关键要素与分类进行阐述,探讨了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在耦合机理的指导下,结合案例研究法分析得出高铁海外投资项目中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东道国环境、东道国产业四类风险间单因素、双因素及多因素耦合关系。第三,定量构建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从历史统计层面,运用N-K模型计算已发生的高铁海外投资项目风险事件中资-能-环-产四大风险因素的耦合度程度。从案例仿真层面,结合莫斯科-喀山高铁投资项目案例,运用基于逆向云理论的耦合度模型进行耦合度测量,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风险因素耦合程度的演化趋势、以及总体风险水平对风险因素的耦合程度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出各类耦合因素对风险总水平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第四,提出基于解耦思想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结合风险耦合发生前、中、后的不同状态,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援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防范与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资-能-环-产四因素间的耦合程度,使我国海外高铁投资整体风险水平下降到合理范围之内,为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性指导与参考。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的耦合机理进行分析与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耦控制策略。在理论上为实现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项目的科学、高效和集成化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实践上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海外高铁“走出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投资、建设、及项目管理问题,从而保证未来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健康发展。

任晓艳[2](2016)在《警惕六类劳动合同陷阱》文中认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护身符。《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采取欺诈、协迫等手段设置陷阱,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此,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这些合同主要有以下六种:

吴克孟[3](2014)在《警惕用工过程的四大陷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合同陷阱案例: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11月16日,劳动者小朱在某房地产中介公司担任业务员。期间,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小朱后辞职并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费等。单位则否认与小朱存在劳动关系,称小朱从未为其单位提供过劳动。在仲裁程序中,小朱除了一张单位自行制作的"工作牌"之外,无其他任何证

张红旗[4](2013)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常常面临各种就业风险,如就业信息陷阱、合同陷阱、试用期陷阱、传销陷阱等,这些风险对毕业生的权益、人身、财产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稳定。法制体系建设滞后、社会诚信缺失、教学质量下降、就业指导与服务不到位、毕业生防范风险的能力低是就业风险的重要成因。政府应加强就业权益保护法制体系建设,开展社会诚信教育;高校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开展全程化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就业风险教育;毕业生需努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就业风险。

刘析鹭[5](2013)在《解读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合同陷阱”》文中提出2013年,就业难的"雾霾"笼罩着新一届毕业生的求职路。高校扩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校的大门,然而迎来的却是一次次就业难的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法律常识的缺乏,一些劳动者,尤其是在就业难的情况下急于签订三方协议的大学生,很容易掉进劳动合同诈骗的陷阱。本文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就业合同陷阱的预防机制和识别方法的分析,为大学生识别劳动

王思思[6](2013)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被侵害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问题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同时也是作为社会的脆弱群体,面临着各种压力。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意识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学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群体进行访谈。首先,根据检索到的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确定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和自我保护两个平行的概念,根据两个平行概念,抽象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概念。其次,根据抽象出的概念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通过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收集和分析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提出了改进策略。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选题的缘由和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意义,并且指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概念及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探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概念及特征,对大学毕业生和就业权益进行了分析。其次,明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内容。第三,对自我保护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首先介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意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问卷主要是运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五意识说”即法律意识、契约意识、维权意识、诚信意识和证据意识五个方面进行了问卷的设计。其次,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具体的呈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对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启示与借鉴。第五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强化。针对前面的相关的分析,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强化的主要措施。

许圣义,许昌浩[7](2012)在《警惕“求职陷阱”》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每年暑假前是招聘用工高峰期,新一届毕业生满大街找工作成为一道风景,然而近两年,各地不时传来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屡受伤害的消息,大多是掉入招聘用工陷阱和劳动合同陷阱,甚至遭受人身伤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面对多如牛毛的招聘信息,或朋友、同学介绍的工作线索,一些急于求成的大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一些别有用心者事先设置好的招聘陷阱,或落入传销

陈丽洁[8](2012)在《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陷阱及其防范》文中认为分析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陷阱,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许圣义,许昌浩[9](2011)在《警惕劳动合同陷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几年,由于法律意识的提高,求职者越来越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但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件还是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呢?一些刚刚毕业急于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饥不择食",加之没有社会经验,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对原本就存有瑕疵,甚至有"猫腻"的合同缺乏识别能力:一些在校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或为了锻炼自己,在暑期临时打工挣些学费和生活费,但由于没有社会经验,或图省事不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马马虎虎,不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杨志军[10](2010)在《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在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方面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工作还有待改进。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权益受损的一些现象,指出了在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对策。

二、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与解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官
        1.1.2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面临多重风险
        1.1.3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海外投资风险管理学术史梳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1.3.2 高速铁路学术史梳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1.3.3 风险耦合模型相关学术史梳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1.4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高铁海外投资现状与风险概述
    2.1 高铁海外投资的界定
        2.1.1 高铁海外投资的概念
        2.1.2 高铁海外投资的特征
    2.2 国内外高铁行业发展现状
        2.2.1 国外高铁行业发展概况
        2.2.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现状
    2.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特征与成因
        2.3.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特征
        2.3.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主要成因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识别
    3.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
        3.1.1 案例研究法
        3.1.2 文献挖掘法
    3.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完善
        3.2.1 基于案例研究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2.2 基于文献挖掘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清单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分析
    4.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基础
        4.1.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界定
        4.1.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关键要素
        4.1.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分类
    4.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
    4.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关系分析
        4.3.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单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4.3.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双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4.3.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多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5.2.1 常见的风险耦合模型
        5.2.2 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及选择
    5.3 基于历史统计层面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3.1 历史案例统计
        5.3.2 N-K模型构建
        5.3.3 基于历史风险事件的N-K模型应用
    5.4 基于案例仿真层面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4.1 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概况
        5.4.2 耦合度模型构建
        5.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4.4 基于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耦合度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
    5.5 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解耦思想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6.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原理
        6.1.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原则
        6.1.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原理示意
    6.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策略
        6.2.1 耦合前风险防控策略
        6.2.2 耦合中风险防控策略
        6.2.3 耦合后风险防控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基于文献挖掘法的风险因素挖掘结果
    B.莫斯科-喀山项目风险指标打分问卷
    C.耦合度计算结果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警惕六类劳动合同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暗箱合同”
“霸王合同”
“押金合同”
“生死合同”
“卖身合同”
“双面合同”

(3)警惕用工过程的四大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劳动合同陷阱
工资陷阱
社会保障陷阱
离职陷阱

(4)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高校毕业生常见的就业风险
    (一) 信息陷阱
        1. 广告型招聘
        2. 夸大信息
        3. 骗钱型招聘
        4. 套取毕业生信息进行诈骗
    (二) “假试用, 真使用”的试用期陷阱
    (三) 合同陷阱
        1. 口头合同
        2. 格式合同
        3. 不平等合同
        4. 阴阳合同
    (四) 涉外招工诈骗
    (五) 传销陷阱
    (六) 其他几种常见的就业陷阱
        1. 编造身份, 骗取钱财
        2. 以招聘为名, 变相销售产品
        3. 以招聘考试为名窃取创意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成因
    (一) 就业权益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2. 用工单位与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
    (二) 社会诚信缺失
    (三) 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学生管理松懈
        2. 培养质量下降
        3. 就业指导与服务不到位
        4. 就业难的压力
    (四) 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 风险防范能力差
四、大学生就业风险防范对策
    (一) 政府要健全防范就业风险的法制体系, 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 高校要加强就业风险防范教育, 提升学生防诈骗的能力
    (三) 高校毕业生应掌握必要的就业风险防范技能
        1. 依法就业与维权
        2. 通过正当渠道获取并多途径验证就业信息
        3.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4. 谨防面试风险
        5. 防止资金被骗
        6.“三查”防范境外打工被骗
        7. 规范签订劳动合同
        8.“一坚持, 四对照”防止试用期陷阱
        9. 认清传销特征, 远离传销陷阱
五、结语

(5)解读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合同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求职心切误选非正规就业渠道
    【案例一】
    【案例二】
建立大学生就业劳动合同陷阱的预防机制
对劳动合同中陷阱的识别能力培养

(6)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现实呼唤
        (二) 课题需要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 文献综述
        (一) 关于权益自我保护的综述
        (二)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综述
    五、 研究思路
    六、 研究方法
        (一) 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 分析资料的方法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相关概念
        (二) 自我保护的相关概念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相关理论
        (一) 就业权益的相关理论
        (二) 公平理论
        (三) 程序正义理论
        (四) 自我保护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途径的现状
        (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行为的调查
    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四、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内在原因
        (二) 外在原因
第四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域外借鉴
    一、 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
        (一) 机构设置
        (二) 法律条文
        (三) 高校
        (四) 政府
    二、 英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
        (一) 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意识
        (二) 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
    三、 英美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制规范
        (二)设立健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三) 完善高校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
第五章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强化
    一、 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意识
        (一) 高校应该完善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体系
        (二) 社会宣传应该深入大学毕业生求职生活
    二、 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途径
        (一) 高校应该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把好关
        (二)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于用人单位要严格监控
        (三) 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
        (四) 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引导
        (五) 国家政策严格制定执行
    三、 强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8)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陷阱及其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协议陷阱
    (一) 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只有口头承诺。
    (二) “霸王条款”陷阱。
    (三) 合同必备条款约定不明确。
二、试用期陷阱
    (一) 试用期过长或重复约定试用期。
    (二) 违法约定试用期工资。
    (三) 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三、违约金陷阱
四、扣押证件或收取押金陷阱
五、社会保险费陷阱

(9)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口头合同
简单合同
暗箱合同
抵押合同
阴阳合同
“卖身”合同
“生死”合同
温馨提示:大学生不是"免费试用工"

(10)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就业权益受损分析
    1、招聘单位发布的就业信息不真实
    2、收取就业培训费、押金
    3、不签订或签订非法劳动合同
    4、设置不合理试用期
    5、身体和性别歧视
    6、户口和经验歧视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劳动法》保护的不足
    2、《劳动合同法》保护的不足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保护的不足
    4、《就业促进法》保护的不足
    5、导向性政策与配套性政策失衡
三、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对策
    1、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2、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维权意识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逐步解决户口和经验歧视
    5、政府对女性就业应该制订特殊的扶持政策

四、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与解耦策略研究[D]. 严然. 重庆大学, 2019(01)
  • [2]警惕六类劳动合同陷阱[J]. 任晓艳. 中国防伪报道, 2016(07)
  • [3]警惕用工过程的四大陷阱[J]. 吴克孟. 法庭内外, 2014(12)
  • [4]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 张红旗.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22)
  • [5]解读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合同陷阱”[J]. 刘析鹭. 职业, 2013(25)
  • [6]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研究[D]. 王思思. 沈阳师范大学, 2013(10)
  • [7]警惕“求职陷阱”[J]. 许圣义,许昌浩. 成才与就业, 2012(Z2)
  • [8]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陷阱及其防范[J]. 陈丽洁. 广西教育, 2012(19)
  • [9]警惕劳动合同陷阱[J]. 许圣义,许昌浩.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1(23)
  • [10]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 杨志军.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02)

标签:;  ;  ;  ;  ;  

谨防劳动合同陷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